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现代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科技教育

更新时间:2023-10-04 1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在现代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科技教育

作者:李浩衍

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12期

摘要: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探究:一、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二、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快乐驿站。 关键词:语文课堂; 实践活动; 科学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和思想方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和尝试。 一、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挖掘课文中的科技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探奇心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寓科技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1.积累科技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的内容,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了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如《夜晚的实验》一课讲的是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人们对超声波进行研究,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就产生了一门新兴的科学——仿生学。学习完课文后,我设疑,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人们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鲁班从植物的叶子得到启示,发明了锯;从鸟儿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青蛙等得到启示,创造了蛙泳……接着再请学生们想一想,自己从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出什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学生兴趣盎然。尽管有的设想显得幼稚可笑,却也闪耀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这可真是“有心插柳柳成荫”,那颗探索科学奥秘的种子深深的扎根了。 2.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a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