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金融生态最新文献综述_王伟

更新时间:2023-03-20 16: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6年第11期

国内外金融生态最新文献综述

q王 伟 杨 艺

[摘 要]金融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群体生态学特征,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鲜明结

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0,这种/秩序结构0即为金融生态。其主要从仿生学角度研究如何使金

融体系长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金融生态。国内主要分金融生态环

境观和系统观两大类观点,相关理论及实证分析大都围绕其展开;国外则围绕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

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直接涉及金融生态的相关研究尚少。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金融生态及其

相关理论的发展,并从直接、间接层面对其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综合与评述。

[关键词]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体系 评价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6)11-0069-06

金融生态是在借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的生态系统(eco-system)基础上提出的,由于金融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特征,其逐渐在经济活动中形成鲜明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0,这种/秩序结构0便称为金融生态。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金融生态及其相关理论的逻辑演进,并从不同层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应的综合与评述。

一、国内理论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在我国,白钦先(2001)较早描述了金融生态环境。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经济扩大资源基数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组成,而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和效率状态则构成一国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他强调特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以其环境容量和/净化0能力对经济活动会产生约束性影响,从而为金融生态的提出和深入研究破了题。

(一)金融生态的系统引入

周小川(2004)率先对影响金融生态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来促进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这对金融生态及金融生态环境的系列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金融生态即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市场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

他认为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二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即全局与宏观层面的生态环境以及地方层面上的生态环境;三是监管要到位,主要是完善监管体制、改进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四是宏观金融政策环境,如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市场定价的灵活性等方面。这也基本符合我国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

徐诺金(2005)规范地阐述了金融生态的理论含义和实践范畴。他指出,金融生态是金融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作者简介 王伟,山东经济学院体育部副教授;杨艺,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山东 济南,250014)。①按照群体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生态系统是指具体空间单位内活生物体,其自然环境及其所有相互关系组成的综合体,是由生物群落及其所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系统内的能量流转和营养循环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联系在一起。

②周小川本人多次强调自己并不是提出金融生态的第一人,但至少是在他提出后,引起我国学术界对金融生态建设的广泛重视。②①

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他认为,应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这三个主要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金融生态系统的有效性体现为这三方面符合生态系统特征的体制性;至于金融生态环境,他指出,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严重危害金融生态的平衡和优化,并从法律制度、诚信环境、企业破产问题、行政制度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系列问题。

李扬等(2005)认为金融体系绝非是独立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不仅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具体构成及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他还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可能是影响我国金融资产质量(金融生态现实状态)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判定,他们创建了城市金融生态数据库(李扬等,2005),通过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保障程度、金融部门独立性等因素综合指数的设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的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相关评价,强调应从地方政府职能的转换、金融业发展法治环境的完善以及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的推进三个角度来优化金融生态。

(二)其他学者的观点及其跟进研究

1.金融生态理论研究方面。杨子强(2005)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他认为,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而言,则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他强调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金融生态链)。此外,他还主张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利用,深刻把握金融生态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唐旭(2005)认为金融生态中的法律问题始终是金融领域所关注的焦点。结合我国目前正制定中的《物权法》,他认为,不完备的担保法律会导致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以弥补借贷风险,减少借贷,从而导致信贷市场萎缩;反之则会有助于减少不良贷款、防范金融风险,降低贷款利率、提高信贷服务并深化金融市场。他主张通过完善担保物权制度来实现融资畅通、保护银行和工商企业等信贷人权利,从而优化金融生态,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林廷生在《政府主导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林廷生,2005)中指出,金融发展取决于金融生态状况,改善金融生态是新时期政府抓好金融工作的切入点。他认为政府应在加强金融生态规划、构建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夯实金融生态基础,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健全金融生态内部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牢金融生态经济基础中发挥主导作用。

苏宁(2005)认为,金融生态作为一种拟生比喻,不是指金融业内部的运作,而是借用生态学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同时他强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规范的制度环境构成。穆怀鹏(2005)也认为,对金融市场而言,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它包括了法律制度环境、公众风险意识、中介服务体系、市场信用体系、行政管理体制等内容。良好的金融生态,对于推动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宋逢明(2005)指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反之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能够有力地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进一步强调,良好的信用环境有两个标志,其一为公司治理的完善,其二为政府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不再采取强烈干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变不能靠银行来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来推进。他建议创新机制,使得制度有效运行,

而这就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利于我国银行巩固核心竞争优势。

2.金融生态实证研究方面。徐小林(2005)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围绕经济资本回报率、银行部门贷款平均收益率、加权风险度等核心指标,对山东三地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存在梯度性差别,加之司法、执法环境、信用环境等不同,会引发区域间金融生态系统效能差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0,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拉大。

周志平等(2005)基于金融生态的层次结构和资源配置角度,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市、县域和乡村三层金融生态的结构性比较研究,并结合个案得出了有关金融生态系统调整的重要结论。他认为,市域层次的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冲动是影响金融生态的主要变量;县域层次金融机构自身的不作为和信用脆弱造成了金融生态与金融发展的恶性循环;在镇以下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是金融运行的主要问题。他得出结论,三层次结构性金融生态差异是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的重要解释变量,应按层次有侧重地对金融生态系统进行优化。

程亚男等(2006)以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面阐述了一种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理想状态模式。他分析得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体系,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从可操作层面为央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谢庆健等(2006)通过研究安徽、江西、河南等六省1995-2004年间县域金融生态状况,从经济、法律、行政等五方面对其辖属的县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及政府经济部门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在解决县域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上,他建议,应根据县域发展多层次需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要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县域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应深入开展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金融生态环境改良活动。

另外,皮天雷等(2006)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金融生态的法律制度要素。他认为,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核心步骤。他指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0、/权治0到/法治0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矛盾,我国金融生态建设应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改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

(三)对国内金融生态研究的简要评述

不难发现,针对金融生态的理解,目前国内主要有两大类,即金融生态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而相关理论及实证分析基本都是围绕这两种观点展开的。前者主要从金融外部运行机制或基础条件等方面出发来探讨其实现的相关运作机理,侧重金融生态在当今金融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政府行为、法律治理、诚信基础三大内容,其中核心是法律治理。如周小川(2005)就认为金融生态就是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苏宁(2005)认为金融生态这一仿生概念是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通常指金融运行的一系列外部基础条件。曾康霖(2005)认为从金融本身产生发展和消亡来看,金融生态实质是金融环境,且金融生态不能等同于金融管理。他们认为金融生态就等同于金融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论从群体生态学角度,强调/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0或/非生物成分0。后者则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开放复杂巨系统,具体应包括金融生态主体、生态环境、生态调节三个方面。金融生态建①参见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ecology0词条,http://wordpedia1eb1com/。

②关于开放复杂巨系统,钱学森(1990)认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外界影响,其子系统种类繁多,系统的层次复杂,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很强,系统的宏观特性连续地随时间变化,同时随系统进化的过程变化。由此可见金融生态系统的复杂开放性。②①

设既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包括生态主体的改造和生态调节机制的完善。从金融生态主体来看,其目标是建立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并存、产权主体明确、产权实现完整、产权约束严密的金融组织体系。如徐诺金(2005)就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组织为生存和发展,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动态平衡系统。王爱俭(2005)认为金融生态实质是金融主体和其运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其关键是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李扬(2005)认为金融体系的运行不仅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基本环境要素,还涉及这种环境的具体构成及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换言之,金融生态系统观侧重/生物群落0或/生物成分0,从而构成具有相对独立秩序结构、要素逻辑条理等特性的、互动式动态平衡金融生态系统。

二、国外理论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现状及述评②①

金融生态的引入及所涉问题是我国所特有的,其研究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就目前而言,国外直接涉及金融生态领域的相关研究尚未展开,而以其他领域的生态问题研究居多。金融生态侧重将金融视为一种仿生系统,研究如何使其长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从而保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国外类似研究,大多是围绕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展开的。可以说,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研究的切入有所不同,金融生态是从一种新视角来研究金融的稳定性问题,其研究具有特殊性(主要针对我国);而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的研究具有一般性(世界范围内均可应用)。换言之,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风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避免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对金融、甚至经济发展产生冲击,甚至破坏性影响,确保一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关于金融危机与风险的理论

相关理论可分为两种,金融危机外生论和金融危机内生论(主要研究由金融内在的不稳定性导致的金融风险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前者认为经济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症候和表现;后者则认为金融危机的产生具有相对独立性,强调从不确定性、预期、投机、信息等导致的银行恐慌和金融市场不稳定来解释金融危机。从金融实践来看,金融危机内生理论更能解释金融危机机理。

1.K1H1Marx关于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及危机问题的早期论述。Marx(1894)认为,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是金融危机的两个条件,金融危机既可以因生产过剩在经济危机中爆发,也可以在虚拟资本为代表的金融系统超常发展的混乱中爆发。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随着资本国际化,生产和金融都非常容易过剩,这些资本极其敏感,造成银行体系更加脆弱。可以说,当代西方关于金融脆弱性的论述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产业资本周期危机与金融危机同步发展理论认识的一种再认识。如理性投机模型是抛开金融危机的复杂过程,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价值和价值实现问题的重要性;不对称信息理论则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信用和金融系统过度膨胀而导致的各种危机。

2.J1M1Keynes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Keynes(1936)认为经济中存在纯粹的不确定性,即那些连概率的程度也无法知道的情况,人们大多是按照自己或别人的实际经验或按照惯例行事,同时行为方面的成规可以抵消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只要人们仍然对成规抱有信心,经济就可以稳定而规律地运行下去。Keynes将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归纳为信息不对称、经济主体决策的有限理性以及投资狂热,而正是不确定性绝对存在的事实,使得这些因素导致金融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必然。

3.D1W1Diamond和P1H1Dyvig的银行挤提模型。Diamond和Dyvig(1983)的银行挤提模型更显著地从银行体系本身来观察金融危机,并把银行危机或金融危机直接归结于银行体系内经济主体的行为。该①金融体系在这里是指金融维系其自身稳定运行和调控经济的运作主体及活动平台,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部分。

②为保持所涉理论之系统性,某些地方需要交叉引用一些较早时期的理论或文献,在时间轴上会出现错位的现象。③由于我国近年来金融风险凸现,1998年国家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救助,剥离了1万多亿元不良资产,2003年更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和财政资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这其实正是我国目前提出并高度关注金融生态的重要原因。③

模型认为存款人在银行存款实际是与银行达成一项契约,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这一契约比其他类型的金融契约更加不稳定。当一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困难或破产倒闭而造成部分存款人损失时,过于谨慎的人会赶忙到银行取款,这种行为一旦被其他存款人所了解,每人都会去提款,这样银行挤提就迅速发生并蔓延。该模型表明银行挤提的根源是不对称信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悖论以及存款人自我实现的预期。

此外,H1Simons和J1S1Mill(1948)从信贷机制具有扩张冲动角度指出银行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Simons认为银行系统在经济扩张时有冲动扩大信贷,过度的信贷容纳了过度的投机行为,当投资使某些行业的产品价格高出/基础水平0时,/泡沫0就会破裂,导致公众对银行系统的怀疑,挤兑发生。但Simons并没有为信贷机制的/扩张冲动0提供理性基础。G1Cokins(2001)从银行作为企业是有多重目标的角度为Simons的理论做了补充。银行的管理者面对竞争风险和资产风险的约束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的增长。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偏好企业的扩张,易于资产风险替代竞争风险。因此,由于竞争的银行系统的内生不稳定只有通过政府限制竞争来解决。

4.H1Minskey的金融不稳定假说。Minskey在T1Veblen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后,在其《稳定不稳定的经济》(Minskey,1986)中提出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人相关的特征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即不稳定性是现代金融制度的基本特征。Minskey把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归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但其潜在和更重要的内涵在于表明金融危机是与金融自身内在的特征紧紧相关的,即金融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得金融本身也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Minskey承认银行脆弱、银行危机和经济周期发展的内生性,银行和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认为政府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银行脆弱性。案例研究方面,他的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20世纪30年代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情况,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泰国的情况。

与此同时,P1C1Padoan(1986)等将Minskey模型扩展运用到开放经济,构建了国际间银行不稳定模型。他们认为,Minskey模型在原理上适用于开放经济,但开放经济条件下银行系统不同于单一国别系统。在开放条件下,国际银行和发展中国家政府行为相互作用,导致债务积累的关键是预期当前的借贷扩张会带来今后更大的(超过债务)净出口收益。但出口受阻后,这种借贷国政府和国际银行的行为又相互影响形成冲突,推动国际银行系统由脆弱走向危机。相类似,国际银行贷款可理解为一般资本流入,故可以说明资本国际流动一般情况下的银行脆弱性。

5.其他学者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末,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又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A1Demirgac-Kunt和E1Detragiache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Demirgac-Kunt&Detragiache,1998)的研究报告中,把金融自由化设定为虚拟变量,使用多元logistic的对数模型考察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P1B1Henry(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后,东道国资本市场总收益下降240个基点,但资本市场的增长率每年平均将达到111%,平均每个劳动力的产出每年将增长212%。更多的学者从利率自由化、资本账户自由化、国际金融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比如Bhagwhati(1998)等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风险得出,资本账户自由化会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Dooley(1996)、Edwards(2000)和Rossi(1999)的研究成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一旦与糟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结合,就会产生很大风险;Honohan(2000)收集1975-1996年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的数据,分析金融自由化后利率变化的一般性和规律;R1Levine在《外资银行、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Le-vine,1996)报告中指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促进银行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等等。

(二)对国外金融生态的简要评述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Veblen就曾论及过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问题。①

一方面,金融内在不稳定或金融脆弱理论及相关研究,揭示出金融危机起因中金融活动或金融体系自身缺陷的重大影响,这更会让我们对金融的属性及其金融发展保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理想主义的认知和作为$$由于金融的内在不稳定性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抵抗因素,要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保持金融系统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就成为充分必要条件,而这些对今后我国金融生态研究的拓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就理论本身而言,统一经济体内部市场是统一的,且各经济主体赖以活动的制度环境差异也不大。在这样的经济体内,存在因信用等级不同而出现的微观主体间个体风险差异,也存在因经济周期影响和经济结构变动而造成的产业间风险差异,但经济体内部各地区间并不会存在较明显的风险差异。换言之,金融生态差异并不会过于悬殊。而我国却存在区域间金融生态差异悬殊的状况,这也是国外关于金融生态文献并不多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贺昌政.自组织数据挖掘与经济预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06,(1).[2]程亚男等.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

[4]匡国建.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5,(8).

[5]林廷生.政府主导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R].2005年首届金融论坛上讲话.

[6]李扬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http://www1pbc1gov1cn/de-2005.[8]皮天雷,段宇信.金融生态中的法律制度探讨[J].财经科学,2006,(3).[9]唐旭.完善担保物权立法,优化金融生态[R].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生态专栏,

tail1asp?col=5120&ID=17.

[10]王爱俭.经济生态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R].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2005-09-22.

[11]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006,(4).

(11).[12]谢庆健.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来自安徽、江西、山东等省的调查报告[J].中国金融,[13]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

[14]杨咸月.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及其微观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5]杨子强,商业银行要重视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利用[N].金融时报,2005-01-11.

[16]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11).

amultivariatelogicapproachwithan[17]周志平等.金融生态的层次结构与金融资源均衡配置:张家界个案分析[J].金融研究,2005,[18]Detragiache,Enrica&Demirguc-Kunt,Asl,iMonitoringbankingsectorfragility:

applicationtothe1996-1997bankingcrises[J].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2085,TheWorldBank.1999.

[19]Honohan,Patrick.Howinterestrateschangedunderfinancialliberalizationacross-countryreview[J].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2313,TheWorldBank.2000.

责任编辑:黄振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vg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