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4-01-28 13: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县级电视台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

【内容提要】 古交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是以新闻建

台,立台的,作为基层党和人名的喉舌,起到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国内新的环境下,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遇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县级电视台将来如何发展,本文以“现状”和“发展”两部分进行结构,系统梳理发展历史,总结现状发现问题,以期为今后县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探索出新的改革方向,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

【前言】 有这样一些电视媒体机构,它们绝不是“大台”,却必不可少的为

一方百姓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它们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却任存在某些漏洞;它们虽不惹眼,却值得关注——它们是县电视台

县级电视台面临着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窘境,不进则退,新闻做为立台之本,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县级新闻生存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栏目质量,创新新闻节目的内容和方式,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传媒管理系09级

制片专业 王铁 2009041154

目录:

一 县级电视台发展现状

1 切实改变县级广播电视台现行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古交电视台简介

3 古交电视台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4 县级电视台的不足和优势

二 古交电视台面临的困境

1 发展资金相当紧缺 2 专业人才相当缺乏 3 生存压力相对较大 4 经营理念相对滞后

三 发展思路及对策

1 打造强势品牌 拓展服务领域 搞好技术更新是关键 2 转变管理理念 向产业运行机制转轨 3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队伍素质 4 加大创收力度 打造实力广电

四 关于完善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几点思考

(以古交电视台为例)

1 突出新闻节目的地方性,实现新闻节目的本土化 2 深度报道

3 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采访报道 4 避免“等靠要”,打破“一二三” 5 坚持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

6 采取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形式,新闻采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7 建立激励机制,树立记者采编的精品意识

五 县级广播电视台提高宣传质量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宣传重点 办精新闻 2 拓宽宣传领域 办深专题

3 突出地方特色 办活文艺

一 县级电视台发展现状

(1)切实改变县级广播电视台现行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观念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县级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广电事业的做大做强。如何打破旧机制,建立新机制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首先台领导班子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从建立健全劳动分配体制入手,实行“以绩效挂钩”为主要内容,多劳多得,鼓励多得,不劳不得的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走向内挖潜力之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激情,抓住收入主线,牵住效益“牛鼻子”一切围绕效益转,一切围绕效益干,职工思想有压力,工作起来才有动力。

干部职工要经常进行沟通讨论,使广大职工干部认识到“等、靠、要”已是“等不来、靠不住、要不到”了。必须树立竞争意识,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要消除职工“铁饭碗”意识,激发职工看重在事业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意识。为广电事业的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002年,青田县广播电视台率先在宣传系统新闻部、专题部、的一线记者中进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推出稿酬制。稿酬制一经推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习惯“大锅饭”的记者迅速觉醒,激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节目质量普遍提高。

(2)古交电视台简介

古交电视台是以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为主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发挥党和政府

喉舌作用和推进事业发展的双重任务。

古交电视台开播于1985年12月26日,由最初的只有3台摄像机、2台录像机、一台编辑机,2名记者和2名主持人到现在的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0多人的队伍,并与2005年实现采编播设备数字化,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从一星期只有一次新闻栏目发展带到现在每天15分钟的新闻,专题片《古交纵横》《校园内外》《童年》《小城故事》《关注》等栏目,

(3)古交电视台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年龄 20岁以下 20~50岁 50岁以上 总数量 百分比 11% 48% 41% 数量 经常看 3 不经常12 看 一次都18 没看过 百分比 数量 10.2% 4 36.3% 54.2% 16 13 百分比 数量 12.4% 4 48.4% 39.3% 20 10 百分比 11.7% 11 58.8% 29.4% 48 41 a结论 年轻人对新闻关注较少,中老年关注多; 古交电视台收视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b原因统计

经常看:讲的是身边故事,吸引力较强,喜欢看。

家长看,随之一起看。

不经常看:内容吸引力不强

时间上与其他节目冲突而选择后者 信号问题导致频道不清晰

一次也不看:对新闻类节目不感兴趣,即使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也不

看(多位年轻人)

比较忙,没时看电视。

对政府开会等内容麻木了,认为没有意义。

c 建议统计:节目太单一,可多开设一些栏目 信息量不全面,信息覆盖面狭窄 多播民生新闻,少播领导开会

节目开场的标题和音乐陈旧、不漂亮、可以更换一下 可以转播,重播其他台的优秀节目,以吸引观众

(4)县级电视台的不足和优势

一是会议新闻居多,舆论监督稿件偏少。二是模式化新闻多,高质量新闻稿件少。三是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最基层”的特点虽是县级台的一大劣势,但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优势。县级台虽地处基层,信息量不如中央台和省市台,但当地的特色如地方文化、特产、旅游风俗等都能成为县级台竞争的筹码。因此立足本地,打造出富有乡土气息的本土新闻节目,是提高县级电视台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节目的全球化、本土化是电视发展的两大走势。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县级电视台机遇,这是一种文化交流上的机遇。但是就目前来看,县级台无疑只能走本土化之路,也许有人会担忧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难与上级台新闻节目竞争,而实际上,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因为具有新闻的接近性,加强新闻节目的创新,更容易引起本地人民的关注。对于大多受众来说,乡村街道邻里的平常事比起美国竞选更有吸引力、更有看头。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本地发生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这种信息的接收心理无疑为县级电视台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二 古交电视台面临的困境

(1) 发展资金相当短缺。县级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收能力非常弱,创收渠道

也很单一,主要经济来源仍是广告费和有线电视收费,现面临着有线分离出去,资金压力日趋明显。而广播电视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重装备的行业,追求大的产出必须有大的投入,资金紧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2) 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县级广播电视媒体目前的人才状况十分堪忧。虽

然职工队伍庞大,但真正可以拿得出用得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相当缺乏,专业技术型和知识性、技能型人才少之又少。缺乏对关键岗位人才的引进机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3) 生存压力相对较大。由于基础条件差、设备落后、职称晋升难等种种

条件限制,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根本无法与上级台相比。

(4) 经营理念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事业

单位行政管理的由来已根深蒂固,使我们在走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也懒与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试验。重宣传、重业务、轻管理倾向明显,因此,管理效益低下成为县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个普遍现象。

三 发展思路及对策

面对诸多困难,我认为,县级广播电视台从必须强志、强身、强队伍、强基础上来找自己的发展之路。、

(1) 打造强势品牌、拓展服务领域、搞好技术更新是关键。县

台主要办广播和电视节目两大块。由于制播设备相对落后,播出效果差。因此,要在完善现有的采编播设备基础上建立新的独立的采编播设备,从根本上目前的技术更新滞后。

自办节目是当地观众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是广告创收依赖性最大的

节目,要集中精力重点办好、要办好本地新闻栏目,新闻节目传达当地党和政府声音,报道各级工作状态、传递各类信息、一般来说是收视率较高的节目,这就要求我们在设备和人员上要向新闻节目倾斜,把新闻节目打造成拳头节目。

(2) 转变管理理念,向产业运行机制转轨。从产业特征上说,广播

电视传媒是发挥党的喉舌功能的政治机构,也是可创造一定物质效益的经济实体,具有政治、经济两重属性和喉舌、产业双重功能。从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来看,广播电视的产业化经营大势所趋,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从管理层面上尽可能向市场机制转轨,调整内容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要在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千方百计盘活广告时段和节目资源,依托市场,寻找增收亮点,拓宽生存渠道和发展空间,实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好宣传主业和产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管理工作总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促进内部机制转换,完善管理体系,理顺关系,明确各部室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职责,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工作体系,建立切合实际的有利于充分调动全台干部职工积极性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科学、简便、高效的工作流程,按章办事,依法办事,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步推进,确保全台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向产业运行机制转轨中,一是要精简机构充实一线;二是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匹配的财务体制。三是树立起成本核算的管理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要拓宽创收渠道,还要把各项经费开支纳入成本核算体系,控制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队伍素质。广播电视是文化产业中最活跃、

最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媒体,而广电人又是最具创新性、最具决定性的第一要素。要突破用人体制上的束缚,建立起能够有效调动和提高人的积极性的用人办法和制度。一是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聘任制,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二是推动全员聘用、分级负责制度,为干事业的人提供发展空间,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按实际贡献进行分配。四是建立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加大创收力度,打造实力广电。广告创收仍是一个时期县级广

电媒体的主要经济来源。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大力挖掘潜力,做足广告文章,在理念上要变守株待兔式转向主动出击式服务,引入全新的营销理念,重视广告市场的培育和开拓,变“拉广告”为“谈广告”、“策划广告”,做到“前面一个节目,后面一片市场”。在节目编排上,要变集中性大容量为分散性小组合,将广告节目分散在各档自办节目中,要依托品牌栏目,以与企业经销商联办、冠名、特约播出、赞助播出、协办等形式增加广告收入,形成节目覆盖之处就是广告的覆盖之域。要提高广告的艺术性、观赏性,尽量消除观众对广告播放时间过长、内容过滥带来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当前县级广电部门产业化水平还相当低,强势媒体还远没有成为大家所期待的强势产业。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立足多创收,多投入,切实提升采编播能力和水平,加快网络改造和建设,扩大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覆盖面,积极发展数字广播电视、视频点播等网络增值业务,为实现县级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快速发展铺平道路、奠定基础。

总之,县广播电视台要走强台之路,领导重视是根本,增加投入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基础,强化管理是保证,敬业奉献是财富。全台干部职工要立足本台,放眼市场,统一步调,举台内外之力,以开门办台、开放办台的全新态势,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以全新的观念、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来开展工作,县广播电视台崛起指日可待。

四 关于完善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几点思考

以古交电视台为例:《古交新闻》是古交电视台的重点栏目,每晚8点播出,

时长15分钟,以当天政府工作为主,穿插小专题和一些民生类节目。整体结构以宣传政府工作为主。

(1)突出新闻节目的地方性,实现新闻节目的本土化

当下,电视台相互学习之风愈刮愈烈,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作为基层的县级台,如果要从中央台省台等争夺受众份额,就必须走出“跟风瞎跑”的误区,要唱好“地方戏”,根据本县的经济文化特色,打造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电视风格,做当地百姓喜欢看的县级台节目。

(2)深度报道

最基层的电视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拥有最基层的电视受众,更拥有最基层的地域性和接近性。从这个方面讲,县级台在搞深度报道上具备很强的优势和条件:一是处于基层的县级台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为接近,能更准确的体会群众的呼声与建议,更能全面的反映出群众的各种利益,可以说,县级台的新闻资源直接、丰富。二是县级电视台的宣传视角大多选择于平民百姓,更容易发现或搜集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更容易做出有吸引力的新闻节目。

因此,县级台应把握住这一优势条件,在深度报道上下一点功夫。比如说,可以设置比较有代表性的专题栏目,开设不同的主题作专题报道;针对当地的某些事件做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如法律案件,可以通过这种节目提高当地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结合特定的时期或者地点做调查报道或批评性报道;等等。这样的节目不仅把节目故事化,耐人寻味,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3)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采访报道

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媒体,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办好对农节目对一个县级电视台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在“三农”问题的宣传报道上,记者要带着感知、感受的态度深入乡镇、村庄进行调研,深入到农民中间,亲身体会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处理好与农民、乡镇农村的领导干部、乡镇通讯员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记者考核制度、优秀稿件奖励制度等调动记者们做好“三农”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另外,在采访报道时,不论是采访,还是播音主持,都应该尽量使用农民朋友生活中的日常语言,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要尽可能把宣传内容故事化、细节化,力求生动、有感染力,以引起农民朋友的共鸣。

(4)避免“等靠要”,打破“一二三”

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诸多原因,县级台的记者形成了”等电话”、“听会议”,在家等新闻送上门的习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难以得到体现,基层鲜活的新闻线索得不到挖掘,县级领导参加的各种会议在电视上频频露面,县里四大班子领导近30人,每天有4至5个人参加活动的话,新闻时间就满了,而且,这种会议的报道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xx年x月x日,xx会议在xx地方召开,xx主持会议,xx做重要讲话,接下来便是领导们指出、强调、最后来几条便是一、二、三……,观众看新闻只要看提要知道哪个领导出来活动,开什么会议便行啦,看多了头疼、心堵。

县级台对于各种领导的活动不能不报,但可以灵活掌握,对于会议新闻报道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找切入点,深入细致地剖析,在报道领导活动之外,可以深入挖掘会议之外的新闻,这样做出的新闻才有味、耐看。如辽宁台报道的一则领导走访慰问新闻,市委书记带领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到吉林油田慰问,记者在报道慰问的同时,做了一个新闻链接,深入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走访。原来吉林油田在双辽市连续几年开展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每年都要投资上亿元,特别是在今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一口油井打出了日产20 000m3的天然气,也增加了油田在继续在双辽加大勘探力度的信心。这里没有领导讲话的“一二三”,记者对新闻信息的取舍使新闻的实用性大增。 (5)坚持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

民生新闻报道,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心生,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这方面的报道,老百姓想看,愿意看,也愿意提供新闻线索。但这里有一个报道尺度的问题,我们不能见什么报道什么,否则,不但不能直到舆论引导的作用,还可能给党委政府添堵添乱。我们要报道那些老百姓希望解决的,政府正在考虑解决的,经过各部门单位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来报道。在形式上,在采访前,加强和这些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做足沟通和服务的文章。创新采编思想和采编视角,这样,新闻报道出去啦,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使民生新闻具有冲击力、震撼力和影响力,切实做到更贴近、更迅捷、更生动,使民生新闻成为县级电视台的重要“收视点”,成为百姓的贴心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6)采取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形式,新闻采写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电视新闻常用的一种报道手段,特别是重大新闻事件更需要采取这种报道手段。记者在采访时,对正在进行的重大事件或典型经验只发一条动态消息,往往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能对此进行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即可以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以能够吸收受众收看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比如,在报道全市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可以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对投资多、效益好的重点项目进行了详细报道,从招商洽谈、签订合同,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全过程进行跟踪拍摄,因此,对正在进行的重大事件做连续报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反映综合成就,介绍典型经验,指出存在问题,不用系列报道则可实现求控的目的,因为,系列报道可以围绕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出多篇报道,而且集中一定阶段密集播出,能产生规模效应。

(7)建立激励机制,树立记者采编的精品意识

提高新闻质量,需要记者树立精品意识,用认认真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采访中去,而县级台由于设备落后,记者少工作繁忙等原因,对一些采访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还有的记者由于职业受人尊重,常被社会高看一眼,自身优越感强,便目空一切,对什么采访任务都表现得毫不在乎,蜻蜓点水,流于表面,起不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不但出不了精品,也影响了记者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就上述情况,县级电视台应在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精力素质,定期进行理论学习,每月认真实行评稿制度,从思想观念上引导记者采写和制作出信息含量高、服务性强、实用性好的作品,把稿件的质量与个人收入等结合起来,以先进带后进,用严格的制度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还可以通过竞争上岗实行聘任抽来提高节目质量。电视台也要从资金和设备保障上,支持和提倡采编人员采访多出精品,从组织上确保重大典型报道和先进人物报道质量的提高,使新闻报道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 县级广播电视台提高宣传质量的几点建议

县级广播电视台既要传达上级的政令,又要为地方的发展服务,还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就要把最好的设备、最强的力量放在全台的工作中心和重点的节目上,把握好节目的定位,从基层群众的利益出发,走本土化道路,使采编的新闻贴近群众,为百姓服务,以此带动专题、广告等其它节目质量的全面提高。

(1)突出宣传重点,办精新闻。

节目定位力求准确,县级电视台受众群体主要是本地农民和农村中的小工商业者,另外还有县、镇、村三级干部,收视群体稳定,对象性极强。因此,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应以“农本位”作为节目宗旨,把报道的触角伸向农民、农村和农业,发现农村中的新人、新事、新生活,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与时俱进,同时抓住这批忠实观众。

节目内容力求精彩。新闻要以时政要闻为核心,同时做足主题新闻和民生民情的动态报道和资讯含量,使其成为地方党政领导和普通观众想看、爱看、必看的新闻节目。

重点改进时政新闻版块,观众不喜欢看浮于表面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不关心本县时政。问题在于怎样报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能否适应观众的需求。所以,要按照“三贴近”原则,将会议报道从观众“应知、想知”出发选准报道的切入点,切忌面面俱到。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方式,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坚持做好民生报道,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在内容上,这一板块紧紧围绕老百姓日常生活,围绕老百姓希望解决的、政府考虑解决的、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来报道。在形式上,做足沟通和服务的文章。创新采编思想和采编视角,使民生新闻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和影响力,切实做到更贴近、更迅捷、更生动,使民生新闻成为县级电视台重要的“新闻增长点”,成为百姓的贴心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栏目设置力求贴近。在以亲和力、贴近观众见长的民生新闻板块中,开办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栏目,带观众一道现场聚焦全县三个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大事要事。开办“新闻资讯”等小栏目,适时推出话题引导观众参与,并提供来源

于网站或报纸上的与本县干部群众贴近性强、有指导性的简明信息或生活资讯。这些小栏目突显公众对新闻的参与性、互动性,也体现了本县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对吸引受众有明显效果。

节目编排力求精良。新闻编排要显得新颖,有张有弛,节奏和谐,生动活泼,善于把不同的报道形式加以巧妙安排,灵活穿插,使其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对于某些重大事件、典型经验、突出问题,还应配发短小精悍、尖锐泼辣、针对性强的评论、编前话、编后语等,使观众深受感染和启迪,保持浓厚的收看兴趣,以增强新闻的表达力和影响力。还应注意节目中的转换技巧,承上启下串联,做到首尾相映。

播音主持力求亲切。提倡播音主持人个性化语言,培养庄重、大气、亲切、自然、真诚的播音特色。播音、主持人在注重有声语言的规范性、艺术性的同时,还应注重语言的自然、平易,力求贴近生活,尽量平和地与观众交流,使稿件锦上添花。

形象包装力求时尚。大家常说,人靠衣装,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电视新闻节目也要巧加包装,打扮的漂亮得体,才能留住观众的目光。包装的内容包括台标、新闻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字幕乃至于标准字和标准色等,同时在音乐的运用上也注意和谐、统一,形成独特、鲜明的包装风格。

(2)拓宽宣传领域,办深专题。

专题节目是广播电视宣传的另一主导形式,专题的质量同时影响着宣传效果。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建设、民生工程等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既打造品牌栏目,又展现了全县各行各业的风采。

(3)突出地方特色,办活文艺。

在办精新闻、办深专题的同时,要注重在办活文艺上实现新突破,栏目内容以地方文艺为主,突出地方特色,旨在挖掘我市文化活动,民间文艺,培养文艺新人,改变单一播放电视剧的做法,围绕重大节日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文艺大赛,既挖掘了地方传统文化,又不断推出文艺新人,还丰富了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现在,中国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视线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市场也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了盈利的可能性。我们县级广播电视台应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寻找自身优势、根据本土特色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栏目、节目,这样才能牢固树立在当地受众中的影响力,实现新闻宣传促进经营发展的良性循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改革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陆文虎主编《强台之路》; 盛云富、杨连松、杨宏主编《声屏采编播》; 吴兰仙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 钱逸鑫.传媒观察.1998(10). 《中国有线电视》2008(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ol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