《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一

更新时间:2024-05-17 14: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完《在酒楼上》至《李有才板话》全部课文之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鲁迅作品______。

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______。 3、《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______。 4、《铸剑》选自鲁迅的历史小说集______。 5、《铸剑》中的两个复仇人是______。 6、《伤逝》的女主人公是______。 7、废名原名叫______。

8、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______。 9、《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_____。 10、钱良材是茅盾的______中主要人物之一。

11、______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12、《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______。

13、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______题材。

1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1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16、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______小说。 17、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______。

18、《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______,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9、小团圆媳妇是萧红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20、《倾城之恋》是一个______之间的双城故事。 21、《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______。 22、《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______。 23、《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______。 24、《金锁记》的主人公是______。 25、《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女儿叫______。

26、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______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27、烟鹂和振保是张爱玲小说______中的两个人物。 28、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______”。

29、李有才编的歌,在阎家山一带叫“圪溜嘴”,官话叫______。

30、《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______”字辈,一个“小”字辈。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彷徨》 B.《呐喊》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教书谋生的城市是____。 A.济南 B.太原 C.S城 D.北京

3、《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 A.刚愎 B.胆怯 C.大度 D.优柔 4、《孤独者》的主人公是____。 A.宴之敖 B.魏连殳 C.涓生 D.“我”

5、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 A.《铸剑》 B.《阿Q正传》 C.《在酒楼上》 D.《狂人日记》 6、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____。

A.吕纬甫 “我” 长富 长庚 阿顺 阿昭 B.吕纬甫 “我” 阿顺 阿发 老发奶奶

C.吕纬甫 “我” 顺姑 尺儿 长庚 长富 D.吕纬甫 “我” 长富 干瘪脸的少年 黑的人

7、《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留给他的剑是____。 A.雌剑 B.雄剑 C.双剑 D.宝剑

8、“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的人是____。 A.武士 B黑色人 C一个画衣的胖子 D.干瘪脸的少年 9、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____。

A.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 B.眉间尺的雄剑和头 C.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 D.眉间尺的雌剑和头

10、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京派 B.京味 C.海派 D.新月派

11、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____组织。 A.情节 B.人物 C.情境 D.意识流

12、“陈聋子”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____中的人物。

A.《菱荡》 B.《桥》 C.《莫须有先生传》 D.《竹林的故事》

13、《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____。 A.纯和慈 B.细竹和琴子 C.小林和琴子 D.纯和细竹

14、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____。

A.《纺纸记》 B.《莫须有先生传》 C.《竹林的故事》 D.《浣衣母》 1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莫须有先生传》 B.《河上柳》 C.《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D.《桥》 1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 B.鲁迅 C.郭沬若 D.胡适

17、“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说这话的是《子夜》中的____。 A.李玉亭 B.范博文 C.杜学诗 D.张素素 18、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

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 B.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

C.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 D.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 19、吴老太爷死在____。

A.小火轮上 B.雪铁龙汽车里 C.吴宅 D.路上

20、“这里面有一位金融界的大亨,又有一位工业界的巨头;这小客厅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这里“工业界的巨头”是指____。 A.吴荪甫 B.赵伯韬 C.朱呤秋 D.杜竹斋 21、《子夜》中的“诗人”是____。 A.李玉亭 B.范博文 C.雷鸣 D.杜学诗 22、《边城》中,大老向翠翠家求婚走的是____。 A.马路 B.山路 C.车路 D.水路

23、“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大老夜里唱歌求爱 B.大老托媒人求婚 C.二老夜里唱歌求爱 D.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

24、《边城》中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识是在____。

A.翠翠13岁时的端午节 B.渡船上 C.二老家吊楼 D.翠翠家 25、老舍被人称为____小说的鼻祖。 A.京味 B.京派 C.海派 D.北京市民诗人

26、祥子为攒够买第一辆洋车的钱,用了整整____年的时间。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27、1961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____。

A.《我这一辈子》 B.《四世同堂》 C.《正红旗下》 D.《老张的哲学》 28、《正红旗下》中,“不会骑马的骁骑校”是____。 A.大姐夫 B.福海二哥 C.大姐的公公 D.大舅 29、都属于老舍创作的小说的一项是____。

A.《老张的哲学》、《猫城记》、《结婚》、《断魂栓》 B.《二马》、《猫城记》、《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

C.《赵子日》、《骆驼祥子》、《断魂枪》、《茶馆》 D.《正红旗下》、《龙须沟》、《月牙儿》、《四世同堂》

30、《骆驼祥子》中祥子从营盘逃出,牵回三只骆驼,卖了____元。 A.100元 B.300元 C.35元 D.50元

31、《正红旗下》中,“虽是武职,四品顶戴的佐领,却不大爱谈怎么带兵与打仗”的人物是____。

A.大姐的公公 B.大姐夫 C.“我”的二舅 D.“我”的大舅

32、《正红旗下》中,“他请安最好看,坐着好看,走道儿好看,骑马好看,随便给孩子们摆个金鸡独立,或骑马蹲档式就特别好看。”这个人是____。 A.大舅 B.大哥 C.大姐夫 D.二哥福海

33、《正红旗下》中,大姐夫跟大姐讨论:“福海二哥真有先见之明,我看咱们也得想个法”。后来大姐夫____。

A.学徒 B.参与变法 C.加入白莲教 D.当鸽贩子

34、《梅雨之夕》中的“我”在梅雨天气里喜欢打伞的原因之一是____。

A.雨衣比伞价格貴 B.怕雨衣滴水湿了鞋 C.穿雨衣不便观景 D.用暂时安逸的心境看都市雨景

35、施蜇存被某些研究者列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____的重要成员。 A.新感觉派 B.新月派 C.海派 D.鸳鸯蝴蝶派

36、《梅雨之夕》中,“我”遇到的那避雨的姑娘说她自己是____。

A.苏州人,姓刘 B.上海人,姓刘 C.“我”的初恋情人 D.“我”的大学同学 37、《梅雨之夕》中写雨中少女的美丽表现在____。

A.容颜底姣好,肢体底停匀。 B.风仪的温雅,谈吐的不俗。

C.容颜底姣好,风仪的温雅,肢体底停匀,谈吐底不俗。 D.五官秀气,皮肤雪白,风度高雅,大家闺秀。

38、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____。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 B.《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

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 D.《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

39、《倾城之恋》成书于____。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40、都属于张爱玲的作品的一项是____。

A.《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倾城之恋》 B.《金锁记》、《倾城之恋》、《蛾》 C.《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结婚十年》 D.《金锁记》、《倾城之恋》、《歧途佳人》

41、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____。

A.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B.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 C.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D.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 42、“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流苏怅惘的原因是 ____。

A.她与柳原的婚姻是一个苍凉的故事。 B.她与柳原的婚礼太草率。 C.流苏的娘家人不高兴。 D.流苏不愿嫁给柳原。

4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小说集____。

A.《都市传奇》 B.《爱情传奇》 C.《传奇》 D.《女性传奇》

44、“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 ____。

A.流苏 B.柳原 C.徐太太 D.作者议论

45、“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说这番话的人是《倾城之恋》中的____。

A.柳原 B.流苏 C.徐太太 D.萨黑荑妮

46、张爱玲作品中,主题挖掘及艺术创造最深刻最丰富的一部是____。

A.《倾城之恋》 B.《金锁记》 C.《红玫瑰白玫瑰》 D.《沉香屑:第一香炉》 47、《李有才板话》中被称为“抱粗腿、借势头、拜认恒元干老头。大小事,强出头,说起话来歪着头。”的是____。

A.阎恒元 B.阎喜富 C.刘广聚 D.阎家祥

48、《李有才板话》中描写了两个乡村干部,一个是章工作员,另一个是被称为“吃烙饼干部”的人____。

A.闫恒元 B.阎喜富 C.张得贵 D.刘广聚

49、下列人物群中,均属于《李有才板话》的是____。

A.阎恒元、李有才、阎家祥、老秦、小元 B.小 保 、阎家祥、老秦、阎喜富、脚卵 C.阎恒元、张得贵、阎喜富、小明、菊儿 D.刘广聚、陈 四、小 保、老秦、小福 50、《李有才板话》中刻画了许多老槐树底的“小辈”人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 A.小元性格外露,头脑从敏,但缺乏斗争经验。 B.小福性格过于腼腆。 C.小保人太好、个性太直。 D.小顺思想不够敏锐。

三、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有关鲁迅《铸剑》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有____。

A.《铸剑》选自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B.《铸剑》取材于《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赵绝书》

C.小说中“剑”是小说主人公“黑的人”的精神象征。 D.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2、吕纬甫讲的第一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____。 A.吕有一个小兄弟,三岁就死去了。 B.吕受母亲之命,为小兄弟迁葬。

C.掘开坆一看,棺木快烂尽了,尸首不见,只剩一点头发。

D.吕只好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弟弟身体所在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迁葬。

3、“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但我现在就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这句话表现了吕纬甫 ____。

A.青年时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迷信。 B.曾是个决心改革中国的热血青年。

C.后来由于找不到改革社会的出路,变得颓唐,不思进取了。 D.现在仍一心要积极奋斗,但迫于社会压力,装作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4、吕纬甫讲的第二个无聊的事,符合原作的有关情节是____。 A.吕纬甫受母亲的委托,为报答阿顺的荞麦粉,为阿顺买了一朵剪绒花。

B.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死去了。 C.到了阿顺家,阿顺却已出嫁了。 D.只好将剪绒花送给了阿昭。

5、收在《彷徨》的,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____。 A.《孔乙己》 B.《孤独者》 C.《离婚》 D.《伤逝》 6、有关《铸剑》正确的说法有____。

A.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三头相搏”。 B.有两个高潮,前一个高潮是“铸剑开炉”。

C.有两种调子: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 D.有两种调子:主客问答,抑客扬主;主人的崇高,客人的荒谬。

7、黑色人要用眉间尺的头与剑去复仇,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____。

A.无力战胜强大于己的敌人,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B.要向敌人复仇,应先向自身复仇,与旧的自我决裂。

C.骗取王的信任,表明自己已杀了王的敌对者。 D.黑色人骗取眉间尺的信任,为自己复仇。

8、关于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比较正确的理解有____。

A.是抗战后写的长篇。 B.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 C.故事情节完整。 D.返璞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 9、废名《桥》的主要人物有____。 A.纯 B.小林 C.琴子 D.细竹 10、周作人最欣赏废名作品的____。 A.理趣 B.禅趣 C.涩味 D.京味

11、关于《子夜》,比较正确的说法有____。

A.是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B.它包容着农村和城市的革命运动。 C.它包容着都市金融市场的搏斗。 D.它包容着工业上的风波。

12、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比较正确的理解是____。 A.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 B.语言充满了诗意。 C.对祥子其“人”的描写,可以说是青春、健康的赞歌。 D.对祥子其“车”的描写,可以说是劳动的赞歌。

13、《正红旗下》里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____。

A.请安 B.当油漆匠 C.加入白莲教 D.洗三

14、二哥福海是《正红旗下》着重塑造的形象,对于这一形象比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他聪明伶俐,为人正派,又十分能干。 B.但有时又有些世故,有些油滑,遇事犹豫徘徊。

C.是畸形社会、腐朽的八旗制造就的精神上的空虚者。 D.是一个正在醒悟和寻找出路的满族下层青年。

15、关于《正红旗下》,正确的说法有____。

A.以满族人生活为题材。 B.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 C.是老舍的最后一部小说 D.全书共十一章,有序幕,有尾声。

16、施蜇存的《梅雨之夕》体现了他的“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比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A.以精神分析学的现代心理分析方法,表现人物意识流动。 B.心理分析非常细腻、深刻。

C.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

D.作品呈现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 17、属于萧红的作品是____。

A.《呼兰河传》 B.《生死场》 C.《初吻》 D.《小城三月》 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____。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D.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儿童的不同视角。

19、“张爱玲热”有过两次,分别是____。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0、收入到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作品有____。

A.《金锁记》 B.《倾城之恋》 C.《沉香屑:第一香炉》 D.《花凋》

21、“本来,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当给男人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恶了刀。”关于这句话,比较合理的说法有 ____。

A.本句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从香港回到上海家里时,作者的一段议论。 B.本句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从上海来到香港浅水湾时,作者的一段议论。 C.议论精辟,反映了社会对女人的偏见,女人命运的悲惨。 D.批评女主人公白流苏太傻。

22、《李有才板话》中写了十几个人物,它们分别属于____。 A.阎恒元派 B.老槐树底派 C.工作干部 D.李有才派 23、《李有才板话》中,农民与地主的斗争焦点集中在____。 A.改选村政权 B.减租 C.抢夺土地 D.阶级斗争 24、关于《李有才板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B.它以人道主义的视角和观念去挖掘农民内心深处的东西。

C.小说运用了评书体的方式认识、体验农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D.反映了农民与地主间的阶级斗争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的巨大变化。 25、《李有才板话》中,被选为村长的三个候选人是____。 A.马凤鸣 B.刘广聚 C.张得贵 D.陈小元

四、语段分析鉴赏(共12题,每题8分,共96分。)

要求:结合文本抓住知识点作答。文字通顺,逻辑清楚、有创新观点。

1、??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仿佛毫

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不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鲁迅《在酒楼上》

谈谈关于“老梅”、“山茶花”描写的精妙处,以及本段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 谈谈这段话的含义。

3、“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炉子里,是躺着通红的两把剑。你父亲用井华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剑嘶嘶地吼着,慢慢转成青色了。这样地七日七夜,就看不见了剑,仔细看时,却还在炉底里,纯青的,透明的,正像两条冰。” ———鲁迅《铸剑》

分析本语段在文字上有什么特点。

4、“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声音填的 !偏头,或者看见一人钓鱼,钓鱼的只看见他的一根线。一声不响的你又走出来了。好比是进城去,到了街上你还是菱荡的过客。 这样的人,总觉得一个东西是深的,碧蓝的,绿的,又是那么圆。” ———废名《菱荡》 鉴赏本语段的意境美。

5、“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

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茅盾《子夜》

细读上面语段,简析它的象征意义。

6、“??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 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茅盾《子夜》

指出说这段话的人物,简析这段话的含义。

7、“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边城》

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

8、“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韮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 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太阳还在西边的最低处,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他痛快得要喊叫出来。摸了摸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点什么心愿,他决定走进城去。” ———老舍《骆驼祥子》 鉴赏以上两语段。

9、“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 拦住了这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张爱玲《倾城之恋》

分析本语段的含义,尤其谈谈 你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义。

10、“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边城》 鉴赏《边城》的开头。

11、“阎家山这地方有点古怪;村西头是砖楼房,中间是平房,东头的老槐树下是一排二三十孔土窑。地势看来也还平,可是从房顶上看起来,从西到东却是一道斜坡。西头住的都是姓阎的;中间也有姓阎的也有杂姓,不过都是些在地户;只有东头特别,外来的开荒的占一半,日子过倒霉了的杂姓,也差不多占一半,姓阎的只有三家,也是破了产卖了房子才搬来的??”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试析本语段是如何介绍阎家山的建筑格局与称谓的。

12、远远有人喊道:“明天到庙里选村长啦,十八岁以上的人都得去??”一连声叫喊,声音越来越近,小福听出来了,便向大家道:“是得贵!还听不懂他那贱嗓?”进来了,就是得贵。他一进来,除了有才是主人,随便打了个招呼,其余人都没有说话,小福小顺彼此挤了挤眼。得贵道:“这里倒热闹 !省得我跑!明天选村长啦,凡年满十八岁者都去!”又把嗓子放得低低的:“老村长的意思叫选广聚!谁不在这里,你们碰上告诉给他们一声!”说着抽身就走了。他才一出门,小顺抢着道:“吃烙饼去吧!”小元道:“吃屁吧!章工作员还在这里住着啦,饼恐怕烙不成!”老秦埋怨道:“人家听见了!”小元道:“怕什么?就是故意叫他听啦。”小保道:“他也学会打官腔了:‘凡满十八岁者’??”小顺道:“还有‘老村长的意思’??。”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试析 ①张得贵是怎样出场的? ②本段对话描写的特点。

五、论述题(共7题,第1题20分,2-7题每题15分,共110分。) (注:每题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恰当合理,文字流畅,逻辑清楚。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摆脱的声音。

②“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鲁迅《在酒楼上》

细读小说文本,做出你的分析。

2、《铸剑》中“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到此应戛然而止;鲁迅却精心安排了“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试分析小说前后两个高潮之间的关系;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发生了什么变化。 3、《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

4、细心体味《梅雨之夕》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的“心理过程”,写出小说中“我”的形象分析。

5、结合教材中《骆驼祥子》第一章,谈谈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6、《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关系。请你谈谈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传奇”。

7、《李有才板话》中,赵树理自觉地采用了农闲时农民爱听的“评书体”的方式,试从“评书体”这一角度分析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酒楼上》 2、迁坟 3、阿顺 4、《故事新编》 5、宴之敖和眉间尺 6、子君 7、冯文炳 8、《竹林的故事》

9、《太上感应篇》 10、《霜叶红似二月花》 11、《边城》 12、顺顺 13、现实 14、《正红旗下》 15、大姐的婆婆

16、回忆体 17、《生死场》 18、小猪 19、《呼兰河传》 20、上海与香港 21、徐太太 22、白流苏 23、范柳原 24、曹七巧

25、长安 26、“禁锢” 27、《红玫瑰与白玫瑰》 28、气不死 29、快板 30、老 二、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A 2、B 3、D 4、B 5、C 6、A 7、B 8、D 9、B 10、A 11、C 12、A 13、A 14、B 15、C 16、A 17、A 18、C

19、C 20、A 21、B 22、C 23、D 24、A 25、B 26、C 27、C 28、A 29、B 30、C 31、A 32、D 33、D 34、D 35、A

36、A 37、C 38、A 39、C 40、A 41、B 42、A 43、C 44、B 45、B 46、B 47、B 48、C 49、A 50、C

三、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ABCD 2、ABD 3、ABC 4、BD 5、BD 6、AC 7、AB 8、ABD 9、BCD 10、ABC 11、ABCD 12、ABCD 13、AD 14、ABD 15、ABC

16、ABCD 17、ABD 18、ABCD 19、BD 20、ABCD 21、AC 22、ABC 23、AB 24、BCD 25、ABD

四、语段分析鉴赏(共12题,每题8分,共96分。) 1、【参考答案要点】

①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梅、山茶花不畏风雪严寒,斗志昂扬、志向坚定。(2分)

②表现了充满“情旧的心绪”的我,对故乡老梅、山茶花异常敏感。(或:对“懒散和怀旧”的“我”增添了某种激情。)(3分)

③是“我”高洁的情怀,坚贞不屈意志的象征性写照。(或:本段景物描写,融情入景,含蓄地展示了“我”的情感世界,有力地深化了小说主题。)(3分)

注:上述②③两知识点,学生可赞同其一。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适当给分。 2、【参考答案要点】

①这是吕纬甫对自己可悲人生的自责、自讽。(2分)

②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就像蜂蝇一样不得不盘旋回来。然而,他原先曾是激进的热血青年,现在却消沉、颓唐了。(3分)

③吕纬甫实际上是“我”的另一个化身。(或:吕是“我”审视和批判的对象。)(3分) 3、【参考答案要点】

①这是一个形象生动而又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2分) ②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要求联系具体句子赏析) (3分) ③语言诡奇而又绚丽。(要求联系具体句子赏析) (3分) 4、【参考答案要点】

①此段景物描写已不再只是背景,已与人物一起演化为一种清幽静谧的韵味,一种荡涤俗虑的境界,一种自然天成地把乡土气息和牧歌情调融为一体审美世界。(3分)

②当都市的喧嚣侵扰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的安宁时,作者却以清丽冲淡的画面摒弃了物欲的诱惑和声、光的干扰,平静而悠适地沉潜到清幽静美的意境中去,从容地欣赏、品味生命的芬芳。(3分)

③这种意境,既丰富了乡土小说的艺术品类,又体现东方艺术在现代文明袭来的时本能的矜持。(2分) 5、【参考答案要点】

①表明上海已是现代化都市,是外资侵入、洋化了的商业经济城市。(3分) ②吴老太爷忍受不了五光十色的景象、喧嚣嘈杂的场面的刺激,忍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刺激,患脑溢血猝死,暗示封建阶级的衰朽和溃灭。(或:吴老太爷虽死,只能说明封建阶级衰朽,不能说溃灭,也有道理。) (5分) 6、【参考答案要点】

①这段话是范博文说的。(2分)

②将吴老太爷比作封建“古老的僵尸”。封建僵尸与现代都市文明发生碰撞,自然要“风化”,退出社会舞台。(3分) ③表示封建阶级的衰朽和溃灭。(3分) 7、【参考答案要点】

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4分)

②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4分) 8、【参考答案要点】

①写祥子爱北平,实质是作者爱北平。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抒发了这一情感。(3分) ②结合具体语句说明作者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描写。(5分)

9、【参考答案要点】

①灰墙是中国历史的象征,是“千年如一日”的死寂的白公馆的突然间延伸;那也是文明的废墟。(1分)

②灰墙“托”着流苏的面孔,形成了历史、文明与女人的并置;而这一象征也构成了张爱玲叙事体中一道几乎难于辨别的纹饰般的裂隙灰墙之下,那张“红嘴唇”、“水眼睛”的面孔,是废墟上的生,是时间、历史、文明坍塌之后的幸存与逃脱。(4分)。 ③范柳原的话,体现了张爱玲心爱的主题。(1分)

10、【参考答案要点】

①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3分)

②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5分) 11、【参考答案要点】

①建筑格局上,以视角为基础,从空间上由高到低,由远至近地进行刻画,从村西至村东,由楼房变为平房再变为土窑,显示了房屋的层次,(3分)“一道斜坡”形象暗示了阎家山的阶级之分,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3分)

②称谓上,以阎姓的多少为标准,在地域基础上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显示了贫民与地主的巨大差异。(2分) 12、【参考答案要点】

①张得贵的出场是通过他的喊声和周围群众的评论来实现的。(2分) ②对话描写的特点:

A.针锋相对,口语化强。(2分)

B.平易通俗,富有乡土气息,大众化特点明显。(2分) C.句式简短有力,节奏感强。(2分)

五、论述题(共7题,第1题20分,2-7题每题15分,共110分。) 1、【参考答案要点】 以赞成第二种分析为例。

①从吕纬甫讲的两个故事谈起。吕为什么尽心做这种“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事呢?作者为什么对吕在做这两件小事时的心态详细描写呢?对这两个问题,谈谈以往的解释是什么,当前一些学者(指第二种观点)的解释是什么。(8分)

②“我”与吕纬甫呈现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小说的更深层次的思想由对话关系昭示出来。(6分)

③鲁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辩难。这种辩难性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6分) 2、【参考答案要点】

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3分)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4分)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4分)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4分) 3、【参考答案要点】

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理想。(3分) ②小说描写的理想生活不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伤。在作者看来,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运是自然的安排,

是人生常态。当地民风如此,生活如此。作者用诗化的抒情手法表现了这一生活。(6分) ③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同时,另一方面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6分) 4、【参考答案要点】

①主人公“我”在刻板单调的职业和家庭生活中,按照规定的样式扮演合格的职员和丈夫的角色,但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对另一种情趣的渴望。(3分) ②他渴望一点奇遇,或借一点因由,自己来构造这个奇遇。(2分)

③体味“我”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内容,方向等,追索由平静的置身世外的状态,逐步投入关切和情感,不断在内心深处按自己的意愿构筑幻化的现实以至物我两忘不能自己的过程。直到小说结尾处,“我”虽然已经在理智上回复到了“正常”状态,从容地应付了妻子的关切,内心却仍旧停留在恍惚之中。(8分)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生存于“规矩”之中而又渴望一点适度“逃离”借此滋润人生的人的代表。(2分) 5、【参考答案要点】

①结合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注入了作者自己的“陶醉”之情,语言中充满诗意。(5分)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体现了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5分)

③祥子逃回到北京,喝馄饨、吃老豆腐的描写,说明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和心理体察非常深刻,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不愧为“北京市民诗人”。(5分) 6、【参考答案要点】

①要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特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回答这一问题。(8分)

②《倾城之恋》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是一个女人单方面的、绝望的、铤而走险的一场游戏。(4分)

③其它(3分) 7、【参考答案要点】

①结构:小说强调故事化,每一章节自成一体,有头有尾,首尾连贯,符合“评书”这一传统的说唱形式。(2分)

②语言:小说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创造性地引入了板话的表现手法。(3分) 语言表达方面说唱结合,富于节奏感,口语化强,取得了艺术性与大众化的完美统一。(3分)

句式较短,善用动词,少用虚词,增强了作品的故事性。(3分)

③描写:注重刻画人物形象,从人物所处的斗争环境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较多采用白描手法。运用质朴的笔法描写笔下的人和事,显得自然亲切。(2分) ④结合文本进行分析。(2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①》阶段性测试题㈡

说明:①本阶段性测试题适用于学生学完《故里三陈》至《〈许三观卖血记〉选读》全部课文后测试。

②本测试题共300分。第四、五两道题为主观性测试题,判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分析独到,观点创新。

一、填空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______。

2、陈四是汪曾褀小说《故里三陈》中回忆的故乡人,这篇小说大量的笔墨在写______的情景,对人物的描写非常少。

3、《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其中,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______。

4、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故里三陈》显示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底蕴,作者自己称“______即人物”。

5、______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6、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____。

7、《春之声》的题目源自火车上录音机里的德语歌曲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个标题蕴含了80年代初人们对______的特定指认方式。

8、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____的故事。

9、《棋王》主人公一生中有两个追求,即______和下棋。

10、“他的头发这几天象发了疯一样的长,已经有两寸长,头发根根竖起,像刺猬的硬毛”,这里描写的人物出自小说______。

11、阿城的“三王小说”是指《棋王》《树王》、______。

12、《棋王》中,教王一生下棋的捡破烂老头有自己的行为哲学,即______。 13、被王一生仔细收藏着的是母亲送给他的一副______,它是王一生下棋的内驱力。 14、《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______。

15、《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______的诗话色彩。

16、《纪实与虚构》属于______小说,与它同期发表相同类型小说的还有陈染、林白等人。 17、在《纪实与虚构》中,“写作”被称为______,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纪录”。 18、《纪实与虚构》的基本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______,即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

19、______是女作家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从个人经验入手来书写自身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

20、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______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21、“她愿意用俊来形容这些慢慢出现在她笔下的字,这些字又叫她由不得感叹:只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呵”,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___。

22、《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不仅和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连,还和当代中国的______联系在一起。

23、《许三观卖血记》中第二十九章采取了与______中漫游经历相仿的写法,展现了“卖血”的苦难性质。

24、《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在小说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一种______的效果。

25、《许三观卖血记》第28章中,为了加强戏剧化效果,作者安排了两个章节,使无奈、悲哀的卖血事件具有了诙谐的意味,它们分别是大量喝水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 3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____是《故里三陈》中用白描手法刻画的男性产科医生。

“真人生”指普通人平凡的生活(2分)。

②这段话借“我”之口反映了阿城对现实人生的看法,表现了对普通人生的肯定(3分)。 ③普通人的人生本就是幸福的,只因人们未认识到,所以才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幸福只在“意念”之中,解忧就是对“意念”的追求。(3分)。 5、【参考答案要点】

①金色的红萝卜是黑孩幻觉中的想象,是一个美丽的梦。(2分)

②红萝卜外型流畅优美、内里晶莹、玲珑,放着金色的光芒,传达了一种空灵、朦胧、又带些许神秘的梦幻色彩。(3分)

③红萝卜玲珑、剔透,具有童话般的意境,象征着野性、圣洁。(2分) ④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合理。(3分) 6、参考答案要点:

①结尾呈现了众多的意象,萝卜地、灼热的阳光、大而亮的眼睛、鱼一般的黑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迷人的魅力。(2分)

②结尾将现实的苦难与象征性的画面融于一体,造成了欲淡而浓的悲剧效果。(3分) ③整体上形成强烈的感觉意识,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冲击力。(2分) ④其他观点。(3分) 7、【参考答案要点】

①孕妇完成了对石碑上的字的摹写,实现了生命的一次跨越。(2分) ②孕妇感动是因为胜利的喜悦,这种喜悦带给她自豪,也带给她感动。(3分) ③学生理解到位,分析独到,言之成理。(5分) 8、【参考答案要点】

①采用人物对白的方式完成了小说的叙事。(2分)

②对话和语言在形式上采取了多种重复的方式,例如给三个孩子炒同一道菜,表现了情节的重复。(2分)

③强调对话,重复使用相同语句,呈现出一种有控制力的冷静、朴素的叙事风格。(2分) ④简单的重复叙事,显示了作者惊人的叙事能力和语言天赋,起到了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2分)

⑤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五、综合题(共6小题,第1题25分,2-6题每题20分,计125分。) 1、【参考答案要点】

①小说多运用白描--烘托的艺术手法给人物状貌传神。(4分)《陈小手》中,对陈小手的“手”进行了白描式的刻画,突出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生动鲜明。(3分) ②善于抓住人物性格某一最富特征的细节加以点拨,使人物活起来。(4分)如陈小手一篇中,陈小手给团长的太太看病,对“太太”没有多少介绍,仅抓住“杀猪也似的乱叫”这一点,人物个性就呈现在读者面前。(3分)

③遵循“气氛即人物”的美学主张,从营造气氛的总体观出发来写人,将人、情、景融合为一,把风俗民情、作家的情感、人性之美结合为一体,形成诗化抒情的气氛。(4分) 如《陈四》一篇,全篇大量笔墨放在对迎神赛会的描写与介绍中,对陈四这个人物介绍仅限于结尾的段落,通过营造故乡的民风,风俗这一氛围来表现陈四这个人物,形象依然生动。(3分) ④其他观点。(4分) 2、【参考答案要点】

①吃表现的是平凡的生活,代表人的物质需求;(3分),棋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人的精神需求。(3分)

②作品中既写“吃”,也写“下棋”,其中“吃”占的篇幅比例更大,这样是为了表现普通人平凡的生活,揭示民族文化心理。(4分)

③“吃饱”是“下棋”的前提,只有吃饱了,才能谈及精神世界,力与下棋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4分) ④结合作品,恰当举例。(6分) 3、【参考答案要点】

①将岳之峰探亲途中所见的现实和他内在的联想结合于一体,突出了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以意识的不断转换来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碰撞。(4分)

②两种空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安排,易于在对比之中形成反差,表现主人公面对现实的使命感。(4分)

③两种空间之中,以联想心理空间为主,这样突破了小说的时空,情节和性格,对过去、未来、城市、乡村进行了深入阐述,更富于历史时代感。(4分) ④这两种空间的安排,也易于展示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4分) ⑤其他观点。(4分) 4、【参考答案要点】

①小说一改传统的写实叙事,以虚构的笔法,奇特的构思,借助于“红萝卜”这一意象,形成了超现实的诗话色彩。(3分)

②小说写的是文革中的农村生活,它避开了具体铺写痛苦与不幸,借助于一个美丽的梦生发开去,营造了童话般的梦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4分)

③小说将梦境与苦难的现实(小铁匠、老铁匠、菊儿的生活)融为一体,表现了对那个时代的否定与批判,形成了欲淡而浓的悲剧效果。(5分) ④结合文本进行分析。(5分)

⑤其他观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3分) 5、【参考答案要点】

①小说的主题是赞美原始的生命,同时借助“石碑”等意象对现代文明发出了质询。(5分)

②“文字”在这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5分)

③历史是在不断的前进,恰如人类的文明一样。孕妇摹写字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5分) ④其他观点。(5分) 6、【参考答案要点】

①文章中多次出现对话性的重复,如“许三观说”、“许三观对许玉兰说”等,在小说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复沓的效果,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客观记叙,显示了冷静、朴素的语言风格。(5分)

②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卖血,也是多次重复,如第28章中就出现了许三观三次卖血的行为。作者这样安排,是在揭示:许三观在卖血的同时,不断丧失某种东西。通过内容的重复将生存悲凉与残酷揭示得一览无余。(5分)

(提示:举例时可以对许三观(28章)三次卖血的行为有一定的陈述,其他情节也可给分。)

③结合文本分析。(5分)

④其他观点,学生自由发挥。(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wq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