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的精神

更新时间:2023-11-25 08: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社团新思维

作者:安兴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个人不断塑造和完善自身的不竭动力。大学生作为推动未来国家进步的主力军,更应当有效结合自身需求不虞余力诠释和实践创新的真谛。在此,就大学社团校园环境而言,有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如何为大学校园社团环境创造一个更好的可适合创新思维培养和行动呈现的环境?

首先,校园社团环境应当是学生和社团自由自主的参与环境,并不是由学校或国家统一构建。

当然,在此,并没有否定学校或国家统一组织的活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或不适合学生自身发展。而是要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哪种形式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如果要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非常苦难。必定人人都有自身不同的需求,很难形成统一的形式和标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是学生按照自身合理愿望,能够按照自主自由原则充分参与,肯定会形成某种较合理、较科学的创新环境。因为满足自身需求的积极性能够延续较长久生命力,而且所激发的积极性肯定是与实际挂钩的。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实现了学生自由自主参与社团,或社团实现了自由自主组织活动,无论是参与者还是组织者都处于最佳激励状态,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实现理想与实际最近接轨。

由学校或国家统一安排和组织的活动,相对于学生自主自由的参与环境而言,显然是不足的。至上而下或至下而上和以哪个为主的根本差别可概括为信息传递的灵敏性问题。是否灵敏性与传递的基数密切相关,至上而下或以至上而上为主的传递模式相对于至下而上或以至下而上的传递为主的模式,其信息传递的基数远远逊色于后者。因此,对于前者而言,由于信息传递滞后,使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明确或缺失,在正常情况下,必将导致其运作的高成本,往往促使成本高与效益。结果是,要么崩盘,要么瘫痪。计划经济或其下的国有企业都给我们生动演示了一番。历史经验值得鉴戒,在攸关大学生发展十分紧密的校园社团环境绝对不能重导历史覆辙。

只有塑造自由自主的校园社团环境,扩大信息传递基数,降低运作成本,学生才能得到最大满足,社团才能实现最大收益,大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其次,校园社团环境应当有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就总体而言,市场经济之所以完善于计划经济,其效率之所以比计划经济高,因为市场经济更能让人不断思考有关个人自身利益得失的问题。市场机制紧紧围绕人性自利原则,给个人更明确地获得利益的向导,使个人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因此,能创造出比缺乏有关个人明确信息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更多的效益和财富,自身需求得到切实满足。之所以市场经济会让每一个参与者更深入思考有关个人自身问题的动力,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谓一目了然。在一套拥有明确激励和约束机制下的市场经济可大大减少和降低思考、协调、决策等中间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和会计成本,确保效率提高与资源有效利用得到更充分实现。而在以学校和国家统一安排和组织活动为主时,由于受目标过于单一、信息基数甚少等各种因素影响,在降低人们积极性同时,必将导致活动越来越形式化等恶性现象出现,究其原因在于,缺少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目前中国大学社团来说,更有必要提及社团的激励和约束问题。之所以目前国内大学的社团运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此,激励不规范和约束不到位。如组织者的付

1

出几乎得到相应的回报,在一般高校内都被视为免费劳动力,刚开始时,热情挺高涨,但时间一长,就是怨声载道。对社团的约束多是多,但多是些负约束,缺乏建设性、有效监督性等的正约束,特别是一些自由思想类社团,正常行为几乎被学校封杀,在很多高校内这类社团都是形同虚设。每个社团的财务几乎是一个问题重生的敏感区域,在各高校内对财务的有效监督几乎不可能。很多领导者都把社团当作谋取私立的工具,几乎成了大家心知肚明不与争议的事情,偌大的社团成了几个人的社团,广大社员的利益几乎被抛得一干二净。

即使社团在完全运作状态下,激励和约束也是社团治理、运作和学生参与的核心问题之一。社团的完全运作环境指广大学生和众多社团可自由行使自各的参与权,个人满足和社团效益得到充分实现。这种状态下的激励是充分的,社团的行为都可以得到相应回报,学生的参与都可以得到相应满足。约束也是完善的,社团会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不会做些张冠李戴、挂羊头卖狗肉等越轨事情。

激励和约束是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好的激励其实就是某种好的约束,好的约束也有可能就是某种好的激励。激励和约束就像一个如何拉、一个如何推的问题,要让人做什么的同时又要让人不做什么。为确保社团的组织者为充分实现社团的使命而努力,就应当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回报,目前,高校内除了各类评奖或评优的机制外,更应当考虑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物质激励机制,如工资制等。当然,就工资制而言,更有效的应当是社团内部工资制的建立,而非学校主管的大一统的工资制模式,那样只会减少信息基数,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即盲目性。对于参与者而言,最好的激励就是给予较为明确的满足预期,校园社团环境越是接近完全运作状态,参与者对自身的满足预期越是明确,对社团的参与积极性越是高。在激励充分的前提下,参与者会形成对自身的有利约束。因为激励充分意味着满足回报明确,而明确的满足回报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问题,相对长期意味着某种规则的产生和存在,于是产生了对自身的有利制约。只是这种内在的或无形的制约,才是更合理的制约,外在的或有形的制约常常伴随着低效率。因为前者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后者往往扭曲个人利益,常常伴随着一种不确定性。总之,社团更需要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激励和约束。

再次,校园社团环境应当充分保障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切实实现。 无论是自由自主参与的校园社团环境,还是社团环境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最终都是为了确保参与者利益得到顺利实现。如何更好实现参与者的利益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学校利益、社团利益、学生利益。自身利益实现不明确必然导致社团困境,目前国内高校社团就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下面就来具体说一说社团环境的利益问题。

假定学校和国家的统一决策是合理的,那这种制度制定的前提就是保障整体的利益得到顺利实现。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保障整体利益实现能否确保每个人利益得到实现呢?举个简单例子,A的最佳满足是9,B的最佳满足是8,C的最佳满足是7,D的最佳满足是6,由学校或国家统一决策的话,他们会考虑选择7.5的标准。但是这个数值都不是四人的理想值。也就是说,按照统一决策的话,都不能保证每个人的利益得到最佳实现。对A、B来说,利益实现不充分。对C、D来说,则不可能达到所制定的利益实现点。假设一下,让A、B、C、D四人分别作出决策的话,A会追求9,B会追求8,C会追求7,D会追求6,假设一切都按正常推进,每个参与者的利益都将得到顺利实现。有利说明了一个问题:坚持自由自主参与,每一个人都更有可能实现自身最佳利益。

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改革的落后性与滞后性,在校园社团环境中还存在着浓厚的计划色彩,充分的激励与完善的约束机制并没有很好建立,并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自由自主参与,每个参与者或组织者的切实利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激励机制是将利益的实现最大化,约束机制是将利益的损失最小化,大小之间的差额就是参与者或组织者的财富化身,即追求最大化的净收益和净满足。

2

利益始终与收益和成本这两个概念相挂钩,校园社团环境在追求利益如何实现的过程中,也应当考虑成本问题。在追求利益实现的收益过程中产生了无限大成本,则是得不偿失。在众多社团纷纷丢弃自身社员追求全校范围内的效益时,由于过长的战线模糊了自身界限,再加之开展大规模的活动需要大量投入,高昂的成本可想而知。同是作为社团信息基数的社员和非社员,对社团所传递信息的反应程度是截然不同,社员反应灵敏性远远快于非社员,而对信息反应灵敏性直接决定着社团命运。某些社团活着生不如死,就在与没有把信息传递对象的侧重点放在对信息反应灵敏的社员身上,结果不但活动开展不顺利,而且遭到社员严厉指责,说社团组织者“脱离群众,走叛国道路”等怨声载道。对于某些想竭心为同学服务的社团领导者来说,却因没准确把握对社团信息反应灵敏的社员,沦落为即使有丹心也照不了汉青的尴尬和悲惨命境地。

高校当中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还处于一种调整和过度时期,至于未来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我们要探讨和解析的就是这个未知数。比较而言,学生社团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高校有关学生层面改革的突破口。它不仅存在着能够保障学生自由自主参与和建立一个明确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可能,而且更有切实保障参与者利益得到实现的可能。因此,为了更好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有必要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新思维。

像看待市场一样看待校园社团环境

以前人们总是倾向于将高校与市场严格分离,认为将市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和残酷的市场剥削与高校联系有损于高校的高尚情操,不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纯洁理念。但这种针对市场当中的不利面,如坑蒙拐骗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逐步建立和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市场认识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现在已不象二十多年前那样排斥市场,在市场不断给我们创造财富带来机遇的情况下,而是主动接受市场,对市场的认识也由片面走向直观和公正。总的而言即使市场有不足之处,建设性还是占绝对主体,以小部否定大部,肯定是得不偿失。在建设当中,我国也已得出明确指示,市场经济不但是社会的稳定剂,更是解决各自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改革二十多年国力蒸蒸日上也足以说明,市场是深得民心。其发挥了比计划经济更高的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人力资源一部分的大学生要想在未来市场中获得最佳生机,更有必要自主接受其配置。

效率、竞争、平等等都是市场经济考虑的核心概念,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能更好确保效率实现。效率与平等虽然看似此消彼长,但也是相互共存。这一矛盾关系也揭示了一个巨大的真理,在竞争环境下,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更多平等参与。同学之间也有优秀和不优秀等差异,社团当中有好的和不好的差异??在一个竞争充分的环境下,即使某些社团仍旧落后,但相对竞争缺失状态,将获得更多参与机会,地位也更加平等。

在校园社团环境中,效率、竞争、平等等概念也是些永恒主题。现在的校园社团环境就是未来的市场环境,毕业之后的学生都要投入市场这个巨大的海洋当中。因此为了学生不至于在刚入海时发生较大的不适应性,在大学期间就有充分的必要让学生在海中锻炼。因此,应当想看待市场一样看待校园社团环境。校园社团环境在自由自主参与理念下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更能保障学生利益将得到充分实现。

将市场中的先进和实用理念引进校园社团环境的关键之处在于,在校园社团环境内必须找到类似于市场中基于供给和需求形成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互动机制。从需求方来说,价格随着数量的增多为不断上升;从供给方来说,价格则随着数量不断增多而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3

不断下降。那在校园社团环境中,是否存在这一种类似于市场中的价格和数量在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呈现出不同姿态?如果没有,对社团的分析只能是一种断裂的分析,在实际当中,社团的运作也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的,即使社团运作再怎么差,某种连贯性也是保持着的,如社团的使命始终成为各个社团领导者主要思考的问题。只不过社团在较差运作状态下,连贯性显得比较模糊。引入参与数和参与值这两个概念具体表示随着社团参与者的需求和社团组织者的供给发生变化时校园社团环境内相应量的变化。如随着社团数量的提高和活动的增多等参与数的提高,促使会费减少、参与标准下降等相应参与值的降低。而随着广大学生对某社团兴趣的增多,该社团的会费等具体参与值将大大提高。在竞争越是完全的情况下,这种反映越是灵敏,越赋予弹性。

像看待市场一样看待校园社团环境的核心思想就是无论是社团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应当像理解市场一样来理解社团,将市场经济之所以为世界各国人们所爱戴和拥护的核心精髓贯穿于高校社团环境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

像运作企业一样运作社团

现代企业是社会财富制造的核心环节,拥有运作、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较完善理论体系。同样作为一个组织,社团和企业拥有众多相似之处,也许今日的社团就是未来市场中的企业。在大学初级年龄阶段人们参与和组织社团大都是以娱乐、学习为主,而到了高级年龄阶段,参与和组织社团更多的则以创业和就业为主。

在经济学当中,企业有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企业围绕自身使命开展有规律的周期生产活动,确保生产、交换等各个环节得到顺利推进。在校园社团环境中,每个社团也同样承当和扮演着类似于市场中企业的职责和角色,通过自身组织为参与者提供各类参与可能,这种可能性实现的充分性与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

在日益专业化分工的社会里,社会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校园社团的多样化,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参与,而且对社团本身的效率也是一种强化。假如在刚开始时,某大学只有一个文学性社团,后来逐步出现了分类更细的社团诸如中国古文学协会、欧美文化研究协会等,在前后时期相比中,参与者的选择显然是扩大了。在职能进一步细化之后,社团的效率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像运作企业一样来运作社团,建立一个拥有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社团体系。使人力、物力、财力等得到更充分合理运用。使构建市场灵魂的自由自主进出的参与意识在同学心中牢固树立。

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社团普通社员

在现代企业理念当中,顾客被尊为上帝,更好服务顾客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至于社团的上帝是谁?在目前国内高校社团中,还有很多争议,也足以说明社团的上帝被漠视程度。大部分社团将全校学生纳入自身服务范围,这种豪言与气魄当然值得赞许,但并不一定完全合理。你把全校学生纳入你的服务范围,他也把全校学生纳入他的服务范围,在每个社团都把自身服务范围定位于全校师生的时候,其实是把自身的服务范围变得及其不明确,结果导致谁多不能更好为学生服务。简单的一点,为全校学生服务所存在的潜在成本是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承当的。也就是说,小小社团不可能承当起担任丰富校园文化的艰巨任务。在一味追求丰富校园文化过程中,也使自身社员获利大打折扣,对社员认同度大大减低的同时,迫使社员不得不抛弃自各所加入的社团。

4

如果社团更好地服务于本社社员,不仅明确了自身服务对象,而且更有利于将这种服务理念在实践当中得以实现,使普通社员得到较好满足。每个社团都如此的话,我们高校的校园文化必将丰富。加入每一块建筑基石都是牢固的,所建造房子的抗风等迫害能力相对强点,否则建立在脆弱基石之上的房子很值得当心。因此,对社团来说,更好地服务于本社团社员,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当每个社团更好服务于本社团社员,就像是一块块坚实的基石一样,所建立的校园社团环境就像立于之上的牢固房子一样。总之,要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普通社员,确保普通社员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像看待市场一样看待校园社团环境,还是像运作企业一样运作社团。并不是让我们的校园或社团照搬市场或企业的模式,而是让他们更好引入市场的先进意识,使未来的学生能更好领会和熟知自身所参与的环境。

大学校园里的社团,是一个理想的练兵场,之所以提出像看待市场一样看待校园社团环境,像运作企业一样运作社团,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社团普通社员,不仅在于缩短大学生与社团的衔接期,更是体现了大学发展趋势,在以英国,德国,再到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大学发展中,大学逐步体现出功利性和社会性。与百姓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的过程中,也逐步成为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门,与政府等其它社会组织进一步分化,更加体现出自身独立性与不可或缺性。这意味着大学必须形成自身的良性循环体系,对于大学内的社团也是如此,也应当探讨如何建立自身的有效循环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也是大学生完整人性体现,趋利性半生着人的产生而产生,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而趋利性的实质是个人秩序的建立。

在校园社团体系中,保障每一个人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更好满足和实现,除了建立一套有形运作规范的秩序外,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出也建立一套无形的秩序,并且后者是前者的根基。说得通俗点,没有个人的满足就没有集团的辉煌。总之,通过市场先进意识引进,让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社团环境内尽情歌唱。

也许该项研究被认为是功利性十足的研究,被认为与大学的气质和精神不相符合,甚至有损大学的高尚情操,扭曲大学生的美好心灵,不利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人。最后有必要简单说明几点:第一,该项研究不是对大学伦理的研究,不断去树立抽象价值观,或者对某些价值观的批判,它仅仅局限于对具体社团问题的探究;第二,该项研究基于基本的经济学微观部分知识,该部分的理论知识在该项目研究和分析中会得到具体运用。经济学被认为最功利的学说,在具体运用其理论的基础上,难免会继承该理论的精神内涵。当然,在社会科学当中,到目前为止经济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最完整的科学,也足以说明内涵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即使在该研究中,透入着十足的功利性,也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第三,该研究就在于具体分析学生和社团的利益得失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就赋予了其十足的功利气息;第四,目前大学校园社团环境里之所以表现为混乱不堪、杂乱无章等及其丑陋状态,就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利益支配体系,大学生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自己最好利益追求也实现的体现,因此,大学无用、大学郁闷的污秽词汇充斥着大学各个角落。其实,作者更希望立足于此项研究,以大学社团这一小小窗口,探索大学的精神要旨,渴望大学人都可能得到自身最好的回报和满足,憧憬着一个赋予生机和活力的大学展示在每一个大学人士面前,憧憬着大学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灵魂和核心。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qs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