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6-17 20: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3个目的(与意义相同):

1、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得出科学理论> 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实践中检验理论> 二、调查研究的3个工作准则:

1、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困难。2、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3、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在现实工作中,作为一名调查研究人员应努力做到(6点):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不畏艰苦,勤奋工作。 3、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利益和名誉。

4、主动与被调查者建立关系。5、具备专业知识和调研能力。6、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四、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4个不同的观点:——<重点> 1、关于社会规律性对立:

<1>实证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有规律;<2>人为主义者强调社会现象不具有规律。 2、社会现象的三大对立:

<1>实证主义强调宏观研究,强调整体认识和客观检验(代表人物:孔德),主张在宏观层次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

<2>人文主义强调微观研究,强调个体认识和主观判断(代表人物:狄尔德),主张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

3、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对立:

<1>客观解释;静态分析及定量分析;实证主义者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这种解释是象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外部原因。

<2>主观解释;动态分析及定性分析;人文主义者则认为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除外部原因外,还有内在原因。 4、在分析方法上的对立:

<1>实证主义者强调静态分析和数量分析;<2>人文主义者强调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

五、马克思方法论4个的基本观点:

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即“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3、对立统一的观点,即对任何事物及现象分析都要“一分为二”。

4、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即要求“定量和定性、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六、社会调查分类3个的目的:

1、从具体调查中归纳类型,通过各种类型优、缺点的分析,

对调查经验进行总结。

2、依据各种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的认识,指导今后调查研究。

3、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认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七、理论研究与社会研究的比较<二者的联系>

1、区别:与应用性调查研究相比,理论性调查研究更注重分析社会现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2、应用性研究与理论研究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联系): <1>应用性研究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用性研究。

<2>在具体的社会调查中,理论性与应用性很难截然分开,因为一项调查研究的任务有可能是双重的。 八、个案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1、个案调查是通过深入“解剖麻雀”来描述各个“点”的情况。(典型调查的作用也在于此)

2、抽样调查则是要了解“面”上的情况,它试图详尽地分析各个“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九、调查研究的总结阶段的4个主要任务: 1、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将调查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或理论领域。

3、总结调研工作中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社会调研提供正反两面的经验。

4、对调查研究报告及其成果进行评估。 十、调查研究方案8个的内容:

1、明确调查任务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 2、调查研究范围和分析单位。

3、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 4、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

5、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6、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按排。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按排。 8、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

十一、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关系<2个区别和4个联系>:——>>>重点 1、区别:

<1>社会指标,具有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对社会生活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功能。调查指标,是指具体的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籍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2>社会指标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制定从来的,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主要指数量指标。调查指

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从来的,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物)。 2、联系:

<1>二者都用于衡量社会现象;<2>社会指标是通过调查指标而发展、完善二来的。<3>社会调查指标可以作为制订调查指标的依据和指南。<4>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共同的设计方法包括: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由范畴演绎出概念,再由概念演绎出变量,并以各种类型的指标予以指示和以经验分析为基础,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分类事项和度量指标,用以指示社会现象。

十二、等距抽样3个具体方法:

1、将总量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2、计算抽样距离,抽样的距离是K=N/n;

3、在头K各个体中,用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的序号为K。

4、自K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

十三、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关系<1个联系和2个区别>: 1、联系:二者的第一步都是根据某种标准将总体划分为一些子群。

2、区别:二者的抽样方法完全不同,表现在:

<1>分层抽样是在所有子群中均要抽取一个子样本,作为总

体样本的一部分;整群抽样是抽取若干子群并将抽出的子群全部个体作为样本。

<2>在分层抽样中,要求层的划分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即层之间异质性高,层间同质高,适合界定分明的总体;而整群的分群标准是群间异质性低,群内异质性高,适用于界定不清的总体。

十四、确定样本大小应主要考虑4个因素

1、研究的精确度要求;2、总体的性质,包括总体规模和总体内异质程度;

3、抽样方法; 4、可用于调查的人力、财力、物力。 十五、问题的设计要求应注意7个方面: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尽可能简短;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十六、答案设计的3个要求:

1、使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诉性。2、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3、精心考虑到列举的类型和归入其他一项的类型。 十七、在问卷设计容易出现6个错误:

1、概念抽象(使用专业术语)。2、问题含糊。 3、问题

带有倾向性。

4、问题有双重含义。 5、问题提法不妥。 6、答案设计不合理。

十八、总加量表的制作4个程序:

1、根据所要测量的内容或变量进行初步筛选。2、归类回答问题的类别和设计标准。

3、试调查,检查每道题的分辨能力。 4、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组成正式量表。 十九、测评表的制作3个程序:

1、首先要对欲测内容下操作定义。2、其次根据内容或指标设计测评题。

3、最后由评定人,根据测评题进行评分,汇总得出结果。 二十、测验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最重要5个用途:

1、考试与选择新进的职工。2、分配工作岗位与任务。 3、作为调整工作与职务的参考。

4、制定培训职工的方案以及考核培训的效果。 5、作为职工咨询与指导的依据; 5、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参考。

二十一、社会计量法应用主要集中4个方面:

1、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2、工作分配士气的考察。3、组织诊断和治疗。4、评价。 二十二、民意测验的5个程序和方法

1、确定调查课题。2、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3、设计调查问卷。4、发放和回收问卷。 5、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十三、访问法的准备阶段5个内容

1、选择访问的方法。2、了解社区特征。3、确定分为对象。4、拟订访问程序表;5、准备访问工具。 二十四、访问员的训练5个步骤

1、由研究指导者作简要介绍项目概况。2、阅读问卷,明确每个项目的内容。3、举行模拟访问,目的:<1>发现和解决在实际访问中困难出现的问题。<2>熟悉访问内容和磨练访问技巧。4、集体讨论。5、建立监督管理方法。

二十五、对于用观察法获取的资料的审核应注意4个方面: 1、检查观察资料是否是严格遵守调查提纲获得的。 2、资料如果可以从多方面收集,则把获取的资料与其他资料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3、观察以小组为单位时,调查人员获取的资料应随时与同小组的同伴获得的资料进对比。

4、对于较重大的问题要注意调查时间的长短。 二十六、结构式观察实施4个步骤:

1、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是任何一种类型的观察都首先要确定的问题。

2、将观察内容具体化,作出详细的分类,确定观察的变量

和指标。

3、依据观察指标设计观察表格、卡片或拟定观察提纲,并规定标准化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 4、对观察记录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

二十七、如何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4个方面:

1、提高观察者本身的观察能力。2、注意消除观察中的偏见。 3、可以通过观察活动的组织来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4、利用现代化的观察工具,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二十八、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1、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2、统计分析是进行科学预测,探索未来的重要方法。 3、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二十九、帮助解释4个主要表现:

1、促进修正原解释或发现新解释。2、帮助选择正确的解释。3、帮助发现隐而不彰的事实。

4、条件关系的检验是研究事物发展趋势或发展过程的锐利工具之一。

三十、对关系进行说明、澄清及描述3个表现:

1、清除原关系中的干扰因素;2、明确指出加强或抑制原关系的一些条件。

3、可以说明两变量关系成立的必须条件。

三十一、详析的5个一般程序:

1、首先确定两变量间关系的类型。2、确定关系的真伪。3、将两变量的关系具体化。

4、寻找变量间的因果链条。 5、检查是否存在条件关系。 三十二、系统分析的关键要了解4个方面:

1、系统的内部结构。2、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和功能。 3、系统的整体特征。4、系统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三十三、学术研究报告和普通调查6个区别:

1、有关调查方式及研究设计的介绍。2、有关被调查对象的介绍。3、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

4、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5、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6、对调查的质量及局限性进行评价。

三十四、撰写报告的结果部分容易出现的3个毛病: 1、对一大堆收集来的资料和统计数字不知该如何取舍。2、片面的认为统计图表越多越好。 3、对图表数据的说明太过肤浅。 三十五、讨论的3个主要内容:

1、对自己的研究仍未能回答的问题进行讨论。2、对于研究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3、对探讨和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有所帮助的研究建议等。 三十六、注释的3个主要内容:

1、指出所引的资料来源,供读者参考查证。

2、表示作者遵守学术道德,不把别人的成果掠为己有。 3、帮助读者解释报告中的疑难,不使报告中断或过于冗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n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