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毕业论文(5)

更新时间:2024-03-18 03: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中英文摘要...................................................................................................................................................1 前言...................................................................................................................................................................2 1 文献综述...................................................................................................................................................3 1.1依恋概述...............................................................................................................................................3 1.1.1依恋研究的起源和概念界定...............................................................................................3 1.1.2依恋的特征.....................................................................................................................................3 1.1.3依恋形成的标志..........................................................................................................................4 1.1.4成人依恋..........................................................................................................................................4 1.1.5成人依恋的类型..........................................................................................................................5 1.1.6依恋风格对其行为的影响.....................................................................................................6 1.2社交焦虑概述.....................................................................................................................................6 1.2.1社交焦虑概念................................................................................................................................6 1.2.2 社交焦虑的形成过程...............................................................................................................7 2研究方法......................................................................................................................................................9 2.1被试 ........................................................................................................................................................ .9 2.2研究工具 .............................................................................................................................................. .9 2.2.1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 ............................................................................................ 9 2.2.2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 .......................................................................................... 9 2.3施测程序 ............................................................................................................................................ 10 3 结果分析..................................................................................................................................................10 3.1大学生成人依恋总体情况 ....................................................................................................... 10 3.2大学生社交焦虑总体情况.........................................................................................................1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3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 ................................................................................................. 12 4

论.............................................................................................................................................................114 5 结论............................................................................................................................................................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9 附录1..............................................................................................................................................................20 附录2..............................................................................................................................................................23 附录3 .................................................................................................................................................. ..........2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中英文摘要

【摘要】 本研究以21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大学生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依恋类型分布上以冷漠型居多;(2)男女性别在依恋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依恋的回避维度上差异显著;(4)男女在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依恋的两个维度相关显著,呈两两正相关;(6)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成人依恋水平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 成人依恋 社交焦虑

Abstract This study to 210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y try,Questionnaire method to probe into college students' adult attaching and social anxiety relationship,Results show that:(1) the students in adult attachment type distribution in the majority with indifference type; (2) gender in adult attachment on the avoidance and anxiety dimension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3) singleton female and the only-child children in the withdrawal of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4) men and women in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anxiety are significantly; (5) the two dimensions of social anxiety with the two dimens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opposite;(6) adult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exists between the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adult attachment level higher, social anxiety level is higher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dult attachment Social anxiety

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和周围的人发展出亲密的关系,他们体验到了快乐和满足。而有的人却内心封闭不愿与人接触,对人际交往产生了焦虑和逃避。

大学生作为社交焦虑的高发群体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社交技能、自我效能感等方面, 对于社交焦虑与成人依恋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所形成的依恋类型也会对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

我之所以把我的毕业论文定为《大学生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是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就有一定程度的依恋症状,并因此对我的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就想通过毕业论文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并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浅显的研究结论,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2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 文献综述

1.1依恋概述

1.1.1依恋研究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关于依恋(attachment)的最早研究是从母婴分离造成的巨大影响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儿童因为战争而失去或离开自己的父母,被送进了孤儿院。这些儿童虽然得到了最基本的照顾,生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在心理发展方面却表现出严重的障碍。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John Bowlby)在20世纪50年代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机构养育的危害,尤其剥夺母爱的危害,同期的动物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鲍尔贝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成果,在《依恋与失落》一书中,从生态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精神病学,以及控制学、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依恋的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形成依恋的机制,并对当时母婴依恋关系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和综述。他的理论为后来的依恋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依恋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更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地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依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关系系统,在这个关系系统中,依恋的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了持久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产生在某物种的年幼个体与成年个体之间,或是幼年个体之间,也可能出现在成年个体之间,或者可能是一个个体对某一特殊群体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

1.1.2依恋的特征

(1)依恋对象的选择性。儿童并非依恋所有的人,而是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身

需要、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的个体。相应的,成人更倾向于与自己有着相同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伙伴形成依恋关系。

(2)依恋者对依恋对象表现出亲近行为。依恋母亲的婴儿在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对母亲

身体的亲近,如依偎在母亲身边或在母亲身边行动。

(3)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能够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慰藉和安全感。这种慰藉和安全感

是个体在未来的各种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发展出的对问题、对环境的最初控制感和效能感,是个体探索世界的基础。

(4)依恋被破坏会导致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对个体意

3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义的集中体现,也成为衡量依恋关系是否建立起来的标志之一。

(5)依恋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具有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一方面是由婴儿先天遗传的一种

适应性反映发展而来的,另一方面也是依恋双方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协调的行为模式。

1.1.3依恋形成的标志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Schaffer,1964)认为,作为依恋标志的行为特征必须符合以下三条原则:第一,代表性。即这种行为反应必须能够反映依恋关系所持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第二,稳定性。即作为标准的外在行为反应必须在依恋应出现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第三,普遍性。即这种行为反应在同类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不因个体差异而影响它的存在。

1.1.4成人依恋

JohnBowlby对成人依恋的解释是:“他相信依恋对个体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即依

恋理论是终生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关于成人依恋的含义,研究者对其操作性定义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对其父母依恋的记忆和心理表征”;另一派是人格和社会学派,该派也是最早考查成人依恋关系的,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及其他人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国内吴薇莉1对以上两种定义进行了综合,指出成人依恋是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并指出这种依恋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总结以上关于成人依恋的理论,我比较认同吴薇莉对成人依恋综合后的定义。从理论角度看,从婴儿期到成人阶段,个体的依恋类型可能随着当前环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也就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会对依恋的类型产生影响。

1 吴薇莉,简渝嘉, 方莉. 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31-134.

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5成人依恋的类型

尽管许多研究者都接受Bowlby提出的三种依恋风格,即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但是Bartholomew和她的同事提出不同的观点。根据Bowlby对两种基本态度的重视(关于自我和他人),这样个体的自我评价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或是他人是被觉知为积极(值得信任)或是消极的(不值得信任)就可能影响人际行为的许多方面。

正、负向的两维度都基于对自己的态度(自尊)和对他人的态度(人际信任),这样便结合成四种依恋风格: (1)安全型

安全型的人自尊心高,对他人态度积极,因此他们渴望人际亲密,并在关系中也感到舒适。安全型的人对关系的满意度比其他三种类型的人高。安全型的人与他人相处融洽,与父母关系亲密,对人际关系评价态度积极。 (2)恐惧型

这个类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不积极。他们尽量减少人际交往、避免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之苦。恐惧型的人描述父母的词多是负性的(Levy et

al,1998),往往不等把事情弄明白就开始发怒、产生敌意,与恋人或家人相处时,也很少

感到亲密与幸福。这种风格与不良的人际关系、嫉妒感和以排解社会交往焦虑为目的的酗酒等方面有关联。 (3)迷恋型

这个类型的特点是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却对他人有积极的期待,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与接受。因此这类人在关系中也寻求亲密(有时寻求过度的情迷),但是他们同时又会因为感到自己不值得被人爱,而感到焦虑和羞愧(Lopez et al,1997)。而这种情况的极端便是对可能遭到的抛弃感到强烈不安。一方面需要爱与赞赏,另一方面,当关系出现危机时又总会怨恨自己,这种人很容易产生抑郁(Whiffen et al,2000)。 (4)冷漠型

这种人的自我描述与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有很大差异。他们会认为自己很有价值、独立性强、值得别人喜欢;但别人对他们就没有如此积极的看法,甚至描述他们为不友好,社交能力有限。造成问题的大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很差,所以不喜欢真正的亲密,冷漠型和恐惧型的人都避免与人面对面的打交道,而更倾向于用留言、电子邮件之类的接触方式。即便是喝酒,他们也喜欢独饮而不是群欢。

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6依恋风格对其行为的影响

一般认为依恋风格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人际关爱有关的社会交往行为。例如,在商店里与收银员的交往应该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依恋关系,但与恋人的交往则与依恋联系紧密。在加拿大进行的对大学生的一份调查指出,与自己有依恋关系的人平均在五人左右,其中包括家人、恋人和朋友,并且依恋不仅影响对他人的行为反应,还会影响对群体的反应。

有人认为不同依恋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倾向于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及行为方式。不同依恋风格对行为的不同影响,部分取决于社会知觉的差异和情感调解能力(Mikulincer&sheffi,2000)。例如,在处理关系问题上,迷恋型的人比安全型的人更倾向用悲观消极的方式来作出解释,情绪上也有更多的不安(Collins,1996)。恐惧型的人也会用消极的方式来解释交往事件,但不会有不安的情绪,他们通过不去回忆情感体验来进行防御,以免受伤(Fraley,garner&Shaver,2000)。还比如,与非安全型的人相比,安全型的人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更富好奇心,在作判断时更懂得依赖新信息(Mikulincer,1997)。

1.2社交焦虑概述

1.2.1社交焦虑概念

焦虑泛指预料将出现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担心、忧虑、烦恼和惧怕。社交焦虑又称社会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虑。

社交焦虑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陌生人和社交场合一般指:把自己介绍给陌生人;会见权威;与人通电话;接待来访者;在被人注视的情况下完成一件事情以及在公共场合讲话、吃饭等。

持续的含义:大多数人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多少都会觉得紧张,这本是人类正常的反应,它可以提高你的警惕性,有助于更快更好地了解对方。这种正常的紧张往往是短暂的,随着交往加深,大多数人会逐渐放松,继而享受交往带来的乐趣。而对于患社交焦虑症的患者来说,这种紧张不安和恐惧是一直存在的,不能通过任何方式得到缓解。另外,持续还意味着患者在每个社交场合、每次与人交往时,这种紧张状态都会出现。

显著的含义:每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多少都会感到紧张,虽说紧张,我们仍能

6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很好地控制我们的行为。比如,面试时,我们感到紧张,但我们会正确地回答问题,保持自己的最佳形象,最终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社交焦虑症患者的紧张恐惧远远超过正常的程度,他们有时会感到死亡将近的强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很难控制,足以令患者逃离或不再进入社交场合。

1.2.2 社交焦虑的形成过程

1995年,临床心理学家大卫.克拉克和安德里安.威尔斯建立了一个新的社交焦虑模型,

用来解释社交焦虑形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个体如何去解决问题,并指出了思维或认知在社交焦虑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个体面对的社交情境是因人而异的,特定的情境激活特定的观念或假定。如果个体将这个情境视为有威胁性的,或将它解释为具有社会危险性,就会导致个体产生消极的想法,如“我不行,我会犯错”等。这些想法会使个体感到焦虑和沮丧,而且还会使得个体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即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意识。个体把注意力转向内部,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和社交无能。他越是注意内部的感觉和自己的缺点,就越容易强化自我意识,把外部情境解释为更具威胁性和危险性。因此,在图中用双箭头来连接自我意识和自

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认为的“社会危险性”。

另一方面,将特定情境视为具有“社会危险性”导致个体出现“焦虑表现”和“安全行为”,如和自己认为“安全”的人说话,只讨论自己觉得“安全”的话题,避免与别人的目光接触。这种“安全行为”通过图中的三种途径加剧了个体的焦虑和紧张:其一,如果不管有无必要,你总是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妨碍你认识到这种情境其实是无害的,而你的保护行为不起任何作用。其二,它们驱使注意力转向内部,使人们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如垂下眼睑,让自己的目光不和别人接触,它使人意识到内心的感受,妨碍其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其三,能够加强焦虑的表现和症状,会增强压力感、紧张感或窘迫感,使人难以保持自然状态。如把身体绷直,用力控制自己,结果抖得更厉害;努力使自己不显得单调无趣,结果更难找到有趣的话题。

大卫.克拉克和安德里安.威尔斯这个认知模型的中心是三种认知水平,即自我意识、消极的自动思维、潜在的信念和假设。“自我意识”反映了社交焦虑者所关注的东西,如感觉每个人都在看自己;“消极的自动思维”,它把社会情境知觉解释为带有威胁性或危险性,如“用这种方法别人行,我不行”;“潜在的信念和假设”,它可由特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如“我不属于这个圈子”。

8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苏州和常州的两所大学中的心理、新闻、艺术、法学等专业。发放问卷210分,其中有效问卷191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1.0%。其中男生73人,女生118人;独生子女114人,非独生子女77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59岁。

2.2研究工具

2.2.1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

该量表中文版由李同归等修订,用于测量成人的依恋类型。问卷共有36个题目,由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由18个题目组成,其中奇数项为回避维度,偶数项为焦虑维度。采用7点计分的方式,其中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每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在亲密关系中的回避(焦虑)水平就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

将ECR测得的亲密关系的两个维度转换成依恋类型,求出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平均数,两个维度的平均数的范围为1-7,回避维度的1代表力图与亲密对象保持距离,7代表与亲密对象接近;焦虑维度的1代表低焦虑,7代表高焦虑。X轴为焦虑维度,Y轴为回避维度,4为原点,将得到的各个维度的平均数放到四个象限中,两个维度的交叉点落在哪个象限就是哪一种依恋类型。

2.2.2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

该量表由Watson和Friend于1969年编制,用于测量社交焦虑水平。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其中14条用于评定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采用“是—否”的方式,得分范围从0(最低的回避及苦恼程度)到28(最高的一级)。正常人群得分均值为9.1,其标准差(SD)为8.0,该量表所有条目与其它条目的总数相关系数至少为0.77。本样本中两分量表的相关为0.86。本研究中,被试在该量表上的总分作为社交焦虑水平的指标。

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3施测程序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集体施测,匿名答题,告知被试答案无好坏对错之分,数据仅供研究所用,以消除其顾虑。回收问卷后,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大学生成人依恋总体情况

(1)回避维度与焦虑维度的得分情况

表1 大学生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得分状况 回避维度 焦虑维度 最小值 最大值 20.00 15.00 80.83 88.33 平均分(M) 52.1335 54.1099 标准差(SD) 10.40852 13.46863

(2)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

表2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状况

依恋类型 迷恋型 恐惧型 冷漠型 安全型 合计

人数 21 19 101 50 191

百分比(%) 11.0% 9.9% 52.9% 26.2% 100.0%

如表2所示:在大学生中,为安全型依恋的人仅占26.2%;迷恋型的人为11.0%;恐惧型依恋的人最少,为9.9%;冷漠型的人最多,达到了52.9%。

(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状态

表3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回避和焦虑量表上的差异

分量表 回避 焦虑

性别 男(73人) 女(118人) 男(73人) 女(118人)

平均数 51.4498 52.5565 56.8836 52.3941

标准差 10.53271 10.35329 13.35329 13.18856

T值 -.713 2.263

P值 .594 .852

如表3所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回避维度(p=.594)和焦虑维度(p=.852)都没有显著差异。

1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状况

表4 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回避和焦虑量表上的差异

分量表 回避

是否为独生

子女 独生子女(114人) 非独生子女(77人) 独生子女(114人) 非独生子女(77人)

平均数 50.64 54.33 52.48 56.53

标准差 11.36 8.41 13.91 12.49

-2.055

.159

T值 -2.439

P值 .011

焦虑

由表4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焦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p=.159>0.05),但在回避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11<0.05)。

3.2大学生社交焦虑总体情况

(1)大学生社交焦虑组(SAD)与正常组(NC)的分布状态

表5 社交焦虑组(SAD)与正常组(NC)的分布状态

NC组

SAD组 合计

(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量表上的差异

表6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量表上的差异

分量表 回避 苦恼

性别 男(72人) 女(118人) 男(73人) 女(117人)

平均数 6.17 4.89 7.58 6.74

标准差 4.84 3.71 4.65 3.71

T值 1.922 1.307

P值 .000 .003

人数 148 43 191

百分比(%) 77.5% 22.5% 100.0%

由表6可以看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在社交焦虑(p=.000)和社交苦恼(p=.003)上都有显著性差异。男生在焦虑和苦恼上的得分均比女生高。

1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SAD组与NC组,SAD分量表的均分比较

表7 SAD组与NC组,SAD分量表的均分比较 回避维度 苦恼维度

SAD组(N=43) NC组(N=148)

11.55 3.62 12.79 5.46

P

.000 .000

由表7可以看出回避维度和苦恼维度与SAD的分组(SAD组和NC组)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社交焦虑组在回避维度和苦恼维度上郡显著高于正常组。

3.3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

(1)社交焦虑障碍(SAD)组成人依恋类型与正常对照组(NC)组的比较

表8社交焦虑障碍(SAD)组成人依恋类型与正常对照组(NC)组的比较

NC组 人数 10 迷恋型 百分比 % 47.6% 52.4% 17 2 恐惧型 人数 百分比 % 89.5% 10.5% 人数 91 9 冷漠型 百分比 % 90.1% 8.9% 人数 29 20 安全型 百分比% 58.0% 40.0% SAD组 11 x2 P 注:**P<0.01 58.333 .000** 由表8可以看出,社交焦虑组与正常组相比,在依恋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大学生社交焦虑维度与依恋水平维度的相关分析

表9 社交焦虑维度与依恋水平维度的相关分析

社交焦虑回避维度 成人依恋回避维度 .171* 成人依恋焦虑维度 .797** 注: *p<0.05 差异显著 **

p<0.01 差异非常显著

社交焦虑苦恼维度 .145* .429**

由表9可以看出,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和0.145。此外,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成人依恋的焦虑维度的相关也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797和0.429。因此,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的分数会随着依恋回避和焦虑的分数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他们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

12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表10 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成人依恋

注:**P 0.01差异非常显著

社交焦虑

相关系数 .405**

显著性概率 .000

表10中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成人依恋水平越高,社会焦虑水平越高。

(4)SAD组、NC组与成人依恋类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安全和不安全的大学生依恋类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作用有无差别,以依恋类型(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为自变量,以SAD分组(社交焦虑组与正常组)为因变量,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11社交焦虑组、正常组与成人依恋类型(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常数 依恋类型 回归系数 -1.680 1.274 标准误 .232 .370 Wald 52.313 11.828 P .000 .001 Exp(B) .186 3.76 由表11可以看出;依恋类型(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与社交焦虑有关,与正常组相比,不安全型依恋社交焦虑的风险是安全型依恋的3.76倍。

以SAD分组(SAD组与NC组)为因变量,依恋类型(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冷漠型)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哑变量编码,以安全型为基础对照水平。

表12社交焦虑组、正常组与成人依恋类型(四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常数 依恋类型 迷恋型 恐惧型 冷漠型

回归系数 -2.314 1.908 2.409 .174

标准误 .349 .453 .559 .825

Wald 43.840 26.984 17.724 18.539 。044

P .000 .000 .000 .000 .833

Exp(B) .099 6.741 11.122 1.190

由表12可以看出:社交焦虑与依恋类型(四分类)有关。与正常组相比,社交焦虑的迷恋型是安全型的6.741倍,社交焦虑的恐惧型是安全型的11.122倍,而冷漠型与安全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 讨论

(1)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类型的占26.2%,迷恋型为11.0%,恐惧型为9.9%,而冷漠型的占到52.9%。这与以往的研究不大一致,在美国的大学生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安全型的占到46%,迷恋型占16%,恐惧型占23%,冷漠型为15%。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外文化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在本次研究中冷漠型的大学生最多,这一类型学生的特点是对自己的评价很高,却对他人的评价较为消极。这可能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现在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不轻易相信他人,认为他人不友好。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得到父母专注的关爱,缺乏兄弟姐妹,导致缺乏与人相处之道,较为关心自己,忽略他人。

(2)男女在依恋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ECR量表中的依恋回避维度主要反映的是他人模型,焦虑维度反映的是自我模型。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本研究的局限性,男女被试的比例相差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束缚越来越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已展露出与男性相比不遑多让的能力和气质。而在社交场合中,男女也拥有平等的机会。

(3) 男女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上都有显著性差异,男性在两个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女性。

本研究中的男生在社交焦虑水平和社交苦恼的水平上都要比女生高,这与之前我国李朝霞2、郭晓薇、任顺元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其实男、女生的焦虑水平是一致的,只是男生相比女生更不愿意承认。究其原因,应该是此次选择的男性被试中大部分为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和就业所要面临的压力相比大部分为大三的女性被试要更大一些,焦虑水平就较高。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依恋的回避维度上的差异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焦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p=.159>0.05),但

在回避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11<0.05)。这可能是非独生子女要更想与亲密对象,比如父母、恋人接近,而不像独生子女那样试图与亲密对象保持距离。其原因应该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相比多个子女的父母来说对子女的关注程度较高,独生子女也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与成人交往机会多,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较少产生负面的评估,因而社会交往机会较多,不会太过要求与亲密对象接触。 (5)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通过对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人依恋与社交焦

2 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虑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成人依恋水平越高,社会焦虑水平越高。这与之前李玲玉、吴薇莉3等人的研究相一致。同时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的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和0.145。此外,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成人依恋的焦虑维度的相关也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797和0.429。此外通过对依恋类型和社交焦虑的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社交焦虑组成人依恋类型主要是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危险因素,与正常组相比,不安全型依恋的社交焦虑是安全型的3.76倍。不安全型依恋中恐惧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是正常组的11.122倍,其次是迷恋型,是6.741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成人依恋是代表着成人对童年依恋的回忆和再现,这与当前依恋经历的评价相关,并会因此形成独特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社会交往功能的形成。依恋量表回避和焦虑的得分高,也意味着这些大学生会经常描述早期被拒绝的经验,产生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容易对自己和他人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因此,也就会更容易对社会交往失去信心,也更容易产生回避行为,不太情愿去与陌生人交往。这些研究结果同时提示了,小时候建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有可能会对长大后的社交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依恋的高回避和高焦虑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的社会焦虑障碍。在不安全依恋类型中,恐惧型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原因可能是恐惧型依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不积极。他们尽量减少人际交往、避免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之苦。因此他们在社交交往中自我价值感较低,对他人的信任感低,容易曲解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导致了人际敏感和社交的焦虑和苦恼。冷漠型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冷漠型依恋的人会认为自己很有价值、独立性强、值得别人喜欢;但别人对他们就没有如此积极的看法,甚至描述他们为不友好,社交能力有限。因此冷漠型依恋的人社交焦虑发生的相对较少。

3 吴薇莉,张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认知、行为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2):271-3.

1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5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类型分布上以冷漠型居多。 (2)男女性别在依恋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依恋的回避维度上的差异显著。 (4)男女在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5),社交焦虑的两个维度与依恋的两个维度关系显著,呈两两正相关。

(6)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成人依恋水平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7)社交焦虑组成人依恋类型主要是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不安全型依恋中恐惧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迷恋型,冷漠型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不显著。

16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R.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M].2004,第十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83-443. [2]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2004,第一版,安徽教育出版社,411-442. [3]李波,马长燕.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 [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30—231. [5]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学动态,2000,(2):26-32.

[6]吴薇莉,张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与其认知、行为关系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36(2):271-273.

[7]吴薇莉,刘协和.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中成人依恋不安全型的主成分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0-22.

[8]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55-58.

[9]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0]吴薇莉,简渝嘉, 方莉. 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31-134.

[11]金艳.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12]李朝霞.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13]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87一92.

[14]Bowlby,J.(1969).Attachment and Loss:Vol.1.Attachment.London:Hogarth. [15]Bowlby J.(1980)Attachment and loss.Vol.III:Sadness anddepression. New York:Basic Books,186-190. [16]Schaffer

h

r,(1964).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ttachment

in

infancy.monographs of z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9. [17]Bartholomew K,(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226-244. [18]Levy,K.N.,Blatt,S.J.,&Shaver,P.R.(1998).Attachment styles and parental repres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407-419. [19]Lopez et a(2001).Adult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And College Student Dist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oblem

Coping

Styles.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September 1.

[20]Mikulincer&sheffi,2000。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cognitive reaction to positive affect:A test of mental categorization and creative problem

1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solv-ing,motivation and Emotion,24,149-174.

[21]Collins,1996,Working.models.of.attachment:Implications.for.explanation,emotion,and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810-832. [22]Fraley,garner$Shaver,2000,Adult attachment and zhe defensive regulation of attention and memory:Examining zhe role of preemptive and postemptive defensive process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816-826. [23]Mikulincer,M.(1997).Adult.attachment.style.and.infor-mation.processing:Individua daifferences in curiosity and cognitive clo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1217-1230.

18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时光荏苒,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忆自己这四年的生活,都是一生中值得怀念的记忆。

在这即将毕业的时刻,想说的话有很多,想感谢的人也有很多。感谢辛苦养育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爱永远都是毫无功利,不计付出的。

感谢在这四年中,为我上课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

影响着我,促使我努力去认真学习。

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我们一起笑过,一起疯过,大学生活因你们而倍

加精彩。

这篇论文的完成最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导师刘电芝教授,在她百忙之中还要抽出时间

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看到老师在我的论文里写出的那密密麻麻、仔仔细细的批注,学生很感动。

杨超峰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1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1

学校专业: 性别: 年龄: 是否独生子女:是 否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指导语】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每个句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下面的不同分数对自己做出评价。1=非常不同意,2=大多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既不同意也不反对,5=有点同意,6=大多同意,7=非常同意,请在相应的分数下打“√” 注意:此处的恋人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亲人,如父母等。

非常不同意 大 多 不 同 意 有 点 不 同 意 1. 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 己内心深处的感觉 2. 我担心我会被抛弃 3. 我觉得跟恋人亲近是一件惬意的事 情 4. 我很担心我的恋爱关系 5. 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 我自己在退缩 6. 我担心恋人不会像我关心他/她那 样地关心我 7. 当恋人希望跟我非常亲近时,我会 觉得不自在 8. 我有点担心会失去恋人 9. 我觉得对恋人开诚布公,不是一件 很舒服的事情 10. 我常常希望恋人对我的感情和我 对恋人的感情一样强烈 11. 我想与恋人亲近,但我又总是会退 缩不前 12. 我常常想与恋人形影不离,但有时 这样会把恋人吓跑 13. 当恋人跟我过分亲密的时候,我会 感到内心紧张 14. 我担心一个人独处 15. 我愿意把我内心的想法和感觉告 诉恋人,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在的事情

20

不 有 大 非同 点 多 常意 同 同 同不 意 意 意 反 对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6. 我想跟恋人非常亲密的愿望,有时会把恋人吓跑 17. 我试图避免与恋人变得太亲近 18. 我需要我的恋人一再地保证他/ 她是爱我的 19. 我觉得我比较容易与恋人亲近 20. 我觉得自己在要求恋人把更多的感觉,以及对恋爱关系的投入程度表现出来 21. 我发现让我依赖恋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2. 我并不是常常担心被恋人抛弃 23. 我倾向于不跟恋人过分亲密 24. 如果我无法得到恋人的注意和关心,我会心烦意乱或者生气 25. 我跟恋人什么事情都讲 26. 我发现恋人并不愿意象我所想的那样跟我亲近 27. 我经常与恋人讨论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关心的事情 28. 如果我还没有恋人的话,我会感到有点焦虑和不安 29. 我觉得依赖恋人是很自在的事情 30. 如果恋人不能象我所希望的那样在我身边时,我会感到灰心丧气 31. 我并不在意从恋人那里寻找安慰,听取劝告,得到帮助 32. 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恋人却不在我身边,我会感到沮丧 33. 在需要的时候,我向恋人求助,是很有用的 34. 当恋人不赞同我时,我觉得确实是我不好 35. 我会在很多事情上向恋人求助,包括寻求安慰和得到承诺 36. 当恋人不花时间和我在一起时,我会感到怨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指导语】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每个句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做出评价。如果符合就在“是”下打“√”,不符则在“否”下打“√” 是 否 1.即使在不熟悉的社交场合里我仍感到放松

2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我尽量避免迫使我参加交际应酬的情形 3.我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很容易放松 4.我并不特别想去回避人们 5.我通常发现社交场合令人心烦意乱 6.在社交场合我通常感觉平静及舒适 7.在同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觉放松 8.我尽量避免与人家讲话,除非特别熟 9.如果有同新人相会的机会,我会抓住的 10.在非正式的聚会上如有异性参加,我通常觉得焦虑和紧张 11. 我通常与人们在一起时感到焦虑,除非与他们特别熟 12. 我与一群人在一起时通常感到放松 13.我经常想离开人群 14.在置身于不认识的人群中时.我感到不自在 15.在初次遇见某些人时,我通常是放松的 16.被介绍给别人使我感到紧张的焦虑 17.尽管满房间都是生人,我可能还是会进去的 18.我会避免走上前去加入到一大群人中间 19.当上司想同我谈话时,我很高兴与他谈话 20.当与—群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觉忐忑不安 21.我喜欢躲开人群 22.在晚上或社交聚会上与人们交谈对我不成问题 23.在一大群人中间,我极少能感到自在 24.我经常想出一些借口以回避社交活动 25.我有时充当为人们相互介绍的角色 26.我尽量避开正式的社交场合 27.我通常参加我所能参加的各种社会交往。不管是什么社交活动,我一般是能去就去 28.我发现同他人在一起时放松很容易

22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2 文献综述

《大学生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1. 依恋理论与研究

1.1依恋理论概述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John·Bowlby在20世纪60-80年代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亲子互动形成了一种牢固持久的情感关系”。

John·Bowlby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

他在二战期间发表《依恋与疏落》,详细阐述了早期依恋理论,并指出依恋关系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这个以后的各阶段的依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多研究者不再把目光关注在婴幼儿的依恋,而是将研究对象扩展至青少年、成人。此后,成人依恋成为了研究热点。

1.2成人依恋概述

JohnBowlby对成人依恋的解释是:“他相信依恋对个体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即依恋理论是终生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关于成人依恋的含义,研究者对其操作性定义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对其父母依恋的记忆和心理表征”;另一派是人格和社会学派,该派也是最早考查成人依恋关系的,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及其他人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国内吴薇莉对以上两种定义进行了综合,指出成人依恋是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并指出这种依恋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总结以上关于成人依恋的理论我比较认同吴薇莉对成人依恋综合后的定义。从理论角度看,从婴儿期到成人阶段,个体的依恋类型可能随着当前环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也就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会对依恋的类型产生影响。

23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成人依恋的测量

关于成人依恋的测量我打算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

ionships Inventory)该量表中文版由李同归等修订,用于测量成人的依恋类型。问卷共有

36个题目,由两个维度组成: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其中18个题目用以测量依恋焦虑水平( 如我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另外18个项目测量依恋回避倾向(如当恋人开始要跟我亲近时我发现自己在退缩))。高依恋焦虑的个体有一种强烈的与依恋对象亲近的愿望,但却又总是不满意双方的关系;而高依恋回避的个体对依恋对象缺乏信任,喜欢与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量表采用7点计分,其中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每个维度上得分越高,表明在恋爱关系中的焦虑( 回避) 水平越高。该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经过多人的信度、效度检验均有较高的评价。

2. 社交焦虑理论与研究

2.1社交焦虑概述

社交焦虑是指在与他人交往时体会到的不自在、恐惧、紧张、担忧、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社交焦虑多见于青春期,年龄在13-24岁之间,平均20岁左右,严重的社交焦虑感会发展为社交焦虑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极大。而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会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就是说,大多数人在和陌生人进行接触,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紧张情绪,这原本是正常的的,而且这种紧张往往随着交流的加深大多数人会逐渐放松继而正常和别人交往。但患有焦虑症的患者这种紧张和不安是会一直存在的,而且这种紧张状态在每个社交场合都会出现。

2.2社交焦虑的测量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WatSon及Friend,1969)]对社交焦虑进行测量,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采用“是-否”方式.该表十分注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把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加以区分。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谨慎地只将主观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而将诸如焦虑生理指数及受损的行为表现等内容排除在外。在最初的量表条目选择时,考虑了社交愿望及赞同的频率,并且进行了广泛的预测。

2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3. 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这两者的影响是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主旨,我收集了《心理学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学刊中关于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文献,简单的总结出一些两者的影响: (1) 依恋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两条路径完成:是借助于社交焦虑的作用来传递

的,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而影响心理健康的间接路径;是依恋水平影响心理健康的直接路径。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的路径系数非常显著,说明依恋水平会显著影响到个体的社交焦虑。

(2)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与个体早期与父母的依恋情感联结有关,并伴随着不同的成人

依恋类型而有不同的人际关系表达;成人依恋恐惧型与先占型的不安全依恋关系特征正是社交焦虑障碍在认知、行为及情绪表达上产生病理心理的基础。

(3) 传统研究中认为的影响社交焦虑障碍的因素并非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成

人依恋类型这座桥梁将它们连接、整合,在人格结构中形成不同的影响比例,由此产生了各种类型(恐惧型、先占型、拒绝型、安全型)的社交焦虑障碍。

(4) 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不安全的成人依恋类型会导致不

良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我收集文献中关于两者影响的结论中,简单抽出的几条理论,我的论文研究还没正式开展,我的研究结果还需要下一步的展开。

4. 问题的提出

4.1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1)我国关于成人依恋的起步较晚,大多数还属于理论研究,与国内心理学其他领域的实证研究相比可谓是寥寥无几。而国外的承认依恋的研究虽然多,但是并没有把成人依恋的研究价值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对成人依恋和社交焦虑分别作出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少研究两者的关系,忽视了成人依恋这一因素对社交产生的影响。

(3)成人依恋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比较少。而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群体,是从学校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处于成年初期,不论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在自我意识上都开始趋于稳定,能够对自我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国内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问题反馈中可以看出,社交焦虑问题是大学生目前比较普遍的心理困扰之一。

2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4.2研究目的

纵观成人依恋的研究,成人依恋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发展、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但我国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对于大学生这一处于成年早期的群体的研究更可谓少之又少,使得我们很难说出两者之间到底有着何种以及何程度的相关。鉴于此,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目的就在于探索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而深入探讨成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成人依恋提供现实依据,为学校的心理咨询提供理论依据,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有效指导。

26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3

Is Social Anxiety Associated With Both Interpersonal Avoidance and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social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interpersonal avoidance and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Specifically,we predicted that dependence would be evident in developmentally salient close relationships upon which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may rely.One hundred sixty-eight young people undergo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complete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anxiety and interpersonal patterns.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dependent and avoidant interpersonal styl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but not other relationships,were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nxiety.These results remained when controlling for depressive symptoms,anxiety sensitivity,and trait anxiety.Our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social anxiety is not characterized solely by interpersonal avoidance as current conceptualizations suggest.Implications for models and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are discussed.

Social anxiety,defined as either a diagnosable disorder or as elevated levels of anxiety about social scrutiny,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avoidance of social situations due to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and in line with this,research supports the presence of avoidant styles of interacting among socially anxious people(e.g.Alden,Bieling,&Meleshko,1995;Alden&Phillips,1990;Dow,Bigland,&Glaser,1985;Leary,Knight,&Johnson,1987;Leary&Kowalski,1995).However,another line of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ocial anx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pendent style of relating to others.For example,socially anxious people often have higher levels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than individuals with other types of anxiety related problems(e.g.,Alnaes&Torgersen,1988;Bornstein,1995;Overholser,1997).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is characterized by thoughts,feelings,and behaviors revolving around the need to associate closely with other people(Hirschfeld et al.,1977),which is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ly anxious people.Hence,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anxiety,interpersonal

avoidance,and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Specifically,w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anxiety among young people was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se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2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interpersonal styles.

There has been a dearth of research in the literature examining the interpersonal styles of socially anxious people.The few studies that do exist have reported that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exhibit inhibited social behavior,shyness,lack of assertion in group conversations,and feelings of inadequacy while in social situations(e.g.,Alden et al.,1995;Alden&Phillips,1990;Gotlib&Meltzer,1987;Leary et al.,1987;Libet&Lewinsohn,1973),all of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an avoidant interpersonal style.Theoretically,the fearful or avoidant interpersonal styles of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can fear

be of

attributed negative

to

feelings

of and

inadequacy,self-criticism,and

evaluation

abandonment.However,these same attribut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interpersonal styles that reflect dependency,ranging from general personality orientations to severe personality disorders.For example,sociotropy,which is a personality style characterized by dependence on others and a need for involvement in relationships,has been theorized to result from low self-esteem,self-criticism,and

fear

of

rejection

from

others(e.g.,Beck,1983;Blatt,Quinlan,Chevron,McDonald,&Zuroff,1982;Ouimette,Klein,Anderson,&Riso,1994;Robins&Luten,1991;Zuroff&Mongrain,1987).Similarly,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is characterized by feelings of inadequacy and fears of abandonment(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As such,socially anxious people potentially could exhibit dependent styles as well as avoidant ones.In fact,social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traits of dependent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s(e.g.,Alnaes&Torgersen,1988;Bornstein,1995;Johnson,Turner,Beidel,&Lydiard,1995;Turner,Beidel,&Townsley,1992).Furthermore,avoidant and dependent personality traits often cooccur(e.g.,Trull,Widiger,&Frances,1987).Thus,it would be important to sort out the extent to which an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engage in dependent styles of relating in addition to avoidant style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and avoidance,we examined the attachment patterns of young people ranging in social anxiety severity.There are two patterns of attachment that appear to have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anxiety:preoccupied and

28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social anxiety,and trait anxiety,when controlling for each of the others.Therefore,our results do not support specificity.Instead,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omorbidity that is typically observed among various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ISCUS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interpersonal

styles:avoidance

and

dependence.Although social anxiety typically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personal avoidance,we predicted that social anxiety also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

when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close

relationships.Moreover,we predicted that this is most likely to be tru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that are developmentally salient.Our sample was undergo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a time when pe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ypically take on

greater

significance

than

family

relationships(Fraley&Davis,1997;Hazan&Shaver,1987;1994).Hence,we expected the greatest levels of dependence to be reported with regard to romantic relationships.Results supported these predictions.

First,at the zero-order level,social anxiety was associated with avoidant(fearful)and dependent(preoccupied)interpersonal styles in relationships with mother,father,and romantic partners,suggesting that social anxiety is not characterized by avoidance alone,at least in the context of close relationships.This is consistent with prior research linking social anxiety to a dependent interpersonal style(e.g.,Alnaes&Torgersen,1988;Bornstein,1995;Overholser,1997).Second,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voidance and dependence,both had a unique association with social anxiety when assessed with regard to romantic relationships. However,in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only avoidance remaine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nxiety,and neither avoidance nor depen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anxiety when assessed with regard to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Hence,as predicted,social anxiety was most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a dependent interpersonal style in developmentally significant close relationships,in this case romantic relationships.Importantly,this association held even when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i.e.,depressive symptoms,trait anxiety,and anxiety sensitivity)that could expla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34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nxiety and dependence.In line with the last point above,it is worth noting a number of associations that emerged,but that were not the focus of our study.First,it is interesting that although anxiety sensitivity is usually hypothesized as a characteristic of anxiety,results indicated stronger links of anxiety sensitivity to

social

anxiety

and

to

depressive

symptoms

than

to

trait

anxiety.Second,depressive symptoms,trait anxiety,and anxiety sensitivity(in addition to social anxiety)were each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reports of the fearful and preoccupied styles in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contexts.Future research should therefor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styles are characteristic of(or may foster)various types of mood symptoms.

The existence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and social anxiety has implications for both the theory and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First,theories about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of people who are socially anxious should be expanded to include dependent as well as avoidant behavior.As noted earlier,avoidance and dependence are often motivated by similar fears and desires(e.g.,fear of rejection,the desire to be liked)and manifested in similar

behaviors(e.g.,submissiveness;Alden&Phillips,1990;Bornstein,1995,1997;Holt et al.,1992;Leary et al.,1987;Liebowitz et al.,1985).As such,it would not be surprising for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to exhibit both types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depending on their goals and the circumstances.Current theories of anxiety already include aspects of functioning that could be construed as dependent.One example is a―safety signal,‖which is typically a person or an object that anxious people use to help them feel safe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e.g.,Barlow,1988;Rachman,1984).The use of a safety signal could be considered a form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 when the safety signal is a person.However,it would be important to know whether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show dependency only in such limited ways,or whether their dependency is more pervasive.Our results suggest the latter.

Therefore,future research should more closely examin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dependency is exhibited by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ir lives.For example,it is clear that avoidance maintains and exacerbates social anxiety.Is the same true of dependency?If so,what are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is occurs?Are those mechanisms similar to those in interpersonal models

35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of depression(e.g.,Coyne,1976;Hammen,1991;Joiner,Katz,&Lew,1999)?For

example, might social anxiety manifest in dependence,which then create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stress and,subsequently,leads to increased symptoms?

As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 in social anxiety becomes better understood treatment designed to reduce social anxiety can be refined to incorporate such knowledge.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ocial anxiety is associated with a type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a preoccupied attachment patter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that is maladaptive.A preoccupied attachment pattern and other forms of depend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cluding depressive symptoms,relationship dissatisfaction,and poor emotion regulation(e.g.,Carnelley,Pietromonaco,&Jaffe,1994;Davila,2001;Joiner,Metalsky,Katz,&Beach,1999;Murphy&Bates,1997;Rosenstein&Horowitz,1996).As such,socially anxious people who exhibit this pattern,may be at risk for other negative outcomes in addition to anxiety.Hence,treatment for social anxiety that includes a focus on dependent behaviors as well as avoidant ones may be warranted.

Although our study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attachment patterns as indicators of avoidant and dependent interpersonal styles,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attachment

insecurity,more

et

broadly

defined,is

associated

et

with

social

anxiety(e.g.,Eng

al.,2001;Mickelson

al.,1997).In

addition,Vertue(2003)recently proposed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which attempts to explain how the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that people develop from early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may drive the core beliefs and behaviors that characterize social anxiety.Therefore,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foundation for conceptualizing interpersonal avoidance and dependency in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of socially anxious people,attachment theory also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personal origins of social anxiety.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following caveats in mind.First,our study examined varying levels of social anxiety in a sample of college-aged individuals mak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As noted earlier,we selected this sample because of the relevance of their age and interpersonal circumstances to studying interpersonal patterns in social anxiety.Although 31%of

36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our sample scored in the clinical range on the SPAI,the generalizability of our findings to diagnosed social phobia must be examined in future research.

Second,our study relied on self-report inventories for the variables of interest.Although all of our measures are commonly used and psychometrically sound,future research employing more objective assessments of social anxiety and interpersonal patterns is warranted.In particular,future studies that focus on attachment security should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ndings are confirmed using an attachment

interview(e.g.,Bartholomew’s

Family

and

Peer

Attachment

of

Interview;Bartholomew&Horowitz,1991)or

behavioral

measures

attachment,rather than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controversy in the attachm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the dimensions underlying attachment security,and what different measures

of

attachment

security

assess(e.g.,Fraley&Shaver,2000;Shaver,Belsky,&Brennan,2000;Shaver&Mikulincer,2004).These are important issues to which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attachment must attend.

Future research also should move toward the assessment of dependence in actual relationships,possibly through interview,observational,or informant-based methodologies,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and

other

types

of

symptoms(e.g.,Daley,Burge,&Hammen,2000;Davila,Bradbury,Cohan,&Tochluk,1997).Third,although our study document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dependence,future longitudinal research will b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associations hold over time and to ascertain tempo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In particular,it will be important to build on the current study by examining whether dependen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han others to develop social anxiety or whether dependence follow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anxiety.In doing so,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personal components of social anxiety can emerge.

37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焦虑与人际回避和人际依赖都存在相关吗?

我们验证这样的假说:社会焦虑与人际交往的逃避和依赖都存在着相关关系。具体地说,我们预测依赖会明显的存在于社会焦虑的人群中。168名被试在未成年到成年期间完成了社会焦虑和人际交往的自我报告。结果表明,在亲密人之间,而不是其他关系之间,无论是人际依赖还是人际逃避模式都与社会焦虑存在着关系。当控制了抑郁症状,焦虑敏感度和特质焦虑时,这些结果是保持不变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焦虑并不是像我们现代观念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由人际交往的回避模式引起的。对卷入社会焦虑的类型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社会焦虑,定义为患者害怕被人注视或评价,估计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定的从而产生回避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这符合关于人际逃避模式与社会焦虑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研究。不过,另一方面表明,人际依赖也会引起社会焦虑。相较于其他患有与焦虑类型有关问题的人来说,患有社会焦虑的人通常有较高的人际依赖水平。人际依赖的特点是从思想、感受、行为方面需要与他人紧密的联系,这明显的与社会焦虑的特点相矛盾。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社会焦虑,人际回避和人际依赖进行相关的研究。具体地说,我们检验了年轻人中的社会焦虑与看似矛盾的两种人际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

关于“患有社会焦虑的人的人际风格”方面的文献还存在着不足。少数的现有的研究表明,社会焦虑的人显示出内向的社会行为、羞怯、在团体讨论中缺乏主张、在社交场合感觉不适,所以这一切都是与逃避型人际风格相联系的。从理论上讲,患有恐惧或逃避型人际风格的社会焦虑的人,可以归因于感情上的不足、自我批评、对负面评价的畏惧和遗弃。然而,这些相同属性的人际风格反映出了相关的依赖,从一般的人格转化为严重的人格障碍。例如,社交焦虑,这种人际风格表现对他人的依赖、需要参与的关系,从理论上讲会导致低自尊、自我批评湖害怕受到他人的拒绝。同样的,依赖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感情上的不足和对遗弃的恐惧。正因为如此,社会焦虑的人潜在的可能展示出依赖和逃避型的风格。事实上,社会焦虑的人具有依赖和逃避型障碍的相关特征。此外,逃避型和依赖型的特征会经常发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在多数情况下,对社会功能焦虑与依赖、逃避型风格的相关进行整理是很重要的。

为了考察社会焦虑与依赖、逃避型人际风格的相关程度,我们检测了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会焦虑的年轻人。这儿有两种卷入社会焦虑的模式:关注型和害怕逃避型。害怕逃避型模式的特点是一种逃避型人际风格,由于害怕受到拒绝而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这正是当前的理论,关于社会焦虑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行为。关注型模式的特点是一种依赖型人际风格,表现为过分的依赖情感和有形的支持。尽管这可能看起来不符合社会焦虑的风格,但

38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是这两种模式的结构和连接会导致负面评价的恶化,这在社会焦虑人群中是很突出的。此外,这些模式与社会焦虑相联系。因此,我们可以预测,社会焦虑会伴随着恐惧和关注型模式。

此外,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上述的相关最可能存在。毫无疑问,社交焦虑的人会逃避社交场合,当与他人进行接触时,他们的恐惧与焦虑的水平会上升。在社交焦虑的人群中,最普遍的担心的社交场合是社交聚会,表演的情况下,例如在公共场合的演讲,结识新朋友。然而,所有的这些社交场合通常涉及到与陌生人或者熟人的相互接触,而不是与关系亲密的人的接触。因此,虽然社交焦虑的人通常避免与陌生人或者不是很亲近的人接触,但是社交焦虑的人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他亲近的人接触还是不明确的。的确,有证据显示,社交焦虑的人在焦虑难熬的情况下与亲近的人接触会使他们感觉稍微好些。例如,卡特等发现,对于广场恐怖症患者来说,如果亲近的人在场,他们的焦虑可以平复一些。从这些发现中可以概括出,社交焦虑的人如果能得到亲近的人的情感支持,那么他们在社交场合的焦虑也将得到缓解。如果一个社会焦虑的人在感受到害怕时,能有一个亲密的人在身边支持,那么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恐惧感、困难感和消极的评价。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社会焦虑的人可能会表现出依赖,一种除逃避型风格之外的关系风格。

我们也有兴趣的是,这是否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真实的存在。不同的亲密关系在不同年龄和发展阶段是突出的。正因为如此,社会焦虑的人只有对关系突出的、安全的、亲密的人表现出依赖。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我们挑选了一些年轻人作为样本,他们患有不同水平的社会焦虑,他们正经历着成年转变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他们的人际圈正在改变。在这个过渡时期,伙伴关系显得更加突出,不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也正在转变。同样的,在这个时期,他们从对父母的依恋转变成对同伴的依恋只是对恋人的依恋。因此,我们预测:在这个年龄群体,情侣之间的依恋关系比与父母和同伴的依恋关系显得更加的重要。

我们挑选成年期的人作为样本也因为他们在研究社会焦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社会焦虑发作的平均年龄是中下旬。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以便更好的理解在社会焦虑问题的起源中人际关系的因素。此外,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在校大学生,这个时期他们会面临许多的情况,结识新朋友、公共场合的演讲、与权威人士进行交谈(如大学教授)。这些情况往往会使社交焦虑的人尤其困难,因为他们会激起对负面的评价和潜在失败的强烈关注。因此,选择年轻人作为样本,抓住参与者成人期早期的阶段,这个阶段涉及的社会表现、人际关系和焦虑问题会表现得尤其突出。

总的来说,本研究检验了这样一个假设:社会焦虑和亲密关系中的逃避、依赖模式相关。此外,我们预测,这种依赖关系相较于与父母,在同伴间表现的最明显。在成年时期,同伴关系扮演的角色比父母关系更为重要。最后,因为已经有相似的研究表明社会焦虑的

39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人的人际风格和抑郁症状,所以我们控制了抑郁症状。研究也已表明其他的焦虑症状和人际风格的相关,社会焦虑和其他焦虑症状,如焦虑的敏感度、全身性的焦虑的相关。因此,我们控制这些症状是为了检验社会焦虑和两种人际风格之间独特的相关。

被试

被试是1999秋季班和2000春季班的基础心理学的168名学生。作为大型研究的一部分,这些学生都是根据他们的焦虑敏感性的得分指数来挑选的。ASI显示,服务是临床焦虑症状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所有基础心理学的学生在大量的测试过程中完成了ASI。在应用了McNally和他的同事们设置的标准后,我们根据被试的测验分数将这些学生分成了三组:(1)ASI高得分者(大于等于30分的女性;大于等于23分的男性);(2)ASI低得分者(小于等于10分的女性;小于等于7分的男性);(3)ASI中等得分者。这项研究的所有职员都是那些没有意识到ASI的人以及具有相同比例的新招进的高、中、低得分的男女性。被试的平均年龄是18.72。

研究过程及工具

作为大型研究的一部分,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的问卷,包括依恋量表、抑郁和焦虑症状量表、焦虑敏感性量表。在此次研究中这些被试都得到了相应的分数。

结果

零级相关性、平均数、标准差和所有的变量都在表I中。社会焦虑和关注,逃避模式都存在着相关,这表明社会焦虑并不只是与逃避型人际风格相关联。此外,关注和恐惧模式在关系中也是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关注型参与者联系于恐惧型参与者,关注型母亲联系于恐惧型母亲,关注型父亲联系于恐惧型父亲。此外,抑郁症状和焦虑变量如以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所预期的一样。

社会焦虑和关注型、恐惧型模式相联系吗?

一系列的分层回归分析显示了预测的社会焦虑。恐惧模式的分数排在第一位,随后是关注型模式的得分。为了检验依赖风格与社会焦虑的联系是否比恐惧逃避模式与社会焦虑的联系大。对母亲、父亲和情侣分别进行分析。如表II所示,与我们的预测相一致,在

4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情侣之间,关注的模式比恐惧的模式有明显的不同。虽然按照分析数据显示,恐惧和关注模式都与社会焦虑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相关。但是在母亲的关系研究中,只有恐惧模式与社会焦虑存在相关。在父亲的关系研究中,两种模式都与社会焦虑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当控制了抑郁症状、焦虑的敏感性和焦虑特质时,社会焦虑和关注、

恐惧模式还存在着相关吗?

因为我们想探讨社会焦虑和两种人际风格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上所述,除了分析中排在第一位的症状措施。单独的分析显示了每一个症状与风格之间的关系。正如表III所示,对于情侣之间,当控制了抑郁症状、焦虑的敏感性和焦虑的特性时,社会焦虑和关注模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另外,当控制了抑郁症状时,社会焦虑和恐惧模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对于母亲关系的研究,当控制了焦虑的敏感性和抑郁症状时,社会焦虑和恐惧模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然而,当控制了焦虑特性时,这种相关则显的并不显著。最后,对于父亲的关系研究中,当控制了抑郁症状、焦虑特性和焦虑敏感性时,和之前的一样,社会焦虑和两种人际风格之间的相关都不显著。

补充分析

尽管这不是我们研究的焦点,但是还有一系列的关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在之前的焦虑文献中偏离了新的发现。具体地说,正如表I所示,焦虑敏感度和抑郁症状、焦虑特质和社会焦虑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联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表明,焦虑敏感性和某些类型的焦虑存在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应用罗森塔尔的程序提纲来比较相关的强度性。焦虑的敏感性和社会焦虑的相关强于焦虑敏感性和焦虑特质之间的相关。焦虑敏感性和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也明显强于焦虑敏感性和焦虑特质之间的相关。然而,焦虑敏感性和社会焦虑的相关与焦虑敏感性和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在另一组分析中,我们保留了焦虑敏感性和抑郁症状、社会焦虑、焦虑特质的联系,而对它们的每一个相关进行控制来检验它们的局部相关。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些特征。相反的,我们的研究结果和之前的关于不同的焦虑雨抑郁症状之间的研究相一致。

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社会焦虑和两种看似矛盾的人际风格(避免和依赖)之间的

41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相关。虽然社会焦虑的特点通常是人际回避,但是我们预测在当前的亲密关系的研究中社会焦虑也会伴随人际依赖。此外,我们也预测这种亲密关系在发育阶段是最真实的。我们的被试是成年期的年轻人,这一时期,同伴和情侣的重要性比父母大。因此,我们预计,最高水平的依赖是存在于情侣之间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些预测。

首先,在零级水平,在父母亲和情侣之间,社会焦虑和避免(恐惧)、依赖(关注)存在着相关。这表明,社会焦虑的特点不只是逃避,至少在亲密关系中。这与以前的关于社会焦虑和依赖人际模式的研究相一致。第二,即使控制了逃避和依赖之间的关系,在情侣之间,仍然会与社交焦虑有独特的相关。然而,在母子关系中,只有逃避模式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相关;而在父子关系中,社交焦虑和逃避、依赖模式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因此,正如预测的那样,在发育期间,社会焦虑和对亲密关系的依赖存在明显的相关,特别是在情侣关系中。重要的是,即使控制了其他因素这种联系依然存在,这就可以解释社会焦虑和依赖之间的关系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联系的出现,但是它们并不是我们研究的焦点。第一,有趣的是,尽管焦虑的敏感性通常被假设为焦虑的特征,但是研究结果表明,焦虑的敏感性和社会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强于焦虑敏感性和焦虑特质之间的联系。第二,抑郁症状、焦虑特质和焦虑的敏感性(除了社会焦虑)都和人们在不同关系情境中的恐惧、依赖风格相联系。未来的研究也应因此来验证这些风格特点和不同情绪症状之间的相关程度。

社会焦虑和人际依赖之间相关的存在对治疗社会焦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首先,关于社会焦虑的人际功能理论应该扩展到依赖以及逃避型行为。正如早些的研究显示,回避和依赖行为的动机总是出于相似的恐惧和欲望以及相类似的行为。同样的,一点也不令人惊讶的是,社会焦虑的人在目标和情况中显示出了两种人际交往行为。现有的焦虑理论已经包括了功能的部分,这可以解释依赖。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安全的信号”,通常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对象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应用以帮助他们感觉到一些安全。安全的信号可以被理解为当人与人之间产生依赖时,这种安全信号就是一个人。然而,更重要的是,患有社会焦虑的人是否只在少数情况下产生依赖,还是这种依赖已经深入人心了。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后面一种观点。

因此,之后的研究应该更仔细的检验社会焦虑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依赖,以及依赖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举例来说,很明显的是,避免模式保持和加剧了社会焦虑。那么依赖也会如此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它又会听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发生呢?这些机制是否会类似于抑郁症呢?例如,是不是社会焦虑显化了依赖,从而产生了人际问题和压力,最终导致症状的恶化?

社会焦虑中人际依赖的作用可以更好的设计方案来进行治疗,精炼成减少社会焦虑的知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焦虑与一种人际依赖模式相关联——种关注模式存在于

42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情侣关系中——那是一种不适应的症状。关注型模式、其他依赖方式和许多负面后果是相联系的,其中包括抑郁症状、人际关系的不满和缺乏情绪调节。正因为如此,社会焦虑的人表现出了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焦虑之外的消极结果的风险。因此,治疗社会焦虑,同时关注依赖行为和逃避行为会更有保障。

虽然我们的研究集中在附带模式,例如以逃避和关注型为主的模式,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附件是不安全的,更广义的说是与社会焦虑的相关联。此外,Vertue最近提出的从附带模式看社会焦虑障碍者,试图来解释它的内部工作模式,即早期依恋的人是如何发展成为以信念和行为为核心的社会焦虑患者的。因此,除了提出了社会焦虑患者在亲近关系中人际逃避和依赖模式的理论之外,社会焦虑的依恋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焦虑的人际关系的起源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研究结果为我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做出了解释。首先,我们研究的样本是患有不同社会焦虑水平的正在成年期的在校大学生。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选择这个样本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和人际关系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焦虑中人际关系的模式很有利。尽管,有31%的被试的分数进入到了SPAI的临床范围,但是关于诊断社交恐惧症的归纳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其次,我们的研究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方式。虽然我们采用的工具都被普遍的应用过,在心里测量学中具有可靠性,但是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更多关于社会焦虑和人际交往模式客观的测量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考察采用访谈法和行为量表,而不是自我报告法测量依恋得到的结果是否可信。关于依恋的自然关系,依恋安全性的维度,不同的评估方法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研究者必须将兴趣放在依恋上。

未来的研究也应该转移到对现实关系中的依恋的评估上,可能是通过访谈、观察或者直接的资料搜集,这些方法在人际交往功能和其他类型的症状中被普遍的应用。第三,尽管我们的研究证明社会焦虑和人际依恋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我们未来的纵向研究有必要确定下这些联系保持的程度合变量之间的相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对于建立目前的研究,即检验依恋型人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发展为社交焦虑患者,还是社交焦虑的经历引起了依恋,非常重要。如果能这样做,那么对于社交焦虑的人际组成部分的理解就会显露。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jf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