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功初中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02 09: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县功初中德育教育系列化方案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与确立的时期。对在校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修养,学会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目前独生子女、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留守学生”等现象显著增多的实际情况,更新观念、探索和创建现代学校的德育模式,分阶段、分层次、确立德育教育工作的侧重点,确保工作的实效性。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引言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挑战,真实客观的剖析学校德育的现状,寻找教育的误区和症结,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虽然多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稳中有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新的形势付于了我们更高的要求,再也不能在这个“美丽的光环”下“守株待兔了,必须不断地创新,超越自我。回顾几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结合目前德育工作现状,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症结:一是没有形成全方位、全面、全员抓德育的氛围,德育工作的合力不足,总有飘浮不定,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每学期从精心制定计划、方案到活动的开展,但往往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效果是有限的,没有抓住学科教

学的主渠道作用。部门之间、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分的太一清二楚,导致了德育工作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二是对育人理解的陕隘,不能摆正和理清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种种偏激思想的做怪,使德育居首成为一句空话。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问题。三是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和管理,教师有意无意的偏见,使一些学生最终成为了“弱势群体”。四是班主任工作方法的简单和单一,不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没有真正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管理缺乏力度和特色。五是学生心理不健康、胸无大志、没有奋斗目标,不知学习什么等因素成为了目前学生思想的主流,造成了教育者的无奈和束手无策。六是学校缺乏宏观调控和有力措施,没有教育功能考核和学生思想品德考核。 二、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公民德育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转化为自发成才的实际行动。结合教育的特点,加强劳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独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和成就感,使他们真正成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德育教育的依据和原则 (一)、政策依据

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做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200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落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内容和要求。 (二)、《大纲》和课程标准依据

根据《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确定初一年级以“五爱和道德教育”为主,初二年级以“五心和健康心理品质教育”为主,初三年级以“四有、四自和理想法制教育”为主。

(三)、理论依据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本方案从思想原则和方法上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特点,使系统内部要素即相互联系又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以求达到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遵循的原则

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渐进性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原则。 四、德育目标

贯穿始终的德育内容要点: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五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荣辱观教育。德育目标:

1、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家乡,继承优良传统,关心祖国前途和建设大业,树立坚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心四化建设,

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志向和决心。 (3)加强政治课的学习,达到政治课大纲要求,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策和国际关系变化。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 3、狠抓常规教育,树立遵规守纪意识,形成讲卫生、讲文明、守礼仪、守纪律的良好习惯。重在突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个性品质教育。

(1)热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参加集体活动,完成集体任务;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2)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言必信,行必果。

(3)遵守法纪,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公共秩序。

(4)养成教育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

(5)具有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突出的表现和特长。具有积极进取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力。

4、培养学生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良好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转化自发成才的实际行动。

5、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如校园安全(教学楼安全、体育活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突发公共事件、宿舍防盗防火、谨防

校内诈骗与抢劫、女生自我防护、预防纠纷激化和防止斗殴)、实训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形成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掌握日常生活必须的安全常识,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6、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法、懂法、守法意识,避免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中的生理、心理特点。形成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培养一定的道德判断、明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消除焦虑情绪,学会自我调控,帮助学生克服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改善师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健全学生人格。

8、正确的荣辱观是学生成才的理论基础,加强荣辱观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荣明耻,让正确的荣辱观是非成为衡量自己的标尺,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不偏离方向,促进整个德育目标的实现。 9、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会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学会做人、学会关心人。 五、德育途径

德育作为学校的重心工作,是全校每个教职员工,每个家庭及全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建立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以满足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德育工作需要。首先,狠抓德育队伍建设,校

长为学校第一德育责任人,对全校德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并且组建一支以校委会、团委——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会——班、团干部为组织形式的德育工作队伍。校委会、团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机构,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部署、检查、指导、督促和研究,具体落实各项德育工作,并延伸到家庭、社会。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直接对学生实施教育外,还要经常深入班级、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其次,狠抓德育工作建设,重在改革思想政治教学,突出其德育功能,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资源,实现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做到不失时机的点化,水到渠成的升华。班主任要随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深化。经过全员、全程的教育,学校逐步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家庭育人,友情育人,社会育人的格局,保证德育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主要途径可归纳为:

1. 校委会、共青团工作

校委会、共青团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组织部门,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具体德育工作目标,并督促班主任、任课教师,使学校德育队伍制度化、规范化,从落实上下功夫。

2、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肩负班级日常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遵循德

育规律,组织好主题班会,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培养好的班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家长,充分利用家长、社会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及教育服务部门,通过自己的工作实施德育教育的义务。

3、班级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综合性的直接的重要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根据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主要途径。班主任是根据大纲和本系列方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教育工作。要加强班级管理,尤其是常规管理。如:班级考勤、课堂常规、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礼仪常规等。加强学术思想品德评定工作的全面准确的落实,做好各别教育,尤其是差生转化工作。并注意培养学生干部,每学期基本做到和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班级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举行五次主题班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定期研究班级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具体问题。以上检查主要通过班会课教案(或工作笔记)、班干部会、班会、家访、个别教育的效果、班刊、班级管理以及班风、学风等来衡量。

4、德育课教学(思品课)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5、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各科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品德理想、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养成与创新精神教育。音体美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和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健壮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协作精神,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观念。学校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增强学习意识,提高能力。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精神气质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的,是属于隐性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身品行的完美形象影响学生,以真诚的感情去关心学生,用自己完美的人格感染学生,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7、社会实践、课外活动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下厂锻炼,在企业中感受劳动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树立切实可行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要通过各类仪式,重大节日实施德育。如:升国旗、讲校训、唱校歌、入团仪式、清明节、五一、五四、十一、教师节、元旦等。 8、家庭、社会和校外教育机构

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实施好本方案,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社会有着关心、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义务。学校要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好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治安环境。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校外教育机构,各参观、浏览、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等也有实施德育的义务。

9、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出体现社会主义

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如美丽、优雅、整洁、温馨的校园,清新、高雅和和谐的室内环境,先进一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走廊、墙壁上悬挂的名人、科学家、劳动模范画像,激励人心的宣传标语,整洁、简朴、宽敞、明亮、方便的学生宿舍、餐厅,朴素、大方的学生服装,充满朝气,干净利落的短发等)。学校的每一处环境都对学生说话,学生置身于此,产生一种凝聚力,激发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体活动(如组建舞蹈队、乐队等文艺团体,举办庆“五四”歌咏比赛,迎国庆歌咏比赛,卡拉OK大赛,元旦师生联欢,成立礼仪队、书画小组、篮球、乒乓球兴趣小组等,每年举办春冬两季运动会,坚持做好两操、上好体育课),来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环境日、植树节等),重大事件(如雷锋活动纪念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活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纪念日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和电视,尤其校园网络等的建设,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及展室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注重宣传先进的文化以及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学生的事迹。 六、德育实施措施及方法 (一)德育实施的常规办法:

学期初:

1、学校迅速召开开学典礼大会,总结假期工作,提出新学期的目标和任务,狠抓科学秩序和入学教育。

2、班主任1、2周内做好班、团队干部的增选、改选、调整工作。

3、抓紧各类德育计划的制定实施。

4、做好新生入学的准备和教育工作,入学第一天就耐心告诫学生如何遵守纪律,执行课堂常规。

5、抓过渡年级的骨干队伍的建设,扶植正气,整顿纪律,端正学风,尤其要抓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各班至少要成立一个帮教小组,定人、定对象、定目标、定任务、看效果。

6、深入毕业班学生中去了解情况,制定复课计划,开展“尽力而为终有为”的一颗红心两中准备教育。 学期中:

1、全面检查、小结半需求工作,查漏补缺。 2、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 3、素质教育展示竞赛。 学期末:

1、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端正考风,严肃纪律。 2、加强遵守纪律,爱护公物教育。

3、做好操行评定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团员、文明班集体、先进班级的评选、命名工作。

4、学校、班级做好德育工作总结和假期教育活动安排。 (二)德育方法:

1、心理矫正法,运用暗示、咨询、心理自控等方法,矫正学生自身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

2、艺术感染法,采用演讲、表演,创设情境内等文艺活动,寓育于艺术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欢乐的情趣中接受熏陶。

3、逻辑比较法,通过数字、事实等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辨别真伪,是非、美丑、善恶,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

4、实践训练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训练,,从而培养良好的德育行为习惯,达到知行和言行的统一。

5、报告法,就国际国内重大的时事、理论、政策、思想动态等问题作专题报告,以达到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的目的。

6、讨论法,把问题和现象提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辩论弄清是非,教育全体。

七、德育系列化教育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校 长 副组长: 政教主任 督 导: 副校长

成 员:教导主任 总务主任、全体班主任 和 各任课教师。 责任分工:组长负责整体德育工作安排、布置。督导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成员负责实施。 八、德育系列内容

㈠初一年级德育教育内容要求

1.熟记和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合格中学生的行为要求,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通过教育和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了解近代中国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程,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

3.学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自理自爱中增强自我责任感,初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思想。

4.逐步树立集体观念,维护集体荣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5.要求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养成同情人、乐于助人的美德,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6.遵守《礼仪常规》,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礼节,遵守礼仪规范。

7.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

8.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以英雄、模范和优秀学生为榜样,感受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

9.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增强自爱、自重、自尊、自强心理及自控能力、耐挫能力。学会正常交往、友爱

同学,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处事能力。 ㈡初二年级德育内容和要求

1.弘扬中华民族勤奋苦读的求学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树立为祖国勤奋学习的志气。

2.领会基本的道德原则,明白友谊的正确含义,懂得交友准则,慎重择友,珍惜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积极培养健康的友情。 3.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祖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法守法,初步树立法制观念,懂得用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要求。

4.热爱劳动,懂得劳动致富、俭以养德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了解环境科学基础知识,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增强对保护环境的道德和责任感。

6.培养辨别是否恶善,增强抵制各种坏人坏事的不良影响的能力。

7.初步了解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领略日常生活中的美,领会中学生怎样才算美。

8.学习共青团的基本知识,向团组织靠拢,积极创造条件加入团组织。

㈢初三年级德育教育内容和要求

1.通过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主义争取胜利的曲折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了解祖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3.形成初步的国家观念和国防意识,懂得国家主权高于一切,自觉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充分认识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4.进一步树立严格遵守法律的观念和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明确和熟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5.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指导学生自我修养方法,逐步树立提高社会判断和社会道德选择能力,养成良好的基础道德文明习惯。 6.要求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奋斗目标,努力学习,以良好的成绩完成学习任务。

7.初步理解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接受升学和职业选择的指导,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 九、德育基地

1、尊老爱幼德育基地:敬老院 2、热爱劳动德育基地:街道 3、环境保护德育基地:

4、爱国主义德育基地:国旗杆下--每周一及重大活动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

十、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县功初中 2015.9.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r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