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高考诗歌鉴赏题

更新时间:2024-05-26 00: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题指导:①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②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③借此表达了浓重的思乡之感。

古人谈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古诗中,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传情达志,于是“情景鉴赏”便成了近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常见考查类型。 一、分析句中情景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武夷山中 谢仿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题目:“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结合诗作说明被问的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具体景象;其次要展开联想阐明诗作表达的情感;第三是要说明情和景之间的关系。

二、整体把握情景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题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参考答案:这首词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是一首“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词。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必须从“情”和“景”的角度作出赏析,即要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产生了怎样的艺术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诗作进行评赏。

三、赏析写景和抒情的词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题目: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的日暮时分去溪亭散心。当时,月已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后来,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了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描述诗人描写的具体环境;其次要分析所选字词如何有效地传达情感;第三要概括诗人的心绪或情感,并联系环境和心境说明运用的表现手法。

四、写景抒情技法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 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题目: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衬托(烘托)这一表现手法。作者是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烘托)鹰的形象的。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准确指出所用的表现手法,接着再结合诗句分析运用这种手法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并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五、情景比较分析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题目:两诗中均有“独坐”,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的零落哀鸣更添了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已很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的投入和专注。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过诗作感悟诗人的情感;其次是要寻找相应的例证说明诗人怎样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三是要用准确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思想情感。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4分)

(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简析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

(1)诗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熏风(和风)。(答对一个角度并分析得1分,答对两个角度并分析得2分,答对三个角度并分析得4分)

(2)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1分)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1分)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1分)(此处或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也得1分)

(3)要点: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1分)真切地展示了这位少女喜悦、兴奋的心情。(或答: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i8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