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展学讲义

更新时间:2023-03-14 00: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讲:课程概述:开启新的旅程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 new journey to reset your thinking

? 关于“发展”关于“学” ? 发展进程 ? 发展领域 ? 发展研究 ? 发展人 ? 参与式发展 ? 发展反思

1.我们还能与你分享什么?开课前的提示/What we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1)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reset our mind) (2)读更多的书(extending our reading)

(3)多关注细节,多思考(more action and more reflections):

关注变化,多问为什么? 关注不合理的现象,不同的现象背后是什么? (4)自我激励(self-motivated)

(5)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认知(dynamic and open for learning): (6)谁是发展的主体?Who owns the development? 2.课程目标(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增加一个视角,培养同学们形成: 综合的视角:多学科交叉

全面的视角:空间和代际平等-个体、农户、社区、国家、国际 动态的视角:专注于发展环境、发展问题和发展结构的变迁 批判的视角:对主流思想保持清醒而辨证的认识(Debates) 实践的视角:强调理论与政策之间的联系 3.阅读书目/references

《普通发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

南方周报、南风窗、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等 各个国际发展机构的网页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报告等 经典著作:《国富论》、《资本论》、《弱者的武器》、《国家的视角》、《Kick off the ladder》 关键是:阅读现实,并多参与实践工作;多实践才能多理解理论——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必然的!

Learning by Doing

4.课程内容 contents of the course

普通发展学是对发展理论和实践及发展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及系统性分析的一门课程。 发展理论旨在解释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的运行规律;发展实践基于对发展规律的认识,通常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转型变化而实施的行动。 (1)发展思想、理论与实践

(2)发展专题,诸如贫困、性别、治理、环境、权利等,这个主题在不断扩张 5.你要关注的

“国际的”/international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体制(斐济)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发展状况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肤色的人 国际惯例 时差、休假期 不同的货币、汇率 不同的使馆

感受到国家的概念?? 6.你要思考的: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K、A、S、P(Knowledge, Attitude, Skill, Practice) 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人生观 7.需要你培养各种能力 (1)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

- 制定规划、执行、监测评估的能力 - 运用参与式工具 - 性别分析

- 撰写项目建议书、筹资募捐等 - 撰写项目报告(中英文) - 筹备与主持研讨会

- 沟通(倾听、反馈、提问、身体语言、表白、理解) - 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计划、课程设计、协助、评估) - 倡导(说服、口才、研究、外联、建立关系) - 冲突缓解

- 语言(外语、普通话、地方方言)、电脑 - 与他人合作 - 公共关系

- 应付突发事件?? 8.课程框架

发展理论:古典、现代 参与式发展 发展指标 国际发展援助 贫困与发展 性别与发展 可持续生计框架 社会资本与发展 政治、治理与发展 公民社会与发展 自然资源管理与发展 权利与发展

第二讲 发展与发展学

? ? ? ?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什么叫“发展”:大众话语与专业术语 发展学的现状和起源 发展思想的演变 发展研究的范畴

一、什么叫“发展”?

1、政策和大众话语中的“发展”/development as a policy/public discourse 2.什么叫“发展”——作为专业术语

- 在发展“产业”中,谁需要“发展”? - “发展”成为许多群体的工具和希望 - 非“发展”(动词)是什么?——从“所不是”中看“是” - 发展”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问题(issue)”? 二、发展学的起源和现状

1. 发展学的现状:中国与国际

自199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开始,2002年首批6所高校又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不同名称的发展管理二级学科;到2009年为止,全国已有30多所大学设立了该学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建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具有该学科硕士、博士培养点的院校共有20多所,授予学位类型包括农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这表明全社会对于发展管理学科具备旺盛需求的同时,又存在该领域学位授予多元化的现象,其中,授予管理学学位的硕士、博士培养点占到近70%。

英国和澳大利亚还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发展研究学会等

在亚洲地区,如泰国的清迈大学、亚洲理工学院、印度的发展研究中心、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等也都开设了发展管理的硕士和博士生专业。

2. 发展学的起源 (1)发展的起源

发展的话语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殖民主义思潮;“Oversea Development”——海外开发与殖民开发有着直接的联系

殖民主义20世纪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发展殖民”的思路取而代之,现代发展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

二战后的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斗争,“资”和“社”谁更优,在经济、社会、军事发展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引发了两种发展方式的竞争

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 (Point Four Program) ,现代发展的很多理念都来源于这样一个战略框架

20世纪50年代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在制度和理论方面取得相当大进步 “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学/发展研究主要源于20世纪50年代。

3. 什么是发展?

不同的发展观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所体现的发展思想也随着历史的更迭不断演变

经济增长观,现代化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1)经济增长观

20世纪40-60年代;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世纪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经验为基本依据,以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进化理论为基础,探讨现代化的动力、特征和模式,形成发展经济学和现代化理论等早期发展理论

成效: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 问题:很多国家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甚至“恶性增长”的现象

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并未真正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未能解决失业、社会动荡、两极分化,增加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2)现代化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试图克服发展经济学中只注重发展的经济内涵的偏颇,力图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探讨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和发展的道路;认为社会发展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以美国现代化为样板。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阻碍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只要注入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确立的价值观、创业精神就能走上发展之路

(3)综合发展观

对之前发展理念的反思;发展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范畴,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卫生保健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主张社会多方面、多目标、多因素的综合发展;拓展了人们对发展内涵的了解,体现了人们对发展问题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4)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强调“人”是发展理论的制定者与完善者,人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要围绕“人”这个中心来进行。

既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文化素养、道德操守、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发展与提升 又包括:生态、社会、政治、民主、法制、艺术、伦理等自然、社会、文化生存环境的改善与提高

以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类代际之间的公平与和谐

4. 什么是发展学?

研究发展规律的科学

研究干预发展的规律的科学(intervention)

发展研究和发展管理(management of/in/for development) (1)发展研究的两种视角:

狭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广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全球背景下各国的发展。 (2)发展学的总貌

发展研究/学一直未能成为像经济学或社会学那样独立的学科。可以说,迄今为止,发展学或发展研究的相对独立的基本框架才开始形成。

发展学在融合普通学科思想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发展思想为核心的各个学科分别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发展人类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传播学及发展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领域。

(3)发展学的特点

多学科性和交叉性: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 多视角性:不同学科、不同角色的视角-发展问题 实践性:实践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宏观、中观、微观 训练与培育思维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4)发展学在中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遵循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但其发展轨迹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发展思潮的影响。“中国模式”

80年代以后,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大量西方当代发展思想和框架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很多学者开始用这些思想框架理论来观察中国的问题。在诸多领域,如劳动力流动、资源与环境管理、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发育等交织着本土发展思想和西方的发展思想。

但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西方的发展理论无法解释的。迄今为止,还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中国发展理论。

第三讲 发展理论导论

——“发展理论”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的心灵年轮

1.概述 (1)《发展理论导论》Peter Preston

P.W.Prest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K;on leav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until August 2009.

本书对发展领域里的重要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这些议题原本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科学对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世界本质的探索中:

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看不见的手,劳动分工 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异化、阶级

迪尔凯姆:社会事实,结构主义,社会分工、自杀论 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从传统到现代,从机械到有机,从传统到理性 (2)全球“知识”交流,不亦乐乎?

欣赏“书”(知识)的芬芳

从“书本”交流到“人际”交流 勇敢地跨出去,认识“大家”! “理论”为世界赋予意义 (3) 两种知识的来源

经验主义(empiricism):知识来自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社会科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以经验主义为主导,采用的研究方法:实证、衡量,(孔德、迪尔凯姆)

理性主义(rationalism):知识来源于思考,社会科学应该是社会哲学的一支,应以理性主义为主导。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解、批判。(韦伯) (4)发展的动力来自何处?

政府主导 市场自发 公众决定 (5)“发展”与变迁

结构的视角:

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迪尔凯姆:机械社会——有机社会 韦伯:传统型——法理型 现代化理论:传统——现代 (6)几个转变:

从(西欧)单级、(美、欧)双极到多极

分析西欧工业资本主义世界的复杂变化过程、以专业学科分析美国为中心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功能、分析多极全球体系的复杂变化

2. “发展”概念、理论与实践的兴起

“发展”这一构想,是多年来殖民统治的产物。这种构想在历史上曾经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原因:

第一,它是欧美(日)进步思想的一部分,这一思想可上溯到十九世纪; 第二,它为改革者推进殖民地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最好不过的劝说之辞;

第三,它也是政治人物谋求地区独立的一大理由。

尽管有着这么多呼吁“发展”的声音,然而,在二战爆发,对欧洲、美洲和日本殖民主义国家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之前,真正去实施发展的国家却寥寥无几。

3.谁需要“发展”?—“需要”的多元化

1945年后,帝国主义思想在全球已经站不稳脚跟了。

在东亚地区,这一思想被迅速地击垮,已无力回天。在欧洲,坚持构建殖民帝国的政治意志也大大失宠;

其次,美国政府并不倾向于帮助欧洲殖民国家恢复元气,而且还迅速采取行动,撤回了自己的殖民势力;两种思想创新:殖民主义、治理

最后,以维护民族自由和人权为宗旨的联合国成立,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帝国主义的合法性。

显然,国际形势已经不利于帝国集团的东山再起,一些政治组织作为一种替代品应运而生。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东亚、南亚、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太平洋群岛的各个国家很快独立,并以主权国家的身份重新融入到了全球系统中。

4. 发展议题60年

(1)最初,由于政治精英和技术规划者们自信满满,人们对发展工作的态度也非常的乐观。在他们的动员下,普通民众参与到了一个复杂的政治进程(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当中。

与此同时,这个政治进程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错误的规划,腐败问题,部落主义,缺乏同情心的富国与失败的穷国并存;

国家精英们有着自己的关注点(其中对自我生存的关心总是排在首位),而他们的这种关注点并不能自发地将人民引上发展致富的道路(普遍现象)

(2)由于发展的动机并不一致,加上早期的发展工作成败参半,发展领域出现了两大变化。

首先,发展理论家越来越质疑大型社会改造工程成功的可能性;尽管这些工程的目标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的政治性和困难程度却更加显著。

第二,在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众多组织和机构参与的重大议题;发展的终极目标仍然是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它也深深地卷入了国际政治当中,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各有各的议程,因此,发展理论家们不得不在这些框架限制之下来开展自己的工作。

5. 发展理论“整理” (1)关注点

斯密——80年代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结构调整” 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理论、结构主义、依附理论、 迪尔凯姆——美国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现代化理论 韦伯——比较历史研究、宗教研究、科层官僚与制度主义 (2)视角

内部视角:经济增长理论、现代化理论、制度主义 外部视角:依附理论、结构主义、世界体系理论 (3)学科

经济学:斯密的古典主义,80年代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依附理论等强调国际贸易 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现代化理论、制度主义、参与式发展等。

(4)强调起作用的角色

强调政府的作用: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制度主义、现代化理论 强调市场的作用: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结构主义 强调民众的力量:新发展方式、参与式发展

(5)发展历程

? 古典发展理论:古典发展理论,新古典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 现代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结构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的发展理论

第四讲 古典发展理论

古典发展理论 :

(一)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四)约翰·穆勒的发展思想

(五)阿弗德雷·马歇尔的发展思想 (六)熊彼得的发展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发展理论

1. 目标

“增进本国的富强”,“讨论怎样最适当的取得财富和达到富足”——富国裕民。 1776,《国富论》:富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生产有用的东西就会产生财富。一国财富增加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伴随着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加强。在生产技术和设备进步的基础上,将生产任务分解到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去会提高经济产出,这同样会提高经济中不同生产单位的相互依存程度。

如何协调这些单个行为从而提高国民财富? ——市场机制会协调经济交换。 2.一国的国民经济是一个发展的系统:

(1)劳动分工,伴随技术创新的市场专业化会大幅度生产水平和经济增长;

(2)市场作为制度性结构,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换,价格信号影响整个经济系统;

(3)经济理性假设,认为买卖双方都是理性的; (4)自发秩序,“看不见的手”机制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

3. 经济发展战略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是基础。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有比例的协调发展。 (3)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经济效益问题。

(二) 大卫·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1. 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但是是从生产的变动中、从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去观察分配问题的。

2. 农业和土地作为一种经济生活的自然基础,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3. 要避免经济走向这种静止状态,除致力于技术革新外,超越本国土地资源固有限制的唯一道路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证粮食和原料以低价输入,工业品自由输出。

4. 比较优势原理:在任何商品生产上,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都是相等的,因而各国只需生产比较成本有利于自己的商品,然后相互交换,这样就可以提高各自的生产率,彼此获得好处。

5. 和斯密一样,都把对外贸易看成“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观点: (1)增长的人口是一国幸福和繁荣的表现或结果 (2)继续增长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 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人口陷阱论”是发展经济学分析发展中国家不容易摆脱贫困、落后的原因的根据。

(四)约翰·穆勒的发展思想

1. 他把生产要素概括为人口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并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分析其与增长的关系,至今这仍是经济发展理论常用的分析方法。

2. 把经济规律分为两类:

? 一类是生产的规律,它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

? 另一类是分配的规律,受人类意志支配,因而是人为的、可以改变的。

(五)阿弗德雷·马歇尔的发展思想

1. 把经济发展过程看成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过程; ①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从而政策效果依靠边际调节;

② 经济发展是一个和谐的、积累的过程,它的进行依靠自动的均衡机制; ③ 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令人乐观的,通过扩散效应和涓流效应,增长会自然而然的带来良好的发展。

2. 在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承袭了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思想,特别突出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数量与效率的作用;

3. 把人力资源和物质财富看成同等重要,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有赖于教育;“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

4. 对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

(六)熊彼得的发展思想

《经济发展理论》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论。 创新是一种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的关于经济活动的一种变动。

(七)新古典发展理论

1. 中心论点: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来自于错误的价格政策,以及第三世界政府过度活动的国家干预,而这种干预又导致了大量的资源配置不当

2.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累计的过程;经济体系有一种自然走向充分就业的强有力的趋势,令一般的所有收入阶层受益。暂时的失业是可能的,但是长期的均衡失业是不可能的。

3. 理论假设:

? “经济人”假定 ? 价格刺激是灵敏的

? 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

4. 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经济发展遵循着“利益最大化原则”,在资源配置和利益的分配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状态。简言之: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工具。

(八)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促使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化,最后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3.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把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五讲 现代发展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二)结构主义理论 (三)依附理论 (四)世界体系理论 (五)新自由主义理论 (六)改良主义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指的是实现“现代性”的过程,而现代化理论是对欠发达国家如何能实现现代化及为何难以实现现代化的论述。 1. 概念界定: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2. 观点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二分法

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分析 趋同理论 3. 新现代化研究

抛弃排斥性 注重个案研究

对历史的具体研究方法格外关注 关注外部因素

(二)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1、强调发展中国家结构改造的重要性

2、主张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发展

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结构刚性使得这些国家不具备自我均衡的机制。

3、结构主义有代表性的理论 (1)“二元结构”理论。 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拉里斯、桥根森

基本论点:一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基 本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资本部门。

农业剩余劳动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资本的积累和扩大 (2)“中心—边缘”论:普雷维什

“中心”国和“外围”国的一种不均衡、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结构 (3)发展极理论:F.佩鲁

世界、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是平衡推进的

(三)依附理论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从殖民时期开始的,对其资金与技术存在依赖,要根据发达国家的需要确定其经济结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和政治控制,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受制约和从属地位。在这种格局下,发达国家是欠发达国家发展的阻力障碍。

依附理论注重社会外部因素,反对西方化模式,依附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依附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发达国家有益,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则会起阻碍发展的作用。

(四)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者们认为存在一个超越单一的社会或国家的社会体系 要想认识一个独立的社会就必须去认识这个社会所在的背景,而这个背景就是一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经济政治体系

核心国家占主导地位,可以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 边缘国家受核心国家的主导和支配

半边缘国家既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边缘国家,有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核心国家,半边缘国家的位置最不稳定

(五)新自由主义

基本观点:

各学派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市场竞争假设; 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的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都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六)改良主义的发展理论

改良主义强调自己寻求根除影响其大多数人口的贫困和非平等的政策,强调国家干预作用

1970年代改良主义者对贫困的反映基本上有三个基本方针:就业导向战略、增长中的再分配和人类基本需求战略。

(1)国际劳工组织实施了世界就业计划 (2)世界银行和增长中的再分配 (3)基本需求战略

第六讲 参与式发展理论一

——对传统发展思想的反思

? 对传统发展思想的反思 ? 参与式发展理论 ? 参与式发展在中国 ? 参与式研究与实践

(一) 对传统发展思想的反思

“传统”: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与新兴发展理论相比较而言的争论

1. 认识论层次的反思

(1)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 从启蒙运动到科学主义 启蒙运动(16世纪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1596-1650)、牛顿(1642-1727)力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相互影响和支持,以及这些思想和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思维框架,即科学和理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武器,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科学主义”的产生,即人类对于科学的崇拜。

科学主义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严格定义,但其影响和表现是明显且广泛的。人们往往把科学当做万能药,期待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切问题,当然包括发展问题。与科学主义并行的还有所谓的“技术主义”、“工业主义”等现代意识观念,它们都包含了现代主义的内涵。

? 从启蒙运动的反思到反科学主义

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思想体系的反思从未停止过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欧洲的美梦,对现存社会思想体系的反思

反科学主义:反对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所有问题。代表思想是:

- 存在主义的特点是把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哲学的出

发点,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 解构主义又称为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辩证发展,它以消解一切传统、权威、

中心、等级、秩序和信仰为己任,崇尚非整体、非同一和不确定性

(2)量子力学带来的飞跃

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已经成为公认的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从中生发的对世界的看法和思想决定了社会科学思想体系的逻辑框架

传统物理学的成功使人们把它的完整理论复制到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爱因斯坦对传统物理学中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提出了质疑,量子力学又对客观事物的可知性提出了怀疑。

亚原子并非作为一个实在的“粒子”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波函数。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社会领域,因为所有事件的发生和结果都是以可能性存在的,而不是以事实本身存在的。

? “可能”要远远多于“存在”

量子力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意义是它展示出物质世界是一个可能性世界。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随时空变化的,这种变化的方向是以多种可能性来表现的——通过对话和行为来减少主观和客观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对话和行为于是成为解释周围世界的惟一的手段,每个人都需要注视和吸收其他人的解释。

小原因引起大后果——人们一旦认识到世界不应该被看作一个巨大的机器,就能得到一个必然的结论:人们应该以一种“学习过程”的方式来行为,以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因素。

(3)现实世界带来的启示

? 全球化

? 数字化:使人们挣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原子”的束缚,得以在更广阔的时空

中接触更广泛的人群。

全球化和数字化趋势的哲学意义在于它们都为可能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增加来自于各种物质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因而相互之间接触的可能性也在爆炸性地增长。其结果就是使人们的决策权力发生变化,因为决策的不同甚至决策权力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信息的不同所造成的。因此,分散权力和赋予权力是数字时代的特征。

2. 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 (1)传统发展理论的逻辑框架

- 建立在传统与现代绝对区分的基础上

基于传统发展理论之上的发展之路从一开始就不是完全内生和自发的,而是对于所处的国际环境适应以及对于发达国家已有模式的反应。“这个过程不是自然的社会演进,而是有目标、有计划,以较短的时间、最有效的途径,学习、借用和移植先进国家成果的过程”(罗荣渠,1993)

- 制度因素、文化因素

制度经济学就试图把制度的影响纳入经济学的框架。制度因素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等深层因素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世纪70年代开始,内源化发展和多样化发展;《世界文化发展十年:行动纲领》 ,将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

(2)传统发展理论中的文明歧视与冲突

- 传统~体现了西方人因拥有科学而拥有权力的观念 - 罗素(1992):“17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与数学科学的迅速进步促进了伟大的技术发

展,从而巩固了西方的主宰地位。科学的传统,除带来物质利益以外,本身就是独立思考的巨大推动者,只要西方文明传播到哪里,它的政治理想也步其物质发展的后尘传播到哪里。”科学是为了获得真理还是为了谋取权力? - 地理环境、人种优劣、技术发展决定论、历史统一 - 大卫?格里芬(1998):“我们认识到,我们的解释和我们的感知取决于语言,取决于

整体文化,取决于那个时代的主流世界观,取决于个人的(包括无意识的)利益,取决于种族、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利益。这一认识使得人们得出如下结论:世界观完全是一种结构或一种计划,根本不是什么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思考或发现。”

3. 对传统发展实践的反思 (1)技术转移模式的失败

绿色革命影响复杂:

一方面,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

- 使用单一品种,生物多样性消失; - 环境破坏

- 灌溉水使用冲突 - 高投入

- 粮食价格下降,贫富分化严重,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2)管理体制的不平等与低效率

传统发展理论创造了集权管理体制形成的基础:技术和资本的外来性——集权、计划手段;

集权型管理体制造成人才的浪费:掌握人才就相当于垄断了发展机会。受过现代教育的“精英”都集中于城市,服务于官僚机制,很少有懂得现代科学的人深入基层,到农村去从事实践性的工作,乡村就成为得不到发展的沙漠。

第七讲 参与式发展理论二

——参与式的源起和概念

“参与”是英文“Participation”的中文译法,但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出英文中所表达的含义。人们往往从字面上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介入”,或是简单地理解为“群众的参加”。

事实上,“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众被赋权的过程。 而“参与式发展”则被广泛地理解为在影响人们生活状况的发展过程中或发展项目的有关决策过程中,发展主体能够积极、全面介入的一种发展方式。确切地说,“参与式发展”方式带有寻求某种多元化发展道路的积极取向。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起源

(1)为什么需要参与式?Why Participation?

(2)起源-实践的层次

20世纪50-60年代。当时,一些西方国家在发展援助中采取“社区发展战略”。其中,“社区”被作为一个基本的行动单位,参与体现在社区层次上的。

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社区发展战略中,许多决策控制仍掌握在社区之外,社区只是作为支持国家计划的一种工具,而并不真正对自身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作出决定。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20世纪70年代,社区发展战略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参与式发展方式开始成为国际发展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方式:WB,ILO等。

(3)参与式发展的来源: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是“参与式”概念实践化最活跃的阶段,逐渐演化成了参与式发展理论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参与式”概念经过20年的实践,更趋于成熟,其涵盖的方面更加广泛,从而成为当代国际发展领域最常见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4)“参与”范式的出现:

传统发展方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1970S:PRA(快速农村评估)

1980-1990S:PAR(参与式行动研究) 1970-1990S: PRA(参与式农村评估)

PLA:Participatory Learning Approach(参与式学习)

(二)“参与”的概念

? 公众参与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正规及非正规的机制直接使公众介入决策。 ? 市民参与是对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能够使目前在政治及经济过程中被排除在

外的穷人能在将来被包括进来。

? 参与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人们自愿地、民主地介入,包括:①参与确立总目标、确定

发展政策、计划、实施及评价经济及发展计划;②参与为发展努力做贡献;③参与分享发展的利益。 ? 参与能带来以下好处:①参与者在执行决策时具有高度的承诺及能力;②参与可促

进创新;③参与者具有更强的动力和责任感。

? 参与是指农村贫困人口自我组织起来确定自身真正的需求、并介入行动方案的设计、

实施及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行动是自我产生的,并基于对当地生产资源及服务的使用之上,而不仅仅是劳力的投入。

(三)参与的层次/ ladder of Participation 1. 四个层次:

(1)参与是人们对国家发展的一些公众项目的自愿贡献。

(2)对于农村发展来说,参与包括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在项目实施中、在发展项目的利益分享中,以及在对这些发展项目的评价中的介入。

(3)参与涉及到人们在既定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增加对资源及管理部门的控制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努力,这些人在过去是被排除在对资源及管理部门的控制之外的。

(4)社区参与是受益人影响发展项目实施及方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这种影响主要是为了改善和加强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例如,收入、自立能力以及他们在其他方面追求的价值。

2. 参与的不同形式与层次(1)

Forms and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Involved for wages/介入以获取工资 Information Receiving/接受信息 Consultative/协商

Involved in Implementation/在执行中介入 Involved in Planning/在计划阶段介入 Involved in M & E/在监测评估阶段介入 Involved in full PCM/在整个项目周期介入

Facilitated in full PCM/推动或协调整个项目周期 3. 参与的形式与层次(2)

4. 参与的形式与层次(3)

- 被动式参与:“你叫我做什么,我只好这么做”; - 激励式参与:“我无所谓,既然有奖励,就做吧” - 作为信息员的参与:“情况就这些,你看着办吧” - 磋商式参与:“我看这样比较好” - 相互作用式参与:“咱们一起讨论、决定、一起做” - 主动式参与:“我要做什么”

(四)参与及参与式发展包含的要素

? 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 ? 在全部项目循环中的介入 ? 贡献努力 ? 承诺及能力 ? 动力及责任 ? 乡土知识及创新 ? 资源的利用和控制 ? 能力建设 ? 利益分享

? 自我组织及自立 ? 权力及民主的再分配 ? 制度促进:分权

(五)参与式发展的内涵

从宏观上看:参与式发展强调在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以外部援助为主导,由受益国独立地、自力更生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从微观上看:参与式发展强调发展对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决策作用,他们不仅执行发展活动,同时,也作为受益方参与项目的监测与评估。

(六)参与式发展在中国 1. 进入

广义上讲,“参与”的政治学含义在我国并不陌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等等;

作为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

90年代初,Robert Chambers在云南举办了PRA培训班,这对于后期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实践层面,目前已在扶贫领域实现了参与式方法的主流化,在国内一些高校也逐步实现了体制化教育;但更多地仍限制于一些国际发展项目的运作。但应用得越来越多了:参与式造林、参与式教学、参与式??

2. 若干实践问题

官员与农民的关系:调整这种关系具有很多有利的政治优势,如“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但是在实践中容易流于形式,而出现长官意识,从而伤害农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农民的利益;

专家与农民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把科学技术泛化,并把科学技术等同于专家,往往依靠专家为农民作决策。事实上,如何将专家的意见与知识与农民的意见与知识有机结合是个挑战。

文化歧视:农民有丰富的乡土知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

参与式项目规划、监测、评估:一般的项目规划都是在官员和专家的控制下完成的。这样的规划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目标群体的实际需要。

3. 问题与障碍

虽然参与式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参与式发展的实践则往往仍局限为应用PRA方法。

决策体制上的自上而下,单一、集中:缺乏参与的保障,费时、费力;

缺乏制度保障的各种群众运动所产生的极端参与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令人望而生畏;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经验及政治制度对群众路线这一原则的始终认同,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不需要参与式理论,从而使探索虚无化;

(七)对参与式的反思

社会心理学:正是参与的过程本身限制了参与式发展理念的表达 通过四种形式的群体互动对参与式发展进行质疑

? 风险转移:群体讨论会让群体成员做出相对个人更具风险性的决策 ? 阿比林谬论:无意识的结论会产生虚假的共识 ? 群体思维:成员过于乐观、群体压力 ? 强制性说服:洗脑、重塑 反思

目前的“参与式”大多基于外来者存在/干预的情况下 The rich get social psychology, the poor get PD

第八讲 发展指标

为什么要讲发展指标?

发展就是个人及社会在物质和非物质的生活质量方面产生的多样化以及多元的积极的变化——David Simon (2003)

? 什么是“积极的变化”? ? 什么是“生活质量”? ? 谁来定义?

需要一系列的发展指标来度量 (一) 指标 1.概念

? 反映较大系统状况的信息向量

? 系统内部各种性能的度量指数,可以引导人们特定的行动方案或政策

? 一个指标侧重于某一体系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提供信息的某一片段,让人们对较

大的途径有所认识。

? 指标不能反映一切,但足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

2. 指标的特征

具体的

可测量的:定量的,可打分、排序的

可用的:能够对管理和决策进行有效的指导

敏感的: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越快越好 可获得的:能够搜集数据 有成本效益的:划算的

3. 应避免的错误

过分聚集

衡量可以衡量的而不是重要的东西 依赖错误的模型 故意曲解

过于自信或者不完整

(二)经济发展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1)概念

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

衡量一国经济现状及其经济景气周期,也是提供经济健康与否的最重要依据 (2)GDP的计算

生产法:一国国内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即所有常住单位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分配法: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反映最终产品规模: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GDP的局限性

不衡量社会成本,没有反应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

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 不衡量效益、效率和质量

不衡量分配、就业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各个方面 2. GDP的修正——ENDP (1)概念

经过环境因子调整后的NDP(Net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净值) ENDP=NDP-经济活动中使用的自然资产价值 (2)ENDP存在的问题:

NDP计算,而NDP是GDP扣除固定资产折旧的剩余,完全排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反映了当前生产中的新创造的价值。

从理论上讲,NDP能够真实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的价值量,但是由于很难精确测算固定资产折旧,而且也没有包括自然资本的折旧,因此所测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质。

因此,ENDP虽然比NDP更能真实反映当其生产所创造的新价值,但是在NDP的基础上计算的,所以这个指标在实际运用时也势必会受到一定限制

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主要指标,GNP/GDP等得衔接带来很大的困难

3. GDP的修正——GGDP/GGNP

绿色GNP(GGNP):试图把不属于真正国民财富积累的虚拟部分,从传统意义上所统计的GNP中予以扣除,从而再现一个真实的、科学的、能反映可持续力的指标

思路是用资源、环境对原GNP/GDP指标进行修正 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世界资源研究所是这种观点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GGNP=GNP-(自然的虚拟部分+人文的虚拟部分) 自然虚拟部分: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降低、自然资源退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匹配不均衡、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性退化和生态系统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灾害成本、资源稀缺引发的成本上升,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损失、环境系统、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的修复成本

人文虚拟部分: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恶化、失业、犯罪、教育水平地下河文盲人口增加、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和决策失误等造成的损失

4. 用发展成本对GDP进行修正

发展成本:一个国家(或地区)谋求发展和进步的成本问题,及衡量为获得发展而支付的代价

具体来讲:发展成本是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研究人口社会发展进步的代价

不仅研究微观生产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动消耗,而且要研究因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环境质量退化成本,以及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成本、人类健康损失成本等

修正后的GDP=总产出-发展成本

包括绿色GDP在内的一系列修正指标目前都还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还不能完全取代现行GDP指标

5. 对经济福利的衡量——真实进展指标

GPI(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Cobb等人1995年提出

对GDP的调整,GDP没有对增加和减少福利的经济活动进行区分,忽略了非市场交易活动的贡献

GPI指数对GDP忽略的20多个方面进行估计,把非市场服务如家庭工作和自愿活动进行货币化,从经济角度对国家福利进行测算,考虑了自然和社会资本的消耗

GPI中被扣除的三项支出:防御支出;社会成本;环境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贫困范畴的发展指标 1. 阿玛蒂亚·森的贫困指数

P=H[I+(1-I) G]

P:贫困指数;H:贫困人口百分比;G:贫困人口的基尼系数;I:贫困人口收入差距的总和(贫困人口的收入距贫困线的差距的总和)除以贫困线,即贫困距, 0<I<1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提出,用一定的、预先确定好的贫困线下的人口(H)作为贫困的共同标准,理论基础不明确,而且忽视了穷人中的贫困程度

另外,即使在社会中最贫穷的阶层的收入有显著提高,只要他们的收入没有越过贫困线,就不会影响H值

森认为贫困指数在贫穷国家有它们最内在的应用价值。森的贫困指数简单易算,已逐渐被广泛应用

2. UNCSD的贫困指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贫困指标按 驱动力-状态-响应框架分为三部分

驱动力指标:失业率——所有国家受过教育却没有工作和收入、靠保险和福利生存的那部分人(即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率

状态指标:贫困指数、贫困差距指数、平方贫困差距指数、基尼系数、男女平均工资比例等

贫困人口比:按人口计算的贫困指数——生活标准或经济福利在贫困县以下的人口的比例

贫困差距指数:用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的深度——贫困县以下人口距贫困线差距的均值

3.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可以比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基尼系数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相对合理”,0.4-0.6(0.5)为“差距偏大”,0.6(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四)综合发展指标

1. 人类发展指数 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 (1)设立原则

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保持指数范围的理论和灵活性 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2)HDI的构成及公式

由三个指标构成:健康(预期寿命)、教育(成人识字率2/3、入学率1/3)、生活水平(人均GDP);反映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预期寿命:25岁-85岁

成人(15岁以上)识字率:0-100% 入学率:0-100%

人均GDP:100-40000美元

(3)HDI所揭示的内容

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进行了反映 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

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4)HDI 的计算(2009)

HDI=(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 (LE-25)/(85-25) 教育指数= (2/3)*ALI+(1/3)*GEI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ALR-0)/(100-0)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 = (CGER-0)/(100-0)

GDP指数 = [log(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

(五). 可持续性发展指标

基于生态观点的可持续发展指标,更多地表达了对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的关注,以基于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指标为多

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力、环境空间、ECCO模型

第九讲 国际发展援助

? ? ? ? ?

概念 援助动机 援助形式 援助组织

国际发展援助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对外援助

(一) 基本概念

是发展干预(Development Intervention)的一种具体实施手段。国际发展援助是一种“安静”的外交手段

广义的国际发展援助,指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之间的转移支付,可以看成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提供的无偿的或优惠的有偿货物或资金,用以解决受援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狭义的国际发展援助,是指发达国家或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活动

(二)发展援助动机

政治与外交战略动机 经济动机 人道主义动机 文化动机

(三) 国际发展援助形式: 1. 根据援助的动机

战略性援助、发展性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

战略性援助:援助国从其自身特定的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战略利益出发,提供的有条件的,或隐含条件的援助类型

发展性援助:在帮助受援国解决其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援助,如减贫、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供给、环境保护等

人道主义援助:对受援国在遭受重大灾难性事故或战争时,为受害民众提供的以维持基本生存保障为目的紧急援助

2. 按国际发展援助的提供主体

可以将其分为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和非官方发展援助。 官方发展援助是指援助国政府向援助国提供,且有双方对等官方机构实施的无偿援助或优惠贷款

非官方发展援助,主要是指由各种非政府机构、企业、基金会,甚至私人,将通过捐赠、募捐、民间基金等途径获得的资金和物质,向受援国提供的援助

3. 按照援助形式的不同

双边发展援助指的是援助国与受援国政府间对等层面的机构与机构之间执行的发展援助,包括赠款和贷款两种形式

多边发展援助则是指援助国通过向多边发展援助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系统等,然后再由多边发展援助机构向受援国提供援助。

4. 根据援助内容

财政援助:提供财政支持

技术援助:主要指的是援助国通过向受援国转让技术专利、培养技术人才、传授管理知识、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提供发展援助

粮食援助:指的是通过直接提供谷物、油、棉等实物,或通过提供资金购买粮食物资的援助方式

减免债务:调整受援国的外债结构,减缓受援国清偿债务的压力,从而间接弥补其财政赤字和发展资金的不足

财政援助:

(1)无偿赠款:一般涉及教育、医疗、农业、环保等非赢利民生福利领域。从援助所针对的对象来说,无偿援助一般针对的是最贫困的群体、地区和国家。

(2)有偿贷款:援助方向受援方提供的长期优惠贷款(相对于商业贷款来说),它具有政府间开发援助的性质。

5. 按援助形式

项目援助,指的是通过单个项目的形式开展国际发展援助活动 方案援助,指的是援助国或多边援助机构通过一系列综合发展计划和方案的方式,向受援国提供发展援助的形式

预算援助,指的是援助国通过向受援国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的形式,填补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财政预算缺口的援助形式

(四) 国际发展援助组织

双边援助机构:设有双边援助机构的国家主要为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国

多边援助机构:全球性发展机构包括联合国发展系统和国际金融机构 区域性多边发展机构:主要为援助国政府间金融机构以及合作性和地方性政府间金融机构

国际非政府组织

(五)国际发展援助在我国 1. 合作的历程

不同于别国的痕迹:40-70年代的“锁国” 1978年,改革开放,“走出去”与“请进来 ” 1979年,中国政府与UNDP签定协议:多边援助 1981年,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双边援助 1984年,UNDP孔雷飒提议,国际民间组织 2. 合作的机制

两条路子:政府间的、民间的

- 政府:各大部委-外经贸部、农业部等

中德造林项目

(1)选定、交往

(2)竞标:咨询公司,CIAD - 非政府行为

3. 发展援助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1)新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

- 参与式

- 小额信贷(云南、四川、广西和陕西) - 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 - “人文贫困”、“机会贫困”? (2)引进先进的国际项目管理经验:

- 项目周期,尤其是监测和评估; - 时间管理

- Logic Framework - 复杂?烦琐? (3)培养国际型人才 :

Learning by Doing - Language - Facilitation

- Communication: open, inclusive - Responsibility

(4) 东、西文化的碰撞,改变了观念

- Ownership - Responsibility

- 中国的“酒”文化 - 中国的“饭桌”文化 (5)学科建制的创立和发展

- 1988年,CIAD的建立:咨询、培训和研究; - 1995年,云南参与式研究网络的建立; - 发展学院、发展系、编教材、网络 (6)促进了民间组织的发展

- 清华NGO研究中心的成立 - 南京爱德基金会和中国民促会 - 相关学术研讨会的举行

第十讲 贫困与发展

? ? ? ? ? ?

贫困与发展

贫困研究的主要学派 贫困的内涵 贫困的外延 贫困的测量 反贫困战略

? 2个数据: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到2013年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仍有12亿人之多。尽管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极度贫困率迅速下降,但世行估计,到2015年仍将有9.7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

中国科学院最新完成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发展中的人口压力依然巨大,按2010年标准贫困人口仍有2688万,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

(一) 贫困研究的主要学派

空想社会主义 古典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社会学和人类学 发展实践

? 从古典经济学家使用财富的多寡、发展经济学者使用资本不足、福利经济学家使用福利

缺乏和不足到社会学者和发展实践者从贫困群体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等非经济因素来分析和考察贫困产生的原因

? 从关注贫困群体的“缺乏”和“不足”到肯定其也同样拥有“资产”和“能力” ? 从宏观的讨论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状态到微观到社区、农户甚至个体层面观察贫困者的

行动

? 从以将贫困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到鼓励贫困者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去

(二)贫困的内涵 1. 几个概念

朗特里1899年提出了“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1979年,汤森提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

英国的奥本海默:“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首先,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地夺去了人们享受生命不受疾病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涯的机会”

世界银行在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贫困被认为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这里所谓的“最低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人均的支出,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如医疗卫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得情况。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1989年《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中也给贫困下了一个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的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能力贫困的概念,能力贫困是指缺乏在教育、医疗和营养三个基本的人类发展方面的能力;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能力贫困概念扩展到人类贫困,人类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

2. 贫困的内涵

收入不足 资源不足 能力缺乏 脆弱性

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的基本需求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缺乏基本的发展能力和权利,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排斥的边缘状态,在面临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生计模式非常脆弱的社会现象

3. 贫困的特征

缺乏性,贫困直接表现为低收入、缺乏物质和服务,直接有效需求不足; 相对性,不同社会的贫困标准是不同的;

综合性,贫困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权利、能力、社会设置等多方面

(三)贫困的外延

1. 根据贫困的程度来理解贫困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食品、住房和衣着等;

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达一定程度时的生活状况。

2. 根据贫困产生的原因来理解贫困

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政治权利、分配制度、就业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社会服务和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决定的生活资源在不同社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造成的某些社区、区域、群体或个体处于贫困状态;

区域性贫困是由于在相同的制度背景下,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致使某些区域生活资源的供给相对贫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从而陷入贫困;

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中,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域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家庭劳动力较少、生产资料缺乏、可以利用的社会资产少,竞争有限的生活资源的能力差,从而处于贫困状态

3. 根据贫困现象延续的周期来理解贫困

长期贫困,是指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在很多年里都处于贫困状态,并且似乎很难改变现状;生命周期贫困是指在整个人的一生中都处于贫困状态;

暂时贫困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 4. 从贫困的层次来理解贫困

宏观贫困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即从整体角度来看待贫困,例如,国家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等。

微观贫困是个体意义的贫困,即从个人和家庭角度看待贫困 (四)贫困的测量

货币法 指数法

参与式贫困评价法

1. 货币法 方法 国际贫困标准法 操作步骤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或社会中位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线都只占本国或本地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30—40% 使用情况 优势 OECD国家常用 劣势 简单明了和容易获得,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平并且最具有动态性,容均收入水平差别很大,易及时调整, 以此所代表的贫困信息不能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并且也无法对一个国家的缓贫进程进行判断 贫困线

(1)世界银行贫困线

人均消费1.25美元/天,1美元标准

(2)我国的官方贫困线

1994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世界银行所推荐的方法系统测定农村贫困标准,具体方法是:

一是根据低收入人口的实际食品清单和食品价格,确定达到人体最低营养标准(即每人每天热量2100大卡)所需的最低食物支出(即食物贫困线);

二是根据回归方法计算收入正好等于食物贫困线的人口的非食品支出,把这部分非食品作为非食物贫困线;

三是把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相加作为绝对贫困标准。

2. 指数法

(1)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人类贫困指数I和针对工业化国家的人类贫困指数II。

人类贫困指数I使用的指标包括:今天出生而预期在40岁之前去世的人的比例(P1)、成人文盲率(P2),整个经济供给方面的匮乏程度(P3)——以不能享受安全用水(P31)和保健服务(P32)的人的比例以及体重不足儿童的比例(P33)来表示。

人类贫困指数考虑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三个方面被剥夺的情况,即长寿、知识和体面的生活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I=[ P1+P2+(P31+P32+P33)/3]/3。

(2)人类发展指数(HDI )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 的对数。

(3)参与式贫困指数

选择若干个能够综合反映贫困特征的指标,进行数据调查、赋值、分配权重,根据特定的计算公式得到能够说明调查对象贫困程度的数值。

改变了传统贫困测量中自上而下的方式,让贫困群体自己参与到贫困的测量过程中,贫困群体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尊重和实现。

3、参与式贫困指数

选择若干个能够综合反映贫困特征的指标,进行数据调查、赋值、分配权重,根据特定的计算公式得到能够说明调查对象贫困程度的数值。

改变了传统贫困测量中自上而下的方式,让贫困群体自己参与到贫困的测量过程中,贫困群体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尊重和实现。

它不倾向于设定一个固定的指标体系,而倾向于采用一种更开放的、易于贫困人口所接受的方式和指标,来展示和反映他们亲身体会的真实的贫困的各个方面。

参与式农村评估工具的使用

第十一讲 性别与发展

? ? ?

性别的概念与内涵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演变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实践

(一)性别的概念与内涵

? 生物性别 (Sex) ? 社会性别 (Gender) 1.概念

– 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Scott,1985) – 社会性别说明男女之间的社会关系。即指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女性和男性的角色和责任,也包括对女性和男性的特征和行为的一种期望

– 社会性别概念认为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

2. 对社会性别的理解

? 社会性别概念认为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是对妇女生物性别规定的角色的延升。

? 妇女哺育孩子(照顾老人,操持家务等,教师、护士、秘书) ? 从孩子一出生到成人的教育 ? 家庭角色定位到社会期待

? 社会性别概念认为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二).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演变 1. 女权主义

? 自由女权主义 ? 激进女权主义

?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 文化女权主义

2. 性别与发展研究——三个流派

? 妇女参与发展(Women in Development) ? 妇女与发展(Women and Development) ? 社会性别与发展(Gender and Development) (1)妇女参与发展

? WID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的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体系 ? 具有明显的自由民主主义的色彩,强调妇女在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意义

? 妇女参与发展理论在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被介绍到我国

? 在该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妇女与发展的实践途径对我国妇女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妇女参与发展

? ? ? ?

关心经济发展中的妇女权益 妇女教育问题 妇女意识的唤起

发展过程中妇女的参与和对妇女的赋权

(3)社会性别与发展

? 已不再是一个狭义的妇女研究的理论,而是与国际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化息息相关,并且成为发展研究与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该理论更加与发展相结合,成为了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核心要素。性别与发展理论在比以往所有的妇女研究理论都更加被社会所接受并成为制度化的发展手段

? 把妇女问题的视角从妇女角度扩张到社会中的两性及影响两性关系的各种社会属性

? 还将解决妇女问题的途径从政治、法律等角度引入到了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发展计划过程

(三)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人文、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各领域享有同等的权利、责任与机会。而不是指不需要考虑男女之间的生理特点

平等不是指男女变得一样,而是指男女的权利、责任和机会将不取决于他(她)们的生理上的区别性别

1. 为什麽要关注性别平等问题?

社会公平和公正

我们关注性别平等问题,是基于:

– 我们对于21世纪性别关系的期望: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 是基于我们对于社会公正原则的追求,社会公正如果抛弃了性别平等将是不彻底的; – 关注和推动妇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绝不仅仅是妇女的事情,而是政府的责任

2. 目前的性别平等状况 (1)教育

? 2000年,世界上仍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女性是文盲。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 我国现有8,506万文盲,女性占71%,主要分布在农村 ? 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 男孩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大,女孩对家庭没有贡献 ? 女孩不能照顾老年的父母

(2)参政

? 从世界范围看,北欧妇女参政将会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达到在各类选举结果中占到50%的比例。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妇女参政虽然在妇女地位的各项指标中仍然会是最差的一项,1906年芬兰妇女争得投票权。1913年挪威妇女取得选举权美国妇女1920年获得选举权

? 1995年前,中国100%的县和50%的乡镇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女干部;规定了妇女参政的比例,即在各级人民代表换届选举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女代表比例要

在20%以上,并要求逐步提高这个比例。在我国66万多个村庄中,只有1%的女村主任和女村支书。

(3)就业

?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计和预测,妇女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35%,并会逐年增加。然而,除非对现状做出深刻的改变,大多数妇女可能获得的工作类别和报酬将仍然偏低。妇女就业主要将集中于技术性较低、工资较低和职业保障最少的类别

? 中国,女性职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失业者中比例偏高以及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的男女同工不同酬

? 农业女性化:妇女劳动力已占到总劳动力的65.6%。

? 贫困女性化:女户主家庭是主要的贫困户,缺少资源、更难得到土地、信贷、资本和收入高的工作。

3. 中国的性别平等现状 (1)性别发展指数

? 1995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公布了各国的性别发展指数,指数越接近1,男女平等程度就越接近,反之男女平等程度差距越大。

? 中国为0.578,在130个国家性别发展指标的排序是71位,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应当说,中国性别平等程度并不乐观

(2)平等的目标

? 一个性别从属于另一个性别是错误的

? 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不再生而有其生活地位,并不可改变地被钉在那个位置上,而是可以自由运用其才能和有利的机会去获取他们最期望的命运

(3)什么是女性的幸福?

?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 妇女回家去

? 然而这一性别秩序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

? 《第二性》 ——(法)西蒙波伏娃

? 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 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

(四)为什么要把社会性别意识贯穿发展过程中

? 重视妇女参与项目,有利于:

– 提高妇女农业技术水平和对可持续农业的认识从而提高更好地为当地农业做贡献 – 使妇女平等地从农业生产发展中受益

– 提高妇女参与社会组织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妇女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p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