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1 05: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教研室
2010年10月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6)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8)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39)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52)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58)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4)
附录一:实践教学要求及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 (70)
附录二:练习参考答案 (71)
绪论—1 —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
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
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
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
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 2 —绪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
C.唯物论D.辩证法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绪论—3 —
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
4、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涵盖的领域有:()
A.政治和经济B.文化和军事
C.哲学和历史D.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
— 4 —绪论
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
材料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
C.马克思D.恩格斯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的本质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
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
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6、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A.客观实在性B.多样性
— 6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C.运动属性D.时空属性
9、“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这种物质观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唯心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0、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12、鲁迅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一只眼,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D.归根到底来自客观物质世界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
C.物质性D.客观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15、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16、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
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是统一的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D.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18、“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C.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A.运动B.实践
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2、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艺术创作活动
23、“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8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6、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2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新事物:()
A.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B.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C.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30、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
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
31、人们常说要注意发挥“后发优势”,这里的“后发”与“优势”的关系是:
()A.后发是绝对的优势B.后发都能成为优势
C.在一定条件下后发才能成为优势D.后发只能是劣势
3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C.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33、下列有关矛盾的观点中,错误的观点是:()
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
D.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之争是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3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35、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质量互变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
36、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7、黑格尔曾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不畏困难勤奋努力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3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D.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
39、条件对事物发展:()
A.起决定作用B.不起任何作用
C.起促进或延缓作用D.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4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4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和准备B.事物都是联系的
C.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要说明的是:()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4、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45、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4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方面指的是:()
A,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代表旧的方面D.事物中决定其性质的方面
47、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B.完全抛弃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48、决定事物性质的是:()
A.主要矛盾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非主要矛盾D.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49、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5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
A.可能离不开现实B.部分离不开整体
C.结果离不开原因D.现实离不开本质
5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
A.规律是客观的B.规律是可知的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所作为的5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的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地活动来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是难以捉摸的
53、“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句话更好地说明了:()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决定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
54、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5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56、中国有句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说明:()
A.意识具有主观性B.意识是人随意创造的
C.意识不受认识对象的制约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5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的错误在于:()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
58、物质和意识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5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地对立起来B.把物质与运动对立起来
C.把运动与静止对立起来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2、意识的本质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普遍联系B.实践
C.物质第一性D.永恒发展
5、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
A.世界是否联系和发展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C.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7、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A.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矛盾转化创造条件
B.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C.使对立的双方相互联结形成矛盾统一体
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8、下列观点中,哪些是唯物主义都具有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B.世界是可知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于:()
A.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和愿望
B.任何个人的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都等于零
C.社会发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
D.个人的意志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0、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庭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里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些事实说明了()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11.矛盾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B.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在一个具体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
1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5、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矛盾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17、“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B.切忌“一刀切”
C.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8、辩证否定观认为:()
A.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9、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有:()
A.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B.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C.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20、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4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D.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2、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23、下列表述,能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量体裁衣,对症下药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2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C.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
3、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1、世界观就是哲学。
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不可知论。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9、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10、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因而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1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2、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
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什么是重点论?什么是两点论?二者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其方法论意义。
3、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有的国家面临完全被淹没的危险。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应尽的责任。
中国古人说过:?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请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5、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常言道:?滴水石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试阐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6、大跃进时期,人们提出过许多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胆量等于产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结果大跃进成了大衰退。
永动机的设想很好,但却始终没有人将它做出来。
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7、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16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识论是研究:()
A.世界是什么的学说B.世界是怎样的学说
C.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论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3、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的是:()
A.费尔巴哈哲学B.黑格尔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D.康德哲学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反映论B.直观的反映论
C.经验论D.先验论
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涵义的是:()
A.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客体是外部自然界D.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7 —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与反思的关系
C.实践与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1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B.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1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的是:()
A.自然科学是人的主观智慧所构造出来的知识体系
B.认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C.一切知识都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D.圣人是生而知之的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14、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15、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是:()
A.目的性B.计划性
C.创造性D.摹写性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18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7、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A.可知论B.唯物论
C.辩证法D.唯心论
18、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19、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A.理性认识包含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20、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可知论B.不可知论
C.唯理论D.经验论
21、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理论B.经验论
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22、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3、霍尔巴赫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起源于感觉,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他说:“只有物质才能对我们的感官起作用,没有感官就不可能有任何东西被我们所认识”。“经验要求人们活动,理性要求人们思考”。“认真思考过的经验则把我们引向理性,而理性是不能欺骗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推知我们期待它们发生的结果。”撇开他的机械主义的缺陷,就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其观点是:()A.唯物主义经验论B.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物主义唯理论D.唯心主义经验论
24、人们常常不是先掌握了全部的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凭借少量的事实的启发,通过创造性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幻想”,实现对这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观点
25、“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指:()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27、“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29、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30、真理是:()
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1、关于真理,正确的说法是:()
A.真理即客观事物本身B.有用就是真理
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
3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A.一元性B.多元性
C.实用性D.相对性
3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检验
正在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05-01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精选8篇)03-22
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ds1624及其应用03-29
《理论力学》试卷集要点06-07
有关唐朝的历史书籍02-21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3)09-23
花作文400字07-16
怎么评价领导讲话05-08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铁合金)06-2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考试题库
- 马克思主义
- 原理
- 基本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区分
- 北邮数字信号处理课件第四章
- 弱电工程项目经理的一次答辩完整版
-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22个专题)
- 2018年中国竹炭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目录)
- 房地产项目暖场活动方案及活动物料明细
- 最新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毕业论文
- 文言文阅读汤显祖《临川县古永安持复寺田记》练习及答案译文.doc
- 2019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615心理学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完整版电子数据取证标准
- 一些常用的英语缩写
-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刷子李》课堂实录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提高练习】)
- 法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复习题集(第35篇)
-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其他公文
- C语言数组的应用实验报告
- 有限元编程大作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