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19课《春酒》 (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更新时间:2023-06-08 06: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春酒》 (学案)

文本导读 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民俗,更让我们多了一份细腻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诗化意境和小说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动情。琦君的似酒乡情,入口甘冽,细细品来又觉荡气回肠,醉倒了无数读者。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本课教学要点是引领学生体会文中弥漫的人情民风之美,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文体感悟】

走进作者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写作背景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这不是单纯的回忆。童年,在她的文章中已经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已是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境界。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在她的文章中就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向往。在琦君50多本文学作品中,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触,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本文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内容结构

春 酒

第一部分(1-4段),喝春酒。 第二部分(5-7段),喝会酒。

第三部分(8段),写勤劳、善良的母亲。

第四部分(9-10段),长大后也泡“八宝酒”,表达思乡情结。

民风之美

爱家乡

1.春酒人情之美爱祖国

2.

家乡味

过新年 母亲 慷慨大方

3. 风俗美喝春酒 乡亲 ——热情大方人情美

喝会酒 “我”——童真童趣

民俗民风是人们情感维系的纽带

写作特点

1.作者用小说的笔法去描写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对母亲的描写尤其出色。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眼前。

2.琦君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她驾驭文字得心应手,善于营造隽永温馨的氛围。琦君的文字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出的精粹与平和,她写人物、抒情怀,就有了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柔蕴藉。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想想课文记叙了哪几件事?

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2.文章以《春酒》为题,什么是春酒呢?作者在春酒里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

正月所酿的酒;春节时走家串户用来待客的酒;八宝酒是其中的一种。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已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坛春酒”进献给汉献帝。在这里,酒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

找出来,读一读,议一议。

⑴ 花匠阿标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早擦的亮晶晶的”,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

⑵“我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

这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这种家人般的氛围,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一两处细节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划出你认为能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6.本文作者在文章中所写内容,都是很普通平凡的,从这些内容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它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

作者在文章里记叙了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等事情,这些事情虽然简单,但是它却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民风之美、人情之美。以小显大,以平凡打动读者的心。这样的选材方式对于同学们写作也是很有启发的。

7.文中作者通过对家乡春酒的回忆说明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家乡春酒的回忆,写了母亲的善良,乡人的淳朴,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思乡情愁。

局部突破

1.作者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描写风俗。请你找出来,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作者的母亲:

①“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作者的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俭朴勤劳,有灵性,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性格坚强。她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都说明了作者的母亲是一位贤妻良母,突出母亲的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2)花匠阿标叔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突出花匠阿标叔的热心。

(3)乡邻乡亲

①“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② “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③“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4)“我”

①“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表现我充满了童真童趣。

2.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感受到这里的人情美。

3.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对故乡有感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也表达了游子殷殷思乡之情。 4.本文其实只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样简单的内容有何意义呢?

可以体会到以下几种美:民风之美:新年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会首在正月里置酒表示酬谢,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令人难忘。

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气氛( ) 两颊( )煨炖( )( ) 枸杞子( ) 划拳( ) 斟酒( ) .......

炮制( ) 薏米( )橄榄( )( ) 衣襟( ) 挑剔( ) 家醅 ( ) .......

过瘾( ) .

2.填空。

(1)《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

(2)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_______ 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_______ 》。

3.解释下列词语。

(1)家醅: (2) 一马当先: (3)顾名思义: (4)如法炮制:

(5)兴高采烈:

(6)落幕:

(7)过瘾:

(8)挑剔:4.《春酒》是一篇诗化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之情。

5.写出几个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

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③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6.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段的内容。

7.第①段中有两处运用了引号,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____________。

(2)“我请你吃十二碟”:____________。

8.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第②段中对花匠阿标叔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个细节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在文段中再找一处细节描写。

10.文段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参考:

1. Fēn jiá wēi dùn qǐ huá zhēn páo yì gǎn lǎn jīn tī pēi yǐn

2.(1)琦君 台湾 《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琦君散文》

(2)浙江温州 中国农村社会 《琦君说童年》

3.(1)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2)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3)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4)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5)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6)落幕:闭幕。

(7)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8)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4.散文 琦君 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 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

6.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7.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8.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9.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10.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素材大观园

拜年 册页 春节联欢晚会

欢度春节01 欢度春节02 欢度春节03

年画01 年画02 年画03

年画04 年画05 年画06

年画07 年画08 琦君生活了12年的童年

故园──潘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hd1.html

Top