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27 1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质的研究方法

周凤琴

几本质的研究的书的故事:

《旅居者与外国人——中国留美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是陈向明用质的研究方法所做的博士论文。使用的主要是访谈的方法。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

陈向明著:《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本书的主要目标读者为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作为研究者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自己所接触的人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反思。

杨钋 林小英编,陈向明指导:《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记录的是陈向明开“质的研究”这门课的时候她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学作质的研究的心得体会,刊载的是学期结束后学生呈教的期末论文。由于课程的特殊要求,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讨论学作质的研究方法的心得体会,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用来讨论研究结所。好处是:该书将质的研究过程描述的非常细致,读者可以真正感受到他们学作质的研究的整个历程。

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真正的质的研究论文是什么样子?质的研究者究竟如何在“实地”开展工作?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并选择研究对象的?根据什么来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采取了什么策略?在掌握了基本的原理之后,大家都非常关系这个问题。在大家的期待中,《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一书问世了。该书共收集了四篇硕士论文、一篇研究报告和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四篇硕士论文不仅内容各不相同,而且写作风格也各有特色。读了之后,会对质的研究报告的灵活性有所体会。

总的来说,读《聆听与倾诉》和《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就像在读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让人感觉不到原来这就是研究论文。

白芸著:《质的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和《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一线的教师,具有大量的案例,通俗易懂。

1

引言——教师成为研究者

第一届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4.10.22-26在首都师大举行。 http://cmet.cnu.edu.cn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随着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教师的职业专门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教师们已不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希望从“教书匠”变成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而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由此,“教师作为研究者”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苏]苏霍姆林斯基

作用:

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破除对学术研究和专家的迷信 重新发现自己的知识和价值

教师为什么要做质的研究?

作教育研究有很多路子,可以用量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研究方法、哲学思考的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等。但是“教师为什么要作质的研究”呢?陈向明认为:关键在于这种研究方式非常适合教育领域。

首先,“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传统的研究通常将教师放到一个被动的被研究的位置,他们被观察、被询问、被评价,没有自己的声音。而“质的研究”尊重作为个体的研究者,对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都非常重视。这样,在“质的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自己可以是研究者,自己设计、实施和评价自己的研究;他们也可以与外来的研究者合作,通过相互之间平等的互动来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非常符合教育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教育既涉及学校的建设,又关注个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成长。“质的研究”可以同时关照这两个方面,不仅可以对教育现象、学校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探究,而且可以从被研究者个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质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适合教育领域,还因为它关注人的价值欲求,力图揭示事

2

实背后的价值关系,而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其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最后,“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也使它特别适合教育领域。教育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中的人和事物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教育研究不能只是切割某些片断,对其进行静态的、孤立的、脱离情境的考察,还应该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在自然下情境变化的状态和趋势。需要说明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并不排斥其他研究方法。

什么是质的研究?

所谓质的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 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的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的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的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的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

3

的研究。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

研究的目的: 证实 v 解释

研究的内容: 局部 v 整体、过程; 因果 v 意义; 研究的设计: 预定 v 演化 研究的手段: 数据 v 文字、图片 研究的工具: 量表 v 研究者 研究的关系: 主客对立 v 互为主体

抽样策略: 随机 v 目的性

收集资料: 问卷/封闭观察 v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 分析资料: 演绎为主 v 归纳为主

效度检验: 真实性 v 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 可控制性推广 v 认同推广、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 无关 v 重视

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

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又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试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其基本研究步骤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假设。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社会现象中各种相关因素的分析,如贫穷与家庭人口数量的关系、年龄与离婚率的关系、性别与职业的关系等。

量的研究通过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其实在质的研究中,很需要量的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补充的手段。例如:在两个班的英

语教学中,第一次测试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相差0.5分,可是后面几次连续测出一班比二班高3、4分,于是老师很纳闷,不知是自己教学方法上出现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差距。然而,通过SPSS统计分析,便可以清晰看到,实际上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标准差已经有3分多了,于是证明两班的英语成绩确实有差距,主要不是老师的原因。

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对“定性研究”的明确定义,通常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都归入到“定性研究”的范畴,如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和解释,甚至包括在定量研究中对问题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有关数据的理论分析,因此,“定性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4

目前中国学者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主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能。而质的研究却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

“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例如,都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但又有很大不同。简单说来,“质的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而“定性研究”比较倾向研究的结论性、抽象性、概括性。

“定性研究”似乎主要基于的是行而上的、思辨的传统,而“质的研究”主要遵循的是现象学的、阐释学的传统。

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如何作质的研究设计?

设计在质的研究中享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既非要不可,又必须十分灵活。陈向明在前人(Maxwell,1996)的基础上,提出了立体三维设计模式。

质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作质的研究?

先提供一系列的问题类型: 概括性问题、特殊性问题 差异性问题、过程性问题 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质的研究中的问题应该是学术界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研究者本人确实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质的研究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理解,而不是为了对某些假设进行证实,因此应该选择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来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找到了“有意义的问题”以后,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质的研究的问题类型。 概括性问题:是一个指向某一特定人群的、对其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问题,其抽样方式是从这个特定人群中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

特殊性问题:指的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所呈现的问题,研究只对这个个案本身进行探讨。 例如:“对于当今中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现状”这一问题,假如我们挑几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州,北京,武汉,成都,西安)进行调研,得到的便是一个概括性的情况,假如我们就对深圳市的整合情况进行个案研究,那个便是特殊性问题,得到的结论不能推广到全国,但是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差异性问题:探讨的是事情的异同。如“中国的大学生对希望工程是否支持?”寻找的答案是“是”或“否”。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w4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