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哈尔滨人和世纪广场坍塌事故战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9 1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五

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

“8.16”坍塌事故抢险救援

2003年8月16日19时,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现场施工人员和行人23人陷入废墟下,部分人员被困在北国饭店楼内。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接到出动命令后,立即派出7个公安消防中队、18台抢险救援车、120名官兵赶赴事故现场全力展开救援行动。在省、市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在多方力量配合下,经过50余小时连续作战,消防部队共抢救出被埋压人员9人(其中生还2人、死亡7人),疏散被困在北国饭店楼上的人员3人。

一、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人和世纪广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商业繁华地段。2002年底开工,地下两层,长336.4m、宽18.4m,建筑总面积15596.2m。地下二层距地面深17m。坍塌时形成长16m、宽6.5m、深13~15m不规则阶梯状深坑,人行步道坍塌面积104m,坍塌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土、石等物覆盖了地下通道口,总面积210 m,坍塌物(土、石、混凝土墙体)约1000余m。有23人陷入废墟中,其中施工人员14人,过路行人7人,坍塌处一迪吧员工2人。这起事故造成死亡15人,伤8人。

二、救援经过

16日20时56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市公安局“参加人和世纪广场地下工程坍塌事故抢险”的命令后,立即派出了南岗、道里、化工、新香坊和承德、道外、动力7个消防中队的120名官兵、18台特种抢险救援车辆赶赴事故现场。21时许,支队救援力量和总队参谋长等相继到达现场,整个救援行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侦察现场,部署力量

救援力量到场后,立即成立了由总队和支队领导组成的指挥部。经过对坍塌现

1

3

2

2

2

场的仔细侦察后发现,地下二层现场可见8人被困人员,其中7人被倒塌的水泥墙体挤压在30cm左右的缝隙间,大半身被碎石泥土掩埋,1人位于人行步道旁地下工程取土口处。被困人员中有2人发出求救声,其他人员生死不明。坍塌口被大量泥土、电缆、水泥墙体和钢管交错的钢筋、石板等覆盖,坍塌口连接北国饭店(5层楼)正门的楼梯大部分已塌落,楼房基础概况暴露在外,基础下泥土松动,不时有泥土掉落,一旦二次坍塌,整幢大楼都有倒塌危险,毗邻住宅楼(8层楼)也会在二次倒塌后形成连锁倒塌。针对现场侦察到的情况和地下工程坍塌事故复杂多变的特点,指挥部对7个参战中队进行了战斗编组,划分成以南岗中队、道里中队、新香坊中队、化工中队、承德和道外中队、动力中队为主要力量的6个救援突击队,分别承担现场救助、警戒、疏散和后勤保障任务,制定了“加强保护、逐步深入、上下结合、清障排险、专人监控、积极抢救”的救援措施,全力抢救遇险人员。附图5-1为坍塌事故现场。

附图5—1 坍塌现场 第二阶段:分头搜救,合力攻坚

21时15分,6个抢险救援突击队按各自分工,分别由地上、地下展开了全方位救援行动。

2

第一救援突击队在花园街与奋斗路交叉口坍塌处从地下工程取土口铺设绳梯,由地面向17m深的地下进行至上而下的搜救。两名队员利用绳梯下到坍塌底搜寻被困人员。下到坑底的队员利用强光手电对被埋压人员周围情况进行侦察后,立即利用锹挖手扒,把该男子救出,并利用救援绳索将其固定在担架上,采取“一点吊”方式进行起吊。21时40分,第一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第三救援突击队主要负责坍塌现场北侧地下被困人员的救助工作。现场为倒塌的水泥墙体形成的长10m、宽30cm左右的缝隙,共有7人被埋挤其中。靠近最外侧的是一个51岁名字叫张立夫的男子,下半身被坍塌物压住,救援队员通过锹挖手扒,对其周围障碍物进行清理后,发现张立夫右大腿股骨干已经骨折,身体多处受伤,右小腿被许多钢筋纵横交错卡住,无法脱离险境。由于坍塌造成自来水管断裂,大量水不断涌入地下,与泥土混合形成了浑浊的泥塘。救援特勤队员一边淘水,一边在泥水里靠手摸地交错在张立夫腿部的钢筋等金属物进行切割。但由于卡住被困者小腿的不仅有钢筋,还有三轮车和铁跳板等障碍物,救援官兵虽经艰苦努力,但切割进展十分缓慢。此时,张立夫因失血过多身体十分虚弱。指挥部立即向现场指挥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医疗专家进行了汇报,根据对被困人员的被困时间、受伤情况和生命体征的推断,医疗专家做出了“为确保生还,应在4小时内进行截肢”的决定,市领导采纳了医疗专家的建议。17日1时26分,医务人员对张立夫进行现场截肢,1时36分,救援队员将手术后的张立夫抬至地面。

第二救援突击队主要负责坍塌现场南侧地下被埋压人员的营救工作。经搜寻,救援人员发现了正在微弱呼救的被困者王宪,此时,王宪的身体被挤卡在30cm宽的混凝土墙体、绞手架、泥土间,墙体塌落后纵横交错着挂满水泥块的钢筋,大半身被泥土和塌落物埋压,只有头部可以转动。救援队员立即利用木方、液压支撑杆、千斤顶在塌倒墙体和承重墙之间进行支撑,将承重的槽钢焊接在王宪身体上部墙体上,防止塌落墙体移动挤压被困人员。同时,救援队员冒着楼板随时塌落和水泥块不时掉落的危险,深入到被困者上部进行手挖清障。17日5时许,根据现场情

3

况和被困者身体状态,指挥部做出了利用高压起重气垫,协助大型吊车,将危及被困者一侧的墙体起吊营救的方案。为了确保在起吊过程中不发生突然坍塌而危及被困人员生命,指挥部命令14名救援队员分别在被困者两侧,利用30吨液压顶杆和高压起重气垫支撑墙体,保护被困者和墙体之间不受墙体移位的挤压,使其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同时指定4名救援队员密切监视提升过程的墙体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和停止。8时许,起吊正式开始,当钢丝绳刚刚受力,由于墙体过重,且被塌落物覆盖过紧,突然造成了穿过墙体的钢丝绳将墙体撕裂,在钢丝绳将墙体撕裂的瞬间,摇晃的墙体被及时顶进的高压气垫阻挡,才没有造成墙体向被困者一方挤压。救援人员再次加固穿挂钢丝绳并反复检查了各种顶撑设备,根据受力情况调整了顶撑部位。就在125吨吊车缓缓启吊的瞬间,钢丝绳再次撕裂墙体,巨大的墙体被各种顶撑设备顶出了一道裂缝。根据墙体易断裂的实际情况,指挥部决定用风镐将倒塌墙体切断,对墙体进行了丁字型加固,并穿钢丝绳。9时20分,随着墙体被成功起吊,被困者显露在营救者面前。墙体与人体分离后,如果另一侧墙体因阻力推动而塌落,死亡的危险仍然威胁着救援人员。面对危险,救援队员立即冲了过去,用手将被困者周围土石小心扒开,使被困者有足够的安全空间,9时24分,王宪被成功救出。附图5-2为事故中的被困人员。

附图5-2 被困人员

4

为防止二次坍塌造成救助人员的伤亡,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指示,指挥部对现场救援队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南岗、道里、新香坊3个特勤中队在建筑工程队的配合下轮流进行地下救助遇难人员。

从17日17时10分至20时10分,南岗、道里和新香坊中队共救出遇难工人5人。

18日22时50分,南岗中队在救出第一名遇难的位置附近又搜寻到并救出一名遇难人员。

在对地下被困人员救援的同时,由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带领的第四救援突击队,对受坍塌威胁的北国饭店工作人员和毗连住宅楼上的居民进行了疏散。北国饭店门口已无法通行,道外中队战士通过架设二节梯和挂钩梯,爬上北国饭店三楼,将困在楼内的3名工作人员疏散到地面。中队其他人员配合公安民警疏散住宅楼内的居民。承德中队对现场周围实施警戒,并监视受威胁的北国饭店大楼。由战训参谋带领的第五救援突击队下到地下二层施工现场清理通道内杂物,确保救援通道畅通。由支队后勤处处长带领的第六救援突击队,分成地面和地下两个小组,为前方救援队运送器材和物资,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协同配合,现场监护

参战官兵在连续奋战了50余小时后,市政府决定暂停搜救,开始对北国饭店大楼基础危险地段进行加固,确保下一阶段救援安全,抢险救援工作暂告一段落。南岗中队一部分力量负责现场抽水,一部分力量原地待命,随时准备投入下一阶段救援。由于关闭了现场周围的供水管网,附近7条街道数十个单位和上千户居民没有了生活用水,支队在18日下午17时30分,派出了南岗、承德、动力、新香坊和道里共5个消防中队,8台14吨大型水罐消防车,分早、中、晚一日三次为群众和单位送水80台次,共计1120余吨水,保证了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用水。南岗中队在事故现场抽水上百吨。

20日10时52分,按照现场指挥部的命令,支队参加抢险救援的力量全部撤

5

回。至此,历经90多个小时的抢险救援和救助任务圆满完成。因救援期间,省市领导相继到达现场组织和指挥救援工作。

三、几点体会

(一)反应迅速,力量调动及时

支队接到出动命令后迅速到达现场,并在短时间内调集了主要作战力量,为快速施救创造了条件。

(二)侦察细致,信息反馈及时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战斗段与指挥部之间始终保持着通讯联系,为指挥部命令的正确下达提供了依据。

(三)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技术手段运用合理

救援力量到场后贯彻了“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外部救助,内部搜救和人员疏散同时进行的救援措施,运用破拆、切割、扩张、起重和绑固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做到人和装备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人员的更大伤亡。

(四)市政府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消防抢险、医疗救护、公安和建筑专家等组成的各方力量,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共同展开救援。特别是消防部队充分运用现有装备和技术,在这次救援中起到了攻坚和突击队的作用。

6

回。至此,历经90多个小时的抢险救援和救助任务圆满完成。因救援期间,省市领导相继到达现场组织和指挥救援工作。

三、几点体会

(一)反应迅速,力量调动及时

支队接到出动命令后迅速到达现场,并在短时间内调集了主要作战力量,为快速施救创造了条件。

(二)侦察细致,信息反馈及时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战斗段与指挥部之间始终保持着通讯联系,为指挥部命令的正确下达提供了依据。

(三)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技术手段运用合理

救援力量到场后贯彻了“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外部救助,内部搜救和人员疏散同时进行的救援措施,运用破拆、切割、扩张、起重和绑固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做到人和装备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人员的更大伤亡。

(四)市政府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消防抢险、医疗救护、公安和建筑专家等组成的各方力量,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共同展开救援。特别是消防部队充分运用现有装备和技术,在这次救援中起到了攻坚和突击队的作用。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i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