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西省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机考真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26 21: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指( )。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
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 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
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
11.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 )。 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 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学习的定义说明(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E.学习是生理心理成熟的结果
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 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 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 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 )。
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 10.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E.群体的性别比例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
2.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 )
3.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
4.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中激励的策略。( ) 5.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 7.适当的过度学习会阻碍知识的保持。( ) 8.概括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
9.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
10.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 )
1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但女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男性大。( ) 12.少年期相对于生理发展速度而言,心理发展相对平稳。( )
13.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 1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 )
15.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1.黄老师使用了什么方式来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讲话中回到课堂?( )[不定项选择题] A.激发求知欲B.制造突发事件C.利用变化律D.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2.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求知欲B.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C.结合学生日常经验引入教学主题D.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
3.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不定项选择题] 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4.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来形成?( )[不定项选择题] A.直接发生途径B.间接发生途径C.直接转化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共13分)
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不合群的学生。 1.小明的这种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状况?( )1单选题j A.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不感兴趣,或因焦虑、担忧而不能与人交往
B.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拒绝C.家长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 D.学生本身患有孤独症、精神分裂症
2.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小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不定项选择题] A.查找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鼓励学生主动交往,并给予相应的强化措施 C.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D.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机会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2.C【解析】略。 3.D【解析】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 4.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5.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6.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7.C【解析】略。
8.C【解析】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9.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0.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1.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2.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13.D【解析】领会属于理解。
14.B【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15.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略。2.ABCE【解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
3.ABD【解析】生理成熟和短暂的变化不属于学习。4.BDE【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5.CDE【解析】桑代克和贾德是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
6.ABCD【解析I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7.BDE【解析】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8.CDE【解析】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 9.B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0.ABCDE【解析】群体的特点与个体的特点对个体从众都有影响。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2.×【解析】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3.√【解析】略。4.√【解析】略。5.×【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 6.√【解析】略。7。×【解析】适当的过度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保持。8.×【解析】直观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9.√【解析】略。10.√【解析】略。11.×【解析】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12.√【解析】略。13.×【解析】教育心理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14.×【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D2.ABC3.ABC4.AD(二)1.A2.ABCD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中学教育心理学(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 2.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4.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5.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6.在教学中,( )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维纳 D.陆钦斯
7.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 来说明,还用 、 、 、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变式 D.比较
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C.闭合型与开放型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 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10.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1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13.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4.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15.(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校情境下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有(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介 E.教学环境
2.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 D.冒险精神 E.易怒
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尝试律
4.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5.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E.智力
6.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 A.直接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工作记忆
E.长时记忆
7.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E.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8.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9.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 )。 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C.消除非理性观念
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 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 10.CAI优点体现在( )。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 D.自定步调
E.同步教学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
4.共同要素说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5.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6.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是同一种活动。( ) 7.说的简单一点,技能就是人的本能活动。( )
8.在早上起床后学习或学习开始时学习重要内容可以克服倒摄抑制的影响。( ) 9.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 )
10.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也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 11.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12.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言语信息。( ) 13.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 ) 14.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
15.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的。(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l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 ) 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单选题] A.赞成 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不定项选择题] A.知觉选择规律
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D.练习律
(二)(本大题共3小题。第l、2小题每题4分。第3小题5分。共13分)
某初一班级是全校闻名的“乱班”,其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人到学校,心在校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愿上学,个别学生甚至经常逃学在外。 请分析:
1.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题] A.是集权式管理方式引起的 B.群体凝聚力不足 C.没有形成班级群体 D.群体规范未形成
2.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不定项选择题] A.树立正确的的榜样 B.促进自我促成的纪律的形成 C.协调班集体和非正式群体 D.可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
3.你认为该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可能处于( )。[单选题]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2.B【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l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 3.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4.D【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8、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5.D【解析】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6.B【解析】布鲁纳认为所掌握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广,也就产生越广泛的迁移。所以他强调在教学中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7.C【解析】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8.D【解析】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徒手型和器械型。 9.D【解析】略。
10.A【解析】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11.D【解析】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12.D【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13.B【解析】程序教学始创者是普莱西,但直到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而为人知。
1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5.B【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略。
2.ABCD【解析】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和冒险精神是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3.ABC【解析】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CD【解析】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ABC【解析】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6.BCE【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7.ABCDE【解析】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有加里培林的五阶段理论和安德森的三个阶段理论。考生注意二者的区别。
8.ABCD【解析】双向图属于表格。
9.ABCE【解析】消除自卑感应以肯定性训练为主。
10.ABCD【解析】CAl优于传统教学,可以人机对话,即时反馈、生动形象、自定步调。 三、是非判断题
1.x【解析】教育心理学不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同时研究个体差异。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略。
6.x【解析】物质活动指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因此两者不是同一种活动。
7.×【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8.×【解析】在早上起床后学习或学习开始时学习重要内容可以克服前摄抑制的影响。 9.×【解析】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现问题。 10.√【解析】略。
11.×【解析】刺激分化和刺激泛化是不同的过程。
12.×【解析】按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之为智慧信息。 13.×【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4.×【解析】皮亚杰认为抽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2.AB(二)1.BCD2.ABCD3.C
[中学教育心理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2.一个I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 )。
A.90B.95C.IOOD.105
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A.兴趣B.认知内驱力C.高尚的动机D.成功感
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 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7.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8.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A.先高后低B.中间高两头低C.先低后高D.中间低两头高 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10.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 12.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D.行为疗法 1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1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15.下列概念中,(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 A.年龄差异 B.学习方式差异 C.兴趣差异 D.性别差异 E.社会文化差异
2.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
)。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 A.获得 B.转化 C.猎取 D.评价
4.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5.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 A.结构化 B.一体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
6.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7.打篮球属于(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闭合型操作技能 8.道德行为包括( )。 A.道德行为技能 B.道德行为习惯 C.道德行为认知 D.道德行为情感 E.道德行为体验
9.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 )。 A.请求 B.认可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E.自我欣赏
10.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 A.总体目标 B.具体目标 C.产生条件 D.行为准则
E.教学目标 来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 2.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
3.青年初期是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性上向成年人接近的时期。( ) 4.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 )
5.元认知过程是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 6.自我意识是个体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 7.课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 ) 8.定势只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
9.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形成。( )
10.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 1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这否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 1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 13.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 ) 1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
15.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的最第一段,教师打出了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叨起了肉进了洞,乌鸦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乌鸦会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听话,才会上当。 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然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1.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这名男同学?( )[单选题]
A.批评 B.鼓励、启发
2.老师的做法中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不定项选择题]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但是学生无动于衷。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
有为班级卫生操心。
该案例中,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E不定项选择题]
A.树立榜样 B.价值辨析 C.强化与惩罚
D.群体约定[中学教育心理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B【解析】比率智商的算法是IQ一(智龄/实龄)×100。 3.C【解析】先行组织者技术是奥苏伯尔提出的。 4.B【解析】略。
5.A【解析】13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C【解析】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7.A【解析】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 8.D【解析】一般存在三种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9.C【解析】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10.B【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11.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12.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 13.D【解析】略。
14.D【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 15.D【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DE【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2.ACD【解析】略。
3.ABD【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4.ABCD【解析】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5.ABC【解析】从迁移角度讲,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6.ABDE【解析】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7.BD【解析】略。
8.AB【解析】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9.ACD【解析】肯定性训练可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请求、拒绝、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 10.BCD【解析】行为目标的陈述的三要素是: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 三、是非判断题 1.-7【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5.×【解析】认知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 6.√【解析】略。
7.×【解析】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要素的相互协调。
8.X【解析】定势既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9.×【解析】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公共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同化。
10.×【解析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是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12.√【解析】略。 13.√【解析】略。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B2.AB (二)AB
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 】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____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 】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3.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____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 】 4.人格的核心是____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 】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____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 】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____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____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 】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____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 】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____ A.顺向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 】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____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 】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____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 】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 】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 】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____ A.初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 A.敬业精神 B.教学风格 C.专业知识 D.专业技能
2.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教学过程( ) A.年龄差异 B.群体水平 C.智力水平 D.个体差异
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4.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认知结构 B.教师指导 C.学习材料特性 D.媒体来源
5.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 A.强化 B.消退 C.惩罚
D.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6.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特征的有( )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短暂性 C.相对持久性 D.由反复经验引起
7.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附属的内驱力 B.认知的内驱力 C.好奇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8.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9.学生问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自我型与开放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10.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类领域中,哪几种是正确的(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 )
3.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 ) 4.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学环境是指社会环境。( ) 5.皮亚杰认为抽象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
6.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保持的。( ) 7.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 )
8.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要求越严格,则越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 9.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只能是感性概括。( ) 11.理解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 )
12.干扰说认为,前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会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对知识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
13.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 ) 1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
15.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共13分) 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 (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
(3)小组长组织交流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 (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1.你认为哪种教学设计更好?( ) A.设计一 B.设计二
2.设计二属于哪种学习方式?( ) A.传统学习方式 B.合作式学习方式 C.探究性学习方式 D.自主性学习方式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段,教师打出了幻灯片,乌鸦寂寞的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了肉进了洞,乌鸦心理会想些什么? 生:乌鸦会很伤心,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听话,才会上当。 生:乌鸦真后悔,要不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然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1.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这名男同学?( ) A.批评 B.鼓励、启发
2.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
1.B 1903年,美同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A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3.D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4.C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5.C教育心理学家们认为,教学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不仅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有着直接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6.A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7.D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D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9.D原有认识结构属于主观因素。
10.A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1.C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12.A上位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3.C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14.C 20世纪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15.B元认识策略包括三个方面: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等。 二、
1.ABCD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方面。 2.BD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教学过程:一是群体水平;二是个体差异。 3.ABC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4.BCD教师指导、学习材料特性、媒体来源都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
5.ABCD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消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6.ACD广义的学习特征的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相对持久性、有反复经验引起。
7.ABD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8.BCD班杜拉在其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9.ACD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10.ABC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态度学习迁移、情感迁移、知识与技能迁移均属于学习迁移。 三、
1.×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2.× 教育心理学足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3. √
4.×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5.× 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6.√
7.× 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
8.× 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但对子女的要求不过分严格,家庭气氛比较民主,则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9.×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10.× 住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可以是感性概括也可以是理性概括。 11.× 记忆知识是学习的第一步。
12× 干扰说认为,前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对知识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会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3. √ 14. √ 15. √ 四、 (一)1.B 2.B (二)1.B 2.B
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3.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 )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4.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以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5.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行为指令 B.通过观察行为测量 C.激活速度较快 D.提取需有意识搜寻
6.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8.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9.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10.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1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____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 】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____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
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____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 】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____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 】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升 D.知识迁移 【 】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
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____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 】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____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 】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____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 】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____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 】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____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 】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
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____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 】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
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____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 】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____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 】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____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 】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____ ____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C 7.D 8.C 9.D 10.C 11.B 12.A 13.C 14.B 15.A 16. B 17.A 18.A
19.B 20.B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的是( )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5.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7.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指的是(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1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班杜拉 D.阿尔特森
1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为(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高尚的学习动机 B.低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的学习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3.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电化直观
) 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三个阶段,即( )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联结阶段
5.对学习策略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 A.指导学习 B.完形训练 C.交互式训练 D.合作学习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A.个体的性格特征 B.定势与功能固着 C.问题特征
D.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 ) A.独创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目的性
8.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义务感 C.责任感 D.羞耻感
9.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有( ) A.评定量表 B.项目考核表 C.会谈法 D.轶事记录
10.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学生主体原则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主要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
2.教学策略的合理利用是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
3.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 4.新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 5.自编测验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类型。( )
6.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 )
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所以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没有影响。(8.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 9.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布卢姆。( )
)
10.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 )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 12.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13.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 14.技能就是知识。 ( )
15.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6分,第2题7分,共13分)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1.这位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 A.分散学生注意力 B.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2.根据心理学,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一个规律?( ) A.超限效应 B.增减效应 C.无意注意 D.蝴蝶效应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 ) A.赞成 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 ) A.知觉选择规律
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 D.练习律 一、
1.A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A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B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4.A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和附属内驱动力。 5.C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6.A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7.B上位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8.A操作技能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和展开性。
9.C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0.B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C班杜拉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
12.A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得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B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4.C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15.C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二、
1.BCD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军的学习动机属于低级的学习动机、外部的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2.ABC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ABC知识直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4.BCD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5.ABCD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指导学习、完形训练、交互式训练、合作学习和程序化训练。 6.BCD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7.ABC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8.BCD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 9.ABD评定量表、项目考核表、轶事记录是观察法常用的记录方式。
10.ABCD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发展原则。三、
1.×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而并非单单是充当知识传授者。 2.√ 3.√
4.× 专家型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 5.√
6.×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是从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角度划分的,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
7.×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8.√
9.×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 10.√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12.√ 13.√
14.×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5.×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四、 (一)1.A 2.C (二)1.A 2.AB
2011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2.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具有个别差异,但其发展是不可逆的,不可逾越的,这说明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与顺序性 D.不平衡性
3.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这体现了心智技能的( ) A.观念性 B.内潜性能 C.简缩性 D.主观性
4.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这体现了问题解决的( ) A.目的性 B.序列性 C.复杂性 D.认知性
5.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以改善行为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 D.自我控制法
6.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7.包含有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的是(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努力管理策略
8.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这是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 )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仿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
9.关系转换理论是由____提出来的理论。( ) A.格式塔心理学家 B.贾德 C.桑代克 D.布鲁纳
10.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 ) A.青年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幼儿期
11.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辐合型 C.冲动型 D.发散型
12.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3.下列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 A.尝试一错误说 B.替代一联结说 C.强化一联结说 D.完形一顿悟说
14.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首因律
15.学习是指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反应与情境刺激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是由____提出来的。(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布卢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A.观察教学电影 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 2.操作技能的特点有( )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外显性 C.结构展开性 D.内容客观性
3.下列哪些方式属于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视觉想象法 C.关键词法 D.语义联想法
4.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 A.环境 B.智力 C.个性 D.实践
5.下列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的幻想 B.简单的记忆提取 C.走路 D.穿衣
6.下列属于态度与品德的区别的有( ) A.两者实质不同 B.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C.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D.结构不同
7.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与受辅导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A.积极关注 B.和谐 C.尊重 D.真诚
8.恐怖症可以分为( ) A.单纯恐怖症 B.广场恐怖症 C.社交恐怖症 D.非单纯恐怖症
9.群体动力的表现有(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群体气氛
D.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0.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有( )
A.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B.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情况的主要方式
)
正在阅读: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七版课后答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08-16
庐山之旅作文400字07-11
五代两宋绘画 - 图文12-25
盛泽思进小学9月份工作备忘录09-18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基因技术规范04-11
区路街道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08-17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02-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江西省
- 教育心理学
- 真题
- 教育学
- 答案
- 2012
- 员工加班夜宵管理计划
- 供热节能管网调控系统
- 经典话剧
-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估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选考)试卷 含解析
- 8255 方式1输出实验 实验报告 - 孔令宇 10284032 - 图文
-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及练习 -
-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考试300题库 - 图文
- 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 概括文章的主旨(小升初阅读训练精品)
-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合集
- 七年级下语文综合试题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含答案
- 孝襄高速公路桥面铺装、护栏施工组织设计
- 设备管理 定义和术语(PMS-T 3-2016)
- 2018上海中考大纲词汇表,2018年2月更新
- 07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
- 试剂盒DNA提取详细操作步骤
- 酵母RNA的提取实验报告
- 2015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大作业
- 11.16海航埃及首发9天行程11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