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说明

更新时间:2024-01-26 13: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非离子型捕收剂主要是非极性烃类油和不溶性的脂类。 离子型捕收剂主要是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和阴离子捕收剂。 非极性捕收剂的烃类油的碳链一般为11~18个C。 非极性捕收剂的药剂主要来源于是石油及焦油产品。

非极性烃类油的捕收性能与其化学组成关系密切,而其组成又随产地、加工方法、馏分温度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非极性烃类油按照烃族组成可分为芳烃、烯烃和烷烃。烷烃又可分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其中,还有一些含氧、含氮的化合物。经长期实际使用及研究表明,非极性烃类油各组分的捕收作用(活性)按下列顺序递减:

芳烃>烯烃>异构烷烃>环烷烃>正构烷烃

不同烃类油,其最佳馏分不同。芳烃活性最高部分温度为170~220℃、异构烷烃和环烷烃230~260 ℃、正构烷烃190~240℃、煤油则是170~245℃。石油各馏分中,活性最高的馏分180~240℃,碳链长8~15。非极性烃类油最佳的粘度范围是(1~2)×10-4 m2/s。 ①煤油——煤油是煤泥浮选中应用最广泛的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之一。煤油分馏温度为200~300℃,其主要成分为C11~ C16的烷烃。煤油基本上不溶于水,只具有捕收性。

②轻柴油和页岩柴油——柴油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非极性烃类油捕收剂。按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催化柴油、直馏柴油、热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等,密度为0.74~0.95g/cm3。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会根据用户需要,由上述各种柴油按一定配比调和而成。轻柴油

碳链为15~18个碳,分馏温度约165~365 ℃。冬季柴油初馏点比夏季低。上述轻柴油含碳85.5~86.5%,氢13.5~14.5%,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氮、氧有机化合物及金属化合物。

③FS—201和FS—202——FS—201是以180~280℃的烯烃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作用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物经碱洗、水洗再经脱苯、精馏,截取255℃以前的馏分即为FS—201。255℃以后的馏分为烷基苯。FS—201的主要成分为轻质烷基苯。药剂用量比煤油低30%左右。

FS一202是以直馏煤油为原料,经加氢、脱蜡并提取正构烷烃后的抽余油。其中捕收活性强的190~230℃馏分含量达84%,芳烃含量占20%左右。由于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较高,作浮选药剂使用时,浮选活性较一般煤油和轻柴油高,耗油量比煤油低40%左右。FS一202已在很多选煤厂使用,亦称脱蜡煤油。

④有机酸也称烃基酸,它是阴离子捕收剂。品种较多,常用的是羧酸及其皂,由于这种酸最早是脂肪水解得到的,所以又称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H被Na或K取代就成为皂。 起泡剂

⑴ 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气—水界面表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质。如醇、醚、胺、脂肪酸等。

⑵ 非离子型起泡剂——它们在水中不解离,仅以分子形态存在并起作用。如醇类、醚类等,它们的极性基分别为:—OH、—O—等。

⑶ 离子型起泡剂——

⑷ 羧酸及其皂类,极性基为—COOH(Na); ⑸ 烷基磺酸及其皂类,极性基为—SO3H(Na); ⑹ 酚类,极性基为—OH。

具有起泡性质的物质很多,如醇类、酚类、酮类、醛类、醚类及酯类等。浮选用的起泡剂,必须满足几个特殊要求:

①用量低,能形成量多、分布匀、大小合适、韧性适当和粘度不大的气泡。

②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当的水溶性,无毒,无臭,无腐蚀,易使用。

常用起泡剂非极性基长度有一定范围:烃基中无双键的饱和醇,一般6~8个碳,有双键的醇由于溶解度较大,烃基可以更长一些,如萜烯醇C10H17OH。烃基属性对起泡能力也有影响,烃基为芳香烃的表面活性没有脂肪烃大。带支链的异构药剂因为起泡性能好而应用较多,如萜烯醇、甲基异丁基甲醇等。

十六烷基硫酸(C16H33SO4H)却具有很强的起泡能力

松油——是最早使用的天然起泡剂,主要成分为α- 萜烯醇(C10H17OH)

② 2号油——亦称松醇油,是我国选矿厂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泡剂。占起泡剂总用量的95%以上。2号油以松节油为原料,经水合反应制得,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密度0.9~0.91g /cm3。主要成分为α—萜烯醇,含量40%~60%,高者可达

80%,其余为萜烯类化合物。起泡性能较松油稍弱,泡沫稍脆,无捕收能力,组成和性质较稳定。用量一般为20~100 g/(t原矿)。

③樟脑油——樟树的枝、叶、根干馏得到原油,提取樟脑后再分馏便得各种樟脑油,分红、白、蓝三种:白色油可代替松油作起泡剂,选择性较松油好,并可用于优先浮选,用量为100~200 g/(t原矿);红色油生成的泡沫发粘;蓝色油则兼具起泡性和捕收性,可用于浮选煤泥或与其他起泡剂配合使用。

④桉叶油——由桉叶经蒸馏得到,主要成分为桉叶醇,含量约为50%~70%。起泡性比松油弱,但选择性好,用量较大。

我国南方盛产樟树、桉树,可充分利用枝叶提取樟脑油和桉叶油。

①杂醇——来源较广,是选煤厂应用较多的起泡剂。如用发酵法制酒精时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丙醇、丁醇和戊醇的混合物,生成的泡沫较脆,选择性好,可以用于难选煤和高硫煤的浮选。用量200~300 g/(t煤泥)。此类杂醇密度为0.8g/cm3左右,淡黄色透明液体,80~132℃馏分占95%,其余为大于132℃的馏分。此外,糖厂、酒厂用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工艺也有此类杂醇。

②仲辛醇——以蓖麻子生产葵二酸时的副产品,仲

辛醇分子式是CH3 (CH2) 5CH2OH CH3 。仲辛醇含量70%~80%,辛酮10%~20%。仲辛醇是我国选煤厂广泛应用的起泡剂,起泡性能较杂醇强,用量一般为100 g/(t煤泥)。 ③杂醇油——是生产丁醇的高沸点残留液,主要成分为丁醇的伯醇、仲醇和少量酮类化合物。

④混合醇——C6~C8混合醇有两个来源,一是乙炔法生产丁醇、辛醇的副产品分出丁醇后的剩余馏分;二是石油工业混合烯烃的羰基合成产品,主要成分为己醇、庚醇、辛醇的混合物(外观为棕红色透明油状物)。 C8~C16 醇(蒸馏塔底的高沸物),主要成分为辛醇和辛醚(辛醇21.6%,辛醚61.5%,其他成分16.9%)。该类起脱水剂泡沫多,脆而不粘,并对过滤脱水有利。用量100~150g/(t煤泥)。

⑤酯油——高压法羰基合成丁醇、辛醇时得到大量带支链结构的残液,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使之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主要含C4~C8 支链的酯油。工业试验证明,酯油作煤泥浮选的起泡剂其效果与仲辛醇类似,代号为酯油190,优点是价格低、气味小、毒性低。

该类起泡剂是人工合成专门生产用作起泡剂的化工产品。

①醇类起泡剂——是由石化产品合成的新型起泡剂,常称为烷基聚丙烯二醇醚。有甲基醚醇、乙基醚醇、丁基醚醇等。我国生产的乙基醚醇是由还氧丙烷和乙醇在苛性

钠催化下聚合而成的。其结构式为CH3CH2(OC3H6)nOH,平均分子量为200,也称醚醇油。国外金属矿浮选大量使用,几乎占一半。

该类起泡剂水溶性较高,泡沫结构致密,不粘,选择性好,消泡快,用量少,仅为10~80g/(t原矿)。并能生成大量对浮选有利的小于0.2 mm的微泡,但价格较贵。 ②醚类起泡剂——是一种新型起泡剂,国内的4号油属此类,成分为三乙氧基丁烷,又称丁醚油,主要原料是合成聚乙烯醇过程中的副产品,

油不溶于水,有很好的疏水性,非极性烃类油在水中只能以油滴状态存在。 如果先将非极性烃类油进行乳化,可使烃类油分散成小油滴,可增加非极性烃类油在矿物表面的覆盖面,因此可减少药剂用量。

在矿浆中加了杂极性物质,并有烃类油以后,杂极性分子会吸附到小油滴的油水界面上,以降低油滴界面上的表面自由能,并定向排列在油珠表面形成水化膜,阻碍油珠的互相兼并,使烃类油起到乳化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非极性烃类油的捕收作用。 乳化——可采用机械搅拌、水射流、超声波等配合乳化剂,对如烃类油等难溶、难分散的药剂乳化可提高效能。

公司业务内容介绍:

利用机械搅拌、水射流、超声波等手段,配合乳化剂(添加少量表面活性物质——起泡剂),对如烃类油、动物脂肪(捕收剂)等难溶、难分散的药剂进行乳化,促进烃类油、动物脂肪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和扩散效率,提高药剂效能,降低药剂用量,最终降低药剂使用量。

注:动物脂肪只能是烃类油的1/10~1/15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k0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