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系导师

更新时间:2024-03-28 12: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潘雄 副教授 潘雄同志个人简历 潘雄,男,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1973年10月出生,湖北省宜昌人。1996年9-1999年7月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5年6月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2007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3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工作。 2001年被评为讲师,2004年11月被湖北省人事厅破格评为副教授。2001年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和“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 主要成果: 1、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项目编号:40274005);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项目编号:2005038362);主持湖北省自然基金1项(项目编号:2004ABA032);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项目2项(项目编号:2003X129); 2、 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索引3篇,被EI索引10篇; 3、 带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2000年获湖北赛区一等奖;2001年获湖北赛区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一等奖;2005年获湖北赛区一等奖; 主要论文: 1. Pan xiong,Two Stage Estimation in Survey Data Processing,Survey Review,2008,40(4)(SCI)

2. Pan xiong , P-norm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ICMLC, 2007.8(EI) 3. 潘雄,付宗堂,一种处理系统误差的新方法,仪器仪表学报,2007.4(SCI、EI) 4. 潘雄,付宗堂,一元有界P范分布的参数自适应估计,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4, (EI)。

5. Panxiong,Semiparametric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rvey Data Processing,Survey Review,2006,38(1)(SCI)

6. 孙海燕,潘雄. 一元p范分布的参数估计,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5, (EI)。 7. 潘雄,付宗堂,系统误差的检测与处理,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6,33(1), (EI) 8. 潘雄,付宗堂,孙海燕,一元p范分布的自适应估计,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EI) 9. 潘雄,孙海燕. 一类中立型随机泛函微分方程弱解的逼近稳定性,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5,(EI)

10. 孙海燕,潘雄. 正规化矩阵正定时参数的统计性质,测绘学报,2004,3,(一类期刊)。 11. 潘雄,孙海燕. P范与半参数回归,测绘学报,2005.1(一类期刊)。

12. 潘雄,付宗堂,随机删失半参数回归模型小波估计的渐近性质,应用数学学报,2006,29(1)(二类) E-mail:pxjlh@163.com

联系电话:13247115835或83961539(家)

陈刚 副教授 陈刚个人简历 基本情况: 陈刚,副教授,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近年来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交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1项,发表第1作者论文10余篇,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测量学》1部。 主要研究方向:精密工程测量,“3S”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研课题: 特大型桥梁高精度GPS跨江水准关键技术研究 水电站安全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NSS站建设 近三年主持完成的重要课题: 湖南凌津滩水电站安全监测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控制网复测 宁波象山港跨海大桥控制网测量 襄渝Ⅱ线GPS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 三峡库区重点滑坡地形DEM数据研究 高精度GPS跨河(谷、海)高程传递研究 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井区沉陷与边坡稳定监测及预报分析方法研究 《测绘科学》 GPS变形监测的位移显著性检验方法研究 《测绘科学》 基于GG24 OEM的GPS/GLONASS原始数据采集 《测绘科学》 山区LiDAR高程精度野外检验的一种新方法 《测绘通报》 GPS在超长隧洞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 2007年地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GPS实时潮位测量方法研究,2006年 ICEEG 国际会议论文 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工学院测绘工程系,430074 联系方式:027-67883642 Email: ddwhcg@cug.edu.cn

吴北平 教授 吴北平,男,1960年元月出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教授,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地大支部主委,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测绘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测绘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定位技术应用与研究、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和变形监测等。 从事教学工作近二十六年,主讲了8门课程;完成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被ISTP和EI收录了6篇;获得过湖北省土地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测量学讲课比赛三等奖,校优秀教学三等奖,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优秀班主任等荣誉,湖北省测绘局2007年度“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 附录: 一、完成的主要项目: 获湖北省测绘局2007年度“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 项目名称(立项登记号) 采矿塌陷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MGMR2001-16) 实到 主持或 经费 排名 起止时间 项目来源 2003 遗址大型墓构件原址保护技术研2003 究(2001BA805B03) 汉口贺家墩地下人行通道施工监2005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0.5万 开放研究实验室 国家科技攻关50万 项目 企业委托 11万 主持 3 主持

测 三峡库区湖北省巴东县高切坡监三建委与巴东364.63测预警系统实施设计方案2009 移民局 万 (ZG/BDGQP/JC/01)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2010 国家发改委 3500万 鄂西及鄂东南矿产资源开发多目中国地质 2008年 450万 标遥感调查与监测(2008200004) 调查局 完成的“象山港大桥首级控制网2006年 交通部 测量复核项目” 测量学精品课程 2008年 校级 2万 二、发表的科研文章: 3 3 2 1 1.GPS网络RTK定位原理与数学模型研究,博士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3.3。 2.GPS网络RTK线性组合法与内插法关系的讨论,第一作者,《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3.28(5)。 3.Several technical analyses in GPS-network RTK,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6-9 June 2004, Wuhan, China (EI收录),第一作者。 4.Removing the effect of tide and environmental load during high precise GPS baseline process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6-9 June 2004, Wuhan, China (EI收录),第二作者。 5.Landslides monitoring in Three Georges reservoir region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6-9 June 2004, Wuhan, China (EI收录),第二作者。 程新文 教授 程新文,教授、博导。 1982年1月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6年12月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研究生班`结业。 现任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3S”技术及应用,精密工程测量。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证明了近景摄影测量最佳设站参数,提出了近景摄影测量“共圆设站理论”。近年来完成了“洞庭湖水患区地形变异等水准测量定量研究”、“GPS技术在某装备实时定位导向应用研究”、“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可行性研究”、“机载‘LIDAR’技术用于三峡空间信息采集的精度研究”、“908专项山东省青岛、日照地区航空遥感数据处理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测绘科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测绘工程三等奖,四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论文奖。 胡友健 教授 导师基本信息查询 所在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导师姓名: 胡友健 性 别: 男 身份证号: *************** 职 称: 教授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职 务: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院系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专 业2: 摄影测量与遥感 专 业3: 资源与环境遥感 研究方向: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GPS定位理论与应用 科研经费: 125(万元) 已指导博士生数: 0 现指导博士生数: 0 已指导硕士生数: 17 现指导硕士生数: 12 学 术 兼 职: 《地理空间信息》杂志编委 中国GPS协会GPS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建设部科技委管线管理专委会副主任

主 要 成 果: An investigation of deformation and analysis using continuously operating GPS reference stations network, 《Proceedings i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Science Press USA Inc, 2004,EI光盘版收录.

Research on the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of mountain area with similar material, 《Proceedings in Mining Science and Safety Technology》,Science Press, 2002,EI光盘版收录

Research on the law of and prediction method of ground horizontal movement, 《Proceedings in Mining Science and Safety Technology》,Science Press, 2002,EI光盘版收录

山区地表移动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EI光盘版收录 条带开采的三维层状介质理论及其应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报警自动化研究,武汉市技术成果三等奖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2003,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在 研 项 目: GPS动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测绘新技术在线路勘测中的应用,横向课题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国家“十一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 水电站安全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通信地址: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430074 办公电话: 02767883722 家庭电话: 02767884788 E_MAIL: hyj_06@163.com 个 人 简 历: 胡友健,男,1960年2月生,博士,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年至1996年,在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工作;1997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工作;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11~12月,应国家地震局邀请,赴美国考察GPS技术及其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

岳迎春,女,1975年1月出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信

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教师。 联系方式:13986273146 E-mail:yyc136@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GPS技术应用及数据处理和GPS气象学。 学习与工作简历

1994. 9--1998.6 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学士学位 1998. 7--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从事测绘方面的教学工作

2000. 9--2003. 12 获中国地质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5. 9--2008. 6 获武汉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9.2--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 主讲课程

1地形图绘制 2 测量学 3 地图投影 4 大地测量学基础 5 大地控制测量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项目 “武广客运专线XJD1段GPS控制测量”, 项目主持,已完成。 [2] 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GPS反演南极气象要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主持。

[3] 横向项目“武咸城际铁路沉降监测”,项目主持。

[4] 横向项目“武咸城际铁路试验段CPI、CPⅡGPS控制测量”,项目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博弈论和粒子群优化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双 层模型研究”,主要成员。

[5] 纵向“973”项目 “叶轮叶片高精度测量方法研究” , 参与成员。

[6] 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武汉地区最佳高程拟合模型研究”,主要成员,已完成。 学术论文

[1] Yue yingchun, Chen chunming, Wu beiping, Lai zulong. Study on Remote Sensing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content in Antarctic Using GPS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Sciences, 2008, 5.

[2] Lai Zulong, Wan Youchuan and Yue Yingchun. A Static Organizing Method for Large Point Clouds from LIdA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Sciences, 2008, 5.

[3] 岳迎春, 陈春明等. GPS数据解算对流层天顶总延迟探讨. 地理空间信息信息. 2008,6(3).

[4] 岳迎春, 陈春明等. GPS数据解算对流层天顶总延迟探讨.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6).

[5] 岳迎春,陈春明等. GPS技术遥感南极大气水汽含量的研究. 测绘科学. 2008,33(5).

[6] 岳迎春,明祖涛等.南极长城站与IGS站组网解算的最佳站数探讨.测绘科学.2009,34(4).

[7] 岳迎春,潘雄等.提高对流层天顶延迟解算精度的新方法探讨.测绘科学.2009,34(6).

[8] 岳迎春,明祖涛等.GPS站水汽压与可降水分关系的探讨.测绘科学.2009,34(5). [9] 岳迎春,吴北平等.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地理空间信息信息. 2009,7(4). [10]Yue yingchun, Chen chunming, Zhao xuelian, Lai zulong. Study on the Best Number of IGS stations for Grouping Networ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2007,10.

[11] Zhao xuelian, Liu jin, Yue yingchun. Methodological Study of Coastal Geological Seawater Intrusion Hazard Assessment Based on G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2007, 10.

[12] Yue Yingchun,Pan Xiong,Wu Beiping,Zeng Yun. Study on a New Method of Rapidly

Acquiring PWV without GPS St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9,12.

[13] YUE Ying-chun, HE Miao, PAN Xiong. Study on Tropospheric Zenith Delay Solved by GPS Da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9,12.

[14] 岳迎春,陈春明等.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大气的误差分析.全球定位系统.2007,32(6).

[15] 岳迎春,胡友健等. GPS 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大气的初步探讨.地理空间信息.2007,5(6).

[16] 岳迎春,陈春明等. 空间大地测量新技术及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007,5(5). [17] 岳迎春. 地图投影教学改革探讨. 中国地质教育,2007, 12.

[18] 岳迎春,陈春明等.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现代教育研究学刊.2007, 12.

[19] 李子申,岳迎春等. 关于类圆锥投影建立的探讨. 测绘工程.2006,15(5). [20] 岳迎春,吴北平等.地基GPS技术探测大气水汽含量的误差分析.全球定位系统.2003,(5).

[21] 岳迎春,吴北平.GPS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2003,(4).

[22] 吴北平,岳迎春等.论城市GPS网络导航服务系统的建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3). 所获奖励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07年度年终考核达到校级优秀。 [2] 2007年上半年教师教学水平建档评估被评为“优秀”。

[3] 2000年度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院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度年终考核达到校级优秀。 [5] 2008年信息工程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三等奖。 [6] 2009年全国第二届GPS讲课竞赛获三等奖。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信息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系 430074 联系电话:

027-87483024 或139862731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os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