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八集 芳华永驻

更新时间:2024-04-09 09: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八集 芳华永驻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点击链接,欣赏视频)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都长眠在这里,在这些人物中,思想家伏尔泰被供奉在最醒目的位置上。这位启蒙主义大师,不但改变了法国的历史,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句话不仅写进了法国大革命时的经典文献《人权宣言》,而且被写进了美国宪法。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句名言的背后,还站立着另一位来自古代东方的思想家孔子,伏尔泰经常引用这位东方哲人的一句话来解释“平等”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贤祠 法国 巴黎】 【汉 说文 礼 事神至福也】

在巴黎最大的百货商场,汉语导购册逐渐成为需求最多的宣传品,而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更成为就业的优势。一家法国通讯社这样解释造成“汉语热”的原因,“自1979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从昔日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强国,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平均百分之九的年增长速度,那些几年间在中国的沿海城市耸起的摩天大厦,昭示着这个国家惊人的活力。”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 教授 白乐桑】

也就是说现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汉语不是像过去一样,光是作为一种神秘的语言,而是作为一种21世纪有一定价值的王牌。

【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 院长】

在将来,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重要,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专业,你都需要跟国外的人沟通,而那些国外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讲汉语的,汉语是一种世界语言。

【肯尼亚留学生 茹丝】

有很多公司,有很多人,中国人在肯尼亚做生意,那么我就想一想,去学中文,就可以跟他们交流。这样语言的方式也可以更容易更简单。

【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 院长 周玮生】

每年新生有八千名,但是其中学习汉语的就有两千名左右,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学习汉语。以前第二大外语是德语或者法语,现在第二大外语绝对的是中文。

一些西方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世纪之交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汉语、汉字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传播,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2008年11月2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会面临严峻挑战,“在新体系中,美国仍然是

最大的经济体,但它不再是全球经济健康运行的唯一决定力量,新的赢家将是资金和中国。”“在发达国家经济集体疲软的时候,中国对全球体系正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教授 陈雨露】

经过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通过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创造性地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地吸收西方经济文明中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一个“中国模式”,这种模式得到了大家共同的赞许。所以在现在全球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大家都寄希望于中国能够承担起国际大国的责任来。

在亚太经合组织年度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说,“中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罕见的”。

显然,这是积极与谨慎并存的态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个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努力保持自己的稳定和发展。 【瑞典斯德哥尔摩 汉学家 罗多弼】

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如果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与其说它了不起,或者与其说它是一个奇迹,不如说这个发展是一种正常化,中国就恢复了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这

么多的国家,这世界上应该扮演的一个角色。 【国际计划组织驻中国首席代表 马克-雷登】

中国的经济就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经济最大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邓小平已成为了世界其他各国的榜样。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消灭贫困卓有成效。全球贫困人口已经减少了五亿人口。 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人都能享有幸福的生活,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表明,在过去二十五年,全球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百分之六十七归功于中国。毫无疑问,在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中,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汉语,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历史的必然。拥有掌握汉语并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优势。那么,汉语今天在全球的处境究竟算不算热呢?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 陈进五】

还没有真正热起来,第一个要用平常心,我在日本演讲时讲了一个数字,就是各个开放以后,中国人学英语的,学法语的,学德语的,学西班牙语的,学世界各种语言的,成了一种真正的热潮,有三亿人,中小学生加起来有三亿人。结果怎么样呢?这很好啊,我们中国人的心态很好啊,多了一种同外国朋友打交道的工具,确实是促进了中国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反过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美国芝加哥市市长 理查德-戴利】

世界变得更小了,世界不是由概念分隔开来的,而是被河流山川隔开的。但是人类始终是人类,我认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抱负,我们必须同甘共苦。 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两千三百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教程,中小学增设汉语课也成了新的趋势。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一场席卷全球的“汉语热”如期而至。不仅与未来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一致,而且也符合全人类共建和谐家园的美好愿望。

美国《时代周刊》分析说,尽管英语也许是唯一真正的国际语言,但许多人在不辞辛苦地学习另一种正迅速成为通用语的语言—汉语,他们认为,汉语是把他们的未来与中国的经济崛起挂钩的关键技能,汉语正日益成为“通用货币”。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先人一步学汉语”。 【汉 说文 义 己之威仪也】

2008年3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公开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基本实现粮食进出口平衡,中国粮食产量完全满足自给自足。 而十四年前,正是布朗的一篇文章《谁来养活中国》,第一次提出“中国粮食威胁论”,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

如果中国只进口百分之十的粮食,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很大的数字,因为这会给出口国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在不管是石油消耗量,粮食消耗量,大豆或是其它能源的消耗量上,都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我认为原因是中国太大了。

谁来养活中国,十几年过去了,言犹在耳。但十三亿中国人不仅养活了自己,世界粮食共给状况也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巨量消费而受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布朗先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敲响了警钟。

无知是恐惧的来源,我们没有必要责备西方世界对这个的另眼相看,甚至也没有必要去刻意反驳,因为一个与西方世界主流意识迥然不同的文化的崛起,是全球化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全人类都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法国凤凰书社负责人 于莲】

一个是因为中国很大,人口也很多,所以现在他们的力量就可以对其他国家也有一点影响,所以其他国家有一点害怕,太大,人太多,力量太大了。 【意大利罗马大学 教授 马西尼】

每次意大利的媒体采访我,问我这个怎么样怎么样,意大利怎么样怎么样,意大利跟这个的未来怎么样怎么样,我都给他们回答,中国人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不

多。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汉学家 罗多弼】

需要更多西方人学汉语,需要更多西方人到中国去,亲眼去看看中国到底怎么样。中西交流方面,当然从开始就面临很多困难。

今天世界上运行的一切规则,包括法律、军事、经济等等,都是由西方世界按自己的理念制定的,所以当中国崛起后,势必要合理化地修改这些规则。有些国家甚至担心,中国近代受尽了屈辱,如今中国强大了,会不会针对性地去报复。 2007年1月4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纽约、夏威夷、堪萨斯、加利福尼亚、墨西哥、法国、塞尔维亚、韩国、埃及、澳大利亚、俄国和卢旺达,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什么相似之处,几乎没有。除了现在他们都在主办语言和文化中心,一百三十多个孔子学院,已经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五十多个国家设立。美国已经建成十二个,还有其他一些正在建设。

【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许嘉璐】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外国朋友通过他们的教育部,通过大使馆,急迫地要求成立在我们控制速度的情况下,还不得不建了二百五十几所,这反映了世界要了解中国这种欲望和势头。当然也符合我们中国要走向世界。只有在这一点上,中外是没有分歧的。

2005年2月18日,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揭牌仪式,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教授作为嘉宾,见证了这一标志性的时刻。四十五年前,二十七岁的中学教师林西莉,决定离开斯德哥尔摩到中国去,中国对她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汉字。在那个人为隔阂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正在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林西莉一无所知。 【瑞典汉学家 教授 林西莉】

我不能与中国学生在一个食堂,而是到一个特殊的地方吃饭,中国政府给我们提供那个时期可以得到的最好的食物。我突然在我们教室外面看到所有中国学生都在树上,他们爬上去折断树枝开始吃新芽。

对于从小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下成长的林西莉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劣行为。虽然她没有办法,制止这些不文明的举动,但林西莉仍然把自己的抱怨告诉了老师。 【瑞典汉学家 教授 林西莉】

我非常生气,我对老师说,难道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吗,他们在破坏树木。但是老师说,你要理解,他们从去年秋天就没有吃过绿色的食物了,他们非常需要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新鲜的食物,现在树上长出来新的叶子,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食物,我不能对他们说不准他们爬树。她的这番话让我感到很惭愧。

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不让客人受一点委屈,这就是中国人。

后来,林西莉教授常说,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正是通过汉字,她开始认识中国人。林西莉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写在了自己的著作《汉字王国》中。在这本书中,林西莉不仅想告诉自己的同胞,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她还想让人们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创造了汉字。他们古往今来是如何吃饭穿衣,如何耕种劳作,如何生活思想,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如何对待别人。 【汉 说文 智 无所不知也】

大事件往往有个小开端,2004年11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韩国韩中文化协力研究院的门前,几乎同时举行了简短的仪式,一个非赢利性的汉语教学机构“孔子学院”挂牌成立。随后,新华社编发了一则只有四百三十个字的短消息。这则消息称,设立孔子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向其它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料。主动地向世界提供学习汉语汉字的服务,这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情。但是如果从东西方文明史的角度衡量,它可能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

东西方文明的直接交流,始于15世纪。公元1415年,葡萄牙军队攻占了直布罗陀海峡的咽喉休达港,开启了欧洲征服世界的历史。而在此之前,从公元1371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皇帝已经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远航的壮举。

郑和的船队无论是技术准备,还是知识水平,都远在当时的欧洲人之上,但为什么历史最终却是将西方的洪流导向了东方呢?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教授 朱大可】

主要还是认为,朝贡贸易是难以为继的。当然也有一种看法,是因为中国人的观念是一种所谓中央帝国的观念,它既要捍卫住自己的中央农业帝国,大陆国家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地位。而对于海洋,它本质上是不感兴趣的。朱棣也是要那些小国家来朝拜他,来满足它中央帝国的威权的这样一种信念。而最终当它完成了这样一种自我地位的设定以后,远洋就变得没有必要了。

恰恰相反,探索和发现却是欧洲人的天性。公元1492年8月3日,哥伦布怀揣着寻找基督徒和香料的梦想,带着西班牙女王写给中国皇帝的书信,踏上了远航的旅程。虽然哥伦布至死都没有到达东方,但是后继的航海家很快就实现了他的理想。

到16世纪末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已经出现在广东沿海。一本收藏于里斯本国立图书馆的笔记本,清晰地记录了当时葡萄牙人学习汉语时积极开放的精神。你学中国话吗?学是学,但不前进。你学中国话好,因为如今风俗,众人说这一国的话。

当公元1601年的春节到来之际,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终于

跨进了紫禁城的大门。为了这一天,他已在中国整整等待了十九年。而为了这次进京,耶稣会在澳门也作了充分的准备。 【意大利罗马大学 教授 马西尼】

第一个是准备了一些机器,比如说自鸣钟,你就可以看时间,这是可以计时间的机器,而且是自动的,所以这个肯定会引起皇帝的注意。另一方面就是,他准备了一些科学方面的内容,就是他能不能利用那些知识来吸引皇帝的兴趣。 科学知识没能引起紫禁城的注意,倒是自鸣钟很快成了万历皇帝的宠物。从此,庄严肃穆的中国宫殿内响起了滴嗒滴嗒的机械声。

利玛窦被恩准留在北京,盖起了天主教堂,甚至每个月他还能领到十二两俸银。在给家人的信中,利玛窦这样写道:“我已不太会用意大利语写作,快成中国人了”。

从1582年踏入中国后,利玛窦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公元1610年5月,明神宗下诏,赐北京城西的滕公栅栏墓地用于安葬利玛窦。

今天在这里还保存着六十三名欧洲传教士的墓碑,到清朝初年,中国的基督教徒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然而物极必反,一场无法调和的“礼仪之争”,已经在紧锣密鼓地上演了。 公元1721年1月18日,康熙大帝的一纸诏令,让京城的基督徒们惊慌失措,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一向对基督教优礼有加的中国皇帝,为什么突然变脸了呢?

是什么原因让被西方人称作“哲人王”的康熙大帝做出如此令人难以理喻的举动呢?一切还得从利玛窦的去世谈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张荣明】

利玛窦传播天主教,他很适应当时中国的国情,他认为对造物主的称呼,可以用“天主”、“上帝”、“天”这些概念,而且把原来中国的“尊孔”、“祭祖”理解为是传统礼仪,不是宗教活动。可是,利玛窦去世以后,他的继任者就反对这种做法,认为汉字的“上帝”、“天主”不是基督教的“GOD”那样一个概念。同时更的反对“祭孔”、“祭祖”,认为这是“偶像崇拜”。这样一来,在当时的耶稣会内部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和困扰。

【意大利罗马华裔学苑 汉学家 弥维礼】

罗马教皇决定,任何可以解释为迷信的事情,都不被允许。比如说过年时贴的代表好运的“福”字,或者倒贴福,寓意“福到(倒)”的做法,都被认为的迷信并被禁止。这就是罗马教廷经过多次讨论之后所明令禁止的。我们今天无法轻易判断,当时对这一难题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当得知罗马的决定之后,中国皇帝和学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彻底转变。

康熙皇帝龙颜大怒,“譬如立于大门之前,论人屋内之事,众人何以服之”。“礼仪之争”的背后,是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抗,双方都坚信自己所信守的是普世真理。由此,文明的

差异变成了权利与信仰的争执。康熙皇帝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反驳西方天主教对于中国文化的指责,并由此决定全面禁教。

公元1723年,大清王朝将教皇在华传教士尽行驱逐,精神和传统的守护者将自己的大门关闭起来。 【汉 说文 信 诚也】

沟通是建立信任的开始,1905年8月,第一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法国的海滨城市布轮成功举行,来自二十多个国际的六百八十八名世界语学习者参加了大会,由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勇敢的实践。世界语的倡导者是一名叫柴门霍夫的波兰人。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副会长 于涛】

柴门霍夫出生在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他的邻居里面有德国日耳曼人,有波兰人,还有俄罗斯人。这些人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来自不同的文化,那么他们也会经常发生争斗。 【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 院长 翟伯单】

所以,要想沟通的话并不容易,在这种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促使柴门霍夫希望能创作出一种新的语言,以消除这种隔阂。

“人类应该使用同一种文字”,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柴门霍夫从小就开始了对语言的钻研,到中学时他已经掌握了波兰、德、俄、希腊、拉丁、法国、英等多种语言。1867年,

十九岁的柴门霍夫,拟定了一种世界语的初步方案,但这个方案却招来了方方面面的嘲笑和非难,迫于社会压力,他的父亲将柴门霍夫的世界语手稿付之一炬。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 副会长 于涛】

柴门霍夫在上大学选择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医科,毕业之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医生。当然一一直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一边行医,一边继续去完成他的世界语方案。最终是在1887年的七月份,柴门霍夫以“希望这博士”这样一个名义,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向社会公布了他的世界语方案。

尽管全球化是在弱肉强食的过程中,掀开了它祸福相因的大幕,但人类的理性对所有的霸权都怀有一种天然的警觉,语言文字也不例外。从哥伦布发现美洲起,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伴随着殖民者的步伐,一波接一波地蔓延到世界各地。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此起彼伏的民族解放运动。每一个民族都在竭尽全力地维护着语言文字的独立性。世界语运动,试图超越民族属性和国家意识,希望以一种中立的状态在世界舞台上体现它期待的平等。但是它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背后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因素。所以,柴门霍夫的努力只能是一种善良的愿望。

【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学 教授 白乐桑】

为什么世界语失败了,我觉得有一点很清楚,是他们这些创

始人的一种误解,是以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其实任何一个语言是有根的,而世界语的最大的弊病,就是没有根的语言。

【日本北陆大学 理事长 北元喜郎】

统一语言从功能上来讲,和本来语言拥有的历史的、文化的、精神的独创性是两回事。因此,语言不管是不是通用的,人的人格、思想,还有哲学、文化等,都基于它的民族和历史,这个永远也抹消不了的。

多种语言文字,包括其背后的文化历史长久并存,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但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并没有准确的数字。研究显示,目前世界上约有四百多种文字,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使用的文字不过百种,汉字仅仅是其中的一员。

“世界语”的实践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矗立在人们面前。一方面拥有一种世界语言,人类可能提升交往的效率,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也可能会因此承受不能承受的损失,那就是人类可能因此损耗丰富的文化经验。而这些来源于历史的经验,都与每一种特殊的文字血肉相连。那么,人类将如何达到共生中的和谐呢?

2007年春,主题为“文明对话和和谐世界”的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一百四十余名中国学者和七十多位国外汉学家会聚一堂,就“中国形象”、“汉语国际推广”等议题展开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i7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