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30 15: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单选题
1.如果体重不变,机体代谢释放的化学能除做外功外,其余部分最终转化为热能的占:( )
A、60% B、70% C、80% D、100%
2.当机体主要依靠脂肪供能时,所测得的呼吸商接近:( ) A、0.7 B、0.8 C、0.85 D、1
3.剧烈运动中,当乳酸能系统供能加强时,所测得的呼吸商:( ) A、接近1 B、大于1 C、接近0.8 D、接近0.7 4.呼吸商接近1时,体内主要供能物质是:(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糖和脂肪
5.了解体内能源物质动用比例情况时,需要的指标是:( ) A、食物的热价 B、氧热价 C、呼吸商 D、吸氧量 6.氧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7.食物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8.脂肪的热价是:( )
A、17.17KJ(4.1kcal) B、38.94KJ(9.3kcal) C、20.93KJ(5.0kcal) D、19.68KJ(4.7kcal) 9.糖的氧热价是:( )
A、20.93KJ(5.0kcal) B、19.68KJ(4.7kcal) C、18.84KJ(4.5kcal) D、17.17KJ(4.1kcal) 10.磷酸原供能系统的输出功率是:( ) -1-1 -1-1 -1-1 -1-1
A、15J?kg?sB、29.3J?kg?sC、56J?kg?sD、65J?kg?s 11.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 )
A、生成乳酸 B、产生大量的ATP C、生成H2O和CO2 D、不需要氧 12.骨骼肌在无氧分解代谢时,G或Gn最终分解为:( ) A、丙酮酸 B、酮体 C、乳酸 D、H2O和CO2
13.尿素的合成是蛋白质代谢脱下来的NH3在下列哪一部位形成的:( ) A、肾脏 B、肝脏 C、心脏 D、骨骼肌
14.酮体是脂肪代谢不彻底的产物,是在下列哪一部位形成的:( ) A、肾脏 B、心脏 C、肝脏 D、骨骼肌
15.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
A、CP B、乳酸 C、水 D、CO2
16.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ATP B、CP C、葡萄糖 D、脂肪酸
17.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骨骼肌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
A、CP含量变化不大 B、ATP含量变化不大 C、ATP含量迅速下降 D、CP生成增多
18.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物质利用的情况是:( )
A、主要是糖类 B、完全依靠脂肪 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 D、糖类利用低于脂肪
19.800m跑在以运动时间为区分标准能量统一体的:( ) A、一区 B、二区 C、三区 D、四区
20.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称的脂蛋白是下列哪一种:( ) A、TCH B、LDL C、TG D、HDL 单选题
1.D ; 2.A ; 3.B ; 4.A ; 5.C ; 6.B ; 7.B ; 8.B ; 9.A ; 10.C; 11.D; 12.C; 13.B; 14.C; 15.B; 16.B; 17.B; 18.D; 19.C; 20.D. 第二章 肌肉收缩 (一)单选题
1.在完整机体内各种形式的躯体运动得以实现,都依赖于( )。 A.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B.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C.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D.神经系统控制下的骨骼肌活动。 2.细胞具有兴奋性,表现为在有效刺激作用下产生( )。 A.局部反应;B.局部兴奋;C.电位变化;D.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3.评价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简易指标是( )。 A.刺激强度;B.阈强度;C.时值;D.时间阈值 4.评价神经与肌肉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 )。 A.基强度;B.利用时;C.时值;D.阈强度。
5.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相比,短跑运动员股四头肌的时值( )。 A.较长;B.较短;C.无区别;D.先短后长。 6.细胞兴奋性维持是因为( )。
A.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B.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加; B. C.Na+和K+的易化扩散; D.膜的Na+-K+泵作用。 7.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8.若减少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导致( )。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B.动作电位幅度降低; C.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
9.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错误叙述是( )。
A.局部兴奋由阈下剌激引起; B.局部兴奋可实现时间或空间的总和; C.局部兴奋可向周围传播,且幅度不变; D.局部兴奋向邻近部位呈电紧张性扩布。
10.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传与钾平衡电传之差。 11.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
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12.实现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是( )。 A.缝隙连接;B.紧密连接;C.突触连接;D.专属通道。 13.运动终板是指( )。
A.运动神经末梢装置;B.神经肌肉接点装置的总称;
C.神经肌肉接点区的肌细胞膜增厚部分;D.分布于肌细胞膜上的突触装置。 14.乙酰胆碱与终膜受体结合,可触发终膜的( )。
A.对Ca2+通透性增大;B.对Na+通透性增大和对K+通透性减小;
C.对Na+和K+通透性都增大;D.对Na+通透性减小和对K+通透性增大。 15.静息时,运动神经末梢囊泡内物质( )。
A.大量释放;B.少量轮流释放;C.少量随机释放;D.呈量子释放。 16.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电传递;B.单向性;C.时间延搁;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17.表面电极所记录的肌电图是( )。
A.单个运动单位的电变化; B.多个运动单位电变化的综合;
C.单个或多个运动单位肌纤维收缩的张力变化; D.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变化。
18.实现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是( )。 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小节;D.运动单位。 19.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20.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21.位于肌质网两端的终池是( )。
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Ca2+的贮库; C.Ca2+和Mg2+的贮库; D.Ca2+的释放库。
22.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肌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触发Ca2+的释放; C.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 D.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I的结合。 23.通常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24.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只做等张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
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25.下列关于张力-速度关系曲线意义的错误叙述是( )。 A.要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应当减少后负荷; B.当后负荷减少到零时,肌肉收缩的速度达到最大; C.要增大肌肉收缩的张力,应当降低收缩的速度;
D.在后负荷的作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都呈反变关系 26.根据肌丝相互关系的理论,最适初长时肌小节的长度应为( )。 A.3.5-4.0um;B.3.0-3.5um;C.2.5-3.0um;D.2.0-2.2um。 27.关于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应理解为( )。 A.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负荷增大而增大的能力; B.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初长度增大而增大的能力; C.肌肉的绝对力量和比肌力;
D.由肌肉本身生理生化特征决定的功能状态。 28.体积相同,生理横断面最大的是( )。 A.平行肌;B.梭形肌;C.羽状肌;D.半羽肌。 29.下列有关比肌力概念的错误叙述是( )。 A.比肌力指单位肌肉横断面的最大肌力;
B.运动实践中比肌力的大小可用单位体重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来表示; C.从事跑、跳和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比肌力较绝对肌力更重要;
D.训练使肌围度增大,比肌力反而减少。
30.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31.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ɑ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粒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32.属于慢肌纤维代谢特征的是( )。
A.糖原含量低,糖酵解能力高;B.糖酵解能力低,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 C.糖酵解能力低,氧化脂肪能力高; D.糖原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33.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34.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低,收缩速度快; 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35.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800m跑;B.1500m跑;C.10000m跑;D.100m跑。
36.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 )。 A.100m跑;B.跳高与跳远;C.马拉松跑;D.800m跑。 37.综合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通过长期的定向训练( )。 A.两类肌纤维可以互变;B.两类肌纤维完全不能互变; C.可能使快肌变成慢肌;D.可能使慢肌变成快肌。 38.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对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39.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
A.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40.下列关于肌腱和肌中结缔组织功能的错误叙述是( )。
A.构成肌肉的弹性成分; B.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决定着它们的功能; C.
25、受试者每分吸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1其每分输出量是(
A、3L/min;B、4L/min;C、5L/min;D、8L/min。 26、正常机体,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心室容积增加;B、室内压升高;C、主动脉压升高;D、交感神经兴奋。 27、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是因为( )
A、血流快;B、血流阻力小;C、心室内舒张期压力低;D、血压高。 28、肌肉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表现为( )
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B、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C、心率减慢,血压升高;D、心率加快,血压稳定。 29、运动时,脑血流量保持不变,但内脏器官的血流量( ) A、先增加,后减少;B、不变;C、增加;D、减少。
30、由卧位转为立位时会引起动脉血压暂时性降低,但接着通过何种调节恢复正常( )
A、肌肉收缩活动加强;B、减压反射增加; C、减压反射减弱;D、体液调节加强。
31、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血供增加,其重要机理是( ) A、循环血量增加;B、静脉回流量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D、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32、静息时,骨骼肌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0%,而最大运动时则占( ) A、72%;B、47%;C、88%;D、50%。 33、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 34、减压反射的最终生理效应是( ) A、降低血压;B、加强心交感中枢的活动;
C、加强心迷走中枢的活动;D、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D、以上都有。
36、运动时,机体能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其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是( )
A、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37、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
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D、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尤其以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 37、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 A射血速度快; B、每搏输出量大;
C、射出的血液流经的管道狭窄; 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
39、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呀压作用加速静脉血回流;D、心房收缩。 40、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
A心房收缩期末;B、心室舒张期末;C、快速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末。 41、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指( )
A、减慢充盈期;B、快速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心室收缩末期。 42、人在卧位时,下列指标中数值达峰值的是( )
A、心率;B、每搏输出量;C、每分心输出量;D、胸内压。 43、英国生理学家Starling提出的“心的定律”是指( ) A、心肌代谢水平的变化;B、植物性神经对心脏的调控;
C、心脏搏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机制;D、心脏搏出量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 44、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 A、心力贮备的调节;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调节;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调节。 45、心机的等长自身调节,是指通过改变( )
A、心肌初长度;B、Starling机制;C、心肌收缩性能;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46、正常人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快速充盈期缩短;B、减慢充盈期缩短;C、快速射血期缩短;D、减慢射血期缩短。
47、平均动脉压是指是指( ) A、(收缩压+舒张压)÷2; B、舒张压+1/3脉压; C、收缩压+1/3舒张压; D、舒张压+1/3收缩压。 48、刺激心交感神经可使( )
A、心功能曲线右移
B、窦房结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 C、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 D、房室束传导速度减慢。
49、下列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 A、此反射通常发生在动脉血压迅速变化时; B、此反射对缓慢的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大意义; D、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K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50、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刺激最敏感的是( ) A、P+CO2 ↑;B、H↑;C、PH↓;D、PO2↓。 51、健康人的射血分数为( )
A、55%~60%;B、70%~80%;C、80%~85%;D、85%~95%。 52、个体的心指数( )
A、在10岁时达到最大;B、20~25岁时最大; C、5~7岁时最大;D、25~40岁时最大。
53、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发挥调节作用的是( )
A、安静时;B、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C、直立位时;D、睡眠时。 54、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肌浆网不发达,Ca贮量少;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 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55、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0期除极速度快;B、2期的持续时间长;C、阈电位水平高;D、兴奋性高。 56、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代偿间歇是由于( ) A、窦性节律传导速度减慢;B、窦性心率不齐;
C、房室传导阻滞;D、窦性下传的一次兴奋节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中。
57、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
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浦肯野氏纤维。
58、对照骨骼肌细胞,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最重要的特征是( ) A、 4期能自动除极;B、0期除极速度快,幅度大; C、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平台期;D、复极速度很快。 59、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
A、有平台期;B、除极化速度不同;C、4期自动除极;D、动作电位的持续时
间不同。
60、下列关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 A、两者都能升高血压; B、肾上腺素能使心输出量增加;
C、肾上腺素使皮肤血管收缩,因而使总外周阻力明显上升; D、在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跳减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 单选题
1、A;2、D;3、D;4、C;5、C;6、D;7、C;8、B;9、C;10、A; 11、C;12、C;13、B;14、D;15、A;16、C;17、A;18、C;19、D;20、B; 21、D;22、C;23、A;24、B;25、C;26、D;27、C;28、A;29、D;30、C; 31、D;32、C;33、B;34、D;35、A;36、C;37、B;38、D;39、B;40、C; 41、A;42、B;43、D;44、C;45、C;46、A;47、B;48、C;49、D;50、A; 51、A;52、A;53、B;54、D;55、B;56、D;57、B;58、C;59、C;60、C。 第十二章 肌肉力量 单选题
1. 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使身体维持或者固定于一定的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此种肌
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为( )
A 静态肌力; B 动态肌力; C 离心肌力 ;D超等长肌力。
2. 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使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此种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为( )
A 静态肌力; B 动态肌力 ;C 离心肌力 ;D超等长肌力。
3. 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称作( ) A 最大肌力; B 快速肌力; C 爆发力; D肌耐力。 4. 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称作( ) A 最大肌力 ;B 快速肌力; C 爆发力; D肌耐力。 5. 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称作( ) A 最大肌力 ;B 快速肌力; C 相对肌力; D肌耐力。
6.通常在最大用力收缩条件下人体每平方厘米横断面积的肌肉产生的肌力是( ) A 2-4公斤 ;B 3~8公斤; C 10-12公斤; D 20-23公斤。 7. 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 )
A.肌糖原含量;B.收缩蛋白;C.三磷酸腺苷含量;D.脂肪。
8.肌肉力量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规律是几岁以前,随着人体的生长
发育,肌肉力量一直缓慢而平稳地增长,且无明显性别差异( ) A 10 岁;B 15岁; C 16岁; C 18岁。
9.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 )
A 肌纤维增粗; B 毛细血管增加; C 血红蛋白增多; D 肌糖原含量增加。 10.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 是( )
A 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 B小肌群训练在先,大肌群训练在后 ; C大、小肌群训练不分前后; D 以上都不是。 (三)单选题
1.A ;2.B; 3.A; 4.D; 5.B; 6.B; 7.B; 8.A ;9.A; 10.A。 第十三章 有氧运动能力 )单选题
1.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称为( )。 A 需氧量;B 氧含量;C 吸氧量;D 耗氧量。
2.安静状态下的人体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每分钟( )与每分钟需氧量处于平衡状态。
A 需氧量;B 氧含量;C 吸氧量;D 耗氧量。
3.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 A 运动后过量氧耗;B 氧亏;C 吸氧量;D 耗氧量。
4.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所消耗的氧量应包括( ) A 氧亏;B 运动后过量氧耗;C 吸氧量;D 需氧量。 5.不属于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因素是( )。
A 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B 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 C 儿茶酚胺的影响;D 体温升高的影响。 6.最大吸氧量绝对值的表示方法是( )。 A ml·kg·min;B 次·min ;C mmol·L ;D L·min 7.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 肺通气功能;B 肌肉血流量 ;C 血红蛋白的含量D 心脏的泵血功能。 8.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是( )。
A 肺通气功能 ;B 肺活量 ;C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D 心脏的泵血功能。 9.乳酸阈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急剧堆积时的( ) A 最大吸氧量;B 最大吸氧量利用率;C 氧的利用率;D 每分心输出量。 10.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利用氧的百分率称( )。 A 最大吸氧量B 最大吸氧量利用率;C 氧的利用率; D 氧脉搏。 11.通常情况下,血乳酸浓度4mmol·L,大约为最大吸氧量的( )。
A 20~40%;B 60~80%;C 90%;D 100%。
12.人体在进行有( )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A 大量肌肉B 少量肌肉;C 上肢肌肉;D 下肢肌肉。
13.马拉松、滑雪等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体重比较轻有利于运动,因而最大摄氧量的( )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A 相对值;B 绝对值;C 利用率;D 百分率。
14.对于中长游、速滑、自行车、划船等运动项目,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是最大吸氧量的( )。
A 相对值;B 绝对值;C 利用率;D 百分率。 15.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是( ) A 耗氧量;B 吸氧量;C 摄氧量;D 需氧量。
16.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 )。
A 氧亏;B 吸氧量;C 过量氧耗;D 需氧量。
17.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
A 乳酸阈;B 最大摄氧量;C 最大摄氧量百分率;D 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18.由于个体的差异,乳酸阈值并不都是4mmol·L,其变化的范围大约在( )
A 1~2 mmol·L ;B 2~4 mmol·L ; C 4~7 mmol·L ;D 1.4~7.5 mmol·L 19.乳酸阈单位的表示方法是( )
A ml·kg·min ;B 次·mi C mmol·L D L·min 20.决定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有效指标是( )。
A 最大心率;B 最大心输出量;C 乳酸阈;D 运动后过量氧耗。 单选题
1 A;2 C;3 B;4 B;5 A;6 D;7 D;8 C;9 B;10 C;
11 B;12 A;13 A;14 B;15 D;16 B;17 A;18 D;19 C;20 C。 第十四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单选题:
1、 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安排应以什么变化为主要标志。( ) A、体温升高;B、血压升高;C、兴奋性提高;D、心率加快。 2、优秀的长跑训练神经过程较高的是( )
A、灵活性;B、机能稳定性;C、应激性;D、兴奋性。
3、有训练者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基础心率呈现( )的变化趋势。 A、平稳上升;B、平稳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4、运动员在比赛前出现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是由于( )引起的。
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5、赛前状态运动员的体温变化为( )。 A、不变;B、降低;C、升高;D、变化不定。
6、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生理意义的相同之处是( )。
A、防止受伤;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C、推迟疲劳;D、加速恢复。 7、“极点”产生在那种状态?( )
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真稳定状态;D、假稳定状态。 8、“第二次呼吸”产生在那种状态?( )
A、赛前状态;B、进入工作状态;C、真稳定状态;D、假稳定状态。 9、人体运动进入假稳定状态时,吸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是( )。 A、 吸氧量等于需氧量;B、吸氧量大于需氧量;
C、吸氧量达最高水平仍低于需氧量;D、吸氧量与需氧量同步增加。 10、马拉松跑时机体功能水平主要处于( )。
A、进入工作状态;B、真稳定状态;C假稳定状态;D疲劳状态。 11、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
A、 运动器官的生理惰性大于内脏器官;B、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大于运动器官; C、物理惰性大;D、运动时的空气阻力大。
12、通常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反而会减少,原因是:( )。 A、 心肌收缩力减小;B、心室充盈时间过短; C、心室收缩时间过短;D、心室收缩期过分缩短。
13、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 ) 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假稳定状态 D、疲劳状态 14、通常易出现“极点”的运动项目是( )。 A、短跑;B、中长跑;C、体操;D、投掷。 (三)单选题
1、A 2、B 3、B 4、C 5、C 6、B 7、B 8、B 9、C 10、B 11、B 12、B 13、B 14、B
正在阅读:
运动生理学习题11-30
风电场电气工程第五章08-10
安全生产事故个人反思及整改措施02-22
黑夜里的公园作文400字06-20
深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实施方案09-07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4-06
有关校园的早晨的日记11-21
关于建立康复医学科的计划书05-13
赞颂老师的诗歌11-21
工商局版法定代表人证明及授权委托书08-0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生理学
- 习题
- 运动
- 办公生活区临建工程施工方案附全部图纸
- 3-RPS毕业论文 - 图文
- 鄂尔多斯-打造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旅游目的地
- 2019年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考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去哪里报名? - 图文
- 第十二册语文练习题
- 学报投稿邮箱大全(1)
- 三基中医骨伤学题库
- 取代醛酮练习题
- 高分子化学实验讲义(2012.2)
- 分析车联网技术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运用
- WOW4.3稀有宠物捕捉大全 - 图文
- 达芬奇调色教程1 - 图文
- 化工工艺学试题(整理版)
- 201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研复试信息与经验分享
-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14最新高考物理经典题库-力学计算题(附详细答案)
- 最新学校批评意见清单
- 四川省系统集成商名录2018版1087家 - 图文
- 员工招聘与选拔1
- 对开展旅游景区景点间联动营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