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史

更新时间:2024-02-20 07:0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四川地方史

一、 名词解释:

1、四川盆地 远古时期是一个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运动而在7000万年前形成盆地。

地域范围大致以广元--- 奉节---- 叙永---- 雅安四点连线做为盆地的底部与四面高山的分界线。 四川盆地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且分为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是我省最大的平原。以东地区为川中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地貌条件差异较大,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其川西片区以成都为中心城市,川中北片区以南充为中心城市;成都、南充构成了四川盆地经济区的二个片区的中心城市。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 :北:大巴山、米仓山;东:七曜山、巫山、大娄山;西: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

2、笮桥 又称索桥,主要见于。古蜀人为了突破封闭, 创造了笮桥。 在河流绝壁无以渡越之处, 编竹成索,两端分系于两岸所凿石鼻之中,手足循索即可玄渡而过。后来又演化出多种形制。至今在四川尚可见到的还有编网的藤桥、岷山上的竹索桥、都江堰的安澜桥以及著名的泸定铁索桥。

3、都江堰: 是世界文化遗产。 古称"湔棚"、"湔堰"、"金堤"、"都安大堰"、"楗尾堰",到了宋朝才有都江堰之名。 公元前256年,为秦国灭楚国提供物质基础,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在开明王朝凿开玉垒山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它主要由鱼嘴(筑在江心的分水堤,将岷江分成内江、外江)、飞沙堰(作用是泄洪排砂石)、宝瓶口(被凿开离堆和玉垒山之间的内江通道 )。三个部分组成。自此川西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经过历代维修和续建,今天仍继续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同时,是四川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许多创造发明和实践经验世代相传(“深淘滩,低作堰” ;“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4、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剑门关镇,因两山相峙如门,故称“剑门”。剑门关地处历史上川陕交通要道金牛道上,为出入川陕的重要关隘。 扼守着四川的北大门 ,关乎四川生死存亡,故有“打破剑门关,好比得四川”之称,所以,此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5、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类有用的土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被称为“财富之母”。 四川土地资源具有:1、四川地貌类型丰富,4种地貌类型齐全,以多山与高原为特色 。2、四川土壤类型多样,土地质量居西部第一位。3、四川省土地利用地域差异十分明显等特点。

6、 巴渝舞: 古代巴渝民间武舞 ,是巴文化的主要代表,是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 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 均用巴人自己的语言演唱。具有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的特点,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汉、唐文献追述,巴人这种乐舞的舞曲分为《矛渝本歌曲》、《安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 《行辞本歌曲》四章。汉初:成为宫廷乐舞;三国曹魏: 更名为“昭武舞”;西晋: 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从宫廷乐舞中消失。尽管如此,在民间, 巴渝舞遗风今犹存(如川江号子、川剧帮腔、盾牌舞等)。

7、《产宝》 :唐代后期(宣宗时期)妇产科专家昝殷著。 《产宝》被认为是“医效神验”,因而后世又把此书称为《经效产宝》。书中详细分析了妊娠、临产、产后的各种常见疾病,所载处方不少至今仍在沿用。《经效产宝》也是我国保留至今的最早一部妇产科专著。亦是四川人民智慧结晶。

二、简答题

1、四川地理的主要特点

1) 地形地貌的封闭性。四面由高原和高山环抱。对外自成封闭性的大地貌单元,内部

各小地貌单元之间也相对封闭。

2) 地貌类形多样性。成都平原、丘陵、山地、川西高原、冰川、岩溶等。

3) 资源丰富性。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手工业资源、中药材资

源得天独厚;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丰富的黑色、有色金属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天然气、煤、太阳能能源;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众多的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大省。

4) 产业分布的多样性。

农业较发达:粮、油、蚕丝、柑橘、茶叶及桐油、生猪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工业部门齐全:钢铁、机械、电子、天然气、化工、森林、丝纺织、造纸、食品等部门占全国重要地位;

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对外交通以铁路和川江航运为主、联系省内外的水陆运输网已基本形成,成都双流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省内已建成乡乡都能通公路,县县都能通油路的公路网。 科技产业蒸蒸日上:电子、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工业等一批国防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

5) 人口分布不平衡性。

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

界东以盆地为主体的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集中了全省90%的人口;界西以高山高原为主体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却只居住着不到全省10%的人口。

6) 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平衡性。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四川的少数民族

集中居住在3个自治州:凉山、甘孜和阿坝自治州,以及3个自治县:木里 、马边、峨边县。

7) 行政区划的密度分配不均匀性。东部区乡密集,西部区乡稀疏,密度分配呈现不均匀

性。 大致北东自平武,南西到盐源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区乡特别密集,在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上,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区乡;而西部区乡极稀,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仅有10%的区乡。

2、 四川在西汉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中的贡献:

(1) 为刘邦战胜项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正如诸葛亮道:“益州险塞,沃野干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可见四川的人力物力是刘邦成功的基础。

(2)四川为汉军提供了雄兵勇将

如:巴、渝将土组成的敢死队,以攻必克,战必胜而闻名。 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族人北定三秦,夺得八百里秦川。

(3)四川人以身救刘邦

刘邦被项羽包围在荥阳,西充县人纪信与他更换衣装车仗,假扮汉王向项羽投降。纪信遭油鼎烹杀之祸,刘邦得趁机逃走。

于四川在汉帝国建国中的卓越贡献,刘邦在四川设置宣汉、广汉、安汉、得汉等县城。这正四川人民建设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丰功伟绩的明证。

3、 四川对蜀政权的贡献?

四川为蜀汉政权提供了雄兵勇将 张嶷安抚西南民族

在刘备规取前,益州是“国富民强,户口百万”,汉中地区也是“民殷国富”。这同惨遭破坏,户口“十才一在”的中原形成显著的反差。

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刘备刚定益州,立即实行盐铁专卖,把这两个“利入甚多”的部门抓到政府手里。不仅满足了国家的需要,而且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8]。 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其收入成为蜀汉政府军费的一大来源。

总之,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益州地区社会经济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刘备控制益州之初,蜀中经济仍是比较好的。其后,虽然由于连年北伐,经济发展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益州基础和自然条件好,加上诸葛亮及其继承者们的悉心经营,直至亡国,社会经济也不是处于危机之中。,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4、四川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有哪些?

答: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而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彝族、羌族、满族、蒙族、回族、苗族、壮族、纳西、傣、白、布依族等世代居住的民族。

5、四川人口分布不平衡性,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答:总体 :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界东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集中了全省90%的人口; 界西土地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却只居住着不到全省10%的人口。

另外:(1)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平衡。密度差异大。 (2)汉区与民族地区人口分配的不平衡;(3)河谷平原地区与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4)工业、商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地方人口分布不平衡。(5)城市与农村,交通发达地区与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

三、论述题

1、评述文翁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答:文翁,汉景帝时任蜀郡守。大力兴办四川的文化教育,开巴蜀文教之风,为四川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要通过以下措施:

1、在成都设立学官,正式建立学校,招收各县少年入学。

2、注重提高教师质量,派遣张叔等人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和法律政令等课,让其学成归来到各地兴办教育,自己也在成都办学校示范,亲自任教。

3、为了鼓励学习,入学者可以免除徭役、成绩优秀者可以到各郡县为吏,次等的派到各乡为孝弟、力田。

4、文翁到各地视察工作时,常常带优秀的学官诸生同去,不仅起到“实习”做官吏的作用,而且扩大影响。

由于文翁的大力提倡奖励,使四川学风大开。蜀人都争送子弟入学。 在他的影响下,巴郡、广汉郡也办起了学校。兴起“文翁兴学”文化建设的高潮。

经过文翁的努力,四川文化很快赶上齐鲁之地。汉武帝对文翁大加赞尝,令全国仿效兴办学校。文翁兴学推动了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川自西汉文、景以后,四川出现了不少文武将相、文史大家、才子奇人,这不能不说与文翁倡学有关。故《汉书》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因此文翁被称为地方官办学的鼻祖,四川的石室中学(今成都四中)也就被认定

篇二:中国文化地理

1、 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

清朝

明朝

唐朝

宋朝

2、

全世界语言的种类大概有多少种?

千到五千种

一千种

上百种

两万种

3、 世界语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语言是?

阿拉伯语

汉语

英语

4、 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南方

北方

黄河流域

长江流

5、 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

北平

燕京

都城

6、 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

赣语

湘语

粤语

闽语

7、 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南部地区

8、 汉语属于哪个语系?

阿拉伯语系

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

9、 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

清朝

唐朝

#宋朝

秦朝

10

、 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

清朝末年

唐朝末年

秦朝末年

11、 周朝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是?

青铜器

铸铁

天文

马的驯化

12、 以下不属于文明四大标志的是?

城市

粮食

青铜器

文字

13

、 发现甲骨文的朝代是在哪个朝代?

清朝

唐朝

#

宋朝

现代

14、 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

元前150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400年

公元前

2000年

15、 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五千年

三千年

一万年

16、 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

夏朝

商朝

秦朝

春秋战国时期

17

、 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什么学说呢?

递层演进说

历史进化说

帝皇演进说

位演进说

18

、 五帝是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

炎帝

皇帝

水帝

冥帝

19、

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

海皇

人皇

世皇 皇帝

20、 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

诸侯

21、 夏朝的文明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在哪里?

A殷墟 B安阳 C杭州 D洛阳

22、 中国的早期畜牧业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种动物?

猪#

23

、 中国的水稻一年产几次?

两次

一次

三次

两年三次

24、 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

黄河流域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长江流域

25、 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

长江流域

海南

广东

西北

26、 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

篇三:山西地方史之大同史

山西地方史之大同史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而大同这座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城市,历经多年的投资与建设,城市绿化与园林覆盖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1月14日,大同市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

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东汉各州置州牧,后改州牧为刺史。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北齐天保元年东魏被北齐所代,大同为北恒州、北朔州地,属县未有大的变化。 隋开皇元年重新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其地为马邑郡、雁门郡之地。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贞观元年发天下为13道,云、蔚、朔等州属河东道。唐末,以浑源川为名,置浑源州;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辽后晋天福二年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

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金辽保大二年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元初大同仍称西京。元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大同路。明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清末大同县辖580村,城东194村,城南177村,城西91村,城北118村。

旅游景点——

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截至2013年,大同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古建筑188处,古墓葬38处,古遗址66处,石窟寺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23处(其中革命文物18处),石刻及其他22处。大同市共有馆藏文物9.7万余件。

文化风俗——

方言

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民俗

生旺火: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等到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通常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游八仙:游八仙是大同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始于明朝,每年的正月初八当地百姓家都会扶老携幼,聚集在寺庙和道观里,祈求来年的健康和平安。有着“游八仙,去百病“的说法。在大同市街头,滚滚人流遍布大街小巷,市民走出家门感受春节期间的欢乐。市区内的华严寺和圆通寺内,上香拜佛祈求一年平安的市民络绎不绝地出出进进,将寺院挤得水泄不通。

工艺

大同铜器

大同铜器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历史上有“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内买铜”之说。大同铜器已有25大系列,235个品种,458个花色,主要有铜火锅、酒具、宫廷餐具、铜牌匾等。大同铜器不仅在国内各地受欢迎,而且还畅销于日本、马来西亚、德国以及港澳地区。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曾以大同铜火锅相赠。

广灵剪纸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r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