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习题答案延伸

更新时间:2023-10-18 1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保护性的出口促进战略并不是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简单折中,它强调保护本国工业,但更强调促进出口,它是管理贸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管理贸易强调贸易双方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折衷方案,彼此谅解,彼此相容,既注重争取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兼顾对方利益,从而避免极端形式的贸易冲突,限制贸易大战,减轻破坏程度,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博弈的结果。

实际上的进口促进战略:既不鼓励进口替代又不主张出口,实际上推动进口且限制出口的情形,寻求出口极小化和进口极大化,以提供国内所需的资源。

现阶段我国国情和经济国情: 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表现:(1)、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2)、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国情的具体表现:我国已形成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钢材、水泥、化肥、发电量以及主要家用电器等200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接近或超过50%;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已超过90%;我国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我国工商业已经开始“反哺”农业,等等。尽管我国已经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表现为我国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占有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等。他着重阐述了我国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的战略选择。一要重视自主创新和品牌创新,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二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节能减排上下大力气,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三要积极探索工业现代化战略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方面,重新定位三次产业的使命,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在工业现代化方面,要特别重视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决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四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工业化模式和道路。五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逐步消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六要根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调整和完善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政策。一方面要继续鼓励拥有高精尖技术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的外资企业投资我国,另一方面要逐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和单纯靠榨取廉价劳动力获利的。

第一章导论

1、发展中国家具有哪些经济特点?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和现阶段的状况说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答:物价飞涨、银元风潮 、米棉之战、统一财经、

1949年的中国,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是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进行“战后经济恢复工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恶劣,整个社会仍然处在十分贫穷与落后的状态中;人民政府提出“勤俭建国”,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都实行“供给制”,以身作则地组织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计报酬地忘我劳动。——于是,随着国内局势的逐渐稳定,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1950年进入快速地恢复与发展时期。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就比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还高出20%,提前完成“战后经济恢复”任务,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19%!

从人均GDP来看,2008年中国为3263美元,在世界排名第98位,只及世界平均水平9054美元的三分之一,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之后,例如仅为巴西(8400美元)的约2.6分之一。

当今中国的工业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工业发展在“量”的方面突飞猛进,而在“质”的方面却进步不大,许多原材料及低端工业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高性能材料、核心部件

1

和大型设备却依赖进口,“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其次,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国际行为”的态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产品,使中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最后,中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每千美元0.82吨标准油(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而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美元0.30吨标准油,美国和日本分别为每千美元0.20吨标准油和每千美元0.10吨标准油。长期延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已使我国面临资源制约严重、环境难以承受的局面。总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道路可谓是任重道远。

中国确实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庞大,主要因为它拥有13亿人口,若以人均收入计算,中国去年的人均收入才360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谈到庞大的军队,面对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美国、朝鲜因素等,庞大的军队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必要的,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也是骑虎难下,每年有众多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军队若不吸收,年轻人失业率飙升,影响社会稳定;外汇储备数额虽然巨大,但大部分是“不动产”——美国债券,中国只要开始脱售美国债券,其价值必定狂跌,直接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在富翁方面,中国有13亿人口,自然有较多的富翁,而这显示的其实是中国财富的分配不均,而不是中国整体的富裕。

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到过中国并走出其大城市的人都会感觉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需要先进发达国家的援助,无论是在落后地区发展、环保科技的转移等。此外,近年来屡次遇到自然灾害的中国各地,在重新建立家园时,也需要外国的援助,其中就包括建设爱心学校。

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区分有什么体会?试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论证这种区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就要求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增加发展的“绿色”成分,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提质升级的必经路径。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入探索,本版特刊发几位学者的论文,以促进学习与交流。

3、了解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后,你对这门学科有何基本认识? 答: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三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过对发展问题较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激进经济学家试图以他们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主流派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们在传

2

统的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中研究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还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去对照比较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前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 2.研究范围趋于国别化 3.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

4、如何对待西方发展经济学?

答:发展经济学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固有的庸俗性质。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成份。它所分析研究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其本身是有参考价值的。发展经济理论中对一些局部的、具体的问题的分析,并非都是谬误。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各个侧面如人口、工业、农业、贸易、财政、金融以及教育等等,作了相当细致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论点,如两缺口模式指出了一个开放经济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极的概念说明了中心城市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投资项目估价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利用资源时应当把眼光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扩大到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些学说和理论,与新古典学派并不一致,对它们应当区别对待。尽管新古典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正统,但西方经济学界还是有人能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主张。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还可以看到激进学派的理论。激进学派是作为主流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有关经济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上,持有与新古典学派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关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性质和根源,激进学派就提出了比较中肯的意见。

5、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规律?

答:“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即指经济上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以前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 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能力。这种能力的形式是资源配置机制,表现是资源配置效率。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标准就是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OP)与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是否安定等。人均住房标准也在收入水平中。

6、经济发展究竟有没有规律?

答: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之成长主要决定於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累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准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因此,经济增长也意涵决定生产力之诸多因素的扩展与改善。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

3

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1、简评四种经济增长模式。

2、对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有何看法?

答:罗斯托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走向成熟阶段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一些经济增长极开始转变为技术创新极。中国目前也已经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优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在考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后提出的,它正确地强调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理论。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自觉地实践了罗斯托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罗斯托的理论的局限性:一方面,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线性的发展理论,不具备周期理论的预见性,我们注意到,罗斯托的理论中最初只包含了5个阶段,后来被他扩展成6个阶段,那么只要人类社会不灭亡,肯定就还会存在第7个阶段,这第7个阶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根据罗斯托的理论我们都无从知晓。所以,罗斯托的理论虽然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却没有多大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罗斯托的理论忽略了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实际上,小的经济体—— 如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 完全可能以其他的路径实现现代化,或者实现跳跃性的发展。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阶段理论之一,其他的一些经济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也涉及经济发展的阶段,虽然划分的方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同罗斯托的理论具有同样的局限性,即缺乏预见性,不适合作为分析产业革命的理论。

3、经济增长极限理论的要害(关键)是什么?其中有无可以借鉴之处?

答:增长极限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的。该书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个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基本观点: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社会将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意义:我们应发现人类生存的地球极限性的存在,承认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都关系到全球命运和人类前途,增强人类全球性的意识,使全球性问题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中心热点。 经济增长中,不能仅仅追求产量和速度,不能忽视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的极限》所提出的“全球问题”的严峻性,已为世人所认同。不时向人类社会袭来的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现象,在事实上已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人类所能发现的资源和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比较四种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并略加评论 5、如何从本章的论述看到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4

答:发展观问题极为重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或者说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概括起来说有四个方面,也就是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和怎样衡量评价发展的问题。那么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全局的重大影响。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里我想强调四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我国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新的认识成果。树立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发展的实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都深入理解和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就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污染,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人人能够贡献一份力量的,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建设者,所以,在学校、在整个社会上通过舆论引导、理论宣传、道德感召等手段促使人类意识的觉醒,促使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只有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6、最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答:(1)、根本原因(历史必然性) 人类最近五百年来处于历史进步的加速度运动之中, 从欧洲取得突破的人类进步推动了全人类的巨大进步, 至今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与国家都处于人类进入文 明史以来的最快发展时期。这段时间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社会经济文 化方面的取得的进步超过了过去一万年的成就总和。 中国作为全世界诸国中的一 国,也一起上了这趟高速列车。

(2)、具体原因(历史偶然性) a、欧洲最近 500 年的发明创造大部分都免费传入了中国。 得益于自由的社会环境, 欧洲在最近 500 年中在科技与政治文明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在科技与政治文明巨大进步的直接推动之下,欧洲的经济取得了让人类过去历史略显暗淡的惊人成就。欧洲的这些无法计量的发明创造大部分都免费传入了中国, 并被中国人所采 用,这使得中国人创造出巨大的工业财富成为可能。

b、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海外华人的影响。由于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中教育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己有的根基, 以及中国人勤劳吃苦聪明的本性, 使得中华文化圈在接受欧洲先进文明的时候反应较为迅速。而且由于中国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以及普通百姓在物质享受方面的极低要求,使得中国能够以很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世界竞争。

c、某集团在制度性方面的错误有所收敛。某集团自从靠枪杆子控制了大陆地区以来, 接连几十年都在走错误的制度道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从这种一大二公的制度性错误方面收敛了一点,放开了私有制在部分领域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力与创造力随之部分复苏。中国的经济成功得益于中国有高效且有所追求的官僚体系。中国的经济成功是由于中国政府追求基于表现的合法性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制度化。

7、是否存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答:中国之所以选择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因为:1、在经济体制上,中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国有经济在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在开放上,中国采取渐进

5

式的开放路线,资本市场和服务业的开放滞后于制造业。3、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国内区域和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中扩大,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率小于国内生产增长率。4、中国政府部门在经历多年改革开放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控制和干预经济的激励,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的占比高于其他任何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东亚国家。5、、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四主型”制度。

当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新情况而发展变化。当前,中国模式正发生下述重要变革: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下形成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在资本化进程中有效控制资产泡沫化问题,在激发经济活力中有效解决贪婪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国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与西方模式、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等有着明显的区别,贯穿于其中的主题和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转轨模式。因此,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国模式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借鉴是理所当然的,中国模式当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

8、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的原因。 答:(1)、 贫穷使这些国家的人民不能为未来进行储蓄,不能积累使其摆脱当前困境的人力资本。(2)、许多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为高昂的交通成本所困,因为这些国家或处于内陆,或位于高山地区,或者缺少可航行的河流、漫长的海岸线、天然港口。许多国家陷于贫瘠的自然条件之中,或者农业生产率很低,或者易于遭受持续的旱灾。

(3)、政府缺乏财政资源来提供这些公共物品。这至少出于三个原因。第一,人民本身非常贫困,因此无法征税。第二,政府可能是不称职的、腐败的或者低效率的,因此不能征收足够的税收。第三,政府可能已经负有巨大的债务(例如,十年前借的债务),必须使用其有限的税收收入来偿还债务而不是将其用于新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债务可能是这个国家重新走上经济发展道路的惟一途径。

(4)、政治不稳定,这些经常爆发战争、革命、动乱,经济环境恶化。 (5)、文化环境成为发展的障碍,许多传统的因素阻碍了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6)、外国设定的贸易障碍会阻碍穷国的经济发展。这些障碍有时是政治性的,除了贸易之外,还有很多源于国外的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一国的发展。

(7)、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创新活动的巨大差距当然是造成最富的国家与最穷国家发展差异的最根本原因,它也是造成最贫穷的国家未能踏上发展之梯的最根本原因。富国从创新中获得了更大的财富,从而进一步激励了创新;而穷国则做不到这一点。

(8)、当贫困家庭选择生育更多的孩子时,人口陷阱就成为贫困陷阱出现的一个理由。选择生育多个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其结果却是灾难性的。当贫穷的家庭拥有很多孩子时,他们便不能负担每个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方面的投资。他们可能仅能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送一个儿子去上学。因此,一代人的高生育率导致儿童生活在更为贫困的境地中,并且使得下一代的生育率更高。快速的人口增长也为土地和环境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此使贫困状况更为恶化。

第三章资本形成

1、从贫困循环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等理论得到什么启发?如何认识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

2、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国内储蓄水平?从本章第三节介绍的一些论点反思我国国内储蓄状况。

6

答:(1)、提高储蓄存款利率,刺激居民存款的积极性(2)、收消费税,消费越高,付出的税收代价越高,从而降低消费,增加储蓄。(3)、尽一切努力提高居民收入。

要使居民进行储蓄,首先要使他们得到温饱。在那些大部分人口生活消费处于或接近温饱水平的国家中,私人储蓄的利率敏感度将几近为零。的确,由于大多数重大变化发生在国家从低收入向下中等收入状态转变之时,而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之间转变时的变化相对较小,因而维持生计的模型可能预示着储蓄行为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然,即使在中等收入国家,如果收入分配倾斜到致使大部分人民生活处于或接近温饱水平,储蓄的利率敏感度也会降低。

流动性有限和储蓄的预防动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储蓄率格局。如果贫穷的消费者不能借到钱却面临着收入不保的风险,对预防性储蓄的需求就会上升。因此,流动性限制/预防性储蓄假设可能预示着,正是没有机会进入信贷市场的最贫穷的消费者可能储蓄最多。

在许多低收入国家,增加低收入国家的储蓄可能需要推出一项替换战略。世界银行最近对高业绩的亚洲国家的一项研究,强调了降低公共部门赤字的作用,它是实现更高的国民储蓄的重要手段;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并减少其反复性,推动宏观经济更全面的稳定也被视为促进储蓄增长的有效途径。在某些亚洲国家,强制性储蓄计划对于增加储蓄可能也起到了作用。在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在利率上升时,居民储蓄率似乎也明显上升,其反应与工业国中一般可观察到的情况似乎没有较大差异。

近20多年中,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而同期储蓄率同样较高的日本、韩国,其储蓄率则处于31%至32%左右。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高储蓄率带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好处也有危害,这都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有关。 (1)、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最后,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

(2)、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下,高储蓄率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过高的储蓄率值得担忧,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首先,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市场规模偏小,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 其次,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最后,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

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3、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利率政策? 答:(1)、低利率刺激投资。

7

(2)、差别利率引导投资方向。 (3)、有管理的利率政策(最好是钩住)有利于稳定经济,避免过大波动

鼓励投资。农村适当增加利息,城市则减少利息,鼓励投资,形成向农村投资的势头,比例调控一下,应该是流向增加20%~30%,以形成稳定的基石,然后这个比例便会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基础,常期的循环下,可以保证整个循环的良好运行与稳定。。。

第一,不囿于传统理论和传统做法,讲求实际,大胆灵活地对利率进行调整,实行积极 的利率政策。提高利率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它首先增加了人们储蓄存款的要求,由此减慢了 货币的流通速度, 虚假需求的减少, 也就限制了货币的扩张, 从而减少赤字, 抑制通货膨胀,信贷扩张有所缓解。为了不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首先保持贷款利率相对稳定,同时提高存 款利率,待金融储蓄猛增之后,再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逐步降低利率。其间还要灵活频 繁地调整不同期限的利率比差。第二,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利率政策应随着通货 膨胀的不同水平而有所差异。就如我国,在高通货膨胀的时期, 央行应该首先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 以避免通货膨胀对实际经济增长带来的损害。而在低通货膨胀的时期,央行的利率政策则应首先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 但要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第三,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利率政策的效应,充分发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低通货膨胀国家可以实施逐步放开利率的计划,它能保持住实际利率的正值,前提条件是对银行的监督是强有力的,而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另外,需求管理和其他政策也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在这一组中,适于全面放开利率的是那些主要通过执行良好和可信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实现了较长时期价格稳定的国家,它们还需要强化关于银行系统的审慎的规章制度体系。已经放开利率的低通货膨胀国家将希望维持经济的稳定,并继续改善银行监督工作。

在高通货膨胀国家,强有力的和可信的稳定化计划,以及同样强有力的成套的规章制度,通常是最佳的初始政策措施。在货币形势稳定和银行监督得以加强之后,再行取消利率限制应该是适当的。经验性证据表明,取得成功的国家既实现了价格的稳定,又实行了灵活的名义利率。在利率上升时,必须预先公布上升的幅度。已经放开利率的高通货膨胀国家,可以强化对银行部门进行审慎控制的系统,实施刺激私营部门发展的强有力的和可信的稳定化计划。而这又会相应地使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局面更加严重。在过渡时期,如果利息将要失控,那么就有必要重新规定名义利率,并将其保持在正值的实际水平上。一旦恢复了对银行系统的信心,旨在稳定物价的政策已见成效,而且企业部门的金融形势确已改善,就可以放心地取消对贷款利率的限制。

4、如何认识资本的作用 答:福利性投资通常为功利性投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功利性投资是建立在福利性投资基础之上的,没有福利性投资也就没有功利性投资。先期的福利性投资演变为后期的功利性投资,进而形成专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承载着具有了普遍性和专用性人力资本。

虽然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那是革命时期的说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是有可能为人、为劳动者服务的。投资或资本的作用,劳动价值得到提升,收入增加。如果资本收益过高,则劳动所得递减,相对而言,资本的积极性越高,但劳动者的积极性越低。所以投资是有选择性的。在以资为本的社会,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得到的收益增加值很少。国家作为左手托人民右手托资本的裁判,应该有一个说法。区别在于是以资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如果资本收益过高,则是以资为本,如果劳动有合适的收益,则是以人为本。多少合适,随着社会的前进,这个比例是变化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人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可能资本收益的比例要高一点是可以接受的。但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劳动的收益是线性增长的,这就会造成差距越来越大,引起社会矛盾越来越多。所以劳动收益的比例应该是增长的,而资本收益的比例

8

应该是递减的。这样的资本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这样的发展是脱离人民的发展,这样的GDP不是科学的GDP。另一个方面,如果劳动者要致富,就必须要投资,增加劳动的价值。投资的选择性与人民的致富。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资本对人民致富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目前片面追求GDP的情况下,只要是投资就一股脑地上,那是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所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第一要拉投资,第二要选择投资,要选择以人为本的投资。因为资本的选择性,又要发展和使人民致富。那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使其适合现代投资的选择性。知识改变命运不是空话,当然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第五个问题,税收与政府积极性。理想中的资本,是以人为本的资本,是帮助人民,提高劳动价值的资本,他不是以赚取最大利润为根本目的,而是以资本和劳动双赢为根本目的。理想中的发展,是资本与劳动和谐共赢得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资本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发展服务的,更不是为赚钱服务的。发展是为劳动者服务的,而不是为政绩服务的。

5、如何认识资本逐利性与落后地区资本形成的矛盾

答:揭示资本的逐利性和贪婪性时,马克思指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决不会放弃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基本性是逐利的。马克思对于资本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资本逐利和贪婪的本性,贯穿资本主义整个发展史。在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逐利和贪婪是靠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甚至不惜借助于战争进行殖民掠夺,“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就当今世界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是纯粹靠所谓民主制度发展强盛起来的,而是靠早期的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用别人的鲜血和汗水筑起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成熟”。什么叫资本主义?简而言之,把资本当作主义,迷信资本的逐利本能,核心就是私利。最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充分揭示,资本被极端化,必然导致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危机爆发。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贪婪性的同时,也指出了资本对社会进步和推动的积极的一面:资本的出现是相对于等级制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因为它具有推进社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强大动力。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们获取利益的积极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资本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人身依附,社会活力增加,生产力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发展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资本对社会进步和推动的积极一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章人力资源

1、利用人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的人口问题,并认识作为一项国策的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已相继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长的“三线交叠增长”的非常时期:总人口继续直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社会赡养负担最轻,另一方面,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在面临劳动人口比重和绝对量增长的同时,还将面对失业人口继续上升的趋势。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作出劳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丧失的不仅仅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国家财力和自身养老金积累的“黄金时代”;更为严峻的是,我们还面对着人口年龄加速老化的挑战。

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过去十年我国处于人口低增长阶段,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与此同时,出生性别

9

比失调、老龄化等人口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出生率低,缘于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控制保持人口适度的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体现了人口陷阱理论。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还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而婚姻法则将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原则确立在总则之中。概括的讲,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的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唯一正确选择。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家庭健康发展的需要。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不得其用的原因何在?

答:发展中国家的公开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供大于求,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外,主要因为农村人口迁移。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论》一书中对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占统治地位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发达的工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间收入、福利差距扩大,农业边际收益递减,教育发展,城市的吸引力扩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必然流入发达工业部门,最终的结果是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而劳动力的转移率依赖于工业部门利润的增长率,如果工业部门的投资过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使工业部门就业停滞。而城市工业部门出现就业停滞状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工业部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劳动力就业比以往更为困难;第二, 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相对下降;第三,经济发展使工资成本呈现上涨趋势,这反过来又促使了资本的集约化倾向。

(1)、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已经远远超过解决创造就业的能力,从而引起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2)、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大(3)、知识失业问题较为严重(4)、自营职业所占比重较大

具体说来:(1)、体制落后导致开发萎缩。经济体制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经济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调控、管理方式。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的实际质量的高低,即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需要由人力资源开发来实现的。推动西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靠思想动员,根本上要靠改革体制、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要建立起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热情的机制。

(2)、教育行为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从经济利益方面来考虑,教育过程结束后,最终的直接受益者主要是受教育者个人,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劳动技能与知识水准,扩大就业的选择空间。作为教育成果的接受者,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这是基本的经济原则。然而,发展中教育体制改革落后,割断了支出与收益的关系,导致教育劳动得不到价值实现,教育投资得不到正常回收,从而制约着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仅影响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也影响了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教育培训部门总是希望政府重视教育,因为这和他们的投人直接有关。然而,这类部门一个根本性的困境在于,它虽然希望得到社会重视,但却不重视教育事业的产出是否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我国,由于教育经费开支不是来源

10

于经济循环系统的内部支出,其他产业部门所需要的教育成果也不是直接来源于教育部门,而是由国家行政力量插手其间,其结果不仅导致教育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本供给,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失去了专业方向的市场引导,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教育结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都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从办学效果看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浪费。而且还造成许多用人单位不考虑职位需求,造成不合理的“人才高消费”,本可由中专生干的非要大专生,本来可用大学生的,却偏要用研究生等等。

(4)、人力资源配置非市场化. 资源只有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一下才能实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置的非市场化,也必然导致利用效率低下。西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滞后,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计划性和非市场化配置,使市场价格不能反映人力资源价值,不能形成以工资为信号的调节机制,没有这一机制去反映和联结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开发的投人就不会得到合理的回报,人力资源在工作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必然不能激励人力资源努力工作,相反,形成的是一种奖勤罚懒的逆向调节机制。人力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对用人单位来讲,往往会出现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结构性失衡局面。

(5)、缺乏吸引人才的大环境。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说到底还是西部缺乏一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以及激励和开发人才的大环境。发达国家之所以对其他地区的人才产生强有力的吸引,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的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人力资源价值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平竞争和能力至上的社会环境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人才磁场,反观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制度和文化比较保守,价值观单一,开放性不足。各种因素使得西部人力资源价值在社会上得不到充分的认可,个人的发展空间有限,因而形成外流。西部宏观及微观人力资源环境的紧张是造成成西部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如果西部的这种人力资源制度和文化环境没有改变,那么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金,也不可能会导致东部的人才大批西进。

3、如何进一步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

答:在打破旧体制方面,至少有这么几项工作要做。一是进一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上的壁垒,特别是城乡壁垒。否则,它会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二是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这些歧视在我们的劳动力市场上是很公开的,甚至到了习以为常的地步。国外很多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会大大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必须逐步减少和消除歧视。三是打破行业性的垄断。部分行业的行政性垄断是目前劳动力市场还不够有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人为地限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致使这些垄断性的行业不能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劳动者不能公平地进入这些行业进行竞争,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行业垄断一定要打破。

第二,在建设新体制方面,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的作用:第一是对劳工权益的保护。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外部环境。劳工权益的保护包括:一是制定劳工标准,如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国际上对这一方面的讨论越来越多,下一步它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当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应逐步同国际接轨,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二是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尽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商保险制度。这些方面是制约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除了劳工权益的保护外,政府的作用还应体现在公共培训上,这是积极的劳动力就业政策。现在各国都在把解决失业问题的重点转向了培训方面,特别是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培训。这个问题不能要求基础教育来承担,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学校,进入了劳动力队伍。政府应利用公共传媒提供提高技能的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的综合开发原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和最终目标,

11

优先发展和保证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福利改善的开发内容;(2)“弱势人群”优先受益的原则。为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人力资源开发要避免单纯地为富人“锦上添花”、使健康的人更健康,而应该向低收入的穷人“雪中送炭”,积极发展有利于低收入人群的教育和培训项目,优先为其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3)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西部人力资源时要协调好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为此,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和作用,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的新战略的高度上进行重新评估。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滞缓,固然有其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但长期以来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加快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步伐,必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明确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主体,建立公平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对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规范和立法工作,保证人力资源市场的有序运行。

4、如何认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推动现代经济知识化 5、发展中国人口普遍较多,究竟是资源还是包袱

人口增长过快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经济发展负担沉重。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持续增加,为了解决数量日益庞大的人口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等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问题,国家不得不将本来并不多的国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国民的基本生活消费。特别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其粮食产量的增长率,粮食自给率下降,不得不拿出本来就很紧缺又来之不易的外汇进口粮食,致使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大,用于投资的积累基金所占比例过小。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而难以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其结果是经济增长乏力,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和制约;第二,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必然导致其个人在生活资料和资源的获取与占有上出现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严重的社会贫困问题;第三,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个人之间在获取和占有社会经济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差别,再加上其他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出现并加剧。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廉价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将吸引全球资本和技术的输入,拉动制造和加工,由此拉动就业,出口,贸易顺差,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以及外汇储备。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全球资本和技术将转移到下一站,这一过程导致了全球资本,技术和制造加工业不断从高工资国家向低工资国家的转移,导致全球经济地理的重新分布,以及导致了中国崛起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相继发展。

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仅为国内的制造企业所利用。同时也吸引了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在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加工制造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些企业中决大部分是引进资金和一条生产线便可以开工的低级制造企业,如玩具、纺织、制鞋业等。即使是高段如需要较大规模的机电制造业,倚靠的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因为技术工艺可以引进,最终需要的仍然是装配流水线的熟练工人。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在国际上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市场。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从表面上看,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留下了较高的利润空间,成为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长此以往,“低廉劳动力”带来的只能是忧患而不是优势。首先,“廉价劳动力”,使我们陷入低技术的陷阱.高工资、高收入反映了高技术含量。“廉价劳动力”引进的往往是高污染、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夕阳工业”、“淘汰工厂”。

12

廉价的低端劳动力,遏制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其次,“廉价劳动力”,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者收入过低,维持低水准的生活,没有条件对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进行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素质无法提高,甚至出现所谓的“盲流的孩子还是盲流,民工的孩子还是民工”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停滞。

第五章人口流动

1、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特点,论证二元结构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答:二元结构模型运用到中国时,显然是夸大了城市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因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既受到传统工业化道路和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也取决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非城市化道路,这使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更为复杂,不仅工业化未能成功吸收庞大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又形成了庞大的城市失业大军。张桂文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突出特征是: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郭建雄从资本存量结构的变化,投资结构的非农化倾向,相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和城乡收入水平的变动揭示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扩大和不断强化的发展态势。陈迪平则更是从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状况,中国城市工业状况,中国的消费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等方面全面揭示了中国二元经济运行的不良后果,如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安定。

通过将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实际的结合,我们大大深化了对我国经济结构特征及转换的认识,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并没有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使经济结构,收入分配格局和失业问题等得到根本的改观。国家存在的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表明,上述经济结构理论及其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以更加审慎的目光来看待以往的理论成果及政策措施。笔者认为,国内对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存在三个不足。(1)、在研究方法上重实证研究,而轻基础理论研究。(2)、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划分主要以工业化为目标采取了产业划分法,而忽略了产业内部传统与现代的差异。(3)、对我国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的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不够。

刘易斯的二元论对中国不完全适用,在于他的理论基础,他的“二元变为一元”的依据是古典时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在此上发展起来的古典经济学。凡不合于古典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情况和条件,均被作为模型的例外或限制条件而不予讨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的国家的最大贡献,是指出了劳动力在资本短缺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替代物质资本、对社会总资本的积累起到特殊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对于中国的实际,确有某些重要方面之不足,它还不能解答中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为分析乃至指导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工具。总之,完全套用古典经济学分析的中国二元结构,从理论的背景条件看,是明显不合适的。

2、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何制定农村人口流动政策?

答: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的,是为了保证农业为工业积累而建立的。就政策而言,一系列控制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从总体上讲,也是适应工业的要求而出台的。例如,起作用最大的户籍制度,以及粮油供应、住房、福利、医疗、就业等制度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工业落后,城市工业规模太小,以及由此决定的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太小,容纳不了更多的人在二、三产业就业,在城市定居。如果没有这些制度,让农民自由流动,自由进城,可以想象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就必然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失业,到处是贫民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适合工业发展的需要,原来束缚农村人口流动

13

的政策、制度,有的被废除,有的逐渐松动(如户籍制度),并将被彻底改革。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的发展,总体上说是和工业化在不同时期的规模相适应的,是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从工业发展阶段看,1990年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业规模较小,所需劳动力较少。1990年后,开始步入中期阶段,工业的规模有了相当大的扩大,所需劳动力也大量增加。这就需要农村人口比较自由的流动,从而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人口政策的松动,农民获得到城市就业的机会,于是,在我国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潮,农民得以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学习。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时时常遭遇这种身份尴尬,他们很难和本地居民平等地享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权利。无疑,中国城乡对垒的户籍制度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的感情,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了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力,这不仅阻滞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延缓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消除二元体制下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阻滞,确保人口有序流动,使农村流动人口能在城市正常工作就业和生活,这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业化是农村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我国各个时期的农村人口流动规模、政府采取的各种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都可以从工业发展的状况得到解释,都应主要从工业化的角度去认识。我们今天也应从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和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之健康发展。可以预测,我国在工业化中期(到2020年),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是相当大的。面对大量的农民要进城,要转为城市人口,需要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加强城市建设,要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改革户籍制度,要给予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特别是政府要发挥好引导、组织、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 ,指导方针: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因势利导,宏观控制,加强管理,兴利除弊。要通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就地消化和吸纳绝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秩序地跨地区或进城镇就业,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教育、服务措施。

其次,指导思想 :由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专项服务,体现在由社会防范控制为主的治安管理向城市统筹规划、综合服务和管理转变;由过去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方式向流入地、流出地政府密切协作配合转变;由以户籍人口管理为主向以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为主转变;还将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基层组织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转变。

3、乡镇企业在我国工业化和农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乡镇企业,这种充分体现中国国情的经济实体、就业实体和产业群体,世界上发达国家没有,发展中国家也学不到,是中国的独创。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党领导农业和农村改革开放的丰硕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乡镇企业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地位也就越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它的发展大量吸纳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并推动了小城镇建设。

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就是有乡镇企业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一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靠乡镇企业去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乡镇企业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从长远看,只有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建设现代农

14

业中的龙头作用,才能使千家万户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中国农村工业化需要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是伴随着农民转移就业的深层次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工业化就是不成功的。乡镇企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大载体。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乡镇企业的作用不可替代。三是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中国不是城市越大越好,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上。因为大城市已难承载更多的农民工进城。但是打造小城镇必须有乡镇企业支撑,否则小城镇就缺乏发展的动力。综上所述,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有其特殊必然性。

乡镇企业的基本贡献:(1)、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第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第二是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第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改变我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改变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部门,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3)、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贡献。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贡献,不仅仅反映在宏观层次上改善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状态,而且反映在微观层次上,为集体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4、联系我国民工潮的情况,分析托达罗模式的基本观点。

答: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的, 是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从农村向城市移民过程原因的一种理论。该模型的出发点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失业, 而人口是在普遍失业这一条件下流动的。托达罗认为, 促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 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所谓的预期的收入差异, 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二者组成。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移民人数猛增, 这主要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扩大的结果。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大量失业现象, 新的迁移者在城市很难马上能找到他所预期的高收入职业, 因而当农民在作出迁移决策时, 除了考虑收入因素外, 还必须在获得高收入职业的可能性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业或就业不足之间进行权衡。 民工潮产生的背景在于我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城市分割的二元体制至今未被打破, 由此而产生的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而消失, 反而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由此可见驱使农民从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真正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剩余劳动力的本身。

民工潮实质上是在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下, 预期收入扩大化的产物。它大大超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含义, 给整个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严重冲击了整个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实际上,民工潮不但加大了社会成本, 同时也无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工在城里打工, 由于受户籍及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他们只能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 一般就业于收入低、福利差、不稳定的职业。所以, 虽然可以从城里获得比农村里更高的收入, 但仍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措施:(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且素质低, 而资金、技术等要素相对稀缺, 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基本国情。因此,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增收, 扩大就业, 进而有效缓解.. 民工潮.. 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2)、加快城镇化步伐。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这主要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农村工业“离土不离乡”的政策使然。我国城市化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萎缩了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3)、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村经济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其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农业与有关产业形成系列, 最本质的持征是农业与

15

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核心,就是谋求实现环境和生态保护,最终使环境、生态社会和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以及与21世纪技术的冲突,将迫使中国制定崭新和特殊的发展方针。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下:(1)、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国民素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子孙后代幸福的根本大计,必须把实行计划生育和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切实加以贯彻落实。(2)、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3)、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4)、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第十五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

1、发展中国家60年来的经济发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成就。(见书)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见书)

3、发展中国家从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困难在可以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见书) 4、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见书) 第十六章发展经济学的展望 1、评论“发展经济学衰亡论”。(见书) 答: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已经走向“衰落”或“死亡”的看法。自从赫希曼提出“发展经济学已经衰落了”这个颇具争议性的命题以来,拉尔、克鲁格曼等在西方经济学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学者也先后撰文支持“发展经济学衰亡”论。虽然与此同时刘易斯、达特、陈宗胜及谭崇台等人进行了反驳,并对发展经济学的演进趋势持乐观态度,但是,作为经济学一个独立分支的发展经济学,其影响持续减弱(一直到今天),却是不争的事实。赫希曼曾经以发展中经济与发达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否互益以及单一经济学是否具有普适性为标准,将发展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激进经济学区别开来,并以后者的攻击为条件来解释发展经济学的衰落。赫氏的理论逻辑,被达特指责为从错误的定义出发,得出了发展经济学衰落的错误结论。

一贯以反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派自居的哈伯勒说,由于凯恩斯理论对初生的发展经济学的深刻影响,一些有代表性的发展经济学家如普雷维什对大萧条产生严重误解,以致放弃了新古典主义的信仰,滋生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和受发达国家示范效应不良影响的不正确论点。哈伯勒还进一步地说,只存在着一门“单独的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而不存在着

46

与新古典经济学并立的发展经济学。显然,哈伯勒从根本上否定了发展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必要性,也就是宣布了发展经济学的“死亡”。另一位对发展经济学的过去彻底加以否定,认为发展经济学未必因贫困而走向灭亡的代表人物是拉尔,他说:“ 在这意识形态影响很深的时代,要在自由放任主义和直接控制教条之间走中间道路,也许是 空想。……发展经济学的死亡,可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共同兴旺。”

哈伯勒和拉尔的抨击十分激烈,但是并未打中要害。第一,未能认识初生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历史背景。第二,未能说明它的具体缺点何在。初生阶段发展经济学是适应初生的发展中 国家社会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从殖民地、附属国转变而来的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的是工业化 和为工业化而积累资本,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计划管理。由此,初生阶段发展经济学含有四个特点:重视工业而轻视农业;重视资本积累而轻视人力开发;重视计划管理而轻视市场机制;重视内向发展而轻视对外开放。这种经济发展思想不仅是深受苏联模式影响的一些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原则,而且也成为不少并非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石。历史经验证明,按照上述方针发展的结果,不少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工业体系初步建成,国民生产总值较快增长等,但也产生后患很深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是,农业停滞不前,工业企业缺少活力,教育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

对初生阶段发展经济学应当作两面观:一方面,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因为它所体现的思路符合当时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要求,也适合它们面临的国内外情况,而且实践的结果也证明它并非完全谬误;另一方面,要看到它有畸轻畸重的缺点,特别是不重视市场——价格机制对调节经济、发展经济的巨大作用。现实的经验教训迫使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发展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片面强调工业化转而重视农业进步,从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积累转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从片面强调计划管理转而重视市场机制,从片面强调保护性的内向发展转而重视开放性的外向发展。这四个转变显示发展经济学在基本思路上改弦更张, 从结构主义向新古典主义转变,标志了发展经济学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称为“新古典主义的复兴”。著名的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克尔恩克罗斯说:“我认为新古典主义复兴是重新肯定市场力量对促成经济发展的影响。”

初生的发展经济学或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向第二阶段或新古典主义复兴阶段转变是否意味 着发展经济学已趋于“贫困”,甚至走向“衰退”或“消亡”呢?答案应当是否定式的。首先,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并不覆盖全部发展经济学。其次,具有结构主义特点的第一阶段发展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再次,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就当时的情况看符合发展中国家主客观的要求。最后,新古典主义复兴表明人们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化,更为全面,而不是向后倒退。

在复兴的新古典基本思路影响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情况,认识到必须在经济体制上进行重大改革,变国家干预甚至计划指令经济为市场经济,确认市场—价格机制不仅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机制,也是有效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机制,认识到,针对国家干预甚至计划指令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坚持改革,坚持市场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应是发展中国家必由之路。经验已经证明,较早地走上这条路的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较为快速的经济发展。

2、谈谈你对新的发展经济学的设想。 答:(1)、在新兴制度主义影响之下,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看成经济机制的外生变量,是一种“无制度的”分析,这种分析是脱离实际的,因为在现实经济中制度的存在和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增长和发展。因此,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不能只关注资金投入、出口鼓励、技术引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纯经济因素,而应该更重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或障碍作用。(纽金特提出,对制度变迁原因和某些制度形成的合理

47

性进行研究,是发展经济学的“新线索”。当然,由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的理论和诺思建立的新历史经济学对新兴制度 主义的形成并扩大它们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影响起了重大作用。)

(2)、.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观察到,某些经济政策在一国有效,而在另一国却无效,究其原因,他们认为,这是由于经济政策措施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进行,因此,对经济政策措施的研究不能不越过经济分析的范围,应该对政策措施的变动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作出研究,而且还要 看到政治市场中的不完全性比经济市场更为突出,其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更高。尽管将政治行为内生化比较困难,也必须从多方面努力使其内生化,如更多地考察政治市场的特性,政治偏好与经济决策的关系,寻租行为和其他直接非生产性活动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3)、应当看到发展经济学从第二阶段向20世纪80年代后的第三阶段的转变也深受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形成“亚当·斯密复兴研究热潮的影响。这一热潮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它并不意味着重新强调斯密所倡导的自由经济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对配置资源和促进发展的巨大作用,而意味着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者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经济分析思路的束缚,重新恢复了对政治、法律、历史等非经济因素的巨大兴趣。众所周知,在经济问题分析中重视政治、法律、历史甚至道德伦理等因素正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们的特点,他们由此而称其经济学为政治经济学。

( 4)、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家重申并推进了20世纪70年代就已有人提出的寻租理论。西方经济学界论证寻租现象本来是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他们从进口垄断开始,进而研究一般经济管制所引起的问题,认为凡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限制的,都会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使少数人获得巨额利益,而社会却蒙受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助长贪污腐化之风,使社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市场机制有待培育,有序而公平的市场竞争还未形成,法制还不健全,而旧体制和旧观念残余影响未衰,比起发达国家来说,一些人更容易凭借权力去攫取经济利益,甚至索取贿赂,不可否认,这在发展中国家是十分严重而又相当普遍的现象。寻租行为可喻为“看不见的脚,在它的践踏下,“看不见的手”是难以正常地发挥作用的。权力进入市场所引起的问题,其咎不在市场。显然,寻租理论已不是一种纯经济分析,而是联系制度、体制、政治因素来分析的,它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5)、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也充分利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就,使用许多新古典的概念和范畴,广泛地进行构建经济发展模式的尝试,较多地把理论研究与数量分析结合起来,甚至接受了新古典主义对经济发展的某些基本看法如渐进而连续的过程。但是,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家们清醒地看到,不加分析和批评地接受新古典理论必将在实践中付出代价,应当修正新古典主义抽象分析前提,把理论建立在符合实际、更为坚实的基础上。为此,他们延伸了新古典理论对于某一的、静态的资源配置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历程进行了深入的论证。他们否定了新古典理论中无制度背景、无磨擦的分析,大量引入制度范畴来解释人们在经济发展中相互竞争与合作的机制,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成长、停滞与衰败的不同模式。他们批评了新古典理论中把技术作为经济体系的外生因素的观点,把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制度现象来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见,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古典主义,但又不是完全背离新古典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向古典主义回归,但又不是完全向古典主义回归。它推动了古典主义的复兴,对新古典主义作出了合理的扬弃。它应当定名为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由此可见,所谓的发展经济学“贫困”论或“衰亡论”,如果不算是谬论,也应当是误解。

48

中消化吸收与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环节。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是实现国家技术赶超与突破的前提。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是实现引进技术本土化的重要条件。我们要根据具体国情根据我国劳动力素质状况以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调整和创新使之融入我国相关技术体系迅速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进而达到带动我国相关技术水平提高的目的。 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工作是增强引进技术生命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消化吸收和创新所引进的技术往往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衰落。

5、技术进步是怎样推动产业结构变革的?(书145页、148页) 6、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反而会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所转让的技术并不都是本国最先进的技术,例如美国政府就规定对外转让的技术要有一定的时间差,甚至发展中国家引进的一些技术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技术,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必须不断购买更新的技术,在技术上逐渐成为发达国家附庸,无法超越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要加强鉴别,引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实现技术上的独立开发和创新。

不是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全部照搬来,就能获得相应的生产效率的增进和社会的进步。实践表明,片面、盲目地引进国外的所谓“先进技术”,相反还造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西方“不适用”技术的严重依赖,加剧了其国内两极分化、城乡对立、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恶化。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应简单盲目地模仿、照搬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而是要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对所引进技术有所选择。

舒马赫的中间技术论认为,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在资金充裕、劳动力短缺的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而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是劳动力供给充裕,资金却高度匮乏,因此先进技术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中间技术是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其基本特点是:设备与生产方法简单,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少,市场适应能力强,员工职业培训、组织管理简单等。所以发展中国家应采用这些劳动密集的,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中间技术。

印度经济学家雷迪的适用技术论认为:所谓适用技术,就是既能满足技术引进国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到了引进国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目前的技术状态,以及技术的吸收创新能力等因素,能够使得引进国从中获得最大效益的那类技术。它既可包括适用的先进技术、尖端技术,又可包括适用的中间技术或原始技术。总之,适用技术论强调的不是什么具体的技术,而是技术选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

发展中国家要做到:(1)、结合本国的国情和国际技术转移的趋势,构造具体的引进技术的结构。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选择上,要注意尖端技术、先进技术和中间技术的相互结合,既要强调高水平、高起点,又要符合本国的发展能力。(2)、技术引进的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引进的技术与本国的技术开发紧密结合,在已有的科技基础上,注意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3)、注意软技术的引进,如现代管理技术、教育和培训等技术,做到以软代硬,重软轻硬。总之,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有选择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注重本国技术创新。

7、你认为在目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对技术进步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对于我国来说,工业化的赶超就是技术的赶超。根据当前的情况,我国技术赶超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自由贸易和技术引进为主,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阶段,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重,实施适度的贸易保护,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有选择的产业政策,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第三阶段,必须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面对的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国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和规模

26

经济,将动态的比较优势与静态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平衡与微观效率,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跨越式赶超。目前我国国内在技术进步方面的制度设计主要通过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来完成国家的技术进步和赶超工作,政府通过政策等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来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

具体而言,(1)、我国要制定加速技术进步发展的战略,这就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供应全面紧张,企业盲目追求产量产值,不关心新技 术及新产品的开发应用,甚至一些技术落后、被宣布淘汰的产品又重新投入生产和使用。这 必将影响技术进步目标的实现。(2)、经济体制要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社会的综合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计划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促进以外廷式扩大再生产为主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转化。(3)、调整产业结构,为加速技术进步创造条件。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又是技术进步的前提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是协调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4)、加强现有企韭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解决好制定技术改造规期和确保资金来源。(5)、其他措施:统一规潮管理,抓好技术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为加速技术进步积蓄后备力量;建立统一的、有权威性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对技术进步的领导和控制。

8、如何认识中国的技术进步? 中国科技的进步,不但改变着国人的生活、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世界科技格局的版图。 12月14日结束的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强调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在迈向“十二五”第二年的征程中,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不仅有赖于已有的知识、技术的积累和学习,有赖于已有的科技人才和研发的投入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制度。有这样的制度,我们才能不断地运用已有知识,并且创造出新的知识;我们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才能稳定地投入资金、高效地利用资金。

很显然,现行的科技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需要,只有通过深化相关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得到解决,才能为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期待体制机制尽快改革完善、学术环境得到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发扬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潜心于学术,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才会尽快形成,中国的科技才会有更大进步。

9、技术究竟有没有作用?

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断地积累经验、技能和关于作业方法的知识,并通过技术教育培养出更高技术水平的劳动者。通过变革原有的生产工具,发明和研制新的机器设备,提供技术性能更高的劳动资料。技术的进步还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泛地利用新资源、新材料,创造出新的工艺和作业程序。技术凝聚于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并入生产过程,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并使劳动结构、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技术上划时代的发明和重大突破。都把生产力提高

27

到一个新的水平,成为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手段和源泉。技术对物质生产过程、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而产生的精神生产过程有极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和社会价值。 技术对社会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技术造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动摇了旧的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并为新社会的诞生创造条件。现代技术对增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对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日益表现出十分重大的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们的技术水平的差距。

第八章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 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你认为应当采取平衡增长战略,还是应当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 答:我国实行不平衡增长的原因:(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

国家既要按有效顺序投资,又要顾及市场互补关系,实行不平衡的投资增长原则,是在不平衡的条件下走向较快增长的必由之路。国家必须在做出延滞选择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安排投资顺序,促进合理的市场互补关系的形成,实现经济增长。

国家要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时,要注意保持适度不平衡。适度不平衡属于投资总量结构方面的问题,它要求在不得不做出某些延滞选择的情况下,短缺的资源应配置在某些资源在某些投入产出联系紧密的行业,并且资源配置还有盯住行业间投入产出变化进行调整。由于市场调节存在种种缺陷,国家要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国家要防止有效投资顺序中断或偏转,帮助激发以技术创新为起点的有效投资顺序。政府要组织中央有关经济管理部门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有观点数量信号,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抑制或引导投资。

国家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要防止出现贫富差距悬殊、贫困恶性循环,表现在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

2、以经济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我国从优化发展重工业转而注意农、轻、重发展顺序的历史经验。

答:“一五”期间,党中央提出要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这一道路是经过对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国际国内环境反复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1)、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发展重工业是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2)、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了重工业才能建立强大的国防,保证国家的安全,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3)、优先发展重工业能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所梦寐以求的理想。

迅速地发展重工业对于我们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发展重工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们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巨大的发挥。

20世纪70年代末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向轻重工业同步发展的转变是必要和明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与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的差距缩小,所以对重工业投资的补贴应该越来越小。重工业的外部性必须通过轻工业

28

的增长才能得到释放,计划经济后期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的滞后压抑了重工业作用的发挥。

农轻重协调发展战略的依据: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们衣食住行的保障,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第一层就是生存需要,所以农业上不去,工业就无从谈起。轻工业是补充重工业发展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的,是消费的主力,经济是需要循环的,有了生产才能有消费,重工业就是生产的主要源头,而工业则是消费的主要源头,一旦生产、消费链条断裂,那一切就要从头再来。

农轻重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这种工业化道路和相应体制的转变,虽然没有改变工业化的外延型特点,但是却为改变这种外延型发展创造了条件,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建立了买方市场。因为它导致了国营、私营和个体、乡镇企业、外资\四龙腾飞\;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景观,充分调动和利用了国内外各种积极因素。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消除了建国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短缺\和\卖方市场\的约束,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工业化进展迅速,表现出大中小企业并举,中外企业并举,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举的共同扩张局面,使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令世界称奇。

3、从发展极理论分析,思考我国的梯度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问题。

答:发展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阐明了区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即如何对资源作最优的空间配置问题。佩鲁认为, 经济增长不可能以相同强度在每个地区同时发生, 它通常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 然后通过它们的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扩展自身规模, 再透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 并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最终影响。诚然, 并非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发育成为一个增长极, 增长极的形成是一系列条件契合的结果, 其中最主要的是增长极必须拥有创新能力强的主导部门或行业, 它们往往能成为推进性部门, 推动集聚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于一体的增长极的形成。

梯度理论认为,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必然存在着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同时也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当一国的发达区域成熟后,就必然产生促进产业转移与技术传播的要求。“四五”后期到“五五”初期,国家投资布局重点开始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移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从均衡战略向倾斜战略转变。国家首先在沿海地区配置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自“五五”(1976—1980)时期起,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逐期大幅度攀升,只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下降。紧接着,国家设立经济特区,加快对外开放,形成点、线、面对外开放格局,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内、国外的资本、技术、科技、管理、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向沿海集中、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倾斜东部战略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率先崛起,“扩散效应”形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向上的循环累积和众多“发展极”,但“回波效应”却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向下的循环累积,地区差距明显拉大。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亦必须首先从若干具比较优势的发展极开始。根据佩鲁的发展极理论以及我国东部开发的实践, 西部具有形成增长极潜质的地区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包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以及有利于吸引外资的宽松的制度安排。(2)、拥有足够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3)、 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这要求增长极所在的区域或城市不仅要聚集一定数量的企业部门,而且这些企业、部门还必须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和人才。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广袤, 自然资源丰富, 然而交通不便, 企业群聚和规模经济不足, 因此增长极的选择, 首先必须位于交通便利的区位上, 尤其是其中具备相当经济基础的大中城市。目前, 我国贯通东西部的交通动脉主要有两条, 即长江和陇海线。长江沿岸地区的武汉、宜昌、重庆、成都, 以及陇海线上的西安、宝鸡、兰州等西部大中城市, 应成为

29

西部大开发中的增长极。随着西部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经济开发的注意力会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极。与此同时发展极也会逐步向较不发达的地区延伸, 循序渐进地推动整个区域的平衡发展。

4、中国为什么要搞经济特区 其一,为了在全国实施计划经济的总体条件下,允许在特区内率先试行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特区”,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即“率先试行市场经济的特殊地区”。

其二,为了推动和促进特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中央给予特区在税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等方面享受区别于国内其他地方的优惠经济政策,即“享受特殊优惠经济政策的地区”。

其三,为了降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阻力,在策略上强调建设的只是经济改革的“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改革”的“政治特区”。据说当年北京曾传来一句议论:“他不懂!陕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受这句话的启发,广东方面决定将当初设想的“出口特区”改称“经济特区”。[3]邓小平后来也表示“开始的时候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4]其实邓小平很清楚“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5]他老人家正是通过运用经济政策来解决政治问题的高手。正如江泽民曾指出的“兴办经济特区,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勇于创新、高瞻远瞩的革命胆略和政治智慧”。

其四,为了推动对港澳台地区的和平统一工作。改革开放初,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建特区,也是力图尽快通过体制改革来发展经济,缩小与港澳台地区的生活水平差距,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国家和平统一。

第九章对外贸易

1、联系我国的实际,谈谈你对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看法。(见书)

答:中国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内涵不可局限于传统 的狭义的层次。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由有:(1)、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若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2)、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目前我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

此外,中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 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已接近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可以预料,国内市场化进程愈快,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也愈快,转换出口商品结构要求愈迫切。同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动态利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由制度创新来推动,它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内生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数量有什么变化? 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国初期,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约占80%,工业制成品仅占20%,到1985年初级产品出

30

口下降至54.2%,工业制成品出口上升至45.8%。在初级产品出口结构中,农副产品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矿物燃料的比重增加,其中主要是石油及其制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工业制成品中,纺织品出口迅速增加,重化工业产品中的机械设备出口也有明显增长。在进口商品结构方面,建国以来除少数年份外,变化不大。60年代以后,生产资料进口约占70~80%,生活资料约占20~30%。在生产资料中,新技术、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进口所占比重有减少的趋势,由50年代约占进口总额的50%下降到1985年的31.9%;而生产性原料,如钢材、铁砂、铜、铝、木材、天然橡胶、化工原料等的进口不断增加。在生活资料中,主要进口粮食、食糖和动植物油等。

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81.4亿美元,其中出口181.2亿美元,进口200.2亿美元。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4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2%(下同);燃料和矿产品出口49.6亿美元,占27.4%;工业制成品出口87.1亿美元,占比48.1%。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64.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2.3%;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0.3亿美元,占比5.2%;工业制成品进口122.0亿美元,占比61.0%。

199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808.6亿美元,其中出口1487.8亿美元,进口1320.8亿美元。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150.0亿美元,占比10.1%;燃料和矿产品出口84.1亿美元,占比5.6%;工业制成品出口1250.1亿美元,占比84.0%。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161.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2.2%;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09.9亿美元,占比8.3%;工业制成品进口1041.4亿美元,占比78.8%。

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14219.1亿美元,其中出口7619.5亿美元,进口6599.5亿美元。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287.1亿美元,占比3.8%;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12.7亿美元,占比4.1%;工业制成品出口7003.4亿美元,占比91.9%。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45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8%;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196.1亿美元,占比18.1%;工业制成品进口4931.4亿美元,占比74.7%。

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5.4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1亿美元,进口10059.2亿美元。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408.8亿美元,占比3.4%;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43.3亿美元,占比2.9%;工业制成品出口11247.1亿美元,占比93.6%。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766.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6%;燃料和矿产品进口2504.6亿美元,占比24.9%;工业制成品进口6751.7亿美元,占比61.7%。

3、根据我国国情,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类型的外贸战略。 答:我国必须正确分析预测判断形势,既要看到严峻面挑战面,更要前瞻性把握机遇面,未来总体可能进入一个机遇面因素上升、挑战面相对下降的时期;正确看待外部危机带来的贸易冲击风险。在全球化时代,外部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的冲击前所未有的加大,世界各国都不能置身其外,都必须承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已完成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出口多少基本上是市场竞争决定的,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要素禀赋相关,关于我国现有经济模式过度依赖出口是一种严重误判。

我国应当正确对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正视我国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高度重视做好应对工作,贸易保护主义很多做法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是错误的。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承接三次重大国际产业转移,使贸易开放与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最大动力;后危机时代,我国仍面临发挥后发性优势、参与世界产业大调整大重组的良机,双向贸易和投资将成为我国调结构、促转型、促创新的新动力。因此,将调结构与外贸长期发展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结构转型升级更要充分利用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和科技成果。

我国应正确选择我国的长期外贸战略与政策(1)、必须提高社会各界对扩内需、稳外需关系的认识。全国要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外经贸发展,以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更好地

31

实现经济发展各项目标。(2)、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水平。我国必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素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和知识,显著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3)、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体系。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体系存在的任何扭曲最终都将对国内生产和经济全局产生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曾经制定了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大经贸、科技兴贸等外贸发展战略。21世纪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和战略重点应该是对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高技术产业贸易是跨国公司企业间贸易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3)、扩展贸易空间,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市场已展开强大攻势,甚至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其中,将可能失去重大市场机遇。(3)、创造竞争优势,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在未来几年里,对外贸易战略应把侧重点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转向大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上来,从根本上解决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问题。(4)、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占领国际绿色市场。政府应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使企业改变传统的局限于企业内部利润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的经营决策,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效益评价体系之中,采用社会经营决策,统筹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答:加入WTO将使我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成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大量境外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加入WTO将增强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十分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快现代化步伐。加入WTO还将为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外市场针对我国产品和服务设置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大大减少,我国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有了更好的解决途径。更加开放还将使我国人民和企事业单位更为方便、及时地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低成本地为我国人民所掌握,以加速知识、技术在中国的扩散、推广。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加入WTO后我国也将面临十分重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将是,我国政府将越来越难于用政府的政策来支持、保护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试图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推行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由于这一战略和我国的比较优势不相符合,想要优先发展的产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不具有自生能力,为此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用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来支持优先产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不适当的政府干预和管理手段都将不得不取消,与我国资源禀赋不相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产业,必然会面临困难。因此,我国需要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发展经济,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此外,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有关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为经济活动提供稳定、透明的法律制度框架和政策环境。政府就不能再依靠单纯的行政手段和直接控制,而是要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间接调控。

为适应“入世”的新情况,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我国必须做出如下努力:(1)、积极占领和拓展国际市场。国家要狠抓出口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行品牌战略,争取以名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另同时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国家要优先发展一批重点产品,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削减生产能力闲置,发挥存量资产作用,重点开发生产,以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3)、抓紧时间进行国有企业

32

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清理计划经济的残余。(4)、加速产业外向化进程,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产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出口额所占比重。(5)、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并且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达到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自保的水平。(6)、依照国际惯例保护市场和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我国要充分利用上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惯例,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以便在国内工业受冲击时运用法律手段加以保护。

5、对外贸易依存过大的后果是什么?

实际上,外贸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其提高和变化一方面为我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总的来说,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会给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 对外贸易摩擦加剧

由于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明显增多。在“十五”期间,我国被反倾销立案的数目分别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更是进入“高发期”,已经多次受到美国、欧盟、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付我国产品的方式。由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已经使我国对外贸易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国际经济摩擦的时代。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必然使国内经济出现一些困难。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我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供应。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另外,目前我国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资本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我国国内产业对国际高新技术和资本品的高度依赖,反映了我国国内产业科研开发的相对滞后。随着重要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技术的进口数量不断增长,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影响国内产业发展

我国的高外贸依存度主要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的比较优势。因此,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产品一直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但是这些行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扩容不利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了实现提高外贸竞争优势目标的难度。不断提升的外贸依存度凸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的现实情况。

恶化贸易条件

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般来说, 前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高, 后者的供求价格弹性比较低。这种供求价格弹性的不对称导致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方面, 我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依赖程度大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供给依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的能源和各种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低, 也就是说, 无论国际市场的价格发生哪些变化, 我国的进口需求都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且我国是一个大国, 一旦大量进口, 还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 这不仅会加剧我国对海外能源等产品的依赖, 而且还会恶化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6、如何理解对外贸易的作用?

33

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内容,也是联结国际分工参与国的共同纽带。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外向度高,对外贸易发达,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上的参与性、竞争性强,从中可能得到的利益也

1. 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哪怕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具备一切资源,万事不求人。即使最不发达的国家,也都会有某些资源或产品富余,可供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国与国之间可取长补短。

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某些资源还是缺乏的。

2. 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充裕和传统技术精湛的优势,因此可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扬长避短,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 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及应用的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先进科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的发展需要靠科技去推动。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技之重要。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都得益于科技。日本在80年代初就改“贸易立国”为“科技立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日本政府进而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又强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是我们赶超发达国家、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即使我们加入到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引进世界先进技水也不能停止。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一切科学技术领域都居于领导地位,各个国家,都有必要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以利于较快地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当今世界,对现代科学技术关门研究是十分不经济的,肯定要落后的。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避免在技术发展中漫长的摸索过程,为生产和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赢得时间。它不仅可以使新建的企业一开始就可以采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而且可以对原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质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2)可以减少技术研究和试制的费用、节约资金。 (3)可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引进技术的过程,也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过程,可以促进企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要。

引进技术不是盲目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引进技术应该从本国的经济条件、技术结构的现状出发,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当前,我国引进技术的重点仍然是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放在加强能源、交通以及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上。

②要以引进软件技术为主,软件是“活技术”,能提高和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 ③要把引进与创新相结合(这是最重要的)。

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对外经济技术和交流的能力。因此应把引进的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只有这样才能把技术变成自己的东西,

34

真正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4. 发展对外贸易,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离不开国际贸易。通过对外贸易,使本国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这将有力地促进本国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收入和外汇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综合起来就是一点,即通过世界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十章外资利用

1、从两缺口模式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

答:20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体制转轨的艰巨任务和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性,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扭曲,存在贸易逆差,存在着外汇和储蓄的两缺口,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引进外资的策略十分必要,通过提高引入FDI的质量,在改善我国的市场扭曲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可以缓解“两缺口”的矛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剧烈变革中的中国经济来说,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有效地带动了中国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外资的引入可以有效地缓解国内资金、市场供给、知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短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策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正是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具备相对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各级政府在充分体会到外资进入带来的经济活力及其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后,对外资产生了一定的制度偏好,将吸引外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低成本的政策工具,即所谓的“外资偏好”。在这种偏好下,外资在中国不仅扮演着实体资本跨国配置载体的角色,带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出口和就业,而且还发挥了“体制纠偏”和推动制度变革的作用。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供给方面。资金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缓解,相反中国的货币银行系统出现大量存差而中国当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中运用了该模式的政策主张。经过了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外资利用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入,在对外开放上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利用外资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引入外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更新观念,逐步完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加快市场化建设来保障外资的积极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的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出口的高速增长。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排位迅速上升,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改善,是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而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是推动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充足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提高了国际支付能力,使我国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但高额外汇储备使管理成本升高,并面临贬值的风险。高额外汇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量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因此,增加进口,减缓出口,缩小贸易顺差,是抑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根本出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减税等也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必然带动进口,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缓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势头。

但外资偏好效应被过度放大,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产生外资依赖症。即使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外资偏好也只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因为跨国公司并不具备推动东道国制度创新

35

的天然动机,其制度效应的形成以东道国让渡部分利益为前提,也势必以部分要素价格新的扭曲为代价。在外资偏好驱动下,地方政府对局部利益的追求不断强化。同时,外资偏好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的二元经济。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分析对跨国公司的利用与限制问题。 答: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它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全球市场的形成、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等都被认为是跨国公司推动的结果。跨国公司的母国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决定了跨国公司的活动在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带来不利影响,包括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属地管辖权的削弱;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自主权的削弱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法制的侵害

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对跨国公司的法律制约: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外资法管理来监督在我国的跨国公司,逐步完善一套管理跨国公司的办法,并且通过联合国制定的一些跨国公司的行为准则 .以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2)、对跨国公司的利益制约:当跨国公司所从事的商业活动危及到有关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时,政府要充分利用国际关系和外交途径,通过跨国公司的母国制约跨国公司。(3)、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制约:跨国公司都趋向于变得依赖东道国政府,这就使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跨国公司或对跨国公司提出其它要求,政府要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依赖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我国企业应该发展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满足外国跨国公司的需要。以前中国一直凭借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是最近几年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渐消失,因此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增加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来吸引外商投资,满足外商对中国企业人才的需要。(2)、中国企业应该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提高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附加值,创建属于中国企业的品牌,以此与外资企业竞争,壮大民族工业。(3)、中国企业也应该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有效转移国内的剩余生产能力,或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从而将国内外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中国已经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进驻,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年代,如何更好的借用跨国公司的研发资源,提升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又一个新的课题。中国为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进入应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度,但同时还应将战略重点转向以发展和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上来,提出以下建议:(1)、借助科研院所,加强与跨国公司的人才与技术交流。(2)、建立研发信息服务网,减少与跨国公司沟通的交易成本。(3)、继续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为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沟通建立非正式的交流空间。(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合作模式。

3、分析我国的债务状况

答: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425.28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804.1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28.08%;短期外债余额为4621.11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1.92%。虽然外债余额和占比均不断上升,但中国当前不存在资金偿付风险。中国当前6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余额仅与一年的贸易顺差相当,同时,考虑到有巨额外汇储备“兜底”,外债偿付风险可控。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大多具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背景,其增长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上相适应,因此,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中央债,又称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称为地方债。衡量国债风险大小,不仅要看国债的绝对量指标,更应通过考察相对量指标,进行动态的对比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分析国债数量风险主要考察评估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两个

36

指标。

近些年来急剧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在2010年,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举债。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其形成是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分配不协调,举债意愿与举债约束失衡的结果,缺乏规范和透明的融资渠道,不恰当的政绩观,地方行政机构过多,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成本高,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路径。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一方面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部分归入中央财政,地方的事权却有增无减,地方政府用约30%的收入承担了约70%的支出,财政缺口逐步拉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与投资约束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借贷投资居高不下。

地方财政风险程度如何,一方面取决于致险因素及危害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当地财政的实力,即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地方财政风险的程度和抗风险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及地区,地方财政风险的问题就相对比较突出,且风险形式呈多样化。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地方债务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结构分散,债务以多种形式存在,比如未来社保支出的缺口、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支付缺口以及下级政府的财政缺口等,管理不够规范。不仅如此, 地方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一旦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中央政府必须代为偿还,地方债务就上升为主权债务,这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主权债务的风险,增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地方政府债务具有如下危害:(1)、巨额的债务负担与有限偿债能力严重不对称,在一些地方已引发了局部性债务风险,出现了支付危机,并有可能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2)、大量不规范不透明的债务极易引发地方财政风险,并通过金融系统转化为金融风险(3)、过度负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4)、缺乏债务管理和预警机制,违约率高,危及社会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率一直处在警戒线之下,安全性明显优于发达国家,短期内发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国应从外债负担、地方隐性债务、或有负债以及整体债务状况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债务问题,尤其是地方债务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使得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断积聚。这些债务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会影响市场信心甚至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应客观全面地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认真做好各级债务的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引地方投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4、1、引进外资与使用内资的区别是什么? 外资企业享有特权并非中国首创和独有,当一国经济需要强烈的外部激励时,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或长或短地给外资企业优惠,减税是优惠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那时国内面临资金和技术缺口。为鼓励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中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以税收减免为代表的超国民待遇政策。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进出口优惠、经营管理优惠、注册资本缴付和外汇优惠等。该政策促进了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加、就业扩张和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并且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是中国保持30多年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给企业分成三六九等有违市场经济原则,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当时,因为国内经济成分单一,市场尚未形成,所以,企业投资的风险大,回报不确定。任何一个国外的理性投资者,若未得到一个保证回报的约定,恐怕不会下注到中国大陆投资。为创造国外投资者的高回报预期,对外资的独立优惠也就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中国的外资优惠政策初衷是为抵抗投资风险,外资对

37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做了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投资风险下降,再实行外资优惠政策就有违市场经济原则,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只有外资、民营和国有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才可能使中国经济正常发展

“超国民待遇”的终结虽然招来了外资企业的抱怨,但中国对外资态度的悄然变化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从根本上来讲,中国实际上已然具备取消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条件。首先,中国对外资的依赖性下降。其次,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成熟的产业基础依然对外资产生持续和巨大的吸引力。再次,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最后,取消“超国民待遇”是公平竞争原则的体现。

对引资者而言,外资不是资本。但借助外资可以使自有资本或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引进外资,实际上是一种资本联合,内资与外资的联合。引进外资的益处,正是在于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规模的扩大使自有资本即内资也产生比较大的利益,这种利益来自规模效益分成。因此,引进资本有个比例问题,内资与外资的比例问题。内资占的比例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引进外资就没有多大收益,收益大都被外资获得;如果内资的比例太大,引进外资就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它根本起不到规模效应。内资与外资的比例大体应该各占50%为最佳。这就好比于企业的负债率。总之,引资者必须要有资本,要有内资。因此,引资者的出资是不能以资源代替资本的。 比如,某村有一块位置比较好的土地,它本是这个村的资源,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能不能以这块地为资本来引资呢?也就是说,这块土地能不能作价以股份的形式与外资结合,从而参与利润分成呢?这是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引资不是生产资料或货币的简单引进,它是一种资本机制的引进,是资本的生产关系的引进。说到底,资本引进实质是资本者的引进,比如外资企业的建立不只是外资引进问题而主要的是外资管理人员的引进,如果没有外资人员的引入,一个是外资不会引进来,二是即使能引进来,引进的也只是外资,对当地来讲引进的不是资本,只是一种外债或最终要变为债务。因此,招商引资的根本问题就是能不能吸引外商带资在当地定居,安家落户。美国的外来人员的绿卡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很好的招商引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绿卡制度是外资变内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很好地解决了资本的产权与资源的主权间的矛盾。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金融体系

1、参考有关的统计资料,了解我国的税收和政府支出水平与结构。 答:我国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我国税收的种类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我国税收的性质:(1)、从经济上看税收的来源和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通过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来增加,而非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它所体现的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2)、从用途上看,税收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还是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服务。总之,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所以,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我国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我国税收具有三种主要职能:(1)、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国家凭借政权,运用税收从国民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社会纯收入,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再生产。(2)、经济的职能。税收在筹集国家收入的同时,可以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以实现社会发展的经济目标。(3)、监督职能。税收分配涉及生产、流通、分配各个领域,通过收入增减,税源变化灵敏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并以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的进行。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8166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8

29.5%。继去年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后,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国具体税收政策是以减税为主,但财政收入增长远高于GDP增长的现状,导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上升较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入水平提高,国家应在保基本、宽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政府支出水平可以用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描述。一般而言,任何国家的政府支出资金都主要来源于税收。要想知道政府支出的水平,我们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我国的税收水平问题,税收水平或税收规模可以用税收占 GDP 的比重来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占GDP的比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以前的绝对下降趋势;第二阶段是1996年以后的逐渐上升趋势,到2002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8 %。

我国政府的支出水平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我国应当扩大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提高这方面支持占政府支出的比重。提高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努力改变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不足的现状,加大政府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直接投入。

政府支出是政府部门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部门的职能倾向。合理有效的进行公共品供给,满足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是政府支出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政府支出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例如基础性建设的重复、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事业的落后等问题日益严峻。在我国这种特殊的政治集权而财政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性公共品的供给者,其行为受到多方面影响。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和政府的供给倾向是决定政府支出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安排本地区政府支出时,政府的行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能否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为目标成为政府支出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支出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促进政府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2、通过本章的学习,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基本认识?(见书)

答: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具有四种功能:(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就是通过调整物质利益进而对个人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调节来引导国民经济的运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第二,财政政策不仅规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同时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2)、协调功能。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和调节能力,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3)、控制功能。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如对个人所得征收超额累进税,可以防止两极分化。(4)、稳定功能。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其稳定功能主要体现为实施反周期操作。

财政政策的作用:(1)、财政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2)、财政政策可以在抵御通胀压力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实现“压通胀”和“抓增长”之间的平衡。(3)、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弥补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难以判断经济发展的情况,由于涉及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较

39

难确定经济究竟处于低谷还是处于高峰。(2)、政策实施需时,因为财政政策要经过民主的审议程序,未必能及时推出社会,甚至不获通过。(3)、挤出效应,政府可能在市场筹集资金而和私人企业竞争,推高市场利率,财政政策的效果反被投资缩减所抵销。

3、从经济增长的角度,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吗?(见书)

4、关于金融自由化与收入分配,国外学者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你认为哪一观点可能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见书)

答: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抑制恶化了社会收入分配状况。面临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发展中国家走上了金融自由化的道路。然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因为收入分配、经济关系的不平等,薄弱的制度和不力的监督,金融自由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所依赖的制度无法建立或难以实施,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不是改善,而是进一步恶化了收入分配状况。此所谓,若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金融自由化政策就会失去效力;如果制度的制订与执行被内部人控制, 那么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走出这一怪圈,使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使这一增长普惠广大民众,而不是只惠顾少数内部人的关键在于,实施渐进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保证自由化过程的社会监督,创造条件实现金融广化效应。

5、中国如何发挥财政与金融的作用? 答:财政与金融的政策配合指的是在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问题。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财政货币政策配合,通过二者的协调,既要能有效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合理调整二者在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中的配合关系。其次,从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部来看,二者的有效配合与债券市场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从开放经济的角度的来看,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内容。

财政与金融的制度协调:为了实现财政与金融的制度协调,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利率本质上是财政和金融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重要环节,二者的有效配合也与之密切相关。从利率基准的确定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即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于目前国债余额管理尚为实现,财政部非特殊头寸需求,一般不会有发行短期债券的冲动。因此央行试图利用短期票据来增加债券市场流动性,减轻商业银行短期资金头寸压力,同时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工具。

其次,金融市场的完善是财政与金融进行制度协调的另一重点。一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建设,即通过促进金融主体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来使得财政和金融政策能够在现实经济和货币经济两个层面进行协调,因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配合效果,往往就是从这些金融主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二是对金融创新的财政支持。应当看到,在一国的金融深化过程中,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配合是全方位的。就金融创新来看,无论是金融产品的开发还是交易过程的创新,通常都需要有相应的财政支持才能实现。

6、财政政策和金融体系的调控作用为什么效果会下降? 财政政策中的挤出效应 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政府支出的增长并没有引起利率水平的上升,民间投资的成本没有增加。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挤出效应不会出现。事实上,从1995年起,在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利率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由于在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个体和私人经济投资占的比重仍比较小,即使利率水平上升了,对总体的投资规模影响也不大。

40

实际上从1996年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体上保持稳定。第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又确实存在着挤出效应。从1995年开始,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地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不断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但个体经济的投资比重并没有增加,说明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又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第四,由于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因此国有经济投资的效率、国有经济投资的产出率是决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型挤出效应是否出现的关键。

我国财政政策的缺陷:

第一,1995年以来,我国个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了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引起了私人投资增长率的下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第二,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尚未市场化,政府增发国债,扩大投资的举措,不会影响利率水平,不会增加私人投资成本,因而没有挤出效应。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充分的资金供给能力,增发国债不会导致资金供应紧张,从而也不会存在与民争夺投资资金的问题。第三,扩张性财政政策方向的不一致,即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有些政策属于扩张性的,但同时有些政策又是紧缩性的;或者存在政府的扩张财政政策与民争利的情况,是目前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又一独特表现。

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2)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尽管人们还难以准确把握时滞,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左右着货币政策产生效力的时间及程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否有利。如果为遏制某一经济现象发展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生效,那么,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较长时间方能生效,而在这段期间内国民经济的运行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与制定该货币政策时完全不同的形势,那么,该货币政策便可能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十二章社会项目评估

1、为什么说社会项目评估是微观分析的宏观化?(见书)

答:项目评估是现代管理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 科,是技术科学、项目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相结合的是技术科学、边缘科学。宏观化研究的新趋势,正逐渐同宏观的社会效益研究、环境效益分析结合起来,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等宏观问题成为研究的新内容。

2、谈谈社会项目评估对我国的实际意义(见书)

答: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规模膨胀、建设周期长和投资效益低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许多投资项目没有认真、科学、公正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没有实现投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在我国社经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时期,我们应当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

41

项目,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体系深刻变革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变。另外,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将会加速人口的自由流动,并造成城市失业压力的持续增加。同时,加入WTO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得人们对减贫、参与、性别、公平、机构发展、少数民族、移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关注和敏感。在这种环境下,社会评价在投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将显得更加重要。在项目前期准备及监测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评价,是解决项目投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规避社会风险的客观需要。

第十三章计划与市场

1、从发展经济学中关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的争论,你感到有何可以借鉴之处?(见书本章和第十五章333页)

答:计划经济的实质是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掌握的生产能力,自觉地、有计划地在各部门之间分配劳动,以调节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市场调节的实质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来实现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两者都是为了将社会劳动和社会资源按比例分配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因此,两者的立足点是基本一致的。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都是遵循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并通过价格形式体现出来。价格是联接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控制过程的中介环节,也是沟通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中介环节。其共同点在于,无论通过计划调节,还是通过市场调节,都不能违反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并均需通过价格形式加以体现。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计划调节还是市场调节都离不开市场;因此,市场构成了两者结合部的作用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通过发育成熟的市场,依赖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来进行,这不仅因为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需要以市场为舞台,通过市场进行评价;而且计划管理、宏观调控也要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因此,培育市场对于实现流通领域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至关重要。

从经济管理层次分析,可以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宏观经济管理层次,可以较多地运用计划调节,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微观经济管理层次,可以较多地运用市场调节,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运用价值规律,促进行业间、企业间的合理竞争,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调节市场供求关系,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满足多种消费需求。从产业、行业分析,可以有产业、行业之间的结合,对垄断性和内外联系广泛性的行业和部门,如烟草、石油、煤炭、电力和某些有色金属生产及铁道、邮政、电讯等行业和部门,可以较多地运用计划调节;其他行业和部门则可较多地运用市场调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实行宏观调控与计划调节,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2)、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价格、竞争、供求机制的作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3)、计划则是要搞好总量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合理布局和重点经济建设,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4)、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和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2、根据自己的体会,分析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42

答: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原因:(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特性外,在宏观调控上,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等问题,是市场解决不了的。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它无力解决社会问题。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1>、自发性。表现: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不正当经济行为。危害:两极分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盲目性。原因: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危害:经济波动,资源浪费<3>、滞后性。原因:事后调节,时间差。危害:经济波动,资源浪费。第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要求通过宏观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要求通过宏观调控来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如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等。第三,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都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要协调整个经济的运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发展目标,选择经济发展的重点,承担着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责任;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还必须为本国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条件。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除了具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特性外,在宏观调控上,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宏观调控基本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1)、必须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必须注重运用经济政策。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3)、必须进行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完善预算

43

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税收监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必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三次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历过三次宏观调控:20世纪80年代末的宏观调控,以“治理整顿”为标志;90年代实行宏观调控之后,经济走入了通货紧缩;2004年实行的第三次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走出困局稳步发展。

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是在“投资热消费不热”的局部过热、“物价温和可控”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继而导致“大落”的“预调”。因此,当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第二,宏观调控不是单纯的紧缩,而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是结构性的调整。第三,宏观调控松紧适度,不搞“急刹车”和“一刀切”,既要解决问题,又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强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第四,宏观调控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第五,宏观调控不仅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更触发了人们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第十四章可持续发展

1、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中得到什么启发?(见书)

答: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2)、可持续性原则: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3)、和谐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

44

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2、联系我国实际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

答:我国的困境是人口众多,但其资源仅占世界资源很少的比例,中国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但人口是美国的4.5倍。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其淡水和农田仅占世界的7%,森林占世界森林资源的3%,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我国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满足人民不断扩大的需求,又要逐步迈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既保护我国的环境质量,又不对全球资源提出过分的需求。尽管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限制,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减少贫困、改善营养以及提供保健和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随着其经济约每8年增长一倍,中国资源的短缺将严重妨碍经济发展。

我国面临的挑战是满足人民扩大的需求而又逐步迈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保护其本身环境质量而又不对世界资源提出过分的需求。其中主要的困难是建立起不过分依赖煤的能源系统,提供富有营养的饮食而又不过分地超过粮食生产的限制,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水和林产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以掠夺性开发来换取经济总量增长,导致了本就稀疏的资源的进一步匮乏。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这些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像多数发展中国家那样,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全球环境趋势方面的影响还很小。但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在许多全球问题方面已开始向人口较少的美国提出挑战。面对限制因素,我国的许多发展计划必将重新考虑。由于其他国家会遇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全球限制,因此它们必将重新评价其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计划。今后几年,我国将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国有巨大潜力去影响全球环境和今后相当长时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五分之一的人类迅速迈进消费时代的前景将迫使工业化国家去正视其目前实践的不可持续性。十分清楚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任将落在原先具有不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国家,而不是那些正开始采纳不可持续发展生活方式的国家。虽然我国走市场经济道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并没有完全利用市场经济去确定有限的环境资源的价值。水、能源和原木仅以其环境价值的一部分出售,这样妨碍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的工作。

除了调整价格和采取补救措施外,政府应承诺花费更多的资金治理环境。这些资金中可用于支持实施环保措施,推广环境技术,开发新能源,实施经济刺激以鼓励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最近几年中国大幅度削减了研究费用,影响了对土壤侵蚀、生态和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可持续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据世界银行估计,每年环境污染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而自8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一起在国民生产总值的0.6~0.8%之间。由于用于保护和建议的投入不足,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有继续扩大和恶化的趋势。

自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环境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竭制,相反地却呈现出持续恶化的态势,并与人口问题共同成为中国未来可持续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