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

更新时间:2024-05-07 06: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1 - -

实验一 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一、 实验目的

1、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并与其傅立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

2、观测基波和其谐波的合成。 二、实验设备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TKSS-B型

2、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三、实验原理

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数倍的正弦函数来表示,其中与非正弦具有相同频率的成分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其它成分则根据其频率为基波频率的2、3、4、?、n等倍数分别称二次、三次、四次、?、n次谐波,其幅度将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直至无穷小。

2、不同频率的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反过来,一个非正弦周期波也可以分解为无限个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

3、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用傅立叶级数来表示,级数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频谱来表示,不同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图,各种不同波形及其傅氏级数表达式见表1-1,方波频谱图如图1-1表示

图1-1 方波频谱图

表1-1 各种不同波形的傅立叶级数表达式

- 2 - -

1、方波

4um111u(t)?(sin?t?sin3?t?sin5?t?sin7?t????)

? 3572、三角波

?3、半波

u(t)?2Umu(t)?8Um2(sin?t?19sin3?t?125sin5?t????)? 243154、全波

u(t)?4Um(1?1cos2?t?1cos4?t?1cos6?t????)?2315355、矩形波

?Um2Um??12??13??u(t)??(sincos?t?sincos2?t?sincos3?t????)

T?T2T3T

图1-2信号分解与合成实验装置结构框图,

图中LPF为低通滤波器,可分解出非正弦周期函数的直流分量。BPF1~BPF6为调谐在基波和各次谐波上的带通滤波器,加法器用于信号的合成。

四、预习要求

在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周期性信号傅立叶级数分解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50Hz的方波信号,并将其接至信号分解实验模块BPF的输入端,然后细调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该模块的基波50Hz成分BPF的输出幅度为最大。

2、将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分别接至示波器,观测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并列表记录之。

3、将方波分解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分量接至加法器的相应输入端,观测加法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之。

4、在3的基础上,再将五次谐波分量加到加法器的输入端,观测相加后的波形,记录之。

5、分别将50Hz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的输出信号接至50HZ电信号分解与合成模块输入端、观测基波及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度,记录之。

6、将50Hz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三角波的基波和谐波分量接至加法器的相

(1??sin?t?1cos?t?1cos4?t????) - 3 - -

应的输入端,观测求和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之。 六、思考题

1、什么样的周期性函数没有直流分量和余弦项。

2、分析理论合成的波形与实验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之间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报告

1、根椐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方波及其分解后所得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波形,画出其频谱图。

2、将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及其合成波形一同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并且把实验3中观察到的合成波形也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

3、将所得的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及三者合成的波形一同绘画在同一坐标纸上,并把实验4中所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也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便于比较。 4、回答思考题

实验二 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2、 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二、仪器设备

1、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TKSS-B型

2、 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三、原理说明

滤波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的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允许某些频率(通常是某个频带范围)的信号通过,而其它频率的信号受到衰减或抑制,这些网络可以由RLC元件或RC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也可以由RC元件和有源器件构成的有源滤波器。

根据幅频特性所表示的通过或阻止信号频率范围的不同,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四种。把能够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定义为通带,把阻止通过或衰减的信号频率范围定义为阻带。而通带与阻带的分界点的频率ωc称为截止频率或称转折频

图2–1 四种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 4 - -

率。图2-1中的|H(jω)|为通带的电压放大倍数,ω0为中心频率,ωcL和ωcH分别为低端和高端截止频率。

四种滤波器的实验线路如图2-2所示:

(a)无源低通滤波器 (b)有源低通滤波器

图2-2-1

(c) 无源高通滤波器 (d)有源高通滤波器

(g)无源带阻滤波器 (h)有源带阻滤波器

图2-2-4

3、图2-3所示,滤波器的频率特性H(jω)(又称为传递函数),它用下式表示

(2-1) ?uH(j?)?2?A(?)??(?) ?1u式中A(ω)为滤波器的幅频特性,θ(ω)为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它们都可以通过实

- 5 - -

验的方法来测量。

+ + ..U1滤波器 U2 - - 图2-3 滤波器 四、预习要求

1、 为使实验能顺利进行,做到心中有数,课前对教材的相关内容和实验原理、目的与要求、步骤和方法要作充分的预习(并预期实验的结果)。

2、 推导各类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并据此分别画出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3、在方波激励下,预测各类滤波器的响应情况。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滤波器的输入端接正弦信号发生器或扫频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端接示波器或交流数字毫伏表。

2、测试无源和有源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1)测试RC无源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实验电路如图2-2-1(a)所示。

实验时,必须在保持正弦波信号输入电压(U1)幅值不变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其频率,用实验箱提供的数字式真有效值交流电压表(10Hz

表一:U1=

F(HZ) U2(V) (2)测试RC有源低通滤器的幅频特性 实验电路如图2-2-1(b)所示。

取R=1K、C=0.01uF、放大系数K=1。测试方法用(1)中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二中。

表二:U1= F(HZ)

- 6 - - U2(V) 3、分别测试无源、有源HPF、BPF、BEF的幅频特性。

4、研究各滤波器对方波信号或其它非正弦信号输入的响应(选做,实验步骤自拟)。 六、思考题

1、试比较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各自的优缺点。 2、各类滤波器参数的改变,对滤波器特性有何影响。 七、注意事项

1、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正弦波信号源的输出(即滤波器的输入)电压U1幅值不变,且输入信号幅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一般2V-3V之间)。

2、在进行有源滤波器实验时,输出端不可短路,以免损坏运算放大器。

3、用扫频电源作为激励时,可很快得出实验结果,但必须熟读扫频电源的操作和使用说明。 八、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绘制各类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于同类型的无源和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要求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以便比较。计算出各自特征频率、截止频率和通频带。

2、 比较分析各类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3、 分析在方波信号激励下,滤波器的响应情况(选做)。 4、 写出本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

『注』:本次实验内容较多,根据情况可分两次进行。

实验三 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阶网络函数的电路模型。

2、研究系统参数变化对响应的影响。

3、用基本运算器模拟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TKSS-B型。

2、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三、实验原理

1、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n)+an-1y(n-1)+??+a0y=x

其中x为激励,y为响应。模拟系统微分方程的规则是将微分方程输出函数的最高阶导数保留在等式左边。把其余各项一起移到等式右边,这个最高阶导数作为第一积分器输入,以后每经过一个积分器,输出函数导数就降低一阶,直到输出y为止,各个阶数降低了的导数及输出函数分别通过各自的比例运算器再送至第一个积分器前面的求和器,与输入函数x相加,则该模拟装置的输入和输出所表征的方程与被模拟的实际微分方程完全相同。图3-1与图3-2分别为一阶微分方程的模拟框图和二阶微分方程的模拟框图。

- 7 - -

图 3-1 一阶系统的模拟 图 3-2 二阶系统的模拟 2、网络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nn?1Y(s)a0s?a1s???an H(s)??nn?1s?b1s???bnF(s)或写作:

?1?n ?1a0?a1s???ansP(s)Y(s)??则有 H (s)??1?n?1F(s)1?bs???bnsQ(s) 1 1?1Y(s)?P(s)?F(s)令 ?1Q(s)1得 X?F(s)?1Q(s)

?n??F(s)?Q(s?1)X?X?b1Xs?1?b2Xs?2???bnXs

??1?1?2?n ??Y(s)?P(s)X?a0X?a1Xs?a2Xs???anXs因而 X?F(s)?b1Xs?1?b2Xs?2???bnXs?n

根据上式,可画出图3-3所示的模拟方框图,图中S-1表示积分器

图 3-3 网络函数的模拟

图 3-4 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图3-4为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方框图,由该图求得下列三种传递函数,即 v l( s) ? H 1 低通函数 (s)?l2vi(s)s?b1s?b2 v b( s) 带通函数 ?s?Hb(s)?2v(s)s? b1s?i b 2 高通函数 2vh(s)s?Hh(s)?2 vi(s)s?b1s?b2 - 8 - -

图3-5为图3-4的模拟电路图。

10K

图4-5 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图 3-5 模拟电路图 由该模拟电路得:

R1=10K ??11?11?Vi?Vb?0?VB???R4?R2R4 R2=10K ?R2??1?11?1 ?VA?Vt?Vh?0???R3?R1R3?R1?

?VA?VB?只要适当地选择模拟装置相关元件的参数,就能使模拟方程和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完全相同。

取R3=R4=30K,则有: ①

Vt?Vi?13Vb?13

VhVt???1R5C1Vbdt??10Vb4②

Vb(s)=-10sVt(s)

③ V???b ∴

-4

1R6C2Vhdt =-10Vh ∴Vh(s)=-10sVb(s)=10sVt(s) 13Vb?s???4-4-4-82

④ Vi?s??Vt?s??13Vh?s?

?8 ?Vt?s??103sVt?s??103sVt?s?

2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写出实验电路的微分方程,并求解之。

- 9 - -

2、将正弦波信号接入电路的接入端,调节R3、R4、Vi,用示波器观察各测试点的波形,并记录之。

3、将方波信号接入电路的输入端,调节R3、R4、Vi,用示波器观察各测试点的波形,并记录之。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波形。对经过基本运算器前后波形的对比,分析参数变化对运算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2、绘制二阶高通、带通、低通网络函数的模拟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3、归纳和总结用基本运算单元求解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方程的要点。 4、实验的收获体会。

实验四 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信号的采样方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方法。 2、验证抽样定理。

二、实验设备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TKSS-B型

2、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三、原理说明

1、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从离散信号源获得,也可以从连续时间信号抽样而得。抽样信号fs(t)可以看成连续信号f(t)和一组开关函数S (t)的乘积。S(t)是一组周期性窄脉冲,见实验图4-1,TS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fs=1/TS称抽样频率。

S(t)

t τ 0 Ts 图4-1 矩形抽样脉冲 对抽样信号进行傅立叶分析可知,抽样信号的频率包括了原连续信号以及无限个经过平移的原信号频率。平移的频率等于抽样频率fs及其谐波频率2 fs、3 fs······。当抽样信号是周期性窄脉冲时,平移后的频率幅度按(sinx)/x规律衰减。抽样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周期的延拓,它占有的频带要比原信号频谱宽得多。

2、正如测得了足够的实验数据以后,我们可以在坐标纸上把一系列数据点连起来,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一样,抽样信号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恢复到原信号。只要用一截止频率等于原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fn的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经滤波后得到的信号包含了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故在低通滤波器输出可以得到恢复后的原信号。

3、但原信号得以恢复的条件是fs≥2B,其中fs为抽样频率,B为原信号占有的频带宽度。而fmin=2B为最低抽样频率又称“奈奎斯特抽样率”。当fs<2B时,抽样信号的频谱会发生混迭,从发生混迭后的频谱中我们无法用低通滤波器获得原信号频谱的全部内容。在实际使用中,仅包含有限频率的信号是极少的,因此即使fs=2B,恢复后的信号失真还是难免的。图4-2画出了当抽样频率fs﹥2B(不混叠时)及fs<2B(混叠时)两种情

- 10 - -

况下冲激抽样信号的频谱。

(a)连续信号的频谱

(b)高抽样频率时的抽样信号及频谱(不混叠)

(c)低抽样频率时的抽样信号及频谱(混叠) 图4-2 冲激抽样信号的频谱

实验中选用fs<2B、fs=2B、fs>2B三种抽样频率对连续信号进行抽样,以验证抽样定理——要使信号采样后能不失真地还原,抽样频率fs必须大于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的两倍。

4、为了实现对连续信号的抽样和抽样信号的复原,可用实验原理框图4-3的方案。除选用足够高的抽样频率外,常采用前置低通滤波器来防止原信号频谱过宽而造成抽样后信号频谱的混迭,但这也会造成失真。如实验选用的信号频带较窄,则可不设前置低通滤波器。本实验就是如此。

图4-3 抽样定理实验方框图

- 11 - -

四、预习要求

1、若连续时间信号为50Hz的正弦波,开关函数为TS=0.5ms的窄脉冲,试求抽样后信号fs(t)。

2、设计一个二阶RC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5KHz。

3、若连续时间信号取频率为200Hz~300Hz的正弦波,计算其有效的频带宽度。该信号经频率为fs的周期脉冲抽样后,若希望通过低通滤波后的信号失真较小,则抽样频率和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应取多大,试设计一满足上述要求的低通滤波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预习要求练习3的计算结果将f(t)和s(t)送入抽样器,观察正弦波经抽样后的波形。

2、改变抽样频率为fs≥2B和fs﹤2B,观察复原后的信号,比较其失真程度。 六、报告要求

1、整理并绘出原信号、抽样信号以及复原信号的波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写出实验中的体会。

3、若原信号为方波或三角波,可用示波器观察离散的抽样信号,但由于本装置难以实现一个理想低通示波器,以及高频窄脉冲(既冲激函数),所以方波或三角波的离散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只能观测到它的基波分量,无法恢复其原信号。 实验五 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R-L-C网络在不同阻尼比ξ值时的状态轨迹。 2、 熟悉状态轨迹与相应瞬态响应性能间的关系。 3、掌握同时观察两个无公共接地端电信号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TKSS-B型

2、 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三、原理说明

1、 任何变化的物理过程在每一时刻所处的“状态”,都可以概括地用若干个被称为“状态变量”的物理量来描述。例如一辆汽车可以用它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和位移来描述它所处的状态。对于电路或控制系统,同样可以用状态变量来表征。例如图5-1所示的R-L-C电路,基于电路中有二个储能元件,因此该电路独立的状态变量有二个,如选uc和iL为状态变量,则根据该电路的下列回路方程 2、 diLiR?L?uc?uiL (5-1) dt求得相应的状态方程为 1

L??i ucc 1R1?iL??uc?iL?ui L L L (5-2) 图5-1 R-L-C电路 不难看出,当已知电路的激励电压ui

和初始条件iL(t0)、uc(t0),就可以唯一地确定t≥t0时,该电路的电流和电容两端的电压

- 12 - -

uc。

“状态变量”的定义是能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这组变量的元素称为“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为分量组成的空间称为状态空间。如果已知t0时刻的初始状态x(t0),在输入量u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状态向量x(t)的端点将连续地变化,从而在状态空间中形成一条轨迹线,叫状态 轨迹。一个n阶系统,只能有n个状态变量,不能多也不可少。

为便于用双踪示波器直接观察到网络的状态轨迹,本实验仅研究二阶网络,它的状态轨迹可在二维状态平面上表示。

3、 不同阻尼比ξ时,二阶网络的相轨迹。

duiL ? c c代入式(5-1)中, 将

dt2 ducducLC?RC?uc?ui2 dtdt 2ducRduc11?uc?ui 2?dtLdtLCLC二阶网络标准化形成的微分方程为

2 ducduc22?2?w?wu?wunncni dt2(5-4) dt(5-3)

比较式(5-3)和式(5-4),得

1RCwn?,??LCLL(5-5)

由式(5-5)可知,改变R、L和C,使电路分别处于ξ=0、0<ξ<1和ξ>1三种状态。根据式(5-2),可直接解得uc(t)和iL(t)。如果以t为参变量,求出iL=f(uc)的关系,并把这个关系,画在uc-iL平面上。显然,后者同样能描述电路的运动情况。图5-2、图5

-3和图5-4分别画出了过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三种情况下,iL(t)、uc(t)与t的曲线以及uc与iL的状态轨迹。

图5-2 RLC电路在ξ>1(过阻尼)时的状态轨迹

- 13 - -

图5-3 RLC电路在0<ξ<1时(欠阻尼)时的状态轨迹

图5-4 RLC电路在ξ=0时(无阻尼)的状态轨迹 实验原理线路如图5-5所示,UR与UL成正比,只要将UR和Uc加到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其李萨如图形即为该电路的状态轨迹,但示波器的两个输入有一个共地端,而图5-5的UR与Uc连接取得一个共地端,因此必须将Uc通过如图5-6的减法器,将双端输入变为与UR一个公共端的单端输出。这样,电容两端的电压UR和Uc有一个公共接地端,从而能正确地观察该电路的状态轨迹。

实验原理图 图5-6 减法器 图5-5

四、预习要求

1、熟悉用双踪示波器显示李萨如图形的接线方法。。

2、确定实验网络的状态变量,在不同电阻值时,状态轨迹的形状是否相同。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 14 - -

1、在TKSS-B型实验箱中,观察状态轨迹是采用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如图5-7所示,由于该电路中的电阻值很小,在X点电压仍表现为容性,因此电容两端的电压分别引到示波器X轴和Y轴,就能显示电路的状态轨迹。

2、调节电阻(或电位器),观察电路在ξ=0,0<ξ<1和ξ>1三种情况下的状态

轨迹。

图5-7 实验线路图

六、思考题

为什么状态轨迹能表征系统(网络)瞬态响应的特征?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制由实验观察到的ξ=0,ξ>1和0<ξ<1三种情况下的状态轨迹,并加以分析、归纳与总结。

实验六 系统时域响应的模拟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求解系统时域响应的模拟解。 2.研究系统参数变化对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双踪示波器:GOS—620型

2、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TKSS―B型

三、原理说明

1.为了求解系统的响应,需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通常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可能是一个高阶方程或者是一个一阶的微分方程组,它们的求解都很费时间甚至是很困难的。由于描述各种不同系统(如电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可以用电系统来模拟各种非电系统,并能获得该实际系统响应的模拟解。系统微分方程的解(输出的瞬态响应),通过示波器将它显示出来。

下面以二阶系统为例,说明二阶常微分方程模拟解的求法。式(6-1)为二阶非齐次微分方程,式中y为系统的被控制量,x为系统的输入量。图6-1为式(6-1)的模拟电路图。

- 15 - -

图 6-1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

y\+a1y'+a0y=x (6-1)

令 1111

K12?R12C1K11?由该模拟电路得: u ???(1

R11C11R11C1K2?R2C2u3?1K13?R13C1K3?R32R31ui?1R12C1R13C1 u1)dt???(K11ui?K12u2?K13u1)dt1R2C2u1dt???K2u1dt?u1??u2???1du2K2dtu3??du2dt22R32R31u2??K3u2du2dt?K12K2K3u2?K11K2ui(6-2)

上述三式经整理后为:

?K13式(6-2)与式(6-1)相比得:

一物理系统如实验图6-3,摩擦系数μ=0.2,弹簧的倔强系数(或弹簧刚度)k=100牛/米(N/m),物体质量M=1kg,令物体离开静止位置的距离为y,且y(0)=1cm,列出y变化的方程式(提示:用F=ma列方程),显然,只要适当地选取模拟装置的元件参数,就能使模拟方程和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完全相同。若令式(6-1)中的x=0,a1=0.2,则式(6-1)改写为

2 2dt

dy+y=0dt式中y表示位移,在式(6-2)中只要输入ui=0就能实现(将R11接地),并令k13=0.2,

1RW?0.2k12k2k3=1即可。 R ,可选C1=1μF、R13=R12=R11=1MΩ。并在R13之前加一C131分压电位器RW可使系数等于0.2,且K2=K12=K3=1。

2.模拟量比例尺的确定,考虑到实际系统响应的变化范围可能很大,持续时间也可

- 16 - -

能很长,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在±10伏之间变化。积分时间受RC元件数值的限制也不可能太大,因此要合理地选择变量的比例尺度My和时间比例尺度Mt,使得

U0=Myy

tm=Mtt (6-3)

式中y和t为实际系统方程中的变量和时间,U0和tm为模拟方程中的变量和时间。对方程(6-3),如选My=10V/cm、Mt=1,则模拟解的10V代表位移1cm,模拟解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同。如选Mt=10,则表示模拟解第10秒相当于实际时间的1秒。

3.我们知道求解二阶的微分方程时,需要了解系统的初始状态y(0)和y'(0)。同样,在求二阶微分方程的模拟解时,也需假设二个初始条件,如设方程(6-3)的初始条件为:

y(0)=1cm y'(0)=0

按选定的比例尺度可知,U2(0)=My·y(0)=10V,V1(0)=My·y'(0)=0V。它们分别对应于图6-1中二个积分器的电容C2充电到10V,C1保持0V。初始电压的建立如图6-2所示。

Vs

四、内容步骤

1、在本实验箱中的自由布线区设计实验电路。 2、利用电容充电,建立方程的初始条件。

3、观察模拟装置的响应波形,即模拟方程的解。按照比例尺度可以得到实际系统的响应。

4、改变电位器RW和R4与R3的比值,以及初始电压的大小和极性,观察响应的变化。 5、模拟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即R11不接地,而初始状态都为零),在R11处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其响应。 五、报告要求

1、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模拟响应的波形,并将零输入响应与微分方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

2、归纳和总结用基本运算单元求解系统时域响应的要点。

KC图6-2 初始电压的建立 图6-3

- 16 - -

能很长,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在±10伏之间变化。积分时间受RC元件数值的限制也不可能太大,因此要合理地选择变量的比例尺度My和时间比例尺度Mt,使得

U0=Myy

tm=Mtt (6-3)

式中y和t为实际系统方程中的变量和时间,U0和tm为模拟方程中的变量和时间。对方程(6-3),如选My=10V/cm、Mt=1,则模拟解的10V代表位移1cm,模拟解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同。如选Mt=10,则表示模拟解第10秒相当于实际时间的1秒。

3.我们知道求解二阶的微分方程时,需要了解系统的初始状态y(0)和y'(0)。同样,在求二阶微分方程的模拟解时,也需假设二个初始条件,如设方程(6-3)的初始条件为:

y(0)=1cm y'(0)=0

按选定的比例尺度可知,U2(0)=My·y(0)=10V,V1(0)=My·y'(0)=0V。它们分别对应于图6-1中二个积分器的电容C2充电到10V,C1保持0V。初始电压的建立如图6-2所示。

Vs

四、内容步骤

1、在本实验箱中的自由布线区设计实验电路。 2、利用电容充电,建立方程的初始条件。

3、观察模拟装置的响应波形,即模拟方程的解。按照比例尺度可以得到实际系统的响应。

4、改变电位器RW和R4与R3的比值,以及初始电压的大小和极性,观察响应的变化。 5、模拟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即R11不接地,而初始状态都为零),在R11处输入阶跃信号,观察其响应。 五、报告要求

1、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模拟响应的波形,并将零输入响应与微分方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

2、归纳和总结用基本运算单元求解系统时域响应的要点。

KC图6-2 初始电压的建立 图6-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w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