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华师10)
更新时间:2024-03-29 1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布尔什维克
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意为多数派。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制定党章时,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的党,要求每个党员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发生激烈争论。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辑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布尔什维克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布尔什维克主义。国家与革命
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六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观点:1.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极力掩盖国家阶级性的谬论,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鲜明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2.列宁独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充分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3.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 4.列宁还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发展规律,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样性,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国家与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列宁不仅清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学说,并且用俄国革命的经验加以丰富,使它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科尔尼洛夫叛乱
俄国沙皇统治被推翻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权力。它在1917年7月血腥镇压革命群众后,宣布要用铁和血的手段建立秩序。新任俄国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在美英法等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9月7日发动了叛乱。他不仅要镇压工兵代表苏维埃,而且向临时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逼临时政府成员全体辞职,并把全部政权转交给他。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不得不求救于苏维埃,而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掌权的苏维埃又不得不借重于布尔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党同克伦斯基、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结成暂时联盟,共同对付科尔尼洛夫。在党的号召下,彼得格勒等地的工人和士兵积极地行动起来,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也积极地投入了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的斗争,9月12日科尔尼洛夫被撤职并被逮捕。叛乱被粉碎了。
热那亚会议
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国代表,美国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经过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力争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共处局面,于1921年10月28日照会英、法、意、日、美等国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列强和苏俄的关系并缔结和约。资本主义国家中主张与苏俄建立经济联系的势力有所增长。帝国主义国家中有的集团鉴于武装干涉未能扼杀苏维埃政权,转而采取外交、经济压力企图迫使苏俄屈服。1922年1月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法国戛纳开会,根据英国首相D.劳合·乔治提议通过决议召开热那亚会议。戛纳决议提出举行热那亚会议的 6项先决条件:任何国家均不得将本国的所有制、国家经济生活和管理制度强加给别国,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制度;保障外国资本、财产和利润不受侵犯;凡希望得到外国贷款的政府,应明确承认该国历届政府的一切债务,归还或赔偿被接管的外国人财产;保证财政货币流通以利贸易;放弃颠覆别国的宣传;停止对邻国的敌对行动。 2月25日,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R.普恩加莱在布伦会谈,决定取消原定在会议上讨论德国赔款和修改《凡尔赛和约》问题;约定只有苏俄政府接受协约国提出的各项经济要求,各国政府才能予以承认。3月20~28日在伦敦召开协约国专家会议,秘密研究“俄国问题”并拟定备忘录(史称《伦敦专家备忘录》),要求苏维埃政府偿还沙皇和临时政府以及地方当局总计180多亿金卢布的债务,发还或赔偿被收归国有的外国人在俄财产,取消对外贸易垄断制,允许外国人在苏俄享有治外法权,由协约国监督苏俄财政。备忘录同时确
1
认苏俄可按照《凡尔赛和约》第 116条的规定向德国索取赔款。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欢迎召开欧洲经济会议,任命人民委员会主席В.И.列宁为代表团团长,外交人民委员Г.В.契切林为副团长,并决定,列宁因工作繁忙不能离开俄国,由副团长代行团长一切权力。
为了应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2月22日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8个苏维埃共和国签订议定书,委托苏俄在热那亚会议上代表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利益。1922年 3月底,苏俄代表赴会途中在里加与波罗的海沿岸3国(拉脱维亚、波兰、爱沙尼亚)达成在会议上一致行动的协议。 4月初在柏林与德国就建立两国正常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谈判。双方保证在会议上保持密切接触。 会议的议程和结果
4月10日,契切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宣读苏维埃代表团声明,阐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双方必须在平等互利、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苏俄准备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提议各国普遍裁军。坚决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契切林的建议引起与会者和舆论界的关注,但因西方列强代表坚决反对而未列入议程。在接着召开的分组会议和全体会议上,主要议题是赔偿债款问题。4月11日,苏俄代表团收到《伦敦专家备忘录》。4月14~15日,在同英、法、意、比代表谈判中,苏维埃代表提出了反要求:协约国应赔偿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 390多亿金卢布损失。劳合·乔治为争取苏俄放弃反要求,表示准备削减战时债务并延长支付债款利息的期限。法国代表反对作任何让步和妥协。直到会议结束,双方仍未能达成协议。 《拉帕洛条约》
在热那亚会议过程中,4月16日,契切林和德国外交部长W.拉特瑙在拉帕洛签订《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通称《拉帕洛条约》)。决定两国自订约之日起在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条约规定双方相互放弃赔偿要求,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贸易并进行经济合作。这样,西方列强建筑在损害俄德两国利益基础上的复兴欧洲经济计划宣告破产。《拉帕洛条约》的签订是苏德两国的外交胜利。它使苏俄突破帝国主义图谋建立的反苏统一战线,也有利于德国摆脱受协约国摆布的处境。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德国无产阶级的斗争。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一次以无产阶级为主群众革命运动。它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使欧洲的一个反动君主大帝车崩溃。它打击了容克地主和军国主义势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这场革命没有导致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十一月革命锻炼了德国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产生了德国共产党。德国十一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斗争,支援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和结果 两种不同性质和两个不同结果
1918~1919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魏玛共和国
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之历史名词。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虽然共和国废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国名德意志国家或德意志帝国。
共和国是德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因十一月革命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与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仍然有效,但纳粹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2
道威斯计划(Dowes Plan)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另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杨格计划
指1929年6月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新的德国赔款计划。道威斯计划并未完全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威斯计划实施四年后,德国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这个计划。在美国的支持下,新的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杨格计划》。计划规定:(1)德国赔款总额减至1139亿马克,在59年内还清;(2)每年交付的赔款分为无条件赔款和有条件赔款两类;(3)规定以货物抵交赔款的数量应逐年递减,并在10年后完全取消;(4)取消对德国财政的国际监督,并专门成立一个国际清算银行处理赔款事宜。《杨格计划》减少了德国赔款额,撤消了协约国对它的财政监督,计划的制定使英法从莱茵区撤军,为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是德国又一重大胜利。美国则进一步扩大了对欧洲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但由于1929年10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个计划实际未得到施行。 洛迦诺会议
一战后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是凡尔赛体系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1925年,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讨论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洛迦诺公约》
指1925年10月洛迦诺会议上缔结的《最后议定书》、《莱茵互保条约》等的统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围绕建立欧洲安全保障机制问题,西方国家曾展开激烈的外交角逐。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7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这是一次调整西欧各国关系并在政治上扶植德国的会议。会议上签订了《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1)英法德意比5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德国同法比之间的一切分歧应和平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于战争,英意两国以保证国的身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2)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分别签订了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发生的一切分歧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法院裁决;(3)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法波或法捷受到德国侵略时,彼此应给予支持和协助;(4)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德国从《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中获得最多好处,恢复了尊严与平等地位,顺利加入了国联,而且它对德波、德捷边界不予保证,实际上是鼓励德国向东扩张,因而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公约》削弱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并使法国的安全保证受到削弱,因而法国是最大的输家。《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国的关系。 国际裁军会议
国际裁军会议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联盟主持的一次旷日持久的大规模裁军会议。1925年12月,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成立了召开国际裁军会议的筹备委员会,并先后举行几百次会议,直到1930年底才通过一份\裁军公约\草案。草案罗列了一些毫无实质内容的裁军空话,并且很多条文未经一致通过,附有重要的保留。1932年2月,在国联主持下,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瓦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有苏、英、法、美、德、意、日、中等59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会上,各国代表提出成百上千的提案和建议,意见纷纭,会议开了5个多月,毫无结果。同年7月,帝国主义各国拼凑了一个没有实际裁军内容的决议案后,宣告休会。国际裁军会议此后仍时断时续地进行。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战争危险日益逼近。日本为了扩大在亚洲的侵略,于1933年3月宣布退出国联,从此拒不参加裁军会议。希特勒德国的扩军备战由秘密转向公开,也在同年10月退出国联和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已为帝国主义之间进一步激化的矛盾和肆无忌惮的扩军浪潮所吞没,拖到1934年底不宣而散。 非战公约
3
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亦称《非战公约》。《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签订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外交上也处于孤立地位。法国希望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建议美法缔结非战公约。美国则要求将公约变为一个多边条约,企图使美国在条约中居于领导地位。经过激烈斗争,《非战公约》签署。其主要内容是:(1)声明各参加国废弃战争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2)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非战公约》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性质,而且各帝国主义国家都附有“保留条件”,它们仍然可以在“自卫”的幌子下发动侵略战争。因此它不能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罗斯福“新政”
为了缓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推行的“百日新政”。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迅速颁布的70多项应急性立法和命令。
内容:(1)财政金融的整顿和改革:首先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疏通国民经济生活血循环系统的作用,为经济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调整工业生产。1933年成产了产业复兴局,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恢复了经济,缓和了阶级矛盾。
(3)限制农业发展。公布了《农业调整法》,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加强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起到了稳定农产品体格和农业生产的作用。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制定劳工产法,调整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的地位,缓解了阶级矛盾。 作用:(1)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2)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到改善和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3)打击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为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创造条件。(4)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走福利国家的道路;(5)缓和了美与苏,美与拉美的关系,有利于日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东方公约
1934年以来苏联等国建立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重要实践。鉴于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以及欧洲政治形势日趋紧张,1934年初苏联向法国提出建立区域性互助条约。6月法国提出《东方公约》草案。提出订立包括苏联、德国、东欧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内的互助公约,同时订立法苏互助条约,由苏联充当《洛加诺公约》的保证国,法国充当《东方公约》的保护国。由于德国法西斯的破坏以及英国的反对,公约最终未能签署。
《法苏互助条约》
法国和苏联为防御德国法西斯侵略而缔结的条约。1935年5月2日签订于巴黎,翌年3月27日生效,有效期5年。条约包括序言、5条正文和1项议定书。主要内容是:当法国或苏联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侵略威胁和侵略危险的对象时,两国彼此保证立即进行协商,以便采取国际联盟盟约第10条关于防御外来侵略的措施;当法苏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未经挑衅的侵略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在缔约谈判中,双方曾商定,另制订一项军事专约作为政治条约的补充,但因后来法政府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而未果。《法苏互助条约》是A.希特勒执政后,法苏在面临德国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形势下签订的。但实际上,该约在预防和抵制德国法西斯侵略方面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苏捷互助条约》
全称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互助条约》。1935年5月16日在布拉格签订。条约包括六款条文和一个签字议定书。主要内容:如双方受欧洲国家侵略或有危险时,互相保证立即进行协商;如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侵略对象时,双方应立即彼此支援和协助;条约有效期5年,期满前1年,任何一方没有通知废除本条约时,则本条约将无限期有效。签字议定书规定,只有法国对被侵赂国提供援助时,苏捷双方才有义务相互援助。《苏捷互助条约》是苏联推行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积极成果。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的签订
在多边互助条约不能缔结的情况下, 1935年3月29日,苏联建议与法国缔结双边互助条约。1935年5月2日,《苏法互助条约》在巴黎签署。 5月16日,苏捷两国代表在布拉格签订了《苏捷互助条约》,内容同苏法条约相同。但该条约有个前提,强调其生效的依据是苏法互助条约的生效。这两个条约不过是巴尔都外交的回光返照。1936年3月以后法国又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致使条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
4
用。
法国人民阵线
法国共产党同社会党等左翼组织联合行动,组建了人民阵线。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法国人民阵线运动进入了新高潮。 1936年4月底至5月初,法国举行众议院选举,人民阵线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获得总数618席中的375席。6月4日,以社会党领袖勃鲁姆为总理的人民阵线政府开始执政。人民阵线政府的某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般群众的生活状况,制止了法西斯势力在法国的发展。 西班牙内战
1931年4月,资产阶级共和派在市政选举中获得多数,由共和党人和社会党人共同组织的“革命委员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临时联合政府实行了一定程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废除封建义务,降低地租,限制教会特权,实行政教分离,给予人民一定程度的民主自由。
但是,反动势力在1933年,以天主教党为中心,纠集其它右翼政党,成立了“西班牙自治权利联盟”,简称“塞达党”。同年11月,塞达党在选举中获胜,亲法西斯的勒鲁政府上台,开始了两个“黑暗年代”(1934—1935年)的统治。
在共产国际“七大”的号召下,西班牙共产党多次建议同其它政党举行谈判。1936年1月,共产党、社会党和资产阶级共和党签订了人民阵线公约,结成了由共产党、社会党、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工人联合总会及其它民主组织参加的人民阵线,从而形成了工人、农民、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并在同年2月举行的国会选举中获得胜利,组成了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联合政府。
人民阵线政府的措施:实行局部土地改革;大赦政治犯;恢复在“黑暗年代”被解雇工人的工作;恢复加泰罗尼亚的自治权;实行若干社会立法,如不幸事故的社会保险、养老金和工人休假制度等;解散许多反动组织。
人民阵线政府遭到发动势力的仇视。1936年7月18—20日,佛朗哥在西属摩洛哥、加纳利群岛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年7月28日开始,德意两国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从此,由西班牙国内社会矛盾引起的国内战争逐渐演变成具有国际意义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整个战争期间,共有25万意大利官兵和5万德国官兵在西班牙作战,两国还向叛军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 1936年10月,叛军推举佛朗哥为西班牙国“元首”,并集中兵力向马德里进攻。共和国的军民从1936年11月到1937年3月,连续3次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胜利地守卫了马德里城。
1937年德国飞机对毕尔巴鄂和格尔尼卡等城镇轮番轰炸,格尔尼卡800名妇女、儿童和老人被炸死,城市化为一片废墟。这一惨景成了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的素材。 1939年3月28日,马德里陷落,历时2年零8个月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终于失败了。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英、法两国敌视西班牙革命,把人民阵线运动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因此不希望西班牙共和政府获胜。8月15日,英法两国互换照会,保证不向西班牙及其属地输出武器及军事物资,“不干涉政策”开始正式生效。到9月3日,共有个国家缔结了《不干涉协定》。为了监督协定的执行,9月9日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由英国代表任主席。 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援
世界人民和苏联政府给予人民阵线政府大力支持。苏联政府向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8500万美元的贷款和大批的粮食、药品、衣物,并派了军事顾问、专家和指挥人员协助共和军作战。 来自53个国家的3.5万名世界各国进步人士组织了“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共和国军队并肩作战。他们的光辉事迹,可歌可泣,彪炳千古。
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及其失败。 “七·七”芦沟桥事变
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宛平附近连续进行军事挑衅。7月7日晚,在芦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即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消息传到东京后,军部内部就扩大还是不扩大战争的问题发生争论,后扩大派占了上风,陆相杉山元向内阁提出增兵方案。7月11日,日本内阁开会,一面高唱“和平”和“不扩大”的高调,一面却决定从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本土抽调军队,扩大侵华战争。7月28日,日军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华北,在平津地区发动总攻
5
击。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
“七·七”事变当天,中国军队即奋起抵抗,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15日,又向国民党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文件,提出了实行国共两党合作的三项基本政治纲领,并派出代表团赴庐山同蒋介石会谈。7月17日,蒋介石在各种因素的推进下发表庐山谈话,表示要“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求得国家的生存”。9月23日,国民党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宣布实行国共两党合作。至此,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结合史实分析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实质及其后果。
原因:
(1)英法尽管同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2)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状况也极为复杂。凡尔赛合约对德国规定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相当部分居民户造成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一种容忍的立场。
(3)一战充分显示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出现一种鼓吹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4)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换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5)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
(6)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这一点。
主要表现:
(1)1935年6月,英德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允许德国扩军,破坏凡尔赛条约。
(2)1936年3月,德国出兵进占莱茵非军事区,破坏凡尔赛合约和洛迦诺公约的有关规定,英国不仅听之任之,而且反对采取任何制裁措施。
(3)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初瓦尔事件后,意大利忙于准备战争,国联不但坐视不问,而且想方设法要求意大利以和平手段吞并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后,国联拖延很久才对意大利实施软弱无力的制裁,意大利完全吞并埃塞俄比亚后,国联在英国建议下取消了对意大利的制裁。
(4)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后,英法操纵的国联只是通过一个《李顿调查报告》;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英美只是重申《九国公约》的原则,要求停止战争,但既不援助中国,也不制裁日本,相互推脱责任,只想坐观成败,收渔人之利。
(5)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直接参加叛乱分子一边作战,英法不仅无视西班牙的援助请求,而且以“不干涉”、“中立”政策剥夺共和国从国外购买武器的合法权利,却纵容德意继续援助佛朗哥叛军。
(6)纵容希特勒德国武装吞并奥地利。在希特勒下定决心要吞并奥地利但还没有采取大规模行动时,英法均表示不反对希特勒以和平渐进手段实现吞并。德国采取吞并行动时,英法坐视奥地利灭亡而不问。
(7)慕尼黑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峰。英法妄想通过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缓和其与德国的矛盾,以保住既得利益,使祸水东引。但他们的退让只换来希特勒的蔑视,最后自食其果,很快遭到希特勒德国的入侵。
实质:
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后果:
6
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之一,是壮了法西斯的胆。当时的德国、日本,综合实力比不上美国与苏联;就是和英法比,也占不了多少优势。由于世界主要大国以“和平”的名义推行绥靖政策,希特勒看到只要发出战争恫吓或者小试“牛刀”便可大获其利,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之二,使大战爆发时间提前、规模扩大。至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欧洲与非洲,日本在亚洲,已经霸占不少国家的领土,掠夺大量战略资源。在大战爆发前一年的时间内,苏联、英国、法国虽然对和平已不抱奢望,但仍认为德国在未来的几年内不会发动战争,而大战却在1939年9月1日打响,令所有大国惊愕不已。除了轴心国最大限度的发掘本国的资源外,他们横征暴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战争时间的提前,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之三,是推迟反侵略同盟的形成。这些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有着各自的盘算:有的想明哲保身;有的想借刀杀人等,这些大相径庭的战略图谋,无法交汇到一起。直接的后果便是:一时间反侵略力量一盘散沙,无法遏制侵略者的野心与行为。直到大战打响,这些大国才如梦方醒,匆匆展开联盟动作。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将捷克纳入德国版图。德国占领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欧洲中心地带,与意大利联成南北一片,极大改善了德国的势态,使德国军事力量显著增强。 张鼓峰事件
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后执行“北进战略”的一次军事冒险。1936年,日本参谋部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提出以苏联为主要敌人的战略方针,试图以北进推动其南下战略。1938年7月30日,日军集结兵力占领处于中、朝、蒙边境地区的张高峰,遭到苏联远东军队的猛烈反击,8月9日,入侵日军几乎全部被歼。张高峰事件以日军的挑衅失败而宣告结束,日本法西斯的北进战略受挫。
诺门坎事件
继张高峰事件之后日苏又一次重大军事冲突。张高峰事件后,日军没有停止其北进计划,1938年秋至此939年,日军拟定了新的对苏作战方案――“八号作战计划”。1939年5月11日,日伪军队与蒙古军队在中蒙边境地区的诺门坎发生军事冲突。7月中旬苏军组织第一集团军参战。在苏军优势兵力与火力的打击下,日军主力受到重创。9月15日,日苏订立停战协定,诺门坎战役以日军的全面失败告终。诺门坎战役使日本法西斯认识到苏联远东军事力量的强大,逐步放弃了北进战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东战局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钢铁同盟
指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亦称《钢铁条约》。“三国轴心”仅是一个政治同盟,不包含军事条款,不能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需要。1938年1月德日开始进行缔结军事政治同盟的谈判,但由于两国在太平洋属地和中国问题上的矛盾太尖锐,两国所要求同盟针对的对象又不同,因此谈判最终破裂。但意大利却与德国的意见一致,因而两国决定尽快缔结军事同盟。这个军事同盟是进攻性质的,《钢铁条约》规定:(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3)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钢铁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意军事同盟正式建立,它明确规定相互承担军事义务,以推翻现存国际体系,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钢铁条约》的签订使二战进一步逼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的影响
(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国际外交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7
(2)苏联利用帝国主义矛盾,消除了一直担心的英法“祸水东引”的忧虑,暂时把祸水挡回西方,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它中断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条约签订后的一些不当措置,也给苏联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德国利用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矛盾,破坏了它最害怕的英、法、苏反侵略联盟,排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为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奇怪的战争\
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国发动侵波战争时,英、法的执政者还在幻想召开德、意、英、法、波五国会议来和平解决争端。德波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援英、法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齐格菲防线,但英、法军队却不积极作战。总之,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西方有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其实,“奇怪的战争”并不奇怪,这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 东方战线
指欧战爆发后一年内即1939—1940年苏联为抵抗未来法西斯的侵略而将国界线向西推移所建立的战线。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嚣张。为了在强敌压境时保卫本国安全,苏联决定将国界西移,即建立“东方战线”,以形成战略纵深地带。东方战线的建立共分四个步骤:(1)1939年9月苏军进入波兰,占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于11月将两地并入苏联;(2)1939年11月30日挑起苏芬战争,击败芬兰并割得领土,控制芬兰湾;(3)为封闭德军入侵苏联的“波罗的海门户”,于1940年6月派红军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于8月初将三国强行并入苏联;(4)1940年6月苏军开进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在8月将两地并入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国境线向西推移100—300公里,客观上扩大了防御德军的战略空间,对延缓德国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在建立战线过程中采取的武力威胁等手段,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使芬兰、罗马尼亚加入法西斯阵营,对反法西斯战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最终英国仍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大量的部队。
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虽然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在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 “自由法国”运动
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在英国伦敦发表了著名的抗纳粹宣言——《告法国人民书》,号召国土遭沦陷的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抗击纳粹德国的侵略。这也标志着法国抵抗纳粹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的诞生。1941年9月建立最高领导机构“自由法国民族委员会”(简称“自由法国”),1942年6月改组为“战斗法国委员会”(简称“战斗法国”)。1943年6月联合其他抵抗组织成立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次年法国光复后,成为法国临时政府。 海狮计划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对英国作战的计划。二战开始不久,纳粹德国的目光就盯上了英伦三岛。为尽快征服英国,纳粹头子希特勒亲自拟定了名为“海狮”的行动计划。但是,充当“先锋官”的德军战机飞临英国上空的时候,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空中“游击战”。最终德军的海狮计划失利,使得英国得以保存军事上的优势,而后继续同德国抗争,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最后成为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希特勒发动战争来首次遭遇失败,德国的空军遭受重创。 珍珠港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开始拟定此项远洋奇袭计划。11月底付诸实施。日本以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历时12天,行程4000海里,于夏威夷时间12月7日 (星期天)晨7时50分由舰载飞机对珍珠港发起了空袭,炸
8
沉和重创美舰19艘,炸毁飞机231架,美军死伤3784人,留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次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大西洋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发表了联合宣言,凡8条,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具有欺骗性,在当时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联合国家宣言》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把世界4/5的人口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集会。美国倡议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宣言,并提出了宣言草案。1942年是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这一反法西斯《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
开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斯大林同意于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德黑兰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讨论了盟军消灭德国武装力量的各项计划以及安排战后和平与合作等问题。三方达成协议,建立欧洲咨询委员会以研究欧洲问题。一致同意1)战败后的德国必须由盟军分区占领;(2)将德国东部一些地区并入波兰;(3)苏联在适当时刻参加对日作战。会议最大的成果是通过了关于1944年5月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决议。此次会议在巩固反法西斯联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和《关于伊朗的宣言》。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内容为1)处置德国问题。决定对德国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设置赔偿委员会处理德国赔偿问题。(2)波兰问题。确定波兰疆界;以卢布林临时政府为基础改组,成立波兰临时统一政府。(3)联合国问题。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确定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4)远东问题。苏联同意在欧战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还讨论了有关南斯拉夫、三国外长会议以及遣送战俘等问题。会议最后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并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 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9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
演化: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消极作用:
(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就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秩序问题所做出的协定的总和。它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但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基础上的,实际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page23)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战争期间第三,也是最后一次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对德国和波兰问题,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并决定设立美、苏、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负责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准备工作。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苏联重申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这次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它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马歇尔计划: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从1948-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
10
援助。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属于杜鲁门主义的一部分。
杜鲁门主义:在希土危机背景下,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咨文,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并制定了援助希土的政策。此项政策声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表明美国将实行全球扩张政策,掀起了对苏联的全面遏制,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实行的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以复兴西欧经济的计划。1948年2月开始执行,对促进西欧经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美国也成功地以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西欧、共同遏制苏联的政治目的。 “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华沙条约组织 :根据华沙条约建立的军事集团。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在华沙缔结八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有效期二十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和参谋长一直由苏联人担任。苏联在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驻军几十万。 1968年8月苏联以华沙条约组织名义,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同年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该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1949年4月,美国同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和加拿大在华盛顿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其后土耳其、希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西班牙加入。共十六个成员国。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根据该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最高司令部由美国将军任最高司令,统率各成员国拨交他指挥的军队。该组织每年举行多次军事演习。各成员国加强防务和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两国在古巴玩弄核诈骗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古巴革命后,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年月,美国发现苏联这一行动,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决定封锁古巴,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国际局势严重紧张。月,苏美两国达成协议,苏联在 天内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终止海上封锁。美苏两国都宣布自己是这一回合的胜利者,但实际上双方各有得失。在美国的压力下,苏从古巴撤走导弹,在全世界面前丢了面子;美承诺不入侵古巴并从土耳其撤走导弹,也使苏达到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部分目的。这次危机一方面使美苏两个大国认识到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转而以保持对话防止意外冲突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也使双方更加激烈的互相攀升的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军备竞赛。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 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 “ B ” 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 6 月 22 日在东柏林发行 “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 23 日下令将“B” 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 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 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 1949 年 5月达成
11
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 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1月。当时参加国有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随后有民主德国、蒙古、古巴、越南加入。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后,民主德国的成员国身份即行终止。至1991年共有九个成员国。最高权利机构是委员会会议,主要执行机构是执行委员会。下设各种委员会和常设委员会等,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协调计划、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建设联合项目以及科技合作和对外贸易等进行。1991年1月,经互会执委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同年九个成员国代表签署了解散经互会的决议书,按规定90天后,经互会解散。 联合国
有史以来最大的世界性国际组织。1945年4月25日,50多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促进国际合作和社会发展,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问题,促进人类的人权和自由。成员国应遵循以下原则:会员国的主权平等;在享受本宪章规定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必须履行本宪章规定的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助;促使非会员国遵守宪章原则;不干涉内政。目前共有190多个会员国。总部设在纽约,在日内瓦设有办事处。会员国想联合国总部派出常驻代表团。每年召开大会一次。主要机构有: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通用语言为英、汉、法、俄、西班牙语。联合国从成立以来,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加入之后,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及国际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正在阅读: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华师10)03-29
生命的欺骗10-08
1--100数字表格 - 图文10-30
关于爱的作文600字07-07
2013-201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运行格局与未来发展评估报告09-06
畅想人类的未来作文500字06-22
微党课:聚人心、讲规矩,争当合格党员09-12
再生橡胶颗粒粉项目立项申请报告01-02
小鸟的控诉作文500字06-12
厨房员工岗位职责06-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现代史
- 名词解释
- 世界
- 华师
- 10
- 《中国古代文学(B)(1)(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 快速记单词的秘诀
- 心理学打印版
- 近年年注税备考 - 财务与会计考试测验模拟试题02
- 关于开展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办法(中油质安字672
- DELPHI中的自定义通用对话框处理
- 图书馆管理系统UML设计
- 倍福故障手册 - 图文
- 2019-2025年中国幼儿教育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定制
- 2017六一节目串词 定稿
- 001-武汉大学-14-丁俊萍-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探索 -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
- 小学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 墩柱施工方案
-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达清”测试
-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step by step3000第三册unit4答案及原文
- XX我想对你说作文教案
- 贵州省桐梓县2011年八年级上期末综合素质检测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