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11-09 15: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 行政管理一班

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

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中国 生态文明 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 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 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 态

1

。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

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 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文明2。宋林飞在《 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 律 ,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要建设生态3。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2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

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4。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5。(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6。(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7。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1)儒家生态文化8;(2)佛教生态文化;(3)道教生态文化(4)易经中的生态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第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1)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2)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社会的持续发展更加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4)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9。第四, 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1)古希腊文化中的生

4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J] .济南大学学报,2004,(1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黄鼎成,王毅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 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 8 . 刘湘溶.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吴风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 0 08 . 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 008 , (01 ) . 申曙光.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文明[ J] .学术月刊, 1994, (09) . 6

陈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学习月刊,2009年第22期。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重庆行政,2005年第4期。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7

方毅:《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8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人民出版社,2004.王国轩.大学中庸[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22马勇.董仲舒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2010:18方勇.庄子[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33饶尚宽.老子[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55黄志斌.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J].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李晓.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65-68.贾来生.哀明泽.懦家“大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价值[J].卫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3.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18页.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马克瓜恩格斯选集》[M](第1 一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

态文明思想;(2)中世纪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3)近代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时代的特征是形成高度论证了人类优越于动物,只有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并进而驾驭自然的思想,使人与自然对立的自然观。这一阶段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培根、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等10。(4)现当代西方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1)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基本理论、系统思维及其应用。(2)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3)循环经济理论:浅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深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困境11。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主要是满足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保障、对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所做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三大文明健康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思想和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第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者,从生态环境方面看问题:(1)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环境物理性污染等。(3)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

哲学手稿[M].北京:人W山版衧.2000魏洪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期.刘冠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发展图景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6期.由士英.自然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9期. 10

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J].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培根:《新工具论》,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6页.徐文俊:《近代西欧哲学及其宗教背景》,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225页.韩民青:《千年伟大思想家》,济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4 页.江怡:《当代西方哲学演变史》,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521 页.叶平:《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0 页.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1

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徐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出版社,1998.刘湘溶,朱翔.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 .经济问题,2008,(6).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理论观察,2000,(5).邱耕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1997(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四大自然生命系统,大气生态系统、水源生态系统和能源与矿产生态系统三大自然环境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学者从社会各个方面看待问题:(1)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2)公民生态意识淡薄。(3)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4)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主权问题阻碍着国际环境合作深入进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系的紧张导致国际环境合作阻碍重重、污染转移给国际合作造成阴影、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有待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6)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根据主体分类,可以概括为:(1)政府引导;(2)企业推动;(3)公众参与。从社会各方面分类:(1)构建生态文明观;(2)构建生态文明制度;(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5)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6)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教育;(7)培育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发挥第三部门的参与作用;(8 )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按体系分类:(1)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价值体系。(2)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保障体系。十八大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 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

姬振海将生态文明分为四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刊发了高鹏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考》一文,文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保障,生态产业和生态技术是建设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是建设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法律法规是建设的坚实后盾。”周生贤在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有的研究中,也将生态文明建设分为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经济化、生

态科技、生态制度等方面。总的来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体现在以下五部分中: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生态技术与指标、生态制度。

2.1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体系是由有关生态的认识程度、价值态度、道德行为和实践效果构成的整体。衡量一个社会生态伦理的发达程度,可以考虑包含认识、价值、道德和实践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是否理解当代生态运动的深刻意义;是否形成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是否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是否处理好生态伦理在实践当中容易发生的问题12。

现代生态伦理观念的提出,源于利奥波德和他的“大地伦理学”。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的小册子《沙乡年鉴》(1949年出版),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 现代生态伦理建设具体体现在转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树立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式,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传统的容易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生产和消费环保产品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也是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核心内涵。

冯雷认为,生态伦理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标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责任原则、生态安全、节制和节约原则、正直、真实和可信原则、环境美。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地区利益和整体利益、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政府、企业、社会的全方位生态保护、生态伦理制度化水平。其中一个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市民生态伦理实践是生态伦理评价的核心内容。

2.2生态经济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13。国内外学者多强调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协调、共为

1213

冯雷.试论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 杨志.生态经济理论不得不研究的几个问题.

整体的角度对生态经济进行定义。著名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 R.给出的定义“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的根源,而现有的学科不能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予以很好的研究”14,这个定义较好的把握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特征。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王松霈认为“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15,这个定义强调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虽然大都认为生态经济应该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其出发点却不尽相同。经济学家把环境看作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环境的一个子系统16。

生态经济也可以称为绿色经济,要立足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特征表现在低碳技术、小循环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生态经济也可以从建设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入手。生态工业主要包括:科学的产业布局、治理工业废物、推进技术改造、倡导植树种草;生态农业包括:立体种养、围垦增地、节能节水、产业循环。

当然,发展经济生态离不开生态产业。王如松等指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我们也可以认为生态产业其实就是指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它们之间协调耦合的这样一种产业结构17。在生态产业中,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末端治理)”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经济模式。通过产业调整,调整代谢过程与其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达到生态整体优化。生态经济将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模式:从集中解决到分散处理,大时空输送到资源小循环、生态大循环、能源新结构、环保新模式。

2.3 生态技术与指标

1415

Costanza R.What is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economics,1989,1(1):1-7.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5-88. 16

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21. 17

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7.

科学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18,在技术危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中,不少研究者转向了技术生态化和绿色科技的研究方向19。其中,有借鉴SST理论20分析方法,将其应用到生态文明相关研究中21的。在运用SST分析中国生态文明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分为洁净煤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水电开发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核能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及碳捕获与封存技术22。在北京绿色生态技术展示平台上,绿色生态技术分为能源、植物、循环材料应用、水、通风、墙体等系统23。也有根据生态技术的用途将生态技术分为农业生态技术、工业生态技术、企业生态技术等。总之,绿色生态技术及其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

指标体系的设定是对生态文明进行相关科学化分析的基础。随着技术生态化、绿色科技以及生态治理等理念的完善和转变,自工业文明之后逐步出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如绿色GDP、福利度量理论以及HDI(人类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标的结合24等,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据综合指标形成了以资源生产率为基础的生态指标,具体来讲,有省域25、城市(城镇、市县)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26等。国内,目前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赂研究组(2009)通过层级进行的归类,采取了如下反映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一是反映区域环境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排放强度指数、大气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二是区域生态水平,包括生态脆弱指数、气候变异指数和土地退化指数;三是区域抗逆水平,包括环境治理指数、生态保护指数27。

2.4 生态治理

1819

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轮——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6-78.

参见:张波.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技术生态化[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刘帅.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0;姜晓玲.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马娜.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20

SST理论: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的缩写,即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它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领域(STS)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方法. 21

例如: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殷登样主编的《技术的社会形成》论文集第三部分中论述了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对经济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心理活动、生态环境等的深刻影响,展望了未来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景。 22

方毅、尹保红.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114-222;方毅.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3

绿色生态技术展示平台[J].科技潮,2006,(01). 24

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1-118. 25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6

冯雷.试论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27

沈满红等.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治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社会科学界开始形成并发展了治理理论,生态治理的概念便是随着治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生态治理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治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生态环境现状研究、保障体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及治理的科学技术等)、效果评价体系等。不论是从“生态启蒙”看,还是从其他的生态理论来说,生态危机几乎是生态治理的最直接的原因。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环境污染、气象灾害、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28,这促使我国逐步走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政府控制(管制)生态治理模式、生态公共治理模式29;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理想模式、适宜模式30。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31。丁开杰、刘英、王勇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一文中指出,生态治理主要经过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从政府管理到多元治理”的范式转变

32

。总之,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通过善政走向善治

的治理33。

2.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变量。党国英认为: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在沈满洪等著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生态制度,提出生态法律制度、生态行政制度、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等基本内容;指出生态制度是指人们在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学者对生

28

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9-63;沈满红等.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78. 29

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30

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63-167. 31

参见周生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9). 32

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2-65. 33

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50.

态文明制度看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都认为制度是规则规范一类,都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34。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起步晚,发展迅速,但在具体的执行力上还有所欠缺。我国最早的生态法律文件是是1973年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9年《环境保护法》制度,80、9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森林法》等,2009年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方略。沈满洪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该构建起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等所构成的制度体系35。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除了一般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外,不少学者主张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考虑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制度、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制度等。

3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研究最多的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生态化,另外,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生态建设和治理呈现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36,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令人担忧,研究意义重大,所以,本文主要综述我国西部和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3.1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张红在《西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写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西部经济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的保护、恢复、重建、管理和发展,促进西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建设、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植树造林等”。长期的滥垦、滥采、滥牧、

34

孙芬,曹杰.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思路[J].2011,(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伊春日报,2013(2);孙立侠.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探析[J].前沿,2008,(11);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 35

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Environmental Economy,2012. 36

何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及启示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滥伐和滥用水资源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加剧等问题37。

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有所缓和,但生态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对西部特有的生态问题的治理上,学者们38的观点相互补充,主要有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体系建设39,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林牧业的集约化程度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和财力投入,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还有认为,应适时地进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40。

3.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城市限污和农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等是出现农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41。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主要有污染型工业的排放物、生活废弃物肆意倾倒、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等

42

,也有研究43认为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是农村生态问题

的表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在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44并重中,加强农村的生态意识建设,发展生态农业45和生态经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证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等。

4 结语

从上述来看,理论上,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

3738

康江峰,王经武.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2001,(8).

唐艳妹,徐福林,唐金红.科学发展观与西部的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7);文化,刘彦玲.保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需采取六项措施[N].西部时报,2004.8.18;康江峰,王经武.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2001,(8). 39

翟玲玲.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为切入点[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09. 40

乌兰.探索解决西部生态问题的新途径[N].经济日报,2003. 41

参见王梅杰.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J].黑河学刊,2013,(186);郑其腾.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成因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1999,(4);王妙华,王丽萍,浅谈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J].科技情报与经济,2003,(10). 42

常家胜.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35);王妙华,王丽萍,浅谈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J].科技情报与经济,2003,(10)等. 43

郑其腾.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成因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1999,(4). 44

刘省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2,(5). 45

见林丽芳.关于农业生态化战略的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又称肥力农业、腐殖质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再生农业、保护性农业、立体农业、节水农业、综合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另关于生态农业建设有:吴银宝,汪直三.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J].家畜生态,2001,(23)等.

态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多方面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农村建设、西部生态建设等多角度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但实践和理论还存在时间滞差、效果滞差等,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不少政绩工程,民众和企业的“生态自觉”意识仍需提高,有些生态文明制度也仍浮于表面。在下一步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我们的重点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以及对当前问题切实可行的对策的研究,以期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洪富艳.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治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2】沈满红等.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刘思华.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1. 【4】于法稳,胡剑锋.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5】高德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6】方毅、尹保红.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

【7】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吴凤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 【9】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轮——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赵书迪.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13】王雪梅.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对策设想[D].开封:河南大学,2012.

【14】熊玉坤,刘兆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1).

【15】凃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16】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17】韩晓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 【18】吴悦.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郑州:郑州大学,2011. 【19】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论坛,2004.

【20】王福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

【21】张纯.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22】李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3】姜鹏明.自觉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J].

【24】刘海霞,饶旭鹏.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环境危机:问题与路径——基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J].理论观察,2013,(79).

【25】姜晓玲.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26】张波.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技术生态化[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27】刘帅.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0.

【28】孙立侠.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探析[J].前沿,2008,(11).

【29】郇庆治.多样化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J].学术前沿,2013,(1). 【30】邓翠华.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

【3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19). 【32】梁光斌.浅析我国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J].法制博览,2013,(1). 【33】张瑞.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探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9.

【34】翟玲玲.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以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为切入点[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09.

【35】何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及启示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6】林丽芳.关于农业生态化战略的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7】郑其腾.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成因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1999. 【38】王梅杰.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路径[J].黑河学刊,2013. 【39】傅友,白仲奎,刘勇,张新生,陈湖.怎样写文献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oc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