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6-20 1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总复习
初中全册
1 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 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 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
→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 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 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
再听到声音。
4.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
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2 物理复习提纲
?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
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4. 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
?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 物理复习提纲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5. 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 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 ?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
6. 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五节 声的利用
1. 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
?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
的地形图) ? “B超”
?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 超声波探测仪
2. 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 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 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
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 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音 4 物理复习提纲
经过多次反射,能量减小。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图2-1
?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 ?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7.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5
物理复习提纲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实验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E E N i r O 平面镜 图2-2
F 反射光线
r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i O 图2-3
入射光线 N F 【实验现象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r)。
【注意】① 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如图2-3,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4. 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 ? 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 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如果想在平面镜内看到全身像,镜子高度至少为身高的一半。 6.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方法:
? 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 当绘制完成的时候,图中必须包含以下元素:平面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标好箭头)、入射
6 物理复习提纲
角和反射角相等的标志(如果给出角度,还要标好角度)、法线(虚线)和垂直标志。 ? 已知平面镜、入(反)射光线、入(反)射角时,先过入(反)射点作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
侧量出与入(反)射角相等的角,作出反(入)射光线。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 已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时,先作两线交角的角平分线,作为法线。然后过两线交点作垂直于法
线的平面镜。最后将其他元素补全。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实验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图2-4
【实验现象和结论】(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注意】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因为玻璃板既能反光又能透光,便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 ? 刻度尺的作用: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
?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如果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那么平面镜成虚像。
?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比较薄的一个。目的:防止烛焰在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 ? 重做实验的目的:防止误差(最好是3~5次)。
? 在实验中找不到像的原因: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玻璃板位置放置不当) 2. 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7 物理复习提纲
3. 平面镜的作用:① 成像; 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 物点到对应像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是对称的。
5.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如图2-5,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由于我们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图中S'处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但是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哪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实像能。 6. 凸面镜和凹面镜(见下图2-6)
? 凸面镜: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
凸面镜对光的作用: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
S 图2-5 S' 凸面镜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角的反光镜。 ? 凹面镜: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
凹面镜的应用: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反射式望远镜。
凸面镜 凹面镜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7. 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
(1)如图2-7,过M点作平面镜的垂线,交平面镜于O点; (2)在另一侧截取M'O=OM,M'点即为M的像点; (3)仿照前两步,完成N点的像点,然后用虚线连接M'N'。 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还要注意虚像要画成虚线。 8. 已知光源、平面镜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作光路图的方法:
(1)如图2-8,先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作出光源S的像点S'点; (2)连接S'A,交平面镜于P,则PA为反射光线; (3)连接SP,SP为入射光线。
绘图之后要注意垂直、等距标记和表示光路的箭头,还要注意哪一段画成实线,哪一段画成虚线。
8 M O M' 图2-7
N N' S O P S' 图2-8
A 物理复习提纲
该作法的原理: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图2-9)。 ?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 光的折射规律:
O
入射角
N 空气
水
N 折射角 空气
水
入射角 O 图2-9
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折射角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3. 折射的现象:
① 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 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 海市蜃楼 ④ 彩虹
空气
空气
4.
N' N 水 N' N 图2-10 水
从岸边看水中鱼N的光路图(图2-10):
? 图中的N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点是我们看到的鱼,从图中可以得知,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
位置高。
? 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 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
9 物理复习提纲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图2-11)。
?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
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 牛顿的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图2-12)
红
紫
图2-11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
图2-12
颜料的三原色
3. 物体的颜色:
?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来决定。
如图2-13,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如图2-13,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绿光),其他地方是暗的(不反射光)。 ?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 ? 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 ? 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
1. 光谱: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
10
正在阅读: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完整版)06-20
著名外资企业管理制度设计06-15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完整版0004-27
兰大网院管理经济学课程作业 - B01-29
让人难忘的一天作文400字07-08
论文著作权转让通用合同--范本.doc04-13
秋满小院作文600字06-19
港区综合码头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03-26
党建工作三年规划12-05
20吨桥机安装方案 - 图文04-0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整版
- 复习资料
- 中考
- 物理
- 2019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
- 黄岛八年级生物月月考试题新人教
- 马哲全部课件
- 关于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IDAM产品安装部署文档
- 试卷自动批改系统
- 2014七年级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 运输大巷作业规程
- 一次性手套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礼仪风采主持稿
- 上海浦东银行地址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装设计应用论文成稿
-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
- 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新法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与风险规避
- 2017年度湖北省风电开发建设项目清单
- 把奉献与爱心熔铸在平凡的事业中
- 3500个常用汉字笔顺表带拼音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 汽油助辛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