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更新时间:2024-01-18 05: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内容提要】
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际服务中得到发展。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正确、更全面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就要把握其理论。本章简要地阐明了心理学四大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并重点介绍了其最新的发展及新理论。
【学习目标】
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进展。
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4.符号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 场论 群体动力学 认知相符理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 人际行为三维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角色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看到拉坦内和达利的“癫痫发作”实验(见本书第22页),只能了解到或接受责任扩散的事实;但如果把这一研究和“场论”、“社会作用力论”(见本书第375页)联系起来,其理解的深度就大不一样。又比如,知道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是一回事,但把这一实验与“角色理论”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则又会进入
新的境界。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第二,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它最初是由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theories of connection)。桑代克最初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而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了很快开门。他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的情境(动机)和碰门栓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他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后来他又对练习律和效果律作了修订:认为练习只有知道反应的结果是对或错时,才有助于改进;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由于这里强调强化作用,所以也称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后来他们把这种联结理论或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学习,认为联结不仅有动作之间的联结,还有观念之间的联结,也有动作与观念之间的联结,一切联结的总和就是心理行为的总体。桑代克说:“学习就是联结,人之所以善于学习主要是因为他能形成大量的联结??千千万万的联结。”既然学习能“使人成为异常复杂而精致的联结系统”,“那么,教学就是安排情境,使其能导致良好联结的形成,并使那些联结产生满足的效果。”([美]桑代克著,陆志韦译:《教育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6,205~207页。)斯金纳也看重强化,他进一步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联结理论不仅是行为主义理论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而且也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下面不妨介绍几种具体的理论。
二、模仿论
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N.E.Miller & J.Dollard,1941)在《社会学习和模仿》(N.E.Miller & J.Dollard(1941).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很小时就会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
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 & R.H.Walters,1963)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1)对信息的注意;(2)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represented),即转换成意象(images)和言语符号(verbal symbols)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示范行为受到强化而产生自身的强化作用)和自我强化(即依据本人所建立的标准、信念或预期进行内部语言的评价);(3)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4)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观察学习论比经典的联结说有许多新进展,第一,它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acquisition)和执行(performance)加以区分。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忽然再现出类似的行为。这对解释儿童忽而出现某些令父母吃惊的言行是有帮助的。第二,发展了“强化”的概念。它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需要有外部直接的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强化就并非是必要的手段。这时,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常起着更大的作用。发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则对人的社会行为学习特点有更大的说服力。
班杜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
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教育在促使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若能为他们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与提供评价行为的信息,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他们通过活动反馈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系统和能力,它就是有成效的。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
尽管它被某些学者如帕文(L.A.Pervin,1973)看作“是近年来最进步,最受注意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且代表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但也有人批评它在借用认知的概念时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等。不过这个学派的实验研究很有创造性,其结果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电视中的消极影响的问题,这些研究将在本书的后面许多章中予以具体介绍。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C.Homans,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因此,人的特定行动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这种行动;如果一个或系列刺激越是在人受奖时出现过,而目前的刺激越是和过去相似,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但奖赏过多,也会使人感到厌足,其价值相对减小,这种行动也会减少。(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人的行为宗旨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产品销售收入(报酬)-成本>0就会有利润,于是这种商业行为便会继续下去,否则就会中止。社会心理学中所讲的社会交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这里的报酬与成本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与时间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西鲍特与凯利(J.Thibaut & H.Kelley,1959)还认为,人们彼此接近时,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接近行为和关系就难以持续。这里也都涉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这一公式的适用性。如果双方所得的后果都是正的,关系将持续;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的后果是负的,关系将出现问题。(3)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则(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并为亚当斯(J.S.Adams,1965)沃尔斯特(E.Walster,1978)等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他们认为,每人所得到的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若发现自己的收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两者之比大致
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他
发现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如
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之用,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
则会体验到内疚感,于是也会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将多得的拿出一部分付给对方或充公益
尽管社会交换理论也和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且不像社会学习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本身把人看得过于实惠,似乎更多地只适用于私有观念较重的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但由此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第二节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K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
没有必要在本书中对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作全面介绍,但需简述一下它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sychophysical field)、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什么是心理物理场?在考夫卡看来,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指意想中环境,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比如,覆盖着冰雪的湖面是地理环境,但夜骑者竟把它看成是可以行走的平原,从而驰骋而过,知情后才感害怕;又如一片平原上的小丘(地理环境)常被侵略者当作是埋地雷或有陷阱的伪装地(行为环境),因而踌躇不前或绕弯而行:后面的行为都是依据行为环境(而不是地理环境)而发生的。而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个人的需要、希望、认知、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
的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的交互使用,或称做“对象—自我”的关系。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个暴徒,地理环境相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行动。一位是文弱的作家,他通过面相(physiognomy)在心理物理场中出现了一个可畏的对象或有威胁性的行为环境,同时在自我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抵抗就会吃亏,由于这两种应力的交互作用,产生了负诱发力(negative valence),于是他出现了回避意向和采取逃走行为。而另一位是个拳师,他则给对方迎头一击,因为在他的心理物理场中,自我是一个魁伟有力的人,其行为环境是遇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小人物和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局面,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正诱发力
(positive valence),故有上述行为表现。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先在德国后到美国任教的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890—1947)。
图2-1 生活空间模式图
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
(psycho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勒温还采用了拓扑学的方法对某些纯例的心理动力场的内部关系以图式加以陈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资料。([美]勒温著,高觉敷译述:《形势心理学原理》,正中书局,1944;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46页。)勒温把上述公式加以推广来对群体过程进行研究。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会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勒温及其同事还通过实验,试图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印证其理论。比如,1947年,勒温进行“群体决策与社会改变”的实验:因战时物资缺乏为动员人们少食牛肉多食牛内脏,他把家庭主妇分为六组,前三组采用专家演讲与说服法由个人自愿执行,后三组采用群体讨论,并要求作出执行的决策,使其改变饮食习惯。结果,未组成群体的主妇们只有3%的人发生了行为的改变,而经过群体讨论的主妇们却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与饮食习惯。这说明参与群体的主妇比分散的主妇拥有较大主动性,有较多执行决议的义务感,感受到较大的群体压力,经反复讨论对问题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1940年他在“领导与群体生活的实验”中使三个8岁儿童群体的领导人分别采取民主、专制与放任的领导方式,发现三组的气氛与孩子的侵犯行为的数
量不同;如果把一个孩子从专制型群体转入民主型群体,其攻击行为很快会减少。反之,若把一个孩子从民主型群体转入专制型的群体,其攻击行为也会迅速增多。上述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与方向。勒温于194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群体心理研究领域的发展。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圭尔(W.J.McGuire,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他在一项实验中提出不少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三段论式命题(如,你相信石油供应不会增加,你认为人们看来不会减少石油的消耗,你会期盼石油不足现象出现),最初被试对三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常与理论上的概率值不相符,如果给予不相符的暗示,过10分钟到7天期间,他们在下次的回答就更接近理论值。麦圭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的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这里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44)和凯利(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它们在本书有关章内均有专门而详细的阐述,这里仅就其中的两个未提到的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一致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或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The principle of congnc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attitude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62.〕。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
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须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她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一致性理论和平衡理论在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它在态度方向上加上强度变量,并自编“态度语义分化量表”(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态度的测查”。),制定态度调整预测公式及从事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则是一种可喜的进展。
“认知—感情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affective consistency)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有关信息决定我们的情感,这个观念是千真万确的。假如我们知道一个医生坐过牢和谋杀过许多他的对手,我们就不会喜欢他。但反过来也一样,有时我们对事物偏爱的感情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情真相的相信、“知识”和深信不疑。罗森伯格(M.J.Rosenberg,1960),关于人对态度对象在感情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提供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论证。研究者先从白人被试那里获知他们对黑人、对种族隔离以及对黑人与白人关系方面全部问题的态度的综合陈述,而后对他们进行催眠,并告诉他们对黑人进入他们社区已有和先前情况相反的态度(假如被试先前是强烈反对不同种族在同一社区合居的,那么告诉他现在对合居有好感。如果先前是赞成合居的,则告以现在对合居很反感)。这就是说研究者在催眠中改变了被试对种族合居的感情。重要的是,在催眠中改变其感情时没有提供某些新的认知或去改变其旧有的认知,但被试在从催眠失神和暗示他现有对黑白人合居的态度中醒悟过来后,发现被试有关合居的认知紧随催眠中发生的感情而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例如,在询问中,先前曾反对合居的被试,开始相信合居对于消除种族不平等是必需的,对于维持种族和谐是必需的,认为这是唯一该去实施的公平合理的事,等等。这种分叉性的改变都是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正如认知相符理论预言,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它极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超越了上述界限,并采取巧妙的实验设计来获得证据,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和进展。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A.Adler,1870—1937)和荣格(C.G.Jung,1875—1961)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其早期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的后面是一种叫“里比多”的性潜力,它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因此人在婴儿期是服从快乐原则的。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前者常被压抑(suppress)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
(unconscious)或称潜意识(subconscious),潜伏在深层中。它不能通过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中来,表现出抵抗(resistence),有时往往以梦的伪装形式再现,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正常人所具有的行为。
到1920年后,弗洛伊德提出一些修正的观点,称做后期理论。它认为:人有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s),同时也有表现为求杀欲望的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s),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当这种侵犯受到挫折时,就表现为一种向内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此外,他还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本我或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得到满足。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即通过与感知觉等心理活动有关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随着儿童的成长,就会出现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
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此个人就会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适应周围环境。如果三者之间或它们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当自我占上风,能使人意识到过度纵欲必生恶果(如“酗酒必生事”)、过于理想的自我不符合实际(如“不能人人都当大总统”)或告之以社会可接受方式使欲望得到宣泄,或采取自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就会使之有所缓解。如果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他还认为,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在这个理论中,阿德勒提出的向上意志—补偿(upward-compensation) 说具有更明显的社会性。他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的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upward)的内驱力。幼儿由于体小而力弱处处不如成人,残疾者由于身体有缺陷并受到歧视,就会发生自卑感。他们越是意识到这种不足与缺陷,就越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而设法奋力向上,如通过活动来增强体力与智力,发挥特长来弥补缺陷,或采取特殊行为方式(如顺从、取悦、粗暴、反抗、固执等)来摆脱困境,久之,还会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如人的向上力遇到外界强大阻力无法实现时,也常会以幻想、虚构的目标、病态的方式来求得满足。阿德勒还以同样的观点来不正确地解释“妇女争取男权”和“人们联合起来依靠集体力量来实现社会主义”等现象。
精神分析理论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而不是以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无疑是不正确的。其论说特别是泛性论有不少主观色彩,也是需要清理的。但它敢于冲破禁区,抓住潜意识这个中心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有许多启发。
二、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
这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部分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医疗实践的理论探讨中,开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
1952)、弗罗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Erikson,1902—)等。下面只将其中两位的主要观点略作介绍。
(一)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霍妮采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压抑、抵抗等概念,但不同意他的“伊谛普斯”情结说(oedipus complex)和里比多说。她认为性力说完全歪曲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新生儿由于弱小无力,就有寻求安全避免威胁的需要。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友爱、被人接受的家庭中,就会有安全感,使心理与行为得到正常发展。假如儿童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与情爱的家庭中,或由于父母时常争吵甚至拿孩子出气,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导致基本焦虑(anxiety)。这种焦虑若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使他们感到社会上的人都对他有敌意,从而成为神经性的焦虑。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采取许多防御策略,如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others)──作出讨好、依从等行为;避开他人(moving away from others)──表现出孤独、退缩等行为;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others)──产生猜忌、敌视、伤害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重复使用,固定下来,不仅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精神病式的防御需要。一旦建立这种行为模式,人们也会经常出现“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用以掩饰真正的自我。前者的出现虽然能暂时缓解内心的焦虑,但它和现实的自我之间难免要发生冲突,从而使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增加困难和受到新的挫折,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她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因此也是可防治的。此外,她还认为,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她还从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因素。
霍妮的理论已经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以及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不能不说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但她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没看到社会变革并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则又是片面的。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埃里克森(1933)从德国来到美国从事儿童精神病分析治疗工作,发现情绪疾病的中心是自我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而不像弗洛伊德只强调性。他通过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不仅能完成阶段任务,而且会逐渐实现健康而成熟的品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
这八个阶段如下。
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爱抚,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如果这种关怀不一贯,爱抚不够或没有,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疑惧、形成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不信任不一定都不必要,有时也是对危险与不快事件的准备和预期,两者应保持一定比例,信任感应多于不信任感。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要持续到后几个阶段逐一解决。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儿童在自己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不耐烦而过分粗暴,或过分溺爱加以阻拦,就会产生羞耻感和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允许儿童有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的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十分必要,但也要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接受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其为将来参加法制生活有所准备。
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会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与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家庭成员对他们智力上表现
主动性而提出的种种怪问题给以耐心回答,不嘲笑、不禁止,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大人认为他们以上的活动是坏的、笨拙的、讨厌的,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会以父母自居,争取异性父母的爱,如不能偿愿,也会产生过度的内疚。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最多的是家庭。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后,不仅可获得大量知识、技能,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能力,且特别爱提寻根究底的问题。当儿童的创制活动和学习受到老师与大人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其勤奋感就会产生并得到加强;反之,大人把这种活动看作是捣乱,或者他们在学习上经常失败,就会产生或加强自卑感。但是一个自卑感的学生,如果遇到一位敏感、教导有方、事业心强的教师,设法帮助他逐步取得好成绩,增强其信心,也可使勤奋感获得新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儿童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他们会想到其他人在想什么和怎么想,想象理想的家庭、宗教和社会究竟应是什么样的,并把它们与现实进行对比,把社会的矛盾集中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的理论和哲学。青年还是一个没有耐心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就如想象那样容易。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personal
identity)。所谓同一性,指能发现事物的异同,形成它们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如青年能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因此他能识别自己与别人的异同、能认识现在工作与未来效果的关联,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与区别的关系,等等。发展个人同一感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如时间混乱(不考虑时间的限制,总想立刻解决问题或任意拖延时间,缺乏时间观念);自我肯定的混乱(怀疑对自己的认识与给人的社会形象是否一致);工作瘫痪(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联系,所以对成就不抱期望,因此松劲不坚持努力);两性混乱(不愿接触异性或乱搞男女关系,对两性之间的同一性认识不清);权威性混乱(不了解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关系,因此产生对立或盲从)等。在青少年罪犯中,同一性混乱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同一性的发展与先前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密切关系。如果年轻人在进入青春期前有较多的不信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发展同一性就会相当困难,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同一性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左右)。本阶段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分担苦乐、相互关怀等。亲密感是个人意识到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在社会活动、合作完成任务和性生活等过程中获得成功而产生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8. 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这是人一生的主要努力趋近完成和抱孙子的时期。当他满意地回顾一生时就会有一种完美感,但看到过去一段失去了很多好机会或走错了方向,想重新开始又觉得为时已晚,于是产生绝望的感觉。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其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不仅是一种发现,且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似未交代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做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人的意识、高级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因此依然没有突破新精神分析的框架。此外,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依蒂普斯情绪说的翻版)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都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或不当之处。
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是舒茨(W.C.Schutz,1958)。
二、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 role theory)是关于人的态度与行为怎样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及社会角色期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符号相互作用论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其基本观点是和库利和米德提出的思想(人的行为是在早期通过语言符号的掌握并为社会关系及跟别人交往所决定的)相一致的。然而,它作为一个由不少研究所充实并成为独特的、较完整的体系则是较晚的事。参与这方面研究并有影响的人有莫雷诺(J.L.Moreno,1934)、林顿(R.Linton,1936)、纽科姆(T.Newcomb,1950)、萨宾(T.R.Sarbin,1954)和戈夫曼等。
什么是“角色”与角色理论?“角色”通常指戏剧脚本中所规定的人物。角色理论家们认为,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按剧中人的方式行动,或以剧中人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及自己,是由剧本、场景、导演的指示、同伴演员的表演、观众的反应以及演员本身对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技能来决定的。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活动着的人,也类似于角色。一个社会是由许多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按照社会的功能(如生产、社会控制等)产生互动的关系系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被社会委以一定的地位(如经理与职员、售货员与顾客、厂长与工人、军官与士兵、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儿子、教师与学生等),当“一个人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时,他就在扮演着相应的角色”(林顿,1936)。这里的“剧本”就是社会生活本身,这里的“场景”就是面临的客观环境或具体情境。这里的“导演”常常是家长、教师或管理者,这里的“同伴演员”就是相互关联的同事或对手,这里的“观众”就是周围真实的旁观者或假想的人群。每一个人在限定的范围内究竟怎样表演,也取决于他对自己所担任角色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以及由他的总经历所形成的扮演技能及才能。戈夫曼(1959)认为:无论由谁来扮演某一“角色”,其行为都有相似性,且可预料,这是由社会“剧本”决定的,而其差异性则是由每个人对自身“角色”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的“角色技能”造成的。所以在角色理论中,“角色”一词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而所谓“角色理论”则是试图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揭示其中规律的研究领域。
有什么根据说明人的态度与行为是由其所处的地位或身份来决定的呢?在前一章中已提及的津巴多(1973)所进行的监狱模拟研究,就是一次实证性的研究。它有力地证明:一种非人道的专政环境在改变人的心理、行为常态方面具有颇大的损伤力;与此同时,人的角色地位的改变对于人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变化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力。因此,从人们所处的不同角色地位及其经历去探索、理解或预测各种人物态度、行为的形成、现状及发展变化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途径。
那么,角色地位又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影响的呢?下面结合这个理论的某些特有概念对这个问题作一点简要的说明。
关于“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与“角色采择”(role-taking)。既然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一个人,尤其是儿童与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象自我”(looking glass self──库利用语),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做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产生“自我概念”(self-concept),并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米德还指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地位与身份都可以由语言符号来加以分类与命名;当儿童掌握了语言符号并运用它和别人相互作用时,就会把具有一定身份名称的接触者看做是“概括化他人”,并把他们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这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
关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一个人往往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当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就会出现“角色间的冲突”(interrole conflict)。这种角色间的冲突常常会使人感到左右为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需要依据条件明确自己当时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为界限,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及“角色义务”(role obligation),以便做出既得体又尽本分的决策和行为。一个人作为一种角色,也常常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产生矛盾,这就叫做“角色内的冲突”(intrarole conflict)。解决这类冲突就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采取先后兼顾或舍末求本的决策和行为。总之,人的社会行为通常是和角色冲突有关的,而一些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则多半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角色自我概念(或理想的角色模型意识)或不善于处理角色冲突造成的。如果能采取一些办法使人更好地实现“角色采择”和“角色扮演”,那么就有可能解决许多社会行为的问题,这就涉及角色理论的应用与技术的研究。
角色理论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领域,如解决职业训练、家庭人际和睦及教育培养等方面的行为问题。其中使用得较多的是为莫里诺在1960年所创建的“角色扮演技术”(role-play technique)。所谓“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换句话说,采用角色扮演技术,就是让受影响者在一种特定的或创设的情境中扮演
某一角色,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从而有助于他们去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的目的。据说这些方法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角色理论有自己的一套术语与概念。它强调人的态度与社会行为被社会生活的“剧本”和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及周围人(“导演”、“同伴演员”、“观众”)的影响所决定,同时也制约于本人对“角色”的理解程度、扮演技能以及处理“角色冲突”的本领。如果撇开这里从戏剧上移植来的词汇,它确实部分地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部分真实关系和某些辩证因素。但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在做戏,也不是单纯地为不知道由谁而创作的“剧本”来扮演角色,他作为社会成员是在真实地参与社会活动,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创造着生活并推动着历史前进。人在幼年时的确无权选择自己的身份、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接受外力的影响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即使是成年人也常常如此。可是,这不等于说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或像角色理论家们所讲的每一个人都应“守本分”。人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加深认识,也能通过参与社会变革自觉能动地去改变或选择自己的角色地位,并主动地塑造着自己的人格。忽视这一点,任何学说都会起着维护旧制度、宣扬命定论的作用。
三、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纽科姆、谢里夫(M.Sherif,1948)、梅顿(R.K.Merton,1957)及凯利(1952)等人。
什么是参照群体?一般认为,它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比如:一个学生把自己看做是自己所肯定的家庭或社团组织的一员,从而以它为标准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它的规范为准绳评定或约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并逐渐形成与该群体一致的观点。又比如某些青少年常常以不三不四的团伙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从而形成某些反社会的观念,并产生某些违法行为。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也往往有多少参照群体。由于参照群体理论对于个体在新的社会结构条件下行为的不一贯性、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以及对于人们向群体表达忠实态度时的冲突等现象进行分析与了解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而受到了社会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重视。
参照群体有许多分类,如:(1)现实的参照群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隶属群体如家庭、班级)和思想上的参照群体(不在眼前或设想的从属群体,如小说中描绘的“敢死队”、“探险小组”);(2)会员群体(自己作为其成员的参照群体)和外部群体(在自己所属团体之外的参照群体,如相邻的学校或先进团体);(3)大的参照群体(国家、宗教、党团组织等)与小的参照群体(如锻炼小组、小剧团??);(4)肯定性参照群体(其群体规范和目标被个体所采纳,并产生参加意向的群体)和否定性参照群体(引起个体反对参加的意向或不把自己看做是其中一员的群体)。纽科姆于1943年研究本宁顿专科大学学生的社会观点时发现,大学生所持的不同观点(或者是保守的,或者是自由激进的)是他们日常肯定地还是否定地对待其保守家庭或学校自由主义环境这种群体的结果。所以说,观点的形成是“个体对某一或某些群体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函数”。同时他也指出,少年的反抗行为是他们把双亲作为否定性参照群体而出现的情境性的行为表现。如果学生把严厉的教师看做是和他们父母一类的人,也会表现出类似反抗行为。
参照群体的作用,凯利(1952)认为它有两种主要作用:规范作用
(normativeness)和比较评价作用(appraisement)。前者是指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称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如果群体能奖赏对它的顺从而惩罚不顺从,它就起规范作用。后者是指个体借助它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尽管一个群体对某人并没有提出看法或要求,但这个人要想确认自己或对他人的地位和状况进行评价,就要以某个群体的特点或水平作为基准加以比较。例如,一个妇女想当时装模特,她可能以自己的许多女朋友作为参照群体与之进行比较,认为自己在外貌上是够水平的;但是作为公司的经理或评审者来说,他们则以已在那里工作的时装模特作为参照群体与之比较来对她作出评价,甚至作出否定性的评价。
参照群体的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的,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这两种作用。比如凯利引用梅顿曾举过的例子说,一个新兵入伍时常常以老兵群体的观点或作风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自我评价(即比较评价作用),而老兵群体又常从自己规范的角度来要求或监视新兵,如果后者接受就给予支持,即起着规范作用。正是在部队的上述两种作用情况下,新兵渐变为老兵的样子。
个体选择参照群体所依赖的条件,也在进行探索。梅顿于1957年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某些类似规范性的论点,它们是:(1)如果群体对自己的成员没有充分的威信,那么其成员将倾向于挑选外部的、非会员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因为在他们看来后者更有威信。(2)个体在自己群体中越是
孤立,地位越低,那么就越有可能把外部群体当作参照群体,期望在那里占有较高的地位。(3)社会流动性越大,个体改变群体从属性的可能性越大。(4)个体对参照群体的选择,也依赖于个性特征。〔R.K.Merton(1957)(eds.).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Rev.ed.).NY:Free Press,225~280.〕
开展这类研究对于了解个体动机或态度、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目前进行实验还不多,问题多于答案。特别是脱离开历史与经济结构,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仅归结为人际关系或人与群体的关系则过于偏窄而有局限性。
通过以上简介,可以大致上了解到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四大流派的轮廓。这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以后将遇到的各种研究的学派思想背景,也有助于我们自己扩大视野和拓宽思路。这些理论作为学科探索的阶段成果,都是很有意义且富于启发的,但是它们和许多事物一样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为了更好地从中汲取合理有益的养分,舍弃糟粕,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需要我们苦下工夫,长期去做过细的剖析、筛选和评价工作。至于如何看待这些理论,下面谈两点想法。
(一)从学术性上说,上述各种理论作为一种科学设想不仅有存在的权利,而且各有长处。比如,它们都抓住一个侧面对社会行为或社会心理的发生和机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这些分析各有独到之处,有的还有深度;但毋庸讳言,它们也都存在某些缺失或各自的片面性。因此,试图以其中一种理论对复杂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作出全面的说明,往往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各种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宏观社会中历史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因素)对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只运用它们的微观研究去解释社会事件,就会抹杀主要的、有决定意义的原因,不仅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也会重蹈社会学中心理学主义〔社会学中心理学主义是19世纪由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
(G.Tarde,1843—1904)创立,20世纪在英、美流行的思想。它认为人的本能、心理是社会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覆辙。如果我们能摆脱各种理论的局限性,保持宏观的意识,在微观范围内不抱偏见地、有选择地运用它们去探索社会环境(群体)→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其应用也仅限于微观环境,那么这种研究工作将会给理论再上一层楼和解决社会问题带来益处。
(二)从哲学观上看,上述理论中行为主义学派和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特别是角色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具有唯物主义特色,然而往往带有形而上学特色,
因为它们不重视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探索;而认知学派(包括场论)和精神分析学派与之相反,它们重视认知、意识、动机和心理空间的探索,并带有一定的辩证性,然而也或多或少带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对于这些理论采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妥的,也是对科学不负责和缺乏历史眼光的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思曾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吸取其“基本的内核”,摒弃其形而上学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杂质;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吸取其“合理的内核”,摒弃其唯心主义的外壳,从而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正确处理文化历史遗产的一个范例,它对我们是一种极好的借鉴。我们应当对上述四大学派理论进行有扬弃的继承、加以改造,以建立我们自己的社会心理学新理论。
第五节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新进展
在近百年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还有一支在社会学领域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以理论建构见长,目前仍有影响的就很多,如公正理论,地位建构理论,要素理论,正统性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源于三个经典的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及比较理论。图2-2大致勾画出这些理论的传承脉络。本节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使读者借此了解近年来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
图2-2 理论发展脉络(根据P.J.Burke,2006)
一、公正理论(theories of justice)
公正理论在管理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远大于其在社会心理学自身的领域。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就长期被组织行为学当做激励的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公正理论试图探明这样三个问题:公正的要素是什么?人们如何感知到不公正?人们如何对感知到的不公正作出反应?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当斯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对报酬分配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公平理论。该理论的要点是,人们是在比较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和所得,参照其他人的投入和所得而产生公平或不公平感,并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该研究开启了公正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公正理论的基础。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质疑公平理论的普适性,认为公平只是组织中分配的一种价值观。在公共福利分配中,还存在平均(equality)分配和按需(need)分配的价值观。例如,午餐补贴就应是平均的;医疗福利就应是按需分配的。而且,研究者们认为,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推广到全社会范围。为了有别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研究者们使用了公正概念,将新的理论发展称为分配公正理论(theory of distributive justice)。这里的公正,是指人们判断社会事物所依据的道义的和法律的准则。显然,分配公正理论关注的是分配的原则而非结果。从分配管理实际来看,分配的原则比分配的结果更影响职工对分配的满意感。
分配公正理论又引发了对管理程序问题的研究。这里的程序是指管理政策及执行所遵循的原则。西鲍特等人考察了法庭审判过程后指出,人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审判结果,是因为能够认可审判的程序。还有研究指出,管理政策和决策实际依据的原则与管理者所宣称的并不一定一致。人们也不会只相信那些公开宣称的原则,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历,认定管理者实际遵循的原则,并与自己信奉的公正信念相比较得出公正或不公正的结论,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行为。相应地,分析揭示管理中实际奉行的原则的研究称为政策揭示(policy capturing)。
近些年来,公正研究又扩展到探索组织中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产生了互动公正(interactional justice)概念。与程序公正问题相似,被管理者可以从管理者对不同职工的工作安排、奖惩、决策参与、晋升等决策来判断组织的人事政策是否公正,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
二、地位建构理论(status construction theory)
地位建构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符号互动理论,不过它直接的理论母体是期望状态理论(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地位建构理论试图解释人们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如何发展,并如何为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广泛共享。
早期的社会学家韦伯(M.Weber)将地位视为社会群体间可评价的等级。地位是权力和财富等不平等现象的伴生物。期望状态理论认为,个体间的地位等级是通过人们对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可共享的地位信念组织起来的。
为证明和解释地位信念在人群中如何产生并传播,地位建构理论聚焦于具有社会差别的不同人相遇时行为的局部情境(local contexts of action)。局部情境是地位建构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地位信念产生、传播、中断或维持的社会“工厂”。该理论认为,这些局部情境的相遇为参与者们创造了一种经历,诱导他们形成关于社会差异的地位信念。信念的持有者再将这种信念传授给他人,并遵从这种信念对待其他人。例如,一个大城市的市民请人装修家里的卫生间,来的工人是进城务工农民,这次装修交易就创造了他们相遇的局部情境。市民从那些工人的衣着和行为上,认定他们穷而无教养,又从自己付钱让工人们为自己干那些既脏又费力的活上,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那些工人从市民身上时尚的穿着、对装修的要求并且为了装修肯花钱,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认定市民比自己富有,而且瞧不起自己。这两类人都在这种局部情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地位信念,也会将这些认识传授给亲友和同事,在以后新的局部情境中,还会以相同的信念对待其他人。
三、要素理论(elementary theory)
要素理论是从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社会关系的理论,以预测和解释各种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要素理论关注社会关系中行动者所追求的利益,认为利益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这里的利益包含了价值和信念两个成分,一个社会阶层的价值和信念往往是通过作用于其他社会阶层得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结构与宗教信念间的相互影响。
要素理论的分析往往以两个行动者为中心,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型。如甲和乙是两个具有不同偏好、信念系统和决策的社会行动者个体,在甲和乙之间有两种可能的联系──正性联系和负性联系。甲、乙两个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三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即交换关系──如甲和乙是恋爱中的男女青年,或者甲用钱换来乙提供的家政服务,而乙也需要劳动挣钱,双方之间都是正性联系;威压关系──如甲用权力强迫乙无偿为自己服务,对乙是负性联系,乙为甲服务,属正性联系;冲突联系──如甲和乙是在路口互不相让的两个汽车司机,与对方都是负性联系。这种社会关系对社会的意义就是社会结构。
要素理论还包含两个动态过程:一个是行动者决策并行动的过程,另一个是行动者试图改变社会结构的过程,行动者的决策遵循两个基本原理:理性原理(rationality principle)和等阻抗原理(equal resistance principle)。理性原理指任何行动者个体只有在某种社会关系中获益,而且比在其他可能的社会关系中获益更大,这种社会关系才会建立。等阻抗原理指行动双方都想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最大利益,同时每个行动者又有阻挠对方获得利益的倾向。要建立起社会关系,就需要在双方利益最大化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每个行动者的阻抗性可以表达为以下公式:阻抗性=(最大收益-对方同意时的收益)/(对方同意时的收益-对方不同意时的收益)。例如,上述的威压关系本应是最不可能的社会关系。可是甲占有他人所没有的资源,形成他人对甲的依赖;而乙之所以建立和维持这种社会关系,可能是在获得生存资源和接受压迫之间权衡的结果。如果有其他生存的机会,乙就可以通过反抗或摆脱甲的权力控制而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要素理论正是通过这两个过程建立社会结构的模型。
四、正统性理论(legitimacy theory)
权力控制着资源分配,决定着奖惩。因此人们都向往权力,同时也希望权力能得到正确使用。绝对的权力是危险的、昂贵的、不稳定的,而正统性是使一个政权更经济、更稳定的基础。正统性理论试图解释这样三个问题:权力正统性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权力正统性的结果是什么?导致权力正统性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正统性理论从对权威结构(authority structures)的理解入手,阐述正统性过程的本质。正统性理论认为,权威结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与服从的层级关系。权威不仅有纵向结构,还有横向结构。例如,在一个组织中,权力被分配到各个职位上。权威的使用取决于各个职位的相互合作与支持,并对别的职位负有责任。于是,各个职位不仅要服从上级,还要受下级和同级的制约。这种服从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非自愿的、工具性的、受到引诱或胁迫的。正统性理论将正统性过程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正统性在个体水平被称作“正当性(propriety)”;在群体水平被称作“合法性(validity)”。另一方面,上级的授权是权力的正统性的一种来源;下级的接受是权力的另一种来源。
正统性理论还探讨了合法化、正当性、授权(authorization)及接受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些交互作用怎样影响权威的稳定性和权力的规范化。
权威结构本身可能不相容(incompatibility),即把权力分配到不同职位的方法不当,是个人产生不正当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样的结果本应使个体对群体权威结构的正当性产生质疑,进而产生要改变的动力,影响权威的稳定性。但是,研究及经验都表明,试图改变权威结构的人数要少于感受到权威结构不正当的人数;而付诸行动改变权威结构的人数又少于有改变意图的人数。正统性理论认为,这是因为权力已经被认为合法化。一旦权力合法化,就会建立起它自身的社会控制机制──授权与接受。权力合法化和个体的正当感有两种关系。当它们一致时,个体的正当感(property)对维护权威的作用更大;当它们不一致时,权力合法化的作用要大于个体的不正当感。两种关系同样会阻止或延迟个体改变权威结构的意向或行为。
正统性理论又认为,权力的规范化是权力试图获得正统性必须付出的代价。由于个体的正当感在限制滥用权力方面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权力的规范化不能仅依靠个体的正当感。如果一个团体中权威结构是合法的,那么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约束都会规范权力的使用。正统性理论认为,授权和接受是权力合法化的体现。如果权力的使用是正当而合法的,即与个体的是非感一致时,个体更能够赞同权力的授予和接受权力。
正统性理论还认为,一个正当的权威结构必须建立在广泛接受的标准、价值观、信念、目标或者程序的基础上,即能够从已经接受的标准、价值观、信念、目标或者程序中推断出权威结构是正当的。因此,正当的权力必须满足4个条件:
(1)有对权力使用标准、价值观、信念、目标或者程序的广泛共识;(2)权力正当化后的利益必须是共同的;(3)关于权力正当性的信念必须符合客观事实;(4)这些标准、价值观、信念、目标或者程序必须与权威结构的本质、条件和结果相符合。
从以上介绍的几个理论可以感受到,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问题的视角、理论范畴以及方法论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为社会学理论的需要服务的。它们的目的是为社会学家理解和解释“社会中的人”。反观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则是为了理解和解释“人的社会性”。因此,这两种研究路线的社会心理学在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视角上都很不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都很宏观,即使如公正理论中的人的应对行为,也是从组织的视角来认识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多被几个心理变量间关系的解释所框定,因此更为微观。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例,就是力图探明态度、信念、感知到的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及实际行为间的关系,以预测行为。
第二,两种研究路线的理论范畴也有很大差异。态度在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却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找不到它;对于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来说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如社会结构、地位等,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则很少使用。这种理论范畴的差异也许造成了学习不同专业的人理解另一种研究路线理论的困难。
第三,两种研究路线的方法论既有共同之处,如都强调实证研究检验理论假设,也有某些不同之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比较重视描述性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多为相关关系的论证,因此注重统计分析技术的应用。
【要点小结】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心理学的几大学派对社会心理实质与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探讨、解释和研究深化的结果。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大致包括刺激反应理论、模仿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大致包括格式塔理论、场论与群体动力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归因理论、认知情感相符理论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大致包括精神分析论(人格结构论、补偿说)、新精神分析论、文化因素论、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及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大致包括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
【思考与练习】
1.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意义与学习的必要性。
2.社会心理学四大学派理论的各自特色及主要差异。
3.试就四大学派理论新近发展中的一种你最感兴趣或最反感的理论进行评析。
4.对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有何评价。
正在阅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01-18
2019年高考物理靠前30天特训计算题专项训练(共10套)含答案10-25
发动机齿轮齿数09-01
一年级下册_百数表07-22
新、改、扩建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01-27
PLC面试题04-09
第二篇洁净钢发展及钢中夹杂物控制07-19
知识竞赛题库2018.01 - 图文11-09
2015高考病句专项练习——结构混乱08-13
我要画朵花送给妈妈作文500字07-06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社会心理学
- 派别
- 理论
- 第二章
- 打造高绩效销售团队
- 钉钉初级管理员认证考试题库
- ANSYS中LINK180桁架与BEAM188梁的比较
- CAXA电子图板应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 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实施办法
- 企业筹资方式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
- 08年宪法期终考试试题B卷
-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157号 合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 超声期末复习试卷
- 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文件 浙仲2号
- 江苏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鱼我所欲也》教案 苏教版
-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三(小学5、6年级)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技术与接发球》优质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矿山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 图文
- 开曼群岛公司法章程
-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 2014年春季学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办法
- 2016-2022年中国酒吧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机遇预测报告 - 图文
- 从库兹涅茨倒U曲线看我国收入差距
- 《病理生理学》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