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精选教学文档

更新时间:2023-10-19 15: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示意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智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 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 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 ③智力资源

2.工业文明阶段,曲线①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解析】 第1题,随着社会推进,智力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故③为智力资源;工业革命后,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②为矿产资源。第2题,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对空间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增强。

【答案】 1.D 2.C

福建省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下图表示1988年与2019年长汀县土地利用结构。读图,完成3~4题。

3.1988年长汀县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 ) A.沙漠化 C.酸雨

B.水土流失 D.次生盐碱化

4.1988~2019年,福建省长汀县( )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改善 B.城市化发展快,耕地快速减少 C.林地破坏严重,环境问题加剧 D.裸地面积减少,生态恢复良好

【解析】 第3题,该地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裸地面积大,因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第4题,比较两图可以发现,该区域裸地面积显著减少,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答案】 3.B 4.D

2019年2月,浙江、安徽在街口镇建立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站,并达成协议:三年后

第 1 页

新安江水质若变好,浙江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安徽补偿浙江1亿元。完成5~6题。

5.近年来,千岛湖的部分湖面出现蓝藻繁殖异常增加现象,其水质变差与下列哪些生产活动有关( )

①网箱养殖 ②酿造厂 ③造纸、印染厂 ④印刷厂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

6.两省在治理新安江方面达成协议,体现了(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千岛湖出现的蓝藻和水污染有关,能形成水污染的企业有造纸厂、印染厂、酿造厂等,网箱养殖对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两省共同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答案】 5.A 6.A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19年、2019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7~8题。

7.2019~2019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 C.2 500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8.2019~2019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解析】 第7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第8题,在1 900米以上的地方,这8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故选B项。

【答案】 7.A 8.B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9~10题。

第 2 页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0.图示信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该循环经济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仍有废弃物的排放,A项错误;该循环经济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B项正确;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与是否发展循环经济无关,C项错误;该循环经济对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影响很小,D项错误。第10题,该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 9.B 10.B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11~12题。 1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12.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第12题,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培育了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答案】 11.D 12.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因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第 3 页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综合分析人地关系思想的能力。解答该题关键要抓住以下几点:(1)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改造自然。(2)影响各社会发展阶段的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即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主导因素。工业文明时代,资本是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后期影响力下降;科学技术影响力逐渐加强。(3)人地关系认识由不科学向科学发展,人地关系向人地协调方向发展。工业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激化。环境文明时代,人类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 (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二 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石油 8.39% 天然气 4.19%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美国 26.9% 日本 11.5% 美国 4.3倍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日本 11.5倍 法国 7.7倍 (1)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3)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 【解析】 本题通过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阐述了我国实施“循环

第 4 页

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要从历史、人口现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来分析。针对目前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高的现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答案】 (1)从历史上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现状看,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仍十分巨大。主要包括: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2)我国能源储量相对不足,且能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3)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视宣传教育,转变消费观念。

第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w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