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东阿》教案

更新时间:2023-05-14 09: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晏子治东阿》教案

【时 间】2012年5月29日(第十七周星期二第三节)

【地 点】河溪中学高一(5)班教室

【主讲教师】吴烈桂

【课 题】必修四 第四单元 18课 《晏子治东阿》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其深厚的内涵。

(3)从不同角度探究文中蕴涵的道理 。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自读、合作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了解晏子的遭遇,体会古代官僚制度的黑暗,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

(2)以晏子劝谏的技巧为桥梁,引导学生体会蕴涵的中华民族优秀先人的大智慧,激发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学会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探究其深厚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平台,PPT投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这个人就是——晏子

二、了解情节

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子受命治理东阿。上任伊始,晏子便实地调查,了解民情,制定方案,亲自指挥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维护社会治安,净化民俗民风,惩治懒人恶人,处事不卑不亢 。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乐业,一派兴旺景象。而此时,许多“佞人”四处告状,诉晏子治理不力,没有政绩,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齐景公召见说:“我以为你有才能才派你去治理东阿,可你越治越乱,实在令我失望,只能免了你的职务。”晏子没有强辩,而是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此后三年,晏子不修路,不理事,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甚至营私舞弊、欺上瞒下,但赞誉之声却传遍了全国,齐景公亦欲奖赏他。最终,晏子以自身的行为,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贤能,不能凭个人好恶,道听途说,而应客观公正、准确评价,才能慧眼识才、知人善任。

三、通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

实词:数、罪、内、便、 死属 、曾、与

虚词:而、之

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四、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结构:晏子治东阿三年——召而数之——请改道易行——迎而贺之——晏子论道——景公下席而谢之

晏子治东阿

前:民无饥者――好,被责备

后:饥者过半——差,受恭贺

人物形象:智慧多谋,能言善辩。

五、拓展思考

1. 景公为什么对晏子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呢?

明确: 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2. 你认为晏子的这种进谏方式好不好?

明确:晏子的此次劝谏是以东阿百姓的幸福、国家的安危、甚至是践踏国家的法律为代价的,

实在是难以恭维。事实上他是很能言善辩的,为何不用己之所长去劝谏景公呢?

【课后作业】

谈谈你的看法: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值不值得?

【板书设计】

晏子治东阿

前:民无饥者――好,被责备

后:饥者过半——差,受恭贺

人物形象:智慧多谋,能言善辩

教学评价:

1、该节课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重视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理解文章内容结构的基础,设置拓展问题很好,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思路清晰,设计较合理,教学语言精炼,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进行教学,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6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