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更新时间:2023-06-06 11: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二。i一囊jj誊?磐。0,蘩。:{。搿、垂…_I

t蕊、一“,4二:¨¨t叠

j≮霪j日曩一I|

量。

潦黔:一M一:曩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范经华

(武汉大学430072

张雅曼刘启亮

中国建设银行南京审计分部210000)

【摘要】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

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自Royehowdhury(2006)和Cohen

et

操纵成本的两种盈余操纵方式在不同的内外治理环境下,

a1.(2008)等研

公司会如何基于总体操纵成本最低来进行具体的操纵方式选择呢?或者说,内外部治理环境会如何影响公司的具体盈余操纵方式选择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对此予以研究。

进一步,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的审计监督是确保公司提供高质会计信息的内外两种治理机制。这两种内外治理机制对公司具体盈余操纵行为的治理也会存在相互影响(杨德明等,2010)。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外部审计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这是因为良好的内部控制为外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两种机制对公司各种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可能具有互补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差,审计师为了控制审计风险,在知道公司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会通过增加实质性测试来控制审计风险。这样,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监督在抑制公司的盈余操纵方面,可能会存在替代关系(杨德明等,2010)。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别研究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监督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然后,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监督两种治理机制在抑制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由于应计与

究真实盈余管理以来,盈余管理的研究视野就从应计盈余管理拓展到真实盈余管理,从而使关于盈余操纵的研究更为接近业务的实际。然而,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哪些因素会对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治理作用呢?尤其是真实盈余管理。美国在2002年颁布的SOX法案中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强化内部控制建设,试图藉此来控制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研究也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Doyle

Skaife

et

et

a1.,2007;Ashbaugh—

et

a1.,2008;Brown

et

a1.,2008;Chana1.,

2008),并且,SOX法案的实施也使公司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Cohen

et

a1.,2008)。同时,Fan

et

a1.

(2005)认为在新兴市场独立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会对公司的信息操纵性行为产生治理作用。现有文献(如:

Francis

et

a1.,1999;Balsameta1.,2003;Gulet

a1.,2007)

的研究也表明,经国际四大审计或者由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其会计信息质量会相对较高。由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基于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权衡后的一个选择结果(刘启亮等,2011),那么,具有不同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2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10JJD630003)的中期成果之一。感谢审稿人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本文通讯作者是刘启亮,Email:LQL533@163.corn。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一些表格或对一些表格结果进行了简化报告处理。如感兴趣,可通过邮件向作者索取。本文文责自负。

81

万方数据

真实盈余管理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尤其是真实盈余管理,要鉴别出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需要审计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对于外部审计监督,主要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角度来予以分析。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尽管研究内部控制和应计盈余管理(如:Altamuro

et

a1.,2010;董望等,2011)以

及审计师监督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如Lawrence

et

a1.,

2011)的文献较多,但是目前尚无文献同时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监督两种治理机制角度来同时研究它们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尤其是对真实盈余管理治理的研究尤为缺乏。本文则首次从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外部监督两个角度研究了它们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种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避免了仅从应计盈余管理角度研究带来的不足;(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变化(刘启亮等,2011),本文通过研究公司内部和外部两种治理机制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司具体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作用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一)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美国颁布SOX法案之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研究领域。Doyle

et

a1.(2007)分析了

2002至2005年705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不能转换成现金流的低质量应计利润相关。

Ashbaugh—Skaifeet

a1.(2008)发现相比其他公司,披露了

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较低的盈余质量,并且这些公司同时拥有较高的正向和负向异常应计。Chanet

a1.(2008)

以SOX法案为背景,发现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

其他公司具有较高的应计盈余管理。Altamuro

et

a1.(2010)

则发现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可以提高盈利的持续性,增加未来现金流的可预测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也进行了研究,但是,得出了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盈余管理。张军等(2009)以2007年沪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核使得应计盈余管理显著降低。张龙平等(2010)对2006至2008年沪市A股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鉴证提高了会计盈余质量。方红星等(2011)以200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董望等(2011)以2009年A股公司为样本,利用厦门大学内部控制课题组构建的内部控制指数,发现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公司,其应计质量较高。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张国清(2008)以200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没有伴随着高质量的盈余,同时,内部控制的改善也没有使盈余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王美英(2010)对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分析也得出

82

万方数据

了类似结论。

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利用会计准则中的自由选择权,通过会计政策等调整会计数据,进而操纵会计信息。而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是确保公司遵循相关的制度规定,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因此,理论上,良好的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量的实证文献也支持这一预期。而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是由于管理层试图误导一些股东,以使其相信公司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达到了既定的财务目标,而通过偏离正常经营情况的真实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一方面,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真实的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的行为,尽管它会对企业业绩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只要不违规,内部控制就无法对真实的经营活动发挥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通过改变信用政策等来促销或确定大额研发费用的投入等是一项重大决策,需要公司高层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这种高层权力的支持会使内部控制成为“摆设”,从而使内部控制可能也无法对此形成制约作用。因此,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可能并不明显。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显著地降低应计盈余管理。H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能无助于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

(二)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盈余管理

PricewaterhouseCoopers(2002)研究发现审计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更能在人员培训和技术上进行专业投资从而能提高审计质量(Simunic,1987)。Krishnan(2003)利用事务所行业市场组合和行业投资组合两个指标,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盈余质量。Balsam

et

a1.(2003)发现由全国性的具有行业专长的

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具有较低的应计盈余管理,盈余质量较高。国内仅有的几篇文献却得出了与国外相反的结论。蔡春和鲜文铎(2007)以2001至2004年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为样本,发现在中国的审计市场上,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刘桂良和牟谦(2008)以2004至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不仅没有提高审计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质量。刘文军等(2010)以2002至2008年间因财务舞弊而被处罚的公司为样本,指出行业市场份额与审计质量正相关,而行业投资组合却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两种计量方式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无论是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都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其目的在于对利润进行跨期调整。根据保险假说,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师都会对这种跨期调整,尤其是激进的跨期调整带来的风险进行控制以减少自己的预期损失。比如相关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对公司后期的业绩带来负面影响(Gunny,2005),这可能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同时,我国公司有部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关联

交易来实现的(李增泉等,2005;魏涛等,2007),这可能活动现金流减去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就得到异常经营会隐藏财富不正当转移的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审计师被投活动现金流(R—CFO)。通过折扣和赊销等可以扩大销售,资者起诉的风险①。由于盈余管理,尤其是真实盈余管理,增加公司盈利,但反过来可能会使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降低。具有较为隐蔽的特征,只有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才可能也就是说,由于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的异常降低可能是对此予以识别并进行控制。理论上,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通过销售折让、折扣等促销活动形成的。因此,现金流的师有动机也有能力对此进行控制。审计师有动机是因为:异常降低可能增大了公司的盈利,反之,则调低了公司的一方面,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胜任能力越强,盈利水平。

越能有效地揭示出客户的违规现象和信息操纵行为,审计CFO。/A川=%(1/Al_1)+卢l(.s;朋。一I)

经验、专业知识和行业惯例的积累有助于审计师发现管理+伤(AS。/A。1)+占。

(1)

层的各种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审计(Dunn

第二,产品成本模型。产品成本就是销售产品成本加and

Mayhew,2004);另一方面,除了专业能力,具有行业

上当年存货的变动额。销售产品成本和当年销售存在如式专长的事务所一般享有良好的品牌和声誉,因此,为了维(2)的线性关系。

护自身的声誉,他们也更有动机去发现和揭示管理层错误COGS。/A.1=oo(1/A.1)+13(S。/A.1)+占,

(2)

的或激进的会计政策(DeAngelo,1981);此外,由于具有存货变化额和当期及上期销售变动额存在如式(3)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持续在人员培训、技术方法和内部管理的线性关系。

控制方面进行了专门投资,因此,一旦低质量的审计被发AINV/A¨=Ⅱo(1/Af-1)+届l(AS。/AI_1)

现,那么该事务所将承担的投资损失也越多(蔡春,+届2(AS。一l/A.1)+s。

(3)

2007)。所以,具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会抑制公司的各种盈根据式(2)和(3),我们用式(4)来估计正常的产余管理行为,包括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由此,品成本。公司实际的产品成本减去正常的产品成本就是异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常的产品成本(R—PROD)。产品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产品H3: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有效地抑制应计盈余产量的增加,产量的增加则导致单位产品固定费用的减少,管理。

因此,异常产品成本的增加就可能会导致单位产品的获利H4: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有效地抑制真实盈余能力的提高,进而会提高公司的利润,反之,就会降低公管理。

司的利润。

三、研究设计

PROD。/A。一1=oo(1/A。1)+卢1(Js。/A:一1)+应(△Sr/A,1)

(一)主要变量的计量+卢3(△S.1/A。1)+占。

(4)

1.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第三,费用模型。我们使用式(5)来估计正常费用。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本文采用可操纵性应计数来衡量,公司实际的费用减去正常费用,就是异常费用(R—利用考虑当期业绩的截面琼斯模型(Kothari

et

a1.,2005)

DISX)。异常费用的增加会使公司的利润降低,反之,则来估计。由于操纵性应计数有符号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使公司利润增加。

操纵性应计数的绝对值(ABSDA)衡量应计盈余管理水DISX。/A.1=oo(1/A.I)+JB(5;/A.1)+占。

(5)

平,ABSDA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这样在上述公式中,CFO。是当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可以克服有关盈余管理正负抵消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反量净额,S。是当年的销售收入,AS。是当年和上年销售收入应盈余管理的程度。

的变化额,AS。是上年和上上年销售收入的变化额,对于真实盈余管理,我们仿照Roychowdhury(2006)

AINV,是当年和上年存货变化额。COGS。是当年的产品销和Cohen

et

a1.(2008),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CFO)、

售成本。PROD。是当年的产品成本,由当年的销售产品成异常费用(R—DISX)和异常产品成本(R—PROD)三个分本和存货变化额组成。DISX。②是当年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指标之和来计量。首先,我们计算出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用之和。

流、正常费用和正常产品成本,然后,分别算出异常经营第四,真实盈余管理模型。根据Cohen

et

a1.(2008),

活动现金流、异常费用和异常产品成本。

本文将这三个指标相加之和作为总的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

第一,现金流量模型。根据Dechow

et

a1.(1995),正

指标(RDA)(见式(6)),以此表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和销售额存在如式(1)的线性关系,度,该指标值越大,表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反之,通过回归可计算出正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再用实际的经营

表示越低。

①2002年起,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规定,审计师因公司虚假陈述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06年1月1日,新证券法等进一步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②这个指标包括研发费用、广告费用和销售与管理费用。但在我国,公司没有专门披露公司当年转入费用的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而是把它们包含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里面了。所以,在本文中,该指标只包含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个项目。

83

万方数据

RDA=R—CFO+R—PROD+R—DISX(6)(二)回归模型仿照Barth

et

2.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采用的是厦门大学内部控制课题组(2010)③发布的2007至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刘启亮等,2012)。该指数采用百分制,取值区间为0至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内部控制越好。对该指数取自然对数(Lnindex)即为本文内部控制的衡量指标。

3.审计师行业专长

本文采用比较保守的行业市场组合指标来估计行业专长,并且为了避免营业收入为负无法取平方根的情况,本文采用审计客户的总资产来代替审计费用,得到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度量指标MSA。

a1.(2008)和Cohen

et

a1.(2008),对于

内部控制或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使用如下回归模型:

ABSDA=aO+a,Lnindex(orMSA)+d,Bi94+d1S,ZE

+科R删+a5ROA+撕加y+a7CFO+a8D加y

+a9LOSS+otlOISSUE+理11year09+占,

(8)

同样,对于内部控制或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

理的影响,本文使用如下回归模型:RDA=aO+dlLnindex(orMSA)

+“28i94+a3SIZE+04D饵

+a5ROA+a6LEV+a,CFO+a8DLEV+a9LOSS+aloISSUE+allYear09+s。

MSA泓=∑扫而矽∑∑厕(7)

(9)

同时,为了检验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仿照杨德明等(2010)的做法,本文按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将其分为内部控制好和差两个样本组,分组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借以判断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

根据相关的文献(如Roychowdhury,2006;Cohen

et

J=I

l=I

J=I

其中,乏:而跚£澎为事务所i在行业K中的客户资产

总额的平方根之和。∑∑,历磊磊虿为行业K中所有公司

资产总额的平方根之和。对于行业的分类,本文采用证监会2001年的行业分类标准,按大类对除了制造业以外的行业按照一级代码进行分类,由于制造业的分类比较复杂,对制造业采用二级代码进行分类,因此,共分为22个行业类别。

表1

a1.,2008;刘启亮等,2011),在模型中加人了这些控制变量:事务所规模、公司规模、业绩、亏损状态、负债水平、现金流、负债额的变化、股票增发等(见表1)。

变量的定义

考虑当期业绩的截面基本琼斯模型计算出来的操纵性应计数。操纵性应计数的绝对值。

真实盈余管理指标,等于异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异常产品成本和异常费用之和。审计师行业专长,以某会计师事务所在某一行业中的市场份额衡量。内部控制指数的自然对数。

哑变量,是否为国际四大事务所,是为l,否则为0。公司当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公司当年的总资产净利率,等于当年净利润除以年末总资产。公司当年的资产负债率,等于当年末总负债除以当年末总资产。

经上期末总资产调整的现金流,等于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除以公司上一年末的总资产。公司总负债的变化率,等于本年资产负债率减去上年资产负债率。哑变量,公司当年是否发生亏损,取值为l,否则为0。哑变量,公司下1年或下2年增发股票,取值为1,否则为0。年度哑变量。

ABsDA

删删

Lnindex8/94slzER(MLE',CFoDLEvLossIssUEYea,09

(三)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由于2007年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对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虑到过渡期的影响,本文的样本区间选择为2008至2009年两年。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与主板市场的公司不同,故剔除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同时,由于金融行业公司的特殊性,本文也剔除了金融行业和一些财

务数据缺失的公司观察值。最后,得到的总样本观察值为3051个,其中,2008年为1500个,2009年为1551个。

如表2所示,ABSDA的均值为0.079,中位数为0.048,真实盈余管理指数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06和一0.003,应计盈余管理的幅度高于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Lnindex)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是3.654和3.383。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均值为0.049,中位数是0.034。在事务所

③2010年6月11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同时报道了厦门大学陈汉文教授主持的内部控制指数课题组研发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84

万方数据

爹i:『l萎jii蒸j攀j;;j::|Ii“。ii爹爹t

i囊蒸i

规模方面,国际四大在中国的审计客户占所有上市公司的

叭l

比重为6%左右。

懈8

表2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嘶6

Ⅲ4

曩RDA眦

簿ABSDA

。D

耋|Z

图2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应计盈余管理从表3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了内部控制越好,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支持了本文的假设1。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系数也显著负相关,说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

图l列示了按内部控制指数分组后,各组的审计师行

能力越强,越能发现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支持业专长、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平均值的分布情况。

了本文的假设3。这些结论与国外文献的发现一致,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质量越好,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与国内的发现(蔡春,2007;刘桂良,2008)相反。

值(ABSDA)越小,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真实盈余管表3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

理(RDA)的分布大致呈现u型,即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应计盈余管理

提高,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先降后升。这与假设I和2的预期基本一致。同时,审计师行业专长(MSA)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二者呈现互补的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好的公司越愿意聘用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来审计。

图2显示的是按审计师行业专长分组后,各组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平均值的分布特征。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提高,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值呈现下降趋势,真实盈余管理也基本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均具有抑制作用。这与假设3和4的预期基本一致。

●n

c;∞

■RDAc;嘶

羹蓁垂霎卜一

采ABSDA仉舛

蓁乳雾雾萋

霸MSA

§

仉窨}

鲞蔼j

ilI鋈1

(0,10)00,20)00,20)(30,40)(40,50)(50,60)(60,70)70以P_

图1

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和审计师行业专长

万方数据

警曩薹霉囊誊¨;}}¨鼍豢。黪黧誊篡童蠢?≯。

_曩

誊i…

I;;:=曩

篓鬟j≥誊毒善

w、霉j誊誊i

誊嚣j鬟誊麓萋i

ii

i;

续表

变量

Constant

ABSDA

ABSDA

ABSDA

能的原因是:对真实经营活动操纵的盈余管理行为,例如通过放宽赊销政策来增加销售收入,只要符合内部控制的政策和流程,就不违反公司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可能对此无法产生明显的治理作用。但是,审计师通过分析性程序对比公司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就可能发现经营活动的异常。因此,当整个公司基于同一个业绩目标运用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利润时,内部控制的治理作用显得相对薄弱,外部审计师反而能够较为有0.163…0.099”+0.151”4(<0.001)

(0.005)控制

3,051

(<0.001)控制

3,051

年度效果

Observations

控制

3,051

垒尘竺!!垦:竺:Q!!!:竺!!旦:!!!

说明:(1)”+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2)括号内是P值。(3)本表的回归按照公司代码进行了Cluster处理。下同。

同时,如第(3)列所示,在回归中同时纳入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结果没有变化。表明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均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治理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真实盈余管理从表4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P值为0.136,支持了假设2。这与方红星等(2011)年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表4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

真实盈余管理

变量

一0.012

一0.012

(0.136)(0.152)

l;|胁

删∞

|彗

一一一一一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系数显著为负,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删一

明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更能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从而支持本文的假设4。虽然内部控制与审计师监督均能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审计师的外部监督比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可

86

万方数据

效地抑制这一行为的发生。

同时,在回归中同时考虑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回归发现结果并没有变化,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仍没有显著的治理作用,但是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有效地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三)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治理作用: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进一步,仿照杨德明和胡婷(2011)的做法,本文将内部控制分成两组:大于内部控制中位数组(即内部控制较好样本组)和小于内部控制中位数组(即内部控制较差样本组),来检验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盈余管理发挥治理作用的具体方式。

分组统计发现(限于篇幅,该表未报告),在内部控制较好样本组和内部控制较差样本组,操纵性应计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内部控制较好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的绝对值明显小于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这也说明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明显。审计师行业专长在两个组间差异明显。内部控制较差的公司所聘用的审计师的行业专长明显低于内部控制较好的公司,表明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之问可能存在互补关系。

如表5所示,在内部控制较好的样本组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显著负相关。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组中,审计师专长与应计盈余管理的系数为正不显著,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系数虽为负,但也不显著。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审计师发挥其行业专长,即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之间存在互补作用,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审计师利用其行业专长发挥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这与杨德明和胡婷(2011)的发现不一致。

表5内部控制分组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

五、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2.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分指标(一)进一步分析

的影响

1.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正向和负向应计盈余为了更好的捕捉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三管理的影响

个分指标分别进行分析。

如表6所示④,在内部控制较好的样本组中,审计师如表7⑤所示,在内部控制较好的样本组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正向DA的系数为负,并且接近显著性水平,行业专长与异常产品成本显著负相关,与异常现金流的系与负向DA的系数显著为正,但在内部控制差的样本组,数边际显著为正,显著性为10.6%。说明了审计师行业专审计师行业专长对正向和负向DA均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长在内部控制较好的公司中能够比较有效地抑制管理层通用,并且符号相反。这说明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审过产品成本和现金流进行调增利润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计师行业专长的发挥,审计师对正向和负向盈余操纵均具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组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异常现金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组中,无论的系数显著为负,与异常费用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是正向DA还是负向DA的系数均不显著,审计师对正向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情况下,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负向DA均没有抑制作用。这进一步表明,内部控制与审理调节利润的情况没有一致性的治理作用。这也基本表明,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治理存在互补性。

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分指标的治理表6

内部控制分组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

作用仍存在互补性。

正向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

(二)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进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做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1.前述对应计盈余管理计量的指标中,我们采用的是考虑当期业绩因素的截面基本琼斯模型计算的应计盈余管理,现在,我们选用考虑当期业绩因素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出来的可操纵性应计数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同时,前面我们用不考虑利润调节方向的异常现金流、异常产品

表7内部控制分组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真实盈余管理分指标

成本和异常费用之和计量总的真实盈余管理。这里,仿照标,每一种方法计算的变量又分为连续变量和哑变量。关刘启亮等(2011),本文根据三个指标变化方向的含义,于哑变量,对于行业市场份额,从单一行业的角度考虑,也将真实盈余管理指标按照式(10)计量。该指标的含义如果某一事务所在该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比例,是。NEWRDA越高则意味着公司调高了利润,反之,则表即可认为该事务所在该行业具有行业专长。本文选用的是示公司调低了利润。

国外阀值的下限10%作为衡量事务所是否具有行业专长的NEWRDA=一R—CFO+R—PROD—R—DISX(10)

标准。即如果某一事务所在某一行业计算出来的MSA大于把上述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两个因变量代入模型中,10%。则认为该事务所在该行业具有行业专长,从而取值为按表3、表4和表5的方法进行重新回归,发现主要结果与1.否则取值为0。对于行业组合份额,从单一事务所来衡前述的结果基本一致。

量,计算每一行业在事务所所有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取在该2.我们按照Yardley

et

a1.(1992)提出的事务所行业

事务所中占市场份额最多的行业为其专长行业,即当某一行组合指标重新计量审计师的行业专长。

业在特定事务所中的份额最大,则取值为1,否则为0。

同时,依据Krishnan(2003)和蔡春(2007)的方法,把上述三个变量分别代入到模型中,按表3、表4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分为行业市场份额指标和行业投资组合指

表5的方法进行重新回归,发现结果与前述结果基本一致。

④本表按表3的模型回归,限于篇幅,我们没有报告控制变量的结果。⑤本表按表g的模型回归,限于篇幅,本表没有报告控制变量的结果。

87

万方数据

3.前述的回归中并没有考虑行业因素,因此,我们在模型中加人行业控制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发现结果基本一致。

六、结论

本文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两个方面,来分析它们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内外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方式。利用2008至2009年A股主板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发挥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最后,无论是对正向与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还是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三个分指标进行分析,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互补性。

本文的启示意义在于:治理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需从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内外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文中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的理论阐述有些不足。在没有错报的情况下,审计师无法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已是事实的真实盈余管理。那么,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是通过自身的“威慑作用”还是其他方式发挥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也是研究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机制所会面临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蔡春,鲜文铎.2007.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

质量相关性的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

证据.会计研究,6:41—47

董望,陈汉文.2011.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

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

究,4:68—78

方红星,金玉娜.2011.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

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

会计研究,8:53—96

李增泉,于谦,王晓坤.2005.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经济研究,1:95~105

刘桂良,牟谦.2008.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6:85~92

刘启亮,何威风,罗乐.2011.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1:57—121

刘启亮,罗乐,何威风,陈汉文.2012.产权性质、治理环境与内部控制.会计研究,3:15~27

刘文军,米莉,傅惊轩.2010.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

计质量——来自财务舞弊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1:

88

万方数据

47~54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2007.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管理世界,1:113~121

杨德明,胡婷.2010.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审计研究,5:90—97

张国清.2008.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

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2:23~24

张龙平,王军只,张军.2010.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审计研究,2:83~90

Ahamuro.J..andA.Beatty.2010.HowDoesInternalControlRegulationAffectFinancialReportin97.JournalofAc-

countingand

Economics,49(1—2):58~74

Ashbaugh—Skaife,H.,D.Collins,W.Kinney,andR.

LaFond.2008.TheEfiectofSOXInternalContmlDeficienciesandTheir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The

AccountingRe-

view,83(1):217—250

Balsam,S.,J.Krishnan,andJ.S.Yang.2003.Auditor

IndustrySpecializationandEarningsQuality.Auditing:A

Jour-

nalofPracticeand

Theory,22(2):71—97

Chan,K.,B.Farrell,andP.Lee.2008.EarningsMan-

agement

ofFirmsReportingMaterialInternalControlWeaknes-

ses

UnderSection404oftheSarbanes—OxleyAct.Auditing:A

JoumalofPracticeand

Theory,27(2):161—179

DeAngelo,L.E.1981.Auditor

Independence,“Low

Balling”andDisclosureRegulation.JournalofAccountingand

Economics,3(2):113—127

Dechow.P.,R.Sloan.andA.Sweeney.1995.Detec—

ting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new,70(2):

193—225

Doyle,J.,W.Ge,and

S.Mc

Vay.2007.Accruals

Quality

andInternalControl

over

FinancialReporting.TheAc-

counting

Review,82(5):1141—1170

DunnK.A.,andB.W.Mayhew.2004.AuditorIndus-try

SpecializationandClientDisclosure

Quality.Rerew

ofAc-

counting

Studies,9(1):35~58

Francis,J.,E.Maydew,andC.Sparks.1999.The

RoleofBig6AuditorsintheCredibleReporting

ofAccruals.

Auditing:AJournalofPracticeand

Theory,18(2):17—34

Kothari,S.,A.Leone,andC.Wasley.2005.Perform

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Accrual

Measures.JournalofAc.

countingandEconomics,39(1):163~197

Simunic,D.,andM.Stein.1987.ProductionDifferenti—ation

inAuditing:AStudyofAuditorChoiceintheMarketfor

NewIssues.CanadianCertifiedGeneralAccountants’ResearchFoundation

Yardley,J.,N.Kauffman,T.Cairney,andD.Albrecht.1992.SupplierBehaviorintheU.S.AuditMarket.JournalofAccounting

Literature,11(1):151~184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范经华, 张雅曼, 刘启亮

武汉大学 430072;中国建设银行南京审计分部 210000会计研究

Accounting Research2013(4)

参考文献(24条)

1.蔡春.鲜文铎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 20072.董望.陈汉文 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13.方红星.金玉娜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 20114.李增泉.于谦.王晓坤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 2005

5.刘桂良.牟谦 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20086.刘启亮.何威风.罗乐 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及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20117.刘启亮.罗乐.何威风.陈汉文 产权性质、治理环境与内部控制 2012

8.刘文军.米莉.傅倞轩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来自财务舞弊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09.魏涛.陆正飞.单宏伟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 200710.杨德明.胡婷 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 2010

11.张国清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200812.张龙平.王军只.张军 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0

13.Altamuro,J.A.Beatty How Does Internal Control Regulation Affect Financial Reporting 2010(1-2)

14.Ashbaugh-Skaife,Fond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 2008(01)

15.Balsam,S.J.Krishnan.J.S.Yang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Earnings Quality 2003(02)

16.Chan,K.B.Farrell.P.Le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Firms Reporting Material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Under Section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2008(02)

17.DeAngelo,L.E Auditor Independence,"Low Balling"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 1981(02)18.Dechow,P.R.Sloan.A.Sweeney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1995(02)

19.Doyle,J.W.Ge.S.Mc 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2007(05)20.Dunn K.A.B.W.Mayhew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 2004(01)

21.Francis,J.E.Maydew.C.Sparks The Role of Big 6 Auditors in the Credible Reporting of Accruals 1999(02)22.Kothari,S.A.Leone.C.Wasley Perform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 Accrual Measures 2005(01)

23.Simunic,D.M.Stein Production Differentiation in Auditing:A Study of Auditor Choice in the Market for New Issues1987

24.Yardley,J.N.Kauffman.T.Cairney.D.Albrecht Supplier Behavior in the U.S.Audit Market 1992(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yj201304012.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r1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