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

更新时间:2023-06-08 01: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文是我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的初步解读。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通返,意返回、往返、反复。

2、动:本意为运动、运行、变动。引申为运动或运行方式。

3、弱:细微,纤弱。

4、用:事物的存在状态和表现形式。体、用是中国哲学创立的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范畴。‘体’和‘用’这两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表示内容和形式,一和多、全和偏、原因和结果、本和末、本质和现象等。

5、有:即“有名”,指人们通过观察、判断、界定、冠名客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天下万物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科学认识活动。

6、无:即“无名”,指人们通过分析、判断、界定、冠名主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哲学认识活动。

译文: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是“本源之道”的运动形式;细微、纤弱是“本源之道”的存在和表现状态;天地万物是从“有”(这个事物)产生出来的,“有”是从“无”(这个事物)产生出来的。

解读:

本章描述了“本源之道”具有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描述了“本源之道”具有的细微、纤弱的存在和表现状态,表达了“天下万物”同“有”、“有”同“无”之间具有母子关系的观点,使“本源之道”从混沌自然中初步彰显和产生了出来。本章表述的哲学观点奠定了哲学本源论的基础,对哲学本源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老子在本章言说的“道”是关于事物本源的“本源之道”。我认为老子的本源之道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因为只有人类的认识活动才能把认识对象或事物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才有资格被称为万物的母亲或本源,才能够同老子在道德经中言说、描绘和界定的“本源之道”真正相符合。

“反者,道之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老子关于“本源之道”运动方式的生动描述。本源之道具有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形式,同人类认识活动的运动形式完全相同。人类认

本文是我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的初步解读。

识活动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进行的,因此可以准确地说,老子的“本源之道”就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

“有”和“无”是“本源之道(“常道”、“常名”)”或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本章中的“有”就是“有名”,“有名”是动词“有”处在名词“名”前面组成的短句。句中动词“有”的用法,是古汉语动词的使动用法。“有名”即使“名”有、使“名”产生出来。“有”或“有名”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判断、界定、冠名客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天下万物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科学认识活动。

中国古代的人们已经发现,事物从母体或本源中产生出来必须经过多个过程和环节,有物、有封、有是非,或有象、有物、有真、有信、有精是事物产生要经过的几个过程,“有名”或给事物冠名,是事物得以产生必须经过的最后一个过程或环节。所以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 第一章》。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物名之而成,谓之而然”的知识。庄子《齐物论 第二章》有:“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的语句。句子中的“谓之”即“言说之”、用语言词汇“界定之”、“称谓之”,即使之(物)被界定、彰显、有名、产生。“物谓之而然”译成现代话语是:事物是由于人们用语言对它加以言说、界定和称谓而成为现实模样的。从庄子的这句话中可以知道,庄子认为物的模样同人的言说、称谓行为密切关联,人的言说、界定和称谓行为是事物模样的根源。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天下万物的母亲,“无”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

什么是产生“有”的“无”?谁是万物之母的母亲?

无是人们通过分析、判断、界定、冠名主体认识对象的过程,使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哲学认识活动。

人类追求事物本体、本源的认识活动、哲学或形而上学是万物之母的母亲。

哲学是人类认识、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本体或本源事物、获得本体或本源事物知识的认识活动。产生“有”的“无”就是哲学、就是爱智慧,就是神思,就是把“有”、“有名”、“识”、“元一”、“存在”、“是”、“本体”作为爱的对象进行追求的人类认识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九章中指出:“于制造学术中,我们倘不管物质,便以事物之怎是为思想对象;于理论学术中,则以公式或思想活动为

本文是我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的初步解读。

思想对象”;“于是,这里在非物质事例上,思想不异于思想活动,思想便合一于思想对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制造学术是指以俗物为对象的物理学或科学,他所说的理论学术是指以公式(逻辑)或思想活动为对象的形而上学或哲学。

“无”、哲学或“爱智慧”是有别于“有”,有别于只把天地万物作为认识思维对象的人类认识活动。哲学是以提出和解决本体、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发生和进行的人类认识活动,哲学史上的各种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化为、还原为本体或本源的问题。

“有”和“无”、“有名”和“无名”都是具体形式的人类认识活动,“有”或“有名”是以天地万物为对象的人类认识活动,是人类日常进行的的科学活动,“无”或“无名”是以人类的认识活动为对象的人类认识活动,是人类日常进行的哲学或形而上学活动。“有”和“无”、“有名”和“无名”都从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当我们说“无”就是“有”,“有”就是“无”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它们两者的差别,如果我们忽视“有”和“无”、“有名”和“无名”各自具有的特点、限制和规定,那么就会造成思想混乱。

本源之道或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的对立统一体。

本源之道或人类的认识活动作为同天地万物或世界万物相对立的事物,它是形而上者,它是天地万物或世界万物的本源,它是主体事物。本源之道或人类认识作为有别于天地万物之一的世界万物之一,作为同人类的哲学认识活动相对立的事物,它是形而下者,它是无或哲学的子女或产物,它是客体是物。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于理论学术中“思维不异于思维对象,思维合一于思维对象”。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源之道或人类认识既是动词表述和界定的事情,又是名词表述和界定的物体,是事情和物体的合一,本源之道或人类认识作为词语即是动词又是名词,是动词和名词的合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述了“有无相生”的看法。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也有“道自本自根”的观点。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发现了“自我”设定自己,“自我”产生“自我”,“绝对自我”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的原理。这些看法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本源事物或人类认识活动所具有的一般规定和特征。

事物是世界统一的基础。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是事物的两种具体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它们都从属于事物。本源事物同菲本源事物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答案是: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相互依存,互为对方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互为对方的内容和形式、互为对方的本质和现象;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相互对立,各自具有自己的边界、规定、限制、内容和形式等;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两者是平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文是我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进行的初步解读。

任何关于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中的一方决定另一方的看法和观点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都不是事物一元论的哲学世界观,而是事物二元论的哲学世界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uh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