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体会

更新时间:2023-04-02 22: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有关的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 通过简算教学,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里, 特别是高年级, 有很多计算题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 运算定律及一些性质进行简算和速算。只要我们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能。 例如:

1、 计算 38 × 1/ 4 +17×0.25+45×25%

解: 原式=38×1/ 4+17×1/ 4+45×1/ 4

=14×(38+17+45)

=25

(1) 式中是把小数 0.25、 百分数 25%都化成分数 1/4。 只有这样,(2) 式才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才简便。

2、 5.6×69.32+138.64×0.05+693.2×0.43

解: 原式=5.6×69.32+69.32×2×0.05+69.32×0.43×10 (1)

=69.32×(5.6+0.1+4.3) (2)

=69.32×10

=693.2

(1) 式中是把 138.64 和 693.2 分解, 使它们都含有 69.32, 只有这样(2) 式中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以上两题计算,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必须几次笔算, 达不到速算的效果。 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先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 想一想能不能直接简算, 如果不能, 继续思考是否把数变一变可以简便, 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 然后进行计算。 教学中多一点这样的训练, 不但达到了速算的效果,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通过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对应用题的读、 审、 分析, 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联想有关知识, 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

一个服装厂原来生产一套服装的成本是 160 元, 由于扩大生产规模, 使每套服装的成本降低了 20%。 现在每套服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教师画线段图, 运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60 元

原来成本: ┕──────────┛

降低 20%

现在成本: └─────┘ ┄┄┄┨

通过分析, 思考, 学生很快列出式子, 并算出结果: 160*(1-20%) =128 元运用图解法, 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 使问题变具体, 变繁为简, 使数量关系明朗, 解题思路清晰, 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合符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三、 通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找出下面 6 个语句和 6 个算式的对应关系, 用线连接起来, 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 甲仓有粮 400 吨, ───────, 乙仓有粮多少吨?

A、 乙仓比甲仓多 1/5 (1) 400÷(1+1/5)

B、 乙仓比甲仓少 1/5 (2) 400×(1-1/5)

C、 乙仓是甲仓的 1/5 (3) 400÷1/5

D、 甲仓比乙仓多 1/5 (4) 400×(1+1/5)

E、 甲仓比乙仓少 1/5 (5) 400÷(1-1/5)

F、 甲仓是乙仓的 1/5 (6) 400×1/5

前三个条件(A、 B、 C) 是已知标准量, 求对应数, 用乘法, 后三个条件(D、 E、F) 是已知对应数求标准量, 用除法。 不管那种解法, 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多向联想, 就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 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 只要我们教师重视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在分析、 解决问题时, 就能准确判断, 顺利寻求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4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