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

更新时间:2024-04-11 13: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的训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在各项工作中要重视抓教育工作,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教好学生,捉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会教、善教。教师会教就必须掌握科学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灵活地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当前,在全党、全国人民普遍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培养。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是新课程标准的新教学法。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能突破教材的限定范围,突破思维习惯束缚。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多端的发散训练。在此我特介绍在这方面的经验。 一、由点到面的发散思维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关键语句来体现的。抓住这些“画龙点睛”语句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捕捉阅读重点,抓住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杰出”、“爱国”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上述问题需要学生由“点”辐射到“面”,联系全文考虑回答,既不能按照原文,以读代答,又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理解了这些问题,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在胸了。

1

二、想象情节发散

想象的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主动的发散思维活动,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创造精神往往表现在一些很有特点的想象之中。因此,利用这个最佳时期,通过想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可行的,有效的。 如:在教学《穷人》一课上,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部分补充。 这个问题,补充了课文中没有的情节,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学生的发展思维也得到了积极发展。 三、即兴发言发散

学生对事物的差异往往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见解。保护和发展这种知觉思维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前提。“胆怯会磨灭想象和独创精神”,学生如果在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学习,其思维必定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别人包括老师在内的见解,请看下面的一个实例:学校举行公开课,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一个学生打断了别人的发言,说:“猎人用陷阱获取猎物的方法不也是守株待兔吗?这有什么不好的呢?”这即兴发言,尽管是比较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是,这种不拘泥于现成结论,敢于大胆探索的精神正是发散思维的表现,闪耀着创造的火花。那位老师立即给予鼓励,还善于把学生从“尝试错误”中引出来,绝不是指责、挖苦。

四、“以退为进”发散

为了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灵活性,阅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让

2

学生“退一步”、想一想。这种训练,能使学生超脱习惯思维的束缚,纵横自如地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如:教学《西门豹》一课,西门豹不用这种方法惩治巫婆官绅,还可以有什么办法呢?

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发表近似合理的猜想,假设。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五、变换语言发散

这是一种重新组织文章材料的发散思维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创作方法,培养布局课篇的能力。

例如:教学《世纪宝鼎》一文,可设计变换语言的联系,让学生重组内容; 如果让你为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献上这个“世纪宝鼎”,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这个世纪宝鼎?

通过上述的练习,学生既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又训练了学生的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能力。 六、创设情境发散

在阅读教学中,展示实物或模型,图片进行演示或试验,播放录音或唱片。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参观等,就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认识活动,变信息单项传递为多项传递,进行发散思维的一种手段。学生身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欲望。 例如:教学《捞铁牛》,就让学生在水池,脸盆内进行试验然后启发学生谈谈做了试验后的想法。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文,谈谈对怀丙和尚

3

这个“当时出色的工程家”的认识。学生有了理性认识,就会从不同角度抒发感想,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七、联系实际发散

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阅读教学室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识性的说明文和语言故事,教学中,如果不联系学生实际、学生的认识往往只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视野是狭窄的。

例如教学《郑人买履》,《矛与盾》这两篇寓言故事,可以提出议题:你犯过一种性质矛盾的错误吗? 你的周围有没有这种人或这种现象?

八、横向联系发散

加强阅读教学中的横向联系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知识,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立体感,也有利于培养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要注意语文学习内部知识结构的横向联系,如单项训练之间(课题、标点……),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同一作家的作品之间,同一题材之间不同写法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通过比较,寻找异同点,进而达到知识的强化。 九、设计作业发散

传统的作业设计,例题和习题一般要保持一致性,即学什么练什么。学生只能照“原型”搞“复制品”。这种“封闭式”作业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发散式作业可以使学生知识迁移和积累,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例如:教学《世纪宝鼎》中有“一言九鼎”一词,可以让学生搜集带有“鼎”的词,四个,选其中一个词造句。 十、引向课文扩散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愈多愈能对新问题产生敏感,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这是被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的,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作法,有意地将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知识的海洋。 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谓佩服之至。在教学结束时,就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诸葛亮不但巧妙地向曹操“借”到了箭,以后他还“三气周瑜”、“七擒南王孟获”、“六出祁山代魔”。这些故事更能说明他的“神机妙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册或原著。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可行的,但每节课、每偏课文都搞这项训练是不合实际的,但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灵活运用。同时,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还可以注意同集中思维密切配合,这样有利于阅读质量的提高。

关永谊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lc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