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_

更新时间:2024-05-12 2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及其表现???????????????1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1 (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2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3 (一)民办园的逐利与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3 (二)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 ?????????????????3 (三)应试:决定命运的“指挥棒” ??????????????4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4 (一)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5 (二)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5 (三)加强幼儿教育工艺学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水平?5 参考文献 ...................................................7 后记 ???????????????????????????8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及对策分析

摘要: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在严重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幼儿家长、教师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诉求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积极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家长 教育主管部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

1

为常见。大多数小学化现象则兼而有之,只是程度各异。 (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1、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认知水平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对象以表象为主,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2、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运算。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2

3、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长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幼儿教育外部的原因,也有幼儿教育自身的原因。

(一)民办园的逐利与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

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园纷纷被推向市场,公办园大量减少,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这造成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为了获利,很多民办幼儿园丧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

(二)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

幼儿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替家长分忧,为家长服务,因而,家长们的需求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但是,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片面地认为教育内容越多越好,要求对幼儿施以识字、算术以及特殊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此

3

外,家长对孩子的特长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全然不考虑儿童自身的兴趣和 需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钢琴家”、“舞蹈家”、“画家”。正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些需要,幼儿园才开展了各种识字教学、算术教学和种类繁多的特长教学。这种家长观念中的功利倾向是造成“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推动因素。

(三)应试:决定命运的“指挥棒”

我国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其性质是面向全体的、普及性的,并非选拔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流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没有得到有效的纠正,而且趋于低龄化。在这种应试“指挥棒”的指引下,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每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思维形象具体,个性初步形成。适宜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因为教育只是幼儿发展的外部条件,要实现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必须使教育的要求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转化为幼儿自己行动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启发和促进幼儿的内部学习活动,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恰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它是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它更多地关注那些外显的短期效果,忽视了那些内在的、使幼儿具有发展潜力的素质的培养,使金色的快乐的童年生活人为地增添了紧张和压抑,扼制了幼儿潜能的自由、充分发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但要完全克服和清除幼教领域的小学化现象,肯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当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