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传统文化论坛

更新时间:2024-02-19 19:3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沈阳城市文化

沈阳:文化

贡献者: 大乐透 编辑时间: 2010-12-14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是中国的十大城市之一以及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以及旅游中心,同时其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并有着“东方鲁尔”的美名。沈阳作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地处古时候的沈水即现今浑河的北面而得名。沈阳地区是辽河流域早期文化主要起源以及传承之地,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对新乐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自公元前约300年左右建立了侯城至今,沈阳的建城史已达两千多年。由于这里是满清政权的发祥地,因此沈阳又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叫法。

【传统建筑】 沈阳故宫是在清军入关之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太宗皇太极所兴建的皇宫,其始建于公元1625年,在当时被称为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便是在此即位并称帝。沈阳故宫是至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今已被设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时期皇宫建筑群是由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所构成,其中沈阳故宫在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并以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以及浓厚的满族建筑风格而区别于北京故宫。

【当代建筑】 张氏帅府是清末民初时期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其坐落于沈阳市的沈河区,又被称为大帅府及少帅府,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四周由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所围,分为东、西两院,都有着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在花园的北面,有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这里曾作为他的公署。一楼作为接待中外要员的会客场所,用于商定军机大事;二、三楼是其办公以及居住之用。在一楼正中的会客厅,陈列着两只老虎标本,因而称为老虎厅,这里便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之所。这里的建筑既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又突显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习惯。作为帅府内宅的第三院落,现在被设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的展厅。

【传统艺术】

沈阳的“面人汤”在民间雕塑艺术发展历史中一直与北京的“泥人张”齐名。面人通常又叫江米人,是一种特殊的又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朝时候就有了雏形,但是直到清代才逐渐发展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面塑艺术。制作面人的主要工具包括竹签、箔铁片子以及剪刀等。制作材料是由精制的面粉以及糯米粉再入防腐剂后,用开水揉成的面团。根据创作的需要,放在锅内把面团加温后,分别加入各种不同的颜料,这样制作出来的各种面人形象,放上百年都可以保持原样而不变质。

【传统戏剧】

沈阳评剧以前叫作蹦蹦戏、落子戏,还会称其为平腔梆子戏,简称为平戏,正式被命名为评剧是在1935年。评剧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戏剧种类,后来逐渐流传到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成为了一个不但包含了浓郁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又体现出现代审美观念的新兴剧种。在评剧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渐丰富。其表演虽然融合了梆子和京剧的身段、动作以及唱腔,但至今仍然保留了自由活泼的民间小戏特点,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成兆才作为评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都已经成为了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文化建设:使活力沈阳更具魅力(图)

有奖评新闻

【来源:沈阳日报】

广场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王林摄

卢浮宫,让巴黎开始具有独特的魅力;悉尼歌剧院,让澳大利亚的悉尼市成为文化名城。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品位,还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近几年,沈阳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不仅让沈阳人生活多了些文化内涵,更让沈阳成为一座真正的文化名城。文化品位:沈阳有了世界文化遗产

2004年7月1日,是令所有沈阳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沈阳的清故宫、清福陵和清昭陵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年来,沈阳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中,沈阳市先后投资4.8亿元,新建扩建市出版大厦、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使城市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几年,沈阳专业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崭新的空间,成果丰硕:沈阳专业文化团体推出杂技《天幻》、《龙幻》,话剧《大漠可以作证》、《温柔的特洛伊木马》,评剧《洪湖赤卫队》,京剧《青石山》、《红灯记》等经典剧目。

文化名人:让沈阳人气飙升

京剧界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的说法,而曾与周信芳、马连良先生齐名的“关外唐”,就是沈阳京剧院的著名京剧大师唐韵笙;评剧界更有“韩、花、筱”三大流派称鼎全国。如今韩少云、花淑兰两位艺术家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但她们的艺术已经传承下来。

说起沈阳文化名人,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个名单。从世界闻名的钢琴家郎朗,到笑醉全国人民的赵本山,大雅大俗,静动生韵,有的站在高雅艺术的顶尖位置,有的高举东北地域文化的大旗。

我市在着力打造文化名人的同时,还请进更多代表一流文化的知名乐团来沈阳演出。“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了让沈阳市民能够欣赏和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每年都举办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相继引进高雅艺术。2003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施特劳斯王朝乐团莅沈演出,让沈阳人度过了一个激情之夜;2004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爱乐乐团来沈演出;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来自钢琴诗人肖邦故乡的波兰爱乐管弦乐团为沈阳奉献了精彩的演出。2004年8月,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成功引进的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演出八场,观众一万多人,让沈阳人尽情享受了顶级的艺术大餐。广场文化:让城市“客厅”更迷人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百姓的乐园。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已成为沈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五”期间,沈阳先后建造了市、区县级文化广场22个,基层中小型文化广场300余个。每次重要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都成为最大的亮点。沈阳清文化节,10万名市民在五城区七大广场欣赏了30多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即使没有组织,每到夜晚,沈阳人也会走出家门,来到附近的广场,参加自己所热爱的文化活动。喜欢书法的人在平整的广场地面挥毫,醉心于自己的“清水书法”;而各种舞蹈团,更给广场舞出了诗的韵律。文化广场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各种文化活动又以其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提高群众欣赏情趣的有效途径。

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型文化活动丰富活跃,打造出东北文化博览会、沈阳清文化节等一批文化品牌。

沈阳文化建设获得的最大效益是为城市赋予了更大的价值。一台台新戏,一位位名人,让沈阳文化更具魅力。本报记者蓝恩发

城市文明:展示沈阳形象的名片 http://news.nen.com.cn 2011-01-07 04:09 东北新闻网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10658303 联通发DBXW至10655800 电信发DBXWB至1065928080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掌上资讯频道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3g.nen.com.cn

开始于2010年春天的“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吹响了沈阳市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号角,从文明细节抓起,倡导文明言行,开展志愿活动,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201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沈阳的良好形象。

全民读书,提升城市文化层次。继2009年成功举办首届全民读书月之后,去年4月23日至5月23日,沈阳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其间,通过举办市民“晒书”大会、图书捐赠活动,开展中小学古诗文大赛,组织读书微博大赛等,推进了群众读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相关部门还专门邀请了纪连海等知名学者来沈讲学,为市民献上精彩的文化盛宴,提升了沈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氛围。

体验行动,唤起市民责任意识。2013年全运会将在沈阳举办,为了以良好的状态、崭新的风貌喜迎八方来客,全市成立了“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领导小组,科学拟制了

2011—2013年“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规划,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以的士司机为主体的“苹果行动”、以环卫工人为体验主体的“橙子行动”、百万市民手中传递文明的“玫瑰行动”,以及引导市民文明排队的“大雁行动”,引发了市民的公共责任意识。的士司机在体验行动中提升了“城市第一名片、第一印象”的城市责任,环卫工人在体验中提升了“责任握在手中,城市装在心里”的城市责任,“大雁行动”在全市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机场、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引导市民文明排队、规范乘梯,“玫瑰行动”中一枝玫瑰先后在50余名文明市民中相互赠送传递,100个玫瑰站送出的玫瑰花引导市民对文明的敬仰。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文明体验行动,有效地提升市民的城市情感、家园意识和公共责任。

志愿服务,形成文明建设合力。建设文明沈阳,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市文明办全面启动了“迎全运文明沈阳志愿服务行动”。“清洁环境,擦亮沈阳”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协勤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心理卫生日志愿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众多社会志愿者的热心参与。

道德建设,打牢城市文明基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市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以马鹏飞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水晶之心》巡演,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引起强烈反响,一种讲文明、遵道德、守法纪的文明风气正在悄然形成。2010年度“感动沈阳”人物评选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大力弘扬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争先进、作贡献、促和谐的浓厚气氛,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让城市之花竞相绽放。去年7月初,沈阳市全面启动了文明出行好市民评选活动,先后在市内五区及公安、交通系统举办了七场“文明,让城市之花绽放”专场晚会,70名文明出行好市民受到了表彰。在此基础上,评选产生了参加全市总评选的14名文明出行标兵候选人,其中成绩突出的傅常君、王靖昊、李栓良等3名标兵,获得了轿车大奖。“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成为一项沈城市民家喻户晓的教育实践活动,全市涌现出了一批批文明出行宣传员,一群群红灯前止步的文明人,一队队文明乘车的好市民。“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在全市营造了走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成为展示沈阳大都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沈阳日报)

历史的天空 ——关于沈阳城市文化的思考

我们居住在这里,但我们不一定了解她.城市,需要理性目光的注视.

本文对沈阳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做了清晰的梳理,读者将会通过阅读对我们的城市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因为,热爱往往是理性认识提高的结果.———编者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令我不解,这就是一些生于斯,长于斯,甚至可能终老于斯的沈阳人,常常不以这座城市为骄傲,相反,却以一些难听的言词,话语去羞辱它,咒骂它.为何总是显得那么不自信,那么不热爱自己的城市呢?一种文化上的自卑心理如附骨之蛆始终在啮啃着众多市民的本应是豪爽侠义的心灵,这在我们的知识文化界尤为明显.我认为,这与沈阳的城市文化形态,沈阳人的群体性人格心态有关.

勿庸讳言,沈阳的城市文化的确长期不发达.

篇二: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

从前看古代的电视剧,并不觉得古代人与现代人有很大差别。可是,当我们穿上汉服,耳边响起汉代乐曲,学习着汉代的礼仪时才深深地体会到古人的儒雅与谦和,慢慢感受到古代社会慢节奏的生活所带给人们内心的安静与平和。 参与本次的文明祭祀示范活动,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当我刚刚看到准备的汉服时,觉得它很繁琐,不如现代的衣服便利。可是当我穿上它时,我又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在没有拉链,纽扣这类东西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么漂亮典雅的衣裙。而汉乐轻柔又优美,我仿佛可以看见弹琴的汉朝美人,一定是柔情似水又端庄大方。听的时间长了,甚至觉得心里都很安静。而当我学习到汉朝礼仪时,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则使我更加欣赏古人的品行。古人的祭祀方式庄严又神圣,古人祭祀分为敬天,祈祷九霄降福,天佑华夏,龙腾四海,风调雨顺。敬地,祈祷龙脉永长,厚土生德,五谷满仓,六畜丰肥。敬人,先人安息,福荫后辈,人丁兴旺,家和万代。分为三方面祭祀,可见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注重,以及祭祀时的庄严。不是在马路上焚烧纸钱,而是以敬馨香的方式表达对于天地的感激和逝者的哀悼,让人觉得这种方式要比现代的方式有意义的多。

古人在与人见面时会行礼问候,而现在的人见了面有时甚至连招呼也不打。古人重孝道,云百善孝为先,而如今很

多人与父母顶撞,父母年老拒绝赡养父母。诸如此类,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礼仪方面,现在的不如古人,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儒雅与礼貌,学会在浮躁的世界里静下心来,沉住气。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讲究礼仪,并将其传承下来,作为新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学着做一个讲礼貌的人,弘扬我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养性,争做祖国新一代的栋梁。

沈阳市第四中学

1615冯雍

篇三:传统文化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2012-07-12 15:40:44)

转载▼

标签: 分类:小升初资料袋

杂谈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8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