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学题库1(医学三基医技)

更新时间:2023-07-29 01: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检验学题库1(医学三基医技)

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对血沉测定标本影响的提法不准确的是( D )

A.必须避免脂肪血 B.抗凝剂配制准确,每周配1次,冰箱保存

C.抽血应在30秒内完成 D.血液凝固可使血沉增快

E.抗凝剂浓度增加使血沉减慢

2.干化学法测定蛋白质系用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下列哪项提法不准确

( E )

A.尿pH对测定影响颇大 B.服用奎宁、奎宁丁或嘧啶者,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C.主要对清蛋白敏感 D.标本中含生殖系统分泌物可出现假阳性

E.对肾病患者,特别需要系统观察尿蛋白病例,最佳方法仍为干化学法

3.采集精液标本,错误的是( A )

A.体外排精是最佳的采集方法 B.采集标本前必须禁欲3~5天

C.不完整的精液标本,不宜进行精液分析

D.标本采集后应装在洁净、消毒的塑料试管

E.标本采集后立即保温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

4.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的抗原是( A )

A.变性IgG B.变性IgM C.变性IgA

D.变性IgD E.变性IgE

5.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D )

A.抗ssDNA和抗Sm B.抗dsDNA和ANA C.抗DNP和抗Sm

D.抗dsDNA和抗Sm E.抗DNP和抗dsDNA

6.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B )

A.Ⅰ、Ⅱ、Ⅳ型超敏反应 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

C.Ⅰ、Ⅲ、Ⅳ型超敏反应 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Ⅱ、Ⅲ、Ⅴ型超敏反应

7.下列免疫检测方法中敏感性最高的是( D )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试验

D.放射免疫测定 E.ELlSA

8.下列哪种方法或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C )

A.抗球蛋白试验 B.肥达试验 C.琼脂扩散

D.交叉配血试验 E.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9.不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是( C )

A.巨噬细胞 B.THl细胞 C.TH2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NK细胞

10.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 D )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胆固醇 D.磷壁酸 E.脂多糖

11.判断细菌有无动力可用( E )

A.革兰染色后镜检 B.墨汁染色后镜检 C.美蓝染色后镜检

D.抗酸染色后镜检 E.特殊染色后镜检

1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为( B )

A.有性繁殖 B.二分裂法 C.形成孢子 D.有丝分裂 E.复制

13.能通过胎盘的螺旋体是( C )

A.伯氏疏螺旋体 B.回归热螺旋体 C.梅毒螺旋体

D.雅司螺旋体 E.奋森螺旋体

14.不能用于血清蛋白电泳染色的染料是( D )

A.氨基黑 B.丽春红 C.考马斯亮蓝 D.苏丹黑 E.酸性蓝

15.引起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的原因是( C )

A.糖异生增加 B.磷酸性糖途经增加 C.山梨醇途经增加

D.醛糖还原酶减少 E.半乳糖激酶增加

16.下列哪项不是VIS的特点( E )

A.是室间质评最常用的计分方法 B.又称变异指数得分

C.VI≤400时,VIS=VI D.VI>400时,VIS=400

E.无论VI多大,VIS始终等于VI

17.用于化学法检测尿液,如尿中含高浓度维生素C,对下列哪项不产生负干扰( D )

A.血红蛋白 B.胆红素 C.亚硝酸盐 D.pH E.葡萄糖

18.关于尿糖的形成与机制,错误的是( B )

A.动脉血通过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球 B.血中葡萄糖大部分通过滤过膜

C.未被重吸收的糖,出现在尿中形成尿糖 D.尿糖浓度与血糖浓度增高成正比 E.葡萄糖是否出现于血液中,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及肾糖阈等因素

19.白细胞计数质量控制的两差比值评价法,下面哪种情况为两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A )

A.P>1.99 B.>2秒 C.>2.58秒

D.>1.96秒 E.P<0.05

20.脑脊液葡萄糖测定错误的是( C )

A.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B.己糖激酶法特异性更高

C.五管糖半定量法亦可使用 D.标本留取后及时检验

E.标本若需保存,应加适量氟化钠

21.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B )

A.H-2 B.HLA C.RLA D.mH E.DLA

22.在宿主抗移植物排斥反应中,下列哪种反应最严重( B )

A.急性排斥反应 B.超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亚急性排斥反应 E.迟发排斥反应

23.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时,固相载体包被物是( B )

A.酶标抗HBsAB B.未标记HBsAB C.酶标HBsAg

D.未标记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24.沉淀反应中抗原过量的现象称为( A )

A.后带 B.前带 C.高带 D.等价带 E.以上都不是

25.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下述哪项有关( B )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交叉抗原的存在 C.免疫调节功能的缺陷

D.多克隆BN胞的激活 E.自身抗原的改变

26.与移植排斥应答无关的细胞是( D )

A.TC细胞 B.TH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TDTH细胞

2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 C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外膜 D.脂质双层 E.脂多糖

28.细菌的芽胞和外毒素在细菌生长的哪一期产生( C )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早期 C.对数生长晚期

D.稳定期 E.衰亡期

29.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 D )

A.4℃冰箱 B.半固体培养基 C.-20℃冰箱

D.甘油盐水保液 E.真空冷冻干燥法

30.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C )

A.大量微血栓形成 B.凝血功能失常 C.纤溶过程亢进

D.凝血物质大量消耗 E.溶血性贫血

31.用改良牛鲍计数盘计数白细胞,充池后每大方格容积为( C )

A.1mm3 B.10μL C.0.1mm3

D.1μL E.0.1ML

32.变异百分率评价血细胞计数常用于( A )

A.集体考核 B.个人考核 C.对口检查

D.室内质量控制 E.白细胞分类的绝对值考核

33.血细胞计数时,不属于技术误差者是( B )

A.充池不当 B.固有误差 C.混合不匀

D.血液凝固 E.取血部位不当

34.下列情况红细胞增多,哪项不是由于血液浓缩( B )

A.连续呕吐 B.高山居民 C.反复腹泻

D.咄汗过多 E.大面积烧伤

35.化脓细菌感染时,血象不会出现( C )

A.白细胞总数增多 B.中性粒细胞中度左移及毒性变化

C.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D.淋巴细胞减少

E.中性粒细胞增多

36.周围血液中不可能发现( A )

A.血吸虫 B.弓形虫 C.徼丝蚴 D.疟原虫 E.回归热螺旋体

37.不用作尿液防腐剂的是( E )

A.二甲苯 B.麝香草酚 C.甲醛 D.盐酸 E.硫酸

38.混浊尿液加热后混浊消失是( C )

A.磷酸盐 B.碳酸盐 C.尿酸盐 D.草酸盐 E.无定形磷酸盐

39.作为尿液生化自动分析仪的人工质控液不含( B )

A.葡萄糖 B.尿胆原 C.蛋白质 D.酮体 E.血红蛋白

40.属于生物源性的人体寄生线虫是( D )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丝虫 E.鞭虫

41.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 C )

A.丽春红S法 B.考马斯亮蓝法 C.艾氏法

D.双缩脲比色法 E.磺柳酸-硫酸钠法

42.0.1000mmol/LH2SO4标准溶液滴定20.00m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此H2SO422.00mL,该NaOH溶液的浓度是( C )

A.0.2200mEq/L B.2.200mol/L

C.0.2200mol/L D.22.00mol/L

E.1.000mol/L

43.欲配制0.1mol/L HCl溶液1000mL,应取12mol/L浓HCl多少毫升( E )

A.10mL B.12mL C.120mL

D.83.3mL E.8.33mL

44.基准物质不要求( C )

A.纯度高 B.组成恒定 C.低温储存

D.性质稳定 E.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5.强碱弱酸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为( B )

A.甲基橙 B.酚酞 C.甲基红 D.溴酚蓝 E.以上四种均可

46.谷丙转氨酶不是( C )

A.GPT B.ALT C.AST

D.丙氮酸转氨酶 E.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47.需要用高渗低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是( E )

A.厌氯菌 B.真菌 C.淋球菌 D.螺旋体 E.L型细菌

48.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息是( B )

A.急性出血后 B.脾功能亢进 C.脾切除术后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急性化脓性感染

49.用变异百分率法对某单位进行白细胞计数考核,均值为9.6³10^9/L.某人测得值为9³10^9/L,该人可评为:( B )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

50.下面哪个方法或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C )

A.抗球蛋白试验 B.肥达试验 C.琼脂单向扩散

D.交叉配血试验 E.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51.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属于17-OHCS( C )

A.皮质醇 B.四氢皮质醇 C.雄酮 D.皮质素 E.四氢皮质素

52.NAD在340nm处毫摩尔消光系数为( C )

A.6.22³10^3 B.6.22³10^-3 C.6.22

D.510 E.1.95³10^4

53.下列哪项不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 C )

A.所有实验操作步骤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B.提高了工作效率

C.减少了系统误差 D.减少了人为误差

E.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试剂等优点

54.下列哪项不是VIS特点( E )

A.是室间质量评价最常使用的计分方法 B.VIS称变异指数得分

C.VI≤400B寸,VIS=VI D.VI>400时,VIS=400

E.无论VI多大,VIS始终等于VI

55.下面哪个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 )

A.C反应蛋白 B.结合珠蛋白 C.铜蓝蛋白

D.α1抗胰蛋白酶 E.以上都是

56.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

A.误差是测量值与均值之闻的差异 B.均值是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

C.标准差是指测定值与均值的离数程度 D.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 E.误差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三类

57.常规血栓止血筛选试验包括( E )

A.PLT计数 B.PT C.APTT D.FDP E.以上全是

58.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 D )

A.过敏性紫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单纯性紫癜

D.血友病 E.血栓前状态

59.APTT缩短见于( E )

A.血友病A B.血友病B C.Ⅺ因子缺乏症

D.DIC E.血栓性疾病

60.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 E )

A.电场强度 B.溶液pH值 C.溶液离子强度

D.电渗强度 E.以上全对

二、配伍选择题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61~6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菌毛 B.鞭毛 C.荚膜 D.芽胞 E.异染颗粒

61.淋病奈瑟菌所具有的致病因素为( A )

62.艰难梭菌具有( D )

63.新生隐球菌具有( C )

64.棒状杆菌具有( E )

(65~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ELISA试验 B.中和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免疫扩散试验 E.红细胞凝集试验

65.可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A )

66.用活体或细胞检测血清保护性抗体的方法是( E )

67.常用于检测粘病毒和副粘病毒感染的方法是( E )

68.检测IgM抗体,用于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是( B )

(69~71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机械阻挡与排菌作用 B.生物拮抗作用 C.呼吸爆发作用

D.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 E.保护胎儿的作用

69.正常菌群具有( B )

70.血-脑脊液屏障可产生( D )

71.中性粒细胞可产生( C )

(72~7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骨髓 B.胸腺 C.法氏囊 D.周围免疫器官 E.淋巴结

72.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为( E )

73.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为( A )

74.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为( A )

75.T淋巴细胞分化的部位为( B )

76.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为( D )

(77~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缺氧 B.代偿性 C.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

D.大量失水,血液浓缩 E.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

77.妊娠中后期,红细胞减少,因为( C )

78.真性红细胞增多( E )

(79~8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枸椽酸钠 B.肝素 C.EDTA盐

D.草酸盐 E.去纤维蛋白法

79.血气分析采血抗凝剂用( B )

80.血液ACD保养液中含( A )

(81~8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线虫 B.吸虫 C.绦虫 D.原虫 E.昆虫

81.蓝氏贾弟鞭毛虫是( D )

82.姜片虫是( B )

三、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83.T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 ABCDE )

A.肉芽肿形成 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 C.移植排斥反应

D.剥脱性皮炎 E.肺结核空洞形成

84.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是( ABCDE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淋病奈瑟菌

D.革兰阴性厌氧菌 E.肺炎链球菌

85.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 ABCDE )

A.微生物感染 B.环境因素 C.基因缺陷

D.遗传因素 E.激素水平异常

86.L型细菌的培养特点有( ABCDE )

A.高渗 B.低琼脂 C.生长缓慢

D.菌落呈"油煎蛋"状 E.传代返祖

87.可引起妊娠试验阳性反应的有( ACE )

A.LH B.VMA C.TSH D.17-KS E.FSH

88.脑脊髓液中淋巴细胞增高可见于( ABC )

A.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B.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C.结核性;脑膜炎

D.急性脑膜白血病 E.化脓性脑膜炎

89.影响抗原抗体反应主要因素有( ADE )

A.电解质 B.渗透量 C.振荡 D.温度 E.pH

90.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 ABCDE )

A.恶性葡萄胎 B.绒毛膜上皮癌 C.妊娠

D.睾丸畸胎瘤 E.异位妊娠

四、填空题:在每题中划有一个或多个空格,答题者在每一个空格处须写上一个正确的内容。

91.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肉眼所见的血块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丝_,这是一系列凝血蛋白酶促反应的结果。

92.血小板具有血块收缩功能,系因血小板具有收缩蛋白之故。

93.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带现象,其中_抗体_过剩为前带。

94.免疫电泳技术是电泳技术与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

95.抗原抗体反应后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物的测定方法称为异相法。

96.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97.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为KirBy-BauEr(K-B)法。

98.细菌L型的形成与细胞壁_结构有关。

99.质粒_既是编码抗性蛋白质又是基因工程的重载体。

100.生长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_结核分枝杆菌。

101.作血气分析时,如血样中有气泡,可使PO2值升高,PCO值下降。

10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尿中17-酮类固醇量_增高。

103.某人作白细胞计数,用RCS法进行考核,4个大格分别为56、68、72和60,数值为25_%,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104.网织红细胞脱核后即为完全成熟红细胞。

105.风湿性心脏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与交叉抗原的存在_有关。

106. 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

107.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_。

108.带菌者是指体内携带致病菌,但不产生临床症状的健康人。

109.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110.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

111.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HBsAg。

112.室内质控主要是控制分析精密度,而室间质评则是控制分析_准确度_。

113.最适于血液常规检验的抗凝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盐_。

11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后的废液应加次氯酸钠进行处理后才能弃去。

115.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计算公式中64458是国际公认的血红蛋白 平均分子质量。

116.红细胞比积(微量法)参考值,男性为_0.467±0.039,女性为_0.421±0.054。

117.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和毛细血管法已停止使用。

118.如血涂片的玻片带酸性,用瑞特染色时,色彩将偏红色。

119.一病人白细胞计数为15³10^9/L,在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遇到25个有核红细胞,其实际白细胞数为12³10^9/L。

120.Ⅲ型异型淋巴细胞又称为不规则型。

121.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与稀释功能。

122.尿中盐类析出,尿相对密度(比重)将下降。

123.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

124.检查尿中尿胆原,如有胆红素,应加氯化钡处理胆红素后再测尿胆原。

125.葡萄糖分子质量为180.158,如某人血糖为6.4mmol/L,换算成惯用单位为115.3mg/dl。

126.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尿中17-酮类固醇量增高。

127.作血气分析时,如血样品中有气泡,可使PO2值升高,PCO2值下降.

128.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129.作室间质量调查的钾的结果:=3.6,X=3.O,已知CCV=2.9,则VI=_574.7,VIS=__400 __,结论是__不及格__。

130.火焰光度分析法是发射光谱分析。

131.胸腺是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器官之一。

13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_和_免疫监视。

133.USR试验是用抗原检查抗体。

134.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它们是_IgG、IgM、IgA、IgD和IgE。

135.细菌可分为球状、杆状、弧形(弧菌、弯曲菌)和螺旋状(螺菌、螺旋体)等四种基本形态

136.SS培养基的"SS"是指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它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137.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为Kirby-Bauer(K-B)法。

138.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

139.出血时间测定应采用测定器法。

140.测定凝血时间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141.妊娠试验酶免疫法是用酶标记α-HCG抗体。

142.某人作白细胞计数,用RCS法进行考核,四个大格数分别为56、68、72和60,此结果不合格。

143.血小板计数用的复方尿素液中的尿素作用是破坏红细胞。

144.PT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APTT主要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145.NAD和NADH在波长340nm处有吸收峰,其摩尔消光系数为6.22³10^-3。

146.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是控制分析的精密度。空间质量评价则是控制分析的准确度。

五、问答题: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

147.做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时,ISI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ISI为每批组织凝血活酶的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ISI)。它表示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ISI值越低,表示试剂愈敏感。

148.为什么病毒一定要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缺乏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能量和酶类;病毒核酸必须进入敏感细胞后才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酶类,按其核酸指令进行增殖。

149.何谓消毒、灭菌?

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是杀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150.试述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细胞溶解及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过敏毒素作用;中和病毒作用。

151.简述尿素氮和尿素的换算。

尿素氮和尿素的换算方法为:根据1个尿素分子含2个氮原子,或60g尿素含有28g氮计算,即1g尿素相当于0.467g尿素氮,或1g尿素氮相当于2.14g尿素。也可算成尿素的mmol数,即10mg/L尿素氮等于0.357mmol/L尿素。

152.做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时,INR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ationratio,INR)是作PT测定时使用的国际标准化比值;用其作为PT结果报告形式,并用以作为抗凝治疗监测的指标。

153.何谓菌群失调症?

正常情况下机体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在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相互保持相对平衡,因而不致病。若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这种正常菌群的平衡状态,一些被抑制,另一些未被抑制及外来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

154.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①溶细胞感染;②稳定状态感染;③携带状态感染;④恶性转化。

155.简述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效应。

机体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效应:①致敏T淋巴细胞;②NK细胞;③巨噬细胞;④K细胞;⑤LAK;⑥TCL。

156.常用的区带电泳技术有哪些?

常用的区带电泳技术有:①滤纸电泳,有常压及高压两种;②薄层电泳,包括薄膜及薄板两类,前者如醋酸纤维素薄膜,后者如硅胶等;③凝胶电泳,如用琼脂、聚丙烯酰胺凝胶作电泳等。

157.简述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光学系统由反光镜、光栅(光栏)、聚光器、接物镜、接目镜等部件组成。机械系统由镜座、镜臂、载物台、转换器、镜筒、粗和细聚焦旋钮、载物台移动控制旋钮(推尺)等部件组成。

158.试述物镜上常用的一些数字。

物镜上常用一些数字表示其光学性能和使用条件。如"40/O.65"中"40"(或"40³"、"40:1")表示放大倍数,"0.65"(或"N.A.0.65"或"A0.65")表示数值孔径。又如"160/0.17"中"160"表示使用该物镜时,显微镜的"机械筒长"应为160mm,"0.17"表示使用该物镜时,盖玻片厚度应为0.17mm。

有的低倍物镜(如"4³")在有无盖玻片的情况下均可使用,所以以"-"代替"0.17"。 159.简述物镜所使用的介质及其折射率。

空气(折射率为1)用于干燥系物镜;水(折射率为1.333)用于水浸物镜;香柏油(折射率为1.515)、甘油(折射率为1.405)或石蜡油(折射率为1.471)等用于油浸系物镜。 160.如何按放大倍数区分物镜?

放大1~5倍者称为低倍物镜,5~25倍者为中倍物镜,25~65倍者为高倍物镜,90~100倍者为油镜。

161.何谓镜口角?它与数值孔径有何关系?

镜口角是指从标本射过来的光线,伸展到接物镜下组透镜边缘所张的角,通常以α表示。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又称为镜口率,其计算公式为:

N.A.=η²sin(α/2)

η:介质折射率α:镜口角

N.A.是指光线从聚光器经盖片折射后所成光锥底面的孔径数字,为判断物镜或聚光镜能力的重要依据。从上式可知要提高N.A.,可采取提高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的办法。 采取提高镜口角的办法,即让标本尽量靠近物镜,但无论怎样靠拢物镜,α总不会等于180°,即α总是<180°;当a<180°,sin(α/2)<1;因空气的折射率=η=1,故干燥系物镜的N.A.总是小于1,通常为0.04~0.95之间。

采取提高η的办法,即在物镜与标本之间加入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如香柏油,此即为什么要使用油镜的道理。

162.简述显微镜的维护。

(1)防潮:如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容易生霉生雾,机械零件也极易生锈,故应将显微镜置于干燥房间,显微镜箱内应放干燥剂,常用硅胶作干燥剂,并应注意经常检查或更换。

(2)防尘:尘埃微粒可使镜头受损,故使用显微镜后,应罩好罩子;不要将目镜抽出,严防尘埃进入光学系统。

(3)防震:强烈震动可使光学元件移位或使机械零件变形受损,故应放置于平衡、不晃动的工作台上,且移动时应轻拿轻放。

(4)防腐蚀: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或化学试剂如硫酸、盐酸等放在一起。

(5)防热:因温度升高1℃,铁比玻璃多延伸约3倍,可引起镜片脱胶,故不能将显微镜放在靠近火炉、暖气管和窗口,亦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冬季将显微镜从寒冷处移到常温房屋时,镜头玻璃及金属表面会产生水滴,以致引起发霉和生锈,应特别注意。 163.试述常用的天平及其用途。

普通天平:灵敏度差,根据载重量的不同,感量分为0.1、0.2、0.5g和1.0g,四种,适用于一般药物的称量。

分析天平:分摆动天平、双盘空气阻尼天平、双盘电光天平(半机械加码)、双盘全自动电光天平(机械加码)和单盘电光分析天平等。此类天平灵敏度高,感量一般为0.1mg,适用于定量分析。

164.写出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及变异系数的符号、公式及意义。

均数:符号为叉。均数代表一组观察值的集中趋势。

如观察值较多,可用频数表计算法。

标准差:符号为S。标准差代表一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标准误:符号为

或SE。标准误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接近程度。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符号为CV。变异系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因此更便于资料之间的分析比较。CV常用于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或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165.如何计算抗体的平均滴度?

采用几何均数法:

166.如何进行两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进行显著性检验可用t检验法,不同类型的资料可用不同的方法。常用样本均数与总体(理论)均数的比较、配对资料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及两样本含量较大时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时,如两样本方差相差太大,则应先检验两组方差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如差别有显著性,须用校正t检验,即t′检验代替t检验。 167.何谓卡方检验?

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差别的显著性,用卡方检验。基本数据只有二行二列,则用四格表;如行数或列数大于2,则用行³列表。

168.何谓真值、定值、准确度及精密度?

真值是用最可靠的决定性方法,即没有偏差或只有已知偏差的最佳条件下定量测得的数值。在生化检验时,真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确切测得的。

定值是指标定的质控材料的已知值。

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和多次结果均值接近的程度,也就是对同一样品重复分析的结果间的符合程度。

169.何谓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医学决定水平、允许误差?

决定性方法:这类方法的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不准确性的原因和不明确的方面。测定结果为确定值,与真值最接近。

参考方法: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稍微低于决定性方法,其各种轻度干扰因素为已知的分析方法。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某项待测成分的某一浓度,围绕该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对确定疾病的诊断或治疗起帮助甚至关键的作用。

允许误差有两种提法:(1)按照医学使用时有决定性作用的浓度为依据。允许误差一般采用±2SD。

(2)根据参考值范围或生物学变异决定,Tonks提出以参考值范围的1/4为允许误差,后又提出以测定值的士10%为允许误差。

170.什么是室内质量控制?其目的是什么?

室内质量控制系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171.什么是"OCV"和"RCV"?

OCV(optimalconditionsvarianee):即最佳条件下的变异。它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在最理想和最恒定的条件下,对同一质控物进行反复测定,能得出的最低变异。是在目前条件下本室该项目检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精密度水平,是本室工作水平的一个基础指标。

RCV(routineconditionsvariance):即常规条件下的变异。是指在某一实验室内,常规条件下测定,质控物所得出的变异。它反映常规条件下该项目的精密度水平。它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法、仪器、操作者等在常规工作下的精密度,而且是室内质量控制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

172.在质量控制中,如何判断失控?

对失控的判断标准有许多不同主张。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原则是当质量控制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

起结果超出±3SD范围时,即判断为失控。因为按统计学的原理,由随机误差引±3SD范围的可能性小于0.3%。对于几十次测定而言,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一旦发生则提示可能存在非随机误差或特殊情况。

173.什么是室间质量评价?评分方法是什么?

室间质量评价即由实验室以外的某个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以评价各实验室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我国,室间质量评价由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实施。

室间质量评价最常用的评分方法为VIS法。

174.何谓变异指数及变异指数得分?

变异指数(Variance Index简写为VI):室间评价通过测定控制血清,可得到两个主要指标:一是均数,二是变异指数。前者作为室间评价的参考靶值,后者是表示实验误差的指标。按下式先计算每一个实验室某一项实验结果的变异百分数(V):

V=(|X-|/)×100

X=某实验室测定某一项实验结果

X=同一实验项目的所有实验室测得结果的均数

然后计算变异指数(VI):

VI=V/CCV×100

VI=变异指数(乘100是为了去掉小数),表示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变异百分数为选定的CV的倍数

CCV=选定的变异系数,一般是采用评价活动中前一时期所得较好的变异系数作为CCV变异指数得分(VIS),即用变异指数计分,当VI<400时,VIS=VI;当VI≥400时,VIS=400。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VIS≤80为优秀;VIS≤150为及格;VIS最大值为400。一般认为VIS>200,表明结果有临床上不允许的误差;VIS=400的测定结果则会造成临床上的严重失误,是绝对不许可的。

175.Westgard多规则质控常用规则有哪些?

有:(:平均数;s:标准差)

±2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

±2.5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l2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l2.5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l3s: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2s。R4s:同批两个质控结果超过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也适用于超过+2.5s及-1.5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随机误差。

+2s或-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1s或-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22s: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41s一个质控品连续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

超过

10+1s或-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侧,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176.为什么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室间质量评价的目的是相互校正各参与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保持在临床所能接受的误差范围内,从而使参加活动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可比性。故室间质评着重考察检验操作的整体状态。

177.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有何关系?

由于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是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回顾性检查,而不能控制实验室每天所发出的报告质量,故不能代替室内质量控制。相反,只有首先搞好室内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密度,才能得到较好的室间质评成绩和达到室间质评结果可比性的目的。当室间质量评价中某一项目出现明显差异时,又要从室内质量控制中寻找原因,订出改进计划,确切地保证本实验室检验结果质量。

178.解释几个有关质量控制名词:参考物、校准物、质控物、质控方法、质控图。

(1)参考物(referencematerials):所含欲测物的量是用参考方法或用与参考方法可比的其他方法测出来的,其所定的值应有高度准确性。参考物常由权威或官方机构所承认。

(2)校准物(calibrationmaterials):含有已知量的欲测物,用以校准该测定方法的数值。商品试剂盒中常带有校准物并有标示值,它与该方法及试剂相关联,由于有介质效应,所标示的值可能与真值有偏差。

(3)质控物(controlmaterials):用于和待测标本共同测定,以控制样品的测定误差。最理想的质控物是用与待测标本相同的介质制备,而且要求保存期间十分稳定。

(4)质控方法(controlprocedures):以统计学方法确定质控测定值是否不同于已知值的方法,也称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5)控制图(controlcharts):系评价测定结果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一种图表。控制限(controllimits)是在控制图上作出需要行动信号的标准,或判断一组数据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之中的标准。控制限由上限和下限规定可接受的范围。

179.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预期值和总有效率如何计算?

诊断灵敏度=TP/(TP+FN)³100%

诊断特异性=TN/(TN+FP)³100%

诊断特异性=(PV+)=TP/(TP+FP)³100%

阳性结果的预期值(PV+)=TN/(TN+FN)³100%

阴性结果的预期值(PV-)=TN/(TN+FN)³100%

总有效率=(TP+TN)/(FP+FP+TN+FN)³100%

注:TP为真阳性;TN为真阴性;FP为假阳性;FN为假阴性。

诊断灵敏度为所有病人(TP+FN)中获得阳性(TP)结果的百分数。诊断特异性为所有这类

疾病的人群(TN+FP)中获得阴性结果(TN)的可能性。阳性结果的预期值(PV+)为所有阳性结果中正确的阳性百分率。阴性结果的预期值(PV-)为所有阴性结果中正确阴性的百分率。总有效率指所有检验结果中正确结果的百分率。在临床运用中,主要以阳性结果的预期值观察检测结果的使用价值。

180.什么是分析范围、干扰和介质效应?

分析范围是指使用某法可以测定到准确结果的浓度范围,可以从标准曲线来估计,但要注意介质效应。

干扰是指由于存在于标本或试剂中的其他物质干扰了该法的反应。干扰带来的误差属于恒定误差。

介质效应:分析标本中除了分析物以外的所有其他组分称为介质。它是指分析方法在分析测定时,介质参与反应的影响。它可以是加强反应,也可以是抑制反应。从方法学讲介质效应并不是干扰。

181.临床检验各项报告如何将惯用单位改为国际单位(SI)制?

一般有下面几种变换方法:

(1)凡一价元素(如K+、Na+、Cl-)原来以mEq/L报告者,改为mmol/L,其值不变。如多价者,即"mEq/L÷价数=mmol/L"。

(2)除蛋白质(包括血红蛋白)及酶以外,所有临床化学项目,均以"mol/L"(因数值不一,可用"mmol/L"或"μmol/L")报告。其换算方法是:

SI制单位=惯用单位³换算系数*

惯用单位=SI制单位÷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1/分子量³10

如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则葡萄糖换算系数为:

1/180³10=0.0555

(3)蛋白质类使用"g/L"或"mg/L"报告方式。

(4)凡使用"%"者改为"0.³³"。如白细胞分类中"N60%"改为"N0.60";其他如PSP、蛋白电泳均改为"0.³³"。

(5)血细胞和体液细胞计数过去报告为³³/mm3(或μL),现改为1升(1L)中细胞数,分子以³10χ表示,如:

WBC5600/mm3改为5.6³10^9/L

RBC520万/mm3改为5.2³10^12/L

血小板20.5万/mm3改为205³10^9/L

(6)酶活性单位很不统一,国际单位制规定用Kat表示,国际计量委员会尚未批准这个建议,故暂用原来单位。

182.试述血液的一般物理性质。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血浆约占55%,血细胞约占4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复杂的胶体溶液,组成非常恒定,其中固体成分占8%~9%,水分占91%~92%。固体成分包括各种血浆蛋白、营养成分、无机盐、维生素和代谢终产物等。

血液pH为7.35~7.45,比重为1.050~1.060,相对粘度为4~5,血浆渗量(渗透压)为300mOsm/kgH2O,血液离体后数分钟即自行凝固。

183.简述枸橼酸钠、草酸盐及肝素的抗凝机制。

(1)枸橼酸钠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2)草酸盐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3)肝素是一种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可以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因而具有阻止凝血酶形成的作用。

184.什么抗凝剂最适宜于血液常规检验?试简述其原理。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最适宜于血液常规检验。其原理是EDTA与血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盐通常有二钠、二钾或三钾盐。

185.简述改良牛鲍(Neubauer)型计数盘的结构。

改良牛鲍型计数盘具有两个同样结构的计数室。加血盖片后其高度为0.1mm。计数室长宽均为3mm,平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又平分为16个中方格)长宽均为1mm,故加盖充液后每大方格容积为0.1mm3。为便于计数,中央大方格又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再分为16个小方格。通常四角的四个大方格为计数白细胞用;中央大方格内取五个中方格(四角四个及正中一个)为计数红细胞和血小板用。 186.血细胞计数时,常见的误差有哪些?

(1)技术误差:①取血部位不当;②稀释倍数不准;③血液凝固;④充液不当;⑤稀释血液后混合不匀;⑥计数红细胞时,白细胞过多的影响,或计数白细胞时,有核红细胞影响;⑦计数红细胞时,血浆自身凝集素或球蛋白过高;⑧仪器误差。

(2)固有误差:即使技术熟练者,使用同一仪器,用同一稀释血液多次充池计数,结果也常有一定差异。

187.测定血红蛋白的推荐方法是什么?简述其原理。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测定血红蛋白的参考方法。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硫化血红蛋白(SHb)以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Hi),其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

188.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

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试剂容易保存,能测定除SHb以外的所有血红蛋白,并易于建立质量控制。主要缺点是血红蛋白转化液中,KCN为剧毒试剂,故严禁用口吸转化液,使用时应严加防范,比色废液应妥善处理。

189.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后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比色废液可按每升加次氯酸钠液(安替福民)约35mi。的比例混匀敞开过夜(使CN-氧化成CO2和N2挥发,或水解成和),再排入下水道。

190.试解释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³64458/44000³251=测定管吸光度³367.7

式中,64458为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红蛋白平均分子量。

44000为1965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血红蛋白摩尔吸光系数。

251为稀释倍数。

191.按计数细胞的原理,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可分为多少型?目前通用的是什么型?

可分为光电型、电容型、电阻抗型和激光型。由于电阻变化容易检测,性能稳定,因此应用最广。目前国产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多为电阻抗型。

192.何谓库尔特原理

20世纪50年代库尔特(W.H.Coulter)发明并申请了粒子计数技术的设计专利。其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的白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此法被称为电阻抗法,亦被称为库尔特原理。

193.显徽镜法校正血液分析仪用什么公式计算?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显微镜目视法,一种是血液分析仪法。前者是基础,血细胞分析仪要根据显微镜法准确计数结果进行校正后方能使用。但这种计数应根据统计学研究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总变异系数进行分析。总变异系数的公式为:

公式中以nb为所见细胞实际数目,nc为用计算盘次数,np为用吸管的次数。 194.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标本有什么要求?

(1)从采集部位上一般要求用静脉抗凝血,因不同部位皮肤穿刺血的细胞成分和细胞与血浆比例常不一致,与静脉血差别较大;毛细血管采血量少,对自动化仪器而言,不易达到检测要求量,更不便于有疑问时复查;从病人角度,静脉穿刺更可防止因毛细管采血消毒不严带来的交叉感染;从仪器设计上讲静脉抗凝血有利于对仪器的保护。

(2)一般而言.采用抗凝血在室温下,WBC、RBC、PLT可稳定24小时(但PLT不宜在低温下贮存),白细胞分类可稳定6~8小时,Hb可稳定数日。如作镜下白细胞分类,2小时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故应及时推制血片。上述保存时间还需根据各仪器说明书酌定,因各型仪器所用试剂各异。

195.病理因素对血细胞分析仪使用有何影响?

①某些疾病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如骨髓瘤、血栓性疾病等)等,均可导致血液中某些物质凝集,致使血细胞计数增高;②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高而影响红细胞计数或出现有核红细胞影响白细胞计数;③低色素性贫血或红细胞内含有大量SHb或Hb-CO,或某些新生儿、某些肝病病人红细胞膜质异常,抵抗溶血剂作用,导致溶血不完全;④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增多时,在pH低的情况下,M蛋白可与溶血剂发生反应而使结果偏高;⑤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栓前状态使血小板易于聚集而影响结果。 196.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上进展如何?

血细胞分析仪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分类部分,即由电阻抗法三分群发展为多项技术联合同时检测一个细胞,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分群结果。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容量、电导、光散射(VCS)白细胞分类法。VCS技术可使血细胞未经任何处理,与体内形态完全相同的自然状态下得出检测结果。

(2)阻抗与射频技术联合的白细胞分类法。这类仪器通过四个不同白细胞的检测系统完成分群。

(3)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应用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本仪器系联合应用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

(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其原理是一定体积的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其白细胞内部结构似乎自然状态。

197.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可否代替显微镜涂片分类?

近年来血细胞计数仪已可进行五分类,使细胞分析更精确、更准确,但仍有不足之处,如不能对单个细胞完全识别,特别是白血病细胞和正常单核细胞、异常的不典型的淋巴细胞等的区别;而显微镜涂片染色除细胞大小外,还要根据细胞的染色反应,核的形态、有无核仁及染色质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等确定细胞类别,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法。

198.哪些病理情况可见红细胞增多或减少?

增多可见于: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相对性增多,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均相对增多,如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③绝对性增多,如长期缺氧,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如慢性肺心病。 减少可见于:①造血原料不足;②造血功能障碍;③红细胞丢失或破坏过多所致的各种贫血。

199.哪些生理因素可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或减少?

(1)年龄与性别:新生儿期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均明显增高,出生两周后逐渐下降到正常水

平;女性由于月经、内分泌等因素,21~35岁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维持最低水平。

(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寒冷等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

(3)高山居民和登山运动员可因缺氧而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

(4)长期多次献血者红细胞可代偿性增加。

(5)妊娠中后期、某些老年人及6个月至2岁婴儿均可出现生理性贫血。

200.为什么有时已知血红蛋白量,还要作红细胞计数?

如只需了解有无贫血和贫血恢复程度,可以只测血红蛋白;但在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不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者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因此必须同时测定,以鉴别贫血类型。

201.什么是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胞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煌焦油蓝、新亚甲蓝等活体染色后,嗜碱物质凝聚成颗粒,其颗粒又可联缀成线,而构成网织状,此种红细胞即网织红细胞。

202.检测网织红细胞有些什么方法?如何评价?

常规采用玻片法,由于玻片法容易使混合血液中的水分蒸发,染色时间偏短,因此结果偏低。试管法容易掌握,重复性较好,被列为手工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近年来,国内使用米勒窥盘进行计数,规范了计算区域,减少了实验误差,使结果准确性有所提高。

目前,国外逐步使用网织红细胞仪器法测定,可自动染色、自动分析,自动打印出各阶段网织红细胞的分布图,结果准确。

最新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为网织红细胞计数提供了更先进的测试手段,这类仪器采用荧光染色和激光测量的原理,不但能客观地测量大量网织红细胞,而且还能根据荧光强度,将其分为高荧光强度、中荧光强度和低荧光强度三类,这种分类法对估计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及骨髓移植效果有较重要的意义。

203.测定网织红细胞有何意义?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成人为0.008~0.02,或(25~75)³10^9/L;初生儿为0.02~0.06。

(1)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如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增高。而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则降低。

(2)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故网织红细胞计数为对贫血病人经常随访检查项目之一。

(3)有人认为仅用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或绝对值表达还不够确切,为此提出在贫血时最好计算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它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

RPI=(网织红细胞比例³100/2)³(病人红细胞比积/正常人红细胞比积)

"2"为网织红细胞成熟时间(天),正常人红细胞比积,男性定为0.45,女性为0.40。如红细胞比积正常时,网织红细胞成熟时间应为1天。网织红细胞比值即在油镜下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网织红细胞染色较好的部分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数,除以1000即为网织红细胞比值。

也可用网织红细胞校正值(corrected reticulocyte count)报告(见下式):

网织红细胞校正值=网织红细胞比值³(病人红细胞比积/正常人红细胞比积)

204.目视法计数白细胞的质量考核办法有哪些?

集体考核可用变异百分率评价法;个人考核可用两差比值法、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或常规考核标准(RoutineCheckingStandard,RCS)法。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亦可用于两个单位对口检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d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