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试题汇编: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非选择题完整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2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016海南高考历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6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试题汇编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附:非选择题完整版
1.(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士绅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或层面。秦灭六国改革旧制,要以中央集权取代宗法制下的多元政治,对血缘势力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予以限制。西汉的六国贵族、东汉的豪强地主、魏晋至隋唐的门阀士族等血缘势力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隋唐的科举制,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绅士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自宋至清,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严重的?官治?不足问题,导致民间宗族的崛起。民间宗族承担着扶济族众、化解纠纷和教化子弟的责任,把原归官吏处理的部分职责揽纳过去,大大节省了行政治理的成本,延缓了官方严刑峻法对乡村的渗透范围和程度。而宗族首领多由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地方士绅担任。庞大的士绅阶层源源不断地向官僚队伍输送人才,同时,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士绅制度的存在是出于维护和实现封建统治的现实需要,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
——摘编自张福坤《论中国古代的绅士自治》
材料二 对于清末民初的乡绅而言,适逢清廷镇压太平军运动,乡绅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拉开了乡村自治的序幕,乡绅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但是,乡绅们更多的是将自治作为扩大绅权以全面控制基层社会的工具,传统的乡绅治理逐渐出现摆脱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强烈的?独立?倾向。科举制的废除使乡绅丧失了对国家的依附性,失去了制度控制和道德约束的乡绅对国家和乡里责任感不断降低。当清王朝作为政权意义上的被革命对象而被推翻后,现存社会一切弊端就自然指向了作为其社会基层的乡绅阶层。乡绅势力的彻底衰败和乡绅治理在整体意义上的消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农村?大革命?时期。当国民党努力于民族国家建构而进行国家政权建设之时,打破传统乡绅的权力控制就成为应有之意。所以国民党在其统治期间一直没有放弃?打倒土豪劣绅?的政治口号。所谓?有土皆豪,无绅不劣?,在这种激进的革命话语下,乡绅阶层已经笼统的作为一个敌对阶级而要被彻底消灭。
——摘编自徐祖澜《清末民初国家权力与绅权关系的历史嬗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士绅的特点。(13分)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从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士绅阶层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12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群体主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灭六国改革旧制,要以中央集权取代宗法制下的多元政治,……血缘势力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很大的威胁。?可以归纳为古代贵族政治的消亡是士绅形成的重要背景;它适应了封建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隋唐的科举制,对贵族力量的消亡和绅士阶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一批人沉淀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可以归纳为隋唐科举制对士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自宋至清……导致民间宗族的崛起?可以归纳为宋代宗族力量的兴起;?民间宗族承担着扶济族众、化解纠纷和教化子弟的责任……庞大的士绅阶层源源不断地向官僚队伍输送人才?可以归纳为宗族职责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绅
权,士绅集团承担较多??民间的管理和教化职能,体现了儒家的权威和传统??;?绅权是封建皇权在地方社会的延续,士绅制度的存在是出于维护和实现封建统治的现实需要,是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需要。?可以归纳为士绅阶层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维护了封建帝制和小农社会的稳定。?科举制的废除使乡绅丧失了对国家的依附性?、?当清王朝作为政权意义上的被革命对象而被推翻后,现存社会一切弊端就自然指向了作为其社会基层的乡绅阶层。?可以归纳为科举制的废??除和清朝统治的结束冲击了士绅的统治。??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对于清末民初的乡绅而言,适逢清廷镇压太平军运动,乡绅在近代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说明晚清士绅地位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二?乡绅势力的彻底衰败和乡绅治理在整体意义上的消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农村?大革命?时期。?可以归纳为国民革命后逐渐走向衰败。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拉开了乡村自治的序幕,乡绅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但是,乡绅们更多的是将自治作为扩大绅权以全面控制基层社会的工具,传统的乡绅治理逐渐出现摆脱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强烈的‘独立’倾向。?可以归纳为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乡村自治运动使士绅获得了法律和制度上的合法地位;?当国民党努力于民族国家建构而进行国家政权建设之时,打破传统乡绅的权力控制就成为应有之意?可以归纳为国民党致力于完成并巩固国家统一,士绅阶层成为革命的对象。 【答案】(1)特点:古代贵族政治的消亡是士绅形成的重要背景;它适应了封建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隋唐科举制对士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宋代宗族力量的兴起和??宗族职责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绅权??;士绅集团承担较多??民间的管理和教化职能,体现了儒家的权威和传统;士绅阶层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维护了封建帝制和小农社会的稳定。(13分)
(2)变化:晚清士绅地位不断提高,国民革命后逐渐走向衰败。(4分)
原因: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乡村自治运动使士绅获得了法律和制度上的合法地位;科举制的废??除和清朝统治的结束冲击了士绅的统治;晚清的思??想解放,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儒学权威的动摇进一步瓦解士绅统治;国民党致力于完成并巩固国家统一,士绅阶层成为革命的对象。(8分) 2.(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摸底·25)(18分)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
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材料二 东西文明的碰撞
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把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m”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材料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竞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
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体制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文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6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文明交流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注意的是问政治体制的差异,据材料一?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可以看出希腊是民主制度,东方是君主专制;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一内容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血缘继承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历程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三?……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说明作者运用的是辩证的观点;第二小问评价,属于开放性试题,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如果选择?保存国粹?,可以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评价,如果选择?醉心欧化?,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评价。 【答案】(1)差异:西方,民主制度;东方,君主专制。(2分)
原因:古希腊是多山多岛的自然环境,而中国是辽阔的大平原;古希腊是多种经济形态并存,而中国则是精工细作的农耕经济;古希腊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而中国的血缘关系未遭到破坏。(4分)
(2)特点:全面学习西方文明,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4分,任意答两点4分) (3)观点:辩证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2分) 评价:“保存国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在思想文化方面就属于“保存国粹”。洋务派的这种思想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从而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最后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4分) 评价:“醉心欧化”——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并且要求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这就属于思想文化上的“醉心欧化”。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给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沉重打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4分) 3.(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点: 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 史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久系待问,
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
史料三 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据《贞观政要》卷二
从三则史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解析】第一小问史料,根据观点可以归纳出,君主专制、皇帝权力和至高无上,细读三则材料后选出体现君主专制的材料为史料一和史料二;第二小问论证,分别将史料一和史料二进行解读,以论证观点,如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决定,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具体执行。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根本事实?人主意指?是凌驾一切的,君主爱怎么办就得怎么办,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须依据在位君主承认与否,而决定是否继续生效。??
【答案】史料:史料一、史料二。(4分) 论证: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决定,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具体执行。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4分) 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根本事实人主意指”是凌驾一切的,君主爱怎么办就得怎么办,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须依据在位君主承认与否,而决定是否继续生效。(4分) 4.(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4万人。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让雅典30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摘自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
(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8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的核,是君主专制?这句话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分别从中国、雅典的文明特色、国家形态、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人民权力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4分)
原因:①中国:大陆文明;大一统帝国;集权思想;农业立国。(4分,任答两点即可) ②雅典:海洋文明;小国寡民;重视民主;工商业发达。(4分,任答两点即可) (2)中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也容易引发腐败、损害民权。(4分) 雅典:成为人类政治民主的源头,利于保障民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局限于小国寡民的城邦。(4分) 5.(2016·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一·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皇权居于权利的最高峰,然而实际上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官僚政治系统手中,官僚政治系统的核心是宰相,负责处理全国的一切政务。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贫苦农民出身的皇帝,最怕别人瞧不起他,怕那些跟他南征北战的战友们对他不忠,还怕那些有知识的儒士们不肯为他所用,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胡帷庸的权力增长,把亲密盟友提到了高级职位上,驱逐他认为不大会支持他的人。朱元璋杀胡帷庸,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度除。作为数代沿用不移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宰相制度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后明成祖时期出现了内阁,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来辅助皇帝处理政事。虽说宰相制度被废除,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宰相制度,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
——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1)根据材料,指出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朱元璋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宰相制度”?(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政治形式是“更好的政府”的理由及你对古代中国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13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这种自卑心理始终伴随着他??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胡帷庸的权力增长?概括即得。第二小问理解,从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和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助手,说明其存在的必要性。??
(2)第一小问理由,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反映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体现了政府机构层级清晰;以及?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概括即得。第二小问认识,依据所学知识,一分为二的评价古代中国行政运行机制,既要肯定其对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专制制度的弊端。 【答案】(1)原因:元朝权臣乱政的教训;出身贫寒的自卑心理;权力欲望导致的猜忌;胡惟庸的专权跋扈。(每点2分,共8分)
理解:专制集权下政务繁多,君主个人无法应对;(2分)百官众多,需要一个统领。(2
正在阅读:
2016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试题汇编: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非选择题完整版) - 图文11-09
有关数学童话的手抄报图02-12
YJK门式刚架建模及出图流程10-22
王勃成功的名言王勃的诗12-25
路基路面复习资料10-27
中考心理:如何解决精神不集中的问题03-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六) - 图文07-0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整版
- 选择题
- 中华
- 三轮
- 汇编
- 试题
- 复习
- 古代
- 文明
- 政治
- 高考
- 图文
- 精品
- 历史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