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惠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06 06: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治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辨析题

1.答:该命题正确。

因为:劳动对象是指接受人们劳动加工的对象。它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自然物;二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劳动产品。后者称为原料。可见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劳动对象并非都是原料。 2.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不仅仅是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结成的相互关系,而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发生的生产关系和他们之间的联系。 二、简答题 1.

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类利用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变劳动对象,以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

答:(1)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能力,即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它反映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关系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但是,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会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制度,由这一阶段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为之服务。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能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 3.

答:(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其一,经济规律赖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或改变条件从而创造或改变经济规律;其二,经济规律作用的过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经济规律的特点。①大多数经济规律都只在一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②经济规律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得到发挥,并且直接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

(4)按照经济规律形成的条件和作用的范围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类,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类,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三、论述题 1.

答:(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四个环节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是: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首先,生产是起点,对交换、分配、消费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产为交换、分配、消费提供对象。②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水平以及他们的结构和方式。③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其次,交换、分配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是生产和再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②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2.

1

答:(1)在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生产力诸因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①它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②它改变了生产工具的性能。③不断扩展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劳动对象的品质。④它使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不断走向科学化,使传统的凭经验管理发展到今天利用电子技术的现代化管理。

(2)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①一旦科学技术有重大的突破,就会加速生产力的发展。②科学技术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四、材料题 1.

答:(1)斯巴达克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奴隶主对奴隶的非人待遇,其根本原因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2)轰轰烈烈的斯巴达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的本身。

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如,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上述情况到公元1世纪后就更为普遍。可以说,斯巴达克起义对奴隶解放与自由运动是一次巨大推动,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2.

答:(1)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两个飞跃”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2)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体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必须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行承包经营,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必须走集体化和集约化的道路,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但农业的集体化和集约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具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章 一、辨析题

1.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商品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缺一不可成为商品。②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用于交换,价值无法实现。 2.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但是商品价格的变化并不必然是反映的商品价值的变化。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币值的变化。在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一定时,商品价格与币值成反比。又如,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在商品价值和币值一定时,某商品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会下跌;反之,某商品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会上扬。 二、简答题 1.

答:(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从事的各不相同的劳动。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

答:(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从事的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为:①由于劳动二重性的发现和论证,第一次科学的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

2

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的变革,成为真正科学的价值理论。②正是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才阐明了由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构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揭露了资本剥削雇用劳动的本质,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③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科学的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等。 3.

答:(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不同种类商品价值量的比较取决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 (3)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4.

答:(1)劳动生产率,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或能力,可用单位时间生产使用价值的多少或单位商品所耗劳动量的多少来表示。

(2)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运用程度;生产的组织和劳动组织的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 5.

答:(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从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3)货币的本质在于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示一切商品的价值。

(4)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6.

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论述题 1.

答:(1)所谓私人劳动,是指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各个生产者独立地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所谓社会劳动,是指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本质属性。

(2)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质上都是社会劳动。但是这种社会劳动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交换,它的产品被社会接受而间接表现出来。这就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即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影响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

答:(1)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①价值的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本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②价值的量。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不同商品间进行价值量比较时,必须把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换算成同一的简单劳动。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货币形式已是价值形式的普遍形式。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④价值的运动规律。价值的运动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规律,也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规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⑤价值的转化形式(第8章的内容)。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

(2)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①货币的产生。货币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或高级形态,也是价值形式的普遍形式,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从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3

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大职能体现出来。③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主要提示以下几点:①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凝结而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物质财富是由劳动和生产资料结合而生产的。因此,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的生产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既要重视价值的创造,也要重视使用价值的生产。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主义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价值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利用这一原理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样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既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这一原理,可指导我们重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珍惜,可指导我们努力改进技术,利用高新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⑤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加速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生产领域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在微观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或生产者认真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节约各项费用开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宏观方面,按社会需要投入各种商品生产的总劳动量,可以避免浪费劳动时间。在流通领域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一方面,通过价格杠杆,从经济利益上影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价格波动,调节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实现供需平衡。在分配领域自觉利用价值规律,正确处理各部门各企业分配关系;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在消费领域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调节消费需求,调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

(4)货币理论的现实意义主要提示以下两点:①指导我们自觉发挥货币的职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②指导我们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好货币的发行量,做到总给量与总需求量能够相一致,确保社会经济有序运行。 四、计算题 解:1.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销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28000-700+800-500/8

=300(亿元) 2.

每元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300/400=0.75元

3.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一情况说明,在纸币流通下,纸币是代替金银货币来执行其职能的,因此要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要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发行的纸币量超过它实际代表的金属货币数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其结果必然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五、 1.

材料题

答:(1)根据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奶农的经济行为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当奶牛和牛奶价格看好时,会大力发展奶牛业。反之,养殖奶牛的规模会受到影响。

(2) 奶牛和原奶的价格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竞争、供求关系、成本、原奶质量等,这些因素处于动态中,因此,养殖奶牛作为一种投资,是有风险的。

(3)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进行认真地市场调查,决不能盲目地去适应市场;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进行有效指导,以避免农民盲目的经济行为而造成经济损失。 2.

答:(1)这段话讲明了商品二因素不可分割的关系:商品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生产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这段话指出了商品二因素的对立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消费者需要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需要的是价值。 (3)在这里,斯密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利己心是构成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 第三章 一、辨析题

1. 资本既是一种运动,也是静止物。

4

答:错误。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要带来剩余价值,不仅要经历生产过程, 由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还必须经历两个流通过程: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出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只有不停地从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再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周而复始地反复运动,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一旦运动停止,就不能再带来剩余价值,资本的生命也就终结了,就不成其为资本了。所以,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2.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价值决定包括着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答:错误。劳动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存在着许多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固然是这一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却构不成最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并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一句话,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就在这里。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能使价值存在的形式发生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因为投资者不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购买劳动力商品,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和实现。 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相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1)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2)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马克思在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资本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答:(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从资本的价值运动形式看,资本具有一般共同属性:一是返还性;二是运动性;三是增殖性。 (3)资本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体现资本的特殊性质。

(4)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结合在一起的,其性质就是能带来私人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私人资本及其带来的剩余价值属于资本家所有。

(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起来的资本,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表现为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是由公有企业占用的能带来增殖的价值。资本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利税上缴国家,其余部分转化为垫支资本,构成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源泉。因此,它反映着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试述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及其趋势。

答:(1)名义工资是劳动者实际得到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是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的反映。

5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1)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是土地可以买卖,具有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2)土地价格实际上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级差地租?它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

答:(1)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在不同地块上或等量资本连续投在同一地块上,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投资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形成的地租。

(2)土地存在等级差别是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条件。

(3)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土地经营权垄断。首先,由于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垄断经营优中等土地的投资者能稳定获得超额利润。其次,由于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从而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投资者能提供超额利润,并形成级差地租。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2.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

答:(1)绝对地租就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种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 一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于工业,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工业部门低,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了不同于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

(3)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形成竞争和资本转移的一种阻碍。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不参与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而是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4)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3.土地市场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答: (1)决定土地市场价格的不是价值,而是影响地租收益量从而影响地价的各种不断变化的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土地市场供求状况,而且包括一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可预期前景。

(2)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交易易手的不是土地,而是土地产权证书,从而明晰产权证书是土地市场交易的必要条件。 (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可分离性,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两权交易市场,包括所有权交易市场和使用权交易市场。

(4)建筑物与土地的不可分离性决定了土地交易,特别是城市土地交易伴随有房产交易,从而使土地市场成为房地产市场。 (5)房地产作为不动产是国家征收财产税的对象,其交易行为不仅包括产权转移而且包含纳税人的改变,从而决定了它要受税务机关的核查。

4.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答:(1)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继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 五、论述题

1.试述地租的本质。 答: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地租的本质,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一种收入。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就必然会有地租存在。

(2)在不同土地所有制下,地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体现的经济关系也不同。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反映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同农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它既体现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的竞争关系,又体现二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地租,是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实现,体现了国家、集体与土地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试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联系与区别。 答:

(1)级差地租I是投入不同土地上的等量资本,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或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II是指在

26

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而具有较高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

(2)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和前提,级差地租II是级差地租I的发展形式。

(3)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第二,投资方法不同。第三,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情况不同。

(4)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们的实质都是超额利润,都是来自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都是投入土地的各个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六、计算题

1.假定农业投资者分别向土地所有者租种了优、中、劣三块面积相同土地,均耗资500元,平均利润率为20%,劳动生产率用产量来代表,分别为30担、25担、20担。请计算: (1) (2)

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各为多少? 优、中、劣三块土地各提供级差地租多少?

解:(1)优、中、劣等地全部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分别是: 成本价格+平均利润=500+500×100%=600 优等地每担的个别生产价格=600÷30=20 中等地每担的个别生产价格= 600÷25=24 劣等地每担的个别生产价格= 600÷20=30

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因此农产品每担的社会生产价格为30。 优等地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30×30=900 中等地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30×25=750 劣等地全部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30×20=600 (2)

解:优等地的级差地租=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900-600=300 中等地的级差地租=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750-600=150 劣等地的级差地租=社会生产价格-个别生产价格=600-600=0 计算结果见下表: 土地 种类 优 中 劣

2.假定一块土地每年可提供地租100元,当时的利息率为5%。请计算: (1) (2) (3) 解:

土地的价格是多少?

如果当时的利息率不是5%,而是4%,土地价格又是多少?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投入 资本 500 500 500 平均 利润 100 100 100 产量 (担) 30 25 20 个别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600 600 600 每吨 20 24 30 社会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900 750 600 每担 30 30 30 级差地租I 300 150 0 (1) 土地价格=

地租=100÷5%=2000元

利息率地租=100÷4%=2500元

利息率(2) 土地价格=

(3)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

27

七、材料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象。??如果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那么,农产品的价值就不再高于生产价格,这样,作为价值大于生产价格余额的绝对地租就会消失。 材料二:如果在一个国家,农业资本构成与非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相等,情况就不同了。??这样一来,土地所有者只有自己耕种这些土地,或者得在租金的名义下,把他的租佃者的一部分利润甚至一部分工资刮去。

材料三:英国在1900年租佃形式的耕地占了全部耕地面积的90%,但现在已降到25%左右。日本在1945年租佃形式的耕地占了总耕地面积的46%,但到1965年已降为5%左右。

美国在1969年的完全租佃农场只占13%,部分租佃农场也仅占24%。 (1) (2) 答: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

(2)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接近工业甚至超过工业的情况下,形成绝对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来源形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余额。它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投资者的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二是农产品价格提高到其价值以上,即来自农产品的垄断价格。

(3)全部自有和部分自有的农场比重上升,租佃农场的比重不断减少。土地所有者与农业经营者合而为一的农场逐渐成为主要的形式。由于这些农场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不需要交纳地租,有利于经济用地和追加投资进行建设开发,并能在农业生产中主动、及时地采用新技术,因而这些农场活力较租佃农场强,平均生产规模也大,经济效益更高。

第十二章 一、 辨析题

1、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错。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的“一国”是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就是说,只要是某一国的领土上,无论是该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生产的,都是该国的GDP。而GNP的“一国”是指一国的公民。就是说只要是一国的公民,无论在国内生产的,还是在国外生产的,都是该国的GNP。

2、按资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生产要素,指的是资本、技术、土地、房屋、生产工具、经营者才能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就是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要素投入者支付报酬。所谓生产要素的贡献,是指它投入生产经营后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要素的贡献有时很难计算,于是便以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替代,作为支付报酬的标准。所谓按资分配,就是以生产中物的要素为尺度进行收入分配的形式。按资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的分配方式。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分配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特点是:

第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实现形式多元化。(1)按产权分配。(2)按资本所有权分配。(3)按经营权分分配。(4)按事权分配。(5)按劳动力所有权分配。(6)按福利保障分配。(7)按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第二,国民收入分配主导原则是市场化。这实质上是坚持市场化收入体制的微观经济分配过程,就是坚持效率分配的原则。 第三,国民收入分配主体明晰化。在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其主体实际上是三类:国家、企业、个人。

2、按劳分配的内涵。

答: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这个定义表明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1)实行按劳分配,所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2)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前提。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参加劳动,提供劳动;二是必须在公有制单位参加劳动,提供劳动。(3)劳动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劳动者个人能分得多少消费品,取决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3、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答: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有:第一,居民收入;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收入水平提高了,意味着可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这

28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发展的趋势。

(3)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资本主义农场结构和土地关系的新特点。

样必然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结构;(1)农、轻、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消费品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2)农、轻、重内部结构合理与否,也影响消费结构。(3)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也对消费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第三,消费资料的价格;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发生不同的变化,影响消费品的供求,进而影响消费结构。第四,人口状况;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必然影响人均消费额,从而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的结构,对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五,消费心理、消费习俗、社会风气,等等; 三、论述题

1、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有什么差别?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而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

(1)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由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并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因此个别劳动并不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表现为企业联合劳动。所以按劳分配只能在各个企业内部实行。

(2)按劳分配收入中包含了某些非劳动收入因素。劳动者所得报酬的多少,除了取决于个人的劳动量,还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往往包含由产品利润较高所获得的收入、风险收入、机会收入等。

(3)按劳分配要通过市场实现。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由于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或强度来衡量,只能迂回曲折地通过价值来表现。因而价值、价格、货币、买卖、市场等范畴和关系会同时存在。每个社会成员向社会提供劳动后,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获得货币工资,再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4)分配与消费相分离,为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提供了可能。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与消费是完全结合的,分配多少就消费多少。在现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与消费是经常分离的,不仅在空间上可以分离,在数量上也可以分离。马克思设想,按劳分配将借助于劳动证书或劳动券的形式来实现,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必须借助于货币。人们完全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购买股票和债券,或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等以获取生产要素收入,为将来更好地消费寻找机会和可能,同进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如何正确理解消费的性质? 答:消费具有如下性质: 第一,消费的二重性;(1)自然性,指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自然的过程。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防御寒冷,这些都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2)社会性,指人们的消费活动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过程。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价值观、消费观不同,消费的情况就不同。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对消费也产生不同的影响,出现不同的消费方式。经济学只研究消费的社会过程,消费的自然过程是生理学、商品学、营养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当然,在研究消费的社会过程时,不可能脱离它的自然过程,完全脱离消费的实物内容,如消费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结构等,消费关系就会落空,也难以揭示消费的发展规律性。 第二,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1)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之一,既和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一样反映生产关系,又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体现出生产关系的最终实现;(2)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别明显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进而反映生产关系;(3)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各个社会均存在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正充分地说明了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

1、有人说股票和股市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有人说属于再分配。请问:它们是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

答:居民个人的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前者如存款、债券、股票等;后者指私有住宅和某些固定资产。前者的报酬形式有利息、股息或红利;后者的报酬形式是租金。在实行股份制企业中,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按公司章程规定提留生产经营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储备基金;一部分作为分红基金,由公司按股份投资比例进行分红;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作为职工的劳动收入,这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居民个人的工资收入并不是完全用于消费,其剩余部分资产可以用于投资,如债券、股票等而获得债息、股息收入,这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发展经济,因此就要提高经济效率,至于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在当前是不重要的,只有当经济发展上去了,再考虑公平问题也为时不晚。请问:你怎样看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公平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公平绝不是搞平均主义。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但非劳动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悬殊,也同样会挫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从而使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效率指在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率的较高增长,也就是投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 第13章(缺)

29

第十四章 一.辨析题

1.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中水平型分工已经完全取代了垂直型分工,因此在分工体系中不存在剥削和控制的不平等现象。

答案要点:论点错误。当代的国际分工既有垂直型分工,也有水平型分工。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2.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答案要点: 论点正确。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先进的通讯技术、电脑网络的推波助澜更加方便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客观的趋势和潮流。 二.简答题

1.简述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区别。

答案要点: 世界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世界市场并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总和。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同质的规定性:各国的国内市场是一个国家内部交换关系的反映,是国内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世界市场是以国家为媒介并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际商品交换关系的反映;国内市场要受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而世界市场则受到世界各国经济和政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2.简述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

答案要点:一般来讲,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际贸易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是节约生产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途径。;国际贸易是积聚资金、吸收先进技术的有效方式。

3.简述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之间是有区别的:

答案要点:国际价值是以生产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国际价值的形成晚于国民价值的形成,它是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参加世界市场的各国商品的国民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国际价值反映的是国际间商品的交换关系,国别价值反映的是一国国内商品的交换关系;国别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本国的货币,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或多种世界货币。 4.简述国际经济竞争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区别:

答案要点:.国际经济竞争受国际价值规律支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竞争的自由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干预,导致国际经济竞争更加复杂化和白热化。 5.简述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其作用

答案要点: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区域化有助于促进了本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成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6.简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剥削的主要手段

答案要点:通过直接投资,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继续依附发达国家;通过对世界市场和产品价格的垄断,同发展中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并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依附发达国家;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垄断,以及在技术转让中实行种种限制,以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附关系;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垄断,极力保持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上对发达国家的从属和依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协调形式及其局限性。

答案要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协调从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来看,既存在着主要是各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进行调节的初级形式,也存在着若干国家通过结成经济区域化集团,在集团内部进行的对国民经济若干领域的高级形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协调的局限性:第一,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必然要维护本国的利益。要使国际利益得到维护,一些国家在承担部分损失时必须以未来更大的回报为前提,这就使得对资本国际经济运行的调节十分困难,即使已经达成的协议,也常常难以执行而导致失效。第二,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中,各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挑战,不得不采取经济协调政策。但为了本国的利益,又不愿作出过多的让步。些国际经济组织或者首脑会议都缺乏权威性。第三,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是为垄断资本家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协调对不同国家垄断资本的矛盾和同一国家不同垄断资本的矛盾,只是起到一个暂时缓解矛盾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

30

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发展中国家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是:在各国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其主要内容:各国主权平等,实行民族自决,维护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各国有权实行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各国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权,发展中国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对跨国公司有权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直至采取国有化措施;各国在公平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合作,保证所有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特别是注意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改善贸易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料、初级产品与进口制成品价格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的各个领域内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惠的非互惠的待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促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减轻债务负担,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并为财政资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生产国组织在国际合作范围内所能起的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发挥集体的自力更生精神 五、案例分析题

1.下面是一组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资料: 材料1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自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

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叨家公司中已有80%在网上开设网址,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万台电脑连接入网,互联网用户达到6000万人。据一些研究机构预测,2001年全球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3.5万。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摘自 《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申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10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摘自 《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 摘自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①

根据材料1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要点:(1)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进步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世界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可能

31

从中受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国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饱受贫穷落后之苦,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扩大。

2.下面是一组西方某些政客和学者们关于对经济全球化的提法的资料:

美国学者埃伦·伍德认为,目前人们如此关注经济全球化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正在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制度”,“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

英国学者斯克莱尔提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他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政治、文化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三者统一的过程。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托夫勒说:美国正在利用本国经济和媒体的巨大力量推销“华盛顿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基本上是全球主义、自由贸易主义以及民主这三个单纯且直线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变数构成的。 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请对上述观点作一评析,并阐述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正负效应。

答案要点:(1)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企业追逐利润的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对经济自由化道路的选择,引起世界各国经济体制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发展不平衡更趋严重;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全球化了;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影响。 第十五章 (缺) 一、辨析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

2、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和平共处,因此,它们之间就不存在着矛盾、冲突和斗争。 二、简答题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三、论述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 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材料二:“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解决他去世之后一百年、两百年、上千年所产生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

材料三:“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 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

(2)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创立了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不同于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通过无产阶级带领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夺

32

取政权,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地建立起来。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 2.

这种说法错误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从现象上或从现实上看,世界上许多矛盾和冲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两种制度的对立。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常常表现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对抗行为,有时是公开的对抗,有时是潜在的对抗;有时很激烈,有时则比较缓和;有时是战争冲突,有时又是政治斗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共处,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着矛盾、冲突和斗争。 二、简答题 1、

(1)最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基础上产生的。 (2)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2、

(1)在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执掌政权;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是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执掌政权。

(2)在经济上,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和按资分配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

(3)在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制度通行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3、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是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

三、论述题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断不只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优越性,又是衡量是否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第二,它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第三,它是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巩固国防的物质基础。第四,它是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和两极分化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就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不会因此差别形成两极分化。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其体力和智力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既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条件,又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社会前提。 2、

(1)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是受客观经济运动规律支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33

(2)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日益地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并支配它。但是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却被资本家私人所掌握和支配,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本身要求冲破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解放社会生产力。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既提出了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又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次,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再次,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借鉴的经验。 四、案例分析题

(1) 一是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二是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也不可能具体解决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是说明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找到适合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qw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