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4-05-21 1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C) 。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A )。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 II B. 只有 II C. II 和 III D. 只有 I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 。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10.下述(D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选择题参考答案:(1) C (2) A (3) D (4) C (5) B (6) A (7) C (8) A (9) C (10) D 二、简答题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
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一、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二、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用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由于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是有结构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这就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 三、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结构和二级映象功能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很高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四、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为此,DBMS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包括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9.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
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图)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10.试给出三个实际部门的E-R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A )。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D. 主码
2. 一个关系只有一个(D ) 。
A.候选码 B. 外码 C. 超码
6. 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 N:M 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A ) 。 A.关系实现 B. 属性实现 C. 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 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7. 关系代数运算是以( C)为基础的运算 。 A. 关系运算 B. 谓词演算 C. 集合运算
D. 代数运算
9.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
A.∪ - × σ π B.∪ - σ π C.∪ ∩ × σ π D.∪ ∩ σ π 10.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B ) 。
A.对文件进行预处理 B.尽早执行选择运算 C.执行笛卡尔积运算 D.投影运算 15. 假设有关系R和S,在下列的关系运算中,( D)运算不要求:“R和S具有相同的元数,且它们的对应属性的数据类型也相同” 。
A.R∩S B. R∪S C. R-S D. R×S 二、简答题
1. 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2. 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SQL语言
一、选择题
1. SQL语言是(B )的语言,容易学习 。
A.过程化 B. 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 导航式
2. 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A )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3. 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C ) 。 A. 更新视图 B. 查询 C.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表 D.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4.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其中,CREATE、DROP、ALTER语句是实现哪种功能(C )。 A. 数据查询 B. 数据操纵 C. 数据定义 5. 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B)。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 6. 在SQL语言中的视图VIEW是数据库的( A) 。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7. 下列的SQL语句中,(D )不是数据定义语句。
A. CREATE TABLE B. DROP VIEW C. CREATE VIEW D. GRANT 8. 若要撤销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表S,可用(C )。
A. DELETE TABLE S B. DELETE S C. DROP TABLE S
D. DROP S
9. 若要在基本表S中增加一列CN(课程名),可用( C)。
A.ADD TABLE S(CN CHAR(8)) B.ADD TABLE S ALTER(CN CHAR(8))
C.ALTER TABLE S ADD(CN CHAR(8)) D.ALTER TABLE S (ADD CN CHAR(8)) 10. 学生关系模式 S( S#,Sname,Sex,Age),S的属性分别表示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要在表S中删除一个属性“年龄”,可选用的SQL语句是( B)。 A. DELETE Age from S B. ALTER TABLE S DROP Age C. UPDATE S Age D. ALTER TABLE S ‘Age’
11. 有关系S(S#,SNAME,SAGE),C(C#,CNAME),SC(S#,C#,GRADE)。其中S#是学生号,SNAME是学生姓名,SAGE是学生年龄, C#是课程号,CNAME是课程名称。要查询选修“ACCESS”课的年龄不小于20的全体学生姓名的SQL语句是SELECT SNAME FROM S,C,SC WHERE子句。这里的WHERE子句的内容是( A)。
A. 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AGE>=20 and CNAME=‘ACCESS’ B. 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AGE in>=20 and CNAME in ‘ACCESS’
C. SAGE in>=20 and CNAME in ‘ACCESS’ D. SAGE>=20 and CNAME=’ ACCESS’
12.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把“张二的化学成绩80分”插入S中,则可用( D)。
A. 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B. 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C. 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D. 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13.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
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更正王二的化学成绩为85分,则可用( A) 。
A. UPDATE S SET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D. 数据控制
B. UPDATE S SET grade=’85’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C. UPDATE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D. UPDATE grade=’85’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14. 在SQL语言中,子查询是(D ) 。 A. 返回单表中数据子集的查询语言 B. 选取多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C. 选取单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D. 嵌入到另一个查询语句之中的查询语句
选择题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B
(11) A (12) D (13) A (14) D (15) C (16) A (17) B (18) D
二、简答题
1. 试述SQL语言的特点。 答:(1)综合统一。 SQL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的功能于一体。
(2)高度非过程化。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只要提出“做什么”,而无须指明“怎么做”,因此无需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SQL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SQL语言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也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5)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2. 试述SQL的定义功能。
答: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 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定义建立基本表,;ALTER 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定义,DROP TABLE语句删除基本表;建立索引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建立索引, DROP INDEX语句删除索引表;SQL语言使用CREATE VIEW命令建立视图,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
3. 用SQL语句建立第3章习题3中的四个表。 答:对于S表:S( SNO,SNAME,STATUS,CITY); 建S表:CREATE TABLE S(SNO CHAR(3),SNAME CHAR(10),STATUS CHAR(2),CITY CHAR(10)); P(PNO,PNAME,COLOR,WEIGHT); 建P表:CREATE TABLE P (PNO CHAR(3),PNAME CHAR(10),COLOR CHAR(4),WEIGHT INT);
J(JNO,JNAME,CITY); 建J表:CREATE TABLE J(JNO CHAR(3),JNAME CHAR(10),CITY CHAR(10));
SPJ(SNO,PNO,JNO,QTY); 建SPJ表:CREATE TABLE SPJ(SNO CHAR(3),PNO CHAR(3),JNO CHAR(3),QTY INT); 4. 针对上题中建立的四个表试用SQL语言完成第3章习题3中的查询。 答:(1) 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J1’;
(2) 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J1’
AND PNO=‘P1’;
(3) 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J1’ 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红’); 或
SELECT SNO FROM SPJ,P WHERE JNO=‘J1’ AND SPJ.PNO=P.PNO AND COLOR=‘红’;
(4) 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解析:
用SQL语言表示如下: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PJ
WHERE SPJ.JNO=J.JNO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天津’)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红’)); 或
AND PNO IN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SPJ, S, P WHERE SPJ.JNO=J.JNO AND SPJ.SNO=S.SNO AND SPJ.PNO=P.PNO AND S.CITY=‘天津’
AND P. COLOR=‘红’);
注意:从 J 表入手,以包含那些尚未使用任何零件的工程号。 (5) 求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 解析:
用SQL语言表示如下:
SELECT DISTINCT JNO FROM SPJ SPJZ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PJ SPJX WHERE SNO='S1' AND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PJ SPJY
WHERE SPJY.PNO=SPJX.PNO AND SPJY.JNON=SPJZ.JNO AND SPJY.SNO=’S1’)); AND SPJY.SNO='S1' ));
5. 针对习题3中的四个表试用SQL语言完成以下各项操作: (1)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 (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 (5)找出上海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 (6)找出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7)找出没有使用天津产的零件的工程号码。 (8)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
(9)由S5供给J4的零件P6改为由S3供应,请作必要的修改。
(10)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的记录。 (11)请将 (S2,J6,P4,200) 插入供应情况关系。 答: (1) 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SELECT SNAME, CITY
FROM S;
(2) 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SELECT PNAME, COLOR, WEIGHT FROM P;
(3) 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S1’;
(4) 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
SELECT P.PNAME, SPJ.QTY FROM P, SPJ
WHERE P.PNO=SPJ.PNO AND SPJ.JNO='J2';
(5) 找出上海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
SELECT DISTINCT P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上海');
(6) 找出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SELECT JNAME FROM J, SPJ, S
WHERE J. JNO=SPJ. JNO AND SPJ. SNO=S.SNO AND S.CITY='上海'; 或
SELECT JNAME FROM J
WHERE JNO IN (SELECT JNO FROM SPJ, S
WHERE SPJ. SNO=S.SNO AND S.CITY='上海');
(7) 找出没有使用天津产的零件的工程号码。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PJ
WHERE SPJ.JNO=J.JNO AND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天津’)); 或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SPJ, S
WHERE SPJ.JNO=J.JNO AND SPJ.SNO=S.SNO AND S.CITY=‘天津’); (8) 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
UPDATE P
SET COLOR='蓝' WHERE COLOR='红' ;
(9) 由S5供给J4的零件P6改为由S3供应,请作必要的修改。
UPDATE SPJ
SET SNO='S3'
WHERE SNO='S5' AND JNO='J4' AND PNO='P6';
(10) 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的记录。
DELETE
FROM SPJ
WHERE SNO='S2';
或
DELETE
FROM S
WHERE SNO='S2';
解析:注意删除顺序,应该先从SPJ表中删除供应商S2所供应零件的记录,然后从从S表中删除S2。 (11) 请将 (S2,J6,P4,200) 插入供应情况关系。
INSERT INTO SPJ(SNO, JNO, PNO, QTY) VALUES (S2,J6,P4,200); 或
INSERT INTO SPJ VALUES (S2,P4,J6,200);
6. 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7. 试述视图的优点。
答:(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8. 所有的视图是否都可以更新?为什么?
答:不是。视图是不实际存储数据的虚表,因此对视图的更新,最终要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更新。因为有些视图的更新不能唯一地有意义地转换成对相应基本表的更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视图都是可更新的。如《概论》3.5.1中的视图S_G(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 CREAT VIEW S_G(Sno,Gavg) AS SELECT Sno,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要修改平均成绩,必须修改各科成绩,而我们无法知道哪些课程成绩的变化导致了平均成绩的变化。 9. 哪类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 各举一例说明。 答:基本表的行列子集视图一般是可更新的。如《概论》3.5.3中的例1。 若视图的属性来自集函数、表达式,则该视图肯定是不可以更新的。 如《概论》3.5.3中的S_G视图。
10. 试述某个你熟悉的实际系统中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答:(略)
解析:不同的系统对视图更新的规定是不同的,读者必须了解你所用系统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11. 请为三建工程项目建立一个供应情况的视图,包括供应商代码(SNO)、零件 代码(PNO)、供应数量(QTY)。针对该视图完成下列查询: (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答:建视图: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 PNO, QTY FROM SPJ WHERE JNO=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NAME='三建'); 对该视图查询:
(1) 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 SELECT PNO, QTY FROM V_SPJ;
(2) 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SELECT PNO, QTY /* S1供应三建工程的零件号和对应的数量*/ FROM V_SPJ WHERE SNO='S1';
关系系统及其优化
一、选择题
1.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最著名的模型是(D ) 。
A.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关系模型 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B) 。
A. 名称 B. 属性 C. 对象 D. 概念
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为(B )。
A.实体完整、参照完整、用户自定义完整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4.在(A )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节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5.(B )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D.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6.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求基本关系中所有的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其遵守的约束规则是( C) 。
A.数据依赖完整性规则 B. 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C.实体完整性规则 D. 域完整性规则 选择题参考答案:(1) D (2) B (3) B (4) A (5) B (6) C 二、简答题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2.试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 关系代数语言 例如ISBL
关系演算语言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 例如APLHA,QUEL 和 域关系演算语言 例如QBE) 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例如SQL
这些关系数据语言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
3. 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关系,元组,属性
答: 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
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答: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部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部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4.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1)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2)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 须为: ·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参照完整性中,外部码属性的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部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关系的主属性。
例如,在下面的“学生”表中,“专业号”是一个外部码,不是学生表的主属性,可以为空。其语义是,该学生的专业尚未确定。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 专业(专业号,专业名)
而在下面的“选修”表中的“课程号”虽然也是一个外部码属性,但它又是“选修”表的主属性,所以不能为空。因为关系模型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5.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是什么?
答:连接运算中有两种最为重要也最为常用的连接,一种是等值连接(equi-join),另一种是自然连接
(Natural join)。
θ为“=”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
它是从关系R与S的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即等值连接为: R A=B S = { tr ts| tr∈R ∧ ts∈S ∧ tr[A] = ts[B] }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要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去掉。即若R和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则自然连接可记作: R S = { tr ts| tr∈R ∧ ts∈S ∧ tr[B] = ts[B] }
关系数据理论
一、选择题
1. 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 。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 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B ) 。
A. 长度不变的 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B ) 。
A.AB B. BE C.CD D. DE 4. 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A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D ) 。
A. (S,C) B. (T,R) C. (T,P) D. (T,S) 6.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B ) 。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 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C )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B)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9. 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B) 。
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多对多 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C ) 。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1. 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D) 。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 ) 。 A. 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 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D )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14. 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D )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15. 在关系规范式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 )。
I.实现无损连接
II.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
III.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
A. Ⅰ和Ⅱ B. Ⅰ和Ⅲ C. Ⅰ D. Ⅱ
16. 不能使一个关系从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的条件是( B)。
A.每一个非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主属性 B.每一个非属性都部分函数依赖主属性
C.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非属性存在 D.主键由一个属性构成 17. 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D)。
A.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B.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C.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D.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18. 设数据库关系模式R=(A,B,C,D,E),有下列函数依赖:A→BC,D→E,C→D;下述对R的分解中,哪些分解是R的无损连接分解( B) 。
I.(A,B,C)(C,D,E)
II.(A,B)(A,C,D,E) III.(A,C)(B,C,D,E)
IV.(A,B)(C,D,E)
A.只有Ⅳ B. Ⅰ和Ⅱ C. Ⅰ、Ⅱ和Ⅲ D. 都不是
19. 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若X→→Y,则X→→Z
B.若X→Y,则X→→Y D.若Z=∮,则X→→Y
C.若X→→Y,且Y′∈Y,则X→→Y′
20. 若关系模式R(U,F)属于3NF,则(C )。
A. 一定属于BCNF B. 消除了插入的删除异常
C. 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D. 属于BCNF且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22.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B→C},则分解P={AB,BC}相对于F(A)。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 B. 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的分解
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的分解 23.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A )的问题而引入的。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4. 关系的规范化中,各个范式之间的关系是( A) 。
A. 1NF∈2NF∈3NF B. 3NF∈2NF∈1NF C. 1NF=2NF=3NF D. 1NF∈2NF∈BCNF∈3NF 25. 数据库中的冗余数据是指可(D )的数据 。
A. 容易产生错误 B. 容易产生冲突 C. 无关紧要 D. 由基本数据导出
26. 学生表(id,name,sex,age,depart_id,depart_name),存在函数依赖是id→name,sex,age,depart_id;dept_id→dept_name,其满足(B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7. 设有关系模式R(S,D,M),函数依赖集:F={S→D,D→M},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
高达到( B)。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8. 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数据依赖集:F={(A,B)→C,C→D},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B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9. 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B)。
A.由X→Y,Y→Z,则X→YZ B.由X→YZ,则X→Y, Y→Z C.由X→Y,WY→Z,则XW→Z D.由X→Y,Z∈Y,则X→Z 30. X→Y,当下列哪一条成立时,称为平凡的函数依赖( B)。
A. X∈Y B. Y∈X C. X∩Y=∮ D. X∩Y≠∮
31.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1NF,即满足( D)。
A.每个非主键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 B.主键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
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32. 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 B)。
A. 部门总经理 B. 部门成员 C. 部门名 D. 部门号
33. 有关系模式A(C,T,H,R,S),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C:课程 T:教员 H:上课时间 R:教室 S:学生。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F={C→T,(H,R)→C,(H,T)RC,(H,S)→R} (1)关系模式A的码是( B)。 A. C B.(H,S) C.(H,R) D.(H,T) (2)关系模式A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B)。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3)现将关系模式A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A1(C,T),A2(H,R,S),则其中A1的规范化程度达到(D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参考答案: (1) A (2) B (3) B (4) A (5) D (6) B (7) C (8) B (9) B (10) C (11) D (12) A (13) D (14) D (15) B(16) B (17) D (18) B (19) C (20) C (21) C (22) A (23) A (24) A (25) D (26) B (27) B (28) B (29) B (30) B (31) D (32) B (33) B B D 二、简答题
1.理解并给出下列术语的定义:
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候选码、主码、 外码、全码。
解析:解答本题不能仅仅把《概论》上的定义写下来。关键是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答: 函数依赖:设R (U)是一个关系模式,U是R的属性集合,X和Y是U的子集。对于R (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如果r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同, 则称\函数确定Y\或\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解析:1)函数依赖是最基本的一种数据依赖,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依赖。
2)函数依赖是属性之间的一种联系,体现在属性值是否相等。由上面的定义可以知道,如果X→Y,则r中任意两个元组,若它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同,那么在Y上的属性值一定也相同。
3)我们要从属性间实际存在的语义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函数依赖,即函数依赖反映了(描述了)现实世界的一种语义。
4)函数依赖不是指关系模式R的在某个时刻的关系(值)满足的约束条件,而是指R任何时刻的一切关系均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答: 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Y,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候选码、主码: 设K为R(U,F)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合,若K → U则K为R的候选码。若候选码多于一个,则选定其中的一个为主码。
答: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部码也称外码。
全码:整个属性组是码,称为全码(All-key)。
3. 试由Armostrong公理系统推导出下面三条推理规则: (1)合并规则:若X→Z,X→Y,则有X→YZ (2)伪传递规则:由X→Y,WY→Z有XW→Z (3)分解规则:X→Y,Z 包含于 Y,有X→Z
证: (1)已知X→Z,由增广律知XY→YZ,又因为X→Y,可得XX→XY→YZ,最后根据传递律得X→YZ。
(2)已知X→Y,据增广律得XW→WY,因为WY→Z,所以XW→WY→Z,通过传递律可知XW→Z。
(3)已知Z 包含于 Y,根据自反律知Y→Z,又因为X→Y,所以由传递律可得X→Z。
4. 下面的结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对于错误的结论请给出理由或给出一个反例说明之。 (1)任何一个二目关系都是属于3NF的。√ (2)任何一个二目关系都是属于BCNF的。√ (3)任何一个二目关系都是属于4NF的。√ (5)若R.A→R.B,R.B→R.C,则R.A→R.C √ (6)若R.A→R.B,R.A→R.C,则R.A→R.(B, C) √ (7)若R.B→R.A,R.C→R.A,则R.(B, C)→R.A √
(8)若R.(B, C)→R.A,则R.B→R.A,R.C→R.A ×
反例:关系模式 SC(S#,C#,G) (S#,C#)→G,但是S# → G,C#→G
数据库设计
一、选择题
1. 数据流程图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 D)阶段的工具。
A. 概要设计 B. 可行性分析 C. 程序编码 D. 需求分析
2. 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赖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是数据库设计的(C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3.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B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4. 子模式DDL是用来描述(B)。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5.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C )。 A.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 B.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 C.实体联系法和实体联系图 D.结构分析法和模块结构图
6. 在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M:N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其关键字是(C )。
A.M端实体的关键字 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N端实体的关键字组合 D.重新选取其
他属性
7. 某学校规定,每一个班级最多有50名学生,至少有1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必须属于一个班级。在班级与学生实体的联系中,学生实体的基数是(B ) 。 A. (0,1) B. (1,1) C. (1,10)
D. (10,50)
8.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A )阶段的任务 。
A. 逻辑设计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物理设计阶段 D. 需求分析阶段 9.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 B.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物理结构
C.如何构造合适的应用程序界面 D.如何控制不同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
10. 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键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C )设计阶段。
A. 概念设计 B. 逻辑设计 C. 物理设计 D. 全局设计 11. 假设设计数据库性能用“开销”,即时间、空间及可能的费用来衡量,则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存期中存在很多开销。其中,对物理设计者来说,主要考虑的是(C )。 A. 规划开销 B. 设计开销 C. 操作开销 D. 维护开销
12.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述工作中,( D)一般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 A. 建立库结构 B. 系统调试 C. 加载数据 D. 扩充功能 13.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时,如果实体间的联系是M:N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将N方关键字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 B. 将M方关键字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
属性中
C. 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 D. 在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14. 在ER模型中,如果有3个不同的实体集,3个M:N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为关系的数目是(C )。
A. 4 B. 5 C. 6 D. 7
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C (6) C (7) B (8) A (9) A (10) C (11) C (12) D (13) C (14) C 二、简答题
2.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1)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部分形成的数据库模式。 答: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即:
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在本篇中就是E-R图; 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概念模式是面向用户和设计人员的,属于概念模型的层次;逻辑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是DBMS支持的模式,属于数据模型的层次。可以在DBMS中加以描述和存储。
4. 试述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答: 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1) 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的结合。
2) 从软件设计的技术角度看,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
5.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答: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调查的内容是“数据”和“处理”,即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由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处理要求。指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
(3)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6.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的内容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其中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数据字典的作用: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是下一步进行概念设计的基础,并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
(注意,数据库设计阶段形成的数据字典与后面讲到的数据字典不同,后者是DBMS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当然两者是有联系的)。
8. 什么叫数据抽象?试举例说明。
答: 数据抽象是对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进行人为处理,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
如分类这种抽象是:定义某一类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类型。这些对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和行为。它抽象了对象值和型之间的“is member of”的语义。在E-R模型中,实体型就是这种抽象。例如在学校环境中,李英是老师,表示李英是教师类型中的一员,则教师是实体型,李英是教师实体型中的一个实体值,具有教师共同的特性和行为:在某个系某个专业教学,讲授某些课程,从事某个方向的科研。
10.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 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 ·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11. 为什么要视图集成?视图集成的方法是什么?
答: 在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概念结构设计时一般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把繁杂的大系统分解子系统。首先设计各个子系统的局部视图,然后通过视图集成的方式将各子系统有机的融合起来,综合成一个系统的总视图。这样设计清晰,由简到繁。由于数据库系统是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的,因此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整个系统。因此必须进行视图集成,使得数据库能被全系统的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一般说来,视图集成可以有两种方式:
· 多个分E-R图一次集成;
· 逐步集成,用累加的方式一次集成两个分E-R图。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次集成局部E-R图时都需要分两步走:
(1)合并。解决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将各分E-R图合并起来生成初步E-R图。
(2)修改和重构。消除不必要的冗余,生成基本E-R图。
12. 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试述其设计步骤。
答: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设计步骤为:
(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2)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13. 试述把E-R图转换为DBTG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答: E-R图向DBTG模型的转换规则:
1)每个实体型转换为记录型,实体的属性转换为记录的数据项;
2)实体型之间1:n(n≥1)的联系转换为一个系,没有任何联系的实体型转换为奇异系;
3)K(K≥2)个实体型之间多对多的联系,引入一个连结记录,形成K个实体型和连结记录之间的K个系。连结记录的属性由诸首记录的码及联系属性所组成;
4)同一实体型内的1:n,n:m联系,引入连结记录,转换为两个系。
*解析:根据我国实际,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已很少使用,因此《概论》第三版把它们删去了,有关的主要概念放在第一章数据模型中介绍。对于DBTG模型的许多概念也介绍得很简单。本题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书上的内容,同学们只要了解就可以了。但是,下面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要求同学必须掌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答: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对于实体间的联系则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1)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则需要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2)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
(3)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各实体码的组合组成该关系的码,或码的一部分。
(4)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5)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14. 你能给出由E-R图转换为IMS模型的转换规则吗? 答: E-R图向IMS模型的转换规则:
1)每个实体型转换为记录型,实体的属性转换为记录的数据项; 2)实体型之间1:n(n≥1)的联系转换记录型之间的有向边;
3)实体型之间m:n(m>1,n>1)的联系则分解成一对多联系,再根据2)转换;
4)K(K≥2)个实体型之间多对多的联系,可先转换成多对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再根据3)转换。 *解析:IMS是IBM公司的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IMS模型是层次模型。E-R图向IMS模型转换的另一种方法是,先把E-R图转换为网状模型,再利用IMS逻辑数据库LDB的概念来表示网状模型。详细方法这里从略。
数据库恢复技术
一、选择题
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A)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 C)。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
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C)。
A. 结束程序 B. 返回系统 C. 提交事务 D. 存储数据
5.SQL语言中用(B )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6. 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 A)。
A. 介质故障 B. 运行故障 C. 系统故障 D. 事务故障 7. 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
A. 保障安全性 B. 一致性控制 C. 故障后的恢复 D. 数据的转储 9. 事务日志用于保存(C )。
A. 程序运行过程 B. 程序的执行结果 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D. 数据操作
10. 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
志文件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 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B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简答题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2.为什么事务非正常结束时会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请列举一例说明之。
答: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如果数据库系统运行中发生故障,有些事务尚未完成就被迫中断,这些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有一部分已写入物理
数据库,这时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状态。
例如某工厂的库存管理系统中,要把数量为Q的某种零件从仓库1移到仓库2存放。
则可以定义一个事务T,T包括两个操作;Q1=Q1-Q,Q2=Q2+Q。如果T非正常终止时只做了第一个操作,则数据库就处于不一致性状态,库存量无缘无故少了Q。
3.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有恢复子系统?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 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的故障、软件的错误、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恶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故障轻则造成运行事务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重则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因此必须要有恢复子系统。
恢复子系统的功能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一致状态或完整状态)。 4.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坏数据库数据?
答: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 (1)事务内部的故障; (2)系统故障; (3)介质故障; (4)计算机病毒。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 库数据。
5.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6. 数据库转储的意义是什么? 试比较各种数据转储方法。
答: 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所谓转储即DBA定期地将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当数据库遭到破坏后可以将后备副本重新装入,将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状态。 静态转储:在系统中无运行事务时进行的转储操作。静态转储简单,但必须等待正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才能进行。同样,新的事务必须等待转储结束才能执行。显然,这会降低数据库的可用性。
动态转储:指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动态转储可克服静态转储的缺点,它不用等待正在运行的用户事务结束,也不会影响新事务的运行。但是,转储结束时后援副本上的数据并不能保证正确有效。因为转储期间运行的事务可能修改了某些数据,使得后援副本上的数据不是数据库的一致版本。 为此,必须把转储期间各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活动登记下来,建立日志文件(log file)。这样,后援副本加上日志文件就能得到数据库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转储还可以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两种方式。
海量转储是指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库。增量转储则指每次只转储上一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从恢复角度看,使用海量转储得到的后备副本进行恢复一般说来更简单些。但如果数据库很大,事务处理又十分频繁,则增量转储方式更实用更有效。
7.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 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
8. 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 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有可能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操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
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数据库并发控制 一、选择题
1. 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D ) 。
A. 完整性控制 B. 访问控制 C. 安全性控制 D. 并发控制 2.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A )技术。
A. 封锁 B. 存取控制 C. 恢复 D. 协商 3. 下列不属于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是( C)。 A. 丢失修改 B. 不可重复读 C. 死锁 4. DBMS普遍采用(C )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 A. 索引 B. 授权 C. 封锁 D. 日志
5.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这是( A) 。 A. 一级封锁协议 B. 二级封锁协议 C. 三级封锁协议 D. 零级封锁协议 6. 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他锁,则T对Q( C) 。
A. 只能读不能写 B. 只能写不能读 C. 既可读又可写 D. 不能读也不能写
7.设事务T1和T2,对数据库中地数据A进行操作,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请问哪一种不会发生冲突操作(D ) 。
A. T1正在写A,T2要读A B. T1正在写A,T2也要写A
C. T1正在读A,T2要写A
D. T1正在读A,T2也要读A
8.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D ) 。
A. 一个是DELETE,一个是SELECT B. 一个是SELECT,一个是DELETE
C. 两个都是UPDATE D. 两个都是SELECT
9. 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属于(B )。
A. 系统故障 B. 事务故障 C. 介质故障 D. 程序故障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4) C (5) A (6) C (7) D (8) D (9) B 二、简答题
1.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
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
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1)丢失修改(Lost Update)
两个事务T1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丢失。
(2)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
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执行更新操作,使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3)读“脏”数据(Dirty Read)
读“脏”数据是指事务T1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T1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T2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并发控制技术是封锁技术。
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什么是封锁?
答: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
D. 脏读
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4.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 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称X锁) 和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S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5. 什么是封锁协议?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在运用封锁技术对数据加锁时,要约定一些规则。例如,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要约定何时申请X锁或S锁、何时释放封锁等。这些约定或者规则称为封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对封锁方式约定不同的规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封锁协议。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例如《概论》中介绍的三级封锁协议,三级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操作需要申请封锁,何时申请封锁以及何时释放锁(即持锁时间的长短)。
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6. 不同封锁协议与系统一致性级别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不同的封锁协议对应不同的一致性级别。
一级封锁协议可防止丢失修改,并保证事务T是可恢复的。在一级封锁协议中,对读数据是不加S锁的,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和不读“脏”数据。
二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还可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在二级封锁协议中,由于读完数据后立即释放S锁,所以它不能保证可重复读。
在三级封锁协议中,无论是读数据还是写数据都加长锁,即都要到事务结束时才释放封锁。所以三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外,还进一步防止了不可重复读。
7. 试述活锁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 活锁产生的原因:当一系列封锁不能按照其先后顺序执行时,就可能导致一些事务无限期等待某个封锁,从而导致活锁。
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当多个事务请求封锁同一数据对象时,封锁子系统按请求封锁的先后次序对事务排队,数据对象上的锁一旦释放就批准申请队列中第一个事务获得锁。
9. 请给出检测死锁发生的一种方法,当发生死锁后如何解除死锁?
答:数据库系统一般采用允许死锁发生,DBMS检测到死锁后加以解除的方法。 DBMS中诊断死锁的方法与操作系统类似,一般使用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
超时法是:如果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认为发生了死锁。超时法实现简单,但有可能误判死锁,事务因其他原因长时间等待超过时限时,系统会误认为发生了死锁。若时限设置得太长,又不能及时发现死锁发生。
DBMS并发控制子系统检测到死锁后,就要设法解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锁,使其他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当然,对撤销的事务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恢复。
10. 什么样的并发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答: 可串行化(Serializable)的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可串行化的调度的定义: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地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我们称这种调度策略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11. 试述两段锁协议的概念。
答: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 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 · 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两段”的含义是,事务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这阶段,事务可以申请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
但是不能释放任何锁。
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在这阶段,事务释放已经获得的锁,但是不能再申请任何锁。 12. 为什么要引进意向锁? 意向锁的含义是什么?
答: 引进意向锁是为了提高封锁子系统的效率。该封锁子系统支持多种封锁粒度。
原因是:在多粒度封锁方法中一个数据对象可能以两种方式加锁—显式封锁和隐式封锁。因此系统在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仅要检查该数据对象上有无(显式和隐式)封锁与之冲突;还要检查其所有上级结点和所有下级结点,看申请的封锁是否与这些结点上的(显式和隐式)封锁冲突;显然,这样的检查方法效率很低。为此引进了意向锁。
意向锁的含义是:对任一结点加锁时,必须先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
例如事务T要对某个元组加X锁,则首先要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锁。换言之,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某个元组拟(意向)加X锁。
引进意向锁后,系统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必逐个检查与下一级结点的封锁冲突了。例如,事务T要对关系R加X锁时,系统只要检查根结点数据库和R本身是否已加了不相容的锁(如发现已经加了IX,则与X冲突),而不再需要搜索和检查R中的每一个元组是否加了X锁或S锁。 13. 试述常用的意向锁:IS锁,IX锁,SIX锁,给出这些锁的相容矩阵。
答: IS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IS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加S锁。例如,要对某个元组加S锁,则要首先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S锁
IX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IX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加X锁。例如,要对某个元组加X锁,则要首先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锁。
SIX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SIX锁,表示对它加S锁,再加IX锁,即SIX = S + IX。
数据库安全性
一、选择题
1. 以下( D)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 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D )。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 SQL语言的GRANT和REMOV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C )。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A ),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选择题答案: (1) D (2) D (3) C (4) A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数据库完整性
一、选择题
1.完整性检查和控制的防范对象(AC ),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 BD),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
A. 不合语义的数据 B. 非法用户 C. 不正确的数据 2.下述哪个是SQL语言中的数据控制命令(A )。
A. GRANT B. COMMIT C. UPDATE D. SELECT
3.下述SQL语言中的权限,哪一个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C )。
A. INSERT B. DELETE C. REFERENCES D. SELECT 参考答案:(1) A C B D (2) A (3) C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D. 非法操作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 。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 A. DBS包括DB和DBMS B. DBMS包括DB和DBS
C. 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 I 和 II B. 只有 II C. II 和 III D. 只有 I
I.人工管理阶段
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 。
A. 数据共享 B. 数据完整性 C. 数据冗余度高 D. 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 。 A. 模式 B. 内模式 C. 外模式 D. 用户模式
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 B. 物理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10.下述(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 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D (4) C (5) B (6) A (7) C (8) A (9) C (10) D
二、简答题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等。现在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 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克。 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解析:
简单地讲,数据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储存、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特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每个数据库中数据的都是按照某一种数据模型来组织的。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 不要引起混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解析:
DBMS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DBMS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IBM公司的DB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IMS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公司的ORACLE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BASE公司的SYBASE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
为什么有这些好处,可以结合第5题来回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由DBMS来完成。用一个通俗的比喻,使用了DBMS就如有了一个好参谋好助手,许多具体的技术工作都由这个助手来完成。开发人员就可以专注于应用逻辑的设计而不必为管理数据的许许多多复杂的细节操心。
还有,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DBA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等都由DBMS执行。
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读者可以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具体应用,认真加以体会和总结。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纪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读者可以参考《概论》书中表1.1 中的有关内容。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解析: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DBMS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但是DBMS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来实现的。 读者可以参考书中第十一章《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说,读者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有关课程(第十一章只是DBMS实现技术的概述)后可以对本题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解答。因为DBMS的实现与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是紧密相关的。例如,数据库实现的基础是文件,对数据库的任何操作最终要转化为对文件的操作。所以在DBMS实现中数据库物理组织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或如何选择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的文件组织方法。这里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数据库定义功能;
②数据存取功能; ③数据库运行管理;
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①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
②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③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解析: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学们必须通过《概论》的学习真正掌握 数据模型的概念和作用。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任何一个DBMS都以某一个数据模型为基础,或者说支持某一个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中模型有不同的层次。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模型分成两类或说两个层次:一是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强调语义表达能力,概念简单清晰;另一是数据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机器世界,人们可以用它定义、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般需要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和一组严格定义了语法和语义的语言,并有一些规定和限制,便于在机器上实现。
9.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
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图)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10.试给出三个实际部门的E-R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2. 一个关系只有一个( ) 。 A.候选码 B. 外码 C. 超码 D. 主码 3. 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 A.可以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有多个或者一个其值能够唯一表示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4. 现有如下关系:
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起,所在单位)
医疗(患者编号,患者姓名,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 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 )。 A. 患者编号 B. 患者姓名
C. 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 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5. 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外码是( )。 A. 书号 B. 读者号
C. 书号+读者号 D. 书号+读者号+借期
6. 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 N:M 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 。
A.关系实现 B. 属性实现 C. 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 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7. 关系代数运算是以( )为基础的运算 。
A. 关系运算 B. 谓词演算 C. 集合运算 D. 代数运算 8.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 排序、索引、统计 B. 选择、投影、连接 C. 关联、更新、排序 D. 显示、打印、制表 9.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 A.∪ - × σ π B.∪ - σ π C.∪ ∩ × σ π D.∪ ∩ σ π
10.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策略中,首先要做的是( ) 。 A.对文件进行预处理 B.尽早执行选择运算 C.执行笛卡尔积运算
11. 关系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 ) 。 A.抽出特定记录 B. 抽出特定字段
C.建立相应的影像 D. 建立相应的图形
12. 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的操作是( )操作 。
D.投影运算
A.投影 B. 联接 C. 选择 D. 复制
13. 关系代数中的联接操作是由( )操作组合而成 。 A.选择和投影 B. 选择和笛卡尔积
C.投影、选择、笛卡尔积 D. 投影和笛卡尔积
14. 自然联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是用自然联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 ) 。 A.记录 B. 行 C. 属性 D. 元组
15. 假设有关系R和S,在下列的关系运算中,( )运算不要求:“R和S具有相同的元数,且它们的对应属性的数据类型也相同” 。
A.R∩S B. R∪S C. R-S D. R×S
16. 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 )。 A.R∩S B. R∪S C. R-S D. R×S
17. 下面列出的关系代数表达是中,那些式子能够成立( ) 。
ⅰ. σf1 ( σf2 (E)) = σf1∧f2 (E) ⅱ. E1∞E2 = E2∞E1
ⅲ. (E1∞E2)∞E3 = E1∞ (E2∞E3) ⅳ. σf1 ( σf2 (E)) =σf2 ( σf1(E))
A.全部 B. ⅱ和ⅲ C. 没有 D. ⅰ和ⅳ
18. 下面四个关系表达式是等价的,是判别它们的执行效率( ) 。 E1 =πA (σ B=C ∧ D=E′ (R×S) ) E2 =πA (σ B=C (R× σD=E′ (S) )
E3 =πA (R∞B=CσD=E′(S) ) E3 =πA (σD=E′ (R∞B=C S) )
A. E3最快 B. E2最快 C. E4最快 D. E1最快 19. 有关系SC(S_ID,C_ID,AGE,SCORE),查找年龄大于22岁的学生的学号和分数,正确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 。
ⅰ. πS_ID,SCORE (σ age>22 (SC) ) ⅱ. σ age>22 (πS_ID,SCORE (SC) )
ⅲ. πS_ID,SCORE (σ age>22 (πS_ID,SCORE,AGE (SC) ) ) A.ⅰ和 ⅱ B. 只有ⅱ正确 C. 只有 ⅰ正确 D. ⅰ和ⅲ正确 选择题答案: (1) A (2) D (3) C (4) A (5) D (6) A (7) C (8) B (9) A (10) B (11) B (12) C (13) B (14) C (15) D (16) A (17) C (18) A (19) D
第三章 SQL语言
一、选择题
1. SQL语言是( )的语言,容易学习 。 A.过程化 B. 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 导航式
2. 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 ) 。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3. 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 。
A. 更新视图 B. 查询
C.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表 D.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4. SQL语言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其中,CREATE、DROP、ALTER语句是实现哪种功能( )。 A. 数据查询 B. 数据操纵
C. 数据定义 D. 数据控制
5. 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视图的命令是( )。 A.DELETE B.DROP
C.CLEAR D.REMOVE
6. 在SQL语言中的视图VIEW是数据库的( ) 。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7. 下列的SQL语句中,( )不是数据定义语句。 A. CREATE TABLE B. DROP VIEW
C. CREATE VIEW D. GRANT
8. 若要撤销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表S,可用( )。
A. DELETE TABLE S B. DELETE S C. DROP TABLE S D. DROP S
9. 若要在基本表S中增加一列CN(课程名),可用( )。 A.ADD TABLE S(CN CHAR(8))
B.ADD TABLE S ALTER(CN CHAR(8)) C.ALTER TABLE S ADD(CN CHAR(8))
D.ALTER TABLE S (ADD CN CHAR(8)) 10. 学生关系模式 S( S#,Sname,Sex,Age),S的属性分别表示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要在表S中删除一个属性“年龄”,可选用的SQL语句是( )。 A. DELETE Age from S
B. ALTER TABLE S DROP Age C. UPDATE S Age
D. ALTER TABLE S ‘Age’
11. 有关系S(S#,SNAME,SAGE),C(C#,CNAME),SC(S#,C#,GRADE)。其中S#是学生号,SNAME是学生姓名,SAGE是学生年龄, C#是课程号,CNAME是课程名称。要查询选修“ACCESS”课的年龄不小于20的全体学生姓名的SQL语句是SELECT SNAME FROM S,C,SC WHERE子句。这里的WHERE子句的内容是( )。
A. 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AGE>=20 and CNAME=‘ACCESS’ B. 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AGE in>=20 and CNAME in ‘ACCESS’ C. SAGE in>=20 and CNAME in ‘ACCESS’
D. SAGE>=20 and CNAME=’ ACCESS’
12.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把“张二的化学成绩80分”插入S中,则可用( )。 A. 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B. 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C. ADD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D. INSERT
INTO S VALUES(’张二’,’化学’,80)
13. 设关系数据库中一个表S的结构为:S(SN,CN,grade),其中SN为学生名,CN为课程名,二者均为字符型;grade为成绩,数值型,取值范围0-100。若要更正王二的化学成绩为85分,则可用( ) 。 A. UPDATE S SET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B. UPDATE S
SET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C. UPDATE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D. UPDATE grade=’85’
WHERE SN=’王二’ AND CN=’化学’ 14. 在SQL语言中,子查询是( ) 。 A. 返回单表中数据子集的查询语言
B. 选取多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C. 选取单表中字段子集的查询语句 D. 嵌入到另一个查询语句之中的查询语句 15. SQL是一种( )语言。 A. 高级算法 B. 人工智能
C. 关系数据库 D. 函数型
16. 有关系S(S#,SNAME,SEX),C(C#,CNAME),SC(S#,C#,GRADE)。其中S#是学生号,SNAME是学生姓名,SEX是性别, C#是课程号,CNAME是课程名称。要查询选修“数据库”课的全体男生姓名的SQL语句是SELECT SNAME FROM S,C,SC WHERE子句。这里的WHERE子句的内容是( )。
A.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EX=’男’ and CNAME=’数据库’ B.S.S# = SC.S# and C.C# = SC.C# and SEX in’男’and CNAME in’数据库’ C.SEX ’男’ and CNAME ’ 数据库’ D.S.SEX=’男’ and CNAME=’ 数据库’
17. 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了一个表SC: CREATE TABLE SC (S# CHAR(6) NOT NULL,C# CHAR(3) NOT NULL,SCORE INTEGER,NOTE CHAR(20));向SC表插入如下行时,( )行可以被插入 。 A.(’201009’,’111’,60,必修) B.(’200823’,’101’,NULL,NULL) C.(NULL,’103’,80,’选修’) D.(’201132’,NULL,86,’ ’)
18. 假设学生关系S(S#,SNAME,SEX),课程关系C(C#,CNAME),学生选课关系SC(S#,C#,GRADE)。要查询选修“Computer”课的男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 A. S B. S,SC C. C,SC D. S,C,SC 选择题答案:
(1) B (2) A (3) C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B (11) A (12) D (13) A (14) D (15) C (16) A (17) B (18) D 二、简答题
1. 试述SQL语言的特点。 答:
(1)综合统一。 SQL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的功能于一体。
(2)高度非过程化。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只要提出“做什么”,而无须指明“怎么做”,因此无需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SQL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SQL语言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也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5)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2. 试述SQL的定义功能。
答: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定义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 SQL语言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定义建立基本表,;ALTER TABLE语句修改基本表定义,DROP TABLE语句删除基本表;建立索引使用CREATE INDEX语句建立索引, DROP INDEX语句删除索引表;SQL语言使用CREATE VIEW命令建立视图,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
6. 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7. 试述视图的优点。
答:(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第四章 关系系统及其优化 一、选择题
1.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最著名的模型是( ) 。 A.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关系模型 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 。 A. 名称 B. 属性 C. 对象 D. 概念 A.实体完整、参照完整、用户自定义完整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为( )。
4.在( )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节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5.( )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网状模型 B. 关系模型 D.层次模型 D. 以上都有
6.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求基本关系中所有的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其遵守的约束规则是( ) 。 A.数据依赖完整性规则 B. 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 C.实体完整性规则 D. 域完整性规则 选择题答案:
(1) D (2) B (3) B (4) A (5) B (6) C 二、简答题
3. 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关系,元组,属性
答: 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
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
答: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部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部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 R(D1,D2,?,Dn)
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它包括若干域的定义以及在这些域上定义的若干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值是这些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通常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4.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部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答: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1)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2)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
须为:
·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在参照完整性中,外部码属性的值可以为空,它表示该属性的值尚未确定。但前提条件是该外部码属
性不是其所在关系的主属性。
例如,在下面的“学生”表中,“专业号”是一个外部码,不是学生表的主属性,可以为空。其语义是,该学生的专业尚未确定。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号,年龄)
专业(专业号,专业名)
而在下面的“选修”表中的“课程号”虽然也是一个外部码属性,但它又是“选修”表的主属性,所以不能为空。因为关系模型必须满足实体完整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第五章 关系数据理论 一、选择题
1. 为了设计出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必须进行规范化,规范化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 。 A. 关系规范化理论 B. 关系代数理论 C.数理逻辑 D. 关系运算理论
2.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个属性都是( ) 。
A. 长度不变的 B. 不可分解的 C.互相关联的 D. 互不相关的
3.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D,B→C ,E→A },该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是( ) 。 A.AB B. BE
C.CD D. DE
4. 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PAR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则关系R(SNO,CNO,SSEX,SAGE,SDPAR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其满足(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5.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关系模式W的一个关键字是( ) 。 A. (S,C) B. (T,R) C. (T,P) D. (T,S)
6. 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 。 A. 可能是1NF B. 必定是1NF
C. 必定是3NF D. 必定是BCNF
7. 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 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9. 如果A->B ,那么属性A和属性B的联系是( ) 。 A. 一对多 B. 多对一
C.多对多 D. 以上都不是
10. 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而主关键字有( ) 。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1. 候选关键字的属性可以有( ) 。 A. 多个 B. 0个
C. 1个 D. 1个或多个
12. 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 。 A. 不可再分 B. 可以再分
C. 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 D. 以上都不是
13.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C表示课程,P表示教师,S表示学生,G表示成绩,T表示时间,R表示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D={ C→P,(S,C)→G,(T,R)→C,(T,P)→R,(T,S)→R },若将关系模式W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W1(C,P),W2(S,C,G),W2(S,T,R,C),则W1的规范化程序最高达到( )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14. 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 。
A. 1NF B.2NF C. 3NF D. BCNF
15. 在关系规范式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I.实现无损连接
II.分解后的关系相互独立 III.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 A. Ⅰ和Ⅱ B. Ⅰ和Ⅲ
C. Ⅰ D. Ⅱ
16. 不能使一个关系从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的条件是( )。
A.每一个非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主属性 B.每一个非属性都部分函数依赖主属性 C.在一个关系中没有非属性存在 D.主键由一个属性构成 A.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B.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 C.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D.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
17. 任何一个满足2NF但不满足3NF的关系模式都不存在( )。
18. 设数据库关系模式R=(A,B,C,D,E),有下列函数依赖:A→BC,D→E,C→D;下述对R的分解中,哪些分解是R的无损连接分解( ) 。 I.(A,B,C)(C,D,E) II.(A,B)(A,C,D,E) III.(A,C)(B,C,D,E)
IV.(A,B)(C,D,E)
A.只有Ⅳ B. Ⅰ和Ⅱ C. Ⅰ、Ⅱ和Ⅲ D. 都不是
19. 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X→→Y,则X→→Z B.若X→Y,则X→→Y
C.若X→→Y,且Y′∈Y,则X→→Y′ D.若Z=∮,则X→→Y
20. 若关系模式R(U,F)属于3NF,则( )。 A. 一定属于BCNF
B. 消除了插入的删除异常
C. 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
D. 属于BCNF且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22.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B→C},则分解P={AB,BC}相对于F( )。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 B. 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的分解 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的分解
23.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的问题而引入的。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4. 关系的规范化中,各个范式之间的关系是( ) 。 A. 1NF∈2NF∈3NF B. 3NF∈2NF∈1NF
C. 1NF=2NF=3NF
D. 1NF∈2NF∈BCNF∈3NF
25. 数据库中的冗余数据是指可( )的数据 。 A. 容易产生错误
B. 容易产生冲突
C. 无关紧要
D. 由基本数据导出
26. 学生表(id,name,sex,age,depart_id,depart_name),存在函数依赖是id→name,sex,age,depart_id;dept_id→dept_name,其满足(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7. 设有关系模式R(S,D,M),其函数依赖集:F={S→D,D→M},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8. 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数据依赖集:F={(A,B)→C,C→D},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29. 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由X→Y,Y→Z,则X→YZ B.由X→YZ,则X→Y, Y→Z
C.由X→Y,WY→Z,则XW→Z D.由X→Y,Z∈Y,则X→Z
30. X→Y,当下列哪一条成立时,称为平凡的函数依赖( )。 A. X∈Y B. Y∈X
C. X∩Y=∮ D. X∩Y≠∮
31.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1NF,即满足( )。
A.每个非主键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属性 B.主键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 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
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32. 根据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要满足第一范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部门成员,部门总经理)关系中,因哪个属性而使它不满足第一范式( )。 A. 部门总经理 B. 部门成员 C. 部门名 D. 部门号 33. 有关系模式A(C,T,H,R,S),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C:课程 T:教员 H:上课时间 R:教室 S:学生 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
F={C→T,(H,R)→C,(H,T)RC,(H,S)→R} (1)关系模式A的码是( )。 A. C B.(H,S) C.(H,R) D.(H,T) (2)关系模式A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3)现将关系模式A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A1(C,T),A2(H,R,S),则其中A1的规范化程度达到(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A (5) D (6) B (7) C (8) B (9) B (10) C
(11) D (12) A (13) D (14) D (15) B (16) B (17) D (18) B (19) C (20) C (21) C (22) A (23) A (24) A (25) D (26) B (27) B (28) B (29) B (30) B
(31) D (32) B (33) B B D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一、选择题
1. 数据流程图是用于描述结构化方法中( )阶段的工具。 A. 概要设计 B. 可行性分析 C. 程序编码 D. 需求分析
2. 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赖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这是数据库设计的(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3.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4. 子模式DDL是用来描述( )。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5.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 )。
A.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 B.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 C.实体联系法和实体联系图 D.结构分析法和模块结构图
6. 在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M:N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其关键字是( )。 A.M端实体的关键字 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N端实体的关键字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7. 某学校规定,每一个班级最多有50名学生,至少有1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必须属于一个班级。在班级与学生实体的联系中,学生实体的基数是( ) 。 A. (0,1) B. (1,1) C. (1,10) D. (10,50)
8.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 )阶段的任务 。 A. 逻辑设计阶段 B. 概念设计阶段 C. 物理设计阶段 D. 需求分析阶段
9.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 B.如何构造合适的数据物理结构 C.如何构造合适的应用程序界面
D.如何控制不同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
10. 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键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 )设计阶段。 A. 概念设计 B. 逻辑设计 C. 物理设计 D. 全局设计
11. 假设设计数据库性能用“开销”,即时间、空间及可能的费用来衡量,则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存期中存在很多开销。其中,对物理设计者来说,主要考虑的是( )。 A. 规划开销 B. 设计开销 C. 操作开销 D. 维护开销
12. 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成后,进入数据库实施阶段,下述工作中,( )一般不属于实施阶段的工作。 A. 建立库结构 B. 系统调试
C. 加载数据 D. 扩充功能
13. 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时,如果实体间的联系是M:N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N方关键字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
B. 将M方关键字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
C. 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关键字
D. 在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14. 在ER模型中,如果有3个不同的实体集,3个M:N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为关系的数目是( )。 A. 4 B. 5 C. 6 D. 7 选择题答案:
(1) D (2) C (3) B (4) B (5) C (6) C (7) B (8) A (9) A (10) C (11) C (12) D (13) C (14) C 二、简答题
1.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解析
希望同学能够认真阅读《概论》的内容,了解并掌握数据库设计过程。这里只概要列出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六个阶段: 1)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这是一个完整的实际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不仅包括设计数据库本身,还包括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解析:这是进一步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具体内容。设计描述是指在各个阶段体现设计内容,描述设计结果的各种文档、程序。
答:各阶段的设计要点如下:
1) 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10.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 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
·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第七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一、选择题
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 )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 A. 结束程序 B. 返回系统
C. 提交事务 D. 存储数据
5.SQL语言中用( )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6. 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 )。
A. 介质故障 B. 运行故障
C. 系统故障 D. 事务故障
7. 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 )。 A. 保障安全性 B. 一致性控制 C. 故障后的恢复 D. 数据的转储 9. 事务日志用于保存( )。
A. 程序运行过程 B. 程序的执行结果
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D. 数据操作
10. 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 )。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 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B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简答题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
第九章 数据库安全性 一、选择题
1. 以下( )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 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 SQL语言的GRANT和REMOV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 ),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选择题答案: (1) D (2) D (3) C (4) A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 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 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 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5)数据加密:对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使得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获知数据的内容。 具体内容请参见《概论》9.2。
第十章 数据库完整性
一、选择题
1.完整性检查和控制的防范对象( ),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 ),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
A. 不合语义的数据 B. 非法用户
C. 不正确的数据 D. 非法操作
2.下述哪个是SQL语言中的数据控制命令( )。 A. GRANT B. COMMIT C. UPDATE D. SELECT
3.下述SQL语言中的权限,哪一个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 )。 A. INSERT B. DELETE C. REFERENCES D. SELECT 选择题答案:
(1) A C B D (2) A (3) C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正在阅读: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05-21
心态培训01-16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材料分析题07-18
神偷奶爸观后感12-27
2016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模拟试题五(征管评估类)03-11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02-02
纺织品设计重点12-08
最新-四年级劳动教学计划 四年级第一学期劳动实践教学计划 精品06-23
西门子840c系统数控编程之@指令06-06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及答案.doc04-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习题集
- 概论
- 数据库
- 系统
-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案(所有)
- 张孝祥正在整理Java就业面试题大全
- 南通科技创业社区外环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14年企业法律顾问案例分析每日一练(8月3日)
- 2016-2022年中国轴承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11-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中东部八省区养猪管理技术操作手
- 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数学(理)试题含解析 - 图文
- 小野营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交通运输综合统计报表制度-2011 - 图文
- 速冻玉米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
-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2017-2022年中国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行业分析及投资决策咨询
- 幼儿游戏与指导 教案 - 图文
- 企业进销存
- 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落实推进年
- 生物反应工程实验讲义
- 北川县都坝乡人民政府办公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 2013-2018年中国橡皮船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建国后各省党政历任领导(194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