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训练

更新时间:2024-06-20 05: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医学科(中心)附件五

康复医学科(中心)康复功能训练规范

1

第一章 节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挛缩与粘连,可使关节活动范围障碍,影响肢体功能。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增加或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适应证】

1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如昏迷、完全卧床等;为避免关节挛缩、

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降低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的患者也需进行被动活动。

2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但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

粘连或肌张力增高而使关节活动受限,可进行主动训练;肌力较弱(低于3 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 .特殊情况 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为保持其相邻关节的功能,可进行被动训

练和主动训练,防治相邻关节的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 禁忌证】

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等。

【 仪器设备】

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器械和量化设备训练。 徒手训练包括自身和他人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包括主、被动运动训练(器)。

【 操作程序】

1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原则

2

(1)在功能评定的基础上,决定训练的形式,如被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和主动

训练等。

(2)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同时确保患者处于正常的身体列线;必要时除去影响活

动的衣服、夹板等固定物。

(3)治疗师选择能较好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位。 (4)扶握将被治疗关节附近的肢体部位,以控制运动。

(5))对过度活动的关节、近期骨折的部位或麻痹的肢体等结构完整性较差的部

位予以支持。

(6)施力不应超过有明显疼痛范围的极限。

(7)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① 解剖平面(额面、矢状面、冠状面);② 肌肉可

拉长的范围;③ 组合模式(数个平面运动的合并);④ 功能模式等情况下进行。

(8)在进行训练中和完成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总体状况,注意生命体征、活动部

分的皮温和颜色改变,以及关节活动度和疼痛等变化。

2 .被动训练 : 适用于肌力在3 级以下患者。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

动作。外力主要来自康复治疗师、患者健肢或各种康复训练器械。被动训练的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键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

(1)患者舒适、放松体位,肢体充分放松。

(2)按病情确定运动顺序。由近端到远端(如肩到肘,髋到膝)的顺序有利于瘫

痪肌的恢复,由远端到近端(如手到肘,足到膝)的顺序有利于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回流。

(3)固定肢体近端,托住肢体远端,避免替代运动。

(4)动作缓慢、柔和、平稳、有节律,避免冲击性运动和暴力。

3

(5)操作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增加,以免损伤。

(6)用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可出现酸痛或轻微的疼痛,但可耐受;不

应引起肌肉明显的反射性痉挛或训练后持续疼痛。

(7)从单关节开始,逐渐过渡的多关节;不仅有单方向的,而且应有多方向的被

动活动。

(8)患者感觉功能不正常时,应在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完成被动运动。

(9)每一动作重复10 ~30 次,每日2 或3 次。

3 .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其目的是逐步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动作模式。

(1)由治疗师或患者健侧肢体通过徒手或通过棍棒、绳索和滑轮等装置帮助患肢

主动运动,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特点。

(2)训练时,助力可提供平滑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并随病情

好转逐渐减少。

(3)训练中应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并作最大努力;任何时间均只给予完成动作

的最小助力,以免助力替代主动用力。

(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

(5)每一动作重复10~30 次,每日2 或3 次。

4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 适用于肌力在3 级的患者,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用力收缩完成

的训练。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其目的是改善与恢复肌肉功能、关节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等。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进行单关节或多关节、单方向或多方向的运动;根据病情

选择体位,如卧位、坐位、跪位、站位和悬挂位等。

4

(2)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所需的关节活动;必要时,治疗

师的手可置于患者需要辅助或指导的部位。

(3)主动运动时动作宜平稳缓慢,尽可能达到最大幅度,用力到引起轻度疼痛为

最大限度。

(4)关节的各方向依次进行运动。

(5)每一动作重复10 - 30 次,每日2 或3 次。

5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法 : 通过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对其远端肢体进行重力牵

引,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一种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或粘连所致的关节活动度障碍患者。

(1)根据患者关节障碍的不同,选用各关节专用的支架或特制的牵引器。 (2)将所需牵引的关节近端的肢体固定于牵引器上。

(3)在关节的远端肢体施加牵引力量,并使牵引力作用点准确落在被牵拉组织的

张力最大点上。

(4)牵引力量应稳定而柔和,患者的局部肌肉有一定紧张或轻度疼痛,但不引起

反射性肌痉挛且可耐受。

(5)牵引时间10 ~2Omin ,使挛缩的肌肉和受限的关节缓缓地被牵伸。 (6)不同关节、不同方向的牵引可依次进行,每日2 或3 次。

6 .连续被动运动(CPM ):是利用专用器械使关节进行持续较长时间的缓慢被动运动

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前可根据患者情况预先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及持续被动运动时间等指标,使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缓慢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

(1)适应证: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髓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人工

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

5

切除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镜术后等。

(2)禁忌证:连续被动运动如对正在愈合组织产生过度紧张时应慎用或推迟应用。 (3)仪器设备:对不同关节进行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选用各关节专用的连续被

动运动训练器械。训练器械是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械组成,包括针对下肢、上肢、甚至手指等外周关节的专门训练设备。

(4)程序

(1)开始训练的时间可在术后即刻进行,即便手术部位敷料较厚时,也应在

术后3d 内开始。

(2)将要训练的肢体放置在训练器械的托架上,并予以固定。

(3)开机,选择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和训练时间。

(4)关节活动范围,通常在术后即刻常用20 °-30° 。的短弧范围内训练;

关节活动范围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日渐增,直至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5)确定运动速度,开始时运动速度为每1 -2min 为一个运动周期。

(6)训练时间,根据不同的程序,使用的训练时间不同,每次训练1 ~2h ,也可连续训练更长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定,每日1 ~3 次。

(7)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器械的运转情况。 (8) 训练结束后,关机,去除固定,将肢体从训练器械的托架上放下。

(5)举例:以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膝关节连续被动运动训练为例。

(1)术后第1 ~3 日开始进行CPM 训练。

(2)患者平卧于床上,将下肢关节CPM 训练器放置在患侧下肢下,固定。 (3)于屈曲位调节关节活动范围,开始要求关节活动范围在30 。左右。

6

(4)运动速度以1~2min 为一个周期。 (5)持续运动1 ~2h ,每日1 或2 次。

(6)以后每日增加关节活动角度10°~20°, 1 周内尽量达到90° (7)继续训练,使关节活动度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8)其他关节的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可据此类推。

(6)注意事项

① 术后伤口内如有引流管时,要注意运动时不要影响引流管。

② 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垂直时,早期不宜采用CPM 训练,以免影响伤口

愈合。

③ 训练中如同时使用抗凝治疗,应适当减少训练时间,以免出现局部血肿。 ④ 训练程序的设定应根据外科手术方式、患者反应及身体情况加以调整。

7 .牵张训练: 牵张训练是通过治疗师被动牵张患者的肌肉和肌腱,或患者通过自身的

姿势改变进行主动牵张训练,使肌肉、肌腱和韧带恢复长度,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加的一种训练方法。

(1)适应证: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挛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

响患者日常功能活动或护理的肌挛缩等。

(2)禁忌证:骨性关节活动障碍、新近的骨折又未做内固定、局部组织有血肿或急

性炎症、神经损伤或吻合术后l 个月内、严重的骨质疏松等。

(3)牵张训练的原则① 牵张训练前的评定,明确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训

练方式。② 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必要时在牵张前应用放松技术、热疗和热身训练。③ 牵张训练时,牵张力量应轻柔、缓慢、持续,达到一定力量,持续一定时间,逐渐放松力量,休息片刻后再重复。④ 牵张后,可应用冷疗或冷敷,以减少牵张所致的肌肉酸痛,冷疗时仍应将关

7

节处于牵张位。⑤ 在获得进展的活动范围内进行主动训练,可增加肌肉功能;同时加强肌肉之间的平衡能力训练。

(4)牵张训练的不同训练方式① 被动牵张:是由治疗师用力被动牵引患者肢体的一

种牵张方法。牵张训练前,先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或热疗,以使关节组织有一定的适应性;先活动关节,再牵张肌肉;被牵张的关节应尽量放松;康复治疗师的动作应缓慢、轻柔、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次牵张持续时间10 ~20s,休息10s,再牵张10 ~20s ,每个关节牵张数次。关节各方向依次进行牵张,每日2 或3 次;牵张中避免使用暴力或冲击力,以免损伤组织。② 自我牵张:由患者依靠自身重量为牵拉力来被动牵张其挛缩的组织。常用的训练方法有:肩关节牵张训练:面向墙面,患侧上肢前屈靠墙,手指尽力向上爬墙。如有墙梯,手指可通过墙梯尽力向上。身体尽量向前靠拢,即可牵张患侧的肩关节前屈肌;身体侧向墙面,患侧上肢的手指侧向尽力向上爬墙,即可牵张患侧的肩关节外展肌。每次持续时间5 ~10s,重复10 ~20 次,每日2 或3 次;开始训练时肩关节有疼痛,牵张角度应小,时间应短,以后逐渐缩短身体与墙的距离,增加牵张角度与时间。髂胫束牵张训练:患侧侧身向墙,离墙站立,一手撑墙,一手叉腰,做侧向推墙动作,使患侧髓部尽量接触墙壁,即可牵张患侧的髂胫束;每次持续5~10s,重复10~20 次,每日2 或3 次;训练中应注意两脚平放于地面而不应离地,离墙壁距离可逐渐增加。股内收肌群牵张训练:两足分开站立,两手叉腰,重心移向健侧,同时稍屈健膝,患侧股内收肌群即被牵张;每次持续5 ~10s ,重复10~20 次,每日2 或3 次;如两侧均需牵张,即可左右训练。两足分开站立,距离可根据需要增加或缩小。

8 .其他治疗对关节活动度障碍患者还可选用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法治疗,包括按摩、

推拿、关节松动术等手法治疗,以及各种理疗方法等,可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加以选用,具体操作方法参见本章有关内容。

【 注意事项】 1 .患者应在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并尽量放松,必要时脱去妨碍治疗的衣

物或固定物。

2 .应在无痛或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训练,避免使用暴力,

以免发生组织损伤。

8

3 .如感觉功能障碍者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应在有经验的治疗师指

导下进行。

4 .同一肢体数个关节均需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可依次从远端向近端的顺

序逐个关节或数个关节一起进行训练

5 .关节活动度训练中如配合药物和理疗等镇痛或热疗措施,可增加疗效。

第二章 肌力训练

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病损、以及周围神经病损、常导致患者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

碍并由此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肌力训练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逐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同时肌力训练具有预防各种骨关节疾病及术后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有作用。 【 适应证】

1 .失用性肌萎缩 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导致肌肉功

能障碍。

2 .肌源性肌姜缩 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萎缩。

3 .神经源性肌姜缩 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4 .关节源性肌无力 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5 .其他 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等。 6 .正常人群 健康人或运动员的肌力训练。

【 禁忌证】各种原因所致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骨关节肿瘤、全身情况较

差、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9

【 仪器设备】肌力训练方法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徒手肌力训练时一般不需要仪器设

备。器械训练时,有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装置;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等长肌力训练装置;等速肌力训练装置等。通常可根据患者不同肌肉功能障碍情况选用不同训练方法和训练仪器。

【 操作程序】

1 .原则根据患者原有肌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肌力训练方式。

(1)肌力为。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被动运动及传递冲动训练(即患者主观

用力试图做肌肉收缩活动)。传递冲动训练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效果较好。

(2)肌力为1 或2 级时,宜进行电刺激疗法、或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此

时肌肉已有一定的肌电活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效果较佳,同时配合助力运动训练和其他免荷运动训练。

(3)肌力为3 ~4 级时,宜进行徒手抗阻训练和各种器械的抗阻训练。 (4)耐力较差的肌肉群,宜进行肌肉耐力训练。

2 .徒练手抗阻训

(1)训练前首先评定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情况,明确功能受限程度,以确定

适宜的抗阻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2)使患者处于适合训练的舒适体位,以被动运动形式向患者演示所需的运动,

告诉患者尽最大努力但在无痛范围内完成训练,训练过程不要憋气;治疗师只起指导、监督作用。

(3)将阻力置于肢体的远端,确定阻力的方向,一般为所需运动的相反方向,避

免替代运动。

(4)提供的阻力应适合患者现有的肌力水平,初始为次最大阻力,以后逐渐增大

阻力;训练中动作宜平稳,患者的最佳反应为无痛范围的最大用力。

10

安全性。

【操作程序】

1.确定训练目标 如果有心电图运动试验条件,最好在训练前先进行症状

限制性心电图运动试验,以确定患者的最大运动强度、靶运动强度(50%~85%最大运动强度)及总运动量。如果没有心电图运动试验条件,可以按照年龄预计的靶心率作为运动强度指标。每周运动量阈值为700~2 000卡(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10~32km)。运动量<700卡只能达到维持身体活动水平的目的,而不能提高运动能力。而运动量>2000卡则并不增加训练效果。运动总量的要求无明显性别差异。

2.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

注意事项

(1)运动方式:根据患者的个人兴趣、训练条件和康复治疗目标选择下列方式。 ①步行:是最常用的训练方式,优点是容易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简便易

学,运动损伤较少。缺点是训练过程相对比较单调和枯燥。体弱者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缓慢步行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快速行走可达到相当高的训练强度,步行速度超过7~8 km/h的能量消耗可超过跑步。步行中增加坡度有助于增加训练强度。

②骑车: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类。室内主要是采用固定功率自行车,运动

负荷可以通过电刹车或机械刹车调节。室内骑车的优点是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运动时可以方便地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安全性好,运动负荷容易掌握和控制。缺点是比较单调和枯燥。室外骑车的优点是兴趣性较好,缺点是负荷强度不易准确控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干扰,发生训练损伤或意外的概率较高.运动中难以进行监测。室外无负重骑车的运动强度较低,所以往往需要增加负重,以增加运动强度。训练时踏板转速40~60r/min时肌肉的机械效率最高。

③手摇车:下肢功能障碍者可采用手臂功率车的方式进行上肢耐力性锻炼。

也可将上、下肢踏车训练结合进行。

④游泳:优点是运动时水的浮力对皮肤、肌肉和关节有很好的安抚作用,-关节和脊柱的承重较小,有利于骨关节疾病和脊柱病患者的锻炼,

16

运动损伤很少。由于水对胸腔的压力,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水温一般低于体温,运动时体温的散发高于陆上运动,有助于肥胖患者消耗额外的能量。温水游泳池的水温及水压对肢体痉挛者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存在肢体痉挛的患者有时在陆上不便训练,但在水中仍然有可能进行耐力训练。缺点是需要游泳场地,运动强度变异较大,所以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运动前应在陆上有充分的准备活动。

⑤有氧舞蹈:采用中、快节奏的交谊舞(中、快三步或四步等)、迪斯科、韵律

健身操等,运动强度可以达到3~5METs。优点是兴趣性好,患者容易接受并坚持。缺点是由于情绪因素较明显,所以运动强度有时难以控制,对于心血管患者必须加强监护。

(2)运动量:运动量指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或消耗的能量。基本要素为:强度、

时间和频度。

①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的运动量,可以用运动负荷/时间(min)表示,例如

速度5 km/h。也可以用代谢当量、心率或主观用力记分等表示。运动训练的目标强度称为靶强度,常用计算方法包括:

一是代谢当量(METs)法:采用METs进行运动量计算是目

前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以50%~80%METmax为靶强度(常用日常生活、娱乐及工作活动的METs值参见下表)。

二是主观用力记分(RPE)法:是根据患者运动时的主观感受

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患者最容易采用,特别适用于家庭和社区康复锻炼。计算方式参阅本书第2章第十二节“心电图运动试验”。

三是心率法:一般采用70%~85%最大心率作为靶心率。

若无心电图运动试验条件时,可以采用心率预计值[最大心率(年龄预计值)=220—年龄(岁)]。由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广泛使用,采用靶心率的方法受到限制。

17

活动 METs 活动 METs 修面 自己进食 床上用便盆 坐厕 穿衣 站立 洗手 淋浴 坐床 坐床边 坐椅

坐位自己吃饭上下床 穿脱衣 站立热水淋浴挂衣 园艺工作 劈木

秘书(坐) 机器组装 砖瓦工 挖坑 织毛线 写作(坐)

`1.0 1.4 `4.0 3.6 `2.0 `1.0 `2.0 3.5 1.2 `2.0 1.2

1.5 1.65 2.5~3.5 3.5 2.4 5.6 6.7

1.6 3.4 3.4 7.8 1.5~2.0 `2.0

生活活动

步行1.6km/h 步行2.4km/h 散步4.0km/h 步行5.0km/h 步行6.5km/h 步行8.0km/h 下楼 上楼 骑车(慢速) 骑车(中速) 慢跑9.7km/h 自我料理

备饭 铺床 扫地 擦地(跪姿) 擦窗 拖地 职业活动

焊接工 烃的木工活 油漆 开车 缝纫(坐) 娱乐活动

1.5~2.0 2.0~2.5 `3.0 3.4 5.6 6.7 5.2 `9.0 3.5 5.7 10.2

`3.0 3.9 4.5 5.3 3.4 7.7

3.4 4.5 4.5 2.8 1.6

18

打牌 手风琴 小提琴 交谊舞(慢) 交谊舞(快) 有氧舞蹈 跳绳 网球 乒乓球

1.5~2.0 2.3 2.6 2.9 5.5 `6.0 `12.0 `6.0 4.5

台球 弹钢琴 长笛 击鼓

排球(非竟赛性) 羽毛球 游泳(慢) 游泳(快)

2.3 2.5 `2.0 3.8 2.9 5.5 4.5 `7.0

②运动时间:除去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外,靶强度的运动时间为15~40min。运动

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在特定运动总量的前提下,运动强度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条件下,一般采用减小运动强度和延长时间的方法,提高训练安全性。

③运动频度: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3~5次/周)。运动频度低于2次/周效果不佳。 ④疗程:4~8周为基本疗程。

⑤运动处方制定程序:一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运动的理解和治疗的监护条件确定患

者每周预计锻炼的总量或总热卡。

二是确定训练频率或每周锻炼次数。 三是将每周锻炼总量(热卡)分解到每次锻炼。

四是根据公式(METs=热卡÷3.5÷体重(妇)×200),将每次锻

炼量换算为METs。

五是确定靶强度。最好根据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结果计算。没有

心电图运动试验条件时,可以用患者自己的日常活动作为参照值。

六是根据靶强度确定患者准备运动、训练运动和整理运动方式。 七是将每次锻炼总量的METs值分解到各种预定的运动量(运动

的METs值与运动时间的乘积)。

八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个性化的训练注意事项。

19

3.操作实施 每次训练应分为准备运动、训练运动和整理运动3部分。 (1)准备活动:指训练运动之前进行的活动,通过逐渐增加运动

强度以提高肌肉、肌腱和心肺组织对即将进行的较大强度运动的适应和准备,防止因突然的运动应激导致肌肉损伤和心血管意外。运动强度一般为训练运动时的0.5运动强度,时间5~10min,方式包括医疗体操、关节活动、肌肉牵张、呼吸训练或小强度的有氧训练。

(2)训练运动:指达到靶强度的训练。一般为15~40 min,是耐力

运动的核心部分。根据训练安排的特征可以分为持续训练、间断训练和循环训练法。

(3)整理运动:指靶强度运动训练后进行较低强度的训练,以使机

体逐步从剧烈运动应激状态逐步放松、恢复到正常状态。其运动强度、方法和时间与准备活动相似。

4.合理运动的判断

(1)运动强度指标:下列情况提示运动强度过大。 ①不能完成运动。

②活动时因气喘而不能自由交谈。 ③运动后无力或恶心。

(2)运动量指标:下列情况提示运动量过大。 ①持续性疲劳。 ②运动当日失眠。

③运动后持续性关节酸痛。

④运动次日清晨安静心率突然出现明显变快或变慢,或感觉不适。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近年来慢跑逐渐减少.以减少运动损伤和锻炼意外。

采用快走的方式逐渐增加,游泳、登山、骑车等方式的应用也在增多。

2.注意心血管反应。锻炼者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心血管状态·40岁以上者

20

特别需要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检查,以保证运动时不超过心血管系统的承受能力。

3.保证充分的准备和结束活动,防止发生运动损伤和心血管意外。

4.注意心血管用药与运动反应之间的关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要注意对

靶心率的影响。

第四章 平衡训练

【 适应证】

中枢性瘫痪(如脑损伤或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或其他神经疾患(如外周神经损伤或病变)所致感觉、运动功能受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等。

【 禁忌证】

严重认知损害不能理解训练目的和技能者;骨折、关节脱位未愈者;严重疼痛或肌力、肌张力异常而不能维持特定级别平衡者。

【 仪器设备】

1 .提供支持面不稳定的设备,如治疗球、泡沫筒等。 2 .提供坐位平衡训练的设备,如坐椅、治疗台和治疗球等。

3 .提供站立位及行走平衡训练的设备,如平行杠、平衡板、体重秤等。 4 .提供视觉反馈改变的设备,如面罩、眼镜和镜子等。

5 .提供较大难度的平衡训练设备,如滑板、踩踏板、水疗泳池等。 6 .提供专门平衡训练的设备,如静态、动态平衡训练仪等。

【 操作程序】

21

1 .选择训练方法及难度时所考虑的因素 以患者平衡功能的评定结果为基础,根据平衡功能障碍情况,考虑如下因素设定训练方法及难度。

(1)支持面:选择支持面的宽、窄及其稳定性和可动性等。例如:双足站立较单足站立的支持面宽;前足足跟与后足足尖相对达到双足一线前后站立较双足并立的支持面窄;地板等的支持面稳定,平衡板或蹦床等的支持面可动。

(2)体位:由比较稳定至不稳定的体位顺序大致为前臂支撑俯卧位、前臂支撑俯卧跪位、前倾跪位、跪坐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扶平衡杠站、独立站、单腿站等)。

(3)状态:选择静态或动态训练。静态平衡训练即在任一体位并采用加负载的方法刺激姿势反射的方法(依靠肌肉协调等长收缩维持平衡,从比较稳定的体位开始,逐步过渡至较不稳定体位)。动态平衡训练法是在支撑面由大到小、重心由低到高的各种体位下,逐步施加外力完成的方法(有调整肌张力保持平衡和改变姿势或体位以保持平衡的两种维持平衡的方式)。

(4)移动的方式:分自我移动和外在移动两种。自我移动的训练难度相对较低,但较外在移动的训练更具功能性。

(5)附加的运动模式:附加前后方、侧方等方向的摇摆可进一步增加平衡训练难度,其中包括上肢各种姿势(上肢外展、前屈、双手胸前交叉等)下的躯干旋转、头的姿势改变(旋转、侧屈)以及PNF 技术中的剁劈、提举等躯干旋转动作。

(6)对平衡干扰的预知性:预知干扰时,预知的输人导致对运动反应的预先正反馈,未知的干扰则使患者被迫应答。

(7)干扰的力量:应考虑干扰力量的大小、速度、方向及作用位置。 (8)感官刺激的传人途径:有视觉、前庭、本体感受器、触觉等。不同的传人途径可改变平衡训练的难度,例如站于软泡沫上可使触觉和本体感受器的传人发生改变。

22

(9)感觉刺激传人的状况:可以是一致的、削弱的或矛盾的。大部分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在单侧前庭功能障碍、脑血管意外或下肢运动系统受累出现异常位置觉时,感觉刺激的传人可以是削弱的或矛盾的。

(10)运动策略:有跺策略、髓策略、跨步策略、保护性抓握等。

2 .训练的基本方法

(1)训练顺序:从稳定支持面至不稳定支持面;由最稳定体位逐步进展到最不稳定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到动态平衡;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

(2)训练强度:由于未应用更多的外在阻力和负荷,因此,总的来说,对此无特殊要求。

(3)训练时间:通常由患者的疲劳程度所决定。若患者不能保持开始训练时的平衡水平则停止训练。

(4)训练频度:原则上训练频度越高则效果越佳。训练频度应尽可能达到平衡反应可成为习惯性动作时为止。

3 .常用平衡训练方法

(1)基本原则

a从静态平衡(l 级平衡)训练开始,过渡到自动动态平衡(2 级平衡),再过渡到他动动态平衡(3 级平衡)。 b 逐步缩减人体支撑面积和提高身体重心,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和躯干运动,从睁眼训练逐步过渡到闭眼训练。训练时注意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损伤。

(2)勺l }练分类除了将平衡训练分为静态平衡训练和动态平衡训练外,按体位还可将平衡训练分为坐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

① 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取坐位,手置于身体两侧或大腿部,保持心情放松。1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坐位姿势的练,患者通过协调躯干肌肉以保持

23

身体直立。开始时需要有人在身旁保护,逐步过渡到无保护独立坐位。2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坐位平衡的训练。可以采用拾取身体周围物品、或坐位作业的方式进行。3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患者在胸前双手抱肘,由治疗者施加外力破坏患者坐位的稳定,诱发头部及躯干向正中线的调正反应。

② 站立位平衡训练1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姿势的训练,患者用下肢支撑体重保持站立位,必要时治疗师可用双膝控制患者下肢,或使用支架帮助固定膝关节。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在能够独立站立后逐步缩小两足间距,以减小支撑面,增加难度。2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在站立姿势下,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开始时由治疗师双手固定患者髓部,协助完成重心转移和躯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由患者独立完成动作。3 级坐位平衡训练:指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患者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站立作业训练等。

③ 利用设备的动态平衡训练平衡板上的训练:患者在平行杠内保持站立姿势和双下肢重心的转移训练。患者与治疗师均立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双手调整患者的立位姿势,然后用双足缓慢地摇动平衡板破坏身体的平衡,诱发患者头部及躯干的调整反应。患者与平行杠呈垂直位(即旋转900 ) ,站立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双手协助控制患者骨盆,缓慢摇动平衡板,诱发患者头部及躯干向中线调整及一侧上肢外展的调整反应。注意将平衡板置于平行杠内;平衡板摇摆的速度要缓慢,减少患者精神紧张。大球或滚筒上的训练:患者双手分开,与肩同宽,抓握体操棒,治疗师与患者手重叠协助握棒动作,并使腕关节保持背伸位。患者用患侧下肢单腿站立,健侧足轻踏于大球球体,治疗人员用脚将大球前后滚动,患者下肢随之运动,但不得出现阻碍大球滚动的动作。健侧下肢支撑体重,患足置于大球上,随大球的滚动完成屈伸运动。注意患者膝关节不应出现过伸;健侧下肢支撑时,要防止患侧髓关节出现内收和骨盆向健侧偏

24

歪的代偿动作;治疗师应始终给予协助,固定患者双手及体操棒。

4 .专门设备的平衡训练

(1)平衡仪训练:患者站在平衡仪装有传感器的平台上,双上肢自然下

垂,掌心朝向体侧,用镜子矫正姿势,通过观看平衡仪屏幕上的各种图形,按图形要求完成立体重心的调整。图形的设计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平衡水平,采用数字、图案、彩色图标等。注意室内安静,保证患者精神集中。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平衡反应低下患者。

(2)水中平衡训练:患者泳池中站立,水平面与颈部平齐。依次完成如

下不同难度级别的平衡训练。

1 级:双足分立,与肩同宽,保持良好的姿势列线;双上肢于肩水平外展,掌心向前,完成双上肢向胸前合拢的动作,并随后返回起始位置。

2 级:双足间的距离缩小,直至并拢;完成1 级的动作。 3 级:单腿站立,完成1 级的动作。 4 级:闭眼,完成1 级的动作。

5 级:双手佩戴划水板,增加阻力;完成1 级的动作。

5 .针对运动系统疾患的平衡训练方法

(1)躯干的平衡训练:主要针对腰痛等脊柱疾患。腰痛患者的平衡问题为姿势摆动过多、平衡反应差、平衡策略发生改变(在平衡活动中,常以骸和腰为支点保持直立姿势,而非正常人以踩为支点)。躯干的平衡训练以本体感觉训练为主要内容。开始时可在坐位进行,通过上肢在矢状面的运动稳定其屈、伸肌力量,改变运动至对角线方向增加水平面上的稳定;以后可坐于治疗球上,进一步增加训练难度,要求患者在上、下肢发生运动前更多地采用躯干活动的策略控制平衡;逐渐可进展至站立位,站于半柱泡沫筒或全柱泡沫筒上(双足或单足),在稳定站立训练时,通过躯干直立位下髓的运动完成侧向接物,在

25

控制性活动时,应用髓的运动结合脊柱的旋转(其中主要是利用胸椎旋转而非腰椎旋转)。

(2)髓的平衡训练:主要针对预防老年人失衡跌倒所导致的髓部骨折。以训练不采用跨步和抓握策略预防跌倒为主要内容。具体训练为:单腿站立平衡;单腿站立同时头部旋转;单腿站立同时上肢完成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运动;单腿站立,上肢、头部和眼同时运动;单腿站立,躯干向对侧屈曲和旋转(同侧手可触及同侧内踩);单腿站立,躯干向同侧伸展和旋转(同侧手向前方、侧方及头后部接物)等。同时从稳定支持面渐进至不稳定支持面,以增加训练难度。

(3)踩的平衡训练:主要针对踩关节扭伤及其邻近肌肉的拉伤。以恢复本体感觉为主要内容。具体训练为:睁眼,患侧下肢单腿平地站立305 ;闭眼,患侧下肢单腿平地站立305 ;睁眼,患侧下肢单腿枕头上站立;闭眼,患侧下肢单腿枕头上站立。此外,也可采用患侧下肢单腿站立时健侧下肢晃动的方法(先屈伸、伸展、 后外展、内收;逐渐增加晃动的速度和范围)。

(4)策略水平的平衡训练:即建立相对于支持面基础成功地控制重心的运动策略,如站立时的跺策略和髋策略;在支持面基础变化、重心移至基础之外的跨步策略和保护性抓握等。

a列线训练目的:通过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最基础的姿势位置,以适应各种活动的完成;以最少的肌肉活动保持良好姿势,最大程度地建立稳定。方法:治疗师用言语和徒手提示患者发现和保持恰当的直立位置。患者可以睁眼或闭眼。具体有:一是患者着白色T 恤,前胸正中挂一深色垂直布条,利用镜子的视觉反馈,尽量让患者使布条保持垂直状态;也可在此基础上完成接物等动作,使身体移动,然后再回到直立位置。二是患者背墙站立(或坐位),由墙提供躯体感觉反馈,墙上与墙面垂直的木钉和木棒可进一步增加反馈程度,以使患者保持直立位置。三是利用运动和力量反馈装置进行姿势列线和承重分布状态的训练,一般采用静态平衡仪训练,也可简单地利用两个体重秤进行。

b运动策略目的:帮助患者建立多关节协调运动,有效地应答坐位和站立位时的姿势要求;其中包括恢复运动策略和建立补偿策略两

26

个方面。常用方法:建立协调踝策略、建立协调髋策略、建立协调跨步策略。

(5)建立协调踝策略:在患者具有充分的踩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在自我进行小范围向前、向后、向侧方的摆动中保持身体直立,且不屈髋、屈膝。这一训练也可在静态平衡仪上训练。若患者稳定性差或恐惧跌倒,可在平行杠内或靠墙、墙角(前置桌椅)等增加安全性的条件下进行。若患者平衡功能有所增强,可通过双髋或双肩小范围的干扰活动进一步促进踝策略。建立协调髋策略:通过应用较跺策略更大的、但又不发生跨步的移动方式进行。此时应用可脱卸的蚌壳式石膏或踝矫形器限制踝的运动。加大难度的训练为窄条上站立、足跟/足趾站立或改良的单腿站立等应用髋策略稳定的各种平衡训练练习。建立协调跨步策略:通过跨步避免跌倒时需要瞬间单腿保持上身体重而不倾倒的能力。训练时,治疗师一手扶握患者足趾部(另一手扶持对侧髋部),抬起患者足趾,将患者身体重量转移到对侧,然后快速地将重心移至非承重侧;进一步可徒手将其足抬起,然后放下;告诉患者该训练的目的为通过跨步预防跌倒。

6 .增强前庭功能的平衡训练

(1)患者双足尽可能并拢,必要时双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随后,单手或双手不扶墙站立,时间逐渐延长并仍保持平衡,双足尽可能再并拢。

(2)患者步行训练,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3)患者训练在行走过程中转头的动作。

(4)患者双足分立,与肩同宽,直视前方目标,通过逐渐缩短双足间距离至要足乙长使支持面基底变窄。在进行这一训练时,上肢位置变化的顺序为前臂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以此增加训练难度;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共为5 ~15min 。

(5)患者双足分立,与肩同宽,直视前方目标,通过逐渐缩短双足间距离至要足长使支持面基底变窄。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双眼先

27

断续闭合,然后闭眼且时间逐渐延长;与此同时,上肢位置变化顺序为前臂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以此增加训练难度;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 。训练时间共为5~15min 。

(6)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7)患者在行走中转圈训练。从转大圈开始,逐渐缩小转圈半径,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均应训练。

(8)前庭损害时,平衡训练可采用诱发眩晕的体位或运动的方法进行,5 次为一组,每日2 或3 组,训练难度自然渐增;从相对简单的训练(如坐位水平的头部运动等)逐渐过渡到相对复杂、困难的训练(如行走过程中的水平转头运动等)。

【注意事项】

1 ,平衡训练前,要求患者学会放松,减少紧张或恐惧心理;若存在肌肉痉挛问题,应先设法缓解肌肉痉挛。

2 .加强安全措施。应选择与患者平衡功能水平相当的训练,一般初始时应选择相对较低水平的训练,逐渐从简单向复杂过渡。训练环境中应去除障碍物和提供附加稳定的措施(步态皮带、治疗师的辅助、平行杠等)。加强患者安全教育,特别要注意患者穿软底、平跟、合脚的鞋。

3 .对于由于肌肉骨骼损害或神经肌肉损害所致的平衡功能障碍,应注意加强损害水平的康复治疗。如肌肉骨骼损害应采用温热疗法、超声波、按摩、生物反馈、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方法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柔韧性。神经肌肉损害应采用渐进抗阻训练、等速训练、PNF 技术等增强肌力;感觉刺激技术、按摩颤震器、PNF 技术等改善肌张力。结合这些治疗,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功能效果。

4 .有认知损害的患者应对平衡训练方法进行改良。具体是将训练目的改变为患者可以理解的,调整训练方法使之更符合患者现状,且治疗更具目的

28

性;鼓励患者完成连续的训练;应用简洁的、清晰的指导提示;改善患者注意力,减少周围环境的非相关刺激,尽量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加强训练中的安全防护和监督,尤其在训练的早期;训练难度的进展宜慢,并在进展过程中逐渐增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平衡训练首先应保持头和躯干的稳定。

6 .动态平衡训练时,他人施加的外力不应过强,仅需诱发姿势反射即可。

7 .若训练中发生头晕、头痛或恶心症状时,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训练。

第五章 协调训练

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

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 【 适应证】

深部感觉障碍;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因不随意运

动所致的一系列协调运动障碍。 【 禁忌证】

严重认知损害不能理解训练目的和技能者;骨折、脱位未愈者;严重疼痛或肌力、

肌张力异常者。

【 仪器设备】 (1) 徒手训练(2)量化训练。 【 操作程序】

1 .种类 上肢、下肢、躯干分别在卧位、坐位、站立位、步行和增加

负荷的步行的过程中训练。

2 .步骤

29

注意事项】 适应证】 (1)无论症状轻重,患者均应从卧位训练开始,待熟练后再在坐位、站立位、步行中进行训练。

(2)从简单的单侧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动作;最初几日的简单运动为上肢、下肢和头部单一轴心方向的运动,然后逐渐过渡到多轴心方向;复杂的动作包括双侧上肢(或下肢)同时动作、上下肢同时动作、上下肢交替动作、两侧肢体做互不相关的动作等。

(3)可先做容易完成的大范围、快速的动作,熟练后再做小范围、缓慢动作的训练。

(4)上肢和手的协调训练应从动作的正确性、反应速度快慢、动作节律性等方面进行;下肢协调训练主要采用下肢各方向的运动和各种正确的行走步态训练。

(5)先睁眼训练后闭眼训练。

(6)两侧轻重不等的残疾者,先从轻侧开始;两侧残疾程度相同者,原则上先从右侧开始。

(7)每一动作重复3 或4 次。 有关量化训练设备根据使用说明书操诈

1 .训练完成后要用与训练相等的时间进行休息。 2 .所有训练要在可动范围内进行,并应注意保护。

第六章 步行训练

30

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截瘫、小脑疾患、脑瘫等)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2 .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如截肢后安装假肢、下肢关节置换术后等)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适应症】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外伤或脑卒中 引起的偏瘫、截瘫、小脑疾患、脑瘫等)

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 如截后肢后安装假肢、下肢关节置换术后等)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 禁忌证】

1 .站立平衡功能障碍者。 2 .下肢骨折未愈合者。 3 .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

【 仪器设备】起立床、平行杠、助行器、拐杖、轮椅等。 【 操作程序】

1 .步行前的训练

(1)肌力训练:患者因病长期卧床,致使身体软弱无力,因此,在下床活动接受行走训练之前,首先要对上肢、躯干、下肢的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肌力训练。对于需要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应重点训练上肢伸展肘、腕关节的肌群和使肩部产生向下运动的肌群、下肢髋关节伸展肌群、外展肌群和膝关节伸展肌群。若患者下肢截肢,则可指导其进行残端肌群和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2)起立床训练:对于长期卧床或脊髓损伤患者,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有头晕、恶心、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变弱等),可利用起立床渐渐倾斜直至调整到直立的方法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只有在患者

31

能够耐受身体直立时,才可以考虑开始行走训练。起立床训练中,治疗师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脉搏,如脉搏加快,提示患者目前的倾斜角度不适。

(3)平行杠内训练:行走训练自平行杠内训练开始。由于平行杠结构稳固,扶手的高度和平行杠的宽窄度均可调整,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因此很适合于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负重训练等。站立训练以每次10~20min 开始,依患者体能状况改善而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平衡训练可使患者通过学习重新找回身体保持稳定的重心位置。当患者的下肢关节及骨骼足以承受身体的重量时,即可准备负重训练。负重是肢体承受身体的重量而受力的状态,负重程度分为:

① 零负重(患肢不承受任何身体的重量,呈完全不受力状态); ② 部分负重(患肢仅承受身体部分的重量,皇部分受力状态,通常遵医嘱,确定体重的百分比加诸于患肢);

③ 全负重(肢体能完全承受身体全部的力量,此为行走训练必备的功能状态)。治疗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程度的负重训练。在平行杠内进行步行训练时,其一端放置一面矫正镜,使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姿势、步态以便及时矫正。

2 .步行训练

(1)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助行器是一种四脚、框架式的铝制行走自助具。行器可移动、携带,宜在医院和家中使用。助行器适用于辅助患者初期的行走训练,为患者使用腋杖或手杖作准备;也适用于下肢无力但无双下肢瘫痪者、一侧偏瘫或截肢患者;对于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或有平衡问题的患者,助行器可作为永久性的依靠。助行器仅适宜在平地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的操作方法:患者用双手分别握住助行器两侧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动20~30cm 后,迈出健侧下肢,再移动患侧下肢跟进,如此反复前进。

(2)使用腋杖、手杖的步行训练:腋杖、手杖的结构、适应证参见第5 章“第三节助行器”中的“适应证及仪器设备”。

① 使用腋杖的步行训练交替拖地步行:将左腋杖向前方伸出,再伸右腋杖,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尖附近。同时拖地步行:双

32

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拖地移动至拐尖附近。摆至步: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双足在拐尖附近着地。此种步行方式特点是移动速度较快,且可减少腰部及髓部肌群的用力;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摆过步: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腋杖着地点前方的位置着地。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应加强保护。此种步行方式是拄腋杖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四点步行: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4 个点在地面,即左腋杖→右足→右腋杖→左足,如此反复进行。步行环境与摆至步相同,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步行方式;适用于骨盆上提肌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老人或下肢无力者。两点步行:一侧腋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腋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同。此步行方式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较快;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腋杖减轻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行后训练。三点步行:患侧下肢和双腋杖同时伸出,双腋杖先落地,健侧待3 个点支撑后再向前迈出。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态;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

② 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最后迈健侧足的步行方式为三点步行。此种步行方式因迈健侧足时有手杖和患足两点起支撑作用,因此稳定性较好,除一些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常采用外,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采用此种步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训练时按健侧足迈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3 种。手杖两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时伸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做为一点,健侧足做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称为两点步行。此种步行速度快,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当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较好地掌握三点步行后,可进行两点步行训练。

33

(3).驱动轮椅训练轮椅对于步行功能丧失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代步工具,使他们借助轮椅仍然能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及娱乐活动,真正地参与社会。轮椅有依靠人力驱动的普通轮椅、依靠电力驱动的电动轮椅以及专为残疾运动员设计的竞技用轮椅。普通轮椅的使用训练主要包括平地前进驱动训练、方向转换和旋转训练、抬前轮训练。 【 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行走训练时,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如防滑地板等)及减少不必要的困扰;衣着长度不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紧,不可赤足进行行走训练。

2 .需要借助于辅助具行走时,要选择适当的行走辅助具和行走步态。 3 .为患者具体选择高度和长度适合的助行架、腋杖或手杖。 4 .如使用腋杖,嘱患者不可将双腋架在腋杖的腋垫上,应使腋前下胸侧壁抵在腋垫上,通过手握把手,用于支撑负重,以防臂丛神经麻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第七章 言语治疗 第一节 失语症

【适应证】

脑部病损所致的各种类型失语症、交流障碍。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仪器设备】

1.仪器与物品 录音机及录音带、口形矫正镜(可供两人并排使用)、节拍器、秒

表、呼吸训练用具(火柴、蜡烛、吸管等)、压舌板、消毒器械等。

2.训练教材 对应的名词、动词图卡与字卡各约300枚,情景画与文句卡片约

50枚,汉字偏旁、笔划卡片,常用实物或模型,各类报刊、书籍,彩色纸张、颜料、各类笔纸等。 【操作程序】

34

1.评价与分析 言语及相关障碍的评定与分析。

2.选择训练课题 优先选用日常用语,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与职业或爱好有关

的内容;训练中所选课题应设计在成功率为70%~90%的水平以上。

3.语言功能训练

(1)听力理解训练:以听语刺激促通法为核心。 a语音辨识。

b单词认知(听词指图):治疗师将若干张图片摆放在桌面上,说出一单词

的名称,令患者指出所听到单词的图片(一般从3选1逐渐进展到6选1)。

c听语记忆广度扩展:用与②相似的方法(从6选l到6选2,6选3,最

后到6选5)或用情景画(治疗师逐渐增加说出的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数量,令患者在图上指出)、地图等进行。

d句篇理解:治疗师以语句或短文叙述情景画的内容,令患者指出对应画

面;或患者听一段小故事后,以“是”或“不是”回答相关问题。

e执行口头指令:先给一些比较简单的口头命令,让患者执行,例如“闭

眼”、“摸左耳”等,如能顺利执行可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先把勺子拿出来,再把杯子给我”、“如果桌子上没有橡皮,就把铅笔放到训练本的上面”等。

(2)口语表达训练

a语音训练:在语音辨识训练基础上,运用功能重组法训练。 b自动语训练:利用序列语(如1、2、3??)、自己姓名等诱出言语。 c复述训练:轻症患者可直接跟着治疗师复述单音节、单词、短句、长句、

无意义音节串(例:安必册大而飞格)。重症患者一边看着实物或图片一边跟着治疗师说单词。如能自然正确的复述,可调整操作,如治疗师说一遍,患者复述两遍;或听到治疗师说时不马上复述,等数秒后再试着复述。

d命名训练(看图说名):可逐张向患者出示图片,令其说出图中事物;直接

呼出较困难者,可先行复述训练,再进一步用容易成功复述的单词,指着对应的图或物提问“这是什么?”,如有困难可给予音、意、口形的提示。还可利用关联词(反义词、关联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