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7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0单元 化学实验 第2节 物质制备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05-23 20: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质制备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赤峰模拟)实验室某些物质的制备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

)

解析:a、b中的物质反应生成SO2,e、d中的物质反应生成NH3,SO2和NH3在c中生成(NH4)2SO3,故A正确;e、d中生成的H2S会溶解在稀盐酸中,故B错误;MnO2与稀HCl不能生成Cl2,故C错误;浓硫酸和乙醇在常温下不反应,Br2会溶于CCl4中,不能生成Br2,故D错误。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收集氧气时试管不能加橡皮塞密封,A项错误;反应装置无加热仪器,C项错误;收集乙酸乙酯的导管末端不应伸到液面以下,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溶液的可行方案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 D.向某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 答案:A

解析:B选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利用氯化铁在沸水中水解;C选项如果加入氢氧化钠过量,会使得氢氧化铝溶解,方案不佳;D选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

4.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

2+

-1

解析:A选项,析氢腐蚀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错误;B选项,金属作阳极,加快腐蚀,错误;C选项,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分解,所以Na2CO3应该放在温度高的大试管中,错误;D选项,可以看到液面上升,气体黄绿色逐渐消失,说明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反应,正确。

5.(2016·广东佛山一中月考)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D.Al与热水反应困难,故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与H2O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A项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不是钝化,故A错误;B项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刚开始是NaOH过量,因此没有白色沉淀出现,现象是无明显变化,再滴消耗完NaOH后,会出现白色沉淀;若Al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B正确;C项非金属也可以置换金属,如氢气可以置换氧化铜中

的铜,故C错误;D项因为铁在高温下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所以活泼性不及Al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故D错误。

6.(2015·新课标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解析:考查对反应现象、结论的判断。A.稀硝酸与过量的Fe粉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Fe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2Fe

2+

2+

3+

3+

===2Fe+Cu溶液变蓝,Cu不能将Fe置换出来,因此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表面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铝会熔化但不滴落,现象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7.(2016·合肥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关闭止水夹时,左侧试管中溶液无法压出,左边试管内导气管应左短右长;B项,NaHCO3应放入内部的试管中;C项不能用加热NH4Cl固体制NH3;D项,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向烧瓶中加水,若装置不漏气,则会在漏斗与烧瓶之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因此可以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

8.(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配制溶液时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故A错误;B.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C.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苯溶液密度小,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 mL,故D错误,此题选B。

9.(2015·四川)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AB

观察铁的吸氧腐蚀检验乙炔的还原性

CD答案:C

解析:A.视线应平视,俯视使浓度偏大;B.氯气能和碳酸氢钠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C.导管中红墨水上升,说明试管中发生消耗O2的吸氧腐蚀;D.电石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2S等杂质气体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C。

10.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解析:A选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错误;C选项,二氧化氮气体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选项,Na2O2溶于水,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实验室欲制取少量NaHCO3与NH4Cl。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Ⅲ中需要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用图甲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填“a”、“b”或“c”)管通入________。

(3)有人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步骤Ⅲ所得的晶体中含有NH4。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中,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________(填“A”或“B”)处放置______试纸,观察现象。

答案:(1)bd

(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a NH3 (3)A 湿润的红色石蕊(或湿润的酚酞)

解析:(1)a中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HCl和NH3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生成NH4Cl,碱石灰起不到吸收HCl的作用。c中反应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实验时应先通入NH3再通入CO2,NH3极易溶于水为了防止倒吸,故应从a管通入。(3)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应把试纸放在硬质试管的上口。

12.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Cl2,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A是浓盐酸,B为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结果制得Cl2体积(标

准状况下)小于1.12 L,这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下图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瓶①②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填试剂名称)。

(4)丙同学将纯净的Cl2通入一定量石灰乳中来制取漂白粉,若通入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答案:(1)MnO2+4H+2Cl=====Mn+Cl2↑+2H2O

(2)①氯化氢挥发;②反应生成水;③反应消耗HCl (3)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4)0.01 mol

2+

解析:(1)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

Cl2↑+2H2O。(2)浓盐酸在反应的过程中浓度变小的原因可能有氯化氢挥发、反应消耗HCl致使溶质减少,也可能是反应生成水使溶剂增多。(3)实验室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两种杂质,可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就会得到较纯净的氯气。(4)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标出其化合价就可得知参加反应的氯气与转移电子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0.01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q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