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建议只看大题部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7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神经病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题型分布
单选37,配伍 12 ,共49分;名词解释 5道21分;论述简答5道共30分。 名词解释
知觉: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错觉:对客观事物错误的感知。
幻觉:没有相应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
痴呆: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意识内容而非意识水平。 木僵:意识清晰度相对保持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不言不动不食不泄)
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水平(觉醒或清醒)受损,如昏迷和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意识水平正常二内容(认知功能)改变,如痴呆和遗忘。通常指前者。
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闭锁综合征: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受损引起四肢瘫痪及脑桥以下脑神经瘫,不能讲话、可以吞咽,可自主睁眼或眼球垂直活动示意,看似昏迷,实为清醒。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延髓上段背外侧区病变,表现为前庭神经核损害,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共济失调,Horner综合征,交叉性感觉障碍。
大脑脚综合征(Weber):一侧大脑脚脚底损害,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所致。表现为病灶同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病灶侧损害水平以下痉挛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损伤水平以下痛温觉障碍。
痫性发作:脑神经元过渡同步放电引起的短暂脑功能障碍,通常指一次发作过程。 失神发作: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 头痛: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1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h 1、三偏综合征:内囊损害时,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双眼同向偏盲,简称三偏综合征,常见于脑血管病时。
2、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是脑干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3、脊髓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损害时,病人出现双下肢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小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若在短期内频聚发生,以致发作间隙中意识持续昏迷者。
5、放射性疼痛:神经干,神经根或中枢神经病变刺激时,疼痛不仅发生于刺激局部,且可扩展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称为放射性疼痛。。
1、运动性失语:又名Broca失语,由左侧额下回后端方语运动中枢病变引起。 病人不能讲话,或只讲1─2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对别人的言语能理解。
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侯后动脉,闭塞后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3、脑栓塞:栓子经血循环流入而致胸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4、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蛋白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点之一,也可见于脊髓压迫症。
5、拉塞格(Lasegue's)氏征:病人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将病人一侧,下肢抬起,使髋关节屈曲,膝
关节伸直,若在7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称为阳性。故又名直腿抬高试验,是检查从骨神经痛的方法之一。 6、贝尔现象:面神经麻痹时,患侧眼裂不有闭合,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现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1、霍纳(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时,出现病变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同侧眼球内陷和面部出汗减少,称为Horner综合征。
3、布朗-塞卡(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横贯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相应节段的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称为布朗-塞卡综合征。
5、TIA: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称为TIA。
6、Todd瘫痪:是指局限性运动性发作较严重发作后,发作部位遗留下暂时性的瘫痪,称为Todd瘫痪。 2、Spinal shock:急性脊髓炎发急且严重时,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
3、jackson EP:局限性运动性发作自-处开始后,按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分布顺序慢慢移动,病灶在运动压。
4、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由于疾病发展计致,用抗胆碱脂酶可好转,称为肌无力危象,多见于暴发性或晚期全身型。 5、慌张步态:震颤麻痹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走路时步伐细小,足擦地而行,内于躯干前倾,身体重心前移,故以小步加速前冲,不能立即停步,状以慌张而得名。 Lacunar infarction:称为多发性腔隙梗塞,是持续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脑深穿支小血管闭塞所致。
Tic doulouriux:是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引起反射性而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伴面红、流泪、流涎,称为痛性抽搐。发作时主要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3、Cerebral infarctio: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临床上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二种主要类型。
1、感觉性失语:系左侧颞上回后部病变所引起,病人不能理解别人与自己的言语,说话虽流利,但内容不正常,用词错误,严重时别人也听不懂其讲的话,抄写能力不变影响。
4、失神发作:是癫痫痫性发作的一种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又分典型和不典型失神二种。 1、嗜睡──为觉醒的减退,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常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但对语言尚有反应,能被唤醒,勉强配合检查及简单地回答问题,停止刺激即又入睡。
2、失语──是言语障碍的一个类型。指意识清晰、精神正常、发音和构音器官无障碍的人,由于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损使具说话、听话、阅读和写作能力残缺或丧失。
5、齿轮样强直──锥体外系病变产生伸肌屈肌张力增高,被动运动检查时,向各个方向的活动所遇阻力一致,伴震颤时,可感到阻力是继续相间的,称为“齿轮样强直”。最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1、眼球震颤: 为眼球不自主,有节律的来回振荡,方向可为水平、垂直或旋转或混合性。多数在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出现。多见于前庭及小脑病变。
2、感觉过敏: 为感觉障碍的一种类型,属刺激性症状,指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4、Gorstman综合征: 见于主侧角回的损害,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及书写不能四个症状,有时伴有失读。
6、脊髓半横贯损害:表现为同侧相应节段的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同时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见于脊髓外伤及髓外肿瘤早期。
1、昂伯氏征:又称闭目难点征,是检查平衡性共济失调的一种方法,检查时嘱病人双足并拢站立,两手向前平伸、闭眼。倾斜欲倒者判断为阳性,小脑外部病变易向后倾倒,一侧半球病变向病侧倾倒。
简答题
一、 偏头痛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一)定义: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
二)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等位症、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三)临床表现:
1、无先兆偏头痛:约占80%,表现为一侧的或双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 2、有先兆偏头痛,约占10%,临床典型病例可分以下三期: 1)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2)头痛期 常在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部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觉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四)鉴别:丛集性头痛、紧张型头痛、Tolosa-Hunt综合征、症状性偏头痛、药物过量使用头痛。 二、 帕金森病的主要表现和诊断要点? 一)主要表现: 1、静止性震颤:首发症状,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不对称,静止时出现,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搓丸样”动作 。 2、肌强直: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表现类型有:“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如 “面具脸”、“写字过小症”。 4、姿势步态障碍:站-屈曲体姿。早期为下肢拖曳,上肢摆动消失。晚期“冻结”现象,“慌张步态”。 5、其他:精神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症状(便秘、多汗、性功能障碍、脂颜),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等。 二)诊断要点: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病程;四项主征。 三)常用药物:1. 抗胆碱能药:苯海索 2.金刚烷胺 3.复方左旋多巴;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普克拉索;5.MAB-O抑制剂:司来吉兰;6.COMT抑制剂:恩卡他朋。 四)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异动症(峰剂、双相、肌张力障碍)。 三、 神经衰弱与单纯性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遗传史 病因 精神症状 自知力 求治心 预后 神经衰弱 无 有精神刺激,工作生活过度紧张 多以躯体不适,失眠多梦为主要表现 有,为自身病情而苦恼 到处求医,百治不厌 好,能治愈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常有家族遗传史 无 以工作能力下降,情感淡漠、迟钝,工作主动性差为主。 无,虽有多种症状,但无所谓 从不主动就医 差,常有精神衰退
四、 结核性脑膜炎
一)临床表现:起病隐匿,慢性病程。
1、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不振。
2、脑实质损害:淡漠、谵妄、昏睡、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肢体瘫痪。 3、脑膜刺激征状:颈项强直、kering征、布氏征 4、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5、脑神经损害:视力减退、复视、面神经麻痹。 二)CSF:
1、压力增高≥400mmH2O;
2、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 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 3、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常为50-500×10/L; 4、蛋白增高,常为1-2g/L,糖和氯化物下降; 5、抗酸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PCR。
五、 什么是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治疗?控制发作后如何过渡和维持治疗?
1、癫痫持续状态: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 2、安定是首选药。
3、控制发作后应使用长效抗癫痫药物过渡和维持,早期常用苯巴比妥钠,成人0.2g肌注,3~4次/d,儿童酌减,连续3~4日。同时应根据癫痫类型选择有效的口服药,过渡到长期维持治疗。
六、 重症肌无力
一) 定义: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 二) 临床表现:
1、 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活动加重、休息减轻和晨轻暮重。
2、 受累肌无力呈斑片状,以肌群分布,不按神经分布。脑神经支配肌肉最先受累,首发症状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括约肌不受累)。
3、 重症肌无力危象:急骤发生的呼吸肌和延髓支配肌严重肌无力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是MG致死的主要原因。 4、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5、 病程特点:起病隐匿,波动性,缓解与复发交替。
三) 确诊:疲劳试验(Jolly试验) 、新斯的明试验、腾喜龙试验均阳性。
四) 治疗:胸腺治疗(切除、放疗),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溴比斯的明和溴新斯的明;肾上腺皮质激
素:冲击疗法和小剂量递增法;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血浆置换,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危象的处理。
七、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对比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SAH 囊状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50岁-65岁多见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6
起病速度 高血压 头痛 昏迷 神经体征 眼底 头部CT 脑脊液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正常或增高 极常见,剧烈 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 颈强、Kering征等脑膜刺激征 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 均匀一致血性 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通常显著增高 常见,较剧烈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洗肉水样 八、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n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少见; (2)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血液环绕的血管,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血量相关,导致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3)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血液喷射到脑实质导致轻偏瘫、失语,有时出现小脑天幕疝; (4)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首先、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可提示诊断; (5)5%~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 九、 妄想的定义和判断指标 一)妄想: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二)判断指标: 1.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 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 3. 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 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 什么是癫痫?癫痫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癫痫: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二)原则: 1.确定是否用药
2.正确选择药物 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症类型选择用药;药物治疗反应;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耐受性及经济情况; 3.尽量单药治疗; 4.注意药物用法; 5.个体化治疗及长期监控
6.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7.坚持长期规律治疗 8.掌握停药时机及方法
十一 、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何治疗?
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急骤发生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至不能维持换气功能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危象后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危象是常见死因。 危象的处理:
1. 肌无力危象 常因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引起,注射腾喜龙后可减轻症状。应维持呼吸功能、预防感染。 2.胆碱能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过量可导致肌无力加重,出现肌束震颤及毒蕈碱样反应,腾喜龙静脉注射无效或加重。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待药物排出后重新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疗法。 法。
一旦发生危象,出现呼吸肌麻痹,应立即行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应注意气管切开互利的无菌操作、雾化吸入、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感染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与脑卒中引起的面瘫相鉴别,应如何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瘫为周围性面瘫,脑卒中引起的面瘫为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通常表现为同侧表情肌(包括额肌)瘫痪,即眼裂上下的面部表情肌均瘫痪,如同侧额纹消失。 中枢性面瘫 表现为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面瘫,常伴该侧中枢性舌瘫(皮质延髓束)和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如双侧额纹对称。 治疗: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急性期可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维生素B1 100mg、B12 500ug,均1次/d 肌肉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氯苯氨丁酸 可通过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血循环 4.理疗:
5.康复治疗:患侧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6.手术疗法: 7.预防眼部并发症; (二).脑卒中引起的面瘫,根据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采用不同治疗
缺血性:1.病后24~48小时收缩压>220、舒张压>120或平均动脉压>130时可用降压药,;
2.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宜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和防治肺炎、预防尿路感染和褥疮等;
3.发病喉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用20%甘露醇静滴; 4.发病3日内心电监护
5.血糖控制在6~9mmol/L,如>10mmol/L宜给于胰岛素治疗 6.及时控制癫痫发作,处理病人卒中后抑郁或焦虑障碍。 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 降纤治疗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300/d,但溶栓或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使用
3.反拗危象 对抗胆碱酯酶药不敏感所致。腾喜龙试验无反应。应停用抗胆碱酯酶药,输液维持改用其他疗
脑保护治疗 出血性: 1.一般处理; 2.血压调控;
3.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出血后48h水肿达到高峰 甘露醇
4.防治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稀释性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痫性发作、中枢性高热
4.请列举五种幻觉与八种妄想。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五种常见幻觉如下,根据所涉及的感官分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八种妄想:
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
(四).试述脑干病变的临床特点
一侧脑干病变累及同侧脑神经运动核和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产生交叉瘫综合征,即病灶同侧脑神经瘫,对侧肢体瘫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
4.试述腰膨大的解剖部位及病变的临床特点
腰膨大(L1~S2):受损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尿便障碍。损害平面在L1~2膝反射消失,S1~2踝反射消失,S1~3受损出现阳痿。腰膨大上段受损时神经根痛区在腹股沟或下背部,下段受损时根痛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3.Guillain-Barré综合征临床特点有哪些?
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朔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及疫苗接种史。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远端明显,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瘫、呼吸肌和吞咽肌麻痹,危及生命。如对称性瘫痪在数日内自下肢上升至上肢并累及脑神经,称Landry上升性麻痹。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发生轴索变性可见肌萎缩。 感觉主诉不如运动症状明显,但多见,肢体感觉异常,缺失、呈手套袜子分布,振动觉、关节位置觉不受累。 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可为首发,常见双侧面神经瘫,其次,为球麻痹。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窦速
变异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急性运动感觉轴索型神经病,Fisher综合征,不能分类的格林巴利。 1.
精神分裂症有那些临床分型,每型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偏执型:最常见。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起病多在30岁以后。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长期保留。
紧张型: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与违拗。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
青春型: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内达到高峰。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思维破裂,言语内容松散,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单纯型: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早期多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往往病程多年后才确诊,治疗效果较差
1.
定性诊断 目的是确定疾病的病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的演变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的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做出正确判断。
? ?
Wallenberg综合征
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鉴于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阻塞的外侧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分缺血? 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外侧核及内侧纵束损害)
? 病灶同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疑核损害) ? 病灶同侧共济失调(前庭小脑纤维损害) ? 病灶同侧Horner综合征(网状结构下行交感损害) ? 病灶同侧面部浅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 ? 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损害) ? 害)。 ?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患者意识清醒,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与周围建立联系。由脑血管病、肿瘤、感染、脱髓鞘病等引起。 ? 1. 简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的鉴别。 临床特点 病损部位 瘫痪分布范围 肌张力 肌萎缩 肌束震颤 反射 病理反射 肌电图 肌肉活检 皮肤营养障碍 2. 简述TIA和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一侧上肢或下肢无力,感觉障碍多为部分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特征性症状:患侧单眼一过性黑朦或失明,以及对侧偏瘫和感觉障碍。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伴发视野缺损和复视。
特征性症状:一过性脑神经麻痹伴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
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一侧大脑半球受累,出现对侧中枢性偏瘫、面瘫、舌瘫和对侧感觉减退。若优势半球损害,可出现失语。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中枢性瘫痪 脑、脊髓 较广,偏瘫、单瘫、截瘫和四肢瘫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无,可见轻度废用性萎缩 无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阳性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正常,后期呈废用性肌萎缩 多无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 前角、前根、神经丛、神经干 多局限,个别几个肌群受累 减低,呈弛缓性瘫痪 显著,早期出现 可有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消失 阴性 神经传导速度减低,有失神经电位 失神经性改变 常有 Weber综合征,又称中脑腹侧部综合征,病变位于大脑脚,累及锥体束与动眼神经,出现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中枢性偏瘫,多见于小脑幕裂孔疝。 Millard-Gubler综合征,又称脑桥腹下部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损害)、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和损害)及对侧中枢神经偏瘫(锥体束损害),尚可有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与脊髓丘脑束损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四同一交叉):
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栓:脑干和小脑受累,出现交叉性瘫痪、脑神经麻痹、交叉性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3. 简述脑血栓形成溶栓的适应证。 ? 年龄<75岁
? 无意识障碍,但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者,即使昏迷较深仍可考虑。 ? 发病后4.5小时内。
? 治疗前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若高于此水平,应降至此水平后再溶栓。 ? CT排除颅内出血,且尚未出现本次病变的梗死灶
? 排除TIA(瘫痪持续超过1小时,严重程度肌力3级以下NIHSS评分>4分) ? 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质 ? 患者或家属同意。 4. 简述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 一般性治疗: ? 血压管理:一般不主张使用降压药,Bp>220/120mmHg者宜给予降压药治疗 ? 血糖管理:纠正高血糖,注意低血糖,不宜输入葡萄糖液 ? 心脏疾病防治 ? 保证营养与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 防治感染 ? 加强护理 ? 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扩容治疗、脑保护治疗、控制脑水肿 ? 外科治疗 ? 康复治疗 5. 简述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点。 脑梗死 发病年龄 多在60岁以上 起病状态 安静或睡眠中 起病速度 数小时或1-2天症状达高峰 高血压史 多无 全脑症状 轻或无 意识障碍 神经体征 CT检查 脑脊液 临床表现: ? 中青年发病居多,起病急骤,起病前多有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 ? 突然异常剧烈头痛,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和恶心、呕吐。
? 患者出现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两侧锥体束病理征阳性或阴性。 ? 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视乳头水肿。 ? 患者出现谵妄、定向力障碍、虚构和幻觉等精神症状。
内科治疗原则:缓解症状、尽快查明病因、控制继续出血、防止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 并发症治疗:
轻或无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无色透明 脑出血 多在60岁以下 活动中 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症状达高峰 多有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高压 较重 多为均等性偏瘫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血样 6.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治疗及内科治疗原则。
? 一般处理:须绝对卧床2-4周,保持安静,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诱因;心电监护 ? 降颅压治疗 ? 预防再出血 ? 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 ? 脑脊液置换疗法
? 手术治疗:为去除病因、及时止血、预防再出血及血管痉挛、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动脉瘤在发病后24-72h
内进行手术,动静脉畸形等到一般情况好转后手术。
简述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老年(60岁以上) 动脉粥样硬化 安静休息时 较缓(小时、日) 多无 多无或较轻 明显,常成为患者主诉 多无 多见 有或无 多正常 脑内低密度区 青壮年 心脏病、瓣膜病 不定 最急(秒、分) 多无 多无或较轻 明显,常成为患者主诉 多无 无 无 多正常 脑内低密度区 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老年(50-60岁) 各年龄组均有 高血压 活动激动时 急(分、小时) 常有,早期呕吐 常有,进行性加重 常有,但患者意识不清,不能诉述或不易检查 可有 少见 常见 血性、压力高 脑内高密度区 动脉瘤、血管畸形 活动激动时 急(分) 剧烈头痛 无或有谵妄 常无,或偶有轻偏瘫及动眼神经麻痹 明显 无 无 血性、压力高 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高密度区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起病情况 发病缓急 头痛和呕吐 意识障碍 局灶体征(偏瘫、失语、脑神经麻痹等) 脑膜刺激征 TIA史 高血压病史 脑脊液 CT 脑出血常见部位: B. 脑桥出血;C. 小脑出血;D. 脑叶出血;E. 原发性脑室出血 A. 基底节区出血: 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最为常见,约占60%,丘脑占10%。由于出血常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壳核又称为内囊外侧型,丘脑又称内囊内侧型出血。 ?壳核出血: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所致。表现突发的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同向性偏盲。双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出血量大可有意识障碍,出血量较小可仅表现纯运动、纯感觉障碍,不伴头痛、呕吐,与腔隙性梗死不易区分。 ?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突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偏盲等内囊性三偏症状。其与壳核出血不同之处是:?上下肢瘫痪均等或基本均等,深浅感觉均有障碍,而深感觉障碍更突出。?可有特征性眼征,如上规障碍或凝视鼻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眼球会聚障碍和无反应性小瞳孔等;?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破入第三脑室则出现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去皮层强直等中线症状。如为小量出血或出血局限于丘脑内侧则症状较轻。
?尾状核头出血:也属基底节区出血,较少见。临床表现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颇相似,仅有脑膜刺激征而无明显瘫痪,头痛、呕吐及轻度颈强、Kernig征明显。可仅有头痛而在CT检查时偶然发现,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略。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诊断 :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可诊断本病。如CSF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则可临床确诊。应常规进行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并进行病因学诊断。
治疗:?防治再出血:A.住院治疗及监护,绝对卧床4-6周。B.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一切可引起血
压及颅压增高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队情绪激动和劳累等。C.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止痛镇静药如强痛定、安定和鲁米那等。D.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形成,推迟血块溶解,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常用药物:6-氨基已酸、止血芳酸、止血环酸。E.手术治疗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在发病后24-72小时内进行。?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钙通道桔抗剂可减轻血管痉挛引起的临床症状。常用有尼莫地平。?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防治。?营养支持,加强护理。
-3
脑血栓 治疗1.超早期溶栓治疗 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常用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并发症:脑梗死病灶继发出。 2.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可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并发症:出血. 3.脑保护治疗(胞磷胆碱);4.降纤治疗(降纤酶);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6.外科治疗; 7.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炎、尿路感染和褥疮;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控制抽搐发作,及时处理病人的抑郁或焦虑障碍;进行心电监护(>3d);控制 Bp、血糖;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治脑水肿与颅内高压。 8.康复治疗(应尽早进行);9.预防性治疗。 发病年龄 常见病因 起病状况 起病急缓 昏迷 头痛 呕吐 血压 瞳孔 眼底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多在60岁以青状年多见 上 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性心脏病 多在安静时 不定 出血性脑血管病 脑出血 55~65多见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多在活动时 急(分、小时) 深而持续 神志清楚者有 多见 明显增高 脑疝时患侧大 可能见网膜出血 多见 多有 血性、压力高 脑内高密度区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各年龄组均有 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硬化 多在活动时 急(分) 少、短暂较浅 剧烈 多见 正常或增高 患侧大或正常 可能见玻璃体下出血 无 多明显 血性、压力高 脑池高密度影 较缓(时、日) 最急(分、秒) 较轻 少、短暂 无 少有 少见 少见 正常或增高 多正常 多正常 多正常 动脉硬化 可能见动脉栓塞 偏瘫 多见 多见 肌强无 无 直 脑脊多正常 多正常 液 CT脑内低密度区 脑内低密度检查 区 1、 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包括脑脊液压力,Queckenstedt试验,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等。 腰穿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水柱(0.78~1.76KPa), 白细胞0~5×106/L,红血球为0, 蛋白0.15~0.45g/L, 糖2.5~4.4mmol/L, 氯化物120~130mmol/L。
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
①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复杂部分性,部分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
②全面性发作──失神经发作,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无张力性发作。 ③未分类发作
治疗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的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戌酸钠等。治疗小发作(失神经发作)的药物有乙琥胺,丙戌酸钠等。
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原则是以止痛为目的,先用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安定等,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或手术治疗。即浅酒精或甘油注射,或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而神经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血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面神经的机能恢复。可尽早使用强的松,理疗,角膜保护措施,恢复期应进行面肌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锻炼,理疗和针灸等。 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左大脑神经脉皮层支闭塞时出现以左面部和左上肢为重的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失语的类型视闭塞部位而定以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较多见,还可出现失写、失读等。
1、 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有①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④排除脑膜炎与脑出血。前者开始有发热,脑脊液白细胞高,非血性脑脊液,后者意识严重,发病时即出现偏瘫等脑实质损害表现。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预防复发。
试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①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疫苗接种史;②起病较急;③双下肢麻木、无力,相应部位背痛或束带感;④双下肢无力加重,瘫痪,感觉缺失,括张肌障碍,常表现脊髓休克;⑤如无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3-4周后脊髓休克余,出现双下肢痉挛性瘫痪、⑥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可轻度升高,椎管一般无梗阻,糖与氯化物含量正常。 试述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抗癫痫药物使用原则是:①药物的选择决定于痛性发作的类型,同时考虑药物的毒性,如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苯安英钠等;②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渐增加;③合并用药的指针是一种药后效不满意或一种药物可拮抗另一种的药物的副作用时。应避免药理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④每日剂量一般应分数次服用以减少副作用;⑤定时查肝肾功和血象,以防治药物副作用;⑥疗程长,且不能骤然停药。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①病前1-4周有感史②负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④脑脊液起病10天后即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⑤可有双侧颅神经损害;⑥注意与脊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区别,脊压瘫痪不对称,肌无力每日症状波动大,周期瘫痪血钾、心电图有低钾改变,钾后迅速缓解。
颈膨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颈膨大损害时①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③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④括约肌障碍;⑤可有肩,双上肢根性疼痛;⑥可有霍纳氏征。 动眼神经瘫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常见原因有哪些?
动眼神经瘫痪表现有,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很大限制。常见原因有海马钩回疝,后交通动脉瘤,中脑病变等。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哪些?
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区别主要是:①前者发病较急,后者急骤;②前者安静发病,后者多在活动时发病;③前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无、后者明显;④前者脑膜刺激征阴性,后者常为阳性;⑤脑脊液前者正常,后者压力高,为血性;⑥CT检查前者为脑内低密度区、后者为高密度影。 上颈段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上颈段脊髓损害表现为: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③括约肌功能障碍;④颈部出现根性疼痛。
脊髓T7平面左侧半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①左肋像区痛触觉减退消失或感觉过敏带或囊带感; ②左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③左肋缘以下深感觉消失; ④右肚脐以下痫温觉消失; ⑤全身触觉存在; ⑥二便正常。
什么是Tic doulouriux?主要用什么药物?
Tic doulouriux是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引起反射性而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伴面红、流泪、流涎,称为痛性抽搐。发作时主要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试述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诊断要点。试述其治疗。 ①病前1-4周有感染史 ②急性或亚急起病 ③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 ④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⑤注意与脊灰,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区别,脊灰瘫痪不对称,肌无力每日波动大,周期瘫血钾低,心电图有低钾改变,且并反复发作。 治疗原则包括对症支持和病因治疗二方面,防止和治疗呼吸肌麻痹,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病因治疗主要使用强的松或血浆交换疗法。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原则。 答:【急性期】: ①激素 ②适当抗生素
③无菌导尿,定时放尿,并预防尿路感染。 ④定时翻身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⑤局部按摩和气圈使用防褥疮
【恢复期】:康复锻炼,促进肌力恢复,纠正足下垂,防肢体痉挛,关节挛缩。
3、上运动神经元的定义及损害后的临床表现。
答:大脑皮层运动细胞及其发出的锥体束,即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损害后表现为支配的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肌萎缩不明显。
5、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答:急性期治疗原则是: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机能,防治并发症。措施有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头高位,注意呼吸道通畅,降低血压,使用脱水剂,加强基础护理,防治褥疮,肺部感染等,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恢复期治疗原则是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与主支运动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要点:
①制止再次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大便秘结及尿潴留,应用足量止痛镇静剂,避免情绪激动等。
②防止继发血管痉挛:口服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 ③应用止血剂:6氨基已酸抗纤维。
④对症处理:稳定过高的血压,控制抽搐,有脑水肿者用脱水剂治疗。 ⑤外科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根除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4、左侧胸5半侧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与体征有哪些? 【症状可有】
①胸5神经根分布区自发性疼痛,夜间加剧,每于咳嗽、喷嚏、转体、负重 等用力动作时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此谓神经根刺激症状。
②胸5平面以下右侧躯体出现难以形容的烧灼样疼痛,为脊髓丘脑囊受压所 致。
③左下肢无力、僵直、走路踩棉花感。 【体征可有】
①感觉系统:右侧胸5平面以下痛瘟觉缺失,左胸5以下深感觉消失。 ②左侧胸5周围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带在早期可出现。 ③左侧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 2、 基底动脉环由哪些血管组成?
双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 癫痫大发作的临床表现?
以意识丧失和全射抽搐为特征。发作分三期:①强直期:所有骨骼肌均持续性收缩。上睑抬起,眼球上窜。喉部痉挛,发生叫声。口部先强张开后突闭,可能咬破舌头。颈部和躯干先屈曲面后反张。上肢向上举、后旋转为内收、前旋。下肢自屈曲转为强烈伸直。强直期持续10-20秒后,在肢端出现微细的震颤。②阵挛期:持续1/2~1分钟,最后1次强烈痉挛后,抽畜突然终止。在上述两期中可出现自主神经征象,如心纱增快,血压升高,汗、唾液和支气管分泌增多,瞳孔扩大;对光反射及深、浅反射均消失;跖反射伸性。③惊厥后期:阵挛期后尚有短暂强直痉挛,造成牙关紧闭和大、小便失禁。后呼吸先恢复,心跳、血压、瞳孔恢复至正常。自发作至意识恢复历时约5-10分钟。醒后感头痛,全身酸痛和疲乏,对抽搐全无记忆。 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①中毒、如呋喃类药物,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等。 ②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如慢性酒精中毒,出清尿病等。 ③炎症性或血管炎 ④遗传性
⑤其他
脑出血急性期主要治疗原则是什么 ①一般应在当地抢救,不宜在多搬动。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维持血压稳定。 ③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⑤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可使用止血剂。
正在阅读:
神经病学 建议只看大题部分 - 图文05-27
空对空导弹(打一成语)02-07
桥梁钢筋设计数量计算12-23
周一给顾客的早安问候语02-22
观《平“语”近人》感悟新时代“人民观”02-22
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04-30
五年级数学优化答案01-05
我国引线框架的生产情况03-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神经病学
- 部分
- 建议
- 图文
- 2014年泰州市幼儿教师全员远程培训(1)
- 南方CASS7.0方格网法土石方计算操作步骤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格式
- 高二化学选修5期末综合练习题
- 临泉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及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
- Jenkins安装与配置
- 理总复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宇宙航行课
- 200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18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 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部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学
- 初三年级“一模诊断”数学强化训练100题 2
- 回填土施工方案
- 17春福师《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在线作业一
- 2015广东省“强师工程”语言与艺术班课程培训文档 - 图文
- 2018-2023年抗氧化剂行业产销需求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目录)
- 钒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NET平台的分层架构与设计模式应用研究毕业设计l论文- 副本
- 刘振亚各种讲话
- 循环冗余码(CRC)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