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
更新时间:2023-06-04 01: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毛泽东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刘寒刚 制作 13173699623 15158110588(650588) E-mail:L_jiny@ /liuhangang
《社会主义理论》章节安排 社会主义理论》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基本 纲领和发展战略
第七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第八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第九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第十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 第十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 领导核心
第一讲:导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 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概括 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 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 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等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 前提和发展阶段)? 前提和发展阶段)?①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十月革命的成功,开创了 ①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十月革命的成功,开创了 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②毛泽东思想产 生的物质条件——中国新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生的物质条件——中国新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④毛泽东思想产生 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①萌芽于国民革命时期;②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③在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④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 中国成立以后得到继续发展;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3、邓小平理论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 邓小平理论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阶段)? 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阶段)?①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 发展。②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 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③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 会实践基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来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 ①理论命题的提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 ①理论命题的提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 二大。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 二大。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 主义”的科学命题。②理论的初步系统化,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 主义”的科学命题。②理论的初步系统化,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 的十三大。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2年, ③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2年,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并阐明了社 会主义的本质理论。④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 会主义的本质理论。④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邓小平理 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段)? 社
会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理论前提和发展段)?①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 ①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②社会主 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 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③ 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 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推进现 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 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革命的党,成为一 个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封锁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改革开 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年轻干部走 上领导岗位。 ①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2000年 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 ②2001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阐述了 2001年 日,在庆祝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阐述了 “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使“三个代表”思想实现 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使“三个代表” 了系统化理论化。③2002年11月 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 了系统化理论化。③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5、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 到新的科学水平。 到新的科学水平。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 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 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 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 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 的科学判断。④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根本 三个代表” 要求是什么? 要求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 三个代表”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根本要求(关键、核心和本质):①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 于创造性。②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 于创造性。②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③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
7、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特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特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 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做 了明确规定。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或出发点)。以人为本就 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 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 面”指的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协调” 会全面进步。“协调”指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 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 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 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指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世世代代连绵不绝的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求真务实1、什么是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什么是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 动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 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自觉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历史的具体的统 一。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
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 2、什么是解放思想?它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解放思想?它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如何?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我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 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 想是实事求是的保证和条件。两者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3、什么是与时惧进?新时期开拓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与时惧进?新时期开拓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新时期开拓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4、什么是求真务实?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什么是求真务实?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惧进的关系如何? 与时惧进的关系如何? 求真是探求真理或真相的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 畴;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科学实践,属于 实践范畴。求真和务实虽有其特点,但仍然受认 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认识运动规律的支配,求真 是务实的前提,务实是求真的保证,两者互相推 进、辩证统一。 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与时惧进一样,都是从不 同角度发展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 髓。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帝国主义操纵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 (1)帝国主义操纵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 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中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 (2)中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 了某些发展,但封建剥削、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 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他们是最反动的力量。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力量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力量 很软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 (4)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表现出 (4)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表现出 极端的不平衡性。 (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 (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 群众,日益贫困化甚至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 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很大程 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资本 对中国的侵略已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 对中国的侵略已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 领土完整,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开始操纵中国的财政。 《辛丑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已经完全控制了清政府,使中国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国家。 辛丑条约》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 (2)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 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地主阶级的改良;农民革命;资产阶级维新;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提出的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帝国主义不能允许;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 无法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①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 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这是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②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③中国工人阶级的成 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阶级条件。④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 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①革命的对象与任务相同,都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参加革命的基本队伍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 ③革命的根本性质相同,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是革命的时代背景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 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③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④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 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批判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批判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革命。” 革命。” 推翻三座大山。 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 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各革命阶级联 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 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 工商业。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反封建的文化,即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文化。 8、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 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实行统一战线的武装斗争。而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 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 的建设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相 互关系,就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9、武装斗争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武装斗争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其具体原因是: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人民在内部没有民 主制度,没有议会道路可走,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 标。②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异常残酷,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 武装的反革命。③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中国革命武装才能利用矛盾得以生 存和发展。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0、“农村包围城市论”的内容? 10、 农村包围城市论”的内容? 毛泽东提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其理论内容 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时期的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长期地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是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B、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城市转到农村,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农民游击战争, 待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再由农村转到城市。为此,毛泽东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待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再由农村转到城市。为此,毛泽东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总概念,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 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因为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封建 半殖民地大国。②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
权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 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④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必要的主观条件。⑤中国共 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 保证。 11、“农村包围城市论”的伟大意义? 11、 农村包围城市论”的伟大意义?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史无前例的,具有其伟大的意义。①实践证明, 这条道路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中国革命发展的 客观规律,是科学的。②这条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贡献。③这一道路的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其经 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斗争树立了榜样,可供他们借鉴。
12、中国革命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12、中国革命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第一、从中国社会各阶级 状况看,基本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有少数,最广大的 队伍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 去孤军奋斗,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第二、从中国革命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看,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况,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豪绅、官僚买办勾结在 一起,掌握着国家政权,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又拥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异常强大。 第三、从革命力量自身的情况看,革命的发展极不平衡。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力量比较薄 弱的地方首先开始。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 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3、中国革命中实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方针? 13、中国革命中实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方针?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①独立自主。所谓独立自主,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 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统一,又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 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 命。②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 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主要有: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这是统一战 线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无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中,农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无产阶 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必须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政党,共产党人同其他民主政党合作的政治 基础是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14、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 14、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 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既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联盟; 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 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联盟。中国共产党处理 两个联盟关系的经验是: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5、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15、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成立的,理论准备不充分,而且党一 建立以后就投入了紧张的革命实践,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再加上反动政府的管制查禁, 马克思主义书籍严重缺乏,理论武装不够。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性质,但党的组织 发展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制约。第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中国共产党被迫远 离中心城市,长期战斗在农村的环境中。第四,中国共产党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党的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有一个好 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搞好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对中国共产 党的建设有着指导意义。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第三,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 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 16、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16、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首位,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 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
。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在政治上容易“ 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摇摆,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 相分离,要克服这些错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袭。 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 的首位,以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①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 纯洁性。 ②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亦即加强党的 理论建设;二是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三是共产党员 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 整风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反对主观主义 (主要是教条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的宗旨是: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 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 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党的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 著标志。
第四讲: 第四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 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民主义经济制 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 的、科学、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内 部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部是中国同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 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
变的历史必然性?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向社会主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向社会主 义道路,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完全 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 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 变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 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 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 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广大个体农民为避 免重新两级分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 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也 必须将分散的农业和手工业及时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来。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各方面条件以已经具备:①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②以国营经济 为主导力量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③苏联所取得的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对中国的支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 行的国际条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 我国在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我国在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是 其核心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 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 度,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历史必然。
4.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和教训? 和教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第一,遵 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 把个体农民引导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二,结合中 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创造
了由互助组到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 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第三,在合作化过 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 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对待富农经济,采 取了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 把消灭剥削同改造剥削者结合起来。 教训: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特别是合作化后期, 存在着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简单 划一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 挥,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正在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500字07-03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工作总结参考范文04-03
游戏高校推广方案07-11
回报妈妈作文600字06-21
我家的女王作文600字07-10
中文翻译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05-26
2013驾考科目四题库 - 图文合并 - 最全版本B05-14
有趣的一课作文300字06-28
《物流运输》实训指导书(2011级)12-0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毛泽东思想
- 中国
- 社会主义
- 复习
- 体系
- 特色
- 理论
- 中国历年(1978-2012.9)货币供应量(M0,M1,M2)历史数据(截止到2012年9月份数据)
- 日本留学之日语颜色词——新天空日语培训
- 安徽省政协信息化工作的几点粗浅体会
- 高中数学_3.2.2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浙江省2012年文理科第一批首轮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
- 营改增后采购合同
- 自行车圈轮胎尺寸标准
- 筹资管理案例分析
- 数据分析在化工装置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通用范本
- 【西南●最新版】《精细化工》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 专利交底材料-模板
-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
- 爱心基金管理办法
- 我的家庭理财规划书
-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骨诱导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书应该怎么写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重点笔记
- 手法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颈椎病200例
- 2014年安庆市中学数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获奖名单(高中数学)
- 喷胶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及参考(模板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