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与尝试-最新教育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8 21: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费尔巴哈说:“爱就是要成为一个人。”(瓦西列夫《解读情爱》)只要人在,爱就相伴而生。爱情是一种圣洁又崇高的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同时,它又是人们热烈渴望并不断追求着的情感,是古今中外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咏唱不息的永恒主题。因而,对于成人,我们并不回避爱情,但是,对于中学生就不然了。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和家长,都有点谈爱色变,讳莫如深。

但是这种回避与禁锢的作法,并没有停止学生对爱情的兴趣,相反却刺激了学生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我们偷偷在电视电影收录机的声色图画中,在书籍报纸杂志的片言只语中,在与异性交往的害羞敏感中,捕捉爱情的感觉和爱情的痕迹。中学生早恋、网恋现象早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面对学生这种朦胧的青春期躁动,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用什么方式对待?性教育一早引入《生理卫生》和《生物》的课本中,那爱情观教育呢? 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是必要。

首先,这是生理心理的需要。古语云:豆蔻梢头二月春。现在在校的中学生,初一的十二三岁,初三的十五六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比过去的孩子要早熟得多了:第二性征突现,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开始萌发甚至走向成熟,他

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是对异性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 德国大文豪哥德在其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少年怀特的烦恼》中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校园内外越来越多的“早恋”和“网恋”现象说明了,少男少女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追求,都渴望了解和品尝“神秘”的爱情。

青少年心中激荡着的朦胧爱意与冲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她属于这个生命阶段,我们没有理由去制止她的发生。事实说明,光用“压制”和“掩盖、回避”的方法,是不行的。压制,只能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回避,会让“爱情”变得更加神秘,使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出现错误;这对他们的成长都不利。需要我们做的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纯洁。而爱情教育,就是保持这种美丽和纯洁的最佳的方式。 其次,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在,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仅是电视台,每天热播中的港台日韩偶像剧,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但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主题,并非健康和光明的。因为信息博杂,缺乏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比较低,这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少孩子形成了不正确甚至是畸形的爱情观念,对爱不负责任,追求物质,寻求刺激,游戏爱情、蹂躏情感等。

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与其让学生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背地里谈论,从那些影视、小说中去“学习”,不如让我们解放教育思想步伐,坦白地、真诚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健康的、光明高尚、纯洁的爱情。

再次,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真善美的性情,进而达到人格升华,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爱情,作为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独享的一种十分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人类生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并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的,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对它进行启蒙的意义不仅仅只局限于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男婚女嫁、男欢女爱,更现实、更深远的是在教育一位中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在,许多中学都将“做人”奉为校训,那么,爱情教育不正应该名正言顺地纳入“做人”的教育范畴中去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一个中学生由习惯于接受父母师长的关心、爱护与照顾发展到如何去关心、爱护与照顾另一个与他(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异性,同时引发他(她)学习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把握感情的分寸,进而给双方带来智力、个性上的互补,这实际上也是心理认知和生存能力上的一种成长。而且,被爱和爱人,同样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心理体验。这种体验经过理性的教育往往会随之升华成一种对同学、朋友的责任,对人生幸福的理解乃至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这可以说又是一个人人

格修养上的进步。

再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可以进行亲情教育、友情教育,却惟独不能进行爱情教育,那么你怎么指望他长大后能懂得爱?而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将来又会有什么高质量的婚姻生活?而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流行旋律在杜会畅通无阻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忠于爱情,忠于婚姻吗?应该承认,我们的社会教育,在爱情教育这一方面是欠缺的,甚至没有爱情教育。从初恋到结婚成家,我们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当今社会上失败的婚姻数不胜数,诸如结婚、离婚“闪电战”,“试婚”,“婚外恋”,“包二奶”等一系列婚姻家庭的心理、道德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虽然有着许多客观原因,但难道与我们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缺乏重视和进行爱情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吗?没有正确的、健康的爱情观,我们又怎么能最终获得爱情婚姻的幸福呢?因此,爱情观的形成,也需要教育。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A·阿德勒说:“爱情,以及其结果的婚姻,都是对异性伴侣最亲密的奉献,它表现在心心相印,身体的吸引,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爱情和婚姻都是合作的一面------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而且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 基于以上原因,把爱情启蒙教育引入中学生的课堂,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不能让陈旧的制度缚住头脑。

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开展爱情观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坦然面对爱情题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孩子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现代的传媒又如此发达,电影电视网络充斥着爱情,因此过去那种靠堵、靠躲、靠骗的方式已经行不通的,我们该做的只能是紧紧地跟上,自然面对和接受爱情题材,引领学生一同坦然翻开语文课本上的爱情篇章。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解、尊重、信任,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青春期是叛逆的,板着脸孔的说教,只能让学生反感。只有在美丽和谐的人文教育、人本教育氛围下,学生才会乐于和老师一起探讨他们切身的敏感话题。学生让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了,才能更好地利用优美的爱情篇章去教会学生感受爱和了解爱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情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平等的爱情观。

其次,要理智地挖掘爱情教材的内蕴,驾驭教材。确切地说,这要取决于语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对爱情的理解。教师的理解如何?能力如何?则直接影响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老师必须完全驾驭教材,不能让教材牵着鼻子,也不能在具有开创性的爱情教材前迷失了方向,学生还指望着教师去指引呢。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各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心中都一个“爱之神”。但其中的高下之分也是明显的。从教师的现实素质来看,并不排除教师中存在着不良的“爱情观”。只有当教师的心中有了美好地“爱情思想”,才会带领学生走向爱情的真谛。

再次,要在爱情教育的课堂上体现最基本的语文特色,这是最难的。其实能在课堂上像谈论母爱一样谈论爱情,对于从没有上过这样的课程的老师来说,绝对会感到很兴奋的。当然,也不能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要把课上好很难,用什么方法教,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好好把握,认真准备。如学生很羞涩,开不了口,教师怎么办?讲课中如何体现语文特色?这些问题都要教师在实践中想办法解决,除了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利用好学生的兴奋点之外,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对语言的把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节语文课下来,教师的语言不够流畅得当的话,首先这节语文课就是失败的。这些作品所谈论的爱情严肃而又纯美的,因此语文老师所运用的语言也应该是美的,得体的。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体味这样的美感,让学生在享受语言魅力的同时感悟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语文课上谈“爱情”,应该体现语言的特色,也即是“语文性”,而不要把它上成思想品德课。尽管笔者没有实在地上过这样的课,但是我尝试过和学生一起谈论过爱情和性的的话题,学生一开始比较害羞,不太敢讨论说话,但是有分寸又得体的语言还是慢慢免去了学生的尴尬,最后就敢于说话了。在讨论过程,语言都要运用得小心翼翼,免得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为“谈情说爱”说得浅,学生难以理解,说过了又容易形成“色情诱惑”,所以如何在语言和“语文性”上把握拿捏得当,有待广大教师去苦行积累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o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