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和谐教学初探

更新时间:2024-01-05 20: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课中的和谐教学初探

毕节市鸭池镇十八小学 刘庆祝

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和谐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构建和谐教学更是理所当然。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各位同仁一起共同探讨语文课中的和谐教学。

何谓和谐教学?在师生友好和睦的氛围之下,运用新颖独特的多种教学手法,老师在轻松中传授知识,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彼此齐心协力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像这样的教学,就是和谐教学。

语文课教学中和谐教学的关键,就是必须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关系处理得当,教师上起课来就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否则,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那么,老师和学生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战中如此,在教学中也同样要讲“人和”,老师和学生必须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当前,我们有个别老师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从不把学生放在眼里,在学生面前随意发号施令,把个人意志强加在学生上,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见,有时甚至采取过激

1

手段,形成了师生尊卑分明。长此以往,学生害怕老师,什么都不敢说,也不敢做,学生与老师产生抵触对立情绪。一旦到了这种地步,老师的话学生还喜欢听吗?老师的提问学生还愿意认真思考吗?不难想象,教学效果会是个什么样子!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尊重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的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开始,我本想狠狠处罚他。但我知道,该生自尊心强,不能公开批评。下课后我便找他谈话,问清了事情的原委。为了开导他,我给他讲了鲁迅小时候迟到并决心改正的故事,同时讲明迟到的害处。此后,他从未迟到过。再如对于差生,我从不歧视,和他们交朋友,主动与之谈心,摆家常、谈过去,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让他们明白有辉煌的昨天,定然有灿烂的明天,只要找准位置,认真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成绩就能提高。后来,他们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必须真诚友好,和谐相处,达到思想和情感的统一。正确处理好了师生关系,就等于向和谐教学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路就好走了。紧接着,那就是如何运用新颖独特的多种教学方法了。

教无定法。教学和写文章一样,要在45分钟中求质量,切入角度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

2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的。老师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才能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乐趣。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语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的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都很愉快。所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开始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因势利导,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技巧。这里不妨介绍两种。

1.设疑导课

这是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它通过提出一些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学生还未了解的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如教《孔乙己》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遗弃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先生是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

3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人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2.故事导课

寓意深刻而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加之铺陈渲染、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

如教《出师表》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一个‘白帝托孤’的故事。”大家一听这话,兴趣大增。讲完故事后,我说:“今天学习与之相关的诸葛亮的千古名篇《出师表》。”

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故事内容要与新课有关,短小精悍,语言要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开好了头,老师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张弛有度、疏密有致地进行和谐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那就要遵照老师导、学生学的原则进行有条不紊、行之有效的教学。如果这一点没处理好,头开得再好,也将前功尽弃。

这里,我仅说说我的教学方式。当切入课题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以学生提问为主,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然后对所提问题,能当堂解答就当堂解答,不能解答的就分组讨论;若仍不能解答的,再由老师启发引导,师生共同解决。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实际上就融洽了师生关系,也实施了和谐教学。

4

另外,要实施和谐教学,还要处理好在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发的老师意料之外的事情。它往往会严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切不可掉以轻心。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满怀爱心,要沉着、冷静,善于控制情绪,行动既要谨慎,又要果断,切忌急躁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化不和谐为和谐。

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在我背后模仿我的动作,引起同学的哄笑,我装作不知。等课快要结束时,我说:“写字要模仿,画画要模仿,写文章要模仿。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步做得好,第二步的创造就有了希望。我想刚才这位同学模仿我的动作一定很像,否则不会引起同学们的大笑,看来他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下他的模仿秀,让我们欣赏欣赏。”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又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还增进师生的亲密感。

实施和谐教学,还要处理好课堂的结尾。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以,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要“慎终如始”,避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危险,精心设计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语,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和谐教学贯穿始终。

5

教学结束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也说两种。 1.比较法

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比较、辨析等方式,加深和扩展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我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在分析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后,结束时把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本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孔乙己和范进人物形象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拓展延伸法

教师在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时,与其他学科或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拓展、延伸学生的知识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我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加了如下结束语:“诸葛亮的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同学们能举出实际例子吗?为什么诸葛亮对刘氏父子如此忠心?”引导学生去阅读《隆中对》及《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用这种方式结尾,学生非常兴奋、欢乐、有趣。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结束艺术的作用,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还有很多方式。但不管怎样,必须做到自然妥帖,水到渠成。课堂内外,师生共鸣,

6

这才是真正把和谐教学落到了实处。

此外,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典雅易懂,诙谐风趣,也是和谐的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综上所述,我们只要用心去耕耘,教学和谐之花定能处处绽开。

3022

执行主编责任校对 韩伟(13708572342) 刘兴祥 7

责任编辑:李元坤美术编辑:巫婵娟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毕节市小坝中学 靳含波

长期以来,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应有的兴趣,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去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苦学和厌学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所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因此,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情感因素对增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真正地放下老师的架子,少一些独断,少一些专制。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你的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首先从内心深处把从事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有高度的使命感,把育人当成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看做一个具有

8

独立人格的人,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期待,给予信任,给予厚望。其次,教师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而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遇到问题和他们平等协商,虚心听取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别是对在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当你提问学生时,你就要想办法如何使学生很体面地坐下,更不要随意批评和指责。应给予学生适时地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学生才有可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才能得以张扬,思维才能始终处于流畅、敏捷状态。

二、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

9

机会”,使他们有更多地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人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理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潜能以及创造力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传授,轻情感培养的观念,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功效,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丰富情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富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1401

执行主编 韩伟(13708572342) 责任编辑:李元坤 责任校对 刘兴祥 美术编辑:巫婵娟

10

刍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毕节市对坡中心校 尹彪

数学新课标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在课标中被明确提出来,足以说明在数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数感,建立数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什么是数感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自然而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二、数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不同的学段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因此,数感的培养在数

11

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

2.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自觉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客观世界的规律,处理有关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3.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使学生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学会从现实情境中,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

三、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因此,教师在数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

12

习特点,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与发展。

1.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数感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但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愉悦的数学情境、游戏情境等形式,学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如数学教材“小小养殖场”,通过让学生描述一些生活中的情境,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2.在认真观察中培养数感

数学是一种运用思维的学科,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是形成和发现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有序、认真、多角度、全方住地观察。在低年级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发现数学问题;观察规律,发现数学问题,可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观察到的信息。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感。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数感

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13

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数的运算。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如教学“数铅笔”这一内容,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对大于20的数缺乏生活经验,在理解100以内的数时会感到抽象的特点,设计用小棒数一数、摆一摆,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在小圆点中圈一圈、数一数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位的概念,感知个位和十位的数表示不同意义,体会基数、序数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展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后,让学生解决“全班43人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合理”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计算,不难得出需要8条船。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乘船,学生的方案有6×7+1;6×6+4+3;6×5+4+2+5:6×4+5×3+4;6×3+5×5等。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找到答案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答案也并非只是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计算的意义

14

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学会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了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设计具体目标,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2041

执行主编 韩伟(13708572342)责任校对 刘兴祥

15

责任编辑:李元坤美术编辑:巫婵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rr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