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8 11: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度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常温下水泥砂浆必须在拌后( B)内使用完毕。

A、2h B、3h C、4h D、12h

2、大体积砼浇筑时,宜采用( C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水泥 3基槽(坑)开挖时土方堆置地点,离槽(坑)边一般应在( A )以外,堆置高度不宜超过 免影响土方开挖或塌方。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4对填土压实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C )。

A、土的可松性 B、土的干密度 C、土的含水率 D、土的渗透性

5、搅拌砼时采用一次投料法,下列各种顺序哪种较为合理( B )。

A、水泥→砂→石 B、石→水泥→砂

C、砂→石→水泥 D、石→砂→水泥 6、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 C )。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7、某室内填土工程,填土料有粘性土和砂卵石两种,填土时应( A )。

A、先分层填筑砂卵石,后填筑粘性土 B、先填筑粘性土,后填筑砂卵石

C、两种土料混合回填 D、可不分先后顺序回填

1.5m

8、大体积砼早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 B )。

A、砼构件出现内冷外热温差 B、砼构件出现内热外冷温差

C、砼构件与基底约束较大,产生较大的拉应力 D、砼水灰比太大

9、某组砼试块,三块抗压试验结果如下:21N/㎜2、23/㎜2和28N/㎜2,则该组砼强度代表值为( C )。

A、21N/㎜2 B、23N/㎜2 C、24N/㎜2 D、都不对

10、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缝宽度一般不低于( B )。

A、 6mm B、 8mm C、 10mm D、 12mm

11、卷材防水屋面卷材满贴时,短边要搭接( C )。

A、 5cm B、 7cm C、 10cm D、 15cm

12、浇灌砼不能一次完成或遇特殊情况时,中间停歇时间超过( A )小时以上时,应设置施工缝。

A、2 B、3 C、4 D、1

13、梁模板支承时根据其跨度为6m时,梁中间要把木模板支起拱度至少为的( C )。

A、6㎜ B、9㎜ C、12㎜ D、18㎜

14、一跨度为7.4m的钢筋砼梁,拆底模时砼强度应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B )。

A、50% B、75% C、85% D、100%

15、砂浆的搅拌时间每盘不应少于( B )分钟。

A、1 B、2 C、3 D、4

16、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不少于( C )。

A、50% B、70% C、80% D、100%

17、墙面平整度的检查方法是用( B )。

A、 2m 托线板 B、 2m 靠尺和契形塞尺

C、吊线和尺子量 D、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

18、振捣柱、梁及基础砼宜采用( A )。

A、内部振动器 B、外部振动器 C、表面振动器 D、振动台

19、向模板内倾倒砼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B )。

A、1m B、2m C、2m以上 D、 1.5m

20、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灌砼时宜( B )振捣砼。

A、慢插慢拔 B、快插慢拔 C、快插快拔 D、慢插快拔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混凝土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进行如下处理( ABCD )。

A、施工缝处应凿毛清洗干净 B、先铺10 -15mm 水泥砂浆

C、剔除钢筋上的砂浆 D、施工缝处加强振捣

2、砼柱子施工缝可留在( ABD )部位。

A、基础顶面 B、梁底部 C、板底2- 3cm D、板顶面

3、以下属于影响钢筋与砼沾结力大小因素的是( ABCD )。

A、水灰比 B、钢筋直径 C、保护层因素 D、钢筋锚固长度

4、以下关于砼施工缝留设的位置,正确的是( ABD )。

A、高度大于 1m 的梁不应与板同时浇筑砼

B、单向板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

C、砼墙的施工缝不得留在纵横墙交接处

D、砼栏板的施工缝应与梯段的施工缝相对应

5、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ABCD )。

A、水灰比 B、养护条件 C、水泥标号 D、施工方法

6、模板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是( AC )。

A、保证结构构件的形状、尺寸、位置准确 B、模板面平整光滑

C、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D、拼缝严密、不漏浆

7、砼和易性包括( ABD )等方面。

A、流动性 B、粘聚性 C、坍落度 D、保水性

8、下列有关砌筑墙体留直槎的做法正确的是( ABC )。

A、必须在竖向每隔500㎜配置Φ6钢筋 B、拉结筋两头须弯90°钩

C、拉结筋须伸出接槎一面500㎜ D、每根拉结筋下料时取1000㎜长即可

9、影响填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ABD )。

A、压实功 B、土的含水率 C、土的可松性 D、每层铺土厚度

10、下列有关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C )。

A、没有由于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

B、预制屋面板灌缝砼中粗骨料大小不大于15㎜

C、屋面抹砂时在节点处要做好圆角

D、屋面找平层的允许偏差值不宜超过7㎜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采用不同类土料进行填筑时,应将透水性好的填料填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上面。( X )

2、浇筑大体积的砼后,应重视养护工作,即勤于浇水覆盖。( X )

3、为使分层浇筑的上下层砼密实粘结,应把振捣器插入下层(刚浇的)砼内深度不少于50㎜。(

4、砼搅拌时间越长其效果越好。( X )

5、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砼养护时间,各模板的用途结构性质。( √ )

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时应确保水灰比不变。( √ )

7、卷材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铺设,应由远而近,由低而高。( √ )

8、反铲挖土机采用沟侧开挖时,机身稳定性比沟端开挖时好。( X )

9、边坡坡度是挖土深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工程中以m表示放坡。( √ )

10、钢筋与砼能共同工作的原因是它们的温度膨胀系数相近。( √ )

11、釉面砖应在浸水后立即镶贴。( X )

12、搅拌第一盘砼时,砂石用量应严格按配合比下料。( X )

13、为确保屋面防水卷材的质量,上下层卷材应相互垂直铺贴。( X )

14、拆模的顺序一般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侧模板,后拆除底模板”。( √ )

√ )

15、土壤坚实程度可分为八类,前四类为岩石,后四类为一般土。( X )

16、木模在浇砼前浇水湿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浆。( √ )

17、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与其级别、直径有关,而与其受力特点无关。( X )

18、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不宜以强度等级较低的钢筋代换原设计中的钢筋。( X )

19、采用焊接接头时,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少于500㎜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 )

20、预应力结构的砼,国家规范指出,砼强度不宜低于C30。(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施工缝?留置原则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答案:由于施工技术或组织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先浇混凝土已经凝结硬化、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时形成的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称为施工缝。

留设原则:结构受剪力较小、施工方便;

处理方法:(已浇混凝土强度达1.2N/mm2后,)剔除表面松动、薄弱层→水湿润、冲洗→铺一层水泥浆或

水泥砂浆→继续浇筑。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标号与水灰比,其次是骨料的强度与级配、养护条件、施工条件

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产生影响。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2.10:3.23:0.44。现场测定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计算施工配合比。若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 280kg ,搅拌机出料容量为40

0L,试求搅拌机的一次投料量。

答案:施工配合比:1:2.10(1+3%):3.23(1+1%)=1:2.16:3.26

一次投料量:

水泥:280×0.4= 112kg ,取 100kg

砂: 100×2.16= 216kg

石子:100×3.26= 326kg

水:(0.44—2.10×3%—3.23×1%)×100= 34.47kg

2、某高层建筑,现浇C30砼计20组试件,配合比相同,评定该分项砼强度是否合格?其试验抗压强度分

别如下:

fcu1=30.8, fcu2=31.8, fcu3=33.0, fcu4=29.8, fcu5=32.0, fcu6=31.2, fcu7=34.0, fcu8=29.0, fcu9=31.5,

fcu10=32.3, fcu11=28.8, fcu12=32.8, fcu13=31.7, fcu14=31.0, fcu15=32.3 fcu16=30.7, fcu17=31.7, fcu18=30.5,

fcu19=31.2, fcu20=30.0

(mfcu-λ1Sfcu≥0.9fcu.k;fcu.min≥λ2fcu.k;其中λ1=1.65,λ2=0.85)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

(A)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粒径大小 B.承载能力 C.坚硬程度 D.空隙率 2.施工高度的含义指( )。 A. 设计标高 B. 自然地面标高 C. 设计标高减去自然地面标高 D. 场地中心标高减去自然标高 3.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 A.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B.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4.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的污泥和桩孔周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位再埋设桩尖沉入套管,然后再灌注第二次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称为( )。 A.单打法 B.复打法 C.反插法 D.扩径法 5.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至少要达到( )以上。

A.90% B.80% C.75% D.70% 6.常用于现场竖向钢筋接长,且适于焊接Φ14~Φ40的HPB235、HRB335级钢筋的是( )。 A.电渣压力焊 B.电阻点焊 C.气压焊 D.闪光对焊 7. 通常情况下,板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 A.50% B. 50~75% C.75% D. 100% 8.搅拌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按配合比投料,要按砂石实际( )进行修正,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A.含泥量 B.称量误差 C.含水量 D.粒径 9.某后张法预应力屋面大梁跨度为21m,预应力筋为曲线形,其孔道留设应采用( )法,张拉方法应采用( )。 A.钢管抽芯;一端张拉 B.钢管抽芯;两端张拉 C.胶管抽芯;一端张拉 D.胶管抽芯;两端张拉 10.当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臂长度一定时,随着仰角的增加,( )增加,而( )减小。 A.起重量和起重半径,起重高度 B.起重半径和起重高度,起重量 C.起重量和起重高度,起重半径 D.起重高度,起重量和起重半径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 1.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 )。 A.土的重力密度 B.土的含水量 C.压实功 D.压实系数 E.铺土厚度 2.流砂现象经常在细砂、粉砂土层中出现,是否出现流砂的必要条件有( )。 A.水在土中渗流产生动水压力 B.动水压力方向向上 C.动水压力方向向下 D.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 E.动水压力等于或小于土的浮重度 3.根据桩的施工方法不同,桩可分为( )。 A.摩擦桩 B.端承桩 C.预制桩 D.灌注桩 E.冲孔桩 4.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常易发生( )等质量问题。 A.断桩 B.桩身纵向裂缝 C.缩颈 D.桩靴进水 E.吊脚桩. 5. 砖墙的砌筑工序包括( )。 A.抄平放线 B.摆砖 C.立皮数杆 D.砌砖 E.清理 6.以下各种情况中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的是( )。 A.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为3m B. 混凝土温度过高 C.振捣时间过长 D. 运输道路不平 E.振捣棒慢插快拔

7.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做到( )。 A.清除混凝土表面疏松物质及松动石子 B.将施工缝处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C.已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N/mm2 D.必须用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E.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8.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方法,有( )。 A.单件安装法 B.分件安装法 C.多件安装法 D.依次安装法 E.综合安装法 9.预应力提高了结构构件的( )。 A.强度 B.刚度 C.抗裂度 D.抗冻性 E.耐久性 10.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特点是( )。 A.无需留孔道和灌浆 B.张拉时摩阻力大 C.宜用于多跨连续梁板 D.张拉时摩阻力小 E.预应力钢筋不易锈蚀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影响土方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2.砖砌体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什么是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有哪些具体做法与要求? 4.简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的工艺流程。 5.单机(履带式起重机)吊升柱子时,可采用旋转法或滑升法,各有什么特点? 四.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何谓土的可松性?试分析土的可松性系数,在土方工程中有何意义?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循环方式有哪两种?试分析其有何不同? 五.实务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1)所示。方格边长为20m,土壤为二类土,要求场地地面泄水坡度ix=0.3%,iy=0.2%。试按挖、填平衡的原则求出:①场地内各角点的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②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并标出场地零线。

1 70.09 2 70.40 3 70.95 4 71.43 5 69.71 6 70.17 7 70.70 8 71.22 9 69.37 10 69.81 11 70.38 12 70.95 图(1) 2.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12:4.37 ,水灰比w/c = 0.62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90公斤,现场实测砂含水率为3% ,石子含水率为1% 。求施工配合比及出料容量为0.4立方米搅拌机的一次投料量(水泥按袋装考虑)。

建筑施工技术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C 2、C 3、A 4、B 5、B 6、A 7、C 8、C 9、D 10、C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

1. B、C、E 2. A、B、D 3. C、D 4. A、C、D、E 5. A、B、C、D 6. A、C、D、E 7. A、B、C、E 8. B、E 9. B、C、E 10. A、C、D、E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30分) 1.所有导致土体下滑力增加或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外界因素都将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 引起下滑力增加的因素主要有:坡顶堆载、行车;雨水或地面水渗入土中,使土的含水量提高导致土的自重增加;地下水渗流产生动水压力;土体竖向裂缝中积水产生侧向净水压力等。 引起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因素有:气候的影响使土体松软;土体内含水量增加产生润滑作用;饱和的细砂、粉砂受振动而液化等。 2.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峰、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3.自然养护是在常温下(≥5℃),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润湿状态。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日期: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进行较快,需水也较多,浇水次数要多;气温高时,也应增加浇水次数; 4)养护用水的水质与拌制用水相同 4.后张法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留孔)→养护拆模→(达75%强度后)穿筋张拉→锚固→孔道灌浆→(浆达15N/mm2,混凝土达100%后)移动、吊装 5.单机吊装旋转法特点:柱脚靠近杯口;柱子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基础杯口中心三点共弧;起重机边起钩、边旋转,使柱身绕柱脚旋转而呈直立状态。 单机吊装滑行法特点:柱子的绑扎点、基础杯口中心两点共弧,绑扎点靠近口;起重机不旋转,只升钩,柱脚沿地面滑行,直至柱身直立。 四.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土的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 在土方工程中,最初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土方施工机械及运土车辆等的重要参数,最终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场地平整标高及填方时所需挖土量等的重要参数。 2.泥浆循环方式有正循环和反循环。 正循环是泥浆由钻杆内部注入,并从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泥浆池;反循环是泥浆从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流入钻孔来冷却钻头。并由砂石泵在钻杆内形成真空,使钻下的土渣由钻杆内腔吸出至地面而流向沉淀池。 五.实务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解:(1)确定场地内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Z0??Z1?2?Z2?3?Z3?4?Z4n4 ?Z1?70.09?71.43?69.37?70.95?281.84m2?Z 2?2?(70.40?70.95?71.22?69.71?69.81?70.38)?844.94m

4?Z4?4?(70.17?70.70)?563.48m Z0?281.84?844.94?563.484?6?70.43m???lxix?lyiyZi?Z0 ?Z1?70.43?30?0.3%?20?0.2%?70.38m同理 ??70.44mZ2??70.52mZ8??70.50mZ3??70.30mZ9??70.56mZ4??70.36mZ10??70.34mZ5??70.42mZ11??70.40mZ7??70.46mZ6??70.48mZ12 (2)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标出场地零线 Hi?Zi??Zi H1?70.38?70.09?0.29m 同理 h2?0.04mh8??0.70mh3?-0.45mh9?0.93mh4??0.87mh10?0.55mh5?0.63mh11?0.04mh6?0.23mh12??0.47h7??0.24m 用图解法确定零线: ix=0.3% i Hi Zi Zi′ 1 0.29 70.09 70.38 2 0.04 70.40 70.44 3 -0.45 70.95 70.50 4 -0.87 71.43 70.56 5 0.63 69.71 70.34 6 0.23 70.17 70.40 7 -0.24 70.70 70.46 8 -0.70 Iy=0.2% 71.22 70.52 9 0.93 69.37 70.30 10 0.55 69.81 70.36 11 0.04 70.38 70.42 12 -0.47 70.95 70.48 图(1) 2.解:(1)求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水泥∶砂∶石子=1∶x(1+WSa)∶y(1+WSG) =1∶2.12×(1+3%)∶4.37(1+1%) =1∶2.18∶4.41 (2)计算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泥:C?C?290Kg :

砂:S??290?2.18?632Kg ?石子:G?290?4.41?1279Kg 水:W??C(W/C?xWSa?yWSG)?290?(0.62?2.12?3%?4.37?1%)?149Kg (3)计算每盘混凝土的投料量 水泥 290×0.4=116Kg(取2袋水泥100Kg) 砂 100×2.18=218Kg 石子 100×4.41=441Kg 水 100×(0.62-2.12×3%-4.37×1%)=51Kg 注:要求试题统一用A4纸竖版打印。 2009 年 1 月 15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t4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