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更新时间:2023-08-30 14: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摘要:莫言的小说创作既超前又传统,他的小说大部分采用的是叙述的方式,莫言的作品给人一种海阔天空的思维。莫言是独特的,他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力。真真实实的来源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从《天马行空》、《红高粱》、《十年一觉高梁梦》到1991年的《难以捕捉的幽灵》,从《师傅越来越幽默·后记》、《檀香刑.后记》到《丰乳肥臀》,莫言用繁复的叙述结构来表现他的作品,给人无限的空间去回想。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深深的体现了民间风格特点,他的小说既又现代人的叙事技巧,同时也具备现代人的观念。他的小说里时时体现着怪诞现象,体现了对民间大众的深情。本文阐释了莫言小说里的高密文化,包括高密文化的习俗和文化态度,又分析了他小说里的怪诞现象,最后着重分析了在小说里体现的民间性。

关键词:《红高粱》;民间性;叙事

Abstract:Mo Yan's novels are both ahead and tradition, most of his novels are used in a manner of narrative, Mo Yan's works give people a bright thinking. Mo Yan is unique, his work brings great impact,it’s from true life and is larger than life. From the fanciful,Red Sorghum to elusive ghost,from the master’s increasingly humor?Postscript,to Fat breast and hip, Mo Yan’s work has complex narra tive structure ,it gives readers unlimited space to recall. Mo Yan's Red Sorghum series reflect folk features deeply.His fictions has modern narrative techniques, but also has a modern concept. His novel always embodies the eerie phenomenon,and reflects the public's affection for folk.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novels in the high-density culture, including high-density culture, customs and cultural attitudes, and the analysis of his grotesque novel phenomenon,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novel embodied in folk.

Key Words:Red Sorghum; folk; narrative

目录

引言 (3)

一、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 (3)

(一)什么是高密文化 (3)

(二)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 (4)

1. 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习俗 (4)

2. 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态度 (5)

二、莫言小说的怪诞现象 (5)

(一)什么是怪诞现象 (5)

(二)莫言小说里的怪诞现象 (6)

三、莫言《红高粱》系列小说的民间性 (7)

(一)民间性的表现 (7)

(二)莫言《红高粱》系列小说的民间性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引言

2012 年10 月11 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人心大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转捩点。莫言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几部长篇近乎一致的评论如潮,然而结果却不尽相同。有的受到读者和评论者的惊叹和欢呼,认为莫言创造了一个奇迹;有的则一面遭到某些人的批评和低毁,一而被另一些人认为是莫言的又一部集大成之作。莫一言一路写来,一边对自己创作进行一说明、反省,甚至吃力不讨好地自辩,当然也有明智的沉默。1984年,他写过《天马行空》这样的文学宣言;1985年,又在为《青年报》写的一篇小说附了一篇创作谈;1986年,《红高粱》走红后又写过《十年一觉高梁梦》;1991年,又为作品《白棉花》写了名为《难以捕捉的幽灵》;1992年,写下了带总结性质的《旧日“创作谈”批判与新“创作谈”。此外,还有带有创作谈性质的“后一记”—如《师傅越来越幽默·后记》、《檀香刑.后记》,对《丰乳肥臀》的辩解,对创作中的“民间资源”的理解和阐发等等。就作家本身而言,能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创作,是件好事;然而,就接受者而言,作家过多的介入作品,有时是件讨嫌的事情,会影响接受者的视听。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莫言作品中的叙述者也和它的创造者有着一样的偏嗜:喜欢反思,喜欢介入。而作品中那个喜欢反思和介入的叙述者却使作品的境界别开洞天,意味悠长。

莫一言的作品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海阔天空的思维,气势磅礴的语言和自由跳跃的现代叙事与严肃凝重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当代文坛中,莫言无疑是独特的。看了他的作品,无论是否欣赏他的风格,却不得不由此震惊于叙事本身带给人的冲击力。

一、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

(一)什么是高密文化

关于高密文化,在贺立华、杨守森等著的《怪才莫言》一书中,有过详细的论述。这本书的第二章“从红高梁大地上走出的作家”专门分析了高密文化的形成:高密临近大海,境内河道密集,常常水涝成灾,由此形成著名的高粱之乡。高密民间有着独特的世俗文化,最为突出的便是泛神论色彩的动、植物崇拜意识。高密人富于血性,高密大地上发生的抗德和抗日事迹,可歌可泣,永载史册,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高密文化的特征。地缘文化的成因以物质环境为基础,但更重要的则是社会关系。

(二)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

1.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习俗

高密地区经常发生水灾,普通农作物不易生长。植株高大的高粱,便成为农民生活的主要依靠了。在《秋水》、《老枪》、《白狗秋千架》等小说中,都出现了高粱的身影。《白狗秋千架》的结尾,暖放倒一片高粱的情节,又被莫言直接写进了《红高梁家族》之中。实际上,从写实角度来考察,高密还有大片种植的麦子、棉花、黄麻、葵花、芦苇等作物。但莫言在《红高梁家族》中,有意作了忽略式的处理,使整个故事在高粱地中发生:高粱地中伏击侵略者、高粱地中搭建土匪窝、高粱地中埋葬死者、高粱地中与野狗作战,又有用高粱酿酒、土匪们生吃高粱米、高粱棵子中猎雁、抗日歌曲中唱到高粱等情节,而给读者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则是高粱地中发生的爱情。在《红高梁家族》中,事件的发展紧紧伴随着高梁的身影:奶奶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声音来自一株株红高梁。奶奶注视着红高梁,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橘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像魔鬼,时而像亲人,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成蛇样的一团,又呼味味地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它们的光彩了。它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它们哈哈大笑,它们号淘大哭,哭出的眼泪像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

莫言似乎对死亡有特殊的嗜好,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有关死亡的各种“写实”式的描写。如张志忠所论:“莫言的作品中写了那么多的死亡,《秋水》中黑衣人的死,《老枪》中大锁的死,《枯河》中小虎的死,《筑路》中刘罗锅和孙巴子的死,《红高粱》系列中戴凤莲和罗汉大爷、余大牙和任副官、恋儿和成麻子以及一大批游击队员的死,还有《丰乳肥臀》中的众多人物都以死亡为结局;《檀香刑》结尾,钱丁夫人、赵小甲、孙丙相继死亡;《生死疲劳》中,西门金龙、洪泰岳、蓝

脸、庞春苗、黄合作、蓝开放,都“宿命”般地走向死亡……

2.莫言小说中的高密文化态度

莫言小说中,描写了众多的民族抗争行为。《红高梁家族》中的民间抗日行为,在《丰乳肥臀》中再次出现。在《丰乳肥臀》中,当司马库点燃村头桥上的谷草后大骂:“小日本,你过得了卢沟桥,过不了我的火龙桥!”时,是很有悲壮意味的。而在这部小说中,莫言又引入了抗德事件。小说介绍了上官斗和司马大牙等人,与德国人交战的情况。又描述了德国人攻入村子时,村民们无望而顽强的抵抗。这些情节,也都进入到了《檀香刑》中,整个《檀香刑》,即是高密人抗德的悲壮英雄史。这些抵抗侵略者的人物,无论其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莫言心目中的英雄,而成功地描绘了英雄群像式形象的,还是《红高梁家族》,尤其是前两章:《红高粱》和《高粱酒》,《红高梁》在1986年发表时,许多评论家对它的推重,都建立在莫言的一种特殊写法上:把土匪写成了抗日的主角,有评论家甚至将《红高梁》视为“新历史小说”的滥筋。实际上,除了对抗日主角的身份进行了转换之外,《红高梁》塑造超脱于普通民众之上的传统式的英雄形象,和此前作家们的写法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红高粱》既是“新历史小说”的重要起源,也是“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描写土匪司令余占鳌与戴凤莲的爱情与抗日故事。从民间角度所讲述的抗日故事,明显地区别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陈思和认为,“新历史小说”主要是指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的作品。“新历史小说”之所以“新”,就是不同于以前对于历史(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所固定下来的“革命史”)的固定解释,它是对这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的重新解释和重新讲述。它在对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否定和反思中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替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比如所谓民间、家族等。它与其说是重写民国史,不如说是颠覆现代革命史。“新历史小说”和20世纪50年代《林海雪原》、《红旗谱6等作品构成了显而易见的对话关系。

二、莫言小说的怪诞现象

(一)什么是怪诞现象

“怪诞”一词的出现要追溯到约一千五百年前左右,考古学家从古罗马城地

下挖掘出土了一些装饰于古城四周的壁画,画中描绘了各种动植物和矿物,他们在画中以一种让人觉得非常怪异的形态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故意地将植物和动物、有生命体与无生命体的交杂在一起。如活生生的人头长在一颗树上,动物的面容长在人的脸上,起支撑作用的华柱上长出新鲜而美丽的花环来,如此等等。

现在怪诞在中西方文学的广泛应用使怪诞一词有了它所独具的审美意识。以审美观点来看怪诞化创作所具有的含义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反常态化是构成怪诞表现形式的原则。任何一部怪诞化的艺术作品,反常态化必伴随其中。从这些怪诞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属性、不同空间、不同种类的事物混合而成的超现实杂合体,是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相互冲突、异质事物的杂合体而成。黑毛和嘴巴我们都很熟悉,如一张大嘴,在嘴的上腭上长着一撮黑毛。将两者混在一起却让我们感到极端陌生。在一些怪诞艺术作品中,通常是用些浅显易懂的事物来组成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神秘化的事物。在作家卡夫卡的作品经常可以看到他将简单化为神秘的描写。他的《在流放地》中描述了一位军官由一个施刑者转为被施刑者的过程。一个军官正指挥一种自动杀人机器要对一个因值班时睡觉的士兵执行死刑,他首先向观刑者们介绍了机器的功能,可就在他介绍完毕后,滑稽而可笑一幕出现了,那个受刑的士兵被宣判无罪释放,而这位军官享用了这部自动化的杀人机器被刺死。为什么会这样,卡夫卡没有做任何说明,一件很浅显而直白的事情就变成得神秘了。

二是滑稽与丑恶是怪诞的根本。滑稽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它所反映的是一些反常理的事物,将其作为参照物与正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博得人们对反常的事物的一笑。西方美学史认为按美学理论解释滑稽应该有三点,一是鄙夷说或优越感说,二是乖化说,三是释放说。这三种理论只是解释滑稽的一部分现象,即便加在一起也不能将滑稽的全部表现形式解释清楚。在《史记索隐》崔浩曾说:“滑稽,流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以此我们可以看出滑稽究其本质也就是作家用一些反常态的事物达到引人发笑效果的一种工具。”

(二)莫言小说里的怪诞现象

对于莫言而言对其小说怪诞化创作影响的主要方面:一是莫言儿时的痛苦生

活的影响。一是西方思潮涌入中国后触动了莫言怪诞化创作的神经。他独辟溪径,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怪诞小说领域占银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文学界最具影响的怪诞化创作小说家之一。

据莫言本人说,其怪诞化创作不仅与其童年听大人们讲述《聊斋志异》的故事和自己痛苦生活经历有关,而且与其求学期间西方文学思潮大量涌入中国有关。莫言曾说过“魔幻现实主义对我的小说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我们这一代作家谁能说他没有受到过马尔克斯的影响?我的小说在八六、八七、八八年这几年里面,甚至可以明显看出对马尔克斯小说的模仿。”《生死疲劳》中西门闹经历的六道轮回中以牛、驴、猴、人、猪的视角来书写高密东北乡的变化,观察到的是人类视角所不能的习钻与细致。《生死疲劳》所带来的影响与《百年孤独》完全相同,这不难看出莫言小说创作受西方怪诞思潮影响之深。魔幻现实主义是将现实放置在虚幻的环境里来进行描述,这使得现实具有了虚拟的效果,使得现实与虚拟并存,让人产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丑恶与滑稽并存的二维效果。

三、莫言《红高粱》系列小说的民间性

(一)民间性的表现

莫言引起他创作的一个高潮就是他对民间历史的不同于常人的叙述,从早期创作的《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等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莫言对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叙述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叙事天赋展开的。莫言以生动或紧张或琐碎的故事叙述来重现历史。这些故事往往是被历史所忽略的凡俗小事或是民情风俗。和传统的经典的历史小说相比,莫言的小说集中地体现了历史个体化的特征,题材上有了由“大”到“小”的变化。譬如《李自成》,作家浓抹重彩的内容是起义的过程、过程中的几次大的战役即历史事件的本身。《生死疲劳》中的历史是复杂并且十分具有戏剧性, 莫言写作的技巧和方式使他有充分的信心能够重现这一真实的历史。

(二)莫言《红高粱》系列小说的民间性

《红高粱家族》中有三代人,“我爷爷奶奶、我父亲母亲、我”。“我爷爷奶奶”一辈,既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超越善恶伦理,爱得坦坦荡荡,恨得刻骨铭心;活得自由自在,死得轰轰烈烈。就像那火红的红高粱一样,生命坚韧,充

满骁勇狂放的血性之美、力量之美。“我父亲母亲”虽也经历了血与火的历练,生与死的考验,但相对于上辈人来说,他们手中的枪弹主要针对动物——野狗发挥了威力,父亲也因此付出代价,被咬掉一个卵子。“我”应该是由高密东北乡走向了城市。城市站在现代文明的前列,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莫言看到城市文明的进化,人们按照自己认为完美的方向发展,发展的现状是,现代文明使人们变得聪明伶俐,但虚伪狡诈,勾心斗角,苍白无力,孱弱可怜。城市现代性带来的不是人格独立以及人的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反而箝制人、约束人,人退化了。带着对现代性病痛的救治的希望,莫言去寻找那种张扬人性自由的大气磅礴,去寻找显示生命力量的人类精神。这其中何尝没有作者的强烈的人文关怀。

莫言的小说中,人物语言都极有特点,例如,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就以生产队长的训话开始了小说,在这位农民的身上,我们听到的是一个精通各种地方特色语言的农民的话语。他能说出连篇的谚语、顺口溜和骂人话,当然也有属于作为地方官的半通不通的官方辞令、读的领袖语录上的句子、还有接受的上级指令等等。这种杂凑的语言,是莫言这位作为农民作家所特有的语言模式。

结论

莫言的小说创作有其先验的一面,但又不囿于先锋,而是超越先锋。从这个角度讲,莫言又是极传统的。他的大部分小说不仅有多变的叙述方式,繁复的叙述结构,敏锐的感觉体验,还有完整的故事,曲折而又富有传奇的情节。在莫言小说里,叙述始终不是一种压抑故事的存在。真真实实从生活中汲取的,来自生活。他的小说有对民生大众的深情,有对民间艺术的激赏,有对历史的独特思考,这些都构成了一种实在而不失深沉的内涵。研究莫言这个个案,实际上是探寻这样一个问题:舍弃了宏伟叙事、精英知识分子叙事以后,是否意味着知识分子价值和主体立场的失落,作家如何承担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莫言走了一条中间道路,在传统和先锋之间均做了部分取舍,这使他的作品既具有现代叙事技巧,现代人的观念,又有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参考文献

[1]张志忠.论莫言的艺术感觉【J】.文艺研究,2010,4.

[2]张志忠.莫言文体论【J】.文学评论家,2011,6.

[3]张柠.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J].南方文坛,2012(6):39-46.

[4]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A].杨扬.莫言研究资料[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337-350.

[5]周罡.犹疑的返乡之路——论莫言民间文化立场的回归与游离[J].小说评论,2012(6):41-47.

[6]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7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171.

[7]张志忠.莫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kt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