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高考数学选择题十法

更新时间:2023-04-23 10: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巧解高考数学选择题十法

解答高考数学选择题既要求准确破解,又要快速选择,正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的,应“多一点想的,少一点算的”。 因此,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在对照选择支的同时,多方考虑间接解法,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下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1 △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 5y2 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

A、 5442 B、 C、 D、 5455

解析:题中没有给定A、B、C三点的具体位置,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即A( 6630,0)、B(,0),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即C(0,),由此225

30 0 0455 ,故选B。 可得k1k2 5660 ( )0 22

例2 △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B是A和C的等差中项,则a+c与2b的大小关系是 ( )

A a+c<2b B a+c>2b C a+c≥2b D a+c≤2b

0解析:题中没有给定三角形的具体形状,不妨特殊化,令A=B=C=60,则可排除A、B,

000再取角A,B,C分别为30,60,90,可排除C,故答案为D。

例3 已知m为非零常数,对x R,有f(x m) 1 f(x)恒成立,则f(x)的最小1 f(x)

正周期是

A、 m B 、2m C 、 3m D 、4m

解析:由题意不妨取特殊函数f(x) tanx,则有

tan(x m)

∴T 4 1 tanx tan( x),可知:m ,而tanx的最小正周期为 1 tanx44 4m,故选D

4

例4 等差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且a1>0,若存在自然数m≥3,使Sm=am,当n>m时,Sn与an的大小关系为:

A、Sn<an B、Sn≤an C、Sn>an D、Sn≥an

解析:由题意可知等差数列无穷无尽的多,不如选一个特殊数列,令m=3,则S3=a3,此时a1+ a2=0,故令 an 为1,-1、-3、-5。

∴n=4>3=m时,Sn=S4=-8<-5= a4= an,故选A。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2例5 过抛物线y=ax(a> 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

FP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11 =( ) pq

A.2aB.14C.4aD. 2aa

解析:由题意知,对任意的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11 的值都是a的表示式,因pq

而取抛物线的通径进行求解,则p=q=111,所以 =4a,故应选C. 2apq

例6 设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为V,,P,Q分别是侧棱AA1和CC1上的点,且PA=QC1,,则四棱锥B-APQC的体积为( )

A. V B。 V C。 V D。 V

解析:不妨设P与A1重合,则Q与C重合,故 16141312

1VB APQC VB AA1C VA1 ABC V3。故应选C.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例7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已知面ABCD是边长为3的

正方形,EF∥AB,EF与面AC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F

A.

915 B.5 C.6 D. 22C B 解析:本题的图形是非常规的多面体,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割.

连接EB、EC,得四棱锥E―ABCD和三棱锥E―BCF,这当中,四棱锥E―ABCD的体积易求得VE ABCD 1 3 3 2 6, 又因为一个几何体的体积应大于它的部分体积,所以不必3

计算三棱锥E―BCF的体积,就可排除A, B.,C.,故应选D.

例8 已知四边形MNPQ为矩形,且MN≠PN,RM⊥平面MNPQ,连MP、NQ、RN、RP、RQ,则以下各组向量中,数量积不为零的是:

A、RP和NQ B、QM和RN R

C、和 D、和

解析: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

如图: RM⊥平面MNPQ N

P Q QN 平面MNPQ 剔除B。 QM MN

同理:RQ MN,剔除C。

∵⊥平面MNPQ,∴RM⊥PQ,剔除D 故选A。

例9 若θ为△ABC中最小的内角,则y sin cos 的值域是:

A、(1,2) B、(112,) C、(,) D、以上答案都错 2222

解析:因为θ为△ABC中最小的内角,故θ∈(0 ),由此可知y sin cos >1,3

从而剔除选择支B、C、D,故选A。

4、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例10对a,b R,记max|a,b|=

是 .

解析:由x 1 x 2 x 1 x 2 x 22 a,a b函数f(x)=max||x+1|,|x-2||(x R)的最小值 b,a<b1,故 2

增函数,f( 2)=0

∴作出函数f(x)在(-∞,0)及(0,+∞)内的大致图象如图,

由图可知xf(x) 0的解集为(-2,0)U(0,2),故选A。

5、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例12 已知数列 an 满足a1 2,an 1 =1-1 ,则a332等于。 an

A.1 B.1 C.-1 D.2 2

11解析: an 1=1- an 2=1-an an 1

an 3= 1-1 =- , 从而 an 11an 2=1+an-1=an ,

11即数列 an 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又a =2,a=1-=2 2 12,

a3 =-1 ,所以 a332 a110 3 2 a2 1,故选B 2

6、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例13 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 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 )

A.5% B.10% C.15% D.20%

解析:设共有资金为a, 储户回扣率x, 由题意得解出

0.1a 0.1 0.4a 0.35 0.6a xa 0.15a,

解出 0.1 x 0.15,故应选B.

7、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例14 设集合M和N都是正整数集合N,映射f:M→把集合M中的元素n映射到集合N

n中的元素2+n,则在映射f下,象37的原象是( )

A.3 B.4 C.5 D.6

n解析:依题意2+n=37,四个选项中只有n=5是方程的解,故选C。

例15 设复数Z满足:Z+|Z|=2+i,则Z=:

A、 3333 i B、 i C、 i D、 i 4444

解析:将各选择支逐一代入题干验证可得答案D。

8、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例16 8颗骰子同时掷出,共掷4次,至少有一次全部出现一个点的概率是:

5 5 1 1 A、 1 ()8 B、 1 (5 C、1 1 (4 D、1 1 (8 6 6 6 6

解析:8颗骰子出现一个点的概率为(),不能出现一个点的概率为1 (,4次48841

681

68

1 不都出现一个点的概率为 1 ()8 ,4次至少有一次都出现一个点的概率为6

1 1 1 ()8 ,故选D。 6

9、特征分析法:对题设和选择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56例17 2-1可能被120和130之间的两个数所整除,这两个数是:

A、123,125 B、125,127 C、127,129 D、125,127

562814772814解析:由2-1=(2+1)(2+1)(2+1)(2-1)=(2+1)(2+1)·129·127,故

选C。

10、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例18 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的三位数,其中奇数共有:

A、36个 B、60个 C、24个 D、28个

3解析:由于五个数字可组成A5=60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超过一半,但44

又不全是奇数,而B是所有不重复的三位数,C、D都没有超过一半。故选A。

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 例如:估值选择法、特值检验法、顺推破解法、数形结合法、特征分析法、逆推验证法等都是常用的解法. 解题时还应特别注意: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求解时对照选择支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快速选择、正确作答的基本前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qt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