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与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4 0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

与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2009年4月 ? 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 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提高的成因分析 ? 韩国、台湾信用卡危机案例的回顾与启示 ?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原则及过程

? 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和操作建议 ? 信用卡业务欺诈风险管理策略和操作建议 ? 信用卡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和操作建议 ? 银行同业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解析

http://www.unbank.info 1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发布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目 录

第一部分 信用卡风险概述 ........................................................................................ 7

一、信用卡风险的定义 ................................................................................................ 7 二、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 7 三、信用卡风险的类型 ................................................................................................ 8 (一)信用风险 ........................................................................................................ 8 (二)欺诈风险 ........................................................................................................ 9 (三)操作风险 ........................................................................................................ 9 四、信用卡风险与一般银行业务风险的差别 .......................................................... 10 (一)风险性质不同 .............................................................................................. 10 (二)风险对象不同 .............................................................................................. 10 (三)风险方式不同 .............................................................................................. 10 (四)风险时效不同 .............................................................................................. 10 (五)风险管理程度不同 ...................................................................................... 10

第二部分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现状分析 ............................................................. 12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 12 (一)信用卡应偿授信总额增至历史高位 .......................................................... 12 (二)信用卡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 13 (三)欠款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 14 二、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程度提高的原因分析 .............................................. 15 (一)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 15 (二)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 .................................................................................. 15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 .......................................................................................... 16 (四)银行信用卡业务粗放式经营难控风险 ...................................................... 16 (五)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 17

第三部分 境外典型信用卡危机案例的回顾与启示 .................................................. 18

一、2003年韩国信用卡危机分析 ............................................................................. 18 (一)政府动员,银行狂发滥用 .......................................................................... 19 (二)短期行为引起负面效应 .............................................................................. 20 (三)危机发生 ...................................................................................................... 20 二、2006年台湾卡债危机回顾 ................................................................................. 21 (一)台湾各银行疯狂发卡 .................................................................................. 22

http://www.unbank.info 2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二)造就50余万“卡奴”大军 ........................................................................ 22 (三)“卡债”成为压垮台湾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 23 (四)银行债务与坏账迅速膨胀 .......................................................................... 24 (五)卡债对经济产生强烈冲击 .......................................................................... 24 (六)台湾当局积极介入解决“卡债”与“卡奴”问题 .................................. 25 (七)卡债的“道德风险”上升 .......................................................................... 26 三、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27 (一)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的成因分析 .......................................................... 27 (二)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的启示 .................................................................. 28 四、小结 ...................................................................................................................... 31

第四部分 国内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操作建议 .......................................... 33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 34 (一)维护银行自身经济利益 .............................................................................. 34 (二)维护银行自身形象,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 .............................................. 34 (三)维护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利益 ...................................................................... 34 (四)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 34 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原则 ...................................................................................... 35 (一)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步骤和流程 .............................................................. 35 (二)风险与回报相对称 ...................................................................................... 35 (三)概率化管理 .................................................................................................. 36 (四)系统化管理 .................................................................................................. 37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 38 (六)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38 三、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过程 ...................................................................................... 39 (一)风险分析 ...................................................................................................... 39 (二)风险控制 ...................................................................................................... 40 (三)风险的财务处理 .......................................................................................... 40 四、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 40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40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 41 五、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 42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现状 .......................................................... 42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 42

http://www.unbank.info 3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六、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 45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45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 48

第五部分 银行同业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经验解析 .................................................. 52

一、中国工商银行加强内控合规管理,防范信用卡操作风险 .............................. 52 (一)目标管理定位准确 ...................................................................................... 52 (二)完善系统建设,刚性控制风险 .................................................................. 58 (三)建立制度的后评价机制 .............................................................................. 59 二、中国民生银行对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快速识别与控管 ...................................... 60 (一)注重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 .......................................................................... 60 (二)总结信用卡套现交易的新特点 .................................................................. 60 三、小结 ...................................................................................................................... 61

图表目录

图表 1:2006-2008年我国各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 .............................................. 13 图表 2:2007年和2008年我国信用卡期末应偿授信总额 ................................. 13 图表 3:2007年和2008年上海市银行业信用卡不良率比较 ............................. 14 图表 4:韩国信用卡危机发展的过程 .................................................................... 20 图表 5:台湾2000年和2005年的累积发卡量 .................................................... 22

http://www.unbank.info 4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重视信用卡业务,外资银行也以不同方式介入信用卡业务。各发卡银行发卡量大幅上升,市场竞争逐渐开始激烈,区域性的竞争尤为突出。

同时,国内的信用卡受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信用卡产业链初步形成,银联作为国内民族品牌的信用卡组织和发卡品牌,逐步得到国内客户乃至国外客户的认可。截至2008年第四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同比增长57.7%;信用卡期末信贷总额9804.57亿元,同比增长75.8%,是2006年同期的3.2倍;期末应偿信贷总额1582.12亿元,同比增长110.9%,是2006年同期的4.8倍;信用卡支付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24.3%。

不过,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不断发展,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尤其是信用卡作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金融产品,虽然贷款基于消费,且基本为小额,但客户群体众多,审核手续简单,在银行对客户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中都面临不对称信息问题,由于客户收入变化,或是恶意拖欠会造成较大的信用风险,即使存在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事后逾期催收手段,但同样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还不是很长,业务经验相对匾乏,业务开展前期,单纯追求卡量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信用卡风险集聚。2008年,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大概在1%左右,并且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中,到2009年年底,信用卡不良率根据预测可能会上升到3%-4%,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正在逐渐扩大。于是,对信用卡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是关系到信用卡业务的成本控制以及业务收入的重要环节。

在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和审批流程,并对客户用卡过程进行监控和跟踪,运用国外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客户的个人信息、用卡习惯进行分析,找出能归纳定义持卡人风险的特征,并在审核和授权环节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卡风险,减少风险给银行资金带来

http://www.unbank.info 5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的损失。在实务操作中,我国银行对于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有效涵盖宏观外部经济环境和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整体机制,因此研究信用卡风险管理对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推进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保持银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期《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与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中,我们将对信用卡的风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我国现行的信用卡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借此提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建议,可以作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信息决策参考。

http://www.unbank.info 6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第一部分 信用卡风险概述

一、信用卡风险的定义

“风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一些教科书中被解释为“某种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按照风险经济学的观点,“风险”被定义为“本金投入所得收益的不确定性”。

根据这些定义,信用卡风险可以被定义为:信用卡发卡机构在信用卡经营或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造成资金损失的不确定性。

信用卡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时间不长,信用卡风险管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内涵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发卡机构为实现信用卡经营收益性,在信用卡发卡过程中,运用系统规范方法,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处臵的活动过程。

另一种解释是信用卡发卡机构为防止和减少信用卡资金损失,在经营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静态及动态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分散及转移等多种措施,保障信用卡资金安全和获得最大效益的活动过程。

二、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信用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风险的滞后性。信用卡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的特点,决定了信用卡持卡人无须预先存款即可刷卡交易。同时根据信用卡业务惯例,持卡人有一定期限的还款免息期。在免息期内,发卡银行无法完全监控持卡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只有在贷款逾期进入催收阶段后,银行才能真正确定风险损失的程度。

二是风险的分散性。由于信用卡持卡人分散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持卡人从事的职业特点比较分散,消费行为各异,而且持卡人用卡也会随其身处不同地域而呈现明显的使用地域的分散性。这使得信用卡风险也因此而表现为分散性特征。

http://www.unbank.info 7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三是风险的多发性。信用卡持卡人总量大、消费频率高、自然因素变化较多,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很多无法预料的潜在风险。

四是风险的复杂性。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仅因欺诈因素引致的风险就包括伪卡诈骗、伪冒申请、卡片遗失、盗用账户、未达卡、网上黑客等。

三、信用卡风险的类型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结算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一样经营的都是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两者在资金上的安全性是相对的,风险性是绝对的,具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上的一般特征,也有着和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相类似的风险,具体如下:

(一)信用风险

银行传统业务的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单位或个人在借款到期后,不能履行合同、契约,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贷款,致使银行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遭受损失的一种风险。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是特指持卡单位或个人在用卡透支后,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者主观故意,不能按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期限,或发卡机构与持卡人事前协定的透支期限,归还透支本息所产生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2、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

3、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的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

4、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一般说来,拖欠还款超过6个周期(18O天)即定义为呆账予以注销,对于宣布个人破产的应即时列为呆账注销。由于信用卡是免担保、免保证金、免抵押品的信贷方式,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最主要的一个损失来源。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坏账损失,不仅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利润,而且监管机构会因此要求更高的资本准备金,这是因为资本准备金是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而定,特别是新

http://www.unbank.info 8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巴塞尔协议在更大程度上把资本金要求与信用风险挂钩。而且,如果信用风险损失大大超过预期水平,在资本金被坏账冲减的同时,监管机构又要求银行增加资本金比率,从而产生巨大的资本危机,如果控制不当,则会使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破产。

(二)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是指由于信用卡遭人冒名申请、伪造、盗领、失窃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欺诈类型主要有:

1、冒名申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

2、伪造卡。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

3、遗失卡或被盗卡。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从而被他人盗刷。

4、特约商户欺诈。主要是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三)操作风险

信用卡的操作风险是指发卡机构因管理和作业流程上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大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也会造成不应有的风险。

2、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

3、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安全性低也有可能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还处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系统出错、人员出错的情况经常发生,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然而操作风险是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内部的风险,只要管理到位、措施得当,操作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并降到最低程度。

http://www.unbank.info 9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四、信用卡风险与一般银行业务风险的差别

信用卡风险与银行传统业务风险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但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性质不同

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是企业或者个人根据需要向银行贷款,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借贷关系,企业经营风险、居民投资风险都集中体现为银行风险,资金损失表现为沉淀、呆滞贷款;而信用卡风险是持卡人透支长期不还或恶意透支,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一种欺诈行为。这两者资金损失的性质不同。

(二)风险对象不同

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其资金投向侧重于工商企业,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消费贷款等业务的开展,个人客户也迅速增加,但从银行能够取得的信贷额度只是一小部分。因而,这一风险的主要对象是工商企业。信用卡有单位持卡人及居民个人持卡人两种形式,单位及个人都能在规定范围内善意透支,通过信用卡取得银行的消费信贷,其中,个人客户占据了绝大多数。因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对象则是个人居多。

(三)风险方式不同

银行传统业务贷款是通过合同明确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对贷款用途、期限、利率等都做出了相应规定,由银行监控,其风险主要是法人风险。而信用卡是以章程为约束,以个人信用为前提,以申请办卡协议为合同,认卡不认成分,验卡不问用途,个人比较容易透支,风险方式主要是自然人信用风险。

(四)风险时效不同

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一般贷款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受政策性影响大。信用卡透支则面广、金额小,要受到授权控制,一般只允许短期善意透支,其风险潜伏性很大,难以及时控制及预防。

(五)风险管理程度不同

银行传统的信贷对象侧重于工商企业,贷款稳定性强,信贷部门对每笔贷款可以跟踪监督其用途,也可以通过企业报表及测算资金周转率、销售回笼率、投

http://www.unbank.info 10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资收益率等掌握贷款运行情况,相对便于管理。而信用卡发卡数量越大,流通性越广,使用中涉及持卡人本身、商户、银行网点等环节越多,其风险程度越大,管理难度越大。

通过对信用卡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风险进行比较分析,不难看出,信用卡作为一种集存款、取款、转账、结算、消费信贷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一项综合性业务,除具有传统银行业务的一般风险特征外,同时具有自身特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比银行传统业务风险更大、更隐蔽,这就决定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长期性、艰巨性。

因此,信用卡发行机构制定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时,既要吸收、借鉴传统银行业务长期积累、摸索的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技巧,如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结算管理、信用等级管理等,又要结合信用卡业务特点,根据信用卡风险方式、风险特征、风险环节、风险成因,掌握诸如发卡技巧、受理技巧、追讨技巧、监控技巧等在内的各种风险防范技能,同时了解国际信用风险管理动态,以便形成具有自身风险管理特色的,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决策。

http://www.unbank.info 11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第二部分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飞速发展,信用卡业务中所伴随的各种类型的风险都在逐渐加大。了解我国目前信用卡风险的现状和原因,对于正确识别信用卡业务中的风险,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将会起到有效的作用。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一)信用卡应偿授信总额增至历史高位

截至2008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总发卡量达到1.42亿张,总授信额度达到9800多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达到1580多亿。而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的应偿信贷总额只有750亿元。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短短一年间,我国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增加了一倍。信贷总额的增加,一方面自然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潜在利息收入,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加大了各种信用卡风险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前几年各家银行在发展信用卡的时候只注重量的增长,实施的是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经营策略,致使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客户。

随着信贷总额的增加,信用卡不良客户也在成比例的增加,当这部分持卡人的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他们有意进行恶意透支的时候,信用卡的风险就会被成倍的放大。

http://www.unbank.info 12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图表 1:2006-2008年我国各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

单位:万张

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06年2007年2008年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

图表 2:2007年和2008年我国信用卡期末应偿授信总额

单位:亿元

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7年2008年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

(二)信用卡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在2008年的时候,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只有1%左右。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这个数字正在上升。根据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的预测,我国2009年末的信用卡不良率可能会攀升至3%-4%左右,如果达到这个数字的话,那么无疑将会使我国本来就盈利艰难的信用卡行业雪上加霜。

以上海地区信用卡的不良率为例。2009年3月24日,上海市银监局披露,截

http://www.unbank.info 13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至2008年底,上海信用卡发卡存量达3250万张,已近人手两张;上海各持牌信用卡中心不良贷款率已经达到2.42%,同比上升0.76个百分点。不过,如果换一种计算方式,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将是另一个惊人的数字:对比2007年不良贷款率1.66%的数字,信用卡的不良贷款规模事实上是增长了45.8%。如果信用卡不良率按照这样的速度继续攀升的话,那么到年底将会超过3.6%。

信用卡业务一贯以低不良贷款率、不占用资本而被各银行大力发展,如今却出现明显的不良贷款增长。这将会信用卡的风险被逐渐放大,继而给银行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麻烦。

图表 3:2007年和2008年上海市银行业信用卡不良率比较

3.00%2.50%2.00%1.66%1.50%1.00%0.50%0.00 07年2008年2.42%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

(三)欠款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一直以来,企业白领、高管阶层以及政府公务员等高收入或者收入稳定人群是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发展对象。但2008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这部分人群正逐渐加入到银行信用卡的不良客户大军中。

去年,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在某媒体刊登了一份催收公告,在42个被公告的对象中,公务员有27人,其中又有6人是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的公务人员,另外还有5人是教师和医生,剩余的则是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如烟草公司、电力公司,以及其他一些事业单位的职员。这42名信用卡持卡人利用信用卡额度透支违约,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最终上了银行的催收公告名单。

http://www.unbank.info 14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而根据北京西城区法院对信用卡欠款案件的调查统计,目前信用卡欠款数额在逐渐增大的同时,企业白领、高管等人的案件也在逐渐增多,突出地表明了信用卡的风险正在一些高收入人群中蔓延。

二、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程度提高的原因分析

受体制、经验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国内银行普遍存在对信用卡业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风险管理的基础薄弱等问题。风险管理体系不能适应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一)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国内银行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发行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但当时发卡的目的是通过信用卡吸收存款,回笼货币,并没有将信用卡作为主要的零售工具来经营。其后将其定位为中间业务,也是希望通过信用卡在中间结算方面的便利性为其他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思想认识和相应的行政调节手段,使信用卡无法发展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范化产业。

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信用卡风险控制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发卡银行为增强吸存能力,过分看重信用卡的结算功能,使信用卡成为企业间大额结算的工具(目的为了增加企业存款),但由于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措施跟不上,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少数发卡银行将信用卡的透支与转账结算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违规拆借放款和账外经营,并因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是仍然不完善。由于征信系统初步建立,系统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且征信系统仅包括了个人的银行信贷数据,对于其他行业暂不包括,其信用内容和社会影响力有限,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发展。

同时我国缺乏跨地区、跨行业、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和征信机构,使得银行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加。信用体系不健全已成为制约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

http://www.unbank.info 15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

发达国家针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法律法规大都比较完备。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间制定了一大批适用于金融消费信贷领域,包括专门针对信用卡业务的法律,如《贷款真实性法案》、《公平信贷记账法案》、《平等信贷机会法案》、《公平信用报告法案》、《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信用卡发行法》、《电子资金划转法案》、《联邦破产法典》、《财务隐私权利法案》等。这些法律对规范和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由于开展信用卡业务的时间还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商业银行主要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开展业务。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发卡机构、持卡人、商户等的权利、义务界定不够明晰,不利于发卡机构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例如对于非法中介套现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制裁依据,银行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取消商户资格、收回刷卡机具等被动措施,难以控制套现现象的泛滥。目前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比较少,对信用卡的定义太严格,缺乏对单位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欺诈行为的认定,对整个银行卡犯罪种类的认定还不具体,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信用卡犯罪现状。

另外,法院对电子证据的认定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当银行与持卡人就通过密码认证但没有签字的交易发生纠纷时,法院认为应以持卡人书面签字为准,没有签字,就当然认为持卡人没有参与此次交易,而银行依据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关于密码对交易确认的规定效力不够,造成银行最终承担败诉的结果。

(四)银行信用卡业务粗放式经营难控风险

首先,信用卡由于风险构成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业务运作模式有着鲜明的特点。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信用卡业务比较适合于采用中心式、集约化的操作经营方式,并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但受现有组织架构和对信用卡业务特点认识不足等的限制,国内各发卡机构基本上呈现小而全、地区分割的经营格局。这种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造成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往往带来大量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

其次,各商业银行发卡机构对风险防范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发展。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防控的现象,在没有充分考虑申请人还款能力的情况下滥发信用卡。

http://www.unbank.info 16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第三,对员工的业绩考核主要是发卡量,尚未与风险责任挂钩,致使部分银行卡营销人员盲目追求发卡量,忽视风险管理,不能主动的通过加强监管,制定规章来规避风险,而且有的行缺乏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和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致使很多内控风险事件发生。

(五)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信用卡业务的特点决定了技术力量是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实施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根本保障。

在信用卡风险控制技术手段方面,目前国内银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是明显的,特别是事前的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风险监控的技术手段相对薄弱。比如,对于审批、资金清算、风险资产的清分与管理等与风险控制关系密切的业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造成风险信息反馈慢、风险处理效率低,制约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http://www.unbank.info 17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第三部分 境外典型信用卡危机案例的回顾与启示

2003年和2006年,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先后爆发了信用卡危机,对其经济、金融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分析研究境外国家和地区的信用卡危机的背景、成因和影响,对于我国提高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推进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2003年韩国信用卡危机分析

韩国在经历了l997-l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出口不振,经济低迷。韩国政府为了加强税收和刺激经济的发展,除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紧急融资外,也积极想办法进行金融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设立专责的金融重整机构、加速处理银行不良债权、鼓励民间消费支出以及信用卡支付等。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改革措施中,影响深远且异于它国者,首推鼓励民众大量使用信用卡。韩国政府认为,信用卡消费是一个既可提振民间支出,又能防范企业现金交易逃税的有效方法。因此,韩国政府在l999年实施了信用卡奖励政策,尤其在税收方面,让持卡人及特约商家都能因使用信用卡而得到税的减免。看起来,这可谓是一举数得的考虑:政府鼓励民众多多使用信用卡消费,除了活络经济和市场外,政府税收也大大提高。

韩国政府对信用卡奖励的具体政策为:对个人而言,持卡人全年信用卡的刷卡额,扣除年收入的l0%的余额,乘以l0%,再乘上税率,即是个人可免除的税额。到了2001年1月,为进一步鼓励民众刷卡,政策又将第二个10%的比例翻倍,提高为20%。最高刷卡免税的上限为500万韩元,相当于4200美元。

对商家而言,因为接收信用卡必须支出额外的手续费,多数商家开始时并不乐意。在政府半强制的措施下(包括营业税优惠和行政稽核),让商家可以在信用卡交易的金额中,从营业税中扣除2%,最高免税金额为500万韩元。这样,商家也逐渐愿意成为信用卡特约商店。另外,政府也强制规定,凡是年营业额超过2400

http://www.unbank.info 18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万韩元的商店,必须接受信用卡作为支付工具。如此一来,政府可以掌握店家实际营业额以进行征税。

(一)政府动员,银行狂发滥用

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与措施的影响下,韩国的8大信用卡公司都纷纷放松信贷政策,向民众大举发放信用卡。发卡行对申请人不做信用审查,信用卡的信贷额度与申请人的收入与支付能力不相挂钩。消费者甚至可以允许拥有高达25张信用卡。

几大信用卡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浮滥发卡的恶性竞争。有的银行或信用卡中心把发卡量作为一个指标来考核业绩成效,申请人在短期内就可获得多个信用卡。银行或发卡公司以街头推销等各种方式发放信用卡,后果可想而知。大量的持卡人是学生、待业者、家庭妇女,连不少无业游民都拥有信用卡。在美国,使用信用卡循环信贷者主要是“工薪穷人”(working poor),在韩国却是“待业阶层”(yet to be employed)。据韩国福利官员在收容所作的调查发现,27%无家可归的人身上至少有一张信用卡。

韩国如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祖辈几代人都有勤俭存储的习惯,居民的平均储蓄大约占国家GDP的32%。在1997年前,韩国民众对信用卡还相当陌生,习惯于以现金购物,银行也不贷款给消费者个人。然而在1998-2003年这5年中,由于政府税收政策的鼓励,信用卡公司的市场推动,再加上消费信贷文化的急剧膨胀,韩国民众拼命刷卡,一跃成为全球信用卡消费的冠军。信用卡的收入连续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增长,签账交易金额增加近10倍。

据金融监管委员会统计,在2002年的时候,韩国流通的信用卡总数有1亿多张,是当时韩国人口总数的两倍还多,成人平均持卡4.5张。在2002年年底,接受信用卡的商家大约为250万家。

当时全球的零售市场,刷卡取代现金比率最高的就是韩国,约为36%,也是每花100元,就有36元是用信用卡支付的;美国这一数字约为21%,台湾约为15%。2002年,韩国信用卡交易额达520亿美元,平均每人的年消费额高达1100美元,高于国民的平均收入。

民众大肆扩张信用,起初一度让韩国各银行因赚取厚利而纷纷将营运重心转至消费金融业务,各家银行投巨资进军信用卡市场,企图达到占领市场和获得新利润增长点的目的。然而,韩国信用卡大面积是无担保、无审查放款,一旦持卡人无力清偿,便将转为银行的呆账。

http://www.unbank.info 19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二)短期行为引起负面效应

政府此项利用信用卡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短期内似乎真的有效。在2003年以前,韩国确实创造了佳绩。1999年至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跃居亚洲四小龙之冠(GDP增长6%),金融改革亦被誉为亚洲的典范。韩国的信用卡消费螺旋式上升,私人消费在2002年达到了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占到国家GDP的60%。在提高税收方面,2001年政府的新增营业税收达到3.8万亿韩元,相当于30亿美元。但在这些好看的数字背后,实际却潜伏着危机。

尽管消费高涨导致经济复苏,但很快也伴随着欠债率的指数增长。不到一年的光景,局势急转直下,8大信用卡公司的平均欠债率,在2002年底达到6.6%。2003年春,政府通过新的法案,强制信用卡公司控制其信用贷款分配,对申请人要做信用审查(之前银行的授信程序中没有这一过程),降低信用卡现金取款的额度。并下令“禁止街头推广行销方式”及“预制预借现金,信用卡贷款比重不得高于50%”的双重政策。之后,信用卡公司减少了卡的发放数量,而且降低了信用额度。金融监管委员会的报告说,新发法案使得信用卡消费从2003年第一季度的1380亿韩元,降低到第二季度的1050亿韩元。然而,此举仍抵挡不住隐藏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步履艰难,韩国家庭债务日益升级,信用卡利用额减少,加之政府对如何推动经济缺少良好的咨询意见,2003年9月底,韩国总统卢武铉再一次宣布了放松信用卡条规管制的意向。实际效果上,此举为更多的危险客户贷款继续开了绿灯。

(三)危机发生

在韩国32家信用卡发卡机构中,银行兼营者24家,信用卡发卡业者8家,其中LG Card、Samsung Card、BC Card以及Kookmin Card四大发卡机构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LG信用卡公司属于LG集团的一部分,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信用卡公司,1/3的韩国人都持有LG的信用卡。

图表 4:韩国信用卡危机发展的过程

时间 韩国信用卡发卡机构的经营情况 2003年9月 8家专营信用卡公司的平均欠债率已由2002年底的6.6%攀至13.5%的历史新高。属于国家第三大金融集团的Woori(友利)信用卡公司,欠债率竟达到31%。第二大发卡公司Samsung Card亏损了8.5亿美元。 http://www.unbank.info 20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债债务人面临的问题,避免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与金融风暴。同时,台湾行政部门采取三项紧急措施,包括:发放儿童紧急生活扶助金,月发6000元,为期半年,最长可延长到一年;扩大补助民间团体介入照顾;增加地方社会人士服务。这一方案只能解决极少数困难家庭的卡债问题,却难以处理整个卡债问题。

(七)卡债的“道德风险”上升

卡债问题本来只是少数人的信用风险,但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府部门的介入,逐渐演变为“台当局风险”与“道德风险”,原本单纯的经济问题也逐渐变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

为解决卡债风暴的影响,台湾当局出面,促进银行与持卡人进行协商。台湾银行公会还提出消费金融债务协商机制。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各财经部门与“立法院”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与主张,而又无法迅速完成法律或定案,造成债务人观望气氛浓厚,甚至原来正常还款的债务人也出现犹疑与观望,影响及时还款。这样的境况让台当局在处理这一问题面临两难处境:协助解决“卡奴”“卡债”问题,可能让持卡债务人将希望寄托到台当局身上,而不是自己积极处理债务问题;不协助处理,可能引起社会问题与金融动荡。

台当局处理卡债的两大原则是:一是避免道德风险,“欠债还钱”的社会价值观不能破坏;二是将可能的损害与影响控制到最小。为平息卡债风暴,“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制订卡债协商机制,禁止银行催收、把卡债呆账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等,却被外界批评为“把过错都推给银行,制造卡债族观望气氛”。

由于台当局的介入,债务道德风险增大,许多债务人对银行与台当局的要求提高,提出“零利率”或延后还款的要求,有人甚至提出“本金打折”主张,可能让银行利益受损。不过,银行与持卡债务人意见分歧,银行不愿采取“专案协商”,不同意持卡债务人的“本金折扣优惠”,否则坏账会进一步增加。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债务人还款率迅速降低,越来越多的债务人不还钱,而靠台当局解决,可能会涉及房屋贷款与购车贷款等,贷款人也希望台当局出面解决。

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卡债问题的“道德风险”开始在岛内蔓延,“欠债还钱”的观念正在改变。“中低收入入户证明”迅速增加,一家人的卡债全转到一个人身上,卡债族蓄意脱产,有人希望找到更多漏洞,有人甚至通过信用卡的消费优惠从银行“赚钱”而成为所谓的“卡神”,甚至有人希望银行能够连本金都减免,于是拖延还款现象日益普遍。当时的台湾形成了一种“还钱是笨蛋”的奇特价值观。台当局处理卡债问题的政策不明,加速了这一个观念的形成。卡债问题不只是经

http://www.unbank.info 26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基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变化。

三、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的成因分析 1、发卡机构方面 (1)盲目降低发卡条件

为了冲高业绩,发卡机构纷纷放宽对申请者的信用审核,门槛一降再降。韩国的信用卡公司甚至在大街上随意向路人兜售信用卡,有的公司干脆替完全没有支付能力的大、中学生伪造材料发放信用卡,使包括未成年人和无业人员在内的大量信用不充分者进入信用卡消费领域。据调查,韩国有27.4%的无家可归者拥有各种信用卡,信用审查几乎成了摆设。在台湾,长期存在银行过多状况,仅发卡机构就有51家,竞争饱和。由于大部分银行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同质性高,为扩大市场占有率,竞相采取价格竞争,放松审核标准。岛内有的银行甚至打出广告称“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不但学生可以利用双卡借贷,连高度残障人员、75岁的高龄妇女都可以办理信用卡。

(2)机构间恶性竞争

各发卡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压低收益。韩国各信用卡公司为赢得市场不惜压价促销,包括争相提高信用额度、压低欠款利率和手续费,仅2002年手续费率就降低了3.7%。据测算,手续费每降低1个百分点,收益将减少3000亿韩元。另外,信用卡公司还竞相采取无息分期付款服务,大大增加了发卡机构的经济负担。

(3)倡导错误的消费观念

发卡机构在广告上倡导错误的消费观念,让社会大众认为借贷消费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有的银行利用已经陷入债务困境的持卡人,诱导他们以卡养卡、以债养债,造成了“卡奴”短期内急剧增加。

(4)掩盖坏账,粉饰财务报表

在欠款增多的情况下,许多发卡机构未经相关证明,甚至未经客户同意就匆忙对贷款进行重新安排,以利率调高的新贷款偿还欠款,对坏账进行掩饰。或者以贷记预提现金的方式发放新贷款,尽管没有向客户发放现金,但保持了账面的流动性。

http://www.unbank.info 27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5)债权催收管理不善

在台湾,许多银行本身并不出面催收双卡欠款,而是把债权出售给社会上的财务管理公司,或委托所谓的“讨债公司”来追讨。这些讨债公司几乎都有黑社会背景,采取的讨债手段大多不规范、不道德,使债务人备受骚扰,很多“卡奴”因此走上绝路,酿成社会问题。

2、持卡人方面

韩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和便利的信用卡服务使许多持卡人盲目举债消费,背负的债务与其自身的偿还能力越拉越大。信用卡贷款占韩国居民贷款总额的11.9%,家庭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比1998年翻了一番,达80%,信用卡贷款成为韩国家庭的沉重负担。据麦肯锡调查,当时台湾过度借贷人口约5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成年人口的2.5%,平均借贷金额超过190万元新台币。在债务资金用途中,70%是奢侈消费之用,30%才是用在民生消费。在过度举债的人群中,也不乏恶意举债、存心不还的“卡贼”,形成道德风险。

3、产业政策与监管规定方面

(1)韩国政府对产业资本进入信用卡领域管控不严。财阀企业利用建立新的或兼并旧信用卡公司盲目扩张,造成很大的副作用。

(2)个人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还款变成“搬家”。韩国相关法律曾规定个人信用资料不得共享,这不仅使低信用等级者轻易获得信用卡,更严重的是欠款人通过申领其他信用卡来归还旧账,形成恶性循环。调查表明,高达69%的欠款人在多家金融机构有不良记录,只在一家机构中有不良记录的仅占31%。

(3)台湾岛内银行信用卡、现金卡最低还款比例只有2%-5%,也就是说,每月只需还款200元,就可以透支1万元,使持卡人放松了心理警惕。

(二)韩国和台湾信用卡危机的启示

1、政府的角色要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做出适时调整

韩国曾把发展信用卡业务作为一种骄傲,带动韩国较快地从亚洲金融危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信用卡业务起步之初,商家和民众对于信用卡不甚了解,接受程度也不高。当时金融危机阴影犹存,商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的拒收信用卡,有的明码标示两种价格,用现金支付的价格明显便宜,信用卡的受理和发展环境很薄弱。

http://www.unbank.info 28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势推动,韩国信用卡市场还会徘徊于低层次之中。1999年,韩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刷卡消费有奖、减免营业税、消费税、手续费和使用费,以及对信用卡消费额的所得税予以扣除等近乎强制的推动措施。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国内消费被激发起来,信用卡市场迅速起步并很快步入急速扩张阶段。韩国仅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信用卡市场从无到有、从幼稚状态到全面普及,而美国是用了近30年的时间才逐渐走向成熟。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无论对于发卡机构、商家和民众,还是对于政府和监管机构,都是极大的挑战,以至于各方都被眼前的繁荣所蒙蔽,而对信用卡业务急速扩张的副作用估计不足。

同时,韩国民众的消费激情不断膨胀,信用卡公司年度纯利润总额一度高达24870亿韩元,资本回报率达到52%,远远高于其他信贷业务,一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的银行在消费信贷迅速上升带动下实现了扭亏为盈。银行于是限制对大型企业集团的信贷,转而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在多种因素推动下,最终引爆了风波。

可见,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进行积极推动十分必要,但当市场活力被激发出来、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的角色应相应调整,将侧重点转向制定规制和维护市场秩序,加强风险防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尽管2003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发卡量迅猛增长,但总体上国内信用卡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循环信贷规模较低,利息收入少,商户回佣率低,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与韩国政府相比,国内各级政府推动信用卡产业的力度仍显不够,应积极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信用卡产业的推动力度,如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用卡环境、鼓励持卡消费、推广使用公务卡、给予税收优惠等。

2、监管层应提高预见性,不能等问题积重难返才出手

韩国和台湾的发卡机构泛滥发卡、不实广告、信用卡合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非一朝一夕,但监管机构疏于防范,没有及时处理。等到问题积重难返的时候,政府和监管机构往往陷于两难境地,进退失据,投鼠忌器。有心纠正发卡机构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发卡门槛,严格用卡条件,却受制于严厉的措施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既要解救发卡机构,又要援助债务人,还要面对舆论的非议,疲于应付,在公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韩国政府及监管部门在2002年开始意识到信用卡过度扩张的风险,推出了禁

http://www.unbank.info 29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止街头行销、限制预借现金、降低信用卡贷款比重等政策,但仍无法扭转形势,反而由于取现额度减少导致拖欠人数急剧增加。政府继而采取了延长债务清偿年限、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限制提款额度等措施,但仍有大量持卡人不愿或无力偿债,至此风波爆发已不可避免,监管未能防患于未然。

在台湾也有类似的情况,直到2004年7月监管机构才陆续出台一些措施,但为时已晚。双卡风波爆发后,舆论不仅同声谴责发卡银行,监管机构也未能幸免,处境极为尴尬。可见,在公众对监管机构的期望不断提高、问责日益严格的今天,监管机构应着力于提高有效监管能力,重视风险的预警和事前防范,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预判。

目前,在我国外资银行已获准申请发行信用卡,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也有望于近期颁布实施,国内的信用卡市场格局将出现新的变化,监管机构应及早应对。

一是不能放任市场调节,防止演变为恶性竞争。监管机构应对信用卡的透支限额、最低还款比例做出科学的规定,在业务发展过快、风险显现时及时调整相关比例,对信用卡业务实行相对严格的呆账拨备要求。

二是应建立有效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监测体系。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异很大,在掌握宏观层面的风险指标的基础上,对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的地区和发卡机构要进行重点关注,持续监测。

三是应将信用卡产业相关机构如银联公司,纳入监管范围。 3、发卡机构应理性、审慎,避免市场过度和无序竞争

发生信用卡风波,发卡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国内各发卡银行忙于跑马圈地,市场拓展速度与风险管理水平的跟进不相匹配。部分银行还引进了台湾发卡银行的营销手法,地摊式推广、免年费、送礼品屡见不鲜,降低发卡门槛、变相降低利率时有发生,发卡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韩国、台湾信用卡风波表明,如果各发卡银行(机构)不计后果疯狂扩张市场份额,这种集体的不理性行为将很可能使国内的信用卡市场重蹈韩国和台湾的覆辙。

因此,发卡银行应树立有序竞争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拓展与风险管控之间取得平衡。避免采用免年费、降利率的价格战,将经营模式从片面追求发卡量转向有效提升卡消费金额及拉动其他相关附属业务。同时,发卡银行之间应实现基础

http://www.unbank.info 30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信息共享,目前持卡人拥有多家银行信用卡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早日实现欠款信息的跨行共享,对于发卡银行及时控制风险极为重要。

4、强化消费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完善市场功能

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付出学费。市场的每一个参与方,包括发卡机构、商家、民众和监管机构,都需要时间学习,经过不断地纠错、调整,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但从韩国和台湾的风波也可以看到,仅仅依靠市场进行自发的纠错和调节,付出的代价有可能很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如果舆论与媒体不能正确对待其中的问题,会起到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使问题更加复杂。

在信用卡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韩国是由政府强势主导,我国台湾则由商业银行推动,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但共同的缺失是在消费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应引以为鉴。

实际上,我国银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滞后,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各方面要大力推动消费者教育,倡导健康的消费、信用文化,培育理性的金融消费者,让消费者理解“买者自负”,持卡人充分权衡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以防止过度举债、盲目消费行为。同时,要加强消费者保护,明确金融机构的最低行为准则和责任,规范金融机构销售行为,解决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市场地位不对称的问题,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四、小结

通过对韩国的信用卡危机和台湾卡债危机的回顾,不难看出,这两个地方发生信用卡危机有着非常相似的原因,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的不得力,一方面是发卡机构的恶性竞争以及盲目信用扩张,另一方面是广大持卡人被扭曲了消费理念。我国目前虽然信用卡的风险水平仍然比较低,但是风险是一个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集中释放的东西,因而,我国的银行必须强化风险管理的意识,以韩国和台湾的信用卡危机为鉴,积极地完善风险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控水平,这样才可以为信用卡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和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信卡用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手段落后,大多靠人工来进行审批,信用评分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审批缺乏准确性,给后续的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也无法及时预测客户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影响信用卡风险的控制水平。因此,如果发卡银行不能尽快改变经营思路和理性

http://www.unbank.info 31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地开展信用卡业务、不能提高征信审批和授权处理的专业水平,如果缺乏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将面临和台湾、韩国等国家地区相似的信用卡危机。

http://www.unbank.info 32 (010)63458516

电话: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第四部分 国内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操作建议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指发卡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或消除其因素,以及在风险发生后采取弥补措施的管理工作。信用卡风险管理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二是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贯穿于其经营的全过程,每笔业务都应经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采取风险控制和风险财务处理,以减少或避免风险。由于信用卡业务处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所以其风险管理也应是动态的。

目前国内的信用卡风险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信用卡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风险管理方面,国内尚缺乏健全的市场环境与法律法规建设,征信数据不能有效使用,风险管理的经验、手段、技术、系统和专业人才也显不足。

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国际消费信贷、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都经历过市场危机。美国20世纪60年代信用卡市场的迅速扩展直接导致了其后的经济萧条中的高破产率、高坏账核销率,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前些年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在经历了这些历史教训后,西方国家的信用卡市场才逐渐走向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政府的监管政策、法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并逐渐完善。经济在周期性调整时期,银行会进行信贷紧缩,将出现消费者拖欠比例上升的情况。控制市场风险的基本思路是“未雨绸缪”,即当信用卡市场环境相对良好时,银行应该提前制定关于信用卡周期性调整到来时的应对措施。比如,通过压力测试,制定坏账率提高时的信贷政策、利率、额度调整、催收管理等的应变措施等。

因而,即使在目前我国信用卡的整体风险水平仍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非常重视对信用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以防止重蹈韩国、台湾等地方信用卡危机的覆辙。

http://www.unbank.info 33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由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发生具有涉及面广、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等特点,使得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在信用卡风险发生前还是在风险发生后,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都很有必要。

(一)维护银行自身经济利益

风险的发生大大增加银行经营的成本,从而影响银行利润的增加。如果能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银行就能在科学分析风险管理的成本上找到最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法避免或减少风险,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以至实现发卡机构收益的稳定增长。

(二)维护银行自身形象,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

风险发生率低的银行自然能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银行在扩大业务量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着实提供了不少方便。发卡行按章办事、特约商户不违规操作且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等等都能增强持卡人用卡的数量和安全感,整个社会的用卡环境也就会明显改善。

(三)维护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利益

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另一大原因是由于特约商户的违章操作、疏忽大意以及持卡人没有按规定使用信用卡等所造成的。发卡机构在加强风险管理过程中重视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向广大民众宣传用卡常识,这对减少风险的发生以及维护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利益是有很大作用的。

(四)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信用卡风险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卡行自身所造成的。发卡行自身操作上的漏洞为信用卡违法人员提供了许多机会,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发卡行业务人员依法经营,防止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维护发卡行权利的能力;能促使银行建立规范有效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使整个发卡行的信用卡风险防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http://www.unbank.info 34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原则

现代欧美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多数遵循下面6大原则,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借鉴。

(一)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步骤和流程 风险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5个步骤:

一是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计划和规划,明确风险管理的总体方针,如激进型(为了占有和扩大市场而愿意承担更大风险和损失)、稳健型(循序渐进地占有市场,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但比较慎重)、保守型(尽可能少承担风险)等,从市场和银行自身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业绩规划和损益预算,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岗位和组织。

二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风险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数额进行量化,为管理和控制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是制定管理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在客观、精确地评估风险程度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管理策略来控制和降低风险,如事前防范回避风险、事中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手段降低风险、事后催收减少损失、通过保险和大数法则来分摊风险等。

四是对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阶段。这时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必须与银行IT部门合作,保证各种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策略在银行计算机系统里得到正确的实施,在实施前必须进行仔细的稽核。

五是对风险管理模型和策略的反馈阶段。在实施以后,银行必须跟踪、检验和评价模型和策略的执行效果和发展动态,一方面是评价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是为改进、更新模型与策略提供反馈和洞察力。

(二)风险与回报相对称

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经营管理的宗旨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风险最小化,更不是杜绝风险,因为作为普遍的经济规律,回报与风险是对应的,不承担风险,就难以获取较高的利润。

比如,借记卡的风险是微乎其微的,因为银行与客户之间不存在信用和借贷关系,客户刷卡花自己的钱,借记卡只是提高了电子交易的方便程度,但借记卡的收益潜力却较小,刷卡回佣扣除银行运营费用后利润较低。又比如信用卡经营

http://www.unbank.info 35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中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客户,这20%的客户,主要是风险中度到高度,但盈利潜力也非常大的客户,一部分客户借款而不能还款造成了坏账损失,但更多的是大量借款而最终能够还款,对银行来说,这才是理想的客户,因为他们给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入。而一个每个月都还清所有欠款的客户是不会给银行带来多大盈利的,因为刷卡回佣是很有限的。正因为如此,衡量一个信用卡公司风险管理的成绩不能光看其坏账率,而应该看其利息收入与坏账损失的对比,看其风险与回报是否对称。

从银行决策的角度讲,风险和回报对称就意味着在信贷要求上,对收益潜力高的客户,信用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只要其预期收益足够地高于预期损失;反之,对于收益潜力低的客户,如只为使用方便而不循环贷款的客户,则信用要求应严格一些。当然,实践中的信贷审批策略并非简单的二分法,而更多是综合考量收益和风险评分的矩阵。

(三)概率化管理

在信用卡风险的来源中,预期损失=损失概率×给定损失发生时的损失额。这个公式揭示了概率化风险管理的本质。具体讲,概率化风险管理有其充分性和必要性。

充分性是因为信用卡是发行量巨大而每张卡贷款很小的信贷工具,而且每个用户均有其信用历史和用卡行为的记录,基于信用卡数据的丰富性和大数原理,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发展各种评分模型,对用户的未来风险和收益表现进行预测。

必要性是因为利润最大化管理必须基于对风险和回报的对比关系,所以必须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和回报的概率和数额,而且,由于信用卡规模巨大而每笔贷款数额很小,不可能靠人工管理。

评分模型并不能确定地告诉我们某个卡用户一定是好的或坏的,它只告诉我们一定的概率,比方说,具备某行为特征的客户有2%的坏账概率,也就是说,每100个这样的客户里面有2个客户会带来坏账,98个客户是好的能带来收益的,根据这个概率,银行管理人员可以衡量从98个好客户里面获取的收益是否足够地大于2个坏客户所带来的损失,并据此决定信贷策略。所以我们看到,概率化管理的潜台词是坏客户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好客户带来的收益要在概率上超过坏客户带来的损失。

从技术上讲,现代数理统计学提供了发展各种评分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欧美

http://www.unbank.info 36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发达国家信用卡行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也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评分模型技术。比如在预选目标客户是主要靠信用局的信用记录发展的信用风险评分、破产风险评分、收益潜力评分、市场反应评分、余额转账倾向评分、余额转移数额评分等,因为这时尚未开户,银行内部并不掌握客户资信信息,而信用局则从各个渠道,包括其他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收集和整理了客户资信纪录(当然,如果银行内部掌握了目标客户的储蓄、放贷、车贷等方面的资信信息,则可以结合信用局评分模型作更精确的决策);在审批客户时,则不仅仅依赖信用局的数据,而且可以使用申请表上的信息发展申请风险评分模型;在管理现有账户时,银行内部掌握了客户用卡的动态信息,可以据此发展出行为风险评分、收益评分、利润评分、顾客流失倾向评分、交易欺诈可能性评分等。根据这些评分,银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预测到客户未来的各方面的资信表现,综合衡量各个因素的对比和交换关系,作出最符合银行经营目标的决策。

(四)系统化管理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一锤定音的过程,它应该被贯彻执行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发卡审批、初期信用额度审批、动态信用额度调整、交易授权决策、催收策略等,都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管理风险。

发卡审批的目标是把信用记录太差、风险太高或收益潜力低于风险的客户拒之门外,这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因为一旦客户获得了信用卡,其他管理手段只能减少损失,而不能避免损失。

初期信用额度审批可以控制潜在坏账发生的数额,如果风险较高的客户只获得了较低的额度,则其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太高。

动态信用额度调整的必要性在于,在决定初期信用额度时银行并不掌握客户的完全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初期额度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许多好的客户可能获得太低的额度,而坏客户也可能获得了高于其应得的额度。而且,随着客户个人财务状况的变化,开始的好客户可能因失业等而变成了高风险客户,开始时被认为较高风险的客户也可能通过开户后一段时间诚实守信的表现证明了其信用。通过对开户后的刷卡、欠款、还款等行为的跟踪和评估,银行可以动态地调高或降低信用额度,以纠正初期信用额度的偏颇之处。

交易授权决策也是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往往对于已经较严重逾期拖欠的客户,或初期拖欠但模型预测其风险概率很高的客户,冻结其信用卡的交易能力,

http://www.unbank.info 37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在其恢复信用前拒绝授权,或者对尚未拖欠但模型预测风险较高的客户杜绝其超额透支,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催收策略是事后管理,是呆账或逾期拖欠发生后试图收回部分贷款以较少损失的管理手段。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必须首先了解和跟踪信用卡资产的质量、动态,必须了解运营的收益、成本、损失状况,必须了解总体状况和各个资产组成部分的状况,迅速地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源,必须对前景进行一定的预测。而且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经过良好的设计、全面、有洞察力、方便使用、能满足不同决策层的管理信息需求。

(六)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美国常见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非常成熟,其搭建和业务流程的设计要体现出统一性、协调性和专业分工性三大原则。

统一性体现在处于最高端的是银行决策者,其职责是使用风险管理与整体的经营活动相一致,保证各个部门和小组的策略不仅符合局部利益,也符合全局利益,保证战略目标的落实。

协调性体现在信贷政策委员会成员除了风险管理部管理人员外,通常还包括市场营销部和科技部的决策代表,这时因为各部门具体的职责和目标不尽相同,对他们的表现和业绩的衡量标准各异,比如市场营销部的职责和目标主要是开拓客户群,扩大发卡量和使用量,提升信贷规模和市场份额,所以在对待风险上往往更倾向于相对宽松和自由化的信贷政策;而风险管理部的职责和目标是控制和降低风险,降低坏账率、提升资产信用质量,所以在对待风险上往往更倾向于保守和严格的信贷政策;换句话说,信用卡的效益来自收益和风险的对称,市场部更多地倾向提高收益,而风险部更多地倾向于降低风险,这种自然的分歧必须由信贷政策委员会来协调,必要时由银行决策者协调和决定。科技部也往往在信贷政策委员会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风险管理的模型和策略必须有科技部门的人员在计算机系统里正确地实施,其设计必须符合系统的格式和容量,其稽核、跟踪、反馈必须由IT人员配合;协调性还体现在各个风险管理组之间的协调,比如,如果信贷审批组制定的初期信用额度策略很严格,批准的初期额度偏低,则账户管理组制定的额度调整策略可相对宽松,让证明了其信用程度的用户能提高其额度,

http://www.unbank.info 38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来增加收益和竞争力;又比如,如果信贷审批组制定的审批策略较宽松,批准的客户群平均风险相对偏高,则账户管理组制定的额度调整策略、授权策略和定价策略要相对偏严格,债务管理组的人员配备和催收策略也要比较积极,以减少更高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专业分工性体现在信贷审批组、账户管理组、债务管理组和反欺诈管理组的分工上,其不同的职责范围必须明确,其管理绩效必须能够有效地衡量,其激励机制必须到位。即使在一个管理组内部,往往也有数据分析、模型发展和策略制定的不同分工,数据分析和模型发展为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涵盖整个业务流程,涉及多个方面,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和计算机技术,因此需要明确分工、细化职责、专业化操作。

三、信用卡风险管理的过程

和其他风险管理相似,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过程按逻辑顺序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的财务处理。

(一)风险分析

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包括两大基本要素: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 1、风险识别

发卡机构在经营管理中,要想减少或避免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即需要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细致、全面的调查、评估,如持卡人或企业的财务状况、经理人员素质、消费、销售情况等。只有在充分掌握信息,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识别经营中的风险,为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估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二是估计风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程度。任何一笔业务都有一定的风险,完全没有风险的业务不会带来多少收益。发卡机构的经营艺术就在于把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有效地统一起来。对某项业务,运用统计资料和以往的经验,估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即发生损失的概率,过后估计风险一旦发生,业务损失的严重程度。从而计算出风险成本,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决策。

http://www.unbank.info 39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包括:避免、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机会,限制已经发生的损失(如持卡人透支超过期限仍未还款等)继续扩大的一切措施。风险控制的措施因客户、企业、业务等具体情况而不同。风险控制需要专门的知识,因此,发卡机构应求助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员。

(三)风险的财务处理

在风险控制措施以后,剩余的风险要以财务手段来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风险由银行自担。在此情况下,风险财务处理的方法有:损失发生时,计入营业成本;或设立待摊费用,以后数月或数年摊派。二是用发卡机构内部实行专业自保。即在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制度,通过筹集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弥补内部的风险损失;三是风险转嫁。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金融工具把风险转嫁出去,分散出去,确定发卡机构的稳健和安全。

风险管理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避免、减少风险的关键,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减少预期损失,同时减少风险财务处理的费用。

四、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过度迷信大数法则的违约概率统计规律,重市场拓展而轻风险管理。一段时间内,各发卡行为争夺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片面追求发卡量,忽视发卡质量,放松了对信用卡申请的审核。只要申请人提出申请,提供必要的身份证复印件并填写了单位、家庭、收入等资料的申请表后,银行仅通过一个核实电话,就核发了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在此过程中,银行并不真正清楚申请人的单位、家庭情况。这种简单的程序在为那些情况属实、信用良好的申请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对那些恶意透支的人提供了便利,让其得以轻松过关。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银行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在持卡人透支后又没有及时加以有力的追索,从而银行在增加了大量的无效卡、睡眠卡之外,还增加了一批风险度很高的劣质卡。

二是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缺失。目前,国内绝大

http://www.unbank.info 40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多数银行尚未建立以客户或以客户群为单位的风险评估和计量标准体系,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风险限额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单一,数量化的信用评分技术及模型没有得到有效运用;信用风险的预警时效性和侦测鉴别率不高等。

三是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目前,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险作业生产平台,尚未建立信用卡账户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透支催收、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生产效率不高,前臵风险控制环节的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强化。同时,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分类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良贷款的划分范围要更明确。这样才能促使信用卡业务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拨备更加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强健。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1、动态完善风险政策和规章制度

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变化,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识别和评估风险点,在坚持风险可控和健全配套管理措施的前提下,根据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和流程,避免简单的同质化竞争,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水平也是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思想。

在信用政策方面,要同时兼顾客户拓展与风险控制,选择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体并给予适宜的信用额度。银行应该在发卡前明确市场定位,避免营销中的盲目性,从而节约发卡成本。

在审核环节,银行要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程度和专业化运作水平,利用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的有关资料,采取逻辑回归、决策树等方法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将每个申请人的分值与标准值相比较以得出审批结果。

在用卡过程中,银行应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详细记录持卡人刷卡交易和透支取现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实现对持卡人信用额度的动态调整。

2、合理定位信用卡作业链各环节职能,改进业务流程

信用卡风险的防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流程的优化,发卡银行应建立分散受理申请、集中进行审批和风险控制的运营体系,将基层网点的职能定位于发卡营销和客户服务,不承担征信调查和审批工作,以确保授信政策的统一性,实

http://www.unbank.info 41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行审贷分离的制约机制。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找出作业链上的风险点,为每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科学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

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是风险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是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家银行在信用卡资产质量管理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措施,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各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加强质量管理:

一要试行质量指标风险弹性管理,围绕资产质量标准净值设臵合理的浮动范围,增加考核偏离度,引入信贷成本率等度量指标,承认合理的风险承担要求,引导本行各级信用卡机构优化配臵风险资源,使风险和效益更加匹配。

二要深化对不同机构的差异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对于高风险机构资产质量的控制。对于风险控制情况良好的机构,应在总行的指导下积极扩大正常透支消费规模,拓展优质资产市场,提高整体风险掌控能力。

三要积极拓宽不良资产处臵渠道,为信用卡业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五、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现状

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仍处于欺诈风险管理的起步阶段,在管理理念、管理框架、技术平台、人力资源配臵等方面都嫌不足,这与当前严峻的欺诈风险形势形成较大反差,使国内银行在欺诈风险管理的战略管理、业务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反欺诈技术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因而,对于我国银行信用卡的欺诈风险管理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必须为其提供一个战略性框架,用来辅助银行通过整合风险管理平台,进而规避和防范欺诈风险,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1、建立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

http://www.unbank.info 42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银行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建立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及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两大方面。管理体制和机制涉及风险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三方面;管理平台包括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三大模块。其关键技术是整合数据和实施业务运营监测。

一要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分散,总行对基层机构风险管理控制力不足,欺诈风险集中于基层分支机构。因而,需要实施一套解决方案,使银行能够建立统一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实现全行集中的欺诈风险管理架构。

二要加强对业务运营的实时监测。国内商业银行大部分对业务操作的管理是事后监督。由于时间的滞后,现行的事后监督难以发挥主动监督的作用,难以对风险业务发挥实时控制的作用。因而,银行必须实施基于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的运营监测系统,逐步建立能够主动监测、有效防范各种欺诈风险的管理系统,加强银行运营实时监控,为开展有效内部控制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构建整合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和风险管理需求建立的,因此造成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分割、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重复投资不仅造成管理成本较高,而且产生数据冗余。因而,银行需要通过建立整合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仅能满足整合和处理全部业务数据并予以综合分析的需求,而且可满足监控单一客户在银行全部业务的需求,实现对单一客户全流程管理。

四要采用先进的反欺诈信息技术。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多元化、复杂化为各种欺诈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欺诈风险呈现出由传统作案向高科技作案转变的特征,难以识别。因而,银行有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识别和监控这些不断变化的欺诈方式,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监控和有效管理。这也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信息分析和风险管理决策的主流技术。商业智能的自学习能力也能帮助银行识别各种新的欺诈类型和欺诈手段。

2、完善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

完善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包括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政策,实现全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欺诈风险管理;能为银行提供识别、度量、监测、汇总、评估和报告欺诈风险的方法和基础,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

http://www.unbank.info 43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全面的运营监测使银行对各业务操作中发生的可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分类和预警,及时处理潜在的欺诈风险。这样可极大地提高欺诈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由欺诈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银行的名誉损失。

整合的信息管理和分析环境,能实现从数据访问数据迁移和提高数据质量到分析应用的无缝连接;整合的平台可以减少重复投资,缓解高额的投资和管理成本的压力,同时可更有效地利用业务信息。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使银行通过分析数据来识别新的欺诈模式,重新定义欺诈预警引擎,并能有效管理潜在的和新出现的欺诈模式;其智能的管理工具和报告展现工具也能帮助银行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合规要求。

3、构建欺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银行欺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由风险战略、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组成。其中,风险战略的确定是欺诈风险管理业务体制和运作机制设计的基础;组织架构确立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和相应的组织管理模式,明确相关部门、人员、关键岗位分工和职责;管理流程则是一个完整的欺诈风险管理过程所包含的各个环节。

以上各种风险管理的机制和体制需要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包括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构建风险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是以合理规范的数据模型,建立整合的风险数据平台;针对内部程序、人员和外部事件,实施有效的业务运营监测。因此,银行实现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需要一个完整的IT支持架构。

4、构筑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

银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管理成熟度,在完成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的建设后可逐步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实施步骤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其次需要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最后逐步实施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从而满足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

信用卡欺诈风险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挑战,大多数国内银行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可参考欺诈风险管理的框架,结合自身特点创建银行适合的防范欺诈风险体系,而整合的平台是实现欺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国内银行应遵照行业监管部门的要求和规范,从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逐步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靠拢,进而促进银行实现全面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

http://www.unbank.info 44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六、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一)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1、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指依照一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思想,是人们对管理权力分配、管理职能配臵、权力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的总和,是企业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各级管理行为之中,反映和决定了企业管理的规范、模式和效果。法治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是当前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基础性问题。

(1)法治的管理理念

法治的管理理念是指在风险管理中要树立法律、法规和制度(包括业务规章制度)的权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避免人的主观意志的任意性因素。在法治与风险治理的关系上,不仅要从方法论的范畴去把握,同时也应从“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说,法治不仅仅是风险管理的方法,更是风险管理本身,是风险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倡导、落实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可以使管理人员知晓法律的作用,明确守法的意义、行为的界限以及违法行为的后果,从而形成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最终形成法治意识。

尽管法治管理理念已经受到发卡银行的关注,但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并不多见。在当前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法律意识不强,不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法治管理还停留在口头上。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指在风险管理中,要树立全员管理的意识,发挥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操作人员的职责。也就是说,操作人员既是操作者,也是管理者。通过调动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操作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风险防范的自觉性。重视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说操作人员可以任意而为,操作人员的主体性不是绝对的、无界限的,而是相对的、有界限的。法治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法规是操作人员主体性的界限,操作人员做出决策,必须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根据、为限度。

虽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受到了发卡银行的重视,但在当前主体性普遍缺失的文化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理念依然具有很强的惯性。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是对立的,管理与操作被硬性地一分为二,管理是管

http://www.unbank.info 45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理人员的职责,操作人员不是管理的主体,而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客体或对象。传统的管理理念强调操作人员的操作责任,强调对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督,而忽略了操作人员的权利,抑制了操作人员防范风险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造成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不和谐关系,增加管理活动的内在张力。

2、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

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是指对业务的各个环节、各种风险的通盘管理,是一个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以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讲,为全员管理;从管理客体或对象的角度讲,为全面管理,即形成一个完整、严密、一致的管理链条,将管理贯穿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和风险点。全员管理的实现需要具有良好执行力的专门管理机构、完善的业务文本、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有效的内控管理。

当前信用卡的操作风险管理,由于法治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更多地体现了片面、随意等特征,存在多头管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职能重叠、相互推诿等问题。现有的制度、流程、合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矛盾、冲突、漏洞等现象,缺乏一个全员、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没有一个具有良好执行力的组织机构,没有一套完善的业务文本,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严密、一致的管理链条。流程管理虽然被发卡银行引入并实施,但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各行本质上仍然采用“部门银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内部人控制和风险监管虚化等问题。虽然各发卡银行基本都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以统一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并不能有效落实。当前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形式管理,轻实质管理;重职能管理,轻流程管理;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重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人员管理;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

3、缺乏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

信用卡操作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分散性、易发性等特点,要有效防范信用卡操作风险,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必不可少。一个合格的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素质。

(1)扎实的业务知识。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信用卡业务知识,精通信用卡业务文本,熟悉信用卡业务操作流程。扎实的业务知识是从事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http://www.unbank.info 46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2)较强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操作人员能敏锐发现潜在的风险,可以增强其风险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和防范能力。

(3)必要的管理技能。风险管理最终要落实到管理行为的实施上,因此,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人才应当具有必要的管理技能,掌握管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4、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尽量减少风险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方法是风险管理智慧的总结,是风险管理的利器。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效果评价等环节,风险管理方法包含在风险管理程序中。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业务面临(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并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识别风险主要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方面内容。识别风险一方面可依靠感性认识、经验判断;另一方面,可利用一些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类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具有规律性的损害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鉴定风险的性质,从而为风险衡量做准备。

风险识别的技术方法主要有:①流程分析法。风险管理部门对业务流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个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风险,找出风险发生的因素,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全过程和整个业务造成的影响。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明扼要,可以揭示业务流程中的薄弱环节。②风险类别列举法。风险管理部门就业务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逐一、归类列出,进行管理。③报表分析法。风险管理部利用有关业务报表进行风险分析,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业务面临的潜在风险和财务损失。④现场调查法。风险管理部门通过现场考察业务的生产环境和流程,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

(2)风险估测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大量详细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风险估测不仅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使风险分析定量化,要求从风险发生频率、发生后所致损失的程度和自身的经济情况人手,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力,为正确选择风险的处

http://www.unbank.info 47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理方法提供根据。

(3)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

和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全面进行考虑,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共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处理风险所需成本,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及如何进行处理。

(4)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实施方式。风险管理技术可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件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在财务上预先提留各种风险准备金,消除风险事件发生时所造成的财务损失。

(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风险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风险管理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管理过程,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因此,需要对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及管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修正,以保证风险管理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当前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中,主要采用经验层面的管理方法,流程分析法、风险类型列举法等较低级的技术管理方法应用较多,而报表分析法等高级技术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被有效掌握和自觉运用。

(二)国内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操作风险是控制点多、管理较为复杂、人为因素较多的一个,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因而信用卡操作风险防范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倡导法治和“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自觉贯彻正确的管理理念,可以保障管理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达到可预期的管理目标。

http://www.unbank.info 48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1)加强法律学习。学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因此,加强法律学习是合法、合规管理的前提。法律学习应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列入长期的培训计划中,通过定期培训,让全体员工全面、熟练、深入地掌握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明确业务行为的界限,以及逾越界限的法律后果,形成法治的管理理念。

(2)营造守法的业务氛围。通过合规文化的宣传和制度层面的激励和制约,营造守法的业务氛围,引导、激励、督促全体员工遵守法律,使员工明确守法的重要性及违法的法律后果,形成法治的意识,自觉遵守法律。通过法治管理理念的贯彻,将合法性作为价值目标之一融入业务目标之中,从而保障信用卡业务在法律的框架下健康运行。

(3)确立操作人员的管理主体地位。通过授权等制度,落实操作人员作为风险管理主体的地位,激发操作人员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增强操作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但应注意,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地位并不等同,两者之间存在管理层级的区别。

(4)贯彻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则。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管理权利的前提下,明确操作人员的管理义务及其违反义务的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同时调动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物质激励、职务晋升等为手段,激发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风险识别等的防控技能。

2、构建全员、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使操作风险管理形成一个完整、严密、一致的管理链条,将管理贯穿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风险点,对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明确组织机构。一个具有良好执行力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风险管理目标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2)整合业务文本。整合业务文本的重点应解决业务与法律的融合问题、业务文本的效力位阶问题以及流程优化问题。新产品从研发时就由项目组组织实施,项目组由法律、合规、风险及其他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应改变传统法律审查、法律救济的事后介入机制,实现法律与业务共生共长、有机结合。通过对现有制度、流程、合同等文本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将其整合为一个内容完整、逻辑合理、层次清楚、结构严密的体系,解决风险管理的根据问题。

http://www.unbank.info 49 电话:(010)63458516

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

(3)落实流程管理。落实流程管理要着力解决“新瓶”装“老酒”的现象,从“部门银行”切实转变为“流程银行”。构建“流程银行”,关键是要改变内部人控制和风险监控虚化等局面,严格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按照最有效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最有力促进业务和管理发展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建设扁平化、集中化、专业化的组织模式,通过精简管理层次、优化资源配臵、集中后台处理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4)强化内控管理。营造以合规操作为核心的内控文化,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合规操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根据业务文本,实行有效的授权管理,并进行及时的、持续的合规评价和改进;将内控管理的工作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转移到事前防范。通过内控管理把业务文本和业务操作统一起来,解决执行力问题,使业务文本全面、准确、有效地贯彻和应用。

风险管理模式只是提供一个管理框架,使业务文本的完善、业务文本和业务的统一成为可能,但其本身并不能解决业务文本的完善、业务文本和业务的统一以及执行力的问题。要全面、彻底地解决业务文本的完善、业务文本和业务的统一以及执行力的问题,还需要必要的风险管理理念、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和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3、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

(1)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人才。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人才指所有的业务操作人员。操作层面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在注重操作人员扎实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

(2)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既是业务专家,又是法律专家,同时还是管理专家。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提出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使每一位风险管理人才既具备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技能。

4、运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因信用卡业务具有客户多、操作环节多、数据多等特征,故方法更显得重要和必要,更具有现实意义。应当培养风险管理人员掌握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并能自觉、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运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先进的分析工具,运用报表分析法等高级技术性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业务

http://www.unbank.info 50 电话:(010)634585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q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