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确认打印)

更新时间:2024-06-26 0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 要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关税壁垒这一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失去了效力,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障碍。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当前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如何跨越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且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限定。在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之前,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原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机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变化量化测定,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和外身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外身因素方面,又分为政府的对策与企业的对策,最终,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I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the tariff barriers as trade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potency and replaced by various kinds of non-tariff barrier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ation.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xportation.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major export markets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le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bstructed

repeatedly by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The exist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 adds to difficult

for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akens the advantage of Chinese labor-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orld market , and increases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trade, it is an realistic and urgent subject to study and explore how to step over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xpatiat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besid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have been defined. Before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which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II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 status quos when our agricultural exports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V a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rade. This chapter,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use econom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and data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quantify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Determination, and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t in the negative impacts and positive impacts. Combining with the cau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which encountered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s well as aiming at the impacts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export trade, the fifth chapter put forward some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II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nalysis which from two factors including own factors and outside factor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Outside factors are also divided into the Governm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enterprises’ countermeasures. Ultimately,this chapter put forward viable countermeasures in detail.

Key Words:The Green Trade Barrier,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II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选题意义和背景 .....................................................................................................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

1.2.1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状况 .................................................................. 3 1.2.2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状况 .................................................................. 5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况 ................................................................................................. 9

2.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和发展 .................................................................................... 9 2.2 绿色贸易壁垒内容 ................................................................................................ 9

2.2.1 绿色贸易壁垒基本特征 ............................................................................. 9 2.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10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 12

3.1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国外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 12

3.1.1 欧盟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 12 3.1.2 美国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 12 3.1.3 日本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 13 3.2 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 .............................................................. 13 3.3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原因 .............................................. 15

3.2.1 外部原因 ................................................................................................... 15 3.2.2 内部原因 ................................................................................................... 16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 20

4.1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作用的理论机制 .................................................. 20

4.1.1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 20 4.1.2绿色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 26 4.1.3环境标准的效应分析 ................................................................................ 30 4.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31

4.2.1 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下降 ....................................................................... 31 4.2.2 减缓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 32 4.2.3 影响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 35

I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4 绿色壁垒影响惊人,扩散效应显著 ....................................................... 35 4.2.5 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 36 4.2.6 引发争端,加剧贸易摩擦 ....................................................................... 37 4.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37

4.3.1 绿色壁垒能促进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37 4.3.2 绿色壁垒能促进技术进步和农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 38 4.3.3 绿色壁垒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有效工具 ............................... 38

第五章 我国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 40

5.1 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 40

5.1.1 整治农业环境,治理农业污染 ............................................................... 40 5.1.2 控制农业水源污染,解决湖泊、大中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 ........... 40 5.1.3 严禁国外污染产业和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流入我国 ....................... 40 5.1.4 加强对农业环境科学的研究 ................................................................... 41 5.2 从我国农产品外部因素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 41

5.2.1 政府的对策 ............................................................................................... 41 5.2.2 企业的对策 ............................................................................................... 45

第六章 结论 ....................................................................................................................... 50 在学研究成果 ..................................................................................................................... 51 参考文献 ............................................................................................................................. 52 致 谢 ............................................................................................................................. 54

II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意义和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就业,及食品的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我国己经具备相当的农产品竞争力,在水稻、蔬菜、水果和畜产品、水产品、茶叶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走出去”的道路上并非阳光灿烂,作为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频频受挫。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一年比一年高,但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偏低,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1.1),这说明农产品出口对于整个外贸出口创汇的贡献力度不够。究其原因,除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以外,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是另一大重要原因。

表1.1 中国农产品出口状况 单位:亿美元

Table1.1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Unit: 100 million U.S. dollars 种类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38 134.7 156 160.7 181.4 214.3 233.9

1 1837.1 1949.3 2492 2661 3256 4382.3 5933.2

农产品出口额 货物出口总额 农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 (%) 7.51 6.91 6.26 6.04 5.57 4.89 3.94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续表)

2005 2006 2007

275.8 314 370.1

7619.5 9689.4 12177.8

3.62 3.24 3.04

注: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统计

2002年以来,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农药残留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全面禁止从我国进口动物源制品,其他国家也紧跟其后,纷纷采取措施,对我国动物源制品检验不合格后就地销毁。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于食品及禽畜冻肉等和非食用原料亚麻、桐油、生皮革等两大类,两类商品合计占农产品出口贸易的90%以上[1]。长期以来,我国的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是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其中水产品占全球销售额的70%,蔬菜占日本进口的99%[2]。但近几年来,这些产品的出口却因达不到进口国环境和质量卫生的严格标准而连连受挫。在美国市场上,仅2002年1月到5月,中国沿海地区被美国药物管理局扣留的产品累计896批次,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我国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使我国近几年在农产品贸易上屡遭挫折。而绿色贸易壁垒以其名义上的合理性、较强的技术性、较高的隐蔽性和较大的灵活性,迅速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入WTO后,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然成为横亘在我国农产品出口面前的一道屏障。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特点、结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影响研究、寻求我国农产品有效的发展途径,对解决客观现实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绿色贸易壁垒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从其本来的意义上说,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

2

第一章 绪论

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

到现在,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评判纷繁冗杂.他们大致是从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和WTO法律方面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论述的,对于这些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2.1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状况 (1)绿色贸易壁垒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

大多数的中国学者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进出口起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四点:1)中国企业对外出口市场逐渐缩小。2)削弱了中国企业对外争竞力。3)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引发贸易摩擦。4)国外的污染产品或污染产业流入国内,影响国内环境,进一步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有着积极影响,一般表现为:1)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2)自动调节我国出口产品产业结构。3)规范进口,保护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权益。

尹翔(2007)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出口产品的数额减少,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引发争端,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3]。

戴存华,刘新芳(2007)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引用了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波特假说”,提出绿色壁垒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并提出绿色壁垒对我国调节出口产品结构具有积极的指向作用,绿色壁垒有利于规范进口,保护我国的对外贸易权益。在消极影响中提出了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向中国转移[4]。

李春超(2007)认为绿色壁垒使我国传统商品出口遭受严重打击,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出口成本,进而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效益随而下降。恶

3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并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加剧了多边贸易摩擦[5]。

董悦,白玲(2006)通过日、欧之间的“汽车战”说明了绿色壁垒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将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作用[6]。 (2)绿色贸易壁垒与环境的关系

柳晓冰(2007)认为环境与贸易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绿色贸易壁垒,它既是一种以环境问题来干扰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制度,又是一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措施,有其存在的价值。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在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的需要,具有客观必然性[7]。

阚宏,朱运爱(2007)通过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形状的影响说明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影响。

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Grossman和Krueger, Shafik和Bandyopadhyay 等人,对世界上许多国家一些地区性污染物如空气悬浮物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变化与人均收人之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环境质量或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与人均收人之间呈现一种倒“U”的曲线关系,一般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如图1.1所示。

图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Fig1.1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s

EKC曲线(图1.1)表示,环境质量先是与经济发展负相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良性转折——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4

第一章 绪论

在转折点左边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或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改善。

阚宏,朱运爱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污染转嫁,可能影响我国EKC曲线转折点的峰值,这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绿色贸易壁垒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延缓我国EKC曲线转折点峰值出现的时间,延长我国处于污染增加阶段的时间[8]。

(3) WTO与绿色壁垒的关系

我国学者认为由于环境影响的跨国性、各国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国际利益的不同,绿色贸易壁垒对以自由贸易理念的WTO多边贸易规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学者认为一般具有以下三点影响:1)绿色壁垒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相冲突,导致环境贸易争端此起彼伏。《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技术贸易壁垒协议》、GATT1994第20条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14条中,由于协议规定中没有详细限定评判标准,使得一些国家钻其空挡,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2)打着“环保”旗帜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WTO面临发展修改的问题。3)多边环境协定中一些贸易限制条款与WTO多边贸易协定造成冲突。

陈曙光(2007)从WTO法律方面说明WTO法律体系中的某些具体制度为环境例外权被滥用提供了“空隙”,“环境例外权”滥用对我国外贸的负作用是很明显的,几乎波及到我国开展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9]。

秦小红(2007)从绿色壁垒在法律上的依据:合法性、趋同性、隐蔽性、广泛性、非对称性上说明由于市场准入限制使我国某些出口产品被封杀。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降低了我国产品出口的效益。我国技术标准过低,使国外低质商品大量涌入[10]。 1.2.2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状况

从国外研究来看,国外学者主要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有所涉及。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加拿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IIS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印度的国际贸易、经济与环境研究中心(CUTS)等国际机构从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美国大学环境统计与政策项目(ESP)建立贸易与环境数据库(TED)(总部设

5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耶鲁大学)对全球已发生的环境与贸易冲突案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跟踪研究;此外,还有联合国贸发机构和WTO的技术合作代理机构下属的国际贸易中心(ITC),从企业的角度对扩大出口与解决环境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国外学者研究主要涉及领域及观点有:

(1)贸易与环境关系以及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对贸易和环境关系研究主要形成了3种不同观点[11]。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贸易能创造财富用于环境改善,贸易实际上对环境有利; Copeland和Taylor(1994,1995)利用数据模型证明贸易是环境友好型的。污染产业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富裕国家在此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此自由贸易使得污染产业转移至富裕国家,富裕国家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减少了污染水平,二者之中,后者的作用占主导。一方面污染产业的渐趋萎缩,另一方面贸易促使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这样,贫穷的国家也变得清洁起来[12]。

第二种观点认为贸易意味着越来越多物品被生产出来,结果导致环境破坏,由贸易创造财富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改善;

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优先任务是摆脱贫穷和缩小差距,由于目前WTO规则被大国操纵,自由化是有选择的自由化,因此穷国、富国适用同一环境标准是不公平的。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贸易与环境相辅相成。贸易自由化本身对环境没有影响,它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环境与贸易目标相互补充和支持的程度;(UNEP/IISD);贸易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只是环境问题的放大器,贸易会扩大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失灵带来的环境破坏[13]。

它们主要理论支撑主要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古斯曼Grossman,克鲁格Kureger,Lucas,Wheeler Hettige等均提出了该假设)、竞次标准降低假说(Michael J. Ferrantino,1997)、污染避难所假说、要素禀赋假说、波特假说(Michael Porter,1991和1995)等。

Ugelow(1982),Robison(1988)认为环境标准对贸易的影响虽小,但确有影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表明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某种程度的环境恶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收入的不断增加会产生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14]。

6

第一章 绪论

环境标准竞次假说(Race to the bottom hypothesis)理论认为,各个经济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会主动降低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强度。这种竞争性地降低环境标准的行为最终将导致环境的普遍恶化。该假说虽然没有得到经验数据的普遍证实,但是在局部或个别案例中,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确有发生,往往是缘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和短期经济目标。

污染避乱所假说(Pollution Havens),有时候也被称为产业区位重置假说。该理论与环境标准竞次理论相似,但侧重点不同。该理论认为各国并不会主动降低自身环境标准,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寻求到环境成本最低的地区或国家发展,最后环境标准最低的国家就成了污染产业“避乱所”。Birdsall和Wheeler(1992),Low和Yeats (1992),Lucas Et al. (1992)以及LEE和Ronland-Holst(1997),Dessus和Bus-solo(1998)提出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将增加本国污染密集性产品的生产[15]。

Barrett(1994),Ennedy(1994)和Rausher(1994)指出,当环境政策规定的环境边际损害很低时,将出现生态倾销(Ecological Dumping)[16]。

作为对赫克希尔—俄林要素禀赋说的丰富,要素禀赋假说将环境视为一种要素。Leonard(1988),Tobey(1990),Grossman和Krueger(1993),Jaffe Et al.(1995)对“污染者天堂”的假说持否定态度,认为贸易方式及厂址的选定更取决于要素禀赋而非环境标准[17]。要素禀赋假说理论认为如果除相对要素禀赋之外,各国在其他方面的条件均相同,在污染排放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贸易会使资本富裕国家高污染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加重发达国家的污染水平。反之,缺乏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较低的环境标准,由于污染密集产业发展不起来,污染水平不会很高。换而言之,对于污染密集产业所使用的要素相对富裕的发达国家而言,贸易开放将使污染水平增加;而对于清洁产业所使用的要素相对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自由化将降低其污染水平[18]。

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认为有效的环境政策将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虽然从短期来看,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使企业的成本有所提高,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19]。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贸易与环境相辅相成。贸易自由化本身对环境没有影响,它

7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环境与贸易目标相互补充和支持的程度;(UNEP/IISD);贸易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源,只是环境问题的放大器,贸易会扩大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失灵带来的环境破坏。(GATT,1990-1991;OECD,1994;Naughan,1999)。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政府直接管制、征收庇古税、明晰环境产权等办法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Anderson,1998、Vaughan,1999)。

(2)环境措施的合理性和壁垒效应问题研究。Andersson(1995)等人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把环境包含在资源的范畴内,较早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各种情况下的贸易壁垒争端,以及使国际贸易有利于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条件[20];伦敦国际环境与发展机构(IIED)对发达国家环境措施的壁垒性质和影响程度开展了讨论和评估。Verbruggen(1998)等评估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措施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贸易影响程度,发现影响程度越来越大;OECD(1994)研究了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措施的贸易意义。重点研究了生态标志、生态包装对贸易产生的壁垒效应[21]。

(3)南北贸易模式对环境影响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存在一定差异。发达国家一些学者运用经典贸易理论说明环境因素的差异如何影响贸易的比较优势,将环境因素纳入贸易决定的分析框架。分析环境标准、政策差异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认为环境措施的实施首先是为了抵消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环境租金,并且世界将获得环境改善的好处。(CEE V.Beers and C.J.M Bergh,1996);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则认为发达国家以反生态倾销或环境寻租的名义制定越来越多绿色技术措施,日益具有明显的贸易壁垒性质,是在利用环境问题制造绿色贸易壁垒,搞新贸易保护主义[22]。

8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况

2.1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和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理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以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确保本国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终协议的实施,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逐步被取消,传统非关税壁垒的活动空间日益缩小。发达国家便凭借其科技优势,利用日益高涨的环保浪潮,为国际贸易设置了新的非关税壁垒,即各种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环境保护的需要则是促使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客观原因。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副产品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产生了诸如温室效应、酸雨现象、臭氧层损耗、有害危险废弃物处置不当等一系列危险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无污染的“绿色包装”、“健康食品”在市场走俏。一些节能,便于回收,不造成公害的绿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大受人们欢迎。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84%的荷兰人,90%的德国人和89%的美国人表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会考虑产品的环保标准,20%的日本人愿意出高价购买“生态商品”。一些国家正是利用这股绿色消费潮流设置贸易壁垒,阻碍商品在国际间的自由流通。

2.2 绿色贸易壁垒内容

2.2.1 绿色贸易壁垒基本特征

(1)合法合理性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无不引用WTO规则体系中的“环境保护例外条款”及相关的多边协议作为其依据,并用公开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和实施,其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涵。

9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广泛性

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对象涉及与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一切产品,并且从产品生产制造、包装销售到废物处理整个过程都受其影响。

(3)隐蔽性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打着“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的旗号,容易转移人们的视线;而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极为严格和复杂,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方式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4)歧视性

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高,环境保护水平高,消费者的消费要求高;而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环保技术相对落后,难以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导致其贸易利益的重大损失,这实质上是歧视发展中国家[23]。

2.2.2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有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 (2)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3)绿色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印于产品包装上,以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到生产、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绿色标志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有得到“绿色环境标志”才能进入

10

第二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况

发达国家市场,因而绿色标志又有“绿色通行证”之称。环境标志制度对环境保护的独特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也为构成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 (4)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它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世界各国在环保包装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立法形式规定啤酒、软性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制定强制包装再循环或利用的法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等;税收优惠或处罚,即对使用可再循环包装材料的厂商征收较高的税赋,以鼓励使用可回收再生的材料。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志。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测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1986年素以“陶瓷王国”著称的我国,在美国陶瓷市场的占有份额仅及日本同期同类产品的1/10,致使我国输美产品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含量严重超标。 (6)绿色补贴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有时只能为此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发达国家又以这种“补贴”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24]。

11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

现状及原因

3.1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国外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3.1.1 欧盟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欧盟绿色壁垒主要集中在绿色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程序、绿色检验检疫制度以及绿色包装和环境标志制度上。欧盟不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而且各国也有各自的严格标准。欧盟已经形成了双层结构的绿色贸易措施体系,其上层是约300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欧盟指令,下层是上万个技术标准。该体系有效地消除了欧盟内部的贸易壁垒,但对欧盟以外的国家造成了贸易壁垒。欧盟不仅通过标准,而且通过认证制度和产品的合格评定程序对进口商品设置重重障碍。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就必须符合欧盟指令和标准(CE),就必须取得一个欧洲国家的认证,就必须有较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每个指令中对质量保证体系都作了规定,有的要求ISO9002,有的要求ISO9003,有的产品还要求提供样品检验。欧盟对进口的农产品有其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对食品中残留的22种主要农药就有苛刻的残留限量,对进口的水产品检验也非常苛刻,检验项目多达100多项,门槛很高。欧盟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其成员国的任何一个海关,只要在检查时发现进口的农产品不符合欧盟的标准,可能危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仅有权终止报关手续,还应立即通知其他海关口岸。欧盟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志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德国最早实施绿色标志制度,1978年就开始“蓝色天使制度”,法国于1991年实施“NF环境”,欧盟1992年实施“欧盟制度”。一些国家已规定,没有环境标志的产品要受到数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从而为本国市场罩上一层保护网[25]。 3.1.2 美国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美国的绿色壁垒主要是美国产品认证标准,进入美国的产品必须预先获得美国权

12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威检测部门的检测后颁发的许可证。农产品进口由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负责。进口产品必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包装销售运输各个环节都保证不受污染,不发生霉变,不掺有任何违反规定的成份,以此保证人类健康、卫生与安全。管理局对进口商品进行抽样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其标准,该产品将不准入境。 3.1.3 日本的主要绿色贸易壁垒

日本对农产品进口主要实施“绿色技术壁垒”,其技术法规和标准不仅数量多,而且许多技术标准不同于国际通行的标准。对入境的农产品,首先由农林水产省的动物检疫所和植物防疫所从动植物病虫害角度进行检疫;通过动植物检疫后,还要由日本厚生省的检疫所对具有食品性质的农产品从食品的角度进行卫生防疫检查。日本进口商品规格标准中有一种是任意型规格,即在消费者心目中自然形成的产品成份、规格、形状等。

日本对绿色技术壁垒格外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包括绿色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和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进口产品不仅要求质量符合标准,而且生产运输消费及废弃物处理过程也要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在包装制度方面,要求产品包装必须有利于回收处理,且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在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方面,日本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检查卫生指标十分敏感,尤其是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及重金属含量的要求严格。如日本对进口大米的残留物检测项目2001年就已达114项,对克球粉残留超过0.01ppm的冻鸡肉拒绝进口,猪牛羊肉及其制品要出口日本,必须经过指定的设备加热消毒处理。欧盟市场从1986年执行严格的肉类食品法以来,中国猪肉一直未能进入欧盟市场。日本也根据国际有关法规及国际流行病等发生的疫情报告,将我国列入“三类地区”,对中国猪肉进口设立种种关卡,将中国猪肉拒之门外[26]。

3.2 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

(1)蔬菜。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基地,也是对我国蔬菜出口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2005年初,日本以检测出中国蔬菜残留农药超标为由,限制我国蔬菜出口日本市场。2006年11月3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向进口商下发检查指令,主要针对中国产的新鲜紫苏、新鲜姜两大蔬菜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自2006年5月29日开始实施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肯定

13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列表制度”,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进口门槛,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直接带来了严重影响

[27]

(2)水果。自2004年以来,中国果蔬产品在越南一直因农药残留等偏见难以打开

市场,中国水果甚至需要打上“韩国水果”的包装,才能在越南顺利出售。2005年,中泰两国签订的《中国水果输泰检验检疫条件的议定书》要求,中国输往泰国的苹果、梨、柑橘、葡萄和枣等水果(以下简称水果)必须符合以下六个条件:一是水果必须来自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果园和包装厂;二是水果不得携带泰方关注的限定性有害生物、枝、叶和土壤;三是柑橘如果来自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或番石榴实蝇的发生地区,须经过有效的除害处理;四是水果包装应使用干净和未使用过的包装材料,水果包装箱上须用英文或泰文标出果园、包装厂和出口商以及“输往泰王国”的信息;五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每批水果按3%的抽样比例进行检验检疫,合格的水果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六是水果到达泰国入境口岸时,泰国检验检疫机构将对证书、标识、货物等进行查验,对不符合议定书要求的水果将采取除害处理、退货、转口、销毁等措施。2007年2月8日,英国拟将枸杞列为“新资源食品”,我国枸杞出口欧洲面临新的贸易壁垒[28]。

(3)茶叶。茶叶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其出口最大的障碍是农药残留超标。作为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的欧盟,自2000年实施严格的茶叶农残标准以来,近几年陆续出台新的茶叶农残标准,2003年茶叶农残标准达到193项,逐渐严格的农残标准对我国茶叶出口影响显著,茶叶出口量逐年下滑。2007年4月19日,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了欧盟茶叶农药残留的新标准,这一标准对2007年2月26日欧盟颁布的2007/12/EC指令进行了大量更改,涉及的项目共有227项,其中207项的限量为目前仪器所能监测到的最低标准[29]。此标准再次提高了我国茶叶出口的门槛。同时,自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我国茶叶对日出口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4)蜂蜜。我国是蜂蜜出口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对其出口约占我国蜂蜜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02年初,欧盟以我国动物源性产品抗生素(氯霉素)残留超标为由,全面禁止中国蜂蜜进入欧盟市场,引起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了我国蜂产品出口[30]。虽然2005年初恢复了中国蜂蜜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但欧盟成员国对中国蜂蜜存在排斥心理。在欧洲,受氯霉素事件影响,中国

14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蜂蜜成为“禁用抗生素”的代名词,德国超市订单中很多大型超市明确表示,不允许中国蜂蜜或含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上架。另外,中日蜂蜜贸易相互依存度极大,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的蜂蜜占其蜂蜜进口总量的90%以上,我国对日出口蜂蜜占蜂蜜出口总量的4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5月日本开始执行的“肯定列表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00多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对其他未设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标准可参照的农药推行“一律标准”,又大幅度提高了蜂蜜进口的门槛。

(5)畜禽产品。2004年11月,韩国针对中国对其出口的新鲜或冷冻鸡、鸭、鹅、火鸡、鹌鹑、野鸡等禽肉产品制定了15项卫生标准,该15项标准均与家禽生前的疫病防治及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有关。2005年2月,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决定对包括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在内的部分亚洲国家的禽肉进口禁令延长到2005年9月30日[31]。2006年1月27日,我国政府对外宣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生禽流感,日本政府随即宣布根据《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停止从我国进口家禽肉及家禽肉制品。

(6)水产品。2005年,欧盟再次考察中国的水产品农残监控体系,美国对中国罗非鱼的大量进口表示格外关注,日本将水产品检测项目由800项提高到2600项。同年,欧盟根据2005/34/EC指令,决议对动物源性产品中检出药物残留问题作了新规定,添加了孔雀石绿、甲孕酮等苛刻的检测指标,使我国淡水小龙虾出口面临新的技术壁垒。2006年10月19日,日本大阪检验所通过自主检查扣留我国产生食用冷冻新鲜鱼贝类:冷冻鱿鱼,扣留原因是成分规格不合格(大肠杆菌群呈阳性)。2006年10月19日,日本神户检验所通过监控检查扣留我国舟山产冷冻煮章鱼,扣留原因是成分规格不合格(大肠杆菌群呈阳性) [32]。自2006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后,我国出口鳗鱼被日本检出违例事件数目骤然上升,日本媒体将中国产鳗鱼产品的药残问题无限夸大,将中国鳗鱼说成“毒鱼”、“浸在药液中的鱼”等等。

3.3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原因

3.2.1 外部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面临着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的局面,传统的关税和

15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关税壁垒受到了抑制和规范,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将大量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相关产品,不得不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强调环境保护要求下,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而我国农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很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

(2)环境保护和消费者的理性选择

设置绿色壁垒的初衷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当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浪潮的影响开始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开始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方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效益平衡的发展模式,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高。可以说,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催化了绿色壁垒的形成。

(3)“南北”环保水平和科技实力的差距 3.2.2 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数量,而忽视对食品安全的需求,直到2001年9月18日,农业部才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淮。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共涉及62种化学污染物。然而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迄今已公布了有关农业在食品中的最大限制标准共2500项,美国则多达4000多项,其他发达国家也有数百项至上千项,而且范围涉及到了农产品的各个方面[33]。这种差距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时频频遭遇绿色壁垒。

(1)生产缺乏协调统一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农业生产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形式进行的。这种以小户家庭为主体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这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我国农产品屡屡受制于绿色壁垒的最初根源。由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以家庭为单位自主进行,那么在时间上就会存在不同步性,在田间管理上,这种不同步性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不同步性,由于缺乏协调和统一,往往会造成防治的不彻底,从而增加农药喷洒的次数和数量,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存量超标。

(2)生产者和加工者知识水平低,素质差,技术和设备落后

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民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少。加上劳动力的过剩,农村人口中受教育层次相对较高、科学知识相对丰富的年轻一代

16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纷纷离开农村,加入到城市的劳动大军中,从而造成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那部分人口的素质得不到提高。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农业生产人员难以进行科学地生产和经营。化肥的滥用、乱用,剧毒禁用农药的喷洒是常有的事情。

另外,我国现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技术和装备落后,生产的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色素的滥用,安全和卫生意识的淡薄,也是导致我国农产品受阻于绿色壁垒的原因之一。

(3)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森林的过度砍伐,植被的大面积破坏,河流、湖泊、海洋水资源的污染,可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气候的恶化等等,都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既与国内诸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短视行为有关,又与外国投资企业的“转移污染策略”分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我国在探索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小的造纸厂、印染厂、金属冶炼厂等乡镇企业由于经济上的短视和观念上的落后,只注重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受本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约,把在本国内不准从事的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项目转移到积极吸引外资的我国来生产。这种把发展中国家看作“污染天堂”的做法,无疑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4)外贸体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外贸公司进出口专营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但我国农产品出口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体制。通常的做法是,拥有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通过收购或者事先签订的订单从农村获得货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包装,然后出口。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生产和出口的主体分离,农民和外贸公司的目标利益存在不一致性。负责生产的管不到出口,负责出口的也难以参与生产。这种生产和出口经营主体的分离造成主体利益的不一致,而且由于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导致在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信息传递受阻和滞后。另外,现行的“订单农业”虽然可以对交易双方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约束作用,但是由于与此相配套的法规的不健全,交易双方文

17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层次上的差距,使得双方在签订订单之初就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遭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农民寻求短期利益,隐藏信息,甚至于在博弈中采取“败德行为”,如农产品的以次充好等。

(5)市场信息系统不健全

由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经营的产品种类也较为单一,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有限,对国际市场信息获得的滞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整个行业也缺乏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从事市场信息的集散,经常是某家企业在遭遇绿色壁垒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国内还有很多企业重蹈覆辙。例如2002年1月23日欧盟向中方报告中国出口欧盟的蜂蜜含有氯残留成分;1月25日欧盟做出暂停进口决定并通知各成员国对中国蜂蜜强行检查。可是直到4月22日中方才做出反应,要求有关部门停止开发、生产、销售含氯蜂蜜,而5月1日才要求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蜂蜜严格检查,购置检测设备,这已经距离欧盟向中国提出交涉3个月之久,为此中国出口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2002年1到5月,仅大连口岸遭受欧盟退运的出口蜂蜜就高达800多吨,价值70多万美元。在中方整整两年的努力下,直到2004年7月16日才恢复对欧盟的蜂蜜出口[34]。

(6)我国的检验体系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

据了解,美国现有认证体系60种日本有25种,欧盟在统一的9种的基础上又颁发了12个要求认证的新指令。以食品业为例,美国对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标签、致病菌等均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产品都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自2002年1月到3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扣留的中国产品就达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2003年年初,浙江省舟山市出口到欧盟的200吨冻虾仁被退货,原因是被检测出含有十亿分之零点二克氯霉素

[35]

。而欧盟的这个检测数据在我国是根本无法检测出来的。 (7)中国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

中国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

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而国家目前还不能很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农产品进口国有时还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由,单方面地提高某些产品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由于信息不畅通等因素,中国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18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原因

这种防不胜防的技术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障碍[36]。

19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的影响

4.1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作用的理论机制

4.1.1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

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会产生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动态地看,绿色贸易壁垒表现为“数量控制―价格控制―数量控制”的循环控制机制。出口国为了达到和适应进口国所规定或变更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对本国出口产品的数量限制,必须增加投入,促进技术进步与提高,建立相应的环保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这样势必使出口品的成本大大增加,绿色贸易壁垒的价格机制使出口品丧失原有的价格优势。此外,绿色贸易壁垒通过以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基础,对出口品的抽样、检验和评价过程,可因时间限制和标准内容繁简等硬性规定而对贸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且福利损失更是难以量化,从而使绿色贸易壁垒很好地利用价格机制提高达到数量控制的作用。为便于简化分析,我们先假设:①除绿色贸易壁垒外,不存在其他贸易壁垒措施;②采用两国模型:即国际市场上只有一个进口国和一个出口国,这样进口国的壁垒措施会对出口国产生直接影响;③运输成本为零。

(1)贸易禁止效应

贸易的禁止效应是指在进口国设置相对于出口国过高的绿色贸易壁垒后,短期内出口国企业无人能跨越,造成出口国的国内供给量大大减少,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出口量为零,从而产生完全禁止贸易的效果。

20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S1 P S PE E D O QE Q

图4.1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禁止效应 Fig.4.1 Trade ban effe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图4.1中,D为进口国的需求曲线。S为出口国的供给曲线。E点为无壁垒时的贸易均衡点。对应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E和QE 。在进口国设置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后,出口国根本达不到进口国要求,这就产生了禁止性成本。出口国的供给曲线左移到S1。此时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出口国的出口量为零,这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禁止效应。

(2)贸易限制效应

在绿色贸易壁垒制定的初期,由于出口国的商品大部分不符合进口国的绿色标准,只有少量企业能够及时改进生产,注重环保因素,跨越绿色贸易壁垒,而因此也导致了产品成本的上升,从而产生了贸易限制效应。贸易限制效应是指在进口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后,造成出口国国内供给量减少,出口也随之减少,从而产生贸易限制的效果。

21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1 P E1 S1+W P1 S SW P

E D O Q1 Q Q

图4.2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限制效应

Fig.4.2 Trade restrictions effe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图4.2中S和S1分别表示实行绿色贸易壁垒前后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市场上供给曲线,SW和S1+W分别为进口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前后,国内市场上国内外总供给曲线,D为进口国的需求曲线。无壁垒下,贸易均衡点为E,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和Q。在进口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后,新的贸易均衡点E1,新的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1和Q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的数量控制效应为Q-Q1,出口额减少了P*Q-P1*Q1,这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限制效应。

1)动态的贸易抑制效应

以上分析是从静态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限制效应。事实上,绿色贸易壁垒实施方总是不断调整其环境技术标准。当出口国刚刚满足之前的技术标准要求时,新的贸易壁垒已经产生了,对产品产生了数量限制。出口国又要改进产品以适应新的绿色贸易壁垒,这就实现了价格抑制效应。

2)进口国需求变化对贸易的抑制效应

以上分析都暗含着一个假定,就是进口国国内对出口国产品的需求一定,不受价格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现实中比这个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是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之一,消费者偏好常常受到各种媒体、舆论导向的左右。积

22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极的宣传报道会诱导消费者增加对被宣传商品的购买,反过来,负面的宣传报道会使消费者减少、甚至是拒绝购买。进口国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之后,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引导,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者的需求产生变化,对非绿色产品需求减少,甚至产生抵制行为。

P

P P1

E1 E S D D1 O Q1 Q Q

图4.3 进口国需求变化对贸易的抑制效应

Fig.4.3 Trade inhibitory effect refer to importing country’s changing demands

图4.3中,D为无壁垒时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在出口国供给一定的条件下,S为出口国的供给曲线,这时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和Q。在进口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后,需求曲线从D下移到D1,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分别为P1和Q1。绿色贸易壁垒的价格控制效应为P-P1,数量控制效应为Q-Q1。出口额减少了P*Q-P1*Q1,这就是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由于需求的变化而带来的贸易限制效应。 (3)贸易转移效应

当进口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只是针对特定出口国的产品时,会引起贸易转移效应。

23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S SA+1 SA P1 E1 D D O Q1 Q2 Q3 Q7 Q4

进口国(C) 受限出口国(A)

SB P

SB+1 D Q5 Q6 Q8

不受限出口国(B)

图4.4 绿色贸易壁垒的进口转移效应

Fig.4.4 Import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如图,假定世界上有三个国家---A国,B国,C国。A、B均为有超额供给的出口国,C为纯粹的进口国。商品的世界价格为P1。此时B国的进口量为Q1Q2,在C国

24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前,出口国(A)的出口量为Q3Q4,出口国(B)的出口量为Q5Q6。此时Q1Q2=Q3Q4+Q5Q6。在B设置专门针对A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后,A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至SA+1,出口量减少为Q3Q7。在进口国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A国减少的出口量将由B国来增加,B国的出口量变为Q5Q8。此时C国进口量Q1Q2=Q3Q7+Q5Q8。这便是进口国歧视性的绿色贸易壁垒导致进口贸易部分地从A国转移到了B国,这就是进口转移效应。

P P

PA EA E PE

EB PE

PB

A XA XE B

图4.5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口转移效应

Fig.4.5 Export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假定A国、B国为净进口国,C为超额供给的出口国,其短期内C国供应的产品是一定的。其超额供给量为X=AB,超额供给量X主要是满足A、B两国国内的需求。C国在两个市场的出口量和出口价格由A、B两国的超额需求曲线的交点E所决定。当A国专门针对C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时,B国仍然实行自由贸易。此时,在A国市场上,C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会由PE变为PA,A国消费者对C国产品的需求就会下降。需求量由AXE减少到AXA。随着A国消费者对C国产品超额需求的下降,C国的超额供给加剧, 其产品价格下降。由于对B国实现自由贸易,势必引起B国对C国产品需求增加。C国向B国出口产品从BXE增至BXA。面对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出口国将出口贸易部分地转移到了没有设限(或设限较低的)的国家,这就是绿色贸易壁

25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垒的出口转移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理论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会产生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出口中,要避免出口贸易对象单一化,尽量做到多元化。 4.1.2绿色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 (1)绿色关税的效应分析

绿色关税是指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P

猪肉价格

国内供给曲线 无贸易时的均衡 A B 关税后价格 关税前价格

G C D E F 关税 有关税时的进口 世界价格 国内需求曲线

O QQs1s2 Q2DQ1D Q 猪肉数量

无关税时的进口

图4.6 绿色关税的影响 Fig.4.6 The effect of Green Tariffs

目前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大多对其持抵制和反对态度,因为发展中国

26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家是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受害者。由于环保产业的产品国内价格还不足以影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所以在环保产业和环保产品的进出口上只能作为小国。我们现在对A国的猪肉市场进行效用分析,如果A为猪肉出口者,猪肉的关税没有影响,只有在A国为猪肉进口者时,关税才是重要的,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国

DDssQQQQ际价格,此时国内生产量为1,消费量为1,进口量为1一1。如果政府征

收税率,关税使进口猪肉的价格提高到世界价格之上,其增量等于关税。那些与进口猪肉供给者竞争的国内猪肉供给者现在能以世界价格加关税量出售他们的猪肉。因此,进口猪肉和国内猪肉一的价格上升等于关税量,而且,接近于没有贸易时存在的价格。国内买者与卖者的行为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关税提高了猪肉的价格,他使国

DQQ内需求量从1减少为2DssQQ,而国内供给量从1增加到2。因此,关税减少了进

口量,并使国内市场接近没有贸易时的均衡。现在考虑关税的得失。由于关税提高了国内价格,国内卖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买者的状况变坏了。此外,政府增加了收入。为了衡量这些得失,我们观察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的变动。表4.1总结了这些变动。

表4.1 关税的得失变动 Table 4.1 Gain and loss of tariff changes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政府收入 总剩余

关税前 A+B+C+D+E+F G 无

A+B+C+D+E+F+G

关税后 A+B C+G E

A+B+C+E+G

变动 -(C+D+E+F) +C +E -(D+F)

在关税之前,国内价格等与世界价格。消费者剩余,即需求曲线与世界价格之间的面积,是A+B+C+D+E+F。生产者剩余,即供给曲线与世界价格之间的面积,是G政府收入等于零。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只和,是面积A+B+C+D+E+F+G。

一旦政府征收关税,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其高出量就是关税。现在消费者剩

27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余是A+B。生产者剩余是C+G。政府收入等于有关税后的进口量乘以关税规模,是E。因此,有关税时的总剩余是A+B+C+E+G。

为了确定关税的总福利影响,我们把消费者剩余的变动(为负)、生产者剩余的变动(正)和政府收入变动(正)相加。我们发现市场总剩余减少了D+F,这种总剩余的减少成为关税的无谓损失。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关税会引起无谓损失,因为关税是一种税。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它扭曲了激励,并使稀缺资源配置背离了最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两种效应。第一,猪肉的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猪肉价格高于世界

ssQQ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猪肉的生产(从1到2)。第二,关税提高了国内猪肉买DQQ者不得不支付的价格,从而鼓励他们减少猪肉的消费(从1到2D)。D面积代表猪

肉过分生产的无谓损失,而F面积代表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关税的总无谓损失是这两个三角形之和。

(2)绿色进口配额的效应分析

下面我们来考虑进口配额的影响。假设A国政府发放有限量的进口许可证。现在我们比较一下自由贸易政策下与有这种进口配额时的福利如图4.7。

由于配额的存在使A国人不能从外国购买他们想要得猪肉量,在世界价格时猪肉的供给不再是完全有弹性了。相反,只要A国的猪肉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许可证持有者就可以进口允许他们进口的数量,A国猪肉的总供给等于国内供给加配额量。也就是说,世界价格以上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移动量等于配额量。

A国猪肉价格调整使供给与需求平衡。如图3-2所示,配额使猪肉价格上升到高

DssQQQQ于世界价格。国内需求量从下降到2,而国内供给量从1增加到2。毫无

D1疑问,进口配额减少了猪肉的进口。

下面我们来考虑配额的得失。由于配额使国内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之上,国内卖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内买者的状况变坏了。此外,许可证持有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他们能按世界价格购买并从较高的国内价格出售中得到利润。但对于中国这种出口大国来说,这种配额反而限制了贸易的增长。为了衡量这种得失,我们观察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许可证持有者剩余的变动,表4.7总结了这些变动。

28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内供给曲线 无贸易时的均衡 A B 配额 配额时的均衡 C D E’ E’’ F G 有配额时的进口 世界价格 国内需求曲线

O s Q1 Q1sQ2DQ1D 无配额时的进口

图4.7 绿色进口配额的影响 Fig.4.7 The impact of Green Import Quota

表4.2 配额的得失变动 Table 4.2 Gain and loss of quotas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许可证持有者剩余 总剩余

配额以前

A+B+C+D+E’+E”+F G 无

A+B+C+D+E’+E”+F+G

配额以后 A+B C+G E’+E”

A+B+C +E’+E” +G

变动

- (C+D+E’+E”+F) +C +(E’+E”) -(D+F)

在政府实行配额之前,国内价格等与世界价格。消费者剩余,即需求曲线与世界

29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价格之间的面积,是A+B+C+D+E’+E”+F。生产者剩余,即供给曲线与世界价格之间的面积,是G许可证持有者剩余为零,因为没有许可证。总剩余,即消费者、生产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剩余之和,是A+B+C+D+E’+E”+F+G。

在政府实行进口配额并发放许可证以后,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国内消费者得到的剩余等于A+B,而国内生产者得到的剩余等于C+G许可证持有者从每一单位进口中得到的利润等于A国猪肉价格和世界价格之间的差额。他们的剩余等于这种价格差乘以进口量。因此,他等于三角形E’+E”。有配额时的总剩余是A+B+C+E’+E”+G。

当我们考虑实行配额时总福利如何变动,我们可以发现市场总剩余减少了D+F面积。这同样是无谓损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无论是绿色关税,还是进口配额它们都提高了物品的国内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并引发了无谓损失。这两种限制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关税筹集了政府收入,而进口配额引起了出口国出口数量的减少。

4.1.3环境标准的效应分析

MNPB(边际私人纯收益) MEC(边际外部成本)

C A 成本收益 从理论上讲,环境标准决定了环境成本的高低。因此也就决定了生产者成本的高

30

PE P

B F D Q

O QS QE QP QD

污染排放量、生产规模

图4.8 环境标准的效应

Fig.4.8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standards

E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低,从而影响着经济效率。假定环境标准正好符合最优污染水平(如污染排放量或对排污者征税)即此时私人边际纯收益与边际外部成本(或图4.8中的MNPB=MEC,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标准是最理想的标准:既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又保证了经济效率。这应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确定环境标准的重要依据。

如果环境标准偏严(如将排放量定在Qs,远远小于最优污染水平QE),对环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受害者少支付了相当于QsBEQE的外部成本,但厂商所减少的私人纯收益(QsAEQE)更大。两者相抵,社会净损失ABE的纯收益。这意味着厂商和全社会都丧失了本来可以得到的收益,因而是缺乏经济效率的。如果环境标准偏宽松(如允许排放的污染量为QD超过了最优污染水平QE),这时厂商虽然多得了相当于QEEDQD的私人纯收益,但受害者却多支付了更多的外部成本(QEECQD),两者相抵,社会多支付了相当于ECD的外部成本,这意味着受害者和全社会都付出了本来可以不必支付的外部成本,因而也是缺乏效率的。

发达国家由于环保型技术优势的存在,其最优环境标准已经明显左移至QD,而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环境标准目前保持在QE,即发达国家的最优环境标准显然高于发展中国家最优环境标准。假定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其最优环境标准对付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则发展中国家必然丧失一部分本来可以得到的收益,按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来对待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要求发展中国家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率为代价。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实质就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放弃一定的经济效率,按照发达国家标准组织出口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4.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4.2.1 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下降

在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机制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障碍。在贸易静止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双重作用下,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下降,从而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2002年初开始,欧盟对我国出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检测标准,农残检测种类由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而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茶叶则采用“水溶法”农残检测,检测项目更达77项之多。而我国的检测手段还不够完善,这相当于给我国设立了一个过高的绿色贸易壁垒,短期内我国出口企业仅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跨越,造成我

31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的国内供给量大大减少,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出口量锐减,从而产生贸易限制效应的效果。这样,占我国茶叶出口量一半左右的浙江省因“绿色壁垒”缘故逐步失去欧盟和日本市场。

同样,2002年日本不断对蔬菜等中国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造成了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大幅下降。根据我国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前7个月,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对日本出口分别下降了20%至29%。2002年欧盟实行新的动物肉类检疫标准后,青岛海关2002年1-3月被退运的冻鸡产品为505.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倍。而我国对日本冻鸡的出口2002年1-7月下降了41%,我国对日本出口的活鳗同比下降了23%。对日本鸭肉出口2001年为4668吨,2002年该数字为零。2004年,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56项增加到104项。欧盟也对我国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由29项增至62项,日本则多达77项。

最典型的是,2002年初退回天津海关的蜂蜜,理由是欧盟检出中国的蜂蜜达不到“10万吨中不能有1克氯霉素”的要求[37]。这相当于欧盟设置相对于我国过高的绿色贸易壁垒后,短期内我国企业无人能跨越,造成我国的国内供给量大大减少,只能满足国内需求,出口量为零,从而产生完全禁止贸易的效果。

在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达400亿美元,与其他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大多是食品,国际市场的环保要求就更严格,但从现状看,农产品恰恰是我国目前环保最薄弱的商品。如今许多工业产品都无法完全做到把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置于“绿色”监控之下,让环保意识更为淡薄的农村做到无疑难上加难。

4.2.2 减缓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受到损失

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分析,主要在于检验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32

第四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表4.3 中国农产品出口状况 单位:亿美元

Table 4.3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s Unit: 100 million U.S. dollars 种类 年份 农产品出口额 货物出口总额 农产品出口同比增加的比率(%) 货物出口同比增加的比率(%) 农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 (%)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38 134.7 156 160.7 181.4 214.3 233.9 275.8 314

1837.1 1949.3 2492 2661 3256 4382.3 5933.2 7619.5 9689.4

-1.0 -2.39 15.81 3.01 12.88 18.14 9.15 17.91 13.85

0.5 6.11 27.84 6.78 22.36 34.59 35.39 28.42 27.17

7.51 6.91 6.26 6.04 5.57 4.89 3.94 3.62 3.24

注: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信息网统计整理

表4.3分析了199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农产品出口的同比增长率都明显低于货物总出口同比增长率,而且2000,2003,2004,2006年两者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大,分别相差12.03%,16.45%,26.24%,18.3%。另外,农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8年到2006年持续下降,2006年水平(3.24%)低于1998年水平(7.51%)的一半。这些数据分析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明显落后于我国外贸增长的平均水平,而且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持续下降。基于第三章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的原因分析,这9年中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抑制,不但影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率,而且还因此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此外,中国目前仍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之中,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33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基础上,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环境形势的严峻,难以对绿色壁垒进行有效防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农产品出口产品构成中占相当大比重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未经加工的农牧渔产品,都是各国环保法规争相限制的项目,这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从一开始就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而在短时期内,实行较高的环境标准并不现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达国家经过长期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阶段才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迫于经济发展压力,往往是考虑效益优先于环保。依据环境标准的效应,由于我国环境最优标准要低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最优标准,据上述环境标准的效应分析,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其最优环境标准来限制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则我国必然丧失一部分本来可以得到的收益。

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可以依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进行估算。据商务部调查,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如此惊人的损失其实正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出口遭遇外国绿色壁垒的真实反映。依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减少的出口量,在进口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净出口的减少,从而会通过乘数关系对应于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减少量。表4.4计算出了1998年至2006年的对外贸易乘数。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1998-2006年9年间平均对外贸易乘数为1.4482,那么每年90亿美元的出口损失意味着每年因此而减少了130.338亿美元的GDP。由此可见,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的确不可忽视。

表4.4 中国对外贸易乘数 Table 4.4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of China

种类 年份 1998 1999 2000

0.3054 0.2578 0.3825

34

-0.0363 0.3869 0.5149

3.7167 1.5512 1.1143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 对外贸易乘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j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