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路线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4-12 03: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路线图》教案教材分析:

使学生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用东、西、南、北描述行走的路线。

学情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会确定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用东、西、南、北描述行走的路线。

2.在给定的条件下,会确定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用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用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方法指导: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第1页/共5页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路线图)

自主学习

(约11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快速浏览教材P5例3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2)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是什么?

(3)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2.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页例3 ,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便掌握学情。)

第2页/共5页

3.自学检测。

观察例3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电影院到体育场该怎样走?

(2)小丽从商店到电影院该怎样走?

(3)叔叔从医院到少年宫该怎样走?

二、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2.师生互探。

(1)解决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点拨,学生纠错。

三、精讲点拨

(约2分钟)

掌握方位、确定方向,就能够看准简单的线路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观察P5页做一做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第3页/共5页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6---7页练习一第3.4题。

板书设计:

简单的路线图

向东再向北

向西再向北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向南再向西

第4页/共5页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第5页/共5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ug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